国家、战争与历史发展

出版日期:2015-6
ISBN:9787308146952
作者:赵鼎新
页数:240页

内容概要

赵鼎新, 1953年生,美国芝加哥大学社会学系教授,2012年由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引进并入选国家“千人计划”。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历史社会学、社会运动、社会变迁、经济发展与民主转型等。国内出版著作有《社会与政治运动讲义》《东周战争与儒法国家的诞生》《民主的限制》等。

书籍目录

---中国历史的模式---
为韦伯辩护:比较的逻辑和中国历史的模式
霸权迭兴的神话:东周时期战争和政治发展
政府能力和万历年间的民变发展
中国大一统的历史根源
阳儒阴法,双面皇帝
文明竞争中的决定因素
儒法传统与中国崛起
---欧洲的战争与国家---
加州学派与工业资本主义的兴起
在西方比较历史方法的阴影下
芬纳与政府史研究
战争与社会的非期然性“发展”
民族国家在欧洲的兴起
社会运动和“人民”登上历史舞台
---附录---
解释传统还是解读传统?
超越困境和超越的困境

作者简介

中国为什么能在春秋战国的历史发展中走向统一,并在以后两千多年的大多数时间内保持了统一,而欧洲却在罗马帝国垮台后始终处于分裂局面,并在16、17世纪之后催生出了现代资本主义和民族国家,这些问题长期以来一直是国内外学者们关注的焦点和热点。就此论题,本书从历史社会学的视角,基 于作者提出的社会变迁理论框架,探讨了前现代中西历史发展模式差异的原因,以及历史社会学研究中的各种方法论问题。
----精彩观点----
以工业资本主义和民族国家为主轴的现代化是西方世界的产物。它们在西方的兴起是一个很长的历史过程,这背后有着西方社会的特殊性,同时也是前现代西方社会各个精英群体长期争斗而产生的非期然性结果。除了西欧,欧亚大陆的其他文明在近代完全没有自发产生工业资本主义和民族国家的可能性。
现代化的到来并不象征着西方文明有着特殊的优秀,也不代表着什么历史“进步”。现代化并没有增强人类作为一个整体在自然界的生存能力,历史也不会终结在任何一个意识形态及其相应的社会体系下。
我们要正视中国的历史和现实。我们既不能像五四运动时期或者是“河殇”时代的知识分子,仅仅因为中国在军事冲突和经济竞争上处于一时的下风就把自己的历史和文化贬低得一无是处;也不应该像今天中国的一些知识分子、官员和文化保守主义者,因为中国经济有了一定发展就开始飘飘然。


 国家、战争与历史发展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4条)

  •     1. 对儒教的认识1)现世的伦理体系而非超验宗教。国家为家庭的延伸。【8】2)儒教与国家的紧密结合与体制垄断。【9】3)政权与儒家精英的结盟保障了政权合法性。排斥军事权。【26】2. 政教关系1)中:政治力量与意识形态力量的耦合。2)西:政教竞争,教权高于王权。3. 万历跨越地方科层及与之联系紧密的地方精英集团,以太监为税使直接在地方扩大税源,这使得明朝政权在税收问题上一定程度上有了一个从科层制国家到寡头国家的转变。【57】4.大一统的产生与维持1)地理【84】2)春秋战国时期的官僚制【86】3)缺乏类威斯特法利亚的主权观念。【86】4)缺乏民族主义【87】5)官方儒学给予帝国精英同意的文化和认同感。类罗马。【90】6)强国家传统的惯性。【91】5.儒学对皇权的限制。古代中国缺乏现代技术的支撑以沦为深层的社会专制。【96】6.气候对草原-农业文明的影响。【103-105】农业政体的组织结束优势——草原政体的军事技术优势。【107】7. 论证错误:两个函数在某一条件下有同样的函数值,意味着是同一个函数。【130】8. “福柯、布迪厄之辈。”【p190】
  •     谈到现代化,我们常常底气不足,觉得现代化的到来意味着西方文明更加优秀。《国家、战争与历史发展》一书对此给出了独特的意见。作者赵鼎新出生于1953年,年轻时候身陷于火热的“革命海洋”而看尽世态炎凉,目前任职美国芝加哥大学社会学教授,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历史社会学、社会运动、社会变迁、经济发展与民主转型等,2012年由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引进并入选国家“千人计划”。 《国家、战争与历史发展》是他关于“前现代中西方模式的比较”系列文章的结集,重点是通过前现代中国和西方社会的比较,探明中国走上现代化道路的特殊性。马克斯•韦伯的《中国的宗教》一直被当做负面意义上的研究出发点,批评韦伯的人说他对中国的历史、文化和宗教了解得很不够。赵鼎新撰文为韦伯辩护。他认为,韦伯理论的一大价值是指明了儒家对于中国社会的宗教性影响。儒家关心的是现世伦理而非预言未来,儒家文化统治地位的巩固表明它几乎是专为国家的需要而发挥作用的,儒家与国家的这种紧密结合与欧洲政教分离的传统完全不同。美国汉学家彭慕兰的《大分流》广受好评,赵鼎新则持有异议。彭慕兰说,18世纪的英国和长江三角洲存在很多相似之处,之所以后来大分流,是因为英国充分利用了从新世界获取的大量资源和转嫁人口压力,而长江三角洲却没能走出传统经济的马尔萨斯陷阱。赵鼎新认为《大分流》是典型的“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强调了数据类的技术分析而忽视了中国历史的内在发展逻辑。赵鼎新分析韦伯和彭慕兰著作的长处和不足,他本人的论点并不是两者简单的整合,而是进一步拓展、深化基础上的带有强烈个人风格的见解。本书分成“中国历史的模式”和“欧洲的战争与国家”两大部分,第二部分说欧洲、说西方,仍然是要回过头来说中国的。赵鼎新继续批驳彭慕兰为代表的加州学派,认为仅仅通过经济和生活质量指标来衡量中国和英格兰向工业资本主义突破的可能性会陷入经济决定论。本书收录的赵鼎新的十几篇文章,论述或有侧重,但都是从不同侧面强调了中国现代化的出现有着自身的特殊性。为什么中国的资本主义没有与西方同时产生或者先于西方产生?货币经济的发展、城市规模的扩大、商人阶层的壮大这些现象在历史长期发展中反复发生,但中国社会按照自己固有的机制发展,即使有着足够长的时间,最终也没有自发产生出一个工业体系。我们必须承认:在中国历史之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尚有除生产方式之外的因素。所以我们可以理解赵鼎新为什么批驳彭慕兰而为韦伯辩护,并理解赵鼎新如何看待工业资本主义带来全球范围内的现代化。赵鼎新说,工业资本主义是人类历史的一次“大断裂”,它并不值得夸耀,只不过是西方社会给世界带来的一个现实。儒家是一种更具有持久性的文化,因为这一文化成功地约束了人们的欲望,使人类能够进行“理性地自我调节来适应世界”,而非工业资本主义的“理性地掌控世界”,到下个世纪,人类会抨击工业资本主义的破坏性,重新拾起儒家文化来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赵鼎新既进行了中西比较,同时深入挖掘中国历史,对宋朝的工商经济状况和明清资本主义萌芽,还有明朝万历年间苏州和武汉两地民变的不同过程等实例,通过对比分析进行了深刻的剖析,涉及到中国大一统的历史根源、政府能力、阳儒阴法、战争对中西历史发展的作用程度,以及如何解读传统等重要课题。赵鼎新的意见有待商榷,他提供的并不是完成了的答案,而是范围广阔、内容深邃的问题意识。转载请联系本人,见豆瓣主页,谢谢。
  •     【媒体用稿,请勿转载】《国家、战争与历史发展》或许可以看成是赵鼎新11月将要在牛津大学出版社推出的新书《儒法国家:一个解释中国历史的新理论》(The Confucian-Legalist State: A New Theory of Chinese History)的副产品(或曰番外篇)。然则,早在2006年,赵鼎新关于中国先秦历史社会的社会学分析长文即以《东周战争与儒法国家的诞生》的名字出版,其后又因芝加哥大学北京中心每年夏天举行的讲习班等学术活动,已有两版书稿流入坊间,加之赵鼎新在回国的多次讲座中也反复申述了其对这一问题的思考——所以学术界对赵鼎新“儒法国家”的提法并不陌生。但我们对于赵形成这一学术观点的思考缘起、理论资源和研究方法不甚明晰,《国家、战争与历史发展》一书就在这一层面上,有效地弥补了这方面的不足。《国家、战争与历史发展》本书由15篇文章、访谈组成,基本都已在专业学刊上发表,涵盖了赵鼎新近年来关于历史社会学视角下的国家问题的绝大部分思考。虽然编者根据文章的内容,将其命名为“中国历史的模式”和“欧洲的战争与国家”,但读者完全可以将这两部分定义为1)以中国为背景的实证分析和2)以欧洲经验研究为基础的方法论讨论。虽然看上去是两类话题,实则都是要试图解决一个问题:就是用西方历史社会学界的方法,来透视中国史的问题。所以,就算是在讨论中国历史,我们也能看到赵鼎新使用包括中世纪、基督教和自治性城邦等欧洲史的实例,来进行对比分析。本书最精彩的部分,莫过于对加州学派的系统性批评,以及对包括查尔斯•蒂利(Charles Tilly)、塞缪尔•E•芬纳(Samuel E. Finer)、迈克尔•曼(Michael Mann)等学者关于国家战争问题观点的梳理。特别是在批评以彭慕兰为代表的加州学派对于与欧洲繁荣程度高度相似的中国在十八世纪为何未能迎来工业化革命与资本主义的问题上,赵犀利地以中国与欧洲相似的繁荣程度背后不同的历史发展轨迹来证明了前者的众多盲点,并对大分流的问题提出了更为全面的、基于历史上中国的社会思想形态的和超脱于将资本主义与工业化革命视作是正面进步这一意识形态的解答(当然近日彭慕兰也在媒体上做出了系统性地回应)。当然,本书的缺憾也同样明显,限于原始发表刊物体例和字数的限制,以及演讲实录所存在的不准确性,赵鼎新关于很多大问题(如李约瑟问题)的解答,未免过于粗疏,很多时候举证不乏“六经注我”的片面,而缺乏历史研究所需要的缜密和对历史现象更为全面的考察。当然很大程度上,这也是由于历史学和社会学这两门学科的治学风格所导致,尤其是中国唐代以前的史料,以社会学对研究样本的数量、代表性乃至质性材料的内容厚度来看,未免显得相对匮乏且真伪难辨,作为一个社会学研究者如何进行合理地组织和阐释来“再造历史叙事”,就如同刀尖起舞,稍有不慎,整个立论的基础就会被打破。在这个意义上,赵鼎新本书仍然非常明晰且坚实地为我们架构了一个以历史社会学去理解国家的理论框架,而更多关于中国历史上的国家权力与体制的探讨,或许我们只能在他的新书中寻找答案了。

精彩短评 (总计49条)

  •     比较并不意味着简化。当历史学家苦苦在古代与现代的话语中寻找最切实的概念界定历史现象的时候,掌握社科工具的学者却把“科层制”“民族主义”等等概念像贴标签一样进行中层乃至微观的历史叙述。这样,你自然会迅速得到无比“清晰”的中西比较图景~
  •     赵鼎新的策略是退一步,进两步,在不承认的基础上承认。思路有些妙。
  •     气定神闲的走笔和慷慨激昂的主题,大概是赵老师一贯的风格。此书是赵老师中文写作的一组论文,对理解工业革命的发生以及前现代中国与西方文化、社会、政治结构的不同导致的现代后果非常富有启发性。
  •     重要的就三篇,为韦伯的辩护、万历民变和批评加州学派。难得社会科学界文笔流畅的
  •     气场:是你的原则与信仰。当你去做一件非常有激情的事情的时候,你的那份激情可以是很自然的,滔滔不绝的,流淌出来的。气场是“不骄不傲,不悲不贱。”但是最主要的一点是,他们在他们的人生经历里面不断的完善着自己。他们在做着自己。
  •     老赵的自我抄袭率太高了,而且注释很不规范,好多内容不引注。
  •     整理辑录起来的以前的论文集,很多论点在赵先生之前的出版著作里已经出现过。可谓一个很典型的……芝加哥社会学家的论著。总得来说还不错,仅就其猛批加州学派这一点,我觉得可以给高分。#从来不讲客观#
  •     尺度挺大,期待阅读赵的其他著作
  •     窃以为赵老师最大的优点就是宽广的视野,以及理科学术训练铸就的较成体系的方法论,所以他才会对某些社会科学学者在研究方法上的漏洞有清醒的认识。当然,赵老师的文笔也十分出众,条理通顺、举重若轻。
  •     虽然是原来的论文汇编……可为了赵老师的“强国家能力”还是给四星
  •     读的第二本赵鼎新的书,虽是文集不过还是有一定水平。作者在多篇文章里几乎是已有机会就黑一把加州学派。历史社会学到底是什么玩意,搞的我想看迈克尔曼了。。。 2015.9.22
  •     期待赵老师未来的著作!
  •     观点新颖给力,难得得是叙述没有僵硬的学术模板,个性明显
  •     从体例上说,即使是论文访谈结集,重复也未免太多,是故,此书不值得买,图书馆翻阅即可。第二,此书优点在于把最核心几个中西思想史问题,以一种清晰的理论性方式罗列和概括清楚,但也止于此。不客气说,如果这就是社会思想史领域卓有见识的重要学者,那么这样社会学研究被历史学家或者哲学家看不起是太自然不过的,恐怕更要被理科学者看不起。更有意思的是,简陋到至多二元方程复杂性的写作,既然还好意思称“福柯、布尔迪厄”为“之辈”,那赵鼎新最多只能算是“之流”。
  •     论文集,中国历史研究不再自己兴趣范围内,读了第一篇关于韦伯的辩护就当做读过全部了吧= =韦伯的观点在于俗世的宗教理解而不是对中国的描述性研究,所以观点大体还是赞同的
  •     赵黑人的功夫真是炉火纯青...除了Finer, Mann, Tilly 这些人的“具有很强的历史感、统合性、关系性和动态性和韦伯主义倾向的机制理论”,其他人都被黑得一无是处...
  •     之前儒法国家一书的一个扩展,加入了比较的视野。
  •     赵鼎新老师的论文/文章集,话说这个出版日期真的不是故意的吗?!
  •     想起了基友的话:“老赵批加州学派,其实就是给马上去芝大的彭慕兰提个醒:来我的地盘,你不要屌。”......深以为然,嘿嘿~不过其实讨论全球史视野下的加州学派最好的文章,感觉其实是Christopher Isset在《北美中国学》里的那篇,最后几段有一句话真是振聋发聩(黄宗智的学生真是N多叛出师门的——请将此视作表扬)!期待老赵方法论的书......
  •     试读本。
  •     老赵讲话太直,就不能曲笔嘛!
  •     对于包装的美轮美奂的意识形态口号,老赵的书是败火良药。
  •     论文集,某几篇还行,跟赵老师的课结合起来看~
  •     有些篇目收进来有充数之嫌,总体来讲两篇长文不错,讲东周和民变那两篇很有趣,另外散布其中吐槽继续是亮点。
  •     有对中欧双方历史背景的了解和清晰的方法论,这种背景下对加州学派的反思和中西比较自有其价值。
  •     客观应该四星。但启发性观点非常多,五星推荐!
  •     刚读了第一篇,觉得很不错;看完了,总体觉得很不错,赵鼎新还是挺能钻研的,也肯下功夫
  •     用样本内外差异之别质疑加州学派的比较基础。立场很鲜明,不过杂论居多,期待系统的方法论著作。
  •     新书哇……
  •     与期待有些不符。本以为是一本系统的论述,到手后发现是几篇评论他人文章的短评合集,未读过原文章未免有些摸不着头脑,而且总体论述略显粗糙,大概社会学分析方式在历史方面的应用不那么顺手。末尾附录两篇短文倒是可以感到笔者对学术的一腔热血。
  •     不错,但由于论文集体例所限,内容略有些重复。另他对格尔兹和斯科特的怨念不是一般的大啊!
  •     1月份效率捉急……
  •     万圣书店翻完。黑人者,恒自黑,而人亦黑之,终至黑而不黑,不黑而黑。
  •     就书本身而言更像是论文,大体明确但是论点散乱简短,更像是课堂内容的实体版。想到Z和Pomeranz相爱相杀楼上楼下,故作矜持欲擒故纵,真是黑到深处自然粉啊......
  •     文集,散见于各种杂志和报刊
  •     和叶文心一样用中文写作就变捞了
  •     借鉴第三者的眼光,更好地理解当今西方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的种种优劣之处。
  •     有几篇文章非常值得一看,中国为什么产生不了科学和资本主义,为何中国能大一统,几篇对隔靴搔痒的西方汉学大分流之类的批判和我观点完全一致。不懂西方历史,只能成为钱穆一样的脑残,不懂东方历史只能成为佛兰克这样的白痴,何能比较,以模式而无史料写历史只能成为笑话
  •     扉页写着,献给彭慕兰…
  •     30年的思考,专业的解读,希望来本更通俗科普的
  •     虽然又是本论文集,但男神就是男神……
  •     赵老师的身影又高大了
  •     《东周战争》与《儒法国家》之间的课间休息
  •     值得细读,介绍了不少大牛的研究
  •     本书运用社会学的视角重新思考中国历史及儒家思想,有很强启发意义。
  •     录音稿整理,越到后面才越看出有趣,老赵还是比较明晰以及现实的,绝对的现实主义精神即是麻烦,也是把学问做深刻的关键……真是一种对学术的治疗。
  •     赵鼎新很牛,乱枪打鸟而发无不中,期待他谈方法论的著作。扣一星是因为前后重复的内容太多了。
  •     观点新颖,脑洞大开。唯一不足的是,非一本有系统的书,而是论文集。读此书,对于社会科学学子在研究上会大有裨益。
  •     有独到的洞见,也有老生常谈。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