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拉格精神

出版日期:2015-11-20
ISBN:9787549568979
作者:[捷克] 伊凡·克里玛
页数:320页

内容概要

作者简介
伊凡·克里玛(Ivan Klíma),1931年出生于布拉格。克里玛的父母并没有宗教信仰,却因其祖辈的犹太血统,全家人于1941年被送入泰里茨集中营。克里玛在集中营度过三年多时光,也初次尝试写作。1945年苏军解放集中营,克里玛及其家人均幸存。1956年,克里玛毕业于布拉格大学文学语言系,进入文学杂志社担任编辑,同时创作小说和剧本。1968年苏军进入捷克,克里玛应邀至密西根大学做访问学者。一年后,他决定返回到捷克,随即失去了工作。他的作品在捷克被禁止出版长达二十年,只能以“萨米兹达特”的形式流传。他为谋生而从事救护员、清洁员等工作,同时更积极写作。他的作品在其他国家受到欢迎,被翻译成近三十种语言。
1989年的“天鹅绒革命”使他的作品在其国内再次获得出版机会。克里玛与赫拉巴尔、米兰·昆德拉齐名,且因其“始终在场”,被捷克读者视为20世纪90年代捷克文学的代表。
克里玛著有二十多部小说、戏剧、评论集。主要作品有《我快乐的早晨》《我的初恋》《爱情与垃圾》《被审判的法官》《我的前途光明的职业》《等待黑暗,等待光明》,以及《布拉格精神》等。
译者简介
崔卫平,江苏盐城人,人文学者、评论和随笔写作者。写作领域有:电影批评和文学批评、社会批评与政治批评,并从事当代东欧思想的译介。出版的著作有:《带伤的黎明》(1998)、《不死的海子——海子评论集》(1999)、《我见过美丽的景象》《看不见的声音》(2000)、《积极生活》(2003)、《正义之前》(2005)、《我们时代的叙事》(2008)、《思想与乡愁》(2010)、《迷人的谎言》(2012)等。

书籍目录

前 言 i

一个如此不同寻常的童年………………………3
我如何开始………………………………………31
文学和记忆………………………………………41
布拉格精神………………………………………49
重返布拉格………………………………………63
—伊凡·克里玛与菲利普·罗斯对话录

语言的贫困………………………………………103
文明的终结………………………………………107
盐—比金子更重要………………………………113
希望………………………………………………117
我们时代的英雄…………………………………121
幸福的处方………………………………………125
关于垃圾的简短沉思……………………………131
论和记者的谈话…………………………………137
论诚实……………………………………………143

有权者和无权者…………………………………151
文化与极权主义…………………………………169
极权主义始末……………………………………181
捷克斯洛伐克:一个早夭的讣告………………189

论世俗信仰的文学………………………………203
我们的传统和发展的限制………………………229

刀剑在逼近:卡夫卡灵感的源泉………………245
译后记……………………………………………301

作者简介

*简体中文完整版
*捷克作家伊凡·克里玛思考威权与民主的思想杰作。“因为我创造,所以我反抗死亡。我建立一座比铜还持久的纪念碑。”
*一座充满悖谬与磨难终究寻获自由的城市,一个由卡夫卡、哈谢克、哈维尔建立的精神家园。
*“我花了相当时间才完全明白,通常并不是善与恶的力量在互相战斗,而仅仅是两种不同的恶的力量,它们在比赛谁能控制世界。”
*“文学并不是必须四处搜寻政治现实,或者为更换来更换去的制度担忧,它可以超越它们,同时仍然去回答制度在人们中间引起的问题。这就是我从卡夫卡中引出的最重要的教导。”
“对布拉格的精神和面貌最具影响力的不是自由,而是不自由,是生活的奴役,是许多耻辱的失败和野蛮的军事占领。世纪之交的布拉格已不再存在,那些记得这个时期的人也不再存在。犹太人被杀害,德国人被流放,许多伟大人物被驱逐后散居在世界各地,小店铺和咖啡馆关闭:这就是布拉格带给新世纪的遗产。
如果布拉格还仍然存在,还没有失去它的魅力或美,那是因为它非常结实,像它的人民一样,一直坚持他们不屈不挠的精神。”
《布拉格精神》是捷克作家伊凡·克里玛著名评论集,收录了他为《格兰塔》写作却无法在捷克国内发表的文章,以及90年代在国际文学会议上的演讲内容,首次出版即为英文版。作品分为五个部分,包括克里玛在集中营度过的童年,对捷克历史上几个重要转折点的评论,以及1968、1989年前后社会环境与思想上的变化。在同名文章《布拉格精神》中,克里玛描述了这座由卡夫卡、哈谢克、哈维尔等人建立起来的精神家园,它“悖谬”、文化丰富、屡经灾难却始终乐观。在菲利普·罗斯和他的对话录《重返布拉格》中,克里玛谈论了当代捷克知识界对瓦茨拉夫·哈维尔和米兰·昆德拉这两位享有国际盛誉的作家的看法。最后一个部分《刀剑在逼近》详细分析了卡夫卡的人生、作品与书中人物,是克里玛对卡夫卡的精彩评传。


 布拉格精神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6条)

  •     捷克小说家伊凡·克里玛的随笔《布拉格精神》,1998年由作家出版社出版,当时删除了两篇文章,另有一篇文章被改了名字。不知为什么,克里玛本人特地为此写的中文版序言也没有刊出,这回终于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第一次完整面世,于2016年1月出版。已经好几个月了,我的这篇再版后记没有跟得上这本书本身的节奏,真是十分遗憾。但无论如何,我的编辑李恒嘉先生不要因此再哭了。伊万·克里玛1931年生人,经历了人类历史上最为疯狂的20世纪,他把自传直接命名为《我的疯狂世纪》。他声称自己活过了两次极权主义的寿命,看到了它们的倒塌,这在他有些不可思议,因为他身处其中时,并没有想到自己活得比它们长久。第一次是跟随父母在纳粹集中营当了两年多的小囚犯,1945年被苏联军队解放;第二次是1968年苏军入侵之后因自由思想被剥夺作家资格,做过土地测量助理员等多种体力劳动,直到1990年他才再度公开回到了自己的作家身份,迎来了另一个创作高峰。▲ 伊凡·克里玛一个人在灾难中度过了大部分岁月,很多时光都被虚耗了,他如何重新赢回自己的人生?如何扳回自己的人生格局?克里玛的办法是——记下它们,记下自己的观察尤其是思考,以语言所建立的秩序,来保存在实际世界中迅速流失的东西。“超越我们自身死亡的斗争史人类的精华。”而所谓记忆包含了理解在内,对一件事情的理解意味着步上一个新的台阶。这本随笔《布拉格精神》,释放了他对这两个极权主义的认识及反思,思想的不同阶段与他在现实中的经历正好相平行和匹配。当他能够再三穿透自身处境,超越自己过去的想法,他就获得了超越厄运的视野,能够战胜死亡带来的虚无。在集中营里,他看到了身边的小伙伴,那些男孩和女孩,先后进入了毒气室或者死于枪口之下,只有他一个人活了下来。他的这些描述许多年后我仍然印象深刻:“每天我看到车上高高堆放着可怜的尸体。从那些凹陷的、灰黄的脸上,一动不动的眼睛经常盯着我看,这些眼睛从来没有人将它们合上。僵硬的胳膊和腿,裸露的头皮突出地朝向天空。”(《一个如此不同寻常的童年》)战争结束时,他是一个14岁的孩子,既被一种狂喜所充斥,也被一种强烈的复仇情绪所压倒,是一件十分自然的事情。他形容自己如何紧张屏息地聆听广播中宣布的审判,审判纳粹首犯和捷克卖国贼,欣喜地扳算着纽伦堡被判处死刑的人数。这种感情和大多数周围人没有什么不同,与这个世界上其他地区有着相同经历的人们,也没有什么不同。然而,他后来获得了另外一种视野。到目前为止,这种新视野对于我们当中的大多数人来说,还是陌生的。那就是:“想要从我们的受苦经历中得出结论,会被导向致命的错误,那不是把我们引向想得到的自由和正义的境地,而是把我们引向相反的方向。对这些人来说,极端的经历并不打开通向智慧的道路。和自身的经验保持一定的距离,我们才能得到我们想要的东西。” 换句话说,苦难并不直接等于正义,一个人仅仅是被放到某个处境之中,他不会因此而自动取得道德身份。极端被迫害的经历容易产生复仇意识,产生将对方置于死地的幻觉和快感。但是,偏偏是这种东西,进一步深化了受害者的危机。它让受害者处于一种迷狂的或狂热状态,对这个世界上其他的东西置之罔闻,对自己与他人的生活麻木不仁,概括地说,倾向于冷漠无情:“他们倾向于将任何人看作一个敌人,或哪怕是一个潜在的对手。”曾经落到他头上来的悲惨情景,他一方面认为不合理,但另一方面却认为不妨让他的敌人尝尝,因而在这个世界上制造出新的人间地狱。如果没有自觉意识去消化、化解他曾经遭遇的残酷无情,他将是这个世界上最为残酷无情的新人之一。从受害者的处境中还容易产生那种道德优越感,认为施害者是邪恶的,受害者在道德上则是纯洁的。这种二元对立的幼稚在于,仿佛施害者对于受害者的人格起了怜悯,允许这些人保持道德上的独立和清白。伊万·克里玛回顾了少年时在集中营遇到的情景。显然,集中营并不是一个培养道德的场所,相反,只负责摧毁它。在食物和其他物资十分匮乏的地方,偷窃的行为或者多吃多占的行为随处可见,人们可以宽慰自己说这是拿回纳粹从我们这里拿走的东西,但实际上这种被压倒的处境,抽取了人类最基本的道德界限,模糊了人们头脑中是非善恶的概念,是对于一个人道德身份的剥夺。任何说辞都是晚一两步才到达的。在克里玛接下来要应付的后极权主义环境中,也同样存在这种道德模糊的状态。当某人得着了一些好处,这不是他洋洋自得的理由,而是他的人格遭受贬低和自我贬低的结果。“原本是正常人性需要的东西,因为极权主义,就变成一个稀罕珍奇之物。它们被用来贿赂人民……每件东西也就成了腐蚀人民的一项特权,这种政权摧垮了人们的公民意识和他们的自信。”(《极权主义始末》)每个人都面临道德上的困境危机,危机的程度随着他们的身份地位的不同而有所不同,但那是一个广泛的处境,人们在接受现实中种种不合理限制的同时,也经受着道德上的被摧毁和被攻陷。这样一种批评极权主义思路,在东欧十分普遍。哈维尔始终强调,大多数人虽然没有去作恶,但是“接受和处于伴随谎言的生活便已足够。由于这个突出的事实,个人巩固了这个制度,实现了这个制度,创造了这个制度,是这个制度”。这样说完全不是要为施害者解脱(像某些故意扭曲的人说的那样),而是激发受害者本人站起来,看清自己的处境,争取自己的合法权利和合法的道德身份,进一步改变这个社会。不管是改变社会风气还是社会制度,事情总要从某个地方开始,从某些人开始,拥有一些手边的起点或开端。既然个人曾经“是这个制度”,那么也可以尝试成为这个制度掉链子的那个“开端”。伊万·克里玛的另外一个思考,通过比较学术化的方式体现出来,看上去不是十分引人注目,但是含义深刻。克里玛其实是加入了共产党的,1968年之后被开除党籍。书中涉及了二战结束之时,捷克斯洛伐克社会整个向左转,选择共产党是在特定条件下人民自己做出的决定,而不仅仅是外部强加的(当然人民不应当只有一次选择的权利)。经历了许多失望和绝望之后,人们在寻找可能的新希望。克里玛的父亲与家人一起进入集中营,也是一位有着左倾思想的工程师,这是当时社会的总体气氛,显然不是仅仅贴上“邪恶”的标签所能够说明的,也不是极少数人制造“阴谋”的结果,而是某种较为普遍的思维方式的结果。到底这种思维方式的缺陷在哪里?《论世俗信仰的文学》一文解释了为什么人们集体被一种幻象所压倒。因为有着死亡的大限,人们恐惧生活的无意义,恐惧空白和虚无,于是有了信仰和拯救的需要、对于不朽的渴望以及对于超出自己力量的崇拜。所有这些向往,本来是架设在“此岸”和“彼岸”之间,架设在“有限与无限、人性与神性、永久的无与不朽、灵魂和肉体”之间,它们之间的距离是永恒的。神性赋予人性以尺度,赋予人性希望和期待,但是人永远不可以将自己看作神,不能认为自身已经抵达神性。彼岸的天堂永远是一个憧憬。错误正是从这里开始——一夜之间,人们“发现”自己正好置身于人间天堂,或正在一手制造人间天堂,遥远的东西变得唾手可得。原本来崇拜的对象消失了,人们开始崇拜自己,崇拜自己提交的蓝图和永不衰竭的精力,他们正好是地上的神,一切距离将要在他们这里消失,所有藩篱将要在他们手中破除。那些预言家们(文学家也参加了这种准巫术活动)试图让人们相信,这个世界上没有难题,没有攻克不了的对象,因为他们是一批得到豁免的天兵天将。对于刚刚经历了一场巨大危机的人们,这该有多大吸引力,实际上这些东西对于任何正在遭受挫折人们,会永远魅力不减,没有比一劳永逸的方案更加吸引人的了。人性中既有追求自由的一面,也有逃避自由及责任的一面。潜在的危机在何种情况下爆发呢?如何建立恰当的防范机制,让后来的人们不再重蹈覆辙呢?这本随笔中有一篇关于卡夫卡的长文,本人以为这是写得最为深入漂亮的一篇。对卡夫卡创作的思考,提供了与任何极权主义正好相反的那一极。卡夫卡在时代潮流、重大事件面前,能够始终坚持个人经验的独特性,坚持自己的真实动机、欲求和立场。在他那些被解读为各种隐喻的小说中,蹲伏着一双忧郁的眼睛,那仅仅是他个人的和有关个人的。通过对于卡夫卡作品的详尽分析,提供如同证词般缜密的细节,克里玛证实——卡夫卡著名的《在流放地》、《审判》其实与作家本人最私密的个人经验相关,而不是与他的时代相关。1914年6月1日,卡夫卡与费丽思·鲍尔在女方家中订婚。六周之后卡夫卡提出退婚,接下来在阿斯肯纳什饭店中有过一场“奇怪的会谈”,在场的还有其他几个人。未婚妻表达了她对于婚姻前景的想法、她的恐惧和对未来新郎的指责。卡夫卡在日记中将这次会谈称之为“审判”。“审判期间”,他始终保持沉默,对费丽思和陪送她前来的家人感到惊恐。他后来形容自己“像囚犯”,他在当天日记中描述囚犯的语言,与《在流放地》十分接近。订婚所用时间十二个小时,也被用在《在流放地》里。《审判》的叙事时间为十二个月,也可以视为对于他自身所处现实的一种呼应。小说中的那些行刑机器、审判场面也很难与任何一种社会现实联系起来,很难将此等同于当时社会“不合理的社会秩序”,它们是那么古怪离奇,其中的角色从根本上是含混模糊的,军官和旅行家之间的立场是可以互相转移的,审判的地点居然发生在私人公寓里,而不是在公共法庭上,其中的许多细节是自相矛盾的,事件和议论是令人咋舌的。(《刀剑在逼近》)什么叫写作中的天才?应该不是什么天马行空,两眼放电,而是能够尽可能接近自身,抵达自身,穿透自身晦涩的私密经验,从中提升为可以观照的形式。提取为形式是一种转化,是对于自身的超越。写作者越是个人的,才越有可能成为时代的,反之却不然。在这个意义上,克里玛认为昆德拉去到法国之后提供的写作图景,不超出一个外国记者在布拉格住上一阵子能够得到的,其中失去了对于个人命运更为深沉的承担。显然,其中的意义应该不限于作家们。今天,在什么都是“潮流”的现代社会,各种时髦在身边如滔滔洪水,一个人如何才能站稳自己的脚跟?如何才能坚决地对他人说出:“我不是你们想象的那个我?”这是因孤独而著名的卡夫卡对于世界的意义。始终忠实于自己,不为外部世界所动摇。与克里玛一样,卡夫卡也是一位布拉格作家,终生没有远行离开过这个城市。看重个人和注重个人般不大不小的比例,让世界成为由个人来面对和消化的,布拉格因而成了一个堆满细节的城市。尽管有着种种悖谬,然而,这个城市有她独特的灵魂精神在这里,一切都是小型的,追求大的规模乃至于“充大”被看作一桩恶行。前后两任极权主义在制度上结束之后,问题并没有到此为止。就从前的意识形态留下许多真空状态而言,克里玛与我们的世界关联更加密切。这是该书中第三个维度。旧偶像倒塌之后,人们迅速地找到新的偶像来补缺。马拉多纳成为这个世界公认的新英雄,用他的手攻入一球人们可以忽略不计。1970年代“叛逃”捷克斯洛伐克的网球手纳芙拉蒂诺娃,在今天以拥有七部车重新进入人们视野,成了新时代的神话和人们追求的新目标。在这个地球上不管什么地方,人们总要想办法叩问那看不见的力量,相信它们暗中主持自己的命运;在获得更好的生活方面,人们想象最好能够有其他更为便捷的途径。类似这种东西,我们一个月要在微信上遇到好几次。这篇名为《幸福的处方》开头写道:中国运气:根据原件将这封信复印五份,并把它寄给你认为需要好运的人。在九天之内,你将看到所发生的一切。……你将有九倍的好运气。这回还被称作了“中国运气”。那时候需要复印的东西,现在动动指头,转发就可以了。一年当中,我们多少次必须忍受这种莫名其妙的威胁,忍受这种不知从何而来的精神讹诈和敲诈?每次你都犹豫一小会儿,“转发还是不转发?that is the question”。如果不转发,是不是会让自己或亲友暴露在易受攻击的裸露状态?“在失去了与基本的人类尊严,基本的道德准则之间的联系之后”,在感到不是自主地存在于这个世界上,人们便匍匐求助于这种看不见的“神秘力量”,北京朝阳区盛产仁波切,也是同样的原因。显然,自由是一个难题,永远的难题。2009年春天,伊万·克里玛先生在他布拉格郊区干净整洁的屋子里,接待了远道而来的我,我们谈了一个下午。那天他试图教会我什么,现在我还不能大声说出来。(本文原标题:《论如何既与自身经历保持距离同时又坚决捍卫个人经验》)作者:崔卫平原载腾讯·大家2016-05-19
  •     布拉格于我而言是个虽未谋面,却神游已久的城市。一切源自我最喜爱的作家卡夫卡。虽然他对故乡的感情是冷淡而羞涩的,甚至于憎恶,曾将它比喻为难以逃离其魔爪的老巫婆,然而这听起来更像一个青春期孩子对母亲的抱怨。可惜的是,如果以能否将希望转化为行动作为孩子和成人的分界线,卡夫卡终其一生只能算作一个孩子,他始终未逃离故乡的束缚,达到真正的独立。这几年,从各种各样的游记和随笔、评论中,我积攒着对布拉格的感受,为亲眼见它做着充足的准备。老城广场、查理大桥、伏尔塔瓦河、冶金术士街、卡夫卡、里尔克、哈谢克、伏契克、哈维尔、米兰·昆德拉、哈布斯堡王朝、布拉格之春、天鹅绒革命……逐渐成为耳熟能详的词语。了解一座城市,很像了解一个人,从它的外表深入内心,会发现它也有性格,也有脾气,也有坚强和软弱。爱一个城市,也像爱上一个人,一旦了解,便无法自拔。伊凡·克里玛的《布拉格精神》是本评论集。作为土生土长的布拉格人,他对这个城市最有发言权。他描述儿时看到的布拉格,作为犹太人被送入集中营的经历,布拉格的历史,布拉格的文学艺术,布拉格的政治磨难,布拉格的抵抗和妥协,布拉格的精神,布拉格的著名作家……他反思从纳粹到极权主义,恶是如何产生和传播;也反思受害者并非天然代表真理和善,他们该以怎样的角度看待世界。他评点在不同的制度下,文学该如何自处,如何摒弃虚伪,保存真实。他回答为何有些捷克人反感米兰·昆德拉。正如有些中国人曾反感那些一味展示中国落后与苦难的电影导演一样,捷克人也不喜欢在某种意义上为迎合西方口味而展示捷克经历的昆德拉。他分析卡夫卡的人格与作品,指出卡夫卡的伟大在于描述个体经验,却暗合着人类的整体困境,他的隐喻,他的悖论,他的复杂性,给了后人无穷解读的可能。同为受前苏联影响巨大的国家,中国和捷克的处境曾有很多共同之处,因此对伊凡·克里玛的文字,读起来感同身受。极权统治下的捷克,与中国上世纪那特殊的十年,有着本质上的相似。威权下知识分子对独立与自由思想,以及自由表达的坚持,捷克犹胜于中国。在一次次的被占领中,布拉格人形成了独特的应对苦难的方式,忍耐中不无坚持。“布拉格人用'卡夫卡式的'这个词来形容生活的荒谬,而把自己能够藐视这种荒谬,以幽默来面对暴力及完全的消极抵抗称之为'哈谢克式的'。”这就是布拉格式的悖谬。这种悖谬让布拉格人饱经历史风霜、苦难沧桑,又沉迷于世俗的微小快乐与满足感。在悖谬中,他们等来了民主时代,与我们一样,又迎来现代社会发展中的种种困惑。经历过集中营、极权统治、民主时代,伊凡·克里玛的目光极具穿透力,对他所生活的地方、他所见过的人有着一针见血的评判。他既能看透为官方写作者的虚伪,也能看透西方媒体的冷漠与猎奇。他仿佛一个穿过岁月的时间老人,以自己的经验俯视一座城市和世事的变迁。他强调继承传统文化遗产,同时适当限制物质与精神的高速发展,前者丰满我们的人性,后者节制我们的欲望。这是一个经历过“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文化崩溃之一”的老人对我们的时代以及人类自身行为的反思,也可以看作一种警告,不知现今世界上,有多少人能听得进去?
  •     《布拉格精神》是伊凡·克里玛的杂感短文集合,购买《天鹅绒监狱》、《被禁锢的头脑》时,我顺便将此书加入了购物单,之所以三本书一起购买,是因为我想了解东欧的极权主义制度剖析。相比《天鹅绒监狱》、《被禁锢的头脑》,此书更为零散。《天鹅绒监狱》的主题很明确,深入分析了文化艺术家寄生于体制乃至独立性的丧失;《被禁锢的头脑》从社会、思想等层面评论极权主义带来的变化,崔卫平甚至说此书在某种意义上比《1984》更伟大。《布拉格精神》当然涉及到了极权主义的评论,但客观来说,其穿透力不如前两者。这本书中写了自己童年生活在集中营的经历,写了如何喜欢上写作以及写作的理由,写了作者自己眼中的布拉格历史和代表的精神,写了对极权主义的描述和评论,写了一些给报刊的很短小的杂感短文,写了对文学、对捷克传统与发展的限制的看法,最后一部分还长篇分析了卡夫卡的精神世界作为创作的灵感源泉。当然,硬是要说有一根主线的话,那么这跟主线就是生活在极权主义下的经历深刻影响了作者,并在文章中直接或间接地展示了这种影响和相应的思考。过于散乱的杂感使我意识到,这对我来说是差强人意的一本书。但正如苏联管制的极权主义东欧作家作品一样,这种作品不应该缺席。作为时代隐喻的政治写作自然有存在的必要性,正如作者自己在文学和记忆这篇文章中所说的,“在不自由的时期,当我们被谎言所轰炸,每一件真实的事情、每一件旨在提升人本身的事情实际上并不存在并被宣布为虚无和遗忘时,写作时为了战胜这种毁灭。”“我们写作是为了保留对于一种现实的记忆,它似乎无可挽回地跌入一种欺骗性和强迫的遗忘当中。”这种特殊时期的写作就是对抗遗忘、对抗死亡。或许这正是布拉格所代表的精神之一,即它象征着一种自由精神。这里诞生了卡夫卡、哈谢克、米兰·昆德拉、哈维尔等伟大的作家,爱因斯坦、里尔克也曾长时间停留在此。它是艺术文化之城,几个世纪以来却一直被强国凌虐,但终究不影响它的文化地位,它孕育了如此多的伟大天才。对我来说,东欧极权主义下的思想性书籍的最大意义在于它们是一面镜子,很大程度上反应了我们的历史甚至现实,可悲的是我们自己的同类著作却总是如此之少,很多题材至今未解禁,权力运作制造了历史真空,在年轻一代的记忆中,极权主义的轮廓都甚为模糊,很多人还有着失真的历史构想。权力与恐惧配上了经济文明的加速度,真实被遗忘在历史时空当中。在这种情况下,对我国极权主义的历史描述、剖析与挖掘就显得非常必要,这正是对抗民族遗忘的方法之一。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前面讲集中营和捷克斯洛伐克历史的都很好,后面写卡夫卡的感觉很没意思死活没看下去..
  •     2016.12.25 有空要写这本的长评!
  •     这是一本值得一读再读的书。值得用来提醒自己不断反思。
  •     喜欢他描写集中营的部分。
  •     “这是一种悖谬的精神” 谈论到昆德拉的一篇,分析卡夫卡的一篇和谈论极权主义的一篇非常好。
  •     在夹缝中生存的捷克,曲折磨难并没有摧垮这个民族的精神。
  •     很容易懂的论述型的书,对于我类新手来讲还真不错,至少我没卡壳,很受照顾。。。
  •     没有经历过难以想象的痛苦,就不会获得无双的领悟。
  •     仿佛看到了中国的镜子,我觉得自己有必要重读一下世界史了
  •     有些文章像布拉格精神和重返布拉格,现在的我还看不大懂。自己还是缺少阅读和思考。
  •     这本杂文集,有诸多耐人寻味的地方,需要反复琢磨……
  •     写的极好,语调清晰,思辨而不迂腐,朴素又充满诗情和智力上的判断。读来令人振奋。
  •     经历过极权统治 对人类文明深刻反省 & 写卡夫卡精彩。
  •     翻译扣一星。在有些章节上因为硌翻译至少损失了一半代入和理解。除此之外,这本年龄甚至比我还大的杂文集,竟然如此契合今时今日里的诸多现象,地球上人类的生活,真的是在参差不齐中反复交叠啊。要我说得列进中小学必读书目里。
  •     权力是没有灵魂的,并且它来自于没有灵魂,灵魂的阙失维系着和恐惧的联系。那些没有放弃灵魂的人能够克服恐惧,因为他们知道,恐惧来自内部而不是外部。他们随时准备放弃任何东西,瞬间的自由乃至生命,他们处于权力所能控制的范围之外,他变成权力的一个对手。
  •     真的,似乎读上捷克人写的东西就是给自己贴上了文学文艺的便签,去你妈的
  •     然而我幸存下来了 我活着见到了结局
  •     在不自由的极权时代,幽默与荒诞(语言)无疑是保持内心自由的最有力工具之一。
  •     我意识到今天尊严并不是最有价值和被追求的,相反,人们更宁愿拥有一种简单的活法,生活逼迫人们去做许多有失尊严的事情,从他在工作中必须填写的各种令人羞耻的调查表,到强迫性地参加同样荒诞的伪选举或游行。与此同时,他投入这样一个世界,那儿的口号是 ”攫jué取你可以jué取的一切,并尽可能多地抓住它们!“这种东西越来越成为时尚
  •     作者是一位捷克的文学家,生于二战时期,在集中营中渡过童年,在苏联统治时期成长。这是一本汇集了作者各种演讲和短篇的文集,作为一个被极权统治过的人,书中更多的是对极权制度的分析与控诉。而这种反叛精神在作者看来就是布拉格精神。
  •     有相当的篇幅很乏味
  •     很容易读懂的论述型思想集,喜欢布拉格精神和卡夫卡那篇。优秀的作家会保持谦逊与理智,用逻辑与思维深度打动读者。捷克给人感觉扑面而来的文艺气息来自于它的苦难,捷克的精神是小人物的精神,在夹缝中并没有被摧毁。他们一早知道,命运不会赐予你任何你真正能够拥有的东西。
  •     生而为人
  •     前半部分不行,后半部分关于极权主义、卡夫卡之类的喜欢,中间还夹了点幽默。很有现实意义,想到一些热门事件,比如书中所说抢盐。失去尊严的生存。
  •     将近一个世纪的时间里,在纳粹德国、傀儡政权、东欧铁幕等各种极权轮番蹂躏下,布尔格仍然能在嬗变和撕裂中维系着那么一丝丝骨气,殊为不易。另外,作者也毫不留情地指出了昆德拉的伪善,那种漂泊海外、狂黑祖国的“自由”,真的就比卡夫卡的绝望要更好吗?
  •     重读。第一遍读时有太多段落没摘抄上,克里玛一针见血的文字让人感受到观点的可贵。今天我们的城市有太多的千篇一律,布拉格向我们演示了何为城市之个性。极权主义那几篇可作为《1984》的注解,最后卡夫卡那篇还是没读下去,先把卡夫卡的书读了吧。
  •     书中有很多关于极权主义的见解以及对社会主义制度的挖讽,克里玛作为过来人,都给足了一一的分析。不过我还是不知道,政治究竟在关心什么,对于意识形态的优越性,我们是否可以现在就下结论,还是将来某一天,意识形态会想苏联一样说解体就解题。还要看更多的书。
  •     某些地方翻的生理不适。 可能也是因为对这种10几万字的,小开本精装设计很早就有敌意了。。 不过自身阅读状态也不好。 喜欢最后卡夫卡那篇
  •     优秀的作家始终能保持谦逊与理智,靠逻辑打动读者。
  •     感觉 比 布罗茨基 的散文要厚重些。
  •     每次读有关集中营和《死屋手记》这类作品都深有共鸣,过去上学和坐牢太像了…
  •     读了一大半,书找不到了,靠!
  •     散文,不少有一定的时代性,有几篇还不错。极权相关的,捷克斯洛伐克等
  •     不自由
  •     生活在对自由的挣扎之中(而这里 有无数的布拉格 却没有发现这样的精神
  •     内容有深度 需要细细品味思考 对天鹅绒革命不了解所以有些地方比较吃力 翻译腔太重 阅读体验大打折扣
  •     4.5 中间有些很无聊的集权主义,不过写开头的集中营生活和结尾写卡夫卡部分很吸引人,崔卫平的译后记写得很好,一些对布拉格精神解读很好
  •     真正的文学是激怒死亡的某种东西。4.5
  •     我真我觉得我没看懂
  •     对捷克历史讲的倒挺清楚...zz zz还是zz 虽然作者本身也说了自己的写作不仅包括极权 然而极大多数的文章还是与极权有关 逃不出时间地点的限制了 有点难过 不过写的都很深刻 so relevant u feel like it's written yesterday 很喜欢他对文化+语言与极权的看法 希望他所厌恶的不要再继续了... (小缺憾:有些文章段落不是特别连续 不知道是作者的问题还是译者的问题了;(
  •     近期读过最喜欢的一本文集,洞察力敏锐,很有人文深度,思想非常有魅力。
  •     2016.6.18于东昌
  •     书的内容确实比较散,各部分都独立成篇。通读一遍,感觉第三部分关于极权主义的内容颇见功力,尤其对极权主义的运作模式的深层分析很有见地,但个人感觉其他部分就相对一般一些。
  •     精彩
  •     好难读呀
  •     与昆德拉不同,克里玛“始终在场”,主题更具本土特色与民族精神:为否定死亡而写作,对信息爆炸引发的遗忘作出警告,对于狂热的警醒,隐忍克制而不走极端的布拉格精神,极权主义的兴亡……观点上可以看出反对古典自由主义,提倡精神上的设限,和儒家思想的“克己复礼”异曲同工。其文字政治和社会目的更为明显,而国际化的昆德拉更偏重文学及人性本身。P.S.,看了《幸福的处方》才发现转发朋友圈完全是别人玩剩下的东西~
  •     仿佛全书都围绕着【悖谬】这个词....
  •     集子还是不如完整的小说或者回忆录好看。
  •     这本书的籍录很有意思,伊凡·克里玛归结起来是一个自由主义者,反极权主义者,而这本书的几个部分正好反映了他的这一思想基础是如何表现在政治观点、文化评论和文学艺术上的。做一个完整的人远比成为一种声音的替身要自由得多。
  •     前面比较吸引我,对童年回忆和布拉格精神以及跟罗斯的对话,第二部分比较真诚不过深度上似乎有点不够,第三部分关于极权主义的可以细看,不过对苏联时代政治讨论不太感冒,卡夫卡部分值得一看,待日后卡夫卡全集读完后再来回温。不过,为什么克里玛目前是捷克还在世最好的小说家,我还不是很明白。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