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日邮差

出版日期:2015-4
ISBN:9787536479999
作者:[美] 大卫·布林
页数:349页

内容概要

大卫·布林(1950-  )
美国当代著名科幻作家,毕业于加利福尼亚大学圣迭戈分校,获空间物理博士学位。
布林最有名的作品当属太空歌剧“提升”系列,该系列由《太阳潜入者》《星潮汹涌》《提升之战》《光明礁》《无限的海岸》和《天空的距离》六部小说组成。其中,《星潮汹涌》获世界科幻大奖星云奖和雨果奖,《提升之战》获雨果奖。
除创作科幻小说外,布林还为一百多家政府机构和企业担任顾问,并一直活跃在电视与广播的多种科普节目中。2007年8月,布林曾作为嘉宾出席中国(成都)国际科幻/奇幻大会,并发表精彩演讲,其渊博的学识和幽默的个性给中国读者留下了深刻印象。

作者简介

末日之战后,人类世界原有的社会秩序彻底崩溃,退化成物质匮乏、弱肉强食的荒凉废土。
幸存者戈登在野蛮黑暗的美国大地上寻觅着昔日的荣光。一个偶然的机会,他被人们误认为“重建后美国”的邮政督察,成为未来与重生的象征;而他身上的邮差制服和内心深处的理想主义也点燃了这个绝望民族的希望,人们纷纷投入到重建邮政线路的事业中。但与此同时,他也引起了生存主义者集团的注意,这些暴虐之徒四处追剿戈登,妄图揭开“重建后美国”的真相……


 末日邮差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3条)

  •     末世的题材多种多样,人们面对生存环境改变的态度才是最精彩的,同时也有很多类似的历史规律可循,《疯狂的麦克斯》《未来水世界》《艾利之书》等电影,辐射系列游戏,都是我非常喜欢的。人类社会的和平发展时期,对于人类至关重要的因素,被隐藏了起来,而作家用这种架空的世界,无限放大这种因素,使得故事张力十足。能源,土地,信仰,文化,这些我们身边无处不在的东西,就像空气一样不可或缺。如果少了其中一个或者几个的时候,剩下的就是作家所推断的推理题的结果了。作家所遵循的又是历史上的类似情形,相差无几,就像亚洲人的神明和亚洲人长相一样,是同样的道理。
  •     # 一迄今为止,**《莱伯维茨的赞歌》**仍然是我心目中最好的后启示录作品。没有之一。**《发条女孩》**格局不够开阔,需要一个三部曲来支撑扩充;**《来自新世界》**单纯靠着情节取胜,结果本末倒置,失去了后启示录作品应该具有的深刻;**《美铁之战》**系列,也同样如此,背景设定好了之后,就抛在了一边,上演无休无止的宫斗,乏味无聊。至于《末日邮差》,则是非常好的平衡了设定与情节之间的关系。书很薄,三百页左右,故事也是很简单。所有的情节都紧紧扣住“末日”的背景展开,没有过度的讨论人性,没有设计太多阴谋,绝大篇幅集中在主线。唯一的故事,就只是人们遭遇大灾难恢复重建中,可能会遇到的种种困难。这种简约与克制,正是这部作品的精彩所在。这正如《莱伯维茨的赞歌》相同。# 二和其他的作品不同,这本书发生的时间,仅仅是灾难发生的17年之后,所以很多人还怀有对着正常社会的记忆印象,可以因循去重建正常的社会,恢复原来的秩序。但就是离着灾难不远,还不到一代人的时间,作者就给我们展现了,在特殊情况下,人类在短时间可能会走向何种的境地。男主人公戈登自然独树一帜,他就是孤胆英雄,他不需要任何的社会关系,单纯依靠自己的实力,就能生存下去。当然,这也是他的运气,在书的一开头他就被抢劫,但是侥幸不死。更多的人则是团结起来,建设了自己的家园。像是汤普森女士的社区,奥克利其镇,俄亥俄大学,卡玛斯山谷,甚至是反派的霍恩主义者们,也建立了自己的社团。而这些看上去雷同的社群深层的凝聚力与目标,却有着千差万别的不同。这种千差万别,造成了整本书的冲突。安全的考虑是所有社区的基础。但在其他方面,尤其是发展方向上,却各有不同。奥克利其镇就是传统的美国小镇,一直维系着灾难前的秩序,也向往着恢复之前的世界;俄亥俄大学,则是利用高科技手段,给人以虚妄的幻想,让人勉强团结起来,静观其变;卡玛斯山谷,作者明确的就说他们是新的“嬉皮士”,无政府主义,现实中的无秩序,反而提供了他们实践理想的空间;至于霍恩主义者们,则是希望利用武力,在北美大陆上建立一个等级制的帝国。这些社区对于未来的展望不同,也就给了男主人公不同的对待。与这些团体的互动,也就成为了这本书的主要内容。# 三之所以说这本书是《莱伯维茨的赞歌》的前传,一个原因就是戈登可以与传说中的“莱伯维茨教士”两者合二为一。当然,在细节上来人有着千差万别。但是同样的,他们最大的共同点在于,他们都是**理想主义者**,他们都通过自身的努力,为着灾难之后混乱无序的生活,提供了一种想象。莱伯维茨是通过建立修道院,以教士的身份保存知识积蓄力量,为人类留下文明的种子。而戈登则是通过自己的跋山涉水,试图在北美大陆重新建立起邮路,将散落在美国的各个社区联系起来,让这些单独的社区再次聚集,重建原有的家园。戈登的努力是否成功不重要,关键是他为灾难后的普通人提供了一种可行的可以实施的办法。他也会成为后代人口中的先知,他的故事也会成为一则则的传奇。后来人对他的模仿,对他理念的实践,就是《莱伯维茨的赞歌》的第一个故事。# 四故事中列举的不同的社区,一方面它们在叙事上有作用,可以与主角互动,推动情节。而在另一方面,它们对于主题也具有衬托的作用。如果希望重建家园,需要的是行动,单纯的自得其乐,是没有效果的。通过虚假的希望凝聚人群,一时可以,但是持续不了。俄亥俄大学的人就是这么做的,但是也就是从他们这个社群内部出现了分裂,而其他所有”正面“的社区,都没有出现这个状况。无政府主义者的小国寡民似的想法,同样难以成为主流的意见。仅仅以为自己社区的存活就是最终的目的,这种单纯的想法是难以面对外来的冲击的。故事最后的高潮,也正是霍恩主义者对卡玛斯山谷的武装袭击。至于建立起一种依托于剥削制度的帝国,那更是万万不正确的方法。在**《美铁之战》**里面,美铁联邦成功了,但是最终的结果,这种人为的等级制还是被瓦解。”历史的终结”在现实中没有发生,但是所有的虚构作品,都会以这种作为结点。戈登的思想并没有什么高深的,在书中他一再引用的政治理念,就是来自**本杰明·富兰克林**。所以,也有人认为这本书是美国建国的简史。而作为一部后启示录作品,它则更像是一个政治寓言。# 五在书中第二部分,有提到了**独眼巨人**,实际上就是超级电脑。在阅读这部分的时候,因为电脑为主人公提出了非常不正确的意见,我有了一种错觉:人工智能的觉醒。联系到《终结者》系列,在那里面是先有人工智能的觉醒,试图统治人类,然后发生了审判日,人类社会瓦解;而在这个里面,如果是因为人类社会瓦解,而促使人工智能进化觉醒,试图统治人类,那就非常有意思了。而这部作品是1985年写成,正好是《终结者》之后的一年。如果有这样的设计,就太精妙了。当然,最后的设计不是这样。对它的评价,我也就重新考虑。这部分的情节过度设计,与书中其他的部分非常不搭配,反而影响了整体性。如果平淡的处理,其实会更好。# 六总之,这部作品是后启示录作品中非常好看,非常重要的一部作品。只有了解了它,才会更深刻理解《莱伯维茨的赞歌》的种种。
  •     1这本书又被翻译为《末世邮差》。讲述了当世界被毁灭之后,一个叫做戈登的男人从求生到复国之路。很遗憾,我没有查到这本书在美国的出版日期,估计是在1985年。可以肯定的是其出版绝对早于1997年——因为在1997年年底,这部作品被改编成电影上映。当然,这部作品出版也不会太早。毕竟荣获过轨迹奖最佳科幻长篇小说的称号。在《末日邮差》中,我们的世界已经毁灭于2013年。2美国人民是挺喜欢《末日邮差》这部作品的。粗略来看,原因有四。一是这是一部充满了启示录味道的作品。世界末日、无政府、不同派别在美国辽阔苍凉的土地上厮杀……所有的政府阴谋论形态,在这部小说的背景和情节中栩栩如生。二是这是一部美国建国史小说版。仅举例一点足矣。美国建国前,特别是被英国殖民后,美国呈现的正是小说中所描写的状况。非常多的城镇(庄园主)面对的是来自不同政府的武装力量。小说中,在世界末日到来以后,幸存的人们聚集在一起,在没有电力设施等通讯条件下,形成了互不来往、也很难来往的一个个独立的小村落,需要抵御所谓的“生存主义者”的猎杀。三是这是一部构建了末世景象的小说。人人都可以谈谈末世,但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想象。这些想想往往支离破碎。所以,建立一套末世景象,包括其中的利益关系、生存条件等,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们可以很省力地从《末日邮差》中看到充满了电影镜头感的情景。四是关于谎言和正义。当世界毁灭,人类的生存系统近乎于无,道德系统、伦理系统几乎没有任何存在的意义。但能够让人类延续的,恰恰是人类的意识形态。戈登从一个只求生存的流浪汉,意外获得邮差的装备,编造了美国重建的谎言。一路送着原本并不存在的信,一路传播自己心中的王国。至少他重建了多地的邮政系统——有人开始送信,开始联系散落的幸存者。戈登遇到了和自己一样说着谎言从而聚拢人们的“独眼巨人”。也遇到了明知道戈登说谎依然愿意跟随他的人们。此刻,谎言已经变成了希望,并被众人附加了正义感。3《末日邮差》的故事情节和框架构造,与2015年前后出版的科幻小说比较,过于平淡和老实。读者在追求无限夸大的刺激,这部小说明显没有提供。于是,在国内引入这部小说之后,能听到的读者反馈是:“不好看”、“一般”、“翻译太烂”之类。只能说,中国的读者被营养过剩的夸张情节惯坏了,没有看到这部小说背后的拷问。这些拷问都是关于存在于目前人类世界中的非物质的意识形态。比如为什么人们会接受一个极其庞大的谎言?因为谎言会切中人们的希望。谎言越庞大,与希望吻合的部分也越多。此刻,“谎言”就会被众人重新定义为“目标”。谎言没有消失,它变成了人们可以接受的形态。比如为什么小说绘歌颂聚集求生存的人们,否定强者杀戮弱者的生存之道?这与作者的观点紧密相连。在作者眼里,生存并不是等价的,而是有高低之分的。比如权利的设置。作者认可并构建了一个充满奴性的大众。面对戈登,大众选择相信他,而放弃了自身去寻求真相和未来的机会。这让我们反思,身为大众一分子的我们,是不是也这样,只是跟随别人,忘记坚持自己?《末日邮差》的外延还有很多,如果很好奇,不妨读一读。---------------------欢迎添加我们的公共微信book-life

精彩短评 (总计26条)

  •     三星给作者,一星给自己。译者不给力,责编我遭殃。故事还是不错的!真实感人!去买吧!
  •     主旋律……
  •     整体很好,但唯独不太喜欢最后的战斗,9/10
  •     原文非常屌,废土范儿。之所以才两星是因为原译者太废,全靠编辑改的
  •     尽管自我崇拜的爱国主义天真到不好意思笑得太大声,但到底是冷战没结束的时候,反正大卫布林一向这样爱国爱人爱地球,这是他可爱的地方,后启示录不捆绑反乌托邦就很难得,还依然是个硬汉的核。对后启时代科技退化对女性主义的影响不是特别关心,倒一直更希望有人能给指点一下,四眼儿们眼镜碎了之后还有生存下去的可能吗?
  •     除了似有生硬的女权强调,似有过度诠释的三个神话,似有破坏美感的变异人战斗,都很喜欢,尤其是量子化的章节分述。
  •     文笔倒还可以,只是情节简单了些
  •     布林在书里讨论了末日废土常见的人性和政治题材,但是居然还有女权,而且还很深刻,这个我始料未及。剧情也相对没有好莱坞末日电影那样暴力和血腥,克制之中有着深刻的思考,故事本身也有巨大的内涵可以挖掘。
  •     本为凑单《来博维茨的赞歌》小说,结果却看停不下来。让人世界观和情节都很棒,如同黑暗中的希望之光。
  •     《莱博维茨的赞歌》前传。 戈登就是那位先知。
  •     三百多月的小说,我熬夜看完,真是故事情节很好看的作品。
  •     难得的末日主题的科幻小说不一样的写法,末日之下各种主义和思潮蜂拥而起,结尾不知道是不是意味着有第二部
  •     我的菜
  •     最后的政治正确结局有点雷……
  •     末世之中,一个普通人因缘巧合获得了一套邮差的制服,成为连接各个独立据点的关键,最后带领人们战胜了大反派自私主义者组织,为人类带来文明重建的曙光。
  •     非常喜欢,理想主义
  •     天真的理想主义者,总比没有强
  •     想不到布林还写过这种小说
  •     三星半,典型美式爱国主义孤胆英雄的科幻故事,废土气息非常浓厚,看起来很带感,中间居然还夹杂了女权主义,看的时候心里一直wtf?
  •     一口气读完,重新定义了我心中的邮差形象。
  •     没有想象中的好,说现实不现实,说是童话又没有那么童话。不过末世人们需要什么,这本书确实给了我们一个回答。如同很多人所说,前半比后半强,独眼巨人和变异人的人插入实在是太突兀了,和本书的整体氛围真是不太搭,批评一下出版社,纸张质量真是渣啊
  •     除了末世中少见的希望之外,这本书还探讨了女性在这种极端情况下的积极作用。作者并没有过度阐释女权思想,而是充分考虑了两性在物理及相应社会功能上的差异。尽管如此,女性仍保有生杀予夺的大权:“在我的噩梦中……如果她们的儿子显露出可能成为恶棍的迹象,她们就淹死他们。”但“女人那么明智,不会走向极端。这或许正是我们的最终希望所在。”
  •     相比大卫布林的其他几部,这个少了些想象力和曲折的情节,但贯穿始终的爱国情怀更胜一筹
  •     好书
  •     先后看过电影和原著,个人更认同电影剧本的改编思路。
  •     非常之无聊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