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以經綸——沈鑒治回憶錄

出版社: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11-3-1
ISBN:9789620430510
作者:沈鑒治
页数:608页

内容概要

沈鑒治
《信報》榮休總編輯,《信報》專欄作家。生於上海,因日軍侵華,隨家人避戰至香港,就讀於拔萃男書院。太平洋戰爭爆發,香港淪陷,隨父母返回上海。一九四九年聖約翰大學畢業,即前往香港謀生,於五金貿易行任英文秘書,其間開始向報刊投稿,撰寫影評及古典音樂評論。一九五六年獲聘於麗的呼聲,參與開創香港第一個電視台——麗的映聲,並擔任電視編導。五十年代末至六十年代初,先後在國語電影界的新新公司、鳳凰公司任導演、編劇,代表作有《千里姻緣一線牽》、《椰林雙姝》、《烽火孤雛》等。文革爆發後離開國語電影界,轉任香港政府,參與籌建香港生產力促進局,後被派往日本東京任職於亞洲生產力組織(APO)。一九八六年受《信報》林行止邀請返港擔任《信報》總編輯,一九九六年退休赴美定居。
沈鑒治的中文著作包括《中國經濟論文集》、《政經縱橫》、《我看日本》等,他同時也是電影、古典音樂、京劇的資深評論人。著有《樂樂集》四卷、《樂文集——你傲慢,我偏見》、《樂文集——啊呀,好厲害的女人》、《顧曲集——京劇名伶藝術譚》等。

作者简介

沈鑒治出身小康家庭,但因為生於戰亂時代,從小就經歷了上海與香港之間的往來顛沛,即使畢業於聖約翰大學,也只能離家來港謀生,當時身上只有六元多港幣。
在香港,從商行小職員做起,卻無意學做商人而心儀文藝,尤其喜愛音樂和電影,於是開始自修自學。接著就在報紙上投稿寫影評。繼而編雜誌、入電台當節目編導、又參與開創香港的首家電視台。繼而由電視進入國語電影界,當過編劇、作曲、作詞、製片和導演,兼管宣傳和發行,寫過國語時代曲歌詞,也翻譯過電影英文字幕,同時還寫了多年音樂和戲劇評論。步入中年,忽感今是昨非,改為投身促進亞洲國家經濟發展,並且經八年苦讀而取得了與工作有關的博士學位。二十年後重返傳媒界,在香港「九七倒數」的十年期間在《信報財經新聞》擔任總編輯的職務。退休後到美國定居,閑來周遊世界,雖曰不問世事,其實仍不忘求知。
這是一部個人回憶錄,一部自傳,然而從作者的人生經歷中,也能看到一部香港為何成就往日繁榮的傳奇。
「儘管見多識廣、履歷豐盈,相交者,亦多時賢雅士,鑒治兄述昨憶舊,卻不著濃墨艷色,與他一貫要言不煩的清秀作風,非常吻合。」 ──林行止


 君子以經綸——沈鑒治回憶錄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信報前總編沈鑒治於去歲出版回憶錄《君子以經綸》,撫卷讀來竟如伴讀風雨。沈鑒治生於戰前的上海,因日軍侵華避難香港,就讀拔萃男書院。二戰爆發而返上海,1949年於聖約翰大學畢業即回香港謀生,由貿易行秘書做起;曾參與開創香港第一個電視臺 ——麗的映聲,50年代末60年代初先後在電影公司新新及鳳凰任導演、編劇,「文革」爆發後離開國語電影界,任職香港政府,參與籌建香港生產力促進局,後被派往日本東京任職於亞洲生產力組織(APO)。他熱心藝文,50年代始就為報章投撰影評及古典音樂樂評,1986年受林行止邀請返港擔任《信報》總編輯。煌煌一生,可鑒香江過往,可窺中華榮損。沈鑒治生得好模樣,黑白老照片裏,由幼年及至青壯,當以「相貌堂堂,風度非凡」褒之,待見到其本人,不禁要嘆渺渺之身竟能與歲月爭序。耄耋高齡,人群裏一眼就能看到,身長六呎有余,面龐肅穆清淨,脊樑挺挺往那裏一站,就是一個時代。一世梨園夢沈先生1996年自《信報》榮休後就赴美定居,一年回香港一兩次,近兩年返港,都要講京劇。2010年他受邀在香港文化中心做了六次京劇欣賞講座,今歲十月由三聯結集成書,名為《京劇六講》。三十年代的上海和北京是京劇的黃金年代,父親沈鴻來是資深票友,曾拜名師為徒,回家一板一式開腔練習,幼年的沈鑒治便在一旁聽,也練武功:打把子、起霸、趟馬,父子二人不亦樂乎,素來鍾愛昆曲的母親視京劇為俗物,雖不高興,也不忍責怪。而隨父執輩去戲院觀名伶唱戲則是年少極樂——臺上馬連良昆亂不當,梅蘭芳眉目流轉,臺下人撫髀擊節,如癡如醉。城頭變換大王旗,世風已轉,西皮二黃不再叫人耳熱,成了亟待拯救的「遺產」。只是沈鑒治初衷未改,多年來一直以「孔在齊」的筆名為報章撰寫京劇評論。他講京劇時喜歡站著,端出的儼然是戲裏拿寶劍、執馬鞭的架子,是上輩人才有的好樣子。講到京劇今時今日為何不受待見,原因之一便是生活沒了氛圍:舊時人著長衫,步臺階、過門檻,只手撩起衣角,便是天然的舞臺感;手頭讀的是《隋唐演義》、《精忠岳傳》,隔幾日忠義奸良便在戲臺上演。戲癡作了一世,夫人為其回憶錄作序,間中提到年輕時教書辛苦,每週末必要午睡,沈先生不愛午睡,就在睡房裏唱京劇,還讓太太點唱。隨意一齣《借東風》或《四郎探母》,便連坐帶唱在床邊由頭唱到尾,而那唯一的聽眾,兩句過後便已沉沉入睡。未免國粹成絕響,今日京劇已做了很多改良,而沈鑒治是堅定的傳統派,對於現狀,他的評價是「演員不到位,觀眾不在行」,譬如他最反對的「小蜜蜂」(演員隨身的袖珍擴音器),令聲音尖利失真不說,演員依賴麥克風,荒了功夫,「從前梅蘭芳臺上低低講一句,全場三千人都能聽到,這就是功夫。」而為了迎合觀眾,放低京劇身段,更是萬萬不得。白先勇的一齣青春《牡丹亭》,幾乎救活了昆曲,沈鑒治讚歎了不得,卻對其音樂持保留意見,傳統音樂加新元素不是不好,到底還是要將昆曲以本來面目示人為上。至於「觀眾不在行」,唯有依靠教育。他在日本18年,日本的能劇、歌舞伎藝術很少人能夠欣賞,但是從小就對國民進行教育,即使不懂,也以國粹為傲。演出時觀眾席每座配上耳機,一個手勢、一個轉身都有講解。反觀本國教育界及戲劇界,資源不是沒有,卻把大量人財物力用在錯誤的地方。沈老先生向相關部門提過多次建議,只是「人微言輕」,如同投石如海。念茲在茲聖約翰沈鑒治1937年第一次離開上海,還不到8歲,眯起眼睛憶上海,除了聽戲,便是吃西菜,「記得外祖父在世時,常常在星期天帶領全家去晉隆飯店吃大菜,吃完以後給一塊大洋作小帳,當他把那塊『袁大頭』放在桌子上時,銀元和玻璃接觸而發出瑲啷啷的聲音,經久不息。」現在的上海他已不存一絲留戀,「完全不是我過去看到的上海,我只覺得,若有所思。」太平洋戰爭香港淪陷後,避戰返滬的沈鑒治1946年入讀上海聖約翰大學,這所洋人創辦的教會學校,解放後即被政府關閉,卻被每一個聖約翰人目為終身榮耀。翻開校友譜:顧維鈞、宋子文、林語堂、周有光、張伯苓、貝聿銘......不可不謂燦若星河。沈老也曾聯同海內外校友會成員,為復校多番努力。「80年代的時候,我們同學覺得環境有所改變,那個時候才60歲左右,才60歲(笑),覺得還可以有所作為。現在經過四分之一個世紀,已經沒有精力,也知道沒有希望了,可我們同學中許多人還是希望在上海原地復校,但政府不給,不然當初何必給你關掉呢?」後由校友多方努力捐建的聖約翰工業大學及聖約翰學院,分別在臺灣及加拿大建立,秉承「光與真理」、「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的校訓,希望聖約翰精神能夠流傳後世。沈老讀書時候的上海,基督教大學共有13家,同學會保留到現在的獨獨聖約翰一家。聖約翰精神為何?「簡單說來就是中西結合的教育精神,不單是語言,更在於思想。我們受的教育,是融合了基督教精神和中國文化(講的簡單點即儒家思想)兩者的共同點:做人要好、要仁、要愛,不要欺騙人家,更不要自己欺騙自己。我們就是在這樣一種教育環境中無形培養起來的,我們希望下一代不一定吸取基督教精神,但可以結合中西之所長。但因為對外來宗教的排斥等種種原因,在現在中國大陸實現太難。」沈鑒治是聖約翰校友中最年輕的一輩,也已經年逾八十。那一輩人,以仁義為體、遊藝為櫓、修齊治平為已業,學貫中西,單是心正意誠的體禮,足以讓今人愧汗,不免對時世生出斯文不存的感歎。「君子以經綸」,典出《易經•屯卦》,意味初生困頓時局,君子需努力經營謀略。翻沈先生回憶錄,青年時努力精讀英文,研習經濟,以積蓄遊歐洲開眼界,學意大利文及法文,工餘練習鋼琴,對著曲譜聽古典音樂、學習樂理,每一領域皆熱心向學。察其交遊的同輩臉譜:查良鏞、傅聰、黃永玉,包括其母古琴名家蔡德允女士、岳父長城電影公司總經理袁仰安,無一不是兢業進取,也正正因這輩人,方有今時今日的香港。來者之不可追黑白相冊里的黃浦香江都已成過往,八九一聲槍響,令他對當局完全失望,退休即與夫人遠渡美國定居。二十載過去,強國已崛起,問他是否失望如往,「現在更加失望,因為他們死不悔改。」雖然住在他國,還是很關心中國的事。所謂仇者快親者痛,每每有國人負面新聞見諸報端,總感到痛心,「60年代日本經濟起來,日本游客跑到美國和歐洲,覺得自己很有錢,不懂得禮貌,引起西方人反感,後來日本成熟了,也就不這樣了;70年代,亞洲四小龍之一的臺灣起來,臺灣人到香港、美國買東西,引人側目;如今中國大陸經濟起來,也必定要經過這個階段。時代會變遷,所謂炫耀性消費,日本和臺灣都經歷過,但它們固有的價值觀和文化還在,並沒有被摧毀。而中國大陸在毛澤東三十年被徹底破壞,要恢復到能與世界重新融合比較困難,因為他們失掉了好的價值觀。」說回香港,總算客氣,那是他成長奮進的城市,也是最有歸屬感的地方,舊香港的一切他都念念在目。「現在回來覺得香港不大一樣了,那所以,還是住在美國了。(笑)」沈鑒治1986年由日本返港擔任《信報》總編輯,他掛帥的《信報》,堅持的是「無懼無袒」的報格。經歷了九七回歸,對於眾所矚目的新聞自由,他始終以「物腐而蟲生」作譬喻,寓意無論外部環境如何惡劣,腐壞也總是從內部開始,媒體切不可怯懦媚權,自我審查。至於鄧小平承諾的五十年不變,他認為並未實現。「五十年不變,但所有東西天天都在變。如今中國不是從前的中國,香港也不是從前的香港。鄧小平承諾的一國兩制,港人治港,五十年不變,是連在一起的。現在才十五年,就沒有了港人治港,承諾何在?」沈鑒治嘗與經濟學家弗裏曼(Freedman)有過交往,弗裏曼的貨幣學說和自由市場經濟理論對當時的中國有很大的影響,在資本主義危機四伏的今天也備受考驗。在沈鑒治看來,任何東西不是一成不變。凱恩斯的學說在二戰後拯救了西方,今天未必適用。整個環球世界大氣候都在變,但是弗裏曼一個原則性的東西沒有變,就是「free market,freedom of choice」。對於香港經濟的未來,沈老只是推說年紀大了,也不想費心思跟進了,不似當年任職亞洲生產力組織時,經濟數據可以脫口而出。一如他在回憶錄裏敘述生平的筆調:質樸慎言,多為細述,絕少咄咄逼人的指點江山。大約是往者不可諫,來者亦無心追吧。回首營役一生,他最覺滿足的是眼下的退休生活,「孔子說:『隨心所欲,不逾矩』,最要緊是現在終於可以與世無爭。」書是要讀的:Kindle裏面整套狄更斯,百讀不厭,新的流行小說諸如The Girl with the Dragon Tattoo,他竟然也讀;音樂是要聽的:每星期還是要去幾次音樂廳;好山好水仍舊要去,伴隨左右的,自然是相扶一世的太太袁經楣,如今行路她總還要挽著先生,雖則白首,望去卻如畫樑雙燕。每每回憶起兩人胼手胝足、以愛相勉的時光,沈老總是感嘆,婚後四十年方才鬆一口氣。《易經•隨卦》又及:君子以向晦入宴息,意表一切無咎,隨遇而安。問他,老伴如今是否仍然是午睡時間唱京戲的唯一聽眾,他大笑:「不會了!因為我現在也要午睡。」(明報•世紀 2012.11.23)

精彩短评 (总计3条)

  •     神清氣爽
  •     精彩~沈先生是偶像级人物。
  •     窥探作者传奇一生,其中既有因缘际会部分,更大部分来自沈先生的勤勉刻苦。大有裨益。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