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箴言录

出版社:中国画报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2
ISBN:9787514607413
作者:王阳明
页数:233页

章节摘录

版权页:   【原文】 至善只是此心纯乎天理之极便是。更于事物上怎生求? 【译文】 至善只是使自己的心达到纯天理的境界,怎么能从事物上去寻求呢? 【原文】 见好色属知,好好色属行。只见那好色时已自好了,不是见了后又立个心去好。闻恶臭属知,恶恶臭属行。只闻那恶臭时已自恶了,不是闻了后别立个心去恶。如鼻塞人虽见恶臭在前,鼻中不曾闻得,便亦不甚恶。 【译文】 见到漂亮的颜色是知,喜欢漂亮的颜色是行。在见到漂亮的颜色时就马上喜欢它了,不是在见了漂亮的颜色之后才起一个心去喜欢。闻到恶臭是知,讨厌恶臭是行。闻到恶臭时就开始讨厌了,不是在闻到恶臭之后才起一个心去讨厌。一个人如果鼻塞,就是发现恶臭在跟前,鼻子没有闻到,也根本不会特别讨厌了。 【原文】 日间功夫觉纷扰,则静坐。觉懒看书,则且看书。是亦因病而药。 【译文】 如果白天做功夫觉得烦躁不安,那么就静坐。如果不想看书,那也必须去看书,这是对症下药,也是一种方法。 【原文】 处朋友,务相下则得益,相上则损。 【译文】 与朋友相处,彼此谦让,就会受益;彼此攀比,只能受损。 【原文】 人须在事上磨,方立得住,方能“静亦定,动亦定”。 【注释】 静亦定,动亦定:指修炼的一种境界。语出《河南程氏遗书》:“所谓定者,动亦定,静亦定,无将迎,无内外。” 【译文】 人应该通过历经各种事情磨炼自己,才能立足沉稳,才能达到“动静之时,均能保持本心”的境界。 【原文】 持志如心痛,一心在痛上,岂有功夫说闲话,管闲事? 【译文】 持守志向犹如心痛,如果心思全在痛上,哪里有时间讲闲话、管闲事呢? 【原文】 省察是有事时存养,存养是无事时省察。 【译文】 自省探求是在遇事时要保存涵养,保存涵养是要在无事时自省探求。

前言

一、作为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哲学家之一,王阳明不但是陆王心学的集大成者,也精通儒、释、道三教,并能统军作战,是我国历史上罕见的全能型大儒。王阳明一生事功显赫,被后人称作“立功、立德、立言”三不朽。其学术思想至今在中国、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国家乃至全球都有着重要而深远的影响。王氏一生著述颇多,而最能突显王阳明思想精髓的,无疑是记载王氏与其弟子对话及信件的著作——《传习录》。虽说《传习录》已是王学思想的精华所在,但《传习录》一书又有上、中、下三卷,凡数十万言,为了方便现代读者花最少的时间,了解最核心的王阳明思想,编者又从《传习录》及《王阳明全集》中甄选出最能代表王学思想的金玉良言,辑成此本《王阳明箴言录》,不可不谓是从宝石中筛选珍珠,从精华中提炼精华。二、由于王学思想博大精深,本版《王阳明箴言录》在选取了有关修身养性等与每位读者息息相关的名言之外,也无法忽略王阳明在治学悟道方面的精妙见解。为了方便读者阅读,每句名言都配有力求精确的译文,在需要的地方附有注释。力争使每位读者读得懂,用得上。三、本书的特点之一是将悉心甄选出的王阳明语录进行了二次编排,并分成修身、齐家、治学、悟道、平天下五大部分,这样做不仅增强了王阳明著作的实用性,还使读者在阅读时更具针对性,更加明确。四、本书在对原文语录的翻译过程中,参照了《传习录》和《王阳明全集》的多个版本,力求做到精准。但由于古人言语习惯与今人不同,有些语句我们并没有刻意追求逐字逐句的对译,而是争取在不影响原文大意的前提下,略作改动,使语句通畅连贯,更加适合现代人的阅读习惯。五、为了使读者加深对王阳明及其学说的了解,本书特在末尾,附有王阳明先生的传记,以及后人对王阳明及其著作的评述,作为扩展阅读。由于后世学人对王阳明的评述文章多如牛毛,我们特别选择了几篇学界公认最有价值、最有分量的文章,以飨读者。

内容概要

作者:(明)王阳明 译者:高崖子

书籍目录

修身1 齐家41 治学49 悟道93 平天下167 附:王阳明传及后世评述175

编辑推荐

《王阳明箴言录》编辑推荐:王阳明是明朝一代大儒,更是中国整个历史上的传奇人物,其立德立言立功三不朽一直受到后人的无限景仰。本册《王阳明箴言录》是从王氏传世的著作中,甄选其中最能体现王氏思想,对现代人最有价值的金玉良言,智言警句,辑结成书,以飨读者。不管是对王阳明本身怀有兴趣的读者,还是想要提升自身的修养学识的读者,都一定可以从本书中得到最直观、最睿智的帮助。

作者简介

《王阳明箴言录》内容简介:王阳明作为一代大儒备受历代国人景仰关注,他留下的宝贵文字中最精华的无疑当属《传习录》,而本书则主要是从《传习录》中甄选择取王氏的金玉之言,加以解读注释,辑结而成,并加以创新地分为修身、齐家、治学、悟道、平天下几个板块,不仅便于读者理解阅读,更对今人修养提高自身大有裨益。


 王阳明箴言录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王阳明箴言录》,(明)王阳明,中国画报出版社 2013年2 月版。在介绍该书之前,先对“自我管理”做一个简单的总结。自我管理也就是管理自己,具体管什么呢?稻盛和夫认为:人生在世,需要三个方面的管理——健康管理、才智管理以及心灵管理。这个说法既简洁又全面。健康管理就是管理我们的身体,这是最基层的管理,美其名曰“养生”。身体很重要,身体是革命的本钱,目前市面上关于“养生”的书很多,我对此不擅长,也没有推荐。不过我认为“养生”终究还是要“养心”,单纯的追求健康无法达到根本目的,重要的还是要回归到心灵管理。才智管理是管理我们的大脑,让其变得开明睿智。活到老学到老,在不同的环境中学习不同的经验,用更多的知识和技能武装自己不是坏事,技不压身。人生苦短,每天用更智慧的方式处理好自己的工作和生活,让我们变得高效、快乐,人生也得以更加丰富精彩。《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和《习惯的力量》就是这方面的书籍。心灵管理在人生中最为重要。它包括我们的信仰和信念,心性和品德。我们如何看待世界,如何看待生命,如何处理自身与这个世界的关系,都取决于我们的心灵。重要的不是是什么,而是我们相信什么,这决定了我们的动机和行为,也决定了我们的一生。人的心灵需要滋养,就像不断维护的庭园一样,如果不加耕耘、任其荒芜,就会杂草丛生。悲观、抑郁、焦躁、嫉妒、贪婪、虚荣等恶之灵会很容易侵占我们的心。弗兰克的《活出意义来》,契克森米哈赖的《生命的心流》《幸福的真意》都是心灵管理的优秀作品。我们的古代先贤们最为重视的就是心灵管理,儒家的“修身”其实就是“修心”。孔子的“忠恕之道”,孟子的“四心之说”,《大学》中更是明确提出:格物致知、诚意正心是修身之前提与途径。因此,若要获得心灵的安宁,培养强大的心力,还需从我们的经典中去找寻。如果在稻盛和夫的说法上“画蛇添足”一点的话。我认为除了健康、才智和心灵外,还需有一个行为管理。我们要通过管理行为去实现身心智的有效管理。行是所有知的外在表现,人要透过行为去表达其心知。这也就是今天推荐《王阳明箴言录》的原因,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可以为我们的自我管理做一个很好的总结。王阳明认为:良知,无不行,而自觉的行,也就是知。他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只说一个知,已自有行在;只说一个行,已自有知在”。他提出的“知行合一”,一方面强调道德意识的自觉性,要求人在内在精神上下功夫;另一方面也重视道德的实践性,指出人要在“事上磨练”,要言行一致,表里一致,这才是真知真行。每次谈到王阳明,都要为我们的教育感到遗憾。在我们的中学课本中,王阳明被定型为中国古代唯心主义的代表人物,那个时候,只要是唯心的,就是不被认可的。因此,关于王阳明的考试题目都非常简单,大力批判就是了。但是,“王阳明的心学,乃是这位明代大儒从百死千难中悟到的中华文化一点滴真骨血。”“心学”乃“身心之学”,怎可用西方哲学中唯物唯心的理论去定性划分——它们本不是一个思维体系,说的也不是一回事。我们的教育为中学生对王阳明造成的这种先入为主的印象,是大有问题的。因此,我们每一个从学校出来,步入社会的人都要重读王阳明,不光为正确解读我们的先贤,而是在我们现代管理中,在我们这个突飞猛进、浮躁虚华的社会中,的确需要这种强有力的,振奋人心的“身心之学”。读王阳明的书,可以从他的代表作《传习录》开始,当然还有《大学问》和《王阳明全集》。不过作为一本入门读物,快速了解其学说,这本《王阳明箴言录》也是不错的。

精彩短评 (总计5条)

  •     机场书店顺手买的。坚决不能相信做画书的出版社出的文字书,切切切。
  •     常快活便是功夫。经常保持身心的愉快,就是功夫。 如果白天做功夫觉得烦躁不安,那么就静坐。如果不想看书,那也必须去看书,这是对症下药,也是一种方法。 人的精力毕竟有限,若一味在容貌上用功,往往就不能照管到内心了。 文过饰非,这是恶人的常态。若要去责备他的过失,反倒会激起他的恶性。 一天即为一元。从清晨起床后坐着,还未应事接物,此时心中的清明景象,好像在伏羲时代遨游一般。 你未观赏这树上的花时,此花与你的心同样寂静。你来欣赏这树上的花时,此花颜色就显现出来。由此可知,此花就在你的心中。
  •     写了很多的名言。
  •     一生伏首拜阳明
  •     原来没有看过王阳明,只知他是古今第一完人。箴言录里略窥“心学”的影子。薛定谔的猫理论,内核应该就是心学。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