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源

出版日期:2014-7-1
ISBN:9789888208063
作者:裴宜理 (Elizabeth J. Perry)
页数:336页

内容概要

裴宜理(Elizabeth J. Perry),哈佛大學亨利•羅佐夫斯基政治學講席教授、哈佛燕京學社社長。
閻小駿,香港大學政治與公共行政學系助理教授。

作者简介

我們該如何詮釋中國共產黨出人意料的革命軌跡?為什麼中國共產黨會走上與俄國模式大相逕庭的道路?裴宜理教授認為,箇中原因在於中國共產黨從革命起義到奪取政權及之後的各階段中創新地發展和部署文化資源。毛澤東、他的同志們以及其繼任者通過精巧地運用「文化置位」和「文化操控」建立其獨有的政治形態,使人們逐漸接受那曾經陌生的共產主義體系,成為熟悉的「中國特點」。在革命初期,毛澤東和黨的早期領導人曾在安源煤礦發動過一次影響深遠的工人運動,裴宜理教授以此地為案例進行分析。安源曾被認為是「中國的小莫斯科」,其所象徵的獨特的中國革命傳統逐漸成為中國語境下「政治正確」的試金石。在當代中國學界為尋求嶄新的政治前景而就其過往的革命歷史進行爭論時,裴宜理教授對充滿爭議的中國革命傳統之意涵進行了深入分析。
「本書帶有裴宜理明顯的個人風格:優雅而清晰的文筆、充足又前所未聞的原始資料、對於基層政治參與者人性細節的充分描述等。這些特點不僅使本書的敘事引人入勝,而且也對主題提供了清晰有效的分析。裴宜理對安源的觀點原創而新穎,就這一地區對革命所作的持續貢獻進行分析,使之成為一個令人信服的案例分析。」
──周錫瑞 (Joseph W. Esherick),加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著有Ancestral Leaves: A Family Journey through Chinese History
「裴宜理從中國共產主義革命的源頭,探討安源工人運動的歷史,揭示1920年代毛澤東、李立三和劉少奇三位共產黨員如何利用文化資源在安源煤礦發動一次影響深遠的工人運動,並詳述1949年革命勝利以後,當權者如何扭曲和操弄安源工人運動的歷史,藉以築造和淨化革命傳統,更討論改革開放以後,官方和民間如何透過各種文化媒介如美術、電影、小說、學術和紅色旅遊等來回憶、重現或挪用安源的革命過往。作者相信中國的未來將取決於如何發掘、認識和掌握中國共產主義革命的傳統,她在安源革命傳統的溯源和發掘上開創了一個學習典範。」
──陳永發,中央研究院院士,著有《中國共產革命七十年》
「在越來越多的研究者轉去挖掘查找毛澤東時代中國失敗的各種原因的時候,裴宜理教授的這本書可謂獨樹一幟。作者不僅直截了當地追問那些只着眼於批判的學者,而且致力於重建當年特定的歷史場景,並用同情的眼光來了解那段歷史形成的複雜原因,以求回答那些有關中共歷史成敗的令人困擾的問題。比如,如果毛澤東等人向來偏激且無情,那麼他們當年在幾乎不掌握任何國家機器的條件下,又如何能夠影響數百萬計的底層民眾,使之信服並願為他們的革命事業而犧牲呢。」
──楊奎松,中共黨史研究專家,華東師範大學特聘教授


 安源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条)

  •     此前,另外有一部描写安源的书,《安源实录——一个工人阶级的光荣与梦想》,作者:于建嵘。只可惜,那是一部禁书。我也一直未能如愿,只能读到网上流传的一部分。而由此,却让我了解到,在历史上,安源其特殊的政治意义。记得,前一阵,哪位国家领导去了那儿走访。百度百科:安源,是中国近代工业的发祥地、中国工农运动的策源地、安源路矿工人运动(安源大罢工)、秋收起义的主要爆发地,拥有“全国产业工人中最早的党支部”、“中国共产党领导创办经济实体最早发行的股票”等11个全国之最,在中国工运史、党建史、革命史上留下了光辉的篇章,是全国“百个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和“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一。而,更让我觉得不可思议的则是,作者对于当下工人阶级的一些表述,显然,过于真实,往往触及到历史的阴暗面,而这些阴暗面是见不得光的。而透过历史,在将目光投射到当下的那片土地,安源煤矿,关于工人的生存状况,触及到的社会的最敏感部位,及当下工人的生存处境问题。世人头知道,有句话叫做:“资本家阶级作为剥削阶级已经消灭,原来作为资本家阶级对立面的,被压迫、被剥削、经济上一无所有的工人阶级,已经成为国家的领导阶级,成为生产资料的主人”。即工人阶级是我国的领导阶级,工农联盟是我国的政权基础。然而,然而作为国家的主人,他们却一辈子,在煤矿地下挖煤,而尚处壮年却要饱受尘矽病的折磨,他们的地位与其真实的生存环境之间巨大的落差,又是如何产生的呢?记得书中,有一段话:【有一位工人对我说:“看你像个大知识份子,你知道工人是什么意思吗?”他们看到我很迷惑,都笑了起来。那个问我的工人很严肃地说:“我告诉你吧,原来李立三到安源说,‘工人’两个字放在一起,就是一个‘天’,实际上他是骗人的,‘工人’中的‘工’字,是说上下一堵,站在中间干活的。意思是说,那些被堵在这里干活的人,就是工人。”在工人们的哈哈大笑中,问我话的工人却一点都没有笑。他仍然很认真地把我拉进总平巷口,并推着我在巷道里走了十多米,然后对我说,“你现在算下过井了,当年毛泽东到安源来发动工人运动时,就是从这里走进煤井的,也就走了几十米吧,在巷道里找了几个工人聊天,就把工人骗起来跟着他搞革命,说将来革命成功了,如何如何。可后来呢?他当了主席,我们工人还是工人。”听此言,我更到愕然。 】
  •     - 初碰到這本書時, 差不多被它的封面與設計差嚇跑了。港大出版社的書, 講真應該做好一點設計. 牛津比它好很多, 中大近年也不錯.- 回到這本書的話, 我覺得非常好看. 由於對國內學術圈不熟悉, 在找關於近代中國史的書本時我總是不大敢找內地出版的書籍, 不知道哪些題目內地是可以比較自由的去討論研究, 哪些題目是言論禁區. 換言之我比較喜歡找些在香港出版關於中國近代史的. (加一句, 台灣出版的我有時也不大懂分, 一想起其統獨立場又覺得麻煩, 也是不大懂得選) 奇怪得是慢慢發覺, 很多'外國專家'對中國的近代歷史有很利害的研究與認識. 這本身不是甚麼'問題', '問題'其實在於體制性上感覺國內外的學者在一個很不一樣的位置上.- 即管如此, 可以肯定的是安源作為中國共產黨成立早期的重要工運實驗, 其敏感性一定十分高..... 書中裴教授引了兩本國內近年關於安源的著作, 都是2006年的, 梅方權的<安源礦工>在國內還能找到, 于建嶸的兩版<安源實錄>則已被禁.- 本書花了差不多一半的篇幅交待安源工運的經歷、起伏, 在建立紅色中國過程中的重要角色。後半部則談到安源的歷史, 如何在黨國需要建立自己的革命傳統、甚至在權力鬥爭中被挪用、修改, 乃至開放改革後的種種變味、錯位等.- 作者亦十分意覺得把從安源這案例去掘挖中國共產黨的革命傳統, 並將之置於中國現代化、建立現代國家的路徑上思考。她並不隨便標籤中國在摸索的路徑, 比如共產主義是否失落了, 民族主義是否現在唯一的意識形態等. 她很強調共產主義落戶中國時, 共黨中人(包括毛澤東、李立三, 甚至極力推崇蘇俄經驗的劉少奇?)已很意覺要本土化、 中國化。她指出共產主義作為中國在面對現代化過程中的困難時, 某程度上是填補了傳統失落的真空, 但又己經變得十分的"中國".- 安源當年的實驗十分'先進'. 組織, 基層教育, 非暴力, 搞合作社等等等等..... 今天多少草經公益組織還在'夢想'著能做到那樣的效果.- 同時安源的實踐中, 共產黨人又高度的與本地文化結連. 與哥老會的互動, 武功高手在黨中發揮的作用, 李立三的'神力'形像等等等等, 十分有趣.- 裴教授指出白色恐怖後將共產黨推往暴力革命的道路, 改寫了歷史, 很有歷史感.- 關於建國後就安源歷史的'爭辯', 看來令人十分'婉惜', 也痛恨這樣的制度. 這不(祇)是個人問題, 是制度問題. 毛澤東在世時, 李立三、劉少奇都鬥跨了, 想抽水的林彪也跨了; 毛澤東死後, 自己也'跨'了. 當然他變成了民間信仰......- 最後, 很喜歡作者的研究'功力'. 她其實找的資料很多都是原始資料, 但一比較後來報紙呀、出版物的刪改, 就能反映了權力的運作, 十分利害!

精彩短评 (总计19条)

  •     裴老认为,中共成功的原因之一在于毛及其继任者精巧的利用“文化置位”和“文化操控”建立了独特的政治文化形态,填补了儒家传统缺位导致的价值真空,修复了中国人近代以来的屈辱感。看看最近某会上帝王黄啊,万国来朝啊,大大麻麻啊,不都是漂亮的文化操控手法吗?效果似乎确实也可以。
  •     结合《上海工人》,初步明确毕业论文的思路——“(新)社会史——文化社会学——政治(社会)学”。
  •     裴还是站在一个人道主义的立场上理解革命,精心挑出了革命早期“哀以动人”的“以前是牛马,现在要做人”口号,希望去除革命中的暴力因素,回归对人的尊重。这是对中国革命“传统”的天真误读。关注从事件真相到多方演绎的文化变迁过程,“文化定位”和“文化操控”从民俗文化到文化革命,一头一尾串起了半个世纪变迁史,还算聪明,但说白了无非也就是革命对民俗从利用到征服的过程而已。解放初工人对计“件”工资的理解真够讽刺。地方上主动歪曲真相以迎合领袖的过程,对解释权力改编文化中的复杂机制很有启发。
  •     这本书分析安源在革命史的作用,提出文化置位和文化操控的概念,安源对于革命的贡献一是输送大批的工人充当军队的军官,二是为组织活动提供资金支持。至于两位领袖后来因为形势变化产生的所谓的领导权之争,还是无法摆脱成王败寇的窠臼。
  •     后面几章处理的不好。
  •     初看感觉裴宜理教授似乎想在一本书里同时解决两个重要问题:(1)中国的革命如何利用传统取得成功而使新的革命传统得以成形;(2)中国的革命传统如何变迁和被利用,包括地方的利用和中央领袖的利用及其互动。前一个问题的关键概念是"文化置位“(cultural positioning),后一个则为”文化操控“(cultural patronage)。从看书的感受来说,裴宜理教授想要强调的应该是后者,但没有前面4章对传统形成的史实考证,对革命传统的利用就很难被描述清楚,也缺少了相当大的戏剧性。类似的海外中国研究通常都围绕一个案例来反映大范围内的重大历史,对各种史料的驾驭能力极好。我也该是时候去安源”朝圣“了。
  •     抽丝剥茧,虽然“文化置位”和“文化操控”这两个概念感觉有点多余,但也是迄今为止能让我看得下去的为数不多的党史著作了。码书评。
  •     所谓革命传统根本就是伪问题,只见枝叶,不见森林。
  •     毕业论文估计要靠膜拜裴宜理大人了
  •     对比作者前作,发生了类似勒华拉杜里或贺萧的“文化”转向。但理论框架仍较简单,结论也并无新意,只是史料多元丰富,叙事脉络融合圆熟,读来还算诱人前行。中译不错,尽管只能权充“港译”。副标题发掘传递双关,至于安源,不如加一层双关:革命故源不能安,记忆乃安源之战。
  •     全书主要以文化置位与文化操控两个角度来论述中共如何于早期创造革命传统,以及建国后何以重新发掘革命传统。所谓文化置位,乃是指政治运动的动员者如何利用符号资源在政治说服中发挥的作用,使外来的理念和制度本土化,构建新的群体身份认同;文化操控乃是后革命时期意识形态国家机器利用官方掌握的资源和文化工具,对集体记忆进行表述和塑造。安源工运本为李立三假文化置位、联合黑帮、收买地方精英加之其极具个人魅力的创新,毛泽东的战略指导、弥合知识分子与工农间的罅隙以及刘少奇纪律森严的统率合力促成,却随着工运环境的恶化由温和谨慎转为暴力斗争。建国后李因政治失势而从工运史中删去;刘欲借工运巩固政治资本却于文革中倒台;唯毛的形象在油画的播散过程里屹立不倒;安源地方更是以工运为赚取额外资源的契机。唯一不变的是工人的非人命运。
  •     可以与柯文的两本著作对照着读,路数接近。文化操控分析得较精彩,正如柯语文《历史三调》中神话部分写得较好。但这些著作主要着力点皆不在历史本相,而在话语,对历史本相用力不深是为通病。问题在于,如果没有对历史本相的深入扎实的考辨,则对话语的分析也就没有一个可靠的参照,势必也就打了折扣。
  •     不错的一本书,裴老师把安源革命安放在中共整体发展历史下去考量。所谓阳光之下并无新鲜事,贵党依然在用文化置位和文化操控这两种手段。爱国小粉红的产生或许和这类宣传方式的运用不无关系,不过我最感兴趣的是,在改革开放的冲击下,革命叙事失去神圣性,贵党又该如何运用手段重塑文化,获得认同感?
  •     圍繞著文化置位(cultural positioning)和文化操控(cultural patronage)兩個自創的概念,從革命傳統的「創造」以及「發掘」兩個層次,考察了1920年代迄今的安源革命,包括當年的發生經過(即革命傳統的創造過程),以及1949年以後,各個歷史階段,不同的權力掌握者如何重新發掘與書寫安源革命傳統的過程。這些革命傳統的發掘,亦是重思當下中國政治傳統的重要線索。
  •     权力的争斗永不停息。最精彩的是梳理。但是还是不过瘾,提点多。李立三父亲之死如今也有不同看法。内文写法太情感。
  •     我的好多调查资料与她的主题是重合的,比较认同她对当代社会分层与意识形态的分析。裴宜理以文/武来分析宣传话语、文化策略,从篇章体例看有韦思谛研究井冈山的影子,以“文化置位”和”文化操控”作为分析模式,结论也是指向“革命”对“传统”的延续说之上。总而言之: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     裴宜理是有多恨赵鼎新,总是忍不住挖苦他。。
  •     创造革命传统的文化置位,对革命传统利用的文化操控。两个部分分别着重挖掘中国文化传统对于发动革命以及国家合法性延续的重要作用。最后对赵的绩效合法性概念提出质疑,认为中国国家的合法性扎根于文化民族主义,也即文化传统与现代革命的结合。
  •     看上去很简单的篇章结构,作者却能把如此复杂的历史变迁和政治文化这两条线同时叙述好,很不容易。在我看来,文章按时间顺序主要有三个部分,第一是在革命史下的动员主题,基层权力布局,这里作者用了culture position来解释,第二是在文化史范畴下对文化资源的利用,例如博物馆的展览,做了culture patronage 来解释,第三是市场化后当代工人的生存状态,他们对革命传统的怀念。全书有两个内在的强烈对比或者说反讽意味的叙述,其一是党的工人运动对工人许诺下的革命理想和社会主义体制下国有企业的工人下岗,其二是早期工运真实领导人李立三的历史到毛时代下对革命历史的一次次改写。这两个都是对既有历史的背离,也都展现了革命现实及其文化复杂的一面。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