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都市公园史

出版日期:2014-11
ISBN:9787513313261
作者:[日]白幡洋三郎
页数:384页

内容概要

白幡洋三郎,1949年生于日本大阪府,京都大学农学博士。曾任京都大学副教授,国际日本文化研究中心副教授、教授,现任中部大学人文学部特任教授、国际日本文化研究中心名誉教授。历任日本环境省中央环境审议会委员、日本国土交通省社会资本整备审议会委员、国际交流基金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日本学研究中心协力委员等。
研究对象为庭园和都市公园,研究领域涵盖比较文化、产业技术史及日本的生活文化史。主要著作有《植物标本采集者:欧洲的植物热潮与日本》、《大名庭园:江户的飨宴》、《近代都市公园史:欧化的源流》、《彩色都城名胜图会——江户时代的京都游览》、《读解日本庭园:京都古寺多名庭》等。另有编著、合著、翻译作品多部。

书籍目录

绪论 都市公园中欧化的源流 1
第一章 西洋公园的诞生:以19世纪的德国为中心 15
第一节 启蒙性的绿色设施 16
一、 德国都市公园的建立 17
二、德国都市公园的发展 30
第二节 19世纪的德国都市与公园 50
一、都市城墙的拆除:德国都市公园诞生的基盘 51
二、汉堡的绿地和公园 61
三、19世纪的科隆:城墙的存在和民众园 82
四、柏林:首都的膨胀与公园建设 94
第三节 德国的都市公园与造园家 111
一、希尔施菲尔德的造园论 112
二、 宫廷造园家彼得•约瑟夫•伦内和公园 125
三、19世纪中叶的造园界和古斯塔夫•迈耶的公园论 142
四、埃尔文•巴尔特和柏林的公园 156
第二章 近代化中的公园:日本的公园受纳 177
第一节 日本公园制度的诞生与海外情报 178
一、幕末、明治初年的海外见闻和公园 179
二、 来自居留地的外国人对公园的要求 188
三、太政官布告中的公园条款 193
第二节 日比谷公园建立前史 202
一、 日比谷官厅街计划及市区改造与日比谷公园 203
二、日比谷公园的设计和欧美公园意象 210
第三节 日比谷公园的诞生 225
一、本多静六与洋风公园的设计手法 226
二、 日比谷公园的诞生和公园财政 237
第四节 日比谷公园的开园及其社会功能 243
一、 媒体中的洋风公园 244
二、 欧美意象的设施 250
三、近代化中的公园:其后的发展 253
第五节 公园思想的受纳 258
一、 关口锳太郎的欧美留学 259
二、德国的民众公园思想和日本对其之理解 269
三、造园中的外来思想及对其之消化 277
第三章 初期公园中所显之欧化诸相 285
第一节 造园的洋魂和才 286
一、横滨外国居留民对设立公园的要求 290
二、创设横滨公园的交涉 294
三、营造横滨公园的具体方案 299
四、横滨公园的最终实施方案 306
第二节 欧化的树木 318
一、街路树理论和街路树的起源 322
二、都市计划与街路树 328
三、文明开化的街路树 333
四、街路树理论的源流:寄托于都市计划中的梦想 347
后记 357
译者后记 362
图版出处一览 366

作者简介

公园是19世纪在西方产生的都市装置,是由西方特有的思想、制度孕育出的 “文明的装置”。作者认为日本都市公园的建立是其近代化的一个诉求,具有浓厚的“欧化”色彩,故此他以“欧化”为线索,以19世纪西洋(以德国为中心)都市公园的建立与发展为背景,梳理日本都市公园诞生之际,思想、制度、设计、建造、形态等方面的史实,缕析日本是如何在都市公园这一领域落实其近代化的追求的。本书打破将公园史作为庭园史的延伸予以探讨的窠臼,以社会史的视角综合审视公园史,对当今中国的都市规划课题深具启发之功。


 近代都市公园史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条)

  •     白幡洋三郎《近代都市公园史:欧化的源流》读后前段时间在MUJI BOOKS闲逛,偶然看到了日本学者白幡洋三郎的《近代都市公园史:欧化的源流》(北京:新星出版社,2014年),颇感兴趣便收入书斋。本书虽然谈的是都市公园的形成,特别是日本公园的建设,但更深层的关注则是日本近代化,或者以作者的角度而言“欧化”问题。全书除绪论、后记外,共分为三章。第一章“西洋公园的诞生:以19世纪的德国为中心”考察的是日本公园建造的范本德国——这与我们想象的英式庭园不同,作者指出德国才是欧洲公园建设的先进国家。活跃于19世纪前半期的造园学者路登在1835年就已经指出,“公园(public garden)是免费或支付一些入场费后,允许公众(public)进入的庭院”(6)。从此来看,虽然绿地看似公园,但两者并不能等而论之。一是因为公园核心在“公”,乃一般大众都可以使用的地方,而早期绿地可能存在身份限制,又或是强调某种“恩典”来显示贵族的权威。二则是同时必须满足“由国家或地方公共团体设置的公园、绿地才是都市公园”(14)这一条件。19世纪的德国城市普遍将城墙拆毁,其发生背景较为复杂,如城墙在军事上已毫无用处,城内人口高速增长等,这成为了德国都市公园诞生的基盘。作者叙述了汉堡、科隆和柏林三处城墙拆毁后,在原址筹建绿地、公园建设的情况,殊为可观。社会变化下造园家思想的变化是促成德国造园形态更迭的重要因素。就19世纪德国都市公园的性格而言,“并不是一个不具意识形态色彩的,或者没有阶级色彩的存在”(46),因为这一时期公园的内涵,在德国统治者以及造园家的看法中,还必须承担教育的功能,使他们成为统一国家的国民,形成全面人格等。比如早期重要的造园思想家希尔施菲尔德认为,“在大型的都市中应建设起民族园,在那里设置诗人、艺术家、美学家以及哲学家的圣林,圣林以那些人的纪念碑来装饰……这才是爱国造园的崭新的领域啊!”(124)——这是否听起来非常像我们常见的诸如民族文化村之类的公园?而到了20世纪初,造园思想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革,其中最重要的一项是以 “社会性”为核心,同时民众从被公园教育的地位,转变成为公园的主人。第二章“近代化中的公园:日本的公园受纳”主要围绕日比宫公园的建设展开。日比谷兴建的背景,当然是明治时代多次向西方考察。同时,居留的外国人的要求也不可小觑。两相结合下,日本政府决定将日比谷练兵场改建为公园。不过这一过程是曲折反复的,设计几易其手,设计蓝图层出不穷。在彻底否定了建造日本式庭园后,政府最后采用了本多静六的设计。本多早年留学德国,具有浓厚的德国造园术的背景。而由他设计的公园,基本上参考了某本德国造园教科书的例图,这一点是他和媒体都直言不讳的。日比谷公园的建成的意义是重大的,因为它为以后公园建设提供了一个清晰的蓝本(253)。第三章第一部分先讨论了日本近代公园先驱的横滨公园的建设。其建设起因于居留的外国人强烈要求建设公园的“洋魂”,而当地政府对公园样式进行协调,削减预算,灵活应对的“和才”,表现了东西文化在差异下相遇时的初期状态。第二部分则讨论的是“欧化的树木”(详下文)。除了厘清公园在欧洲尤其是德国的发展,以作为日本公园建设的范本外,全书落脚于指出引进公园,乃日本政府忽视公园在欧洲兴起的背景,强行引入了“公园”这一形态的行为。尽管就现在来看,这些公园已经融入了普通百姓的生活之中。而这也并非是公园独有的现象,本书第三章第二部分中提及的“行道树”(本书翻译为街路树)亦是如此。在规划时,行道树被赋予了相当重大的作用,但实行计划时却异常微弱,被随意种植,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梦想过大,另一方面也因为缺乏实行的热情和经济能力”(351)。以上的这些情况,被本书归纳为是从“欧化”的“必要”中产生的:建造公园,种植行道树,实行人行道、车道分离,“首先并不是出自现实使用上的需要,而是出自对西洋的憧憬,是从欧化的‘必要’中产生出来的”(351-352)。那么,在明治以前,日本没有公园这一形态的场所吗?本书认为公园可以区分为“文明性装置”和“文化性装置”两种。从公园被广泛移植到世界各地来看,似乎可以视作“文明性装置”。但是各国都存在各具特色的公园,若着眼于此则似乎公园乃“文化性装置”。日本一直存在诸如“名所”这样的场地,但在明治时期并不被视作真正的公园,即作为“文化性装置”的公园虽然存在,但更重要的是需要作为“文明性装置”的公园。简言之,建造公园乃是日本近代化诉求的一个体现——有了公园并不代表近代化,但没有却万万不能,因为公园是诸多衡量标准中的一个。本书还留给了我们一些别的思考。比如如何理解都市的近代化——或许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欧化?某些城市营造的看似难以融入当地文化的建筑,是否最终也会融入当地?如当年的埃菲尔铁塔,又如现在中国国家大剧院、CCTV大楼、广州圆大厦等等数不胜数。而中国古代是否有公园呢?私家园林从性质上当然是不属于的,那曲江池这类是否能被视作公园?似乎也有学者认为宋代中国就出现了公园,不过碍于学识,笔者对这些判断的具体情况并不了解。总而言之,我们需要铭记“公园”成立的最基础的条件:一是在于“公”,二是在于由谁来设置。此外,抛开公园,其他建筑是否也是某种欧化的装置呢?比如博物馆在日本在亚洲的出现。据说在维新运动中,创建博物馆成为中国维新人士所提倡的“开民智”的重要措施之一。而张謇创办的南通博物苑,号称是“中国人独立创办的第一座公共博物馆”。不过若将南通博物苑与日本日比谷公园的建设对比来看,其是否的确有能相较的价值,笔者持怀疑态度。不过,笔者依旧揣测博物馆恐怕也是一种欧化的装置。
  •     公园是19世纪在西方产生的都市装置,是由西方特有的思想、制度孕育出的“文明的装置”。中国也好,日本也罢,历史上虽然有过很多大型的园林,但基本上都是为了专供王室、贵族或者达官贵人享用的“私园”而非“公园”,直到进入近代社会,中国帝制被推翻,皇家园林颐和园等被开放供大众游览休憩,才有类似公园的概念出现。而崇尚精致和具有“缩小”意识的日本则喜欢构筑私人的小庭院,大型园林极为罕见,更谈不上什么“公园”。但在日本明治维新以后,此书作者认为“公园并不仅仅是一个装置,它是都市的一种应有的姿态,是实现都市理想的一种制度,更是一种思想的体现”。在19世纪德国最早出现的“公园”,受到启蒙思潮的影响,公园具有启蒙和教育下层民众,培养公民意识和爱国心的功能。而日本都市公园的建立是其近代化的一个诉求,具有浓厚的“欧化”色彩,因此作者以“欧化”为线索,以19世纪西洋(以德国为中心)都市公园的建立与发展为背景,梳理日本都市公园诞生之际,思想、制度、设计、建造、形态等方面的史实,条分缕析日本是如何在都市公园这一领域落实其近代化的追求的。本书打破将公园史作为庭院史的延伸予以探讨的窠臼,以社会史的视角综合审视公园史,对当今中国的都市规划课题深具启发之功。   (贝叶文)本文发表后,遭到了吴钩老师的批评,他认为宋代的许多皇家园林和私家园林都是对公众开放的,所以宋代已经有了公园,但我觉得私家园林对公众开放也还是不能等同于近代西方的“公园”概念。“私园”对公众开放就能算是“公园”了吗?他们可以选择开放,当然也能选择不开放,而”公园“的设计则是一开始就是为了公众活动需要而设计的,其出发点和规划与”私园“完全不同。更何况近代公园还有城市规划方面的特征,这应该是宋代的园林没有考虑到的吧?http://epaper.nandu.com/epaper/C/html/2014-12/28/content_3368378.htm?div=-1

精彩短评 (总计9条)

  •     公园是放之四海皆合用的文明装置还是只限于特定环境的文化装置?白幡洋三郎对我们现在习以为常、认为理所当然该有、该是那个样子的公园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他考察了公园的源起即西方近代公园发展史,也考察了日本接受西方公园理念开始兴建公园的历史。在他看来,这是日本近代怀着自卑和热情努力欧化的一部分,但是现在是不是有必要去检视那些急迫接受下来认为那样就是好的东西?这本书的问题意识和学术化的表达背后隐藏了心痛。
  •     从文化研究角度阅读,我更愿视之为一册“史料”,透过社会史/日常生活史的角度,讲述日本人如何以德国为主的欧美公园思想中汲取供自我所用的部分,日比谷公园、横滨公园和街路树是三组主要案例。这些“小历史”当然也会折射出日本近代化过程中的西洋观,比较文化观等态度。个人觉得此书颇为精彩的是以“学者的历史”阐明了公园思想的流动脉络,该过程较之于公园形态,或更能展现日本人对“欧化”/近代化的想象,以及日本国民如何再现了这些想象资源的过程。
  •     有自己的观念,但没有我感兴趣的内容,一翻而过
  •     这本书给了我们另一个视角,在国内,一方面对于迷幻了的历史的荣耀执念不放,让我们常常分不清楚公园和园林的概念,另一方面生来的麻木让我们缺失了白幡洋三郎先生所珍视的批判与反思之渴望。因此中国这个庞大的对世界举足轻重的国家依然缺乏严谨的关于公园的学术体系。当朱启玲前辈1914年推开社稷坛的大门之时,我们并没有落后世界太久,现在呢?这本书是白幡洋三郎先生二十年的研究成果,翻译到国内也用了四年时间,园林的瑰宝和公园体系的区别以及中国现代化的盲目造成的巨大空白依然不见填补的迹象。虽说本书成文比较散,却有明确的研究思路,值得所有执着于公园研究的学者和从业人员重视,值得我们从久远的历史荣耀中暂时脱离出来,承认自己在公园方面早已落后太多了。
  •     脑洞大开
  •     题目太大,内容太日本。仅读了感兴趣的那一部分。
  •     三星半吧。
  •     题目略大、内容很棒的、 还算言简意赅介绍德国公园近代发展结合德国的公园谈日本时欧化源流~当作了解德国公园的综述书籍也蛮不错的
  •     未读完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