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都市公园史》书评

出版日期:2014-11
ISBN:9787513313261
作者:[日]白幡洋三郎
页数:384页

白幡洋三郎《近代都市公园史:欧化的源流》读后

白幡洋三郎《近代都市公园史:欧化的源流》读后前段时间在MUJI BOOKS闲逛,偶然看到了日本学者白幡洋三郎的《近代都市公园史:欧化的源流》(北京:新星出版社,2014年),颇感兴趣便收入书斋。本书虽然谈的是都市公园的形成,特别是日本公园的建设,但更深层的关注则是日本近代化,或者以作者的角度而言“欧化”问题。全书除绪论、后记外,共分为三章。第一章“西洋公园的诞生:以19世纪的德国为中心”考察的是日本公园建造的范本德国——这与我们想象的英式庭园不同,作者指出德国才是欧洲公园建设的先进国家。活跃于19世纪前半期的造园学者路登在1835年就已经指出,“公园(public garden)是免费或支付一些入场费后,允许公众(public)进入的庭院”(6)。从此来看,虽然绿地看似公园,但两者并不能等而论之。一是因为公园核心在“公”,乃一般大众都可以使用的地方,而早期绿地可能存在身份限制,又或是强调某种“恩典”来显示贵族的权威。二则是同时必须满足“由国家或地方公共团体设置的公园、绿地才是都市公园”(14)这一条件。19世纪的德国城市普遍将城墙拆毁,其发生背景较为复杂,如城墙在军事上已毫无用处,城内人口高速增长等,这成为了德国都市公园诞生的基盘。作者叙述了汉堡、科隆和柏林三处城墙拆毁后,在原址筹建绿地、公园建设的情况,殊为可观。社会变化下造园家思想的变化是促成德国造园形态更迭的重要因素。就19世纪德国都市公园的性格而言,“并不是一个不具意识形态色彩的,或者没有阶级色彩的存在”(46),因为这一时期公园的内涵,在德国统治者以及造园家的看法中,还必须承担教育的功能,使他们成为统一国家的国民,形成全面人格等。比如早期重要的造园思想家希尔施菲尔德认为,“在大型的都市中应建设起民族园,在那里设置诗人、艺术家、美学家以及哲学家的圣林,圣林以那些人的纪念碑来装饰……这才是爱国造园的崭新的领域啊!”(124)——这是否听起来非常像我们常见的诸如民族文化村之类的公园?而到了20世纪初,造园思想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革,其中最重要的一项是以 “社会性”为核心,同时民众从被公园教育的地位,转变成为公园的主人。第二章“近代化中的公园:日本的公园受纳”主要围绕日比宫公园的建设展开。日比谷兴建的背景,当然是明治时代多次向西方考察。同时,居留的外国人的要求也不可小觑。两相结合下,日本政府决定将日比谷练兵场改建为公园。不过这一过程是曲折反复的,设计几易其手,设计蓝图层出不穷。在彻底否定了建造日本式庭园后,政府最后采用了本多静六的设计。本多早年留学德国,具有浓厚的德国造园术的背景。而由他设计的公园,基本上参考了某本德国造园教科书的例图,这一点是他和媒体都直言不讳的。日比谷公园的建成的意义是重大的,因为它为以后公园建设提供了一个清晰的蓝本(253)。第三章第一部分先讨论了日本近代公园先驱的横滨公园的建设。其建设起因于居留的外国人强烈要求建设公园的“洋魂”,而当地政府对公园样式进行协调,削减预算,灵活应对的“和才”,表现了东西文化在差异下相遇时的初期状态。第二部分则讨论的是“欧化的树木”(详下文)。除了厘清公园在欧洲尤其是德国的发展,以作为日本公园建设的范本外,全书落脚于指出引进公园,乃日本政府忽视公园在欧洲兴起的背景,强行引入了“公园”这一形态的行为。尽管就现在来看,这些公园已经融入了普通百姓的生活之中。而这也并非是公园独有的现象,本书第三章第二部分中提及的“行道树”(本书翻译为街路树)亦是如此。在规划时,行道树被赋予了相当重大的作用,但实行计划时却异常微弱,被随意种植,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梦想过大,另一方面也因为缺乏实行的热情和经济能力”(351)。以上的这些情况,被本书归纳为是从“欧化”的“必要”中产生的:建造公园,种植行道树,实行人行道、车道分离,“首先并不是出自现实使用上的需要,而是出自对西洋的憧憬,是从欧化的‘必要’中产生出来的”(351-352)。那么,在明治以前,日本没有公园这一形态的场所吗?本书认为公园可以区分为“文明性装置”和“文化性装置”两种。从公园被广泛移植到世界各地来看,似乎可以视作“文明性装置”。但是各国都存在各具特色的公园,若着眼于此则似乎公园乃“文化性装置”。日本一直存在诸如“名所”这样的场地,但在明治时期并不被视作真正的公园,即作为“文化性装置”的公园虽然存在,但更重要的是需要作为“文明性装置”的公园。简言之,建造公园乃是日本近代化诉求的一个体现——有了公园并不代表近代化,但没有却万万不能,因为公园是诸多衡量标准中的一个。本书还留给了我们一些别的思考。比如如何理解都市的近代化——或许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欧化?某些城市营造的看似难以融入当地文化的建筑,是否最终也会融入当地?如当年的埃菲尔铁塔,又如现在中国国家大剧院、CCTV大楼、广州圆大厦等等数不胜数。而中国古代是否有公园呢?私家园林从性质上当然是不属于的,那曲江池这类是否能被视作公园?似乎也有学者认为宋代中国就出现了公园,不过碍于学识,笔者对这些判断的具体情况并不了解。总而言之,我们需要铭记“公园”成立的最基础的条件:一是在于“公”,二是在于由谁来设置。此外,抛开公园,其他建筑是否也是某种欧化的装置呢?比如博物馆在日本在亚洲的出现。据说在维新运动中,创建博物馆成为中国维新人士所提倡的“开民智”的重要措施之一。而张謇创办的南通博物苑,号称是“中国人独立创办的第一座公共博物馆”。不过若将南通博物苑与日本日比谷公园的建设对比来看,其是否的确有能相较的价值,笔者持怀疑态度。不过,笔者依旧揣测博物馆恐怕也是一种欧化的装置。

公园的概念

公园是19世纪在西方产生的都市装置,是由西方特有的思想、制度孕育出的“文明的装置”。中国也好,日本也罢,历史上虽然有过很多大型的园林,但基本上都是为了专供王室、贵族或者达官贵人享用的“私园”而非“公园”,直到进入近代社会,中国帝制被推翻,皇家园林颐和园等被开放供大众游览休憩,才有类似公园的概念出现。而崇尚精致和具有“缩小”意识的日本则喜欢构筑私人的小庭院,大型园林极为罕见,更谈不上什么“公园”。但在日本明治维新以后,此书作者认为“公园并不仅仅是一个装置,它是都市的一种应有的姿态,是实现都市理想的一种制度,更是一种思想的体现”。在19世纪德国最早出现的“公园”,受到启蒙思潮的影响,公园具有启蒙和教育下层民众,培养公民意识和爱国心的功能。而日本都市公园的建立是其近代化的一个诉求,具有浓厚的“欧化”色彩,因此作者以“欧化”为线索,以19世纪西洋(以德国为中心)都市公园的建立与发展为背景,梳理日本都市公园诞生之际,思想、制度、设计、建造、形态等方面的史实,条分缕析日本是如何在都市公园这一领域落实其近代化的追求的。本书打破将公园史作为庭院史的延伸予以探讨的窠臼,以社会史的视角综合审视公园史,对当今中国的都市规划课题深具启发之功。   (贝叶文)本文发表后,遭到了吴钩老师的批评,他认为宋代的许多皇家园林和私家园林都是对公众开放的,所以宋代已经有了公园,但我觉得私家园林对公众开放也还是不能等同于近代西方的“公园”概念。“私园”对公众开放就能算是“公园”了吗?他们可以选择开放,当然也能选择不开放,而”公园“的设计则是一开始就是为了公众活动需要而设计的,其出发点和规划与”私园“完全不同。更何况近代公园还有城市规划方面的特征,这应该是宋代的园林没有考虑到的吧?http://epaper.nandu.com/epaper/C/html/2014-12/28/content_3368378.htm?div=-1


 近代都市公园史下载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