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经的名字叫知青

出版日期:2014-9-1
ISBN:9787551120386
作者:子蕴
页数:370页

内容概要

子蕴,本名刘湘,共和国同龄人。长身体时遇到了三年自然灾害,上中学时遇到了“文化大革命”,该上大学了,却被“上山下乡”十年,而立之年幸遇中国改革开放,拼搏至今。她曾经的名字叫“知青”,即便遭遇许多苦难,对中国的未来永远怀抱着梦想。

书籍目录

[目录]
宋序 当文青遇上知青
推荐序一 站在同一块基石上的感念
推荐序二 现代中国城市生活的写真
自序 挥之不去的青春记忆
第一章 我的家庭
我的祖上
我的父亲
我的母亲
美人儿二姨
我的兄弟姐妹之姐姐
我的兄弟姐妹之哥哥
我的兄弟姐妹之弟弟
第二章 青少年时代
童年趣事
快乐小学
歌声伴着我长大
令我魂牵梦绕的女子十二中学
我的电影情结
第三章 “文革”岁月
最后一课
“红色革命”
不该凋谢的花朵
生死之交
国际歌战斗组
革命大串联
军训生活
当矿工
卖货郎
看芭蕾舞剧
告别演出
第四章 峥嵘岁月不峥嵘
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
初到三十二团某农业连
下乡第一顿饭
修水利
掰苞米棒子
鸿雁传书
抢煤
安团长和一台节目
我被留在三十二团文艺宣传队
一个很棒的集体
到十八团参加兵团文艺汇演
调入团宣传股报道组
我发表的第一篇文章
政治处的新生活
惊魂“九一三”
政治处的三位股长
黑老李、白老李和安团长
政治处的战友和朋友
那一场惊心动魄的山火
第五章 千淘万漉虽辛苦 吹尽黄沙始到金
道是无心却有心
少年不识愁滋味
春到心头草木知
西风愁起绿波间
人与青山瘦
柳暗花明又一村
第六章 另是一番天和地
好一个下马威
不一样的感受
漂泊的心有了归宿
噩梦般的经历
漫长的入党历程
令我崇敬又心痛的知青英雄蒋美华
儿子降生了
生活趣事
探亲假的记忆
哀乐低回的年
我的北京知音
父亲接我回北京
第七章 我的待业生活
北京不欢迎我们
艰难的求职之路
图书馆的故事
等待分配的日子
药店学徒
我的笔名叫栀子
第八章 D的辗转返城之路
近距离两地奔波的生活
儿子成了小黑人儿
四处碰壁的日子
迟到的团聚
第九章 求学记
1977年那次高考
临阵磨枪,不快也光
第十章 难忘八十年代
忽如一夜春风来
春风吻上了我的脸
西风不识相
那一股铺天盖地的歌坛西北风
我们都还年轻
我的中国心
尾 声:冬天过去了,春天还会远吗?

作者简介

那是一个狂飙的年代!
青春似火红,他们却上山下乡,为了什么?得到什么?又失去什么?
“知青”,目前中国最具影响力的一群人。
《我曾经的名字叫知青》是中国女知青子蕴历经“文革”,却青春热血,乐观进取,散发人性善良,宛如抗战时期“未央歌”式的励志传记。
细述中国1950年代至1980年代北京城小人物的社会生活,颠覆一般民众对“文革”仅有的刻板负面印象,是“文革”传记中另一种正面的题材。
此外,作者为爱情奋不顾身,远赴东北、内蒙古下乡建设,图文对照下,读者如置身实境。
《我曾经的名字叫知青》收录作者珍藏照片百幅,所提及的朋友和作者本人都是现在在中国深具影响力的“知青”,本书正是认识“知青”最好的开始。


 我曾经的名字叫知青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1条)

  •     抢煤冬天的北大荒冷得嘎嘣嘎嘣的,那真是冰冻三尺确为一日之寒,眼泪流一半就冻脸蛋儿上了,“㞎㞎”拉一半就冻屁股墩儿上了。每天早上我们到水房去打热水,打回来一分,每人也就一点点。看水房的是一佳木斯青年,年龄比我们大不少,整天阴沉探望在石头山上打石头的弟弟时所拍摄着脸。我很怕他,谁稍微多打一点水他开口就骂,为了不惹气,我经常不洗脸就去干活儿。北大荒的厕所是露天的,四面用砖墙围起来,地上挖的大坑上架上木板就是厕所。因为没人管,屎尿越来越多,高出地面,冻成了大粪山。所以每天上厕所是一大难关,无处立足,恶心巴拉不说,还冻屁股,那才叫冻掉屁股、砸坏脚后跟儿哪。所以但凡能忍,宁肯干活时到旷野荒郊上厕所,虽然更冷但至少不恶心。我们宿舍的炉子是砌的砖炉子,每天有老职工给添煤,夜里添煤的男职工随便进出女宿舍,且宿舍根本不插门,也插不上。但煤得自己抢,因为连队的煤是从团煤矿拉来的,是有数的,烧多少没人管,但你得有。各宿舍的煤在各宿舍的门口堆着,自己烧自己的,煤没了,你这屋就断火,受冻活该,谁让你没本事!为了冬天不受冻,抢煤就成为生活的必需。每隔一段时间,连队就派大卡车去拉煤,不知为什么,也许是路太远了,煤总是夜晚才到连里。一听说今夜来煤,晚上大家就全副武装手拿大铁锹等着,煤车一来,一拥而上,拿锹的先挤占一块地方,好给拿筐的装煤。全宿舍同仇敌忾,空前团结,为的是多抢点煤免得受冻。可女生怎么能抢过男生呢?特别是膀大腰圆的佳木斯、哈尔滨男青年……直到现在,每当想起在北大荒抢煤、抢饭我就痛心不已,苦和累我都不怕,我最怕的是人与人之间这种冰冷的关系,令你冷到心里,冷得你想起来都打哆嗦……说出来你们恐怕不相信,这个连队男女生之间不讲话,而我在这个连队待了七个月,除了自己的弟弟,没同任何男生说过一句话。本来我就在女校生活了七年,没同男生接触过,在这个连队又见识了如此冷血的男青年们,真令我不寒而栗……
  •     往事如烟的个人回忆,狂飙年代一个真实人物的传奇。关于“知青运动”,我们“被”忘却了什么?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一颗颗年青的心,在那样一个充满理想色彩的年龄,在那样一个贫穷的、没有金钱物欲的特殊年代,演绎着自己别样的青春年华、别样的浪漫爱情,演绎着自己不一样的人生。世界由嘈杂构成,且这份嘈杂是永恒常态,自己就决定坚守这份自由:即使孤寂,也是自我,即使冷落,也是安宁。你当然是从前的你,我必须是今天的我。这就是曾经的知青。
  •     安团长和一台节目因为我们连队是全团的老大难,所以团里的干部时常来蹲点。由于安团长两次来蹲点,我被戏剧性地发现,并被调进了团文艺宣传队。安团长是现役军人,听他在连里讲话,觉得跟电影中演的带兵的军人没什么差别。他讲话实实在在,朴实又幽默。我记得他讲话中间常说:“你们北京青年说了,特好!”或者说:“哈尔滨青年有话了,贼毙!”(因为北京青年爱说“特”字,而哈尔滨青年爱说“贼”字。)有一次他检查知青宿舍,看到我墙上挂了一把吉他,这把吉他是我上学时姐姐用她零花钱给我买的。安团长回团里就告诉团文艺宣传队,某某连有个会弹琵琶的女青年。宣传队长王文华一听,大喜过望,立刻和几个队员步行三十多里地来找我。待到看到墙上挂的不是琵琶,是安团长“露怯”了时,败兴而归。时隔不久,连队张指导员(老农垦的非现役干部)找到我,说快到春节了,听说我有点“文艺细胞”,让我搞一台节目给连队演。我在连里什么也不是,和连队的大小官员也没有接触,也不知哪位伯乐“举荐”的我,但我没什么城府,指导员三说两说,我就不计后果地答应了。当时我的好朋友林伊刚好从她插队的内蒙古来团里看我,我俩就一起编节目,一起给大家排练,兴致勃勃地干起来。这是我下乡后第一次受领导委托干点儿正事,而这事又是我的长项,况且又有朋自远方来帮我,自然不亦乐乎。我在自己熟悉的六九届同学中找了十多个人,又在老职工中找了一个会拉二胡,一个会弹三弦、吹笛子的人,不管水平怎样,反正有积极性就行。我们就这样开始边编边排练。我们排练了合唱、表演唱、对口词、老歌填新词等,给老职工两人排了小合奏、自弹自唱等,七拼八凑,一个小时左右的一台节目就出来了。连里有好事者在下面传,认为我要在台上展示“显摆”自己,要且唱且舞一番。孰料我除集编导一身外,还和林伊一起吹口琴伴奏,根本没上台。这给我在连里赢得了好声誉。我们的演员水平虽不高,但让我鼓动得心很齐,精神面貌不错。演出那一天,我很紧张,生怕连里有人捣乱起哄。果不其然,这边还没开演,外边就放开了爆竹。好在连队的老职工家属们都很支持,早早地搬着凳子来了,还给了我些许安慰,知青们抱着好奇和看热闹的心态也还真来了不少人。我因为又要组织又要当调度又要卖力气吹口琴伴奏,脑袋都大了,真还就忘了害怕。演出一结束我就问弟弟:“节目怎么样?”他说:“还过得去。但在这个连里敢冒这个险的,估计除您以外没第二个人!”弟弟虽没夸我,但弦外之音我也听明白了,他还是颇为他傻大胆的姐姐自豪的。这台节目演过没多久,团文艺宣传队又来人了,说:“听安团长说,某某连那个弹‘琵琶’的女青年一个人搞了一台节目,还不去看看!”宣传队来人说:“宣传股决定借调你一个月,到团文艺宣传队为‘五一’劳动节搞一台节目,你的关系暂不动。赶紧收拾收拾,明天就来团里报到吧!”就这样,我因为墙上挂了一把吉他进入了安团长的视线,又因为搞了一台节目被借调到团文艺宣传队,而我的命运也因此而转变(不用扛大锄、抡大镐干农活儿了)。当然这一切我都得感激命运之神对我的眷顾,感谢安团长这个我生命中的贵人,但我更应该感谢的是姐姐给我买的这把吉他给我带来好运,尽管我到现在也没学会弹吉他。

精彩短评 (总计2条)

  •     对于标准的90后,对于那些知青生活充满了想象,这本书应该会带给我不一样的感动
  •     作者很小资,并不是想象中的60年代的人又红又专又左,时时刻刻喊着要为祖国燃烧青春的样子/作为90后读她的文章感觉不到隔膜和陌生,一直是用亲切的与大家聊天的口气来写/看了她很详细地讲自己的经历,除了对当时的历史事件有更具体的感受外,也顺带着理解了一下我爸妈他们某些想法爱好的源头/还是认为假如被改编成动画会很棒很棒! 总之强烈推荐!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