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身遇见佛》书评

出版社:现代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7
ISBN:9787514312126
作者:弘一大师
页数:263页

华枝春满,天心月圆

大学毕业游的时候,我们班去了厦门。那个秋风微凉的清晨,我站在弘一大师的纪念馆前,望着一室素雅,耳畔似乎轻轻响起悠扬的歌声:“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心底滋生无限不舍,毕业季的怅惘,那一刻将我侵噬。大师作的词,就这样在一代又一代的毕业生心中回荡,歌里是青春校园的珍贵回忆。  对弘一大师的敬慕,便是从这首歌开始的。回校后,我在图书馆查找有关他的资料,穿越历史的长河,这位才华横溢、际遇离奇的大师,似乎一步一步向我走来,青衫马褂,面容慈悲。这一次,收到《转身遇到佛》,我更觉得是冥冥中的缘分。该书主要收录了弘一大师出家之后对于佛教、佛学等有切实体会的文章,从中可以窥见他超然的智慧,让读者得以汲取佛家思想的养分。  书中的第三辑“悲行深运”,收录了弘一大师1933年在泉州承天寺的演讲。其中他提到了自己必须养成的两个习惯:“一、食碗所剩饭粒。所谓施主一粒米,恩重大如山也。二、坐时注意威仪。不宜左右互相翘架,更不宜耸立或直伸。”在《德薄福浅何苦不爱惜》中,大师劝诫年轻佛徒注意四点:“一是惜福,二是习劳,三是持戒,四是自尊。”读起来犹如长辈与我们话家常,贴心且细致。在弘一大师心中,佛法并不是高高在上,故作姿态,而应该切实自度度人,从最基本的自我完善开始做起。所以,他将世人眼中高深莫测的佛家智慧融入人世间的寻常生活里,教导我们关注自身的一举一动,以最平凡的方式修行。弘一大师悲天悯人,他的情怀深沉温厚,在一粥一饭里,在一草一木间。  大师一生命运跌宕起伏,许多人称他为“浊世中的翩翩佳公子”。他出身官宦富商之家,受过良好的教育,以他出家前在社会上的声誉,本可过上安稳富足的生活。但在那个风雨飘摇的年代,他眼睁睁看着民众流离失所,深感痛心,发愿改善“世道人心”。他潜心研究佛学,推己及人,反哺众生。书中所收录的笔记和演讲中,我们得以走近大师的佛学世界,感受他风轻云淡的高洁人格。他也用尽毕生的时间践行自己的诺言,在写给友人的告别诗里,他说:“问余何适,廓尔亡言。华枝春满,天心月圆。”——我想,大师圆寂的那一刻,心底应是无比平静。他在人世间留下了芬芳的智慧果实,滋养普罗大众。  尽管今时今日的我们处于和平年代,处处提倡“梦想”和“幸福”,与弘一大师所处的乱世迥然不同,但这本书依然值得一读。其中的佛学智慧闪闪发光,能够洗涤在都市中浮躁的心灵。  《转身遇见佛》——谢谢,让我遇见你。  

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君子之交,其淡如水。执象而求,咫尺千里。问余何适,廓尔亡言。华枝春满,天心月圆。除却“长亭外,古道边”,这首小诗大约是李叔同先生最广为人知的作品。清着墨迹,抄在纸端,深觉意蕴悠长。《转身遇见佛》一书中介绍此诗缘起,系1943年中秋过后,先生自感病势已重,于是书此与友人告别。半个世纪后再来翻阅,恍然惊觉先生是在写自己清平一生。之于友人,他赠淡然如水的情谊。之于人生,他觉未来可期,前路犹适。甚至病重至此,他仍能看见“一派桃花明月,一片诗礼江山”。这本书是先生生前文章、演讲的一个集子,副题为“弘一大师修心录”,大约可以窥探他从俗世之内,到红尘之外的心境变迁。如丰子恺所说:“我们李先生不是‘走投无路,遁入空门’的,是为了人生问题而做和尚。他只是‘有感于众生疾苦,而行大丈夫事’的”。先生自述出家远因是一日躲避名人演讲,夏丏尊打趣:“像我们这种人,出家做和尚倒是很好的”。既为修心录,这本书记载的便是先生出家之后的所思所想。我原以为佛家便是无欲无求、上善若水,岂料读完此书,所受启示绝不仅仅在于追求心境的平和、于人于己于世事的善意。先生在书中说“人无论做什么事,首先判断要正确。等时机一到,便奋起直追努力去做。不要有顾虑,不要有希求,心愿特别真切,用力特别真挚诚恳,自然成就卓越。”可见先生对波涛人生的感悟、对青年的训诫也堪称深厚且情深。如今世事嘈杂,人间多污浊,相比于父辈们寡淡而又平静的成长经历,我们这一代人面临着更多的诱惑、更多的选择,也因而产生了更多的慌乱、更多的迷失、更多的言不由衷与身不由己。读读先生和他留下的精神瑰宝,未必会让自己活得更轻松,但也许能从乱世中找到安静的一隅,以应对涛涛世事无处不在的追索。鄙人才疏学浅,唯有借范仲淹赞誉严子陵的诗文“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来向他致敬。他必不希求俗世的赞誉,而更愿望世人严谨修身、挚诚修心。诚如书中所说“怀念他,其实就是在提醒我们自己:道不远人,莫失莫忘。”

万山归来,此去如谜

——读《转身遇见佛》   君子之交,其淡如水。执象而求,咫尺千里。问余何适,廓尔忘言。华枝春满,天心月圆。这是我最喜欢的句子,言辞素朴,不事雕琢,大道天成。老子说,上善若水,因其性喜低,固万事周全。其实水之性也低,其德也高,虽然育化万物,但不显本位,深藏其身。弘一大师之谓君子之交,实则亦人之交。上上之交重心灵,下等之交重物质。若以上交为水,则下交为珠玉,看似下交贵,实则是被色相所迷。盖因无珠玉则尚可存其身,无水则必渴死。所以,君子之交,实则是心灵之甘泉也。更进一步,信仰即水。耶稣在十字架上说:I am thirsty(我渴了),他为众生的心灵苦渴发出呼叫。      人为表象所迷,需要智者指点迷津。然而大多数人是自满的,他们的心灵是一口装满东西的杯子,容不下任何外来的东西,哪怕是一缕光芒。这样的执念,即便是佛在其眼前,他也是看不见的。正所谓,咫尺千里。若是心无执念,则千里亦咫尺也。      弘一大师是属于众生的,首先是有凡人属性的,他生有慧根,赋其文字般若。问余何适,廓尔忘言,便与陶渊明“此中有真意 欲辨已忘言”异曲同工。前进一步,则华枝春满,天心月圆之句,像是一个回环。不是开始,也不是结束,而是一个圆融。这个圆融,是从“苦境”入“乐境”,这二种心灵的状态,众生皆有。“苦境”和“乐境”会促进人的思考,上升到最高境界就是“了悟”,佛家说它无悲无喜,我鲁钝之极,尚未得之。我只能浅浅的谈“苦境”之于“乐境”的升华,它犹如思想的闪电,刹那永恒。人的精神寄存在肉体上,便不能免于各种痛苦,是老子所说的,吾有大患,唯吾有身。身体本身的痛苦转化到意识层次,心灵内化的痛苦与之交织在一起,使人若处火宅。无论是修身至高者,还是处身低者,都不能绝对的消除内在的困扰。与快乐相比,痛苦留下的痕迹更加深刻,因为痛苦能够把人的思绪集中在一个点上,进行较为深入的思考。普通人的痛苦思绪从细微到巨大,再消于无形,看似不留痕迹,其实在心灵中深处种下了毒。而有慧根的人,则会把这种思考更进一步,进而达到乐境。这种乐境是一刹那间什么都通透了,好像连风都是暖的,像心被什么剥开了,有一种物理性的感觉。乔伊斯在《一个艺术家的画像》里写道,他内心空洞一个人在林子里走,忽然看见水里露出一个女孩子,他的心一瞬间有了敞亮的神圣的感觉,知道他所追求的是什么了。华枝春满,天心月圆,这不是空的,这是有内容的画图。懂了这点,才能真实的去体味“悲欣交集”的最后遗言。   心灵的清澈,时如登万山之巅,历历如画,悉在心间,此空境也;然身所处,也不可轻蔑,空之所倚有赖色身。由色入空,才算有了根基,宛若莲之出于泥。弘一大师之历红尘,出自富家,翩然之浊世佳公子,尔后东游扶桑,走革新社会之路,后终发现欲变世道,根在人心。遂慧剑断尘缘,奔向除贼之路,正是梵音如潮,劈开十丈尘焰。      《转身遇见佛》之书名,大概是编辑所加吧,然其中的文字,皆出于弘一大师。我辈乏智,然也对弘一大师有些浅薄的了解。何谓修佛?其在觉行圆满也。弘一大师之人生路,从其早先东渡日本开始,到后来落发为僧,实则是一条一以贯之的道路。修佛之本身,并不重形式。在尘亦修,出尘亦修。弘一大师是个认真的人,他重兴南山律宗,便在这个“认真”上,“认”者,见我之心,“真”者,向佛之心。两个字归于一处,便是以我心为佛心。      在这本书里,弘一大师用非常平实的语言教人们接近“佛性”,没有术语,没有玄虚,都是很明白,很敞亮的话。他说了自己早期怎么接触佛,记录怎么断食,言辞恳切,好像是在对着人们言说。他说李卓吾是由儒入释,彻悟禅机。其实,无论是儒也罢,释也罢,道也罢,终极是一致的。佛家讲万法归一,又说法本无法,皆是在说方法不是重点。追求不灭,则道有其一。      万山归来,此去如谜。红尘历劫,不着一缕。潮音如雷,翩然云鹤。其来也,如明珠蔚霞光;其去也,如明月归中天。不论是风流佳公子,还是律宗上师,都是他,亦非他。且看斯时斯世,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当作如是观。   

PS: 他就是你所敬仰的‘佛祖釋迦牟尼’(Gautama Buddha)。”看到了佛祖在地獄里,使我感到非常地錯愕混亂。

從死裡復活的和尚http://b5.ctestimony.org/2003/20030624.htm(几位尼姑修了10~20年回到神身边的~)~原来真正的神是说话的神!不再是我【脱下袈裟,披戴基督】( 1 )http://www.vinemedia.org/public/player/video.php?file=http://media.vinemedia.org/media/story/not-me_1/not_me-1b5-3.flv曾学佛八年陈丽云:「假如世上有一位神,祂愿意给你生命的平安,这个我要!」曾学佛十二年吴梅兰:「我们的罪能够得到,这种白白的恩典,真的,我只带了一个「我愿意」跟「信」而已,祂就称我为义!」曾出家21年,法名:道琛法师刘莉丹:「我在寺庙裡住了二十年,感觉到他们就是要我们工作、工作,心裡很枯乾.....最后我决定要回家裡好好修行.....我就开始看GoodTV,一看下去,就把我的心完全吸住了,是那种强烈的吸引我!....我从来就没有感受到那种,真的他们每个人,都把自己说成很小、很小,一直高举主的名,在我们的生活范围,不是这样,以前作师父,就是最大的,你们下面就是要服从他...」曾出家23年,法名:道清法师郑丽津:「一直到大学读书的时候,就很喜欢看哲学的书,那时候很多甚么存在主义哲学,我发现说是一个框框、一个框框,走出了这个框框,好像并不能够得到一个究竟的答案,所以后来遇到佛教,譁!觉得那个大藏经那么多,就觉得很浩翰......去到美国,佛学院没有办成,我同学邀请我到教会,在那个聚会中,我被圣灵感动.....然后就这样子,我就信了主耶稣!那时候我49岁了,我跟主说喔!主耶稣啊!我怎么那么慢才信呀?「朝闻道,夕死可矣」啊!对不对?得到永远的生命,你50年、100年都可以换的,因为真的宝,真的宝不在乎以前啦!那怕说我年纪也大了、也老了,一切要从头来,我觉得只要有又真又活的神,一切重来,没问题!而且越老越需要神的恩典!」【脱下袈裟,披戴基督】( 2 ) 一位前法师的信仰之旅http://www.vinemedia.org/public/player/video.php?file=http://media.vinemedia.org/media/story/not-me_2/vcd2.flv......我自己的疑问就是,你怎么修行,你会觉得说不够!越修越不够!......佛教有讲一句话,让我很矛盾!「信徒护持法师」,为什么信徒要护持法师?因为知道法师就是出家修行,就是要专心的修行,信徒只要护持法师,那法师修行的功德要回向给他们......我常常在想,那你们都没时间修,那我一直修,我要还你们,我一个人欠众人,我还得了吗?....我曾经很专心的唸佛,我专心到甚么程度?我真的是24小时连睡觉我都在唸...终于有一天我见到极乐世界,像佛经上所讲的,黄金舖地、而且好多佛好多佛.....然后见到很多很多,也没有很久啦,差不多五分锺。然后我就很得意的跟信徒讲说,你们要努力呀!真的有极乐世界呀!有很多佛!可是当我讲完的时候,不晓得怎么会有这样一个声音告诉我说:「对呀!很多佛呀!然后一尊尊的佛都柱在那边,那个佛都不跟我讲话也不理我?」....我不晓得这是甚么意思?我信主才发现,原来主那时候就跟我讲话了,祂告诉我那个佛是幻影、幻像,不会讲 话!圣经说我们拜的偶像,是哑巴-口不能言、耳不能听、眼睛不能看的.........当然我今天信主才知道说,原来真正的神是说话的神!...因为人是不可能修成无限,有限的人怎么可能去修成无限?有限的生命,怎么可以去修成永远的生命?所以我看到圣经,当耶和华神来到荆棘当中,对摩西显现,摩西问祂说「你是谁?」祂说:「我是自有永有」我是那我是的神!这句话对我很震撼,原来神本来就是神的神,你才能够信靠..........当我在跟佛教徒传福音,他问我一句话说如何让他信主?我就跟神祷告说要说甚么话?神告诉我说,你就跟他讲:「你要信靠的是一个自有永有的神!」甚么叫「自有永有」的神呢?祂本来是神,祂永远是神!而不是信靠一个从人修成神或修成甚么、修成佛或甚么都好,可以吗?----------------------------------------------------------------------所有的教会都是星期天早上九点或九点半~有主日聚会~欢迎你到您家附近的教会敬拜上帝!!~耶稣爱你~愿上帝保守你看顾您~^^~欢迎您跟我们一起哈利路亚讚美神~

靠近也是一种缘

初闻书名就莫名喜欢,好像这句活已经在脑海被书写过无数次。而对于该书记录的弘一法师修心录,更有一种想了解的欲望。林子青概括说:“弘一大师的佛学思想体系,是以华严为镜,四分律为行,导归净土为果的。也就是说,他研究的是华严,修持弘扬的是律行,崇信的是净土法门。”对此评价,从未修过佛学的我感觉简直如坠云雾里,完全摸不着北。读《转身遇见佛》时,这才感觉摸着了一点门楣。该书的编写由浅入深,从身心灵化到唤起佛性,再到悲行深运、智能高蹈、慈心感怀、慧眼清淡等修行方式,内容与过程。弘一法师的口述都是文言文,读起来非常费脑。由于对佛学不熟,有时真是不能确切理解大师所言为何。所幸书里配有译文,一知半解地读过原文之后再读译文,之后再回到原文中细品,如此反复,放才能悟到一些浅显的佛理。尤其是P161里关于“心经大意:只会不需通达彼岸”一章,由于译者说《心经》极妙。重在自信体悟,不做今人翻译。我虽然用笔划了无数波浪线,只觉得还是不求甚解,只有等日后用时间来淬炼文字中深藏的寓意了。当然,书里间或插入一些大师题字,丰子恺绘画的插图,在读得头脑发昏时犹如拂过的一阵清风,有点意外的小情趣。当然,也不是所有的大师所言都难以领悟,对于大师最强调的一点就是“必须深信善恶因果报应和诸佛菩萨灵感的道理,才有做佛教徒的资格”。可能,对于一直以唯物主义思想来教育众生,且没有专属信仰的大多数中国人来说,信佛总喜欢与封建迷信联系在一起。为此,大师也一再强调“佛法不是迷信、不是宗教、不是哲学。佛法的主旨要义,即发大菩提心,力行慈善、严行戒律。佛法是真能破除世间一切恶行。而与以正行。”以我浅薄的对大师所言的理解,佛法应是一种修心养性,慈悲为怀,自我规范与约束的修行依据。所以它决不不是迷信、不是宗教、不是哲学。这点至少修正了我的偏见,让我有信心认真对佛法相关的知识抱着正当的学习之心。逐渐启蒙的过程中对佛的靠近,源于弘一大师自举的十条为常人所不注意者,称为改过自新别示十条:一、虚心。二、慎独。三、宽厚。四、吃亏。五、寡言。六、不说人过。七、不文已过。八、不覆己过。九、闻谤不辩。十、不瞋。细品这十条,并以此为戒,已可以达到一种修为,虽然离佛甚远,但我坚信----靠近也是缘。当人生走过一半,大多数人都会停下来与自己对话,思考自己的人生。中国人成年人的养生哲学,不仅仅是身体上的调养,更多的是对人性的本质的质疑、对人生存在意义的探索和对照自己人生经历印证的一些哲理以及一种思想沉淀和行为准则的梳理。很多心灵鸡汤般的语言会在各种网络渠道来来回回被疯转,每个转发者都在高调表示此寓意与己心有戚戚焉。然则,很多时候这些思想的火花都不过是与己心间一瞬间的碰撞,之后雁渡寒潭一般不留一点影迹,人生轨迹依旧。也许真在经历之后才会想起坠落在时空隧道曾经惊鸿一瞥的只言片语,是被智者一语成谶之后方才幡然悔悟的真知。近几年的感慨也特别多,回想自己年少时到现在,感觉早已面目全非。看看周遭的亲朋好友,有几个能预料到现在的际遇?而面临今后的人生,谁又知道会不会异峰凸起?人生就像过山车,在隆隆的噪音里慢吞吞地开启未知的世界,因为未知,会祈求它加速,会抱怨它的困难上行时因费力而发出的折磨人的噪音,一旦飞速前进,什么都来不及多想,也不能半途下车,只能随着它的速度做无可奈何的运动。我也是在父母相继离世之后越来越多感悟人生。但是领悟是一种循环反复的过程,因为没有准则,总会随自己的心境,情绪,人事在悟过之后再次被颠覆,一切又打回原形,迷惘而不知终点。也许这一切需要等到一个转身,转身遇见佛。《华严经》云“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只因妄想执着不能证得。”一念痴迷,佛是众生;一年解脱,众生是佛。在众生与佛之间,亦有如我般摸索着靠近的人,总可以等待“华枝春满,天心月圆”的自我圆满。

高山仰止

自己是读“教科书”的好学生,但即使当年死记硬背的那些东西也早就忘光了,而更多的知识却在教科之外,经常听的那首《送别》,我在看了《转身遇见佛》,更加详细的了解弘一法师李叔同的经历之后才得以知道,弘一法师集诗、词、书、画、篆刻、音乐、戏剧、文学于一身,在多个领域,开中华灿烂文化艺术之先河,让我对这位最后投身佛学研究的大师一次又一次肃然起敬,真是“高山仰止”,如果把人的修为(与佛教无关)比作这个的话,而我连一粒尘埃也不是。大师总是有着天才的禀赋,弘一法师也不例外,但他无论是先天条件还是后天努力,在近现代历史上也是少有的奇人,好像没有他能力所达不到的领域,不仅自身修为极高,更把自身所学发扬光大,培养了非常优秀的学生。与佛教结缘之后,更是让自己的慧根落地开花,潜心戒律,著书说法,实践躬行。《转身遇见佛》基本上是弘一法师的一些文章,有弘一法师出家之时断食的日记记录,有弘一法师对佛学经典的解读,也有弘一法师发表演讲的一些讲稿记录,从这些文章我们可以“以管窥豹”,更多从细节言论上了解弘一大师的修为,从中能够学个一二,“见贤思齐”蔫。每读一篇文章,总能触摸到一点大师的精神。有一篇《深省吾身:光阴易逝不堪多应酬》中作者对自己到处演讲的修为大为不满,把自己说的很严重,说是在“堕落”,还把自己内心比作禽兽,可见对自己的修行是多么严格要求。其实在我们常人眼里看来,这个很正常,而且因为弘一法师拥有渊博的知识,能够通过演讲、讲座让更多的人受益,更是普度众生的一种的“善行”,而作者把因此耽搁自己修行的事情全部归因于“堕落”,让我们俗人更是有种愧疚之感。《告年轻人:德薄福浅何苦不爱惜》更是对年轻人谆谆教诲,里面提及他本人家教严格,特别懂得珍惜,自己穿的衣服补了又补,五六年换一次的衣物也是极少的,新的衣物大多馈赠与人,在物质方面几乎没有欲求,就像德兰修女一共就两件换洗的衣服。或许如弘一法师、德兰修女这样的高人,物质与他们已经可有可无,唯有精神世界的丰盈才是他们的毕生追求。反观自身,我们无法与弘一法师相提并论,而修行是永恒的话题,我们可以不信佛,不研究佛学,但可以汲取大师身上的高尚品行、人格魅力,“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持戒浮生

弘一法师李叔同是1880年到1942年之间的人物,作为文艺人而在业内享有盛名,中年之后遁入空门,持心修佛,而这本书就是他晚年一些文章和演讲集合。然而这本书所收录的文章,偏于散、平、浅,对于了解佛法,只有一些入门的常识,并没有太深入的启发。我宁愿相信这仅仅是因为编辑力有未逮,或是当时佛学研究发展水平的限制,而不是弘一法师于佛法的慧根福缘,不如李叔同老师于文艺的天赋才能。此书不如说更适合作为一本史料记录的合集,让读者了解一下李叔同老师的所思所想,从侧面观察当时之人的种种生活状态,思维方向。弘一法师所修的是华严宗,以戒律森严而著名,然而在我所见,戒律只是手段,而非目的。我的父亲曾经教给我一句话,这是他的父亲教给他的,我一直觉得非常有道理,亦在生活中进行实践,那就是“节制比戒除更好,但戒除比节制更容易。”守戒看似苦事,然而只要所戒应当,习惯之后,反而轻松,因为将戒律立在那里,再遇到凡尘诱惑,人情纠葛,于内于外,皆示以戒律,就能统统拒绝,不必逐一烦扰。譬如戒物欲可以节省金钱,戒妄语可以远离是非。又譬如宴席间强行劝酒,是国人一大恶习,常有以人情和场面为理由来逼迫者,令人不胜烦扰,若回以宗教信仰之故,即可一概拒绝,若对方再不识趣,则断然离席,也不能说是我等失礼。故而持戒生活,可以隔开诱惑,断绝烦扰,精强自身——但这亦仅仅是个开始,守戒换来的规律生活,清醒心智,强健体魄,都是为了追求更高智慧所做的准备。正如弘一法师所说,菩萨者,菩提萨埵,菩提为悟道智者,萨锤乃慈悲爱人,智慧尤在爱之前,便是因为若无智慧,则容易所爱非道,所爱失法,以爱伤人。无智慧,则无以参透佛理,乃至世间一切之理。然而智慧并非仅仅避世冥思,埋首书卷就可开悟,仍需以入世之修行,方可得出世之真知,若无生活之验证磨砺,则一切玄想,难免夹杂癔病心魔,终不免害人害己。佛教所空者,乃是我执,而非我,众生既然平等,我亦只是其中一员,然而持戒为学悟道之事,非以此身,无处施行,故而需自律自警自爱,方能以身证道。不然,则行事生活,一切荒诞。佛法所破者,乃是万法,而非万物,一切有为法,皆人造物,难免朽坏变迁过时,故而不拘泥于一处,方能看清全局。持戒亦是如此,非为戒而戒,亦非为受苦而戒,而是为了让生活更加简易,让心智更加清醒,让精神更加庄严。在那之后,以生求道,以身证道之旅,仍需吾辈长久践行。

李叔同说佛

之所以会选择《转身遇见佛》,一个是被它的书名吸引,另一个则就是“弘一大师”这四个字。“弘一大师”就是李叔同,一个难得一见的才子,一个影响深远的高僧。似曾相识,因为我的书架上有一本《李叔同说佛》。李叔同作品的集成正是他为我们留下的宝贵文化遗产和丰厚的佛学著作,这两本书的相同之处恰恰就在于其收录了李叔同生前亲笔所写的文章,都是大师的亲身经验和切身体会。虽为得道的高僧和闻名的才才子,但弘一大师的文章却平易近人、浅显易懂,始终如一。让如我一般虽然愚钝却开始与佛感到亲近的人不畏难不行,而是一点点引领,不至心生畏惧。如果《转身遇见佛》与《李叔同说佛》收录相同,那就实在没有再买一本的必要,好在虽然有诸多相似,但也有诸多未曾见过的内容。譬如第五辑“慈心感怀”和第六辑“慧眼清淡”中的内容。在这两章选取的文章中,我们得以亲见大师的熠熠之文采和宽广之胸怀,而不仅仅限于其对佛教经典或者佛学教义的解读。在学佛初期,总要大致了解一下“佛”究竟是什么。而诸多大德推荐的往往就是李叔同的著作,只因为那份平易近人正是佛家所倡导众生平等的外在表现,只因为那平实的语言也掩盖不住的人性光彩。而弘一大师的弟子丰子恺的画深得其师风骨,古拙而传神,一直是我喜欢的,与大师的文集相配实在有珠联璧合之妙。

一个转身,遇到佛,也遇到自己

我不信佛,也不信基督。没有从形式上信仰过任何的宗教。但是我却从来不排斥任何宗教。我在看这本书的时候,和个信佛的朋友聊天,和他说,我在看本关于佛教的书,弘一大师。他说恩,他是个好大师。哈哈···欢迎你看完和我交流。凡世间稀有境界,看似得来容易,其实怎么可能。出家在家,判若两人。僧俗两界,存在一个坎儿。足够恭敬的人,会自觉地去跨越这个坎儿。在看这本书当中,自己还去了位于北京菜市口的法源寺,正好人品好,赶上了一场皈依仪式,听了一场经。坐在寺里看完了带的半本书,内心一片宁静。佛,转身会遇见。我相信,自己,那个真实的自己,也会在一个转身遇得到。

永无止境

大学有次上听力课,老师正好有在新东方兼职,跟我们讲了一件小事,说是有次去新东方上课,看到里边有个清洁工阿姨正在津津有味的看一本书,老师出于好奇就去看了一眼,原来是在读李叔同。那时候就很好奇,不知道是阿姨热爱读书,还是李叔同的魅力之所在。如今手上的这本《转身遇见佛》好像是期盼了很久,终究等到了的感觉。《转身遇见佛》主要收录了弘一大师出家之后对于佛教、佛学等有切实体会的文章。让我们这一代人有机会领略那个时代他的风采。他有很多不同的身份,是著名音乐、美术教育家,书法家,戏剧活动家,是中国话剧的开拓者之一。他担任过教师、后剃度为僧,法名演音,号弘一,晚号晚晴老人。而那首脍炙人口的《送别》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也是出自他之手。看着他的成就,觉着他离我很遥远,看着他的作品,感觉在一点点的拉近,再看最后三篇的故友追忆,了解到他的一些生活经历,很多事情就变得顺理成章。大师有很多母亲,父亲生他时已经六十八岁,五岁时父亲去世,庞大的家族,门户复杂,二十岁陪伴生母南迁上海,读书奉母,二十六岁时,生母去世,而这中间的五六年竟是他平生最幸福的时候,想必童年过得并不快乐。再加上那个时代的动乱,也一部分影响到他最后出家的选择。我想这些经历让他了解到生活的疾苦,人情的冷暖,对人生的思考,想必对于苍生更有一种宽容,对人性的一种宽厚,对生活多一分淡泊。我没读几本关于佛的书,也不太了解佛,我感叹于他的自省。书中第三辑讲到了改过自新的三大步骤与十项注意。三大步骤简单来讲就是“学,省,改”。十项注意分别是虚心,慎独,宽厚,寡言,不说人过,不文己过,不覆己过,闻谤不辩,不嗔。不文己过是指不要为自己的错误所狡辩,不覆己过是说不要掩饰自己的错误。做人能做到这些,真心是大师的境界了。很多道理我们都懂,只是能坚持做下去的少之又少,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就是大师的写照。我们需要学的实在太多太多。这是我看完这本书最大的收获之一。

譬如太阳,普照众生

《转身遇见佛》是弘一法师的文集,从演讲到日记不一而足。对于一般人而言,弘一法师的另一个称呼“李叔同”或许更为让人遐想,而一首“长亭外,古道边”更是成为这个亦儒亦学的出家人的代表。然而,在我眼中,弘一法师给我最大的震撼还是一句“佛法非迷信非宗教非哲学”。当时初读《李叔同说佛》——看吧,出版社都喜欢这个俗名——最大的震撼就是将佛法看成自身修行,而弘一法师也正是这样身体力行的。在本书的开拓,就有弘一法师出家前的断食行记,以及自述出家的因由。在关于弘一法师出家一事上,时人认为弘一法师天资聪慧,在任何一个专业是的表现都是登峰造极,因此不能了却内心深处的思索,才只有出家一愿。这话有理,也没理。按这个说法,天底下聪明人都只剩下出家一条路了。我倒觉得,弘一法师在家是一种修行,出家也是一种修行。只是由于弘一法师的俗世修行成功,人们才会有种对天才的艳羡。而另一方面,弘一法师与当世的僧侣区别明显,或者说个人魅力较大,才导致了其拥趸诸多。在《十年梦醒:僧人不被当人看了》一文中,我们其实可以看到弘一法师的金刚怒目——弘一法师言现在的出家人之所以不被当人看,就是不相信因果循环,太过随便了,出家人是所谓“僧宝”,在俗家人之上,所以品行道德,也要在俗家人之上才行!“倘品性道德仅能和俗家人相等,那已经难为情了!何况不如?又何况十分的不如呢?”在我看来,弘一法师有点怒其不争,哀其不幸,然而真正的大师又岂是其他僧宝所能比肩的?但求能守得明镜,何况证得正果?而在佛法阐述上,个人觉得虽然弘一法师讲心经,但其实还是回到佛法最初的概念,比如讲究对“佛法僧”三宝的皈依,对于戒的遵守。这里说说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按弘一法师的说法,这是初归佛门的条件,我读本书的时候,我就在想,哎呀,这不杀生有点难,我要打小强,——不要笑,这可是主动杀生,后面两个还行,到了不妄语,我发现难做到,这倒不是什么善意的谎言(White Lie),我发现吹牛皮还是人之常情,这点困难,其实不妄语说白了,就是要做的心平气和,这点还真难。我们常说,我信佛、信佛,但真的要受这戒,汝能持否?最后还是聊表我对于弘一法师的敬仰吧。法师说,太阳只有一个,不管世界有多个,他就一个,而且他一出来就普照众生,在我心中,法师就是这样一个太阳。

佛法即自身修行

查百度,知道弘一法师即是李叔同,其成就令我顿生顶礼膜拜之情。他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前驱,卓越的艺术家、教育家、思想家、革新家,是中国传统文化与佛教文化相结合的优秀代表,是中国近现代佛教史上最杰出的一位高僧。这样一位有着深厚文化内涵的佛教大师写的文章自然是佛法无边,能够荡尽人心间的晦涩,重塑原本的清明。《转身遇见佛》共分七辑,从不同的层面解读了弘一法师的佛法心路历程,让我们全面地了解了弘一法师,而弘一法师对人生对佛法的诸多精辟见解,犹如当头棒喝,让人警醒,如“人生最不幸处,是偶一失言,而祸不及;偶一失谋,而事幸成;偶一恣行,而获小利。后乃视为故常,而恬不为意。则莫大之患,由此生矣”。这段话似乎是对“千里之堤毁于蚁穴”的另类解释,人总是怀着侥幸心理,觉得自己是幸运的,直至有一天为自己的侥幸付出大代价犹不悔改,这才是人生的极大不幸!弘一法师的佛学思想有着其独特的一面,这些在《转身遇见佛》中的日记、文章中也多有体现,林子青曾对弘一法师的佛学思想进行了精辟的总结:“弘一大师的佛学思想体系,是以华严为镜,四分律为行,导归净土为果的。也就是说,他研究的是华严,修持弘扬的是律行,崇信的是净土法门。他对晋唐诸译的华严经都有精深的研究。曾著有《华严集联三百》,可以窥见其用心之一斑。”如今,我之俗人,读起佛经,多有不解,对佛家之要义也是一知半解,然读弘一法师的《转身遇见佛》,心中对佛经佛教有了初步的认识,佛法即自身修行,自身不修行,佛法只是佛法。佛法不是佛家的事,其实也是世间每个人的事,我们的向善之心就是俗人对佛法的感念!弘一法师出家之前在俗世的成就出类拔萃,连林语堂、张爱玲这样的大家都对其敬佩不已。然开一代文学及诸多领域新风尚的弘一法师,没有为自己的俗世成就所束缚,而是从肉体和精神上完全皈依了佛门,进行精神世界的更高层次的修行!其对名利的淡泊,令人望其项背!弘一法师丰富、深邃的人生,我们是无法复制的,路程可以寻找,但是历史却不会重现,然而我们可以从弘一法师不同阶段的文章中寻觅到其不同的心路历程,对自己的人生有一定的指导!

悲欣交集李叔同

弘一法师李叔同先生离开我们已经七十一年了。岁月并没有使人们将他遗忘,他朴素而高贵的品格与精神,不断地被重新发现,给一代又一代人以惊喜。特别是他的“认真”二字令我们终身受用。李叔同青年时期才华横溢,出家后以律弘教、以戒为师、现种种身,以种种方便而作佛事。有些人天生佛缘深厚,比如李叔同。佛缘深厚的人都有慧根,至少在李叔同的确如此。他天生就是一个才子:琴棋书画,诗词歌赋,戏剧艺文,金石篆刻就没有他不精通的。然而情深不寿,慧极必伤,李叔同自幼慈心柔软,十五岁就写出了“人生犹似西山日,富贵终如草上霜”这样的诗句。后来有一次夏丏尊对他说:“像我们这样的人,出家做和尚倒是好的。”夏只是随便一说,李叔同却听进了心里。再后来,他自己跑到杭州虎跑寺去进行断食试验,在这个过程中,更加坚定了皈依佛法的信念。一切都似乎是顺理成章,早有安排。李叔同是一个写不尽的人物。他出家前是一位戏剧家、音乐家、书法家、教育家,为社会做出了杰出的贡献,留下了很多艺术珍品;出家后又是一位高僧,继承了失传近八百年的佛教南山四分律宗,精研律著,编写了《四分律比丘戒相表记》《南山律在家备览》等著作,被誉为律宗第十一代祖师。他一生所处的是一个国破山河在、风雨正飘摇的时代。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全球范围内发生过两次世界大战,值此“三千年未有之变局”,没落的中华内忧外患不断,只能轮番被各方列强蹂躏。仁人志士奋臂而起,奔走呼号,欲挽民族于危亡。李叔同先生为祖国的沉沦沉痛不已,他身份以及职业的数次嬗变,正是他在不断寻找救国救民道路的尝试。最终他认定挽救民族危亡,必须从“世道人心”这个根本处着手,于是出家做了和尚,而且是做了最难做的律宗和尚。南山律因为戒律精严,极少有人可以承受得了,因此湮灭八百年无人问津。李叔同以最严苛的态度要求自己,让自己成为一个品格高尚的人,然后言传身教、推己及人,以期达到改善世道人心的效果。李叔同真正做到了。他的后半生其实就是一个不断消耗自己、反哺众生的过程。当他肉身荼毗,灵魂往生,化身消耗得一干二净,他的道德修养也已臻至炉火纯青。虽然我们无缘亲聆大师的教导,但大师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丰厚的佛学著作,我们读他的文字,就好像他在面对面为我们开示,令我们倍感亲切。本书收录的多是李叔同生前亲笔所写的文章,都是大师的亲身经验和切实体会。其中一些文章涉及像“佛法学习初步”、“佛教之简易修持法”、“敬三宝”、“改过实验谈”、“青年佛教徒应注意的四项”等等开示,契理契机,都是用非常朴素的语言,清楚明白地指明了正知正见之路。大师针对人们对于佛法、佛教的偏见,一一予以厘清,还给佛法、佛教一个本来的干净面目。每一个仔细品读过这些文字的人,都必定会受益匪浅。学佛是为了成佛,学习弘一大师,就是希冀自己可以在人生境界上向他看齐。我们以平常心、清净心,拜读大师的嘉言懿行,以大师为楷模,见贤思齐,“发心求正觉,忘己度群生”,时时不忘检点自己的言行思维,可以使我们的学识更充实,人格更圆满。另,本书所选弘一法师的文章,一部分是法师用文言写成,一部分是根据法师的演讲整理而成的白话文。为了便于现代读者的理解,文言文部分配置了白话译文,以供参考。文/李叔同故居纪念馆

发心求正觉,忘已度群生

本书的作者虽为弘一大师,但是是由后人收录下来,并对相应的文字进行了翻译。这本书里主要收录的是弘一大师的一些讲经说法的文稿、个人的文摘等内容,并且多为文言文,白话文的内容非常之少,所以作者在每一小章节除了把弘一大师的原文摘录与此之外,还对文章进行了翻译,让现在的后人可以清楚的看懂。全书主要分为四个大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是弘一大师在皈依前断食的一次身心的记录。这一次的断食,最开始只是想治疗一下大师原本的神经衰弱,但是也是这件事促成了最后大师的皈依。第二部分,主要的内容是大师在各各地方以及场所进行讲经说法的“发言稿”这一部分所囊括的内容很多,包括对僧人的劝导、对俗家弟子的讲法,也有对佛教常见问题的回答,更有大师对自己的反省,均在第二部分里充分的进行了体现。书中的第三部分主要是收录了很多的大师生前自己所写的文稿、偈语、诗词等内容,弘一大师在未皈依之前,他的艺术造诣就已经非常之高了。而在本书中的内容,均是大师皈依后的作品,加入大师对佛的理解更显得了禅意。本书的第四部分,可以算是后记了,主要是后人对大师的怀念,对大师的回忆。并在最后的部分,算是详细的描述了大师在皈依前的人生经历。弘一大师算是近代史上佛教里非常著名的大师之一,他的一些贡献以及思想对现代的佛教里依然影响深远。就算是已经圆寂了近八十年了,他的名字依然可以耳熟能详。

就在转身之间——评《转身遇见佛》

  说到弘一法师,人们自然会想到他的另一个身份——翩翩公子李叔同:“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指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夏丐尊先生评价弘一法师:“综师一生,为翩翩之佳公子,为激昂之志士,为多才之艺人,为严肃之教育者,为戒律精严之头陀……”可见,弘一法师的一生角色很多,因为角色多,所以他的人生也就丰富,也就精彩。但是,为什么一个多才多艺的“佳公子”,摇身一变而为一个戒律精严的“头陀”呢?他究竟是才华太高而不能容于凡间只好寂寞遁世,还是情缘太重而无法活在红尘只能逃避空门?这两种猜测我都有过,有时候会认为这两种可能都有,因为像李叔同这样有大才华的人往往会有非同寻常的想法,他看人看世界的角度本就有别于常人。我有时候会想,像李煜、郑板桥、张恨水这类的人如果客观条件允许,很可能也会出家。包括张国荣。这些有才华的人出家,有时候就像有才华的人自杀一样,是不能用平常心思去揣度的。  不过,像李煜、郑板桥这样的人如果出家会是一个什么样的和尚我们无法去猜测,但是出家之后的李叔同却变成了实实在在的弘一法师,这种华丽的转身完成得很彻底,有时候你会很难把这个“戒律精严的头陀”和那位翩翩“佳公子”等同起来。作为一个才子,常常是“人太敏感,活得虽丰富却烦乱”,而作为一个法师,首先要做到的就是一心不乱。那么如何把“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才子心收回来,而为“心无挂碍无挂碍故”的菩萨心,这种转变对于一个普通人来说都殊为不易,更何况是一个大才子。所以,当李叔同变成了货真价实的弘一法师的时候,我们只能是敬服。  现在还是要回到刚才的话题,李叔同为什么变成了弘一法师?《转身遇见佛——弘一大师修心录》的标题就初步回答了这个问题——转身遇见佛。《华严经》有云:“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只因妄想执着不能证得。”而放下了妄想执着,生即是佛。于是李叔同就放下了,就完成了他华丽的转身,于是,李叔同就变成了弘一大师。  但是还有另外一个问题,李叔同为什么要变成弘一大师,也就是他为什么要出家?这个问题的答案在这本书所收录的弘一大师的演讲录里可以多次找到,这源于他对佛的理解:“佛法以大菩提心为主。菩提心者,即是利益众生之心。故信佛法者,须常抱积极之大悲心,发救济一切众生之大愿,努力作利益众生之种种慈善事业,乃不愧为佛教徒之名称。”也就是说,李叔同出家,和他在家做才子的时候一样,都是因为爱,因为他对这个世界的爱,对众生的爱。做才子也好,出家也罢,他都想利益大众,利益世人。  实际上,也许正是李叔同这样的才子才最适合出家。释迦牟尼是王子,地藏菩萨是王子,松赞干布是土蕃国的创建者,这些人对佛教的弘扬,才让佛教得以传承光大。试想,如果弘一大师不是李叔同,他也不会如此受到关注,虽然他的佛学修为足以担起“得道高僧”的美名。佛云: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菩萨有云:诸法空相。于是,李叔同即是弘一,李叔同即非弘一。差别只在转身之间。又本无差别。

做不了大师,起码向大师学习

试着写篇书评我不信佛,但是身边有信佛的朋友和亲人,所以看着书中的点点滴滴并不会觉得很陌生。前几章中写到大师绝食。炼心先练身。之前看了一篇文章,说饥饿是最好的锻炼。为了减肥偶尔也会心血来潮的不吃晚饭,空气中弥漫的饭香甚至是厨房透出的一丝黄光,最后甚至是脑补的某个食物的样子也会把自己折磨的不行,但是大师可以选择二十天断食。这20天的断食记录中可以看出他的身体也经历了很多的折磨,每天不能做什么重活,只能躺躺歇歇,但是大师说,20天的绝食之后,无论是身体还是心灵都焕然一新。ps,其实这种断食方法中并不是什么都不进,分为初期的先进米汤,一点点的减少每天的量,然后每天其实也是多少也会喝点果汁,所以那些想节食的人还是要注重方法。每个人心底其实都住着一尊佛吧,每个人的内心底部都是柔软善良,只是世界纷繁芜杂,像灰尘,遮盖了这最深层的东西。佛家讲究大菩提心,所以你会发现任何一个真正相信佛而不是盲目去迷信的人,看起来都是善良柔软的。书中有句话很喜欢,智慧的人不执着于自我,所以称作空。于佛而言,放空自己,才能放下小我,放下狭隘的想法,去用更宽广的心胸去包容任何人,去帮助任何人。于我们每一个俗世的普通人而言,这也是一种生活的智慧,放空自己,才能更好的去接受,放空自己,才能更加纯真,真实的去生活。整本书对我帮助最大的是大师说的自己改过自新的方法,在过程上分学习、反省、改正三个步骤;具体的方法上,大师结合自己的经历列举了10条。1、虚心。有这样一个故事,孔子说,“知道怎样做符合道义却不能改变自己,有不善的地方而不能改正,是我担忧的事”蘧(qu)伯玉是当时的一个贤人,有人让他去见孔子。孔子与他坐下来,问“老师是做什么的?”对方回答说“夫子想使自己的过错更少而很难达到。”圣贤都如此虚心。2、慎独。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临薄冰。3、宽厚。4、吃亏。古人说“我不知道什么样子就算是君子,但是每每看到肯吃亏的就是君子。我不识别什么样的就是小人,每每看到喜欢占便宜的就是小人。”5、寡言。很多时候祸从口出。6、不说别人的过错。古人说“时时检点自己的行为都没有时间,哪有功夫检点别人呢”。孔子说“多责备自己,而少责备别人”7、不掩饰自己的过错。子夏曰“小人的过错一定会加以刻意掩饰”8、不遮掩自己的过错。9、听到诽谤不辩解。古人说“怎么样平息诽谤之言”,回答“不辩解”。10、不愤怒。古代贤人说“二十年来治愈一个怒字,到现在还没消磨改进”《华严经》说“怒气一念之间,能打开百万危害的大门”后面又从智能高韬、慈心感怀、慧眼清淡几个类别来诉说大师对于佛学的人生的自己的见解。曾经一度觉得,一个有信仰的人和一个无信仰的人在平时看不大出来,但是其实在有事情发生了之后,一个有信仰的人会处理的比一个无信仰的人更成熟、相对更正确,看了这本书最大的感觉就是规范他们行为的话语的条条框真的挺多,而这所有的条条框框初衷都来自于一个善字。真心希望自己就算没有实际的信仰,也可以真正的做到在内心有一把尺子,然后让自己变得更好。


 转身遇见佛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