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章节试读

出版日期:2014-1
ISBN:9787108047705
作者:【英】凯伦·阿姆斯特朗 著
页数:219页

《佛陀》的笔记-第117页 - 佛法

当比丘以瑜伽术观想缘起法时,专注于每个念头和感觉的生起和消失时,他便“亲证”到这个真理,即没有任何事物是相互依存的,一切都是无常。
即没有任何事物是相互依存的,这句话有点蒙。根据上下文义,似为“没有任何事物不是相互依存的。”另外,如果事物不是相互依存的,没有联系,独立的,即是恒常,则导不出“一切都是无常”。

《佛陀》的笔记-第27页

《奥义书》名义上依据的是古代吠陀,但是对它又进行了重新诠释,从而赋予其更灵性和内在化的意义;这标志着印度教的形成。按照《奥义书》的教义,信众会发现“梵”就在自己存在的核心里。救赎不在婆罗门所说的牲祭中,而在于对“梵”的精神体悟中。“梵”是一种绝对的、永恒的实体,甚至高于诸神,是我人自身最深层的自我同一的。自我的理论之所以有吸引力,是因为它说明了人在自己的内心里就可以解脱生命的痛苦,并不需要祭司这个媒介介入,而且它也适合新社会的个人主义和对自我依赖的崇尚。

《佛陀》的笔记-第4页

精舍(巴利语arama)

《佛陀》的笔记-第87页 - 证道

这些真理似乎 没有那么明显的原创性。北印度大部分僧侣和苦行者都知道前三个圣谛,而乔答摩在 求道之初便已了知。如果这些真理有什么新奇之处,那便是“道谛”。乔答摩说他发现了证悟之道,也就是八正道。这个八正道支可以合理归为三无漏学,即戒、定、慧。
一、戒(sila): 正语、正业、正命。这些基本上是增长我们前面说过的善法。

二、定(samadhi):正精进、正念、正定,这些是乔答摩修证过的瑜伽训练。
三、慧(panna): 正见和正思维,这两个道支让修行者通过戒律和禅定去理解佛陀的法,“直接”进入法,把它们融入到生活当中。

《佛陀》的笔记-第28页 - 出走

相信自己最深层的自我与最高实体“梵”是同一的,就是对人类神圣的潜能达到惊人的崇信地步。这种学说在早期的《唱赞奥义书》中有经典的表述。在书中,尤多罗可大师想要告诉他的儿子斯维特凯图有关宗教的局限性,当时斯维特凯图还为懂得吠陀而洋洋自得。他要斯维特凯图把一块盐巴放到一杯水里。第二天早上,盐巴当然溶化得不见一丝痕迹,当时斯维特凯图喝杯里的水,发现盐巴溶解在水里,尽管他看不见它。尤多罗可解释说,这正好跟“梵”一样,你看不见它,但它就在那里。“整个宇宙都以这个第一本质(梵)为它的自我。这就是自我的本质,也是你的本质。斯维特凯图!”这确实是离经叛道的,一旦你理解到这个绝对是在万物之中,包括你自己,那么就不需要祭祀阶层了。人们不需要残忍和没有意义的献祭,就可以在自己的存在里找到生命的终极意义。

《佛陀》的笔记-第58页

在开始冥想之前,乔达摩必须有健全的道德基础。…直到持戒成为习惯,乔达摩才去接受更高的瑜伽训练。

《佛陀》的笔记-第91页 - 证道

艺术家、诗人和音乐家在 创作时必须保持宁静而诚实的心,才会充分发挥创造力。当人接近这个平静的核心时,他就能摆脱冲突的恐惧和欲望的驱使,平静地面对痛苦、悲伤和烦恼。一旦获得证悟,便可以发现从心里摆脱了我执的力量。

《佛陀》的笔记-第32页 - 出走

只有当人们意识到痛苦是不可逃避的现实时,他们才能开始成为完全的人。《本生经• 因缘谭总序》里的故事是象征性的,具有普遍的影响,因为未觉醒的人都试图否认生命的痛苦,并假装痛苦和他们没有关系。这种否认不仅是徒劳无益的(因为没有人能免除痛苦,这些 生命的事实总会出现),而且是危险的,因为它把人囚禁在幻象里,从而窒息了他们的精神发展。

《佛陀》的笔记-第17页

圣典里无意意探索乔答摩独特的个人成就,而是要阐明诸佛和全人类在求道时必经的道路。

《佛陀》的笔记-第90页 - 证道

当他在那个春天的夜晚宣告已证得涅槃时,这个新的佛指的是什么?他是否如“涅槃”的原意所指的像烛焰般“熄灭”了?在六年的求道生活中,乔达摩并不是自虐地走向自我毁灭,而是一直在寻求证悟。他想要唤醒人性的所有潜能,而不是泯灭它们。涅槃并不是指人的死亡:他所熄灭的不是他的人性,而是贪欲、嗔恨和幻想的烈焰。最后,他得到喜悦的“清凉”和宁静。佛陀断除了“无益”的心态,得到了无我执的平安。我们被囚禁在我执的牢笼里,不但对他人充满仇视,还扭曲了自己的知见,因而无法想象这般境界。

《佛陀》的笔记-第77页 - 证道

首先,禅修前开始的是他所谓的“正念”,他在正念中检视自己每个时刻的行为。他观察到他的情绪和感觉的起伏,以及意识的流动。每当感官的欲望生起时,他并不是去压制它,而是观察它生起的原因和多久之后消失。他观察他的感官和思想如何与外在世界互动,并且意识到自己的每个身体动作。他感知自己行走、弯腰、伸展肢体以及“吃、喝、咀嚼、品尝、便溺、行、立、坐、睡、醒、说话、静默”等行为。他观察念头如何在他心里生灭,以及欲望和愤怒的迁流如何扰动他心里的平静。这个“正念”不同于精神疾病式的内容。乔达摩把自己的人性放在显微镜下,并不是严厉批评自己的“罪恶”。在他的思想体系里,没有“罪恶”这种东西,因为任何的罪恶都只是“无益”的,它会把修行者困在他原本想要超越的自我里。乔达摩使用“善”和“不善”,两词意义重大。

《佛陀》的笔记-第49页 - 求道

根据数论派的观点,梵行的目的就是要学会分析自性和神我。修行者必须学会放下混乱的情绪,培养人类最纯净的智慧,只有这种智慧才能够映现永恒的神我,就像镜子里映现的花朵。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是只要僧侣真正明白他真实的自我是自由的、绝对且永恒的,他就解脱了。

《佛陀》的笔记-第8页

现存最古老的巴利语手稿,只有大约五百年的时间。

《佛陀》的笔记-第36页

人们总是喜欢把人类状况中不可避免的痛苦排除在外,但是一旦这种痛苦突破了我们建立的警示障碍,我们就再也无法像以前那样去看世界了。

《佛陀》的笔记-第15页 - 出走

正如我们所见,乔达摩感到他的生活变得没有意义。相信世界是苦难的,这是轴心时代的国家孕育灵性的根本条件。经历这场变革的人,像佛陀一样,都感到动荡不安。他们因充满无助感而身心俱疲,因害怕死亡而心神不宁,因与世界疏离而感到极度恐惧。他们以不同的方式表达这样的精神抑郁。希腊人把生活看作一部悲剧史诗,一部演绎人们追求净化和释放的戏剧。柏拉图谈到过人与神的分离,渴望摆脱当前不净的状态,达到知善合一的境界。公元前8世纪到前6世纪的希伯来限制也感受到同样的和神的疏离。认为政治流放是他们精神状况的体现。伊朗的琐罗亚斯德认为生命是一场善与恶的宇宙战斗。然而在中国,孔子哀叹时代的黑暗,背弃了祖先的理想。

《佛陀》的笔记-第11页

《佛陀》的笔记-第38页 - 出走

乔答摩在证得最高的道之后很长时间,还必须提防着魔罗,魔罗代表着荣格派心理学家所说的阴暗面,即心灵阻挡我们解脱的所有潜意识因素。证悟绝不是 这么 轻易就可以达成的。放弃过去的自我是很可怕的,因为 那是我们知道的唯一的生存方式。尽管熟悉的事情无法令人满意,我们还是执着于它,因为 我们害怕未知 的 东西。但是乔答摩说过的神圣生活,要求他放弃他 所爱的一切和不可再生的人格。每次,他都必须和自己不愿完全舍离的那部分(可用 魔罗代表)抗争。乔达摩正在寻找一种 完全不同的人类生活方式,要孕育这个新的自我 ,需要漫长和艰苦的努力 。

《佛陀》的笔记-第12页

一些历史学家把公元前800年至公元前200年这段时期称为“轴心时代”…乔达摩,还有公元前8世纪到前6世纪伟大的希伯来先知,公元前6世纪到前5世纪革新中国宗教传统的孔子和老子,公元前6世纪的伊朗圣哲琐罗亚斯德,以及敦促希腊人质疑那些看似不言自明的真理的苏格拉底和柏拉图(公元前427年至公元前327年)。

《佛陀》的笔记-第109页

他对一个纠缠于哲学的比丘说,他像是个受伤的人,直到他弄清楚是谁伤他的,来自哪个村庄,他才肯接受治疗:在他得到这些无用的信息前,他早就死掉了。

《佛陀》的笔记-第65页 - 求道

乔答摩对于瑜伽方法论没有什么问题,后来也使用这些方法,但是他无法接受老师对于禅坐(Asana)经验的解释。在这里,他表现出对形而上学论的怀疑态度,这也是他整个宗教生涯的特色。他知道这个经验是自己创造出来的,“无所有处定”怎么会是无限制、无造作的神我境界呢?“无所有处定”不可能是绝对的,因为那是他通过自己的瑜伽经验创造 出来的。乔答摩非常诚实,绝不允许被任何不经事实验证的解释所 欺骗。他所达到的最高意识状态不可能是涅槃,因为他出定后,仍然 受制于烦恼、贪欲和渴爱。他还是保留了这个邪恶而贪婪的自我。他并没有通过这个经验得到永恒的转化,也没有得到持久的安宁。涅槃不可能是暂时的。这从概念上来说是自相矛盾的,因为涅槃是永恒的。我们平常生命的刹那生灭是痛苦的主要特征,也是烦恼不断的来源。

《佛陀》的笔记-第91页 - 证道

这就是佛陀在证道后的的几年里为什么始终不愿确定或描述涅槃的原因:那样做是“不如法的“,因为对未证悟的人来说,是无法描述这个状态的。证得涅槃并不是指佛陀再也不会受苦,他就像每个人一样还会衰老、生病、死亡,会感到痛苦。涅槃不会让觉醒的人免除痛苦,而是让他们接受痛苦、拥有痛苦、肯定痛苦,在痛苦当中体会到内心的深刻宁静。因此,我们必须从自己心里与存在核心里去发现涅槃。那是完全自然的状态,不是通过恩赐或超自然的力量给予的。只要人们像乔达摩一样勤修菩提道,都可以成正觉。涅槃四个宁静的中心:它赋予生命以意义。一个脱离这个宁静之地并且没有证道的生活目标的人,可能会失败。艺术家、诗人和音乐家在创作时必须保持宁静而诚实的心,才会充分发挥创造力。当人接近这个平静的核心时,他就能摆脱冲突的恐惧和欲望的驱使,平静地面对痛苦、悲伤和烦恼。一旦获得证悟,便可以发现从心里摆脱了我执的力量。

《佛陀》的笔记-第38页

放弃过去的自我是很可怕的,因为那是我们知道的唯一的生存方式。尽管熟悉的事情无法令人满意,我们还是执着于它,因我我们害怕未知的东西。

《佛陀》的笔记-第6页

有人认为,世俗中的一切在神圣领域都有更强大、更实在的原型。我们在尘世间所经验的一切都是按照天界的原型模仿的;诸神的世界都是最初的形式,人类实体只不过是这种形式的微弱影像。这种观念成为古代文化中的神话、礼仪和社会组织的特征,至今仍继续影响着更加传统的社会。然而这种观念是我们在现代世界很难做出评判的,因为它无法从经验上去证明,缺乏我们认为作为真理而必需的理性基础。这个神话表现了一个不完善的观念:生命是不完全的,而且也不是全部;在其他地方必定有更好、更完全和更满意的东西。在热切等待过后,我们常感到已经错失了自己无法掌握的东西。乔达摩也有这种想法,但是两者之间的区别也很大。他不相信这种“别的东西”只局限在诸神的世界里;他认为他可以在这个苦难、悲伤和痛苦的世界尽头使得这个信念成为明显的现实。

《佛陀》的笔记-第77页 - 证道

这个正念不同于精神病式的内省。乔答摩把自己的人性放在显微镜下,并不是严厉批评自己的“罪恶”。在他的思想体系里,没有罪恶这种东西,因为任何罪恶都只是“无益的”,它会把修行者困在他原本想要超越的自我里。乔答摩使用“善”和“不善”,两词意义重大。例如,性爱不是因为它是罪恶的才列入五戒里,而是因为它对人们入涅槃没有帮助,性爱象征着那种把人禁锢在轮回里的欲望,它会耗费许多原本可以用在瑜伽上的能量。

《佛陀》的笔记-第107页

他认为臣服于任何形式上的教条是没有德性可言的。“信仰” 意味着相信Nirvana的存在并证明它。而涅槃的人不会执着或攀附哪怕最权威的教义。A choice out of hope, not fear.

《佛陀》的笔记-第33页 - 出走

转轮圣王(cakkavatti)的形象已成为了乔答摩另一个象征性的自我,这个自我与他最终成就的一切相反,转轮圣王也许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甚至可以护佑世界,但他不是精神的证悟者,因为他完全依靠无力行事。那八个婆罗门中又个 叫憍陈如(Kondanna)的人,他相信小悉达多绝对不会成为转轮圣王。相反,他会抛弃家住的舒适生活,成为破除世界无知和愚痴的佛。

《佛陀》的笔记-第19页

吠陀信仰没有发展或变化;它遵从原型的秩序,反对追求不同的事物。它依赖的是具有巫术作用并试图主宰宇宙的外在祭典;它以仅限于少数人知道的秘传知识为基础。这种非常保守的精神信仰,从无时间和无变化的现实界中寻求保障。

《佛陀》的笔记-第51页

乔达摩总是质疑一切事物…告诫弟子不要轻信传闻,不要不加判断地就接受导师告诉他们的东西,而要全面验证教法,确保它们与自己的经验相应。

《佛陀》的笔记-第94页

乔达摩面向东方(不起震动的地方)禅坐……如果没有稳定的心以及正确的方向,是不可能证道的

《佛陀》的笔记-第113页

佛教观想里常见的就是缘起法,佛陀可能是在晚年用来补充苦谛,虽然巴利圣典说他在证道后立即谛观缘起法

《佛陀》的笔记-第4页 - 出走

当乔达摩审视人的生活时,他只看到残酷的苦的轮回,一个人从痛苦出生开始,不可避免地经历“老、病、死、杂秽”。他自身也不能逃脱这个宇宙的普遍法则。现在虽然年轻、健康、英俊,但只要想到前面不可逾越的苦,所有的喜悦和对年轻的信心都会化为乌有。就连他过的奢华生活到头来似乎都毫无意义,不足挂齿。当他看到虚弱的老者和罹患重病而丑陋不堪的人时,心里无法克制那种恶心的感觉。同样的命运,甚至更为悲惨的命运,也会降临到自己和所爱的人的头上。他的父母、妻子、幼子、朋友的生命同样短暂而脆弱。当他牵挂和思念他们时,他的心只会陷入痛苦。他的妻子会失去美貌,小罗睺罗明天可能会夭折。从昙花一现的事物中追求快乐,不只是非理性的:所爱的人的痛苦和自身的痛苦不断增加,不仅给当下投下暗影,还夺走了他的这些关系中的所有快乐。
但是为什么乔达摩把世界看得这么暗淡呢?人终有一死,是个很难承受的生命事实。人类是唯一活着知道他们终有一死的动物,而且他们发现这种死亡的景象总是很难去想象。但是我们大多数人都设法在人类的部分经验,比如快乐和感情中寻找某种安慰。有些人只是逃避现实,拒绝思考世界的痛苦,但是这种做法是不明智的,因为如果我们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生命的悲剧可能是毁灭性的。自从远古以来,男人和女人都创造出宗教,使自己相信人的存在有某种终极的意义和价值,尽管令人沮丧的证据与此恰恰相反。但是有时候神话和信仰习俗似乎是难以置信的。人们于是求助于其他方法,来超越日常生活的痛苦和挫折,这些方法有:艺术、音乐、性爱、药物、运动或哲学。我们都是很容易陷入绝望的生命体,我们必须努力在内心创造一种信念,相信生命是美好的,即使我们四周所见到的是痛苦、残酷、疾病和不公正。

《佛陀》的笔记-第16页

福音书把耶稣描述为一个具有特质的非凡人物,保存了他特殊的措辞,深奥的情感以及纠结、性情暴躁和恐惧的时刻。…佛陀,我们只能看到他超凡的安详、自控力、超越肤浅的个人偏好的高尚品质,以及内在的深邃的平静。

《佛陀》的笔记-第14页

上座部佛教一直强调瑜伽的重要性,并尊崇已证得阿罗汉果位的比丘,他们都是像佛陀那样已证道的成就者。但是大乘佛教不同,教徒把佛陀尊为人类生活中的永恒存在和崇拜对象,从而保存了巴利圣典同样看重的其他价值,特别是慈悲的重要性。他们觉得上座部佛教太过于排他,阿罗汉只注重自身的证悟。他们更喜欢崇拜菩萨的形象,菩萨就是被授记要成佛,却为了救度众生而延迟证悟的男人或女人。

《佛陀》的笔记-第48页

耆那教在推行温和的教义时,却对自己非常暴力

《佛陀》的笔记-第1页

公元9世纪创立禅宗临济宗的义玄禅师甚至极端地对门徒说:“见佛杀佛。”他是强调独立于权威人物之外的重要性。

《佛陀》的笔记-第93页

佛教基本上是心理学上的宗教

《佛陀》的笔记-第3页

耶稣也是这么认为,他对未来的门徒说,如果要跟随他,就必须离开妻儿,离开自己的父母。路加福音9:57-62;14:25-27;18:28-30

《佛陀》的笔记-第1页

撰写一部释迦牟尼的传记,绝非合乎佛教观念之举。按照他们的观点,不管权威是何等令人敬畏,都不应对其加以崇拜,佛教徒应该自我激励,依靠自己的努力,而不是依靠有魅力的领袖。

《佛陀》的笔记-第92页

在许多世界性的神话里,人类就是在这个世界之轴(宁静之所)和真实者或者绝对者相遇;在这个地方,那些世俗中似乎对立的事物,达到了对立统一的境界。对立统一构成了神圣者的经验。

《佛陀》的笔记-第18页

原始雅利安人部落的语言,即梵语

《佛陀》的笔记-第51页 - 求道

但是乔答摩没有时间探讨这种方法。他总是质疑一切事物。后来他有了自己的教团,也一再告诫弟子不要听信 传闻,不要不加判断地接受导师告诉他们的东西,而要全面的验证教法,确保它们与自己的经验相应。……他不只是以平常的、理性的思考去参透这些教义,而是利用瑜伽的原则。

《佛陀》的笔记-第66页

《佛陀》的笔记-第38页

摩罗代表着荣格学派心理学家说的阴暗面,即心灵里阻挡我们解脱的所有潜意识因素。

《佛陀》的笔记-第108页 - 佛法

佛陀总结道:”比丘们,同样道理,我的法就像木筏,用于过河,而不是紧抓不放。若你准确领会法如筏的的本性,甚至会舍弃好的教法,更不用说不好的教法。“他的法完全讲究实际。法的目的不是要提出颠扑不破的定义,或满足弟子们关于形而上学问题的好奇心,而是要使人跨越痛苦之河,到达”彼岸“,佛陀要做的就是帮助弟子们解脱烦恼,获得涅槃寂静。除此目标,其他都不重要。

《佛陀》的笔记-第18页

佛陀求道的许多方面都符合现代社会的精神特质。他严谨的经验主义和西方文化的实用趋向尤其协调一致,此外他对智性和人格独立性的要求也和西方相符。

《佛陀》的笔记-第5页

自从远古以来,男人和女人都创造出宗教,使自己相信人的存在有某种终极的意义和价值,尽管令人沮丧的证据与此恰恰相反。但是有时候神话和信仰习俗似乎是难以置信的。人们于是求助于其他方法,来超越日常生活的痛苦和挫折,这些方法有:艺术、音乐、性爱、药物、运动或哲学。我们都是很容易陷入绝望的生命体,我们必须努力在内心创造一种信念,相信生命是美好的,即使我们四周所见到的是痛苦、残酷、疾病和不公正。

《佛陀》的笔记-第17页 - 出走

雅利安人种植药用苏摩,这种东西使婆罗门进入狂喜恍惚的状态,在其中聆听到神灵启示的梵语经典,即吠陀经典。[23]
原来吠陀经典来自于吸食“药物” (或说使人性欲旺盛的药物) 之后的胡言乱语啊!(与古老的萨满无异。) 晕死……
不过,这似乎解释了吠陀的衰落(在前轴心时代)——因为 soma 失传了!于是吠陀经典成了“难以被理解的”。(Soma 生长于喜玛拉雅山区,因而可能是向恒河平原的迁移使得人们不再(无法)种植 soma,最后就直接不认识它,也找不到它了。参见《伊索尔徳的魔汤》中关于 soma 的一节。)

《佛陀》的笔记-第110页 - 佛法

八正道、四圣谛、缘起法

《佛陀》的笔记-第30页 - 出走

他们身上穿的黄袍成为社会反叛的标志 。他们通过拒绝接受家主的生活,从而蓄意背离他们在旧世界中的地位。家主是社会体系的支柱:他们都是有家室的男人,负责维持家庭经济运转,生育下一代,捐助支持所有重大的祭祀活动,关心社会政治生活。然而,僧侣们却抛弃这些责任,追求彻底的自由。他们离开结构完整的家庭,到原始的大森林里去;他们不再受种姓制度的限制,也不再因为出生的偶然而禁止参加任何活动。他们和商人一样,都能行动自由,随意在世间云游,只对自己负责。他们的生活方式表明了这个时期特有的高度个人主义感。因此,乔达摩离开家,并不是为了较为传统古老的生活方式才放弃他那个时代的世界,他恰恰是要走在变革的前沿。

《佛陀》的笔记-第42页

僧侣们必须证明他们不是寄生虫,而是哲学家,能通过信仰提高国家的精神健康。


 佛陀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