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尔兰之旅》书评

出版日期:2015-7
ISBN:978753215551X
作者:(德) 伯尔
页数:183页

一直下雨的爱尔兰

爱尔兰是一个神奇的国度,引无数作家尽书写。海因里希·伯尔的《爱尔兰之旅》,是一个异乡人在爱尔兰三次旅行的整合,并在形式上致敬了尤利西斯的结构,将行程无缝衔接,浓缩至一天。这本写就于1957年的游记,亦被译作《爱尔兰日记》,虽是个人视角与私人记录,却并不自我狭义,相反,伯尔通过深入的体验与游历,不仅全景式展现了爱尔兰的风土人情,同时记录了爱尔兰民族的历史与精神。 很多作家都写过爱尔兰的雨,在《爱尔兰之旅》中,伯尔亦专辟一篇《爱尔兰的雨》,记录了一直下雨的爱尔兰。爱尔兰的雨有着特别的力量,如伯尔所言:“雨在这里,纯粹、出色,而且吓人。”在这里,水比沙子更坚硬,暴风雨亦不只待一时一刻,而是生活的中的常态。正因为如此,人们特别珍视雨过天晴的那一刻,场景与情绪被伯尔同样描摹与渲染地极为细腻:“太阳出现在地平线上,海面上浮现一道巨大的彩虹,近到我们以为看见了彩虹的原貌;彩虹的皮肤细薄无比,仿佛肥皂泡泡。”伯尔为我们解读了爱尔兰之雨的神秘与诗意,与乔伊斯、马塔斯等作家笔下的雨中故事相得益彰。 同样因为连绵不绝的雨,让整个爱尔兰,特别是都柏林潮湿、阴冷,常年居于雾气之中,并营造出了一种亦真亦幻的氛围,仿佛可以打通现实与过去,模糊生与死。这是作家们钟爱的场景,西班牙作家马塔斯在一次访谈中曾经提到,行走在都柏林的雾与雨中,好像真的能见到那些逝去的人们,那些沉睡的艺术家在朦胧的环境中再次复活。这样的情状,在伯尔的游记中亦有体现,他游历墓园,拜谒先贤,并隐约感受到他们的存在与灵魂的共鸣。在开篇不久,伯尔便引用了爱尔兰文摘上的格言:“墓园中葬着许多人,若没有他们,这个世界无法生存。”为了那些逝去的人,他为黑影喝下了杯中酒。而在雨中探访墓园,更是一种极为神秘的体验,于是伯尔在叶芝墓前,感受如此深沉:“叶芝的墓湿淋淋的,墓碑湿冷,叶芝刻在墓碑上的铭文,一如斯威夫特墓中朝我射来的小雪珠一样冰冷,冷冷看了一眼生命,看了一眼死亡的骑士,继续飞奔而去。”在雨的背景之下,气氛萧索阴冷,因为雾气的朦胧,让那些追忆与逝去的东西有了似有似无的影像,一切没有了清晰的轮廓,却仍显得极为迷人。这就像爱尔兰人心中的信仰,即使已经远行,无论走到哪里,都会想起这无边无际的雨,以及雨中被唤醒的那些回忆与故人。 伯尔虽不是爱尔兰人,却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在他的游记中,这个国度,远方的一切成为诗,几乎接近天堂。如他自己在跋中所表述的:“开始只不过是一趟旅行,一趟休息放松的旅行,到了最后,却成了关于奇妙魅力的报告。”然而,虽然身为异乡人,伯尔却绝不止步于走马观花,而是走街串巷,走到了爱尔兰的深处,细细感受体会,像爱尔兰一样生活、思考。 感谢有伯尔这样的作家,我们得以更充分地了解到爱尔兰的面貌,更好地去理解那里的文化与魅力。伯尔让我们懂得,爱尔兰可以是所有人的精神家园,那里不仅属于乔伊斯、属于叶芝,或属于贝克特、马塔斯,同样属于异乡人,属于伯尔或是我们。

每个时代的美都是唯一的

素有“大西洋上的绿宝石”之称的爱尔兰,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西欧国家。这次由一个有着五十多年历史的综合性的文学艺术出版社——上海文艺出版社,为我们带来这本《爱尔兰之旅》,带我们回到过去,曾经那个年代的爱尔兰,去看它的美。《爱尔兰之旅》的作者是德国作家海因里希伯尔的作品。他曾在1972年因《女士及众生相》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德国最重要的作家之一。1957年,萨尔地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重归德国。同年宝沃汽车出口销量紧追大众。在那个时期,在那个时代,作者把之前多次游爱尔兰的经历,所感所触,记录下来,有了我们今天所见到的这本游记《爱尔兰之旅》。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标杆。作者笔下的爱尔兰,没有用激烈的话语来讲述,平静淡然,但处处显出战争留下的痕迹。那里的人们没有过多的讲述战争,想要遗忘,想要抹掉,却改变不了战争曾经存在过。曾经多人居住的村庄,变成空动的废墟。战争带走的不仅仅是鲜活的生命,更多的是对生活的希望,对未来的渴望,但是幸好幸好,战争曾经存在过,而终于远离了。安宁的日子就在身边,却不能忘却那残酷的事实。或许爱尔兰人正在是此来时刻提醒自己,提醒着来往的人,战争是多么的无情。那些残留下的村庄,就是那个时代的标杆,就是那个时代的标记。而与之废墟相邻的,却是鲜活的部落,生与死,就这么近的相隔,我们不能否认这样的爱尔兰也是美丽的,它正焕发着新的生机。我们必须得承认作者的文字驾驭能力,他渲染着美丽的东西,不提战争,却无形中与丑恶的战争做了对比。正是因为他曾参过军,正是他曾上过战场,体会过生死之别,见识过枪淋弹雨,见识过前一刻活蹦乱跳的人,下一刻就变成冰冷的尸体,或支离破碎,因为他也曾受过伤,且曾被美军俘虏,才让他对战争深恶痛绝,才让他在看到爱尔兰普通民众的这些情景下,写下了这般文字。也正是由于他真心体验到普通人民的苦,众苦至心枯,化作力量,让笔下的文字上升到一个新的层次。爱尔兰不仅有美食,音乐,还有许多非常值得一看的景观。如作者文中提到的圣帕特里克大教堂,它的重要性相当于英国的西敏寺。教堂中,除了有早期塞尔特人的墓碑以外,还有在爱尔兰建国历史中的重要人物,包括爱尔兰共和的第一任总统。并且这里至今还收藏着全爱尔兰最大的钟。“人心所愿之土,其美永不褪衰。” 一位爱尔兰诗人曾经如此赞过他的故土。当然今天的美,与昨天的美,不一样,却同样具备美的资格,这些所有的一切,却深深提醒着我们,铭记历史,珍爱和平。伯海因里希尔代表作品有:小说《教堂边缘》、《正点到达》、《与一位女士的合影》、《丧失了名誉的卡塔琳娜》等。而今年恰好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在这么一个特别的日子里读这本书,更别有一番滋味。

当上帝创造爱尔兰时,他创造了不少

这本是一篇游记的合集,就像很多人做过的那样,把旅游的过程中的所见所闻写下来,成为文字。略有些野心的,还想着发表,赚几个晚餐钱。伯尔的《爱尔兰之旅》似乎要比这些,还要更多一些。这是一篇文化见闻式的游记。初读一本书,有一个习惯,不看作者简介、不看内容简介,单单看完一本书,体会书中最原初的味道。这本书也是一样,第一遍看的时候,因为封面、因为书名,还以为是一本散文式的小说,待读完才发现,自己绝对是个猜谜低手。不过再看书名的时候,才觉得这绝对是自己不好好看书名的缘故,人家明明写着:爱尔兰之旅呢!说是“旅”,伯尔在爱尔兰花的心思可是一点不少。他像一个常年居住在爱尔兰的当地人一般,租一个临街的小屋,开着阁楼上的小窗, 泡一杯浓浓的咖啡,拿着一张爱尔兰当地的报纸,看着临街人来人往、车水马龙。他把一切都看在了眼里,“许多灰绿色的旅行毛毯紧罩着的瘦弱的肩,许多严肃的脸庞,还有教士竖起的衣领上的许多别针……”。他是那么细致的观察,以至于捧起图书的读者,只好乐滋滋地捧一杯咖啡,拿着这本书,跟着他一起游览爱尔兰了。伯尔说,他深深地爱着爱尔兰。“我已在为爱尔兰辩护,尽管自己到这个国家才十个小时,其中还包括五个小时睡觉,一小时沐浴,一小时待在教堂……”伯尔大概不知道,在中国,有一个词汇叫作“眼缘”。当他踏上这片名叫爱尔兰的土地时,其实他与爱尔兰的缘分就已经结下了,爱尔兰与他,是有眼缘的。他看得到她的美,她的俗,她的一切,神话、生活、宗教、游戏、工作,在伯尔的眼中,无不美,无不可写。用他自己在书中的一句话,总结这本书的话,我想用这一句:当上帝创造爱尔兰时,他创造了不少。

那个时代的爱尔兰

在现代人的眼中,爱尔兰应该是有着碧绿的田园、清澈的湖泊、迷人的古堡,是安静平和的一副风光画卷。但在海因里希·伯尔的作品《爱尔兰之旅》中,却读不出这样明艳的色彩,相反有一种阴晴不定的乌云压顶,就算是对一些爱尔兰人有趣性格的描述,也带有丝丝的忧伤别离感,让读者体味着是那个时代不一样的爱尔兰味道。海因里希·伯尔是德国当代小说家,197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伯尔虽然是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但是在国内的知名度并不如其他获奖者大众化,他的作品多出现在八十年代一些人文经典出版社的出版物里。这本《爱尔兰之旅》是他的一部散文集,描述了自己在不同时期多次去爱尔兰的所见所闻,正因为是不同时期的作品,所以贯穿于文集中的感情并不具有连贯性,不是一般意义上线条型的游记。在这部文集中,爱尔兰人的性格和生活状态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们生活上并不富裕,非常容易有满足感,有着盲目的乐观,没有时间概念,沉浸在自己的慢生活里。在《当上帝创造时间时》里,爱尔兰人从来不会对迟到动怒,他们会说“当上帝创造时间时,他可创造了不少”,爱尔兰人似乎没有时间观念,他们不怕等待,任时光渐渐流逝。警察在检查司机的驾照时,可以跟司机漫无目的地聊家常,谈天气、说孩子,突然想起驾照的事情,司机一句没有带就可以安全通过,这就是令人惊奇的爱尔兰。在《D女士的第九个孩子》中读到的是家庭成长的无奈,爱尔兰人不像美国人那样追求富有、向上的生活,他们只要维持生活即可,能继承家人的看似百无聊赖的工作就很好,当这工作无法维持一家子生计的时候,那也不得不背井离乡去他国谋生,但离开并不是爱尔兰人的选择,是被生存环境所逼迫,就算再贫困他们依然愿意留守在自己的家乡,于是离开变得让人忧伤而又无奈。 作为一个旅者,到另一国家的时候,都会与自己的国家进行比较,伯尔也在文中将德国人与爱尔兰人的为人处世的态度进行了对比,他对待爱尔兰的态度是相对客观中立的,并没有过多的夹杂自己的感情色彩,只是在描述那个时代的爱尔兰,静谧而忧伤。

慢节奏的趣味

一个在物质上丰富的先进民族一般都是高度组织化并富有效率的,这个民族的人民一般执行力比较强干脆利落,不拖泥带水。但是长久生活在这样的氛围中,人自然会想体会那种悠闲的氛围:脚步不是那么急匆匆的,不必丁是丁卯是卯地赶时间,好像一秒钟都不允许出错一样,而是一种慢悠悠的自在生活,不必非要守时,不必非要执行力那么强。197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海因里希伯尔的经典之作《爱尔兰之旅》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就出版过一次了,那时书名叫《爱尔兰日记》。当时我并不太懂这种慢悠悠的笔调所描写的慢悠悠生活有什么意味。前几天在网上看到有人也表达了困惑和质疑。其实平心静气想想就明白了:一直忙碌的人希望能慢下来,休息一下,一直运转的机器也需要暂时停下来,保修一下。就像当下的白领、高管并不会真的放弃压力大的工作,但却对西藏、凤凰和香格里拉之类的地方趋之若鹜,同一个道理。作家以卖文为生,没有了白领们紧迫的生活压力,也就不会像他们一样一边去西藏旅游,一边应付巨大的工作压力。作家感受到的是社会环境氛围的不同。德意志作为一个务实的民族,讲究一板一眼认真务实;而爱尔兰民族虽然有图灵、爱丁堡和乔伊斯等文化名人,但整个民族给人的印象是懒散而缓慢。我在加拿大碰到过一个爱尔兰小伙子,有一次他很抓狂地喊:“是啊!我每天都烂醉如泥,狂饮度日!有什么奇怪的吗?我是爱尔兰人嘛。”想来是别人一旦知道他是爱尔兰人,就问他是不是爱喝酒。可见爱尔兰人的一些特征是大家很容易联想到的。我觉得这是伯尔来到爱尔兰感受最深的一些东西:缓慢、人情味儿。在本书的宣传语上有“最富于同情心”一语,其实德国是两次世界大战的战败国,爱尔兰跟着英国是战胜国,所以反过来德国人同情爱尔兰人,民族气质是一种骨子里的东西。这也是为什么上世纪九十年代的我读不懂这本书的原因。那个时代的中国刚刚迈开改革的脚步,生活节奏还不快,整个社会都期望着财富和繁荣,不会对文中所赞赏的不守时、散漫有所理解甚至赞赏有加。那个时代我记得吹捧的是“深圳速度”,一天盖一层楼。当时唯一觉得好玩的是书中关于喝啤酒的文章:政府规定中午不许卖啤酒给本村人喝,但过路客可以。于是相邻两个村子的酒鬼就互相往对方村子里跑,就为了一杯啤酒。路上碰面还咒骂几句操蛋的规定。这个段子后来在好多杂志上都看到了,成了开心果。后来我听到中国也有类似的段子了:在老家,人们告诉我,在比较偏远的县边界有不少夜总会,特别赚钱。为什么呢?因为县政府接到上头命令,严禁政府工作人员进入夜总会,抓到一律开除公职。但是本县的纪委人员只能管到本县的范围,出了界他们是管不了的。于是乎在各县的行政边界附近出现了不少夜总会,那些离不开夜总会的公家人就越过县界去别县的夜总会,对方县里的公家人到自己县里来。一到晚上,这些原来很荒僻的地方热闹异常。海因里希伯尔对爱尔兰这些缓慢节奏、不守规矩的喜爱就是由于身处快节奏社会而产生的对慢节奏社会的想象,比较外在而感觉不到这种缓慢和不守规矩对民族的拖累。在伯尔眼中,这些东西是幽默的、无害的,有时是悲伤的,但是这种悲伤像是一种背景,而不是真正的心理伤痛。比如,在爱尔兰火车从不准时,不准时是正常的,准时反而让人觉得异常。警察盘问路人往往变成唠家常,等到大家从八竿子打不着的亲戚关系里找到相互的关系,也就建立了信任,用不着盘问了,带不带证件都无所谓了。其实大多数人都这样吧,希望享受快节奏社会生产的物质财富,却能享受慢节奏社会的趣味。这本书对于我们,就享受这种趣味好了。

在乌云与大海之间

当提到爱尔兰这个国家,首先出现在你脑海中的是什么?是叶芝、乔伊斯还是U2、恩雅?翡翠般的小国向世界贡献出如此多优秀的艺术家,也是一种奇迹。而读罢海因里希·伯尔的《爱尔兰之旅》,对爱尔兰竟有种与高尔基的《海燕》神似的阅读体验。“在苍茫的大海上,狂风卷集着乌云。在乌云与大海之间,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濒临大西洋的爱尔兰,盛行西风的控制下,乌云是生活中的常客,因此人们见面打招呼都是“今天天气不错”。阴郁的天气、肆虐的狂风、离乡的惆怅都纠缠于一艘在大西洋上航行的轮船,作为船客的伯尔,心情可想而知。历史上有大批从爱尔兰移民美国的人。正如无数文艺作品表现的那样,他们对新世界满怀期待,又惶恐不安。伯尔多次写到与移民有关的故事,也许,在作家看来,背井离乡自有无数凄凉可与陌生人分享。《抵达》中与神父对话的女子、D女士的几个孩子,他们终将离开爱尔兰,去国外定居。隔段时间回来与家人团聚,可能仅仅是个幻想,当他们在陌生的土地上立足,某件事或某个人突然激起思念故土与亲人的涟漪,那哀伤与惆怅,也随时间而渐渐淡去。伯尔是德国废墟文学的代表人物,在《爱尔兰之旅》中,大量阴暗、死亡与新生的意象的运用,更像法国诗人波德莱尔的风格。在伯尔笔下,清晨的爱尔兰白雾漫漫,炊烟袅袅,行人在寒风中瑟瑟发抖,难掩困倦。然而,与波德莱尔的美学不同的是,伯尔能从灰暗中发现美的存在,在阴郁中给人带来一丝温暖。在清冷的爱尔兰街头,取牛奶罐的年轻女子的微笑,早餐店里爱尔兰少女的笑容,响彻整条街的教堂圣歌,都传达着一种诗化的美感。当然,在虔诚的爱尔兰,最美不过教堂与诗人纪念碑。作家对死生大事一向是敏感的,一位作家在另一位大作家的墓旁,更是如此。伯尔笔下的圣帕特里克大教堂,是全书最精彩的篇章之一。他眼中不只有教堂的干净澄明,更有衣着不整的乞丐与附近沉迷威士忌的酒鬼。那酒徒任由自己漂荡在大西洋边的浮船上,也不愿投身家庭与社会中,像那里的云一样,飘忽不定,灰暗阴沉。伯尔想象着那与他同龄的人在十三岁时离世的场景,忆及自己青少年时期的生活碎片,为早逝的同龄人献一杯酒,作家的人文关怀与缜密心思不经意间洒落在那遥远的时光里。伯尔对废弃村落的描绘足见其书写“废墟”的功力。在《被弃置村落的骸骨》中,伯尔用石墙、苔藓、铁楔等一系列静止的物象,向读者展示这被上帝遗忘的角落,任自然的力量将人类生活过的痕迹慢慢地、静静地毁掉,留下一片死寂。当女孩出现时,显得那么不和谐,那么刺眼,却又形成一种鲜活的冲击。在这废弃的村落,也还有着生命的存在。伯尔的爱尔兰之旅,不是今天流行的旅游攻略,也不是文艺青年的小清新之旅,他的游记有着生活在其中的真切体验,透过对爱尔兰人的刻画,讲述这个国家的历史与文化,不空洞,不虚伪。中国有句俗话说“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爱尔兰阴郁的天气和大西洋广阔的海面,滋养出性格忧郁、敢于冒险的爱尔兰人。在乌云与大海之间,有坐翡翠小岛,那就是绿色的爱尔兰。本文刊于《北京青年报》http://epaper.ynet.com/html/2015-09/25/content_156232.htm?div=-1


 爱尔兰之旅下载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