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癫狂的纽约》章节试读

出版日期:2015-9-1
ISBN:9787108052784
作者:雷姆·库哈斯(Rem Koolhaas)

《癫狂的纽约》的笔记-第537页

人们可以在任何地方安身立命,他们可以在任何地方都凄凄惨惨,也可以在任何地方都欢天喜地,建筑与此无关,文化无能为力之事,建筑也一筹莫展。

《癫狂的纽约》的笔记-第142页 - 乌托邦的双重生活

五十年之中,塔已经集聚起了自己的意义:它是意识的催化剂,技术进步的象征,娱乐区域的标志,常规惯例的短路与颠覆,归根结底,它是自在的天地。塔如今标示着均质日常生活模式中的断然决裂,是一种新文化星散的标杆。

《癫狂的纽约》的笔记-第447页 - 附录:一个虚构的结论

大都会需要,也理应有它自己的特质的建筑,这种建筑可以证明大都会状况的独特迹象的正当性,并将【拥挤文化】新造的传统发扬光大。

《癫狂的纽约》的笔记-第153页

建筑物们既有内部也有外观去。在西方建筑中,人文主义者的假设是,这两者之间如果有一种道德关联,是值得称道的:外观多少反应室内,室内也应和着外观。“诚实”的立面透露出它隐匿的内部活动。

《癫狂的纽约》的笔记-第386页 - 欧洲人:注意!达利和勒·柯布西耶征服纽约

他大张旗鼓的提倡坦诚,以至于这种坦诚存在的代价却是彻底的平庸。
曼哈顿异想天开的技术无处容身了。对勒·柯布西耶而言,将技术作为一种工具和想象力的延伸来使用等同于滥用。远在欧洲的他是一个技术神话的真正信仰者,对他来说,技术本身就棒极了。它必须保持自己的原初面貌,只能以一种最纯净的形式展现,一种严格的图腾式展现。
他的水平摩天楼的玻璃墙包裹的,是一片全然的文化空洞。
....
这样,勒·柯布西耶便解决了拥挤的问题,但是,他也消灭了拥挤文化。
他创造的是纽约自己的规划者们避之不及(他们口惠而实不至)的令人失望的城市:被疏散了的拥挤。

《癫狂的纽约》的笔记-第159页

通过产生两种不同的建筑,脑白质切断术满足了自体的纪念碑面对的两种互不相容的需求。一种是大都会外表的建筑,它的责任是为城市提供雕塑般的经验。另一种是室内设计的突变,采用最现代的技术,它回收利用、转化和制造记忆,以及辅助这些记忆的图像,印证和摆布大都会文化中的各种更替。

《癫狂的纽约》的笔记-第191页 - 乌托邦的双重生活:摩天楼

【拥挤】自身是使得这些隐喻在网格的现实之中得以实现的基本条件。只有拥挤才能产生出超级住宅(Mega-House)、超级村落、群山,还有现代化的汽车的威尼斯。
这些隐喻一起构成了一种拥挤文化的基石,这种文化才是曼哈顿建筑师们真正的业务。

《癫狂的纽约》的笔记-第148页 - 乌托邦的双重生活:摩天楼 <控制>

这些室内公园的尺寸从来超不过一个街区的尺寸:那便是孤身的“规划师”或单个“愿景”掌控中的最大增幅。既然,在网格未曾明言的哲学中,曼哈顿的所有街区都莫分轩轾,刻意求同,单一街区内的突变只潜在地影响他者:理论上,每一街区如今都可以借有不可抗拒的人工合成,称为一块自在的“飞地”。
这一潜力也意味着本质上的疏离:城市不再由或多或少同质的肌理所组成了——不再是彼此呼应的城市碎片的马赛克镶嵌——如今每一街区都独处如孤岛,彻头彻尾地属于了自己。曼哈顿成了一片街区的陆上群岛。

《癫狂的纽约》的笔记-第521页

库哈斯努力促成的是两种极端的和解,而不是对立。他的解决方案,是精明的美国商业建筑师和精英的欧洲现代主义者所代表的两种都市学的媾和(或者说,西方城市内部两种势力的妥协)。

《癫狂的纽约》的笔记-第74页 - 康尼岛:异想天开的技术

从前我喜欢看电影。其实电影自诞生至今所发展出的大多类型,都在“梦境公园”的这张图中有所展示。类型电影(更广泛的电影及艺术形态)对应着游乐场(更广泛的建筑和生活空间),梦境对应着欲望。记着大南京也有这么个类似的玩意儿。不过读到这儿,首先想起来的,是Frank Miller君在《黑暗骑士归来》中,描写的那段蝙蝠侠跟小丑的相爱相杀。小丑,一个游乐园的终极形象,成为了享乐的毁灭的象征。这种隐藏的、不自觉的忧虑发生在侦探漫画的“低级趣味”里。

《癫狂的纽约》的笔记-第409页

勒·柯布西耶的“解决方案”汲干了曼哈顿的精髓——拥挤。

《癫狂的纽约》的笔记-第378页 - 欧洲人:注意!达利和勒·柯布西耶征服纽约

游民是些现代建筑理想的客户:他们永远需要庇护所和卫生,是太阳和美好室外的真正热爱者,对建筑教条和形式布局无动于衷。

《癫狂的纽约》的笔记-第21页

既然席卷一切的法则无从休止,那么今朝的温文尔雅就难免是明日的茹毛饮血。

《癫狂的纽约》的笔记-第28页 - 史前 <报告>

曼哈顿是逆巴黎,反伦敦的。网格首先是一种概念性的投机。
尽管看上似乎不偏不倚,对曼哈顿岛而言,网格实际上意味着一种处心积虑的程式:无视地形,无视现存,将心智的建构凌驾于现实之上。
它的街道和街区的编排宣示着,它的真正野心是驯服自然——如果不是泯灭自然的话。

《癫狂的纽约》的笔记-第1页 - 被扩大的建筑学

p527
但事实上,他和别的建筑师不同的一点,就是他总是努力地去除各种表面的“个性”,他拥抱的是“不对称性、非线性,以及变化多端的、同时涌现出的物质特性的奇迹,和它们的不容否认原文如此”。
p450
在大都会的群岛中,每一座摩天楼——当真正的历史不在场时——便发展出了独自的即时“民间传说”。通过脑白质切除术和分裂的双重割断——将建筑的内外分离,将内部的发展置于小的自治王国之中——这样的结构便可以将它们的外表专注于形式主义,而将它们的内部专注于功能主义。

《癫狂的纽约》的笔记-第520页

《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所见证的,分明是“拥挤文化”在传统城市的危机而非希望。

《癫狂的纽约》的笔记-第513页 - 译后记

1807年,由2028个街区组成的整饬的“网格”,是由长于测绘的工程师鼓捣出来的,一种完全工具理性的产物,它“以公平牺牲了美观”。它有这么几个不同寻常的地方:其一,“网格”的构成,和未经开发的产业上的地形和地理条件没有任何关系;第二,它不可预见会有什么样的居民和城市生活安置在那里;第三,它不预计这个城市未来的发展,而只是在各个可能的方向上随意延展;最后,它并不指定每个街区的形象和功能,每个街区间的空间关系是均匀一致的——相应地,在后来的纽约,垂直方向上的规划机制是“地面的一味倍增”。

《癫狂的纽约》的笔记-第148页

这一潜力于是也意味着本质上的疏离:城市不再由或多或少同质的肌理组成了——不再是彼此呼应的都市碎片的马赛克镶嵌——如今每一街区都独处如孤岛,彻头彻尾地属于了自己。曼哈顿成了一片街区的陆上群岛。

《癫狂的纽约》的笔记-第452页

通过【脑白质切断术】和【分裂】的双重割断——将建筑的内外分离,将内部的发展置于小的自治王国之中——这样的结构便可以将它们的外表专注于形式主义,而将它们的内部专注于功能主义。


 癫狂的纽约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