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狱琐记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日期:2013-10
ISBN:9787108045270
作者:王学泰
页数:303页

内容概要

王学泰
1942年生于北京,1964年7月毕业于北京师范学院中文系,“文革”中受冲击。1970年至1980年在北京房山县中学工作,1980年调入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主要学术领域是文学史与文化史。

书籍目录

小引
一 “复杂”与“故事”
二 我的第一个“监狱”
1 “监狱”的分类
2 山雨欲来
3 我的第一个监狱
三 我的第二个监狱
1 摩托车上间隙
2 半步桥边K字楼
3 “号间门偶向人开”
4 预审、逮捕、审判
5 K字楼的吃
6 K字楼中的日常生活
7 K字楼中的犯人
8 上诉期,地震与悲痛的父亲
四 我的第三个监狱
1 北京第一监狱
2 “文革”末期的监狱
3 初进三中队三小队
4 编写节目
5 三中队其他犯人
6 狱中来了新犯人
五 监狱常事拾零
1 接见
2 在监狱中患病
3 大墙里面看电影
六 平反现场
1 改革的先导——平反冤假错案
2 平反现场
七 北京市高等法院接待站
1 归来
2 市高法接待站
附录一 生活的第一课
附录二 鲜为人知的“反动学生”案
附录三 1963年-1966年的大陆高校清理“反动学生”事件
一 缘起
二 铺开
三 “罪行”
四 处理
五 改正
六 重聚
附录 四野驴顾惟乔
一 独特的1960届
二 好强的、积极的顾惟乔
三 博学的顾惟乔
四 悲惨的顾惟乔
附录五 号子里的战争
——评《号子里的人》
附录六 读者陈建新推荐有关张建旗下落的文章
后记

作者简介

这是作者作为“现行反革命”狱囚,于1975年3月-1978年10月在北京K字楼看守所和北京第一监狱所见所闻的真实记述。它生动细致的展现了监狱的日常生活和形形色色的囚犯遭遇,在身份、经历各异的这个特殊群体中间,在看似荒诞离奇、黑色幽默般的故事背后,折射出“文革”末期普遍的微妙的社会心理和高压、混乱背景下的人情世故,是一份既真实、又具深刻洞察的历史记录。


 监狱琐记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5条)

  •     之前看过 上学记,巨流河,都很喜欢。作者有笔力,有经历,大都心态平和,有独立思考在里面,对自己的价值观也有坚守。大概就是属于写的又好看有耐看。十余年左右的动荡,至今仍未解封,从这些书里,了解一些真相,更好 认识历史与人性,也多一些反思。历史充满了值得探索的地方。
  •     《监狱锁记》这本书,当初购进时只因它在2013年各大读书榜单中一枝独秀。没有鲜艳的封皮设计,看似土气,透着平凡,作者王学泰老先生虽是社科院老学者,在大众文艺圈里也不算是出名。本书却凭借着朴实、真诚、坦率的语言另所有阅过的读者对这本书爱不释手。首先不得不先介绍一下此书的背景,否则对于在“号子”里呆过的人谁又会有什么好感?本书是作者作为“现行反革命”狱囚,于1975年3月—1978年10月在北京K字楼看守所和北京第一监狱中所见所闻的真实记述。所以其时代背景的特殊性也决定着与现在我们印象中的监狱是有着明显差距。一般来讲,文革十年的大致时间是1966年至1976年,所以作者在75年因一本《推背图》和几句闲语成为阶下囚,在现在看来已然是荒唐至极。正如作者在书中所言“没有接触过监狱和犯人的人们对于监狱生活抱有一种神秘感,以为关在其中的都是一伙青面獠牙的人物。其实,号子里人与当时社会上的人没多大差别。”在阅读此书之前,除了在电影当中,现实谁曾有机会接触到真正的犯人。作者以其坦然平和的心态讲述着那三年多在监狱中碰到形形色色人的与奇奇怪怪的事,对于一个委屈入狱的人,他是如何接受这一切的?作为一部纪实文学,难得看到有如此认真的人文学者如此专业地、详实地、可以说几乎不带有太多个人情感地记述着那段残酷的历史画面,我认为此书今后必然会成为真实可考的历史资料。举一个书中提到的徐璋本老先生为例,他本与钱学森同龄,同为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的博士,搞反导弹的。只因几句玩笑话在1957年成为右派,后被投入监狱至,历经20年牢狱之苦。这样的例子可以找到很多。狱中犯人有才华的人更是会另人刮目相看,乐器、编演、木匠、文学各类人才都找得到。由于时代特殊,怪案奇案也是比比皆是,让人有捧腹、有唏嘘、有遗憾、有感慨。总之,像现在这样身处一个安稳的社会大环境之中,我们也应该觉得幸运了。
  •     “我们时代不是一个平常的时代。它是在非人道的压力下沉重前行的时代,是经历过罕见大规模恐惧的时代,距离可能的毁灭并不遥远。当然,一个人也可以奢侈地享受超然,但是就怕承受不起。” 这是乔治·斯坦纳的《语言与沉默——论语言、文学与非人道》在评述文学批评的功能时,对“我们时代”的一种阐述。这种阐述恰如其分地呈现了我阅读王老《监狱琐记》的一种感受。王老所描述的时代不是我的时代,但是这种历史积淀在今天依然具有特殊的意义,吸引着许多人去窥探其中的究竟。在文革这个扭曲的时代里,确实有一些人可以奢侈地享受超然,把坐牢当做一种享受,而且不关心是否承受得起的问题。也只有在这样的年代里,坐牢对于某些挣扎在温饱底线的人而言,反而成了一种庇护,而不是拘禁。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施暴者也有阅读过歌德和莎士比亚的,文革的施暴者也有毫无保留忠于一种信仰的。在这些受过文化滋养的施暴者身上以及他们身处的时代里,文学和文化对于个体和社会的道德认知到底具有多大的价值?如果人的行为和动机没有受到道德认知的约束,反过来就有可能会变成施暴的理据。王老的《监狱琐记》描写了人,记述了事,还记录了史,他以个人的生存经验为读者呈现了他的时代里,那些不可思议却又实有其事的事件,确实深深吸引了我。一个上午的时间,我读完了整个文本。并将其与此前读过的类似作家(如谢泳等)的作品相比,他叙述的条理性更强,故事性更浓。斯坦纳说“当我们捧读一部重要作品,无论是文学还是哲学,无论是虚构还是理论,都会有同样的灵魂震颤苏醒的感觉。”正是在这样的震颤中,使得我的阅读在敬畏中前行,在残缺的认知中前行。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2015007#
  •     可笑
  •     各路“牛鬼蛇神”,可与杨奎松新书《“边缘人”纪事》一起看。
  •     一样人,百样的活法!消解了多年来我对监狱这一神秘之境的莫名向往!
  •     其中有这样一段对话,“如果与别人说话就是行动,那么言论和行动还有没有区别?” 对方答道,”你自己与自己说,别人没听到,才是言论。“
  •     一本见证全民族失心疯状态的回忆录,过目难忘!
  •     再一次体验了荒谬时代,,,
  •     作为反动学生的潜在候选人,我深深感谢这个伟大的时代。
  •     号子里的人是外面人的特写,毛孔的油腻都可以透过镜头被呈现~透过铁窗看竖道的蓝天,里面的人觉的那是自由~而外面的人也被竖道的蓝天监禁,只是隔了一堵高墙罢了~
  •     因言获罪、政治犯、思想犯,一个畸形的时代。
  •     那个时代,好几代人的悲伤难渡。该有多委屈多愤懑,却因为环境无法出声。看着书就能感觉到很绝望,永远不要历史重演。
  •     早先看张郎郎,就非常想了解K字楼那一段的事情,终于看到了。有血有肉的一个个人在泥沼里荒唐的打滚,滑稽得让隔岸观火的人笑起来。让我受惊的却是全书的结尾,他讲到与法院代表的辩论,讲到钱钟书所说的“惭愧”。
  •     因言获罪的“反动学生”,结束狱囚生活后,记述了看过的世情和自己的心路。
  •     监狱里的故事讲出来往往都是又精彩又离奇,更何况这还是文革的监狱,让一位说话一股江湖大哥气息的大学者来讲这些故事,和牛鬼蛇神录很相似,所以这书能出版,就要好好珍惜赶紧看。
  •     2.挺好看的。
  •     待购
  •     2015第一本
  •     好荒唐的年代
  •     客观、平静、从容。个别故事笔触有力,情感到位,甚是真实诚挚。拿出一个下午来翻翻是很不错的选择。
  •     just so so
  •     往往半页纸就概括了一个人(囚犯)的一生,不胜唏嘘
  •     1975-1976年间进了监狱,书中记述了狱中“琐事”,不仅有狱友的故事,也有北京数座监禁地的“风貌”,有可读性。不知是自己经历的差异,还是写作风格的差异,如果与张郎郎《宁静的地平线》相比,还是平淡了不少。
  •     “王学泰,我们俩人没冤没仇,你也没有把我们家的孩子抱到井里去。今天我审讯你,是因为我挣这56块钱”。非常reasonable
  •     至199
  •     这些书太少了,得为未来留下点记忆了。
  •     拍案惊奇文革篇,匪夷所思,荒诞中的悲哀,看着看着会嘿嘿笑出来,不知这笑是否有点不仗义。
  •     几年的监狱生活写了一本书,好多人物和场景。作者记得好清楚。很写实,所以读了会沉重。一段时间不想看文革的书了,需要换换题材放松。2015.5.16
  •     不予置评
  •     2014.3.4想读,3.27购于卓越网。3月底读完。
  •     一个亲历六七十年代各种运动并在K字楼看守所呆过的老人,讲述了一些看到听到的故事,我喜欢的那个年代的人们的故事。
  •     垃圾
  •     乙未年第21本书。今年到目前为止,读过的最好看的一本回忆录提成的书。强烈推荐!
  •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
  •     因为“爱聊天”而被捕。。。看来如果一个人太话唠的话还是像大嘴巴莫言一样去写小说最安全。印象最深的是一狱友让王学泰帮忙写申请,来澄清自己无罪,王马上制止,说这时候法律说了不算,这种办法不顶用啦,得拉关系找门路才行。最后找对了门路,狱友无罪释放了,王觉得自己做了件好事。我看到这里心忽地紧了一下。我知道要是碰上这种情况,我很有可能做跟王一样的事。但是,这是正当的方式吗?在法律的权力完全沦丧的情况下,知识分子究竟应该做什么呢?
  •     开学开始听 听完之后 怅然释怀 真人真事 字字震撼
  •     狱中人物群像,写的基本都是好人,在体现特殊时期无法、荒谬
  •     监狱不是人呆的。
  •     文革后期的监狱记事
  •     现实世界中,总会找到使我们内心安慰的人或事,真好。
  •     几句玩笑话,一纸宣判书,寥寥百余字,囹圄数十载。疯狂时代里的人物肖像,真的难以想象书中描写的事在不到半世纪前真实发生过。王学泰淡然处之,苦中作乐的豁达态度让人钦佩~
  •     重要的似乎不是经历而是谈起经历时的态度。
  •     真正的“大墙”写作。秒杀从维熙张贤亮的伪大墙文学
  •     历史片段,前行勿忘。
  •     反映中国改革前三十年的社会一些状况和我党的维稳思考的逻辑和手法。 建议有时间看看,真是一本很有意思也有趣的书。
  •     非人时期的非正常社会状态实录
  •     一句玩笑话,三载牢狱苦。
  •     《一百个人十年》太压抑,至今还只是看到了一半。此书则不然——虽一朝入狱,身体精神遍受折磨,却也能苦中作乐。而且,知道了陶然亭、清芷园、北工大、印刷学院、南口的来历。
  •     生命如土,尊严如雾;苛政如虎,恶法如炉;笑亦是苦,三叹三哭。
  •     
  •     还行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