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政”能否改变中国》书评

出版日期:2014-5
ISBN:9787506071347
作者:郎咸平

洞悉形势读懂新政--郎又来了

" 这个时代,公知、学者已经不少;但能言之凿凿、有理有据,又不惜以得罪人为代价说出来的,就更是凤毛麟角了。在这之中,就有这么一位学者,因为其总喜欢在一片排山倒海的叫好声中唱出一些不那么和谐的调调,被人称之为“朗来了”——没错,就是和那个寓言故事“狼来了”一样,意指他的言论是“危言耸听”、“哗众取宠”。这个“郎”就是郎咸平教授。可能由于我专业的缘故,对于萨缪尔森先生在其大作《经济学》里序章那句“热切的心情,冷静的头脑”的箴言笃信不疑,所以每每遇到国情大事,在听了太多一边倒的叫好声之后,我就寻思着必须得听一些不一样的声音,才能从更多维的角度、更细致的层面去认识和思考现象之下的本质。郎教授言谈剖析,正是这些“不同的声音”中的最强音。因此,在十八大与“两会”均胜利闭幕,举国上下无不对“深化改革”充满期待之时,阅读郎教授的这本新作,听一听他大胆、理性、深刻的解读,正合我意。和郎教授之前的专著一样,这本书继续围绕着当下的“热点”讲事实、挖问题、谈(解决的)方法。都有些什么问题?我罗列了一下,主要有:(经济危机经济托底政策的)后遗症、城镇化、腐败、雾霾、就业、市场自由度、房价、金融改革、养老、食品安全、医疗、教育。哪一个不是直接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问题?哪一个不是时时刻刻地揪着老百姓的心?哪一个不是走到了极其尖锐的局面?哪一个不是要触动一堆权贵集团的利益?但改革不正是要做到这样,既有广度又有深度,才能将社会上存在的问题(尤其是这些问题已经到了积重难返的情况)治标治本吗?难道我们还要让改革成为一句“口号”;还是让改革成为利益既得集团重新划分蛋糕的工具?事实和问题就赤裸裸地摆在眼前,无论你是忽视它、弱化它还是美化它,这都是和我们学了几十年的马克思唯物主义观点的取向不符合的,因为事实和问题并不会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而我相信,作为一个堪忧时事和社会的知识分子,郎教授的话即使再怎么的不好听也具有现实的参考价值。咱们的老祖宗不是早就明白了“忠言逆耳利于行”的道理么?当下社会为什还只想挑拣顺耳的听?我不敢说郎教授对于问题的解读和提出的方案就一定是“改革”的上上策;但从郎教授在国有资产流失、“铁公基”带来的虚假繁荣、房地产泡沫、民企发展阵痛等问题上的一语成谶,我们有理由相信他的观点不是空穴来风,是真正的未雨绸缪。作为一介草民,我们通过郎咸平教授的“郎眼”来看中国社会,其意义可能仅仅是帮助我们拂去眼前的迷障,真真切切地洞悉形势;而读懂新政,无非是让这些年来幸福感持续走低的老百姓们打上一剂强心针,让我们对未来的改变充满新希望,毕竟人活着不能没有盼头,是吧?从这个角度上来说,我真心希望即使谁都不赞同郎教授的看法,也千万别让他再“猜”对了,能不能就让他错一回?

“新政”能否改变中国

都说梦是美的,但总是需要面对现实。我们的新政也是一样,看起来是那么美好,但是能否真的改变中国,真的变成美梦成真,就需要我们具体来分析一下,探讨一下了。真理越辩越明,新政也需要我们正确解读和推敲。被誉为平民经济学家的郎咸平教授,总是用犀利的语言批判的态度站在老百姓的力场说一些“别人”不爱听的话,这一次依旧如此。这本《“新政”能否改变中国》对中国目前的反腐、治霾、高房价、房产税、以房养老、金融变局、中国奶源、国产疫苗、中国式教育等进行深入剖析。在书的编排上也下了一些功夫,大篇幅的表述有时并不利于说明问题,本书在编排上最大的一个特色是一个重点问题,如当下最火的老百姓理财银行“余额宝”,先是有一段牧笛播报“草根余额宝逆袭高贵国有银行”的引子,来引入这篇的主题,余额宝是顺应何种形式而生,哪些人使用余额宝。接下来分析余额宝为什么会引起国有银行的恐慌,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小散户会钟爱余额宝,余额宝的模式等等,为老百姓来解读老百姓心中的疑惑。之后有“三言堂”以嘉宾访谈、对话的形式展开对此问题的阐述,各自执有的观点、让读者可以从多角度、多侧面来更多的理解这个话题。书中的很多话题绝对是老百姓最想知道的问题高官的腐败能否真正的解决,可以持续多久?雾霾已经笼罩了1/7国土,我们无处可躲,最为严重的北京雾霾到底是何时开始的,为什么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现如今我们要如何对待,政府要拿出什么力度举国治霾?房产税是不是越涨就能越抑制房价的上涨,两者之间到底有无关系?养老、单独问题,延时退休问题是否能真正解决养老?疫苗、牛奶的事件如何来看待,政府要如何监督和强化力度?中国的教育问题未来是否可以得到改变,孩子是否真的可以解脱。每当看完一个问题都会想要迫不及待的看下一个问题,问题各个都精彩,解答各个都入木三分。如何正确的看待“新政”,的确需要我们有一双慧眼,如果没有这样的高度,不妨来看看《“新政”能否改变中国》。

“新政”改变中国的路径

“新政”改变中国的路径——读《“新政”能否改变中国》《“新政”能否改变中国》是著名经济学家郎咸平、电视台资深制片人王牧笛和广东卫视“金话筒”节目主持人王今三人,为习李“新政”如何改变中国提供了一个生动的思想文本。发出自己的声音,是知识分子参与社会变革,影响社会发展的重要形式,这声音有的响在学术圈子的内部,有的现身在各类卷宗报告或内参里,也有个别在社会大众层面激起了震荡和回响。尽管习李“新政”使“中国梦”空前的清晰和现实,但面对社会贫富差距的持续拉大,人与自然关系的渐趋紧张,民生问题和民权问题的日益纠缠,改革已到了必须拿起“手术刀”的时候,尤须抓住牵一发动全身的改革突破口,这种突破口就是十八大报告所讲,破除垄断,“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给民众绝对的投资自由。新政”能否改变中国?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问题的决定》看,很乐观。其中,国酒茅台的价格大幅下跌,以及高档酒店、娱乐场所纷纷转行或调低价格,就是一个生动的指标。改革是最大的红利。发展和改革,不仅是过去30多年的“主旋律”,也是当前和今后的“关键词”。在这一中国转型的历史性时刻,独立精神和批判意识是现代知识分子必须具备的品质。三位作者全然不顾“言犹不及”或“过犹不及”会将自己投入一个“深层漩涡”之中,又让我们见证了一个现代知识分子的探索勇气、敬业精神与社会良心。发表于上海《党政论坛》2014年第七期p65http://wuxizazhi.cnki.net/Wxpr/DZLT201407.html

与问题“面对面”

闲余饭后,我们谈论的话题从家长里短,到工作琐事,从找不到飞机到文章出轨。但是到了最后,往往会探讨同一个话题,那就是我们的国家。从2012年十八大顺利完成领导班子交接,到2013年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及刚结束不久的2014年全国“两会”,我们看到了国家最新的发展动态,也看到了希望。那么“新政”能否改变中国呢?我觉得新政肯定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变我们的国家,但是这个过程是循序渐进的,无可厚非的是,改变的方向会朝着我们理想化的目标越来越近。在这个改变过程中,新政如何提出至关重要。在过去的几年里,我们的政府做了很多事,但是效果却不尽人意。大家都知道,每个人都会有他的优点和不足,如果把我们的国家比如成一个人,那么它也不会是完美的。我们需要针对“不足”去制订新政,而敢于直视问题就已经在改革的道路上迈出了一大步。《“新政”能否改变中国》一书中,从“新型城镇化的建设过程中面临的问题,谈到了“审批制的腐败源泉”,从雾霾的治理问题谈到地下建设才是根。从政府的公信力问题,谈到了教育公平的问题,总之字字一阵见血,段段毫不留情地直视我们伟大祖国在发展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作为一名北京市民,书里面谈到“2012年7月21日北京发生的特大暴雨事件给我的印象最为深刻。那场大雨不仅毁坏了我们的家园,破坏了山林里的植被和用电设施,还造成了几十人丢掉性命,无家可归。事后,经过相关部门的调查发现当时一共有29个积水点,其中22个是立交桥。如果,我们政府把修建立交桥的精力和费用,分出来一点点用来完善立交桥下水道的排水功能的话,也许在面临这场特大暴雨的时候,就不至于这么狼狈不堪,损失严重了。很多时候,考验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不是靠那些GDP指标,而是看在突发灾难面前,我们的政府是如何应对的,是否将灾难降低到最小?事后,我们的政府又是如何更新防御措施,来预防下一次灾难来袭呢?让我们拭目以待吧,把问题交给政府和时间。作为一名普通的公平,我更愿意保持良好的心态,以发展的眼光,去审视我们的祖国,去等待它更加成熟,更张壮大。

在中国,当官成了快速致富的方法,都是儒家封建思想、传统遗毒侵害的结果。

在中国,当官成了快速致富的方法。与收受贿赂完全不同,更加“高级”的三种腐败形式:支出式的腐败、审批式的腐败和卖官鬻爵的腐败。这都是儒家封建思想、传统遗毒侵害的结果。中国人不读书也是好事,因为很多书有害甚至有毒,比如说儒家书,宣扬的都是封建思想、传统的遗毒。儒家式教育最大的好处,就是能培养更多的阿Q,更多的范进,更多的孔乙己,更多的闰土,更多的杨二嫂,更多的假洋鬼子,更多的脑 … 残,更多的侏 … 儒,更多的抑 郁 症 患者,更多的冷…血…动物,更多的药 ……家… 鑫式的暴 徒……培养出来这么多相互残害的货色,对人民百害无一利,对封建统治者最好,这一些货色不会造…反!说来说去都是老问题,儒毒不除,国难不己,中国历史上的任何一个王朝,为什么只要一旦陷入到“尊孔反孔”的这个周期律中,必然也就要陷入到兴衰更替时间极短的另一个周期律中。这其中的原因,就是由于儒家学说的本质才造成的。  孔子尽管被儒家传人尊为是鼻祖,是儒家学说的开创者,又被后世的许多人美誉为是平民教育的首创者,但是儒家学说的源头与核心内容却是周公所制定的《周礼》,而《周礼》的本身就是一部完整的维护王朝统治的纲常制度。所以,不管孔子为其增添了“成仁”,孟子为其增添了“取义”,还是后世那些名儒、耆宿为之增添了多少诸如“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内容,然而儒家学说都始终没有跳出为统治阶级效命的范畴,其根本的性质仍然是一种依附于皇权加官权的文化,所宣扬的仍然是一种极端的实用主义加机会主义的人生哲学。  任何依附于皇权加官权的文化的根本出路,只能是全心全意地为皇权加官权服务。在阶级社会里,文化为皇权加官权服务的根本途径,就只能是愚昧和麻醉被统治者,通过对被统治者进行思想麻醉和精神控制以及性格上的弱化,以达到接受、甚至是顺从地接受统治者的统治的目的。  儒家就是儒犬,是为了皇帝服务的虚伪君子的代名词!满嘴满篇仁义道德,全心全意吃喝嫖赌,天天呼唤礼义廉耻,时时不忘坑蒙拐骗一两句说不清楚,有些词发不上来,详情可百度 新浪博客 文有第一http://blog.sina.com.cn/s/blog_61cf4c430102e0yx.html透过虚伪看本质,儒家能代表先进文化吗?儒家能给中华民族带来富裕繁荣吗?儒家能在世界文明的竞赛中成功、胜利吗?纵观历史,答案都是否定的。儒家思想的精华在于用“礼”来模糊人权,糟蹋人权。将社会分成严密的有利于封建专制的等级奴隶式思想制度。 将法律的社会地位逐渐降低乃至边缘化,让生存在等级社会中 最底层的人沦为“礼教的奴隶”。儒家礼法治理下的社会,法律性同虚设,司法依附行政,平静的外表下隐藏着巨大的腐朽和无序,动乱一触即发,可万历十五年,一切都显得盛世安详,丝毫意识不到三十年后即将发生的一切。开朝的筚路蓝缕励精图治总是不可避免地走向陈腐没落积重难返,如何避开这个被诅咒的历史怪圈?只在于我们是否有尝试的信念。只在于今天的我们是否还有尝试的勇气。

往里走,向外看

往里走,向外看偶然间在图书馆看到一本书,朗咸平著的《“新政”能否改变中国》。书里的内容基于一个电视谈话节目,“财经郎眼”,整理而来。书里面探讨了中国面临的社会问题,腐败,雾霾,房地产,金融困局,养老,教育,医疗,食品安全等等方面。大概是基于电视节目整理出来的缘故,文章浅显易懂,少有晦涩难懂的之处。整本书看下来,对社会某些问题有了基本的了解,至少是了解了。我以前经常阅读的书籍种类是偏向文艺类,比较个人,比较精神层面。读多了个人精神层面的书籍,脑子就会胡思乱想一些东西。爱情,梦想,孤独,思考,人生,一些大的词语会在脑子里回荡,盘旋。整个人往心里走,越走越深,越走越窄。借用杨绛先生的一句话,我的问题主要在于“读书不多而想得太多”。但是年轻人总是喜欢用自己有限的知识,有限的世界观去理解世界。只是片面往里走的结果是问题越来越多,烦恼越来越堵,解决方法越来越少。我不知道最后的结果会怎样?成为一个抑郁症患者?幸好我还没有到那个程度。身边年轻朋友拿起我看的这本书,翻了两页就搁置一边,拿起一旁的故事书继续阅读。对于“政治”“改革”实在难有兴趣。我想说的是,关注现实的社会问题,可以让自己跳出内心的小世界,站在一个更高的高度观察我们所生存的世界。看到问题,看到改变,看到思考。社会没有想象中那么美好,当然也没有那么糟糕。你看着每天都能够听到的字眼,但是从未深入了解过的中国现状。觉得自己内心的小情绪,小烦恼连芝麻大点的事情都算不上,不值一提,实在不值得为它花费那么多的心情。向外看,让自己的内心世界不至于太过于狭隘。内心纠结于个人的小情感中,总是容易钻入牛角尖,走进死胡同,感觉芝麻大点的事都比天大,伤春悲秋,感叹人生。我想,除了内心的小世界,还应该关注外面的大世界,把外面的大世界装进内心的小世界,心中的世界才会变得宽广。无论如何,只是希望自己能够多看看外面的世界,拥有一个丰富的内心世界。

郎咸平是“唱衰中国”的人吗?

昨天写一篇文章的时候百度了一下“唱衰中国”这个词,却意外的发现这个词居然和一个名字相关度很高,这个名字,就是郎咸平。可见,郎咸平一不小心成为了“唱衰中国”的代表人物了。那么,郎咸平到底是不是在“唱衰中国”?要想回答这个问题,先要看看什么是“唱衰”。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的释义,唱衰:1、不看好;对事物的发展趋势发表负面的议论:众人~房价。2、〈方〉用言论使名声受损:提高服务质量,免被顾客~。如果“唱衰中国”的“唱衰”是指第二个意思,即“使名声受损”,那么郎咸平肯定没有“唱衰中国”,因为他的所有言论都没有抹黑中国的意思,恰恰相反,他的所有言论都是想让中国更好更强大,我个人丝毫不怀疑郎咸平的拳拳爱国心。而如果“唱衰中国”的“唱衰”是第一个意思,指“不看好,对事物的发展趋势发表负面的议论”,那么郎咸平倒是没少干这事,当然,这里所说的“唱衰中国”后面一定还要再加一个词——“经济”。这些年来,郎咸平一直在对中国经济发展趋势的某些方面发表负面议论,用郎咸平自己的话说,他反对过在国企改革过程中,国企高管以市场化名义侵吞国有资产;他反对过2008年中央政府出台的四万亿救市计划——在近两年的书里,郎咸平一直在为这四万亿痛心疾首。不过,国企高管以市场化名义侵吞国有资的案例最后还是发生了;而四万亿的救市计划导致的通货膨胀仍然在对我们的经济产生深刻的负面影响。以至于在这本新书《“新政”能否改变中国》的序言里,郎咸平无奈而痛心地说:“我多么希望我以前所说的都是错的。”在这篇序言里,郎咸平再次对自己的言论进行了澄清:“我不反对国企改革,但反对以市场化的名义侵吞国有资产”;“我不反对救市,但反对以救市的名义为权贵解套”;“我支持反腐败,但反对高薪养廉和运动式反腐”。所以从根本上说,郎咸平不是在“唱衰中国”,他只是在指出问题。郎咸平不断地在指出问题,对一个问题反复说反复讲,但那问题依然存在,所以郎咸平显得絮絮叨叨,像祥林嫂一样无奈。郎咸平说:“在这里,我想反问一句,我的建议有人在听吗?听了会实行吗?这就是在中国做一个学者的悲哀。所以,此时此刻,我多么希望我说的都是错的!”没人说,他还是要说,除了说些大的,他也把话说得越来越具体,在这本新书,他说了丁书苗,说了雾霾,说了下水井,说了奶粉,说了疫苗,说了养老院。“四万亿”这么大的事没人听他的,国企改革涉及了太多的权贵也没人听他的,但奶粉疫苗养老院这样的问题,要是有人能听听他的建议,我们的生活会不会就好一点?养个孩子养个老是不是就能放心一点?可能就是出于这样一个良好愿望,出于一个学者的责任感,无奈的郎咸平仍然在说。很多时候,我们都不喜欢曲突移薪的人,觉得这种人就是在“唱衰”,但其实,这样的人才最有责任感,最值得我们敬佩。


 “新政”能否改变中国下载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