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方艺术的交会

出版日期:2014-10
ISBN:9787208124914
作者:[英] 迈克尔·苏立文
页数:312页

内容概要

作者简介
迈克尔•苏立文(Michael Sullivan,1916—2013),牛津大学圣凯瑟琳学院荣誉退休院士,曾在剑桥大学、斯坦福大学等多所高校和研究机构从事教学及研究。荣获过美国国家人文基金会、古根海姆基金会、洛克菲勒基金会等多所机构颁发的多项荣誉和研究基金。
1940年代来到中国,并开始接触中国艺术,结识了庞薰琹、吴作人、丁聪、郁风、关山月、刘开渠等中国现代艺术家,此后一直与几代中国艺术家和诸多艺术机构来往密切。毕生专注于中国艺术的研究和传播,是最早向西方引介中国现代艺术的西方学者之一,并成为这一领域的国际权威。著有《中国艺术史》《20世纪中国艺术与艺术家》《东西方艺术的交会》等多部深具影响力的专著。
译者简介
赵潇(Rebekah X. Zhao),山东大学历史系博士,1994年起移居英国,长期从事翻译工作。于2010—2012年间在牛津大学进修西方艺术史,得苏立文教授亲自传授。现担任英国雷丁大学国际研究及语言中心中文讲师。

书籍目录

第一版致谢
第二版致谢
引言
第一章 日本与西方的初期接触:1550—1850年
基督教百年
18世纪西方美术对于日本的影响
欧洲艺术对日本“南画”的影响
西方对日本彩色木版画的影响
第二章 欧洲美术与中国:1600—1800年
17世纪西方美术对中国的影响
18世纪的西方美术与中国美术
19世纪早期中国南方与西方美术的接触
第三章 欧洲与中国美术:1600—1900年
17—18世纪的欧洲与中国美术
中国和英国园林艺术
19世纪:隔阂的年代
第四章 从1868年明治维新至现代
明治天皇时代的日本美术:投降和反击
明治时代的雕塑艺术
20世纪:日本风格绘画——“日本画”
20世纪:日本的西洋风格绘画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日本美术
现代日本版画
在海外的日本艺术家
第五章 中国的美术革命
1800—1949年的中国美术
1949年以后的中国美术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活跃于国际画坛的中国画家
第六章 欧洲及美国与东方美术:从1850年到现在
日本与印象派画家
日本与后印象主义画派
东方美术、象征主义画派和纳比画派
东方美术与20世纪西方绘画
美国对东方艺术的响应
后记 对东西方美术对话的反思
参考书目
译名对照表

作者简介

近代东西方艺术交流史之权威读本
《中国艺术史》《20世纪中国艺术与艺术家》作者、牛津大学荣休院士 迈克尔•苏立文 最富开创性之著作
从16世纪到现代,关于以中国和日本为代表的东方艺术,与以西欧和美国为代表的西方艺术之间相互交流影响的历史,苏立文这本《东西方艺术的交会》无疑是最权威的一部作品,其材料之详尽,论述之清晰,学识之渊博、观察之敏锐,以及思考之深度,举世无出其右者。如同《中国艺术史》和《20世纪中国艺术与艺术家》一样,苏立文提供给我们的从来都不仅仅是知识本身,更多的是融会贯通的文化视野,以及对艺术演进脉络的整体梳理和把握。
东西方文化的相互影响已经成为公认的、自文艺复兴以来世界历史上最有意义的事件。《东西方艺术的交会》一书讲述的便是从16世纪到现代,以中国和日本为代表的东方艺术,与以西欧和美国为代表的西方艺术之间相互交流影响的历史。
中国风为何会风靡18世纪的欧洲宫廷?从幕府时代到明治维新,基督教与兰学如何影响了日本美术的发展?浮世绘如何产生于西方美术的影响,又是如何反作用于举世闻名的印象派的?中国与西方的接触虽然更早,为何受西方艺术影响却没有日本大?日本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扮演了怎样的特殊角色?西方艺术如何影响了中国的现代美术革命?……
苏立文教授引导读者穿越这风云变幻、瑰丽多姿的四个多世纪,清晰阐述出近代东西方艺术文化之间,彼此深深吸引而又对立排斥的过程,为我们厘清这一段既熟悉又陌生的纷繁际会。


 东西方艺术的交会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不同文化背景出产不同的艺术,在碰撞之中必然产生种种不同的态度与观点。于西方而言,自1550年始的西风东渐,是以基督教传化教义为核心,艺术交流仅仅是一种媒介、一种手段,它可以起到润物无声的效果。在东方,中、日之间巨大的国情差异导致两国政府、文化人士对西方艺术的态度存在巨大不同。在东进与西出之间,没有哪一种艺术可以完全取代另一种艺术,然而艺术是奇特的,它需要创意、需要灵感,而新鲜的技巧、不同的风格、异域的元素,又总能激起人们新一轮的创作热情,东西方艺术就是在这样彼此排斥、借鉴、学习中实现渐变,但即使是在互联网如此发达的今天,东西方艺术也未完全融合,各自的文化底蕴仍为其艺术奠定了底色。日本是亚洲一个奇特的存在,就像一个小豆点,但却在亚洲乃至世界历史上翻云覆雨,在艺术领域亦不例外。从前效法中国画风,虽描得几分形态却无法沉入那一片空灵唯美的世界,在其精巧细致的画风表象之下仍有一种深藏的野性,从这一层面,我认为日本只能算是中国画五十分的学生。日本由于没有独属于自己的文化根基而有强烈的自卑感。他们的艺术家是虔诚的,在师法西方艺术之时,有种全然接纳的胸襟,总能认识到自身的不足、付诸到行动上就是学习时的勤力,有种学到极致的精神。但精神并不是现实,东西巨大的文化差异,同样注定日本也仅能是西方五十分的学生。在师法西方之时,日本的心态亦是复杂的,既有想提升自己的急迫,又有担心异域文化动摇执政根基的恐惧,以致日本这个“世界晚龄期养育的孩子”在政治上、艺术上表现出若即若离,反复开关自己的文化大门。这虽令日本错失了几次艺术长足发展的机遇,但也渐渐形成了日本独特历史环境下的独特艺术,成为中西艺术隔空喊话的变音器,同时也是一个艺术碰撞的试验场。日本虽然是中国和西方各50分的学生,但加在一起便是一百分的日本,日本画作在世界范围内仍有着极强的辨识度。在400余年前的中国,在繁华热闹的盛世表象之下已然潜藏着巨大的危机。自以为的天朝上国在政治、文化上固步自封,自傲自大,面对西方艺术,只当做是个“西洋镜”,是技而不是艺,它更多地被锁在宫庭之中,虽然洋听差为中国宫廷奉献了不少唯美艺术品,也教出了一批宫廷艺师,但它们很难流入民间,导致其文化影响力扩散缓慢。至18世纪,当西方艺术在中国宫廷日渐势微之时,外国的商人在中国广东沿海找到了新的突破口,但可惜的是经从此路进入中国的西方人多为商人,他们影响了沿海的技师,投其所好制造了一批半中半西的工艺品,却没能影响中国文人画家的传统作画方式。从这一方面来讲,中国文人的文化自尊既在长时间内保持了中国画风的纯粹,同时又在一定程度上令中国画题裁较窄,虽内韵丰富但在外观上却疏于变化。直至现代,中国一批文化开明人士在接受了西方文化教育之后,才慢慢敞开了艺术上接纳的襟抱,画风上呈现较大的变化,但细心观之,流动于画面之上的水墨技法仍为这些画作打上了深深的中国印。西方对东方的艺术所持的种种偏见,亦在数百年时光中无法散去。中国画是属于文人的,画家的精神境界超脱出了简单的物欲需求,他们借画以言情言志,画笔之下重在精神、气韵,既师法自然又取道人心,与西方重在立体空间感、重在真实度的写实画风完全不同。如果用欣赏西画的眼神,从逼真度、光线度来看中国画,便如同戴错眼镜对错焦,一幅意趣盎然的中国古画会顿失风采。这也恰是“戴错了眼镜”的西方画师对中国艺术颇有鄙薄之词的原因所在。本文发表于2014年11月20日信息时报,发表笔名:青青岛链接:http://epaper.xxsb.com/showNews/2014-11-20/193222.html

精彩短评 (总计24条)

  •     有人说,在海外研究中国艺术史的学者中,苏立文属于“艺术教育家”,信然,此书材料详尽,表述清晰,举重若轻,好看。小遗憾是,那些画作的出处若能在汉译同时保留英文就好了。
  •     真诚也掩盖不了蠢啊...还是要多读书才好。和苏立文共勉一下哈哈
  •     “交会”的历程好似彼此走了一段有所交叉的路
  •     比较枯燥
  •     可做断代依据。
  •     前大半部分零碎拖沓,第六章和后记才为精华。
  •     读来槽点不断,最扯就是逻辑。苏立文有关20世纪中国艺术的书尚可一读,因为他的生命经历本身就是一段艺术史。这本书则仅仅具有草稿的价值。全书没有注释,引用不注出处。最扎眼的就是苏立文独有的逻辑推断:虽然没有证据,但只要老先生说“一定”,就可以证明了。
  •     可怜的朝鲜半岛又被踢出“东方”叻
  •     时间尺度大,东西方大规模的密集交会大概发生在19世纪后半期到今天,相应的历史事件就是中国、日本等亚洲传统国家向西方开放贸易,两个大文明体系开始剧烈的碰撞,东方国家文化上的各个方面都已留下痕迹。
  •     日本是个能积极接受各种西方影响的国家,西方艺术在日本掀起热烈的学习和争论,但在中国影响甚微。日本艺术也在外国引起强烈兴趣,中国艺术则很少引起共鸣。作者好喜欢说没有确切证据但应该可以推断blabla..这样的学术文章不够严谨吧?
  •     对日本和中国美术受西方影响的系统梳理
  •     我个人最喜欢的苏立文爷爷的著作~~~~~看了这本书,对于在艺术领域,特别是美术领域,中国与西方、日本与西方、中国与日本之间,在近400多年里的互相影响,终于是理清楚了一些了!!!
  •     苏立文在看到书法和行动派绘画的融合时说“终于,东西方对真实的理解一致了” 。我不觉得那是一致,但也不觉得那是误用。我觉得那是一种关于“人”的补全计划,在差异中不断扩展自身。
  •     是stay hungry stay foolish地贪婪地吸收 还是排外 还是无意识的融合在一起 各有其文化其思想其地域的底蕴 还是认为 接触外来艺术之后 都会或多或少可能连本人也未察觉到无意识地有了改变 没有一步是白走的 现在的一个小点也可能与将来联系到一起 复制与创新!
  •     好多人觉得一般,我却觉得超好看。大概暗合了最近很关注的关于“改变”的话题。有时候,是要在大胆地尝试自己没有做过的事情时,更了解自己是谁,更要坚守什么的。
  •     长知识长知识
  •     图片画质感人……得渣……
  •     专业书看起来总是特别费劲,写得全是中国字却搞不懂到底在说啥。外国人能把中国文献弄得这么明白也真是不容易。这本书给我最大的感触就是东西双方又相互抵触、相互排斥和攻击最后终于达成和谐、理解,这个局面用了无比漫长的时间(4个世纪左右),多少个人的一生啊,何况还有两次世界大战。人和人的理解的达成就是这么困难。
  •     日本艺术的东西结合,以及西方艺术的中国化问题,本书描述太多分析精要比较少。
  •     外行看热闹,反正长了不少知识。
  •     若把本书视为艺术史专著,则其与作者的《中国艺术史》一样,行文枯燥、材料堆砌,缺乏洞见,逻辑散漫。若把本书视为东西艺术交流史料的汇编,则如作者引言已明说的,其涉及的范围十分有限,在深度上更是蜻蜓点水。若把本书视为著书立说之作,则作者的观点是那样地少,相较之下论证用的材料过多,无论从气势上还是逻辑上都说服不了读者。与高居翰作一对比,苏立文的作品显然缺少一种信手拈来游刃有余的灵动,反而是笨重感多一些。至于本书讲的内容倒是颇有价值的:为什么西方艺术首先影响了日本艺术,后来日本艺术又反过来影响了西方艺术;而西方艺术进入中国时影响极其有限,待到中国艺术进入西方时也影响微乎其微呢?个中的文化差异、历史社会政治经济背景,值得深入地探讨,对此作者只是在后记中进行了简短的总结。
  •     交替性发展模式,辩证式律动给予了日本艺术特有的力量与魅力.一个文明内,某一位艺术家是否愿意回应外来形式、风格和技法的挑战,主要取决于外来因素是否能满足他的需要。当没有特别的需要时,与新事物的接触也能人为地刺激产生这种需要。东方发现了写实与细致,西方发现了抽象与概括。
  •     从《中国艺术史》开始,我就觉得我不适合读苏立文的书,因为内容太散。不过也许这正是它的优点,结构和内容的松散可以给读者更多的思考和使用空间。相较而言《东西方艺术的交会》翔实了很多,相对客观地逐章对一些问题重点讨论。作为西方学者能够站在较为中立和公正的立场进行观察和思考,结论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日本艺术很有代表性 文人画的传承与西方化的冲击对比鲜明激烈却能独生一枝 中国的艺术的难以突破的障在于“X为中用”的中华本位思想 而主流西方画家一定程度上也处于无知的傲慢之中 艺术交融不仅是风格技法的混合 更多的是文化的理解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