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罗兰》书评

出版社:湖南文艺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7
ISBN:9787540462611
作者:[日]青山七惠
页数:149页

用心之作!

“雷米甩开爸爸拉住他的手,笑了笑。虽然她的表情比刚才好多了,可是我仿佛看见笑容的碎片从雷米的下巴啪啦啪啦掉落了下来。雷米走到玄关,拉下短靴边上的拉链,伸进右脚和左脚,又分别拉上拉链。爸爸妈妈什么也没有说,只是盯着雷米穿短靴的动作。”故事进行到结局,一段动作描写,没有华丽辞藻,仅仅用平实的语言就把氛围表现得清清楚楚。青山本人也说,这是她“第一次用心,而不是用脑创作的小说”,加上竺家荣恰到好处的翻译,小说的日常感被推到了极致。“紫罗兰。”紧接着妈妈喊了雷米。三个字神奇地回到了小说的名字,到这时才明白为何封面写着“我们只不过是孩子”,不知道原版是不是一样的封面设计?假如这是译版的创作,可说是点睛之笔。整本书除了开头结尾5页版权页、小说标题和扉页一页多余的废话都没有(最讨厌那些凑页数的无聊前言导读啥啥的),腰封也没有什么xxx推荐之类,这么清爽的书国内难得一见啊。

人可以保有童真,但不能一直是个孩子

孩子是需要人照顾的,一个长大成人的人,可以被适当地照顾,但不能像孩子般依靠他人而生活,并且为自己的行为寻找各种借口。雷米可爱吗?有她可爱的一面。但还是让人讨厌的成分多一些。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不管他人的想法,自私,即使蓝子面临最重要的考试,也忽略掉,在她的眼里,只有自己,已经长大,但是任性地不承认长大这个事实,全盘收揽别人的善意,不如意的时候就哭闹。这样的人,就算是天才,我也喜欢不起来。蓝子和她的父母,都是善良的人,他们对雷米,真心相待,只是,除非是对亲人,否则没人能够宽容到底。人们愿意原谅一个真正的孩子,因为小孩子的确心智不完全,也没有能力照顾自己,但是孩子终归要长大,要进入社会,要自立。遇到困难,就退缩不前,躲回自己的壳里,这样的人,实际上没有长大。现代社会其实也有很多这样的人,只是表现得不像雷米这样明显和极端。他们可能是心理上的依赖更多一些,有些人会同时表现出生活上的依赖。成长对他们来说是可怕的事,但由于家庭的庇佑,还可以理直气壮地享受成人而不成长的生活。“年轻人宝贵的泠泠作响的什么东西,就被轻易地毁掉了……”听上去是有些凄凉的,生活的悲剧,不过,也要看到,还是有很多人,始终在坚持着。就像蓝子的妈妈,为了得到杂志社的工作,再度去上大学,刻苦学习。蓝子自己也为了进入理想的大学拼命学习。雷米没有这样的意愿,并没关系,但是,不应该妨碍到其他人。能够拯救自己的,只有自己,并不能靠他人的力量,即使是被深深地爱和关怀着。溺水的人,渴望抓住稻草的心理是正常的,然而更好的做法,就是不要溺水,不要让自己陷入危险的境地。即使这是一个不公平的世界,凭藉努力,还是可以做到。

紫罗兰

这个长假没有安排任何的出游,由衷地觉得这种日子,吃吃睡睡,盘踞于沙发,喝喝茶,读读书,看看片,胜过许多。每天阳光洒到我的小屋,移动的光影,十分美好。可惜秋意渐浓,阳光日短,到了下午两三点便偏西去了。现在越来越觉得,读过的书,看过的电影,真的有必要记上一笔,不然的话,日久之后,竟如全未看过一般。即使所读之书,无非是消遣制作,读了多少也全然无法增加应对这个世界的智慧。这两天读了青山七惠两本比较新的作品,《紫罗兰》和《我的男友》。一直都喜欢读青山七惠,故事淡淡的,没有什么跌宕起伏的情节,语言也淡淡的,只是如一杯清茶,喝下去觉得无比熨贴。紫罗兰,是一个人的名字。十五岁的蓝子家里突然住进了一个三十七八女人叫雷米,是蓝子父母的大学同学,却和蓝子一样叫父母为“爸爸”“妈妈”。如同母亲所说,雷米虽然是大人,有时候看起来也很正常,但却是和一般人不太一样的。而雷米,的确还不如蓝子更适应正常大人的世界,却与15岁的蓝子相处更融洽。在日后,雷米应该是蓝子很难抹杀的一个记忆吧,在中学备考的日子里,闯入这样一个不寻常的女人,每日一起喝茶,吃点心,聊些与真正的大人无法聊的天。通过父母的透露,和蓝子与雷米的交往,我们断断续续知道了一些关于雷米的故事,她湮没的才华,无法抓住的爱情,和把握不了的人生。而生活是现实的,生活奖赏的永远是蓝子母亲这种永远充满进取活力的人,而不是雷米这样悬浮在空中无法落地的人。正常最终会容纳不下不正常,蓝子一家最终也谎称母亲怀孕,将雷米又抛进了广阔而迷茫的外面的世界。在书的末尾,蓝子一直觉得愧疚,如果在镰仓的海边,或者父母让雷米离开的时候能够陪在她身边,给她援手,也许就能拯救她。其实也不一定,雷米这样的人,只有自己才能拯救自己。而蓝子父母也许是正确的,只有当天际茫茫一片黑暗再也没有一根草可以抓住时,她们才会有一丝拯救自己的动力。或者,飘啊飘的,撞上一棵坚实的大树。

还有下一季的紫罗兰

昨日在方所漫无目的地寻觅时,意外地发现了青山七惠的又一新作,惊喜之余,更被绽放在封面的大朵紫罗兰深深吸引住了。虽然深知畅销书网购会更便宜,但还是经不住诱惑,拿起一本放在怀里厚厚的书堆上面。有人说,这是一部让人失望的作品。自然,也有人觉得这是青山最好的作品。喜欢或不喜欢,这当然是纯粹个人的感受。但如果像Anne Fadiman在“Procrustes and the Culture Wars”里所引用的希腊杀人强盗一样,把旅客放到适合自己的床上,身体过短的就拉长,过高的就截短,那就未免太主观主义了。可以的话,我更愿意把心交给作者,而不是一面听他或她的讲述,一面在心里默默或不客气地评判。用这样的态度,或许能在作品里找到更多与自己相契合的思想萤光,发现更多写作者们的相通之处。很多时候,一部在读者眼中平平无奇的作品,在写作者自己的心里,或许是一部费尽心机的转型之作。即使不惊艳,也闪烁着思想的星光。老毛病又犯了,本打算一开头写的话,现在还没吐出来。喜欢青山七惠已经很久了,看了看《一个人的好天气》的出版日期,这种依恋大概是从初中的某一个假期开始的吧。每一回读到青山的新作,自己都比之前有所成长,身心状态都会与之前有所不同,无论是对自己的看法还是对生活的理解,都会有所改变。(这次也不例外) 相对应地,青山的作品也在不断变化中:每一部小说,无论是语言还是思想,都会比之前有所前进。感到自己和作者都共同成长着,向前摸索着,实在是一种非常有趣又新鲜的感受。仿佛作者看着我成长,我也记录着年轻的作者的成长,大家都在努力着。因这般微妙的缘故,自己与作者的距离似乎拉近了,青山七惠的作品在我的心中成了一种亲切的象征,无论批评家的看法如何,我都衷心地希望她能写出更多更好的作品。这种人与人间的相互陪伴,相互扶持,不也是青山的作品主题之一吗?除了一如既往地探索人与人间微妙的关系和鼓励年轻人独立外,《紫罗兰》还有两个地方让我很感动。首先是语言的变化。虽然不知道与翻译有无关系,但透过译文还是能清晰地感觉到:青山七惠这次终于跨出去了,终于把那个稍微艰涩的坚硬外壳脱掉了。这样说当然是我个人的直观感受,但《紫罗兰》的语言读起来确实“柔顺”了许多,比之前的作品更多了一种韵律上的美感。因为《紫》与青山之前大部分的中译本都是竺家荣译的,所以这种轻微的变化在原文里应该是有所体现的。正如村上春树说卡波特的《蒂凡尼的早餐》“没有一个字可以删去”,这种语言的精妙在阅读原文时必然会更加真切。尽管这种渐入佳境的“纯熟”也会隐藏着一定危险,但我们有理由相信,待青山七惠正在日本连载的《风》译成中文时,我们又会读到一种新的变化。而另外一样让我很感动的便是作者嵌在故事里的对写作的看法。正如Jane Austen在 “Northanger Abbey”里表达了自己对小说的观点,青山七惠也在《紫罗兰》里透过曾经的文学少女——雷米之口道出了自己对“写故事的人”的看法,亦通过正努力靠近写作之梦的“我”——蓝子的心表白了自己的心意。尽管有胆怯,有不安,仅仅出于爱好,也不轻易放弃心里认定的追求。“小说家要把自己心里想的所有话,都用美好的词语表达出来,所以肯定很难。”有一句英文说 “Writing is misery , like digging a hole with a shovel.” 即使这样,她也不会停止挖掘,也不会理会别人的想法——“我非常不愿意看到,你身上那种泠泠作响的什么东西,即使现在没有响,但将来可能会响的某种东西,被那些无聊的事情糟蹋了。”那种无聊的东西,就是年轻人惯有的且不断膨大的“小小的自我意识,或是没有多少理由的好强心。”这是她给年轻读者的劝慰,也是她给自己的信念。青山就是凭着这样的韧劲,辞掉了正职,决心一辈子“用辞藻把最重要的话覆盖上,包裹住,做成书,扔向那些未曾谋面的人们”。而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他们当中,哪怕只有一个人也好,如果能找到最里面那句最重要的话,并为某人提供某种帮助的话,那么曾经被我放开手的另外某个人就一定能被其他人拯救”。这也是所有伟大的写作者共同的心底话。我想,这就是青山说这是她“第一次用心,而不是用脑创作”的原因。当然了,我觉得青山七惠的每一个故事都是用心写出来的。而她的有心,恰恰就在于“无心”。她关注人与人间微妙的不和谐,关注同时代青年人的境遇,关注生活中完全可以被忽略的细节……但是,她的写作从来是“无目的”“无心机”的。所有真正的艺术都只是 “have something to say”,喜爱或反感青山的中国读者给她贴上各种标签,但她从来都只是把自己想说的话如实写下来而已。如果她写的哪一句话让你怦然心动,那也是因为她写出了人心固有的情感,而非生搬硬套而已。去年12月接受《城画》采访时,青山七惠说自己最近两个月一般是中午之前醒,然后做家务,检查邮件,傍晚出门散步,晚上开始写东西,一直写到凌晨。她的生活和她的小说一样,简单而日常。Virginia Woolf在 “A room of one’s own” 末尾呼唤女性为“莎士比亚的妹妹的复活”而努力,“哪怕在穷困落魄中努力呢,总是值得的”。在如今这个物质的社会里,对这样一位除坚持写作外无欲无求的女作家,我们还要苛求什么呢?惟愿青山七惠能坚持不懈地挖掘,挖掘到更多深埋井底的清泉,以飨读者而已。最后回到这部作品。很多读者不喜欢雷米,认为是她的依赖杀死了自己的天才和命运,亦笑蓝子最后的忏悔太过天真。但警戒和尖锐的揭露或非青山七惠的本意。她说写人们消极的生活态度,是想让读者明白,虽然直面困难很难,但任何问题都该积极面对。是因为雷米的鼓励,蓝子才一直不放弃写小说,望着似曾相识的大海,她在心里大喊:“雷米,我现在,在写小说呢。”所以,刚走过蓝子那段岁月不久的我,在把语言的包裹一层层拆开后,找到了这样一句对我很重要的话:只要敢于挣脱依赖,总还是有办法的,人生不会永远都无法拯救。紫罗兰有春夏秋三季的品种。这一季的紫罗兰凋谢了,下一季的紫罗兰还会再开。

【紫罗兰】我独自躲在角落伤风

多年前初读青山七惠《一个人的好天气》,被头几页那朴素无华的文笔给吃惊到。这算什么?还能有这样的笔调去写故事?但就是这样漫不经心,仿佛喃喃自语的文风,却能够把生活中那些小小的细节,雕刻成像。给你最柔软的冷冽。很久不读青山七惠,《紫罗兰》,她一如既往。仿佛从夏夜池塘上岸后,浑身湿淋淋少女躺在草地望着夜空。《紫罗兰》是她人生经历里那最初的料峭早春,是躺在心底的烂漫星空,是秋日落叶纷飞的街头。每一次翻阅,往事生风,冷冽而教人清醒。《紫罗兰》说是小说,不如讲这是青山七惠过往中的一段吧。初三暑假后,父母的大学女同学雷米住在了家中。在大人眼中不算正常的雷米,却与我成为好友。从暑假后,到来年的隆冬。一点点相处,到最后的仓促离别,终此不再见。故事如此简单的平淡。说给人听,也不成一段起伏的故事。却成为我心底,最难以言说的沉重与伤感,以及最初、始终的写作动力。雷米是一个脾气古怪的37岁女人。读书时光芒万丈,颇具写作天赋。步入社会后却一事无成,脾气阴晴不定,易脆弱常崩溃。恋爱奋不顾身,敏感冷漠,又只能依赖他人的生活。我却觉得雷米是一个很有意思的人,是隐藏着棱角的个性,在这残酷世界里慢慢消磨。只可惜那年初三的我,仍年幼,世事经历稀少。根本不懂得雷米的脆弱与软弱,根本不知道如何照顾一位渴望坚强但绵软无力的朋友。我们忙着为人生加分,小小的怜悯心很快被消耗。雷米说,你看那些文字,原本只是一句简单的意思。但我们喜欢用一层又一层的类同文字去包裹它,然后抛给读的人。让他们再一层一层解开,直到读到或者根本读不出那最简单句子。但这个社会又必须是这样的。没有人懂得雷米小孩子一般的依赖,所以她被理解成不独立;没有人懂得雷米小孩子一般的爱恋,所以她被理解成不理智;没有人懂得雷米小孩子一般的脾气,所以她被理解成不成熟。雷米挣扎在漫长的涅槃期。而早已是社会人的我们,谁在结束读书与初步入社会的转换期间,不曾有过这样的不适与彷徨。20岁刚毕业时,我去到陌生城市实习。有着小孩子脾性与自以为成熟的入世态度与社会人交往,总是莫名遭遇不顺利打击。太多的跟头,闷在心里,变成了怯弱却步。陌生城市,同学朋友成为我逃避的一处棉被。但人家总有自己的生活,渐渐不再校园时那般收留无所事事的我。20岁的我像个流浪者在城市里飘荡。内心是对人生路的灰暗,丧失斗争的力气,一点点浮萍都是我紧紧抓牢的彼岸。身边的朋友,一个个长大成人,离我越来越远,我无所适从。我仿佛被这忙碌又生机勃勃的世界给孤立了。看不过眼的父母,在我无魂般飘荡近一年后,接我回家帮我开店营生。五年自营业时光,渐渐消淡我对独闯社会的恐惧。不知是福抑或是祸。但总归不至于我抑郁成疾。五年后重新走上拼搏路,终于有不怕风霜的心智。是因为终于知道:人生有长长的奋斗路,沉溺者终须上岸。长长夜路一盏灯,要勇敢要坚强。你的伤口没人看。如同雷米与妈妈两条截然相反的人生路。没有人定义过所谓人生路线,但我们总是要按照社会世俗的眼光去奋斗。长大成人,化为碎片。故事结尾,原本庆祝雷米生日的夜晚,妈妈假以怀孕事却意外让雷米当夜搬出了我家。从此音讯全无。妈妈伏在桌边痛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无能为力,可我们又无处可逃,每个人又都有自己无法回避的直面。人生路这样辛苦,一点点帮助都会叫人懒惰,慢慢怕冷。断奶是残忍长大第一步,我们无处可逃。没人能一直陪伴你。17岁面对成人的我们,27岁面对成家立业的我们,37岁面对独立生活的雷米。长长夜路一盏灯,要勇敢要坚强。要记得:你的伤口,根本没人看。

青春故事背后的哲理

2007年,一本淡绿色封面的小说《一个人的好天气》受到文艺青年的热捧,飞特族这个名词也因为这本书变得声名远播。彼时我正上大二,日子过得混混沌沌,对文学还没有像今天那样痴迷,对于它的存在,我毫无所知。直到2010年的秋天,我从省会济南来到上海读研究生,我才渐渐关注起文坛的风起云涌,千姿万象。上海的繁华,像浪涛一样冲击着一个文艺青年的心。身心交瘁的我,感到从未有过的孤独。我开始痴迷一些孤独的书,陆陆续续地购买了《鲤•孤独》《心灵是孤独的猎手》等等讲述孤独的书,正是在那个时候,我购买了《一个人的好天气》。那个书名,一下子就吸引了我。它散发着孤独的气味。那种气味,正是我想要的。也许只有都是孤独的人,才能彼此心有灵犀,互相抚慰。那个叫知寿的女孩,将一个人的生活,过得云淡风轻。让心灵劳顿的自己,仿佛找到了一个出口。《一个人的好天气》故事里的“我”还是一个大约二十岁的姑娘,而《紫罗兰》则将记忆进一步向前回溯,回到了十五岁。故事里的“我”是一个十五岁的女高中生,在为争取考上一个好大学而忧心忡忡。但是《紫罗兰》与《一个人的好天气》不同,叙事的重点,则不仅仅是“我”了,(我是一个叫“蓝子”的姑娘),更多的是要讲述一个叫“雷米”的女人的故事。这个女人,真实的名字就叫“紫罗兰”。青山七惠将书命名为《紫罗兰》,可见小说的命意所在。这个女人,三十五岁到三十八岁之间,是蓝子爸爸妈妈的大学同学。这么大年纪的一个女人,没有结婚,住在“蓝子”家里,在常人眼里,这个女人的确是一个奇怪的女人。小说中的“我”,总是被妈妈教育,不准我对紫罗兰女士,说这个说那个,免得刺激到她犯病。但是即便如此,我作为一个涉世未深的孩子,却是以一个正常人的心态和紫罗兰玩耍交往的。当爸爸妈妈欺骗紫罗兰说,他们即将有一个孩子,不能继续把紫罗兰小姐留在家里时,我不理解一向善良的爸爸妈妈为什么这么冷酷。我在哭声中,渐渐领悟到:抛弃了雷米的,不只是爸爸妈妈。在这个家里,最先抛弃雷米的,其实是我。因为有一次我和雷米及一个叫“佐藤进”的男人出去旅行的时候,雷米希望我留下来陪她,我却为了自己的课业,而抛弃了她。我由此开始的反思并未停止于此。作者更进一步想到:我们不可能永远这么帮下去啊,因为我们也有自己的生活!是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不可能为了别人而完全牺牲掉自己的生活。帮助一时也许可以,但是不能帮助别人一世啊。作者说:“成年后,我依旧像那时的自己一样,一次又一次地放开了紧紧握着自己的那些手。明知自己能帮他们,明知只是陪在他们身边,就能拯救他们。”小说到了最后,骤然从单薄的青春叙事中升华出了一些闪光的哲理。也许这些才是青山七惠的青春小说与其他青春小说的区别,这才是她小说的厚度和寓意所在。

後來的怪獸

從哪天開始,頭上長出了犄角,行蹤稀索,喜歡追著玫瑰色的云,向著海的方向嚎叫,抑或大笑。想逃出人群,卻忘記了蠻野的天性。在後來之前,我們只不過是孩子而已。青山七惠的故事,情節可以僅僅追溯到小學生文本的時間,地點,人物,你來了,他走了,外加一個好天氣的構成。這樣的風格被稱之日本的新銳作家,被平白無奇乏味的字裡行間吸引得無能為力。這樣的道理,只存在于”真摯“或者”本質“一詞。正如書中那位寂寞寥落的天才紫羅蘭小姐所說,”最單純才是最美好的。” 我呢,一向是偏愛駱肥那類愛將邏輯打亂,拋棄正常的語法,停頓,句點,用五體觀感擁抱文字。其實我當然無法與之相提並論,根本寫不出一句“在脆弱分崩離析之時像太空的定位儀般搜索一張寫著”是否有做過值得偷偷稱讚自己的事“的小紙條”。我只是在模仿如何用生僻誇張的詞藻,將真心話拽入繁花死境當中,投像那些素未謀面或擦肩而過的人群。就像青山筆下的藍子一般,做著不好不壞的小孩,有詭秘的私心,有假裝的正義,而深處圈養著面目異同的怪獸,朝著打開的門,卻不知曉逃向哪裡。“你就像小說中的人。” 藍子對雷米說出的這句話時,雷米卻生氣地回到“不許你這這麼污蔑小說." 這種憤怒,這種恐懼,像被文明譏笑的堂吉訶德般展示著不知所措的夢境,到底是褒義,還是貶義,騎士的精神與難民的境地,小說之離奇與力量無窮盡,是因為可以隻手遮天,任憑荒誕蔓延。也曾有過人談及我時,帶有勇氣,神秘,才氣,像在夢裡等過分褒喻的詞組,我都幾乎迫不及待地搖頭擺手像在逃避拒絕惡靈來襲,并不是因為謙遜低調的美德,而是總懷著惴惴不安的惶恐,體內那兩個未曾和解握手言和的理智與衝動,根本不知道誰才是上風的將軍,若果他日變成了單行道上平白無奇的嘴臉,可能是因為照料家人觀念的責任感,可能是遇到足以放棄前半生的愛人同志,甚至可能也就突然失掉上帝的恩物無法再寫出一個足以喧嘩的字句時,並不希望大家在我木訥僵硬的笑容面前,驕傲熱烈談論從前你是如何具有穿透力的靈氣。我始終,如一的是個悲觀主義者,之所有那麼大膽狂妄地想要拼命抓住一切,是希望在時間結束之前,體驗到多一點,再多一點,真實的世界。在2/24之前,我也過著像藍子一樣的生活,安靜,平實,努力完成學業與造就乖巧孩子的形象。在夜裡昏暗燈光下津津有味偷看小說的瞬間,掩藏不住對故事的嚮往。我把對窗愛慕的大哥哥寫成學習模範發表在學刊之上,源於我持之以恆偷窺般地暗戀法則。這樣的戲法很多,原來寫字可以像猜謎,它可以看起來什麽都不像,有一萬種解釋的想像,而作者,卻像藏著金銀珠寶的海盜,等待那個偷聽到阿裡巴巴通關密語的路人,一起欣賞,這滿眼燦爛。而後來,事發蹊蹺。正如熟知我的人一樣,我從小總是大膽地小心翼翼,會分辨父母汽車及開門的聲音,規劃好偷玩電腦拔掉插頭的順序,用兩個不同的社交帳號,我並非恐懼真相,只是想避免戰爭。然而不知從何時起,有了哀愁的預感,要成為某一種人,興許只是因為腦后的三叉神經出錯,做多了點叫做白日夢的東西。在適當的時間里,所謂的青年反叛期,干著諸如早戀,嚷著退學,假裝自殺的無傷大雅的蠢事。再順其自然地玩band,出走,表白,喝酒,寫書,裝屌等一如既往的蠢事。摻雜著一絲絲的運氣,那天在都柏林影展看葉芝的記錄片,聽著那大段墓誌銘的朗誦,在我十七歲那年在小城家鄉寫在日記本扉頁的詩,如今到達這個國度,如果是奇跡。但像這個晚上,時間都獻身給英文,難得逐字句飢渴地翻頁著從朋友處獲得的中文書籍,熟悉的中文字句如雨滴砸下,卻一直掙扎著明天需要上學的事不敢起身書寫,再掙扎閉上眼時,已開始流淚,這又是不是荒謬。我喜歡將這一切矛盾的根源歸納于雙子座的天性。其實根本是討厭被標籤化的無為人士,之所以如此依賴星辰,是因為相信宇宙的能力。於是巫師預言,這個一直只住在自己世界的乖僻野獸,總是有能力將蘋果樹結出橘子。而當你身處故事之內時,故事尚不能稱之為故事。那麼這一切一切,隻言片語,都是奇跡的碎片,在耐心等待,重逢的那一天。---------ps: 這當然不是傳統意義上的書評,但,并不影響你如果感興趣去看看這些靈感的來源。青山七惠《紫羅蘭》

简短评论容纳不了我

感觉没读懂 不知道雷米发生了什么事 只觉得她一直很悲伤。蓝子十五岁的补习班 图书馆 成绩 考试 梦想 朦胧的爱情 倒是感觉很怀念。有些心情 情绪只是一瞬间的事 能记下来并描述出来感觉好厉害 就像书中叙述的基调很平淡 最有心情起伏的只有雷米要走的时候 眼泪扑簌扑簌掉 紧紧抱着蓝子告诉她只有她是真正的朋友 感觉很感动 是不是看书也需要一种求同感 关于为什么这次读到这些文字感觉微弱我无从得知。就像书中一直在问的 那些需要依赖别人而得不到援助的人们 他们该怎么办呢 我也不知道 自己的痛苦要自己承担 蓝子爸爸妈妈最后让雷米走的理由是让雷米靠自己的力量生活 此时我也分不清到底哪种是对的 。脑中一片混乱 其实大家都不应该放弃雷米 我们善良的愿意伸出援助之手的这些人 其实很多时候都在变相得伤害他人。所以蓝子才会反问善良正直的爸爸妈妈为什么要这样把雷米赶走。最后蓝子从初中就一下子就跳到了订婚。任性孤僻的雷米也好,被很多痛苦折磨的蓝子也好,最终大家都还是以普通人的身份好好活着的吧。

放下心中的紫罗兰

下午拿到书,非常精美的淡淡紫色的封面,爱不释手。晚上加完班回家一口气读完,很多字字句句在夜色衬托的灯光下,格外动人。青山七惠可爱细腻的描述,与曾经看过的《绿山墙的安妮》给人同样的温馨,给酷暑的焦虑的心送来阵阵凉爽。“很好吃,有种雷米早起的味道……”“早起的味道是怎样的味道?”“好吃的味道。”单纯而美好的雷米脆弱、依赖、偏执、以自我为中心的故事却让人阵阵心酸,“别人只是对她稍微冷淡一些,她就像到了世界末日一样,乱发脾气、灰心丧气,然后又向其他人寻求帮助,不然就活不下去。”蓝子的愧疚之情也跃然纸上,“在爸爸妈妈之前,在这个家里最早开始抛弃雷米的,不是别人,正是我自己。”“我一直以为,无论是那天留下雷米,自己回家,还是那晚和父母一起沉默着让雷米离开我家,都是因为当时自己还是个微不足道的小孩子,什么都帮不了她。但是我错了。”在成长的过程中,也许我们每个人心里都曾经住着一个雷米,ta只是间歇性的出现在我们某个脆弱的时候。随着年岁和生活阅历的见长,我们学着体谅别人、顾全大家的感受,在某个不经意的瞬间,这样孤独无依的感觉还是会潜入心中。成年人的心理调节能力让这样的脆弱只是短暂的停留,新的生活、新的梦想赋予我们面对生活的勇气和果敢。我们在脆弱的时候那些像蓝子一家一样给过自己力量的朋友、家人总是会像黑暗里的明灯,给迷茫中的自己一些方向。我们也同样担当过蓝子一样的角色,但是当这种分享和帮助成为自己生活的负担时,加之生活有更重要的任务,我们也会像蓝子一样,“我讨厌别人把苦恼强加给我,也不愿意将自己的烦恼强加于人。自己的痛苦还得自己一个人想办法承担。”渐渐走进自己生活的中心,离开需要持续陪伴的友人。终究是难过和愧疚。所幸在最后的最后,蓝子说“成年后,我依旧像那时的自己一样,一次又一次地放开了紧紧抓着自己的那些手。明知自己能帮他们,明知只是陪在他们身边,就能拯救他们。”“他们当中,哪怕只有一个人也好,如果能找到最里面那句最重要的话,并为某人提供某种帮助的话,那么曾经被我放开手的另外某个人就一定能被其他人拯救。我怀着近乎祈祷的心情,这样固执的信念,在写小说呢。”蓝子想着曾经对雷米的放手,如今已是不可挽回。但是在以另外一种方式,执念的传播着善良的种子,有些时候,也许只是静静的陪伴,就能给予陷入痛苦迷茫中的他们一丝丝的安慰和鼓励,给予他们重新面对生活的勇气和信心。也许这也是作者写作的初衷。“也许这话已经老掉牙了,可我还是要说,永不放弃,只要踏踏实实地努力,总有一天会梦想成真的。”蓝子的妈妈这样鼓励蓝子,这样的话是不是也适合雷米来听一听,也适合住在我们心中的雷米来听一听。雷米坚贞的迷恋着写小说,怀着的是虔诚的热爱,“不许你这样污蔑小说……”,记录交通流量时,认真的可爱。蓝子妈妈和雷米形成鲜明的对比。漂亮好看的职业女性和偏执、自我的雷米是不是像每个生活中外表坚强的我们和内心偶尔脆弱的自己?生活准许我们偶尔的脆弱,但不允许我们一直像雷米一样。随着岁月流逝,我们渐渐就羽翼渐丰,像蓝子一样坚强的面对生活,给予他人力量,传递温暖。雷米,又是紫罗兰,和花儿一样的脆弱,惟愿我们放下心中的紫罗兰,给予生命里遇见的紫罗兰多一些力量和安慰。

摘 录

......真的会有那么一天吗?那种理所当然的幸福会降临到我的身上吗?(p089)"就是因为总有人帮她,她才变成那样的。别人只是对她稍微冷淡一些,她就像得到了世界末日一样,乱发脾气、灰心丧气,然后又向其他人寻求帮助,不然就活不下去。我们不是已经帮了她很多了吗?但是不可能永远这么帮下去呀。因为我们也有我们自己的生活!"(p144)

努力的自己,也是你喜欢的那个自己

早晨匆匆出门,还好昨晚把这本《紫罗兰》塞进包里,薄薄的一本,书如其名,装帧的很漂亮,淡淡的紫色看起很舒服。第一次读青山七惠的书还是《一个人的好天气》,几年之后读到这本《紫罗兰》发现文风还是没怎么变,细腻清淡的感觉,却把人物心理描述的很到位,故事也很好看。雷米是蓝子爸爸妈妈的大学同班同学,寄宿在蓝子家,跟着蓝子喊蓝子爸妈为爸爸妈妈,从这时候开始蓝子意识到雷米有点儿不正常,和普通人不一样。雷米想上班就上班,想辞职就辞职,跟一个小孩子样的,没有独自生活的能力,只能依赖别人生活。在雷米过生日的时候,全家为了让雷米开心,让蓝子放松考试的压力,请了他们共同的大学同学参加聚会,气氛很好,大家都很愉快,可是突然雷米一下子摔了杯子,开始崩溃,乱发脾气。于是大家有点不欢而散。其实说起来,我们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点雷米的影子,脆弱,偏执,依赖,任性,孤独,只是我们没有放大这些而已,我们只是偶尔脆弱下,崩溃下,然后自我调节,最后自我慢慢消化。在我们看来,雷米活的是挺失败的,37岁,未婚,没有稳定的工作,跟家人闹翻,寄宿在不同的朋友家。年轻的时候,雷米也曾是个好青年,才华横溢,活力无限,写各种小说然后刊登在学校校刊上。但是当雷米写不出好的东西,再也不是别人眼中的那个闪耀的雷米,于是就开始自暴自弃。毕业后依靠父母与男人的接济过活,如今寄宿在蓝子家。这一切,真要说起来,怪不了社会,怪不了男人,罪魁祸首就是自己。很多时候,自己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本人,最难面对的也是自己的本心。正如蓝子在雷米大哭大闹生日聚会的时候,想直截了当的对雷米说:“你之所以变成现在这样,难道不是你自身的原因吗?你之所以这么任性,或许与运气或者才能无关,是因为你内心那小小的懒惰心理在作祟吧?妈妈为了得到杂志社的工作,再度去上大学,刻苦学习。我现在为了进入理想的大学拼命学习。而你呢,不正是因为没有像我和妈妈这样,该努力的时候没有努力,才到了现在这个地步的吗......”其实,承认自己才是最能让自己依靠的也没那么难。大学毕业之后的那一个月是我至今20多年生活让我成长最快的一个月。那也是人生到目前为止最深刻的一课。大学毕业,我的亲叔叔让我来深圳找工作,于是我傻乎乎地带着大包小包站了一夜到深圳,自己站了2个小时的公交到离他最近的公交站让他来接我。他第一句话不是问我累不累,而是怪我找不到他住的地方,还要他亲自来接我。到了他租的地方,他让我下去买快餐,我以不熟悉附近坏境拒绝了。随后的一个星期里,我找我的工作,他收拾东西回老家,坐火车的那个晚上他在QQ留言告诉我把门锁好,因为之前的一个月他的电脑放客厅,晚上睡房间里门被小偷撬了,偷走了客厅的电脑。把睡在客厅沙发上的我吓得大半个月没睡好。叔叔回老家陪老婆孩子一个多星期回来深圳,我工作也差不多定下来。在某天晚上为了一个电视台,说要不是他脾气好,早把我赶出去了。我当时一下子崩溃大哭,躺在沙发上半天不能自已,凌晨,在这个陌生的城市,没有任何的朋友,亲人,没有任何能去的地方,我只能忍到第二天天亮,一大早去了一个我能去的地方。没多久,他去了上海发展。我以为事情就这么过去了,年底回家过年,才听我小婶婶说我叔叔在我爷爷奶奶,大叔叔,小叔叔,婶婶们面前,说我在深圳吃他的喝他的住他的,好吃懒做。殊不知,我每天给他买菜做饭,扫地洗衣,甚至家里的米都是我5斤5斤的从远处的超市提到五楼的。我没太吃惊,我也没恨他或是讨厌他,我只是在他回家过年的时候,见面礼貌的喊一声叔叔,对他不像以往那么热情而已。有时候亲戚就像是只有血缘关系的陌生人。不要对别人期望太多,自己才是最能让自己依赖的。也不要习惯性依赖别人,习惯依赖别人,自己就越来越弱,等到对方不能让你依赖了,你拿什么来保护自己,保护自己心中重要的人和事。当然需要朋友的帮助也很正常,并不是说什么都要靠自己,只是不要理所当然地把自己的苦难强加与朋友或是亲人身上,毕竟他们也有自己的生活,没有义务来为你服务。如果别人没有帮你,那很正常。帮了你的,记在心里,记得感恩。正如蓝子妈妈所说的那样: “也许这话已经老掉牙了,可我还是要说,永不放弃,只要踏踏实实地努力,总有一天会梦想成真的。” 踏踏实实的走,依靠自己,不要把自己的需求强压在别人身上,这样的路,自己心里也踏实很多。努力的自己,也是你喜欢的那个自己。

长大后仍像孩子一样无助

书中有一段话,是全书最深入我心的话:“世间肯定有很多像雷米这样的人,只是我不知道而已。即,自己的痛苦一个人承受不了,即便自己想办法解决,也解决不了,只得依赖别人帮助的一些人……可是如果有一天,突然失去了所有援手的话,他们该怎么办呢?即便是我,也极有可能会变得像雷米那样。等待再老一些(人生失败了,就会变成她那样吧),那时,比我年轻的人有可能会这么看的。因为害怕变成那样,才会不管怎样都不想让任何人触及我的痛苦,让自己独自痛苦到最后。我最讨厌因为年龄大了,而被人同情。问题是,真正痛苦的时候,那份苦楚自己究竟可不可以独自承担,不到那个程度是无从知晓的。而且,倘若一切努力都来不及了,独自一人又无能为力,真的需要他人援助的时候,却偏偏无人伸出援助之手的话,那该怎么办呢?十五岁的我,不敢再往下想了,只感到可怕无比。”有人说,真正的孤独并不是身边一个人都没有,而是明明身边有很多人,却进不去任何一个人的世界。我刚来到这座城市的时候,有一次站在十字路口处等红绿灯,身边有很多穿着校服的中学生,还有骑着自行车下班的大人,来来往往的车辆也是川流不息,就在那一刻,我突然感到非常陌生。这种陌生并不是对于初到一座城市而感到的陌生,而是对于身边站满了人,眼前跑满了车子却猛然间发现,这里竟没有一个人会和牵着手过马路,也没有一辆车会为我开门而感到的陌生。发现独自一人站在世界中心孤立无援,是件非常令人恐慌的事情。明明是被大环境标为一个团体而和大家生活在一起的,然而,唯独自己被有意无意地忽略了团体决定的意见发表权。团体中的其他人围坐在一边进行着团体的活动,唯独自己因为没有参与过团体决定的意向表决,所以在另一边的时空里即悲伤又倔强的装作无所谓。更可怜的是,这样的悲伤和倔强也没有可与之诉说或分享的人。即使内心痛苦也不肯放下自己颤巍巍的自尊心。不喊痛,不诉苦孤独,所以没有人发现你是孤独的,是独自一人承担着痛苦的,久而久之,你被贴标签为坚强的人。哪有不会痛的人,哪有不会感到孤独的人?即使身边都是熟悉的人,也会有觉得他们都离得好远这样的想法。青山七惠的这部作品充满着这种于浩瀚世界中的无助感,也许也曾有过试图了解彼此世界的人,也有过愿意在对方无助的时候扶持一把的人,但是,最后的最后,每个人都是或自愿或被迫的回归到了自己的生活世界中,失去了援助之后的人,也就不可避免的消失了,不再出现。

依赖慢慢杀死你

《紫罗兰》中,作者青山七惠以虽然并不惊艳华丽,但是却充满了温馨的细腻的笔触,将雷米的故事缓缓道来,如同叙述家常一般。蓝子的家中的常住人口除了蓝子的爸爸妈妈和蓝子,还借宿了蓝子爸爸妈妈的一个大学同学雷米。雷米是个不太正常的女人,和一般人不一样。雷米三十七八的年纪,是齐天大圣级别是剩女,却由偶尔来旧时的同窗家中做客发展为长期借宿在同学家中,甚至和同学的十五岁的未成年的女儿一样称呼同学为“爸爸”“妈妈”。年轻时的雷米也曾才华横溢,精力过人,她给校刊写过小说,还多次入围新人奖最后一轮。但是,这都是“历史”。现在的雷米,根本看不出当年的影子,目光黯淡无神,几乎不外出工作。与蓝子结交后,雷米仿佛找到了真正懂得她的人——蓝子。只是,在一次又一次地相谈甚欢之中,雷米浑然忘却蓝子正面临着人生之中最重要的考试之一,蓝子没有太多的闲暇时间,她需要努力学习。甚至,雷米结交了新男友之后,外出约会时,仍要拉上蓝子作伴。如此种种。三十七八岁的雷米的所作所为甚至还不如十五岁的蓝子的表现大方成熟。雷米有些自私、有些胡搅蛮缠,就像小孩子一样。这……也忒奇怪了吧?雷米就像一个谜,几乎贯穿了全部的故事。而谜底则自雷米的生日会那天开始逐渐揭开。雷米的一生,可以说是失败至极的一生。雷米读大学时也曾是个才华横溢的充满活力和干劲的漂亮姑娘,有过不俗的小说作品。但是当雷米专职写小说并且再也写不出好的作品时,光芒万丈的雷米于瞬间退却了所有的光辉,黯然失色。从此成为了另一个与众不同的不太正常的雷米。人在遭遇打击,尤其是理想惨遇滑铁卢时,往往会有两种截然相反的反应:一种是从此臣服于命运,得过且过,不再做任何抗争。另一种则是不服输的干劲和豪情,越是困难越要迎头直上。蓝子的妈妈是后者。蓝子的妈妈因为蓝子的出生而失去了出版社的工作,为了能够再次得到这份工作,蓝子的妈妈考入研究院继续深造。所以,蓝子的妈妈才会说:“也许这话已经老掉牙了,可我还是要说,永不放弃,只要踏踏实实地努力,总有一天会梦想成真的。”而雷米,无疑是前者。雷米就像“泯然众人矣”的仲永,一下子沉寂下去。并且从来不将自己的失败归咎于自己不够努力、不够勤奋、不够坚持,而是觉得自己的才能被那些无聊的事情给糟蹋了。人们常说“性格决定命运”。那么,究竟是什么造就了雷米的性格、决定了雷米的命运呢?生于2月14日的人善于演说、评论和表达对事物的意见;具有文学、艺术、音乐方面的才华。但是,野心太大,冲动、急躁,情绪容易紧张。我不知道《紫罗兰》的作者青山七惠是否也对星象有所研究。但是,出生于情人节的雷米还真的就像形象书上描绘的这般具有文学才华,另外还有着不容忽视的神经质。雷米将自己的痛苦强加于人。雷米像悲剧中的女主人公,以为天底下只有自己最不幸、最可怜,没完没了地哭。但是,难道完全是因为星座的缘故才使得雷米如此幼稚、如此自私、如此神经质的吗?NO!与其说是雷米的星座决定了雷米的性格从而导致了雷米的命运,不如说,是雷米对他人的依赖以及他人对雷米的纵容慢慢地杀死了雷米。蓝子最终意识到:世间有很多像雷米这样的人,自己的痛苦一个人承受不了,即使自己想办法解决,也解决不了,只得依赖别人帮助的一些人。但是,在这个世界上,即便是至亲,谁也没有义务彻底背负起另外一个人的人生。只有自己,才应该对自己的人生负责。试想:如果一个人完全依赖于另一个人,倘若有一天,帮助者突然收回了ta的帮助,被帮助者又该如何自处?正如蓝子的妈妈所说:“我们不是已经帮了她很多了吗?但是不可能永远这么帮下去呀。因为我们也有我们自己的生活!”你可以说蓝子的妈妈虚伪,以这种“让雷米独立”的冠冕堂皇的话语将曾经给予雷米的帮助统统收回。但是,首先,蓝子的妈妈没有义务去帮助雷米。她愿意帮助雷米,是她的念旧情,是她的善良;她不帮助雷米,在道义上也纯属应当。而且,蓝子的妈妈也意识到:“就是因为总有人帮她(雷米),她才变成那样的。别人只是对她稍微冷淡一些,她就像到了世界末日一样,乱发脾气、灰心丧气,然后又向其他人寻求帮助,不然就活不下去。”说来也挺可笑的。将雷米纵容成如今模样的人们之一——便有蓝子的爸爸妈妈和蓝子。只是,他们只对戏剧的前半场负责——呵,我们曾经无私而慷慨地给过你帮助啊。至于戏剧的后半场——你变成如今的模样,很伤我们的心,所以我们不再帮助你,这一切不是我们没有仁慈没有善心,而是你自己不懂得珍惜我们的帮助——如今,你是死是活,同我们再也没有丝毫关系。这真是一个黑色幽默、恶性循环。这就是那个经历过层层包装之后被掩盖的事实。可是,这一切又能怪谁?只能怪雷米自己得到别人帮助时,不懂得借助外力重新站立起来,而偏偏想要偷懒,宁可去做那缠绕着大树的藤蔓。树倒了,藤蔓失去了赖以依靠的支撑,从此以后,生死只能靠藤蔓自己来决定。所以,我对小说的最后蓝子希望他人能够善待、拯救雷米的情节嗤之以鼻。呵,蓝子啊,到底还是一个孩子,一个善良纯真的孩子——哪怕她曾经放开了雷米的手。可是,这个世界上,真的只有孩子才会如此天真。除了雷米自己,谁又能拯救她?书名叫做《紫罗兰》。偏爱紫罗兰的人内心崇尚高雅和天使般的圣洁,但同时也代表了她的单薄、脆弱。雷米给自己取了一个美丽的名字——紫罗兰。而这个名字早就预言了她的命运。

真正的人生,没有时间悲伤

从《一个人的好天气》认识青山七惠便爱上了她朴实平淡的文字,到看过《窗灯》后,我确定我喜欢这个作家。后来陆陆续续有了很多她的书,但都没什么时间看,这次选择了《紫罗兰》,没有让我失望。刚开始的调调很平淡,没有波澜的生活,忙碌的准备着中考的蓝子,人到中年却无所事事的雷米,怎么觉得两人的身份颠倒了。想要成为和爸爸妈妈一样厉害的人,却又坚定的想“即便有一种喝下去就会变成那些人的毒药,我也绝对不会喝的,即便有一条通往那些人的世界的桥梁,允许我免费过去,我也不会过去的。”“我不喜欢轻易得来的幸福。”总体想想,蓝子和妈妈挺像,肯为自己的梦想努力,付出,这从她最后考上了理想的高中可以看出来。后来,她和妈妈一样收回了对雷米的援助之手,而且是第一个收回的。蓝子一直用“我还只是一个孩子”来为自己开脱找借口,也是想要安慰自己,弥补一下自己对雷米的愧疚,虽然她年龄尚小能力有限,她有她当下的使命——中考,但如果她疯狂一把,还是会留下来陪伴雷米的。但,我们都没有义务深陷另一个人的伤悲,我们帮助了你,但不可能一辈子帮你,我们还有自己的路要走,作为朋友,关键的时刻伸出援手,拉你一把,可接下来的路,我们并不是必须要搀着你陪你走。过于浓厚的依赖,让那些人意志疲乏,本来拥有的过人才能也被磨灭,“心境发生了变化”,雷米叙述中的那个人,因为没有人帮助他而变得焦躁,更加孤僻,而雷米自己,因为时时依赖着他人的帮助,变得怠惰颓靡,连神经都有点不正常,失去了独立生活的能力,不是不能自理,而是已经没法靠自己一个人和这个社会交流。与其用“我不过是个小孩子啊”这样的话来安慰自己,倒不如直接说“我不过是个普通人啊”。我们都必须学着靠自己的力量活下去。

施与与自救

施与  这本书最大的亮点是在最后作者的独白、反省。  雷米可能是存在于我们身边的任何一个人,正需要我们的帮助。但是人自私的劣根性无处不在。它随时都在提醒我们要与可能伤及自身利益的事情远离。我们找了无数多的理由来抗拒帮助一个正需要帮助的人,找了无数多的理由来原谅自己的怯懦和自私。然后就如蓝子一样,我们的一生可能都会自责,久久不能原谅自己。带着这个梦魇,遗憾地与善良擦肩而过。    自救  也许你我都经历过雷米时期。我们脆弱、敏感、过分依赖。别人施与再多的帮助可能也不及自我的一点救赎。  其实就像蓝子所说,不是别人不愿意帮助,而是你自己不克服自己的心理,你怎么会有所变化呢?!  也许世上有善良的人,他们愿意帮助我们度过难关,甚至愿意一生一世都陪伴着我们。但是说到底,谁有义务这样做呢?    一方面我们反省自己,是否给予了帮助;另一方面我们是否能够自我救赎呢?

为何叫紫罗兰?

为何青山七惠将此故事取名为紫罗兰?紫罗兰只是雷米鲜有人知的真名,是说明雷米的真实内心像她的名字般不被大家知道,但其实又很美丽忧伤吗值得被呵护吗?雷米这种十分依赖他人的存在本是不常见的,但在作者的笔触下她又非常真实自然。只是只能叹息了。

左手的蓝色,右手的紫色

很少有像青山七惠这样的日本女作家,可以让中国读者有荣幸一路观察她的进步。原因无非两个字:年轻。从《一个人的好天气》开始的少年得志,到近几年每出新作都能博得一定关注的高人气,你几乎找不出另一个在实力和话题性上能与之比肩的日本年轻女作家;可以说青山七惠的成长是一本现在进行时中的文坛神话,她本人也更像一部热烈连载中的和风映画,承载实时跟进的评头论足。青山七惠的作品中我个人最喜欢的一本是集结了她08到10年创作的零星短篇小说集《离别之音》,这部作品的可喜之处在于青山七惠跟着她的读者一起长大了,逐渐脱离郁郁懒散的青少年视角,小说中的观察对象从包含自己的同龄人扩展到了“他人”。我一直期待着这个从尼特族主题起家的女作家能有一次惊艳的转身,这个转身在《离别之音》中完成了。手头的这本《紫罗兰》是相当新的作品,原作出版于2012年。对于一直喜欢玩味作者年纪的我而言,相当期待年近30岁的青山七惠会如何交出下一份答卷,结果出乎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没有工作,寄居在朋友家中,唯一的长处是大学时代喜爱舞文弄墨的雷米的形象,俨然就是一个长大后的尼特族啊,中年人时态的知寿、绿藻、结仁等招牌人物带着即视感跃然纸上,一下子把我拉回了出道时期的青山七惠。如封底文案所言,这是她第一次用”心“,而不是用”脑“创作的小说。这是她对自己十分中肯的评价,站在自己时间原点上的青山没有把自己绝对套进任何一个角色,她的左手是青涩未果的蓝子,右手是处世能力与年龄无法同步的雷米。这是一个青山在作家旅途中稍微停顿反哺“尼特族话题“的故事。相比起青山在早年长篇小说里隐隐表现出的一股惹人怜爱的天然少女姿态和短篇小说里逐渐练就的领悟力、聪慧的语言、以及在捕捉生活细节上的敏捷度,写《紫罗兰》的青山把自己放到了非常自然的状态,在以初三考生蓝子为第一人称的叙述中反而透露出些许笨拙。作为标题的紫罗兰,是关键角色雷米的原名,她个人的历史与内心波动也像自己的名字一样大部分时间在小说中是被神隐的。这是一个青山从未创作过的人物类型,拥有成年人的躯体与年龄,在保留着待人如孩童般直接的性格同时,也残留着难以独立,依赖性强,任性暴躁,生活懒散的少年病。当蓝子质疑起为什么和父母是同学的中年阿姨和自己一样管他们叫”爸爸妈妈“时,雷米第一次像孩子一样流泪”谁叫你爸爸妈妈不再给我适合我叫的名字了呀。“雷米没能踏上和自己的同龄人平行速度的轨道,昔日那个眼睛炯炯有神的文学少女变成了废柴阿姨。不管怎么略带残酷这个人物都还是被塑造了起来,她像是从青山其他小说里空降穿越而来的倒霉孩子一样,没有留在尚有空间可寻觅的开放式结局的甜点文本里,小说一开始,雷米就已经是雷米了。在恋爱和友情方面都不受待见的成年人雷米,令人联想到《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中的松子。同样作为社会里不成功大人的典范,这两人走的是两种极端。松子是一个永远以他人感受为优先,不管遭遇多大挫败感也要与世界产生羁绊的执着女人,她的失败在于生而为人,用力过猛,每一次的努力过后只能剩下矫枉过正的自己。而雷米是一个经历创伤后尽可能减少社交窗口的人,打工迟到的早晨面对如何去打电话请假的问题,也能让她煎熬不已;在某些微小的时刻,雷米是个令人心疼的在自己的生活中使不上劲的人。实际上雷米对自己是有着充分的了解与判断的,她曾经给蓝子讲过一个关于取访同学的事迹:小时候拥有响彻云霄作画才能的天才少女长大后变得不再闪光,甚至受到同学的欺凌,与其说是周围的人不好,不如说是因为她自己的心态变了,曾经什么事都不放在心上的她,变得在乎自己和周围的人了。于是,周围人便敏感地钻了这个空子,做过了头。雷米自以为保护了自己身上”泠泠作响“的宝物,不愿意去感知周围环境的冷暖,懒得去迎接外界的质疑,不知不觉中自我评价与世人的目光形成了微妙的偏差,令她成了一个”成年孤儿“。读着这本书的朋友里,相信许多人都和青山七惠一样,还没有活到雷米的年纪,却都经历过蓝子的岁月。唯一能把蓝子和雷米联系在一起的共同点便是热爱写作。雷米在大学时代曾经给蓝子妈妈主编的文学刊物供稿,也入围过小说新人奖,只是运气欠佳的她最后并没有脱颖而出。看到眼神黯淡跌落谷底的雷米,蓝子偶尔心里也会哆嗦一下。作者其实是介于蓝子和紫罗兰中间的存在,蓝子身上有着浓浓的青山七惠自己的影子,书中少女蓝子对自我的发展定位巧合而又如实地展现了一个真实的青山:并不是什么文学少女,只是莫名其妙的喜欢书,自知写不出那种深奥的给大人看的书。蓝子或许是青山梦想的始发站,而紫色的雷米则是一个未知的备选结局。青山在《紫罗兰》中彰显出的特质是善良,怀着悯恻之心写出了一个梦想与现实错位的无助成年人,一段无奈被放手的往日情缘。你可以说青山七惠是个在表现手法上有限的小女人作家,但不能否认她的文字向来温柔无害,从来不把观察到的社会现象刻意夸张放大,也不通过文字传递负面情绪,这一回用善良来形容她是最适合不过了。当蓝子成为小说家后想起了雷米曾经说过的话:小说家要把自己心里想的所有的话,都用美好的词语表达出来是很难的。现在的她正在用许多浮华的词藻把最重要的话覆盖上,包裹住做成书,扔向那些未曾谋面的人。青山七惠的心境与长大后的蓝子重叠在一起,似乎是在交代着自身作为作家的心路历程。这一段呼唤成了她对过往写作生涯做的一次真挚告白,也像是青山为她笔下每一个故事列的前传,是整部小说中被珍藏到最后属于作者的“最重要的话”,《紫罗兰》的情感核心所在。其实我又何尝不是在这个层层叠叠点缀了过多语言的评论里,也留下了微量的赞许与感动。

真正的人生,哪有时间伤悲

青山七惠的短篇《紫罗兰》没有跌宕起伏的情节,单靠细腻平实的笔触抓住读者。读《紫罗兰》,就像剥开一颗洋葱,瓣瓣深入,泪也漫溢,心也酸楚,再回味,又是对人生一如悠悠长水的怅然。紫罗兰的花语是永恒之美,纤弱中带些圣洁,可雷米的经历却像在宣示:真正的人生,哪有时间伤悲。乍看之下,《紫罗兰》是一本成长记录,一方面,蓝子和每个普通人一样,努力却平凡地成长。作为参照,紫罗兰——雷米,怀抱谜团,任性故我地生活。作者并不着意滋养情节的枝桠,许多能够展开的地方,不惜一笔带过。对雷米的经历,也都欲言又止,直到文末也言之未详。但细节上,作者却煞费苦心。如果留心作者多次描绘雷米瘦削的身材、冰凉的手指,也就能体会背后蕴藏的薄命象征。就故事性而言,作者也肆意留白。在镰仓的那一夜,雷米发生了什么?爸爸妈妈对雷米的转变,为何突然而至?这些线索,都埋在小说的主题之下,任由读者索解、阐释。为什么一部小说,要刻意回避引人入胜的部分?按王安忆的说法,小说的真意是构建一个独立的心灵世界。以此审视《紫罗兰》,就会明白,青山七惠在情节和人物上的清简,旨在突出内心蕴藉的宏旨:每个平凡人,内心都有各自的悲怆。蓝子的心路大体可分为三类,与雷米的相知相惜,与学业的相离相依,与齐藤的相猜相吸。忘年之交,当日不知罕有,彼此明明不了解,却可以交心,终于还是零落天涯。远大前程,奈何力有不逮,眼看同侪相竞,内心也难免凄苦。至于两小无猜的那些私隐与甜蜜,显得飘渺而难以捉摸。书中最普通的蓝子,遭遇了最普通的愁绪。至于蓝子的爸爸和妈妈,其实是奋发自强、迎难而上的人。妈妈因蓝子而失去了出版社的工作,为了再次求职,决心考研究院继续深造。在告诫蓝子的时候,妈妈说:“永不放弃,只要踏踏实实地努力,总有一天会梦想成真的。”可正是这对良善、有为、耐心的夫妻,却在最后找了个借口,将寄居多年的雷米赶出了家门。如果读过茨威格《心灵的焦灼》,就会明白,爸爸和妈妈不当的同情,实则是雷米沉沦的推手。至于雷米,曾经的文学新人,在命运的揉搓间丧尽豪情,任由才能消磨在琐事和慵懒之间,最终要依赖他人,才能苟活。很多时候,会觉出雷米的可怜。也因为可怜,可恨之处便隐匿起来。人世间的事,从来不似《蒂凡尼的早餐》那般美满,终日逃避的结局,只有湮灭无闻。在这个意义上,青山七惠自况:这是她第一次用“心”,而不是用“脑”创作小说。我的理解是,她跳脱出对人物情节的布局,尽力白描每个人的局限,进而勾勒出现实的本质:世间所有,不过是病友之间的互相探问。而治心,最终还得依靠自己。雷米的伤悲太盛,如同紫罗兰,素朴绮丽,却运命堪虞。真正的人生,其实并没有时间伤悲。很多苦难,直叫人说不出话,千钧重担忽然就压在肩上,哪里容人闪躲。事情真的袭来,也唯有面对而已。哪怕越过山丘,却发现无人等候。哪怕忽而了然,人,终究要独自面对命运。这些,正是雷米不曾知晓,而多数人未能说出的“小事”。载《中国新闻出版报》,转载请注明出处

给亟待拯救的人写最里面最重要的话

成年后,我依旧像那时的自己一样,一次又一次地放开了紧紧抓着自己的那些手,明知自己能帮他们,明知只是陪在他们身边,就能拯救他们。 ——《紫罗兰》第一次读青山七惠,读的是《一个人的好天气》。《好天气》里,刚刚跨入青春的知寿住进了老太太吟子的房子。那时候家里头只有自己和不知道该怎么搭话的老太太,两只猫讨厌她,男朋友藤田也不知不觉离开了她。那时候她渴求改变渴求更加美好的生活,却也害怕走出家门,害怕走到自己不熟悉不了解的新世界,于是拼命追问过来人吟子的生活轨迹,想在里头找到些成长的影子。后来读了《碎片》,里头写了“自己”和疏远已久的父亲重拾生活之乐,写“自己”与家里寄住的孩子……全都是“碎片”一般的小事。读起来就像一幅幅和风的照片,七分阳光,两分清淡,再加上一分留给观者自己遐想的空间。《紫罗兰》也是一样。蓝子的父母事业成功,像是所有励志故事里的主角一样,抱定不怕吃苦的信念终成正果。可考试失败又竞争不力的蓝子却对自己产生了深深的怀疑。关于成为小说家的梦想、关于自己与齐藤的相处,一切都被她按在了心里。可就在这个时候,37岁却心智幼稚的雷米和15岁还正执迷惘的蓝子相遇了,那个身世神秘、玩世不恭却又和自己共享梦想的人,不知为什么吸引着蓝子。小说的情节并没有多大的起伏跌宕,反倒是很多细节给整个画面一笔一笔补出了众多色彩。雷米用纤弱的手指捧着《蒂博一家》,边读边教蓝子小说家该怎么用语言来表达思想。但是那时的蓝子并不明白。雷米大学时追梦受挫,从那以后任由自己沉沦,最终落入人生失败的困局。而蓝子所有的也只是模糊不定的梦想和不接受一双成功父母的叛逆。她一边宣告自己绝不要唾手可得的幸福,一边又害怕自己变成雷米这样只能被同情却无法被认同的失败者。蓝子大约觉得自己身上也有雷米的影子,那个人才华横溢,却最终毁在了自己的任性和懒惰里,而资质平平却也不愿上进的自己,又到底何去何从呢?半大不大就是这样的一种时候,一边自尊膨胀,一边不知所措。《好天气》里的知寿如此,雷米一路走过来是如此,蓝子也一样。经过了镰仓那一夜的闹剧,自己和父母先后撤回了帮助雷米的手。想必这个过程里雷米、蓝子和父母都先后经受了各自的挣扎,但最终解脱这样的依赖却对谁都是好事。离开之前,雷米说:“我真正的朋友,无论是现在,还是以后,都只有你一个人。所以蓝子,请不要忘记我。”因为蓝子,你是唯一一个不站在高处俯视我的人,我不需要所有人故作无私一样的只谈我过去的美好,我需要一个平视、关爱我的你,也需要那个在关键时刻能用力推开我的你。《好天气》里,吟子用淡淡的话默默地让知寿明白了生活下去的勇气来自哪里。而《紫罗兰》中,雷米最终还是走了,蓝子却能就此抛弃过去黏在自己身上的质疑和懒惰,正视起自己的梦想和成长来。多年之后站在海边回首过去的蓝子,大概也会觉得,雷米之于自己,也许只是15岁那年生命里的一个过客。一个被所有人都认定为失败的人,她带走了自己的慵懒和迷茫,留下的却是曾经共同的理想。也许,自己仅仅一直陪在身边就能带给雷米这样的人安全感,可多年来还是一次次放开了那样的手,因为那就是成长要经历的东西,谁都需要这样。雷米走了,可是自己却坚守住了梦想,写出小说给那些素未谋面,也亟待成长的人们。雷米,我希望他们能翻开层层藩篱,找到我想要表达的最里面最重要的话,希望他们被拯救,更希望你能拯救自己。是的雷米,你走了以后,我就是怀着这么固执的信念,纪念着你呢。然而直到现在,每当从旅行时乘坐的电车车窗里,或是电视里、杂志里,偶然有一小片海跃入我的视野时——无论是雨中的海还是夜间的海,无论那时多么小的海的碎片——我都会想到雷米。 ——《紫罗兰》翻开青山七惠的书,然后一口气读下去仿佛是件不自觉的事情。《紫罗兰》不厚,每本书都如此,甚至文字都很淡,好像从没学过写作的人随手记下的生活片段。但是就是这样的文字间却自有一种吸引人的力量,大概用她自己的话讲,就是能清楚的看出潜藏在文字堆中的“最里面那句最重要的话”,而她也没有把这些“用浮华的辞藻覆盖包裹起来”。川端康成的意境比她唯美,三岛由纪夫的笔法比她妖气,村上春树的立意比她磅礴,说白了她走的还是日本私小说一贯的路数,但在这些甚至单纯到让人怜爱的词句中,她不谈社会不谈时代,描画的只有谁都抚摸过的悲喜,和谁都寻找过的勇气,还有那些谁都不想失去的东西。

淡淡的忧伤

紫色控的神经系统导致了一见到这紫色的封面的书就冲动买下了,没认真看到底是什么内容,反正认定紫色封面外加青山七惠,不管怎样应该不会太差的。淡紫色虽然漂亮清淡脱俗,但总是觉得有股小小的、淡淡的忧伤在里面,看久就会感觉那小而淡的忧伤悄悄的钻进了心窝里,让人不经意地也散发了小小的有伤感。文字、内容一如封面的淡紫色,简单、干净、有淡淡的忧伤。一如既往的日式叙述风格,三分之二过去也还是身在其外,不知那淡紫色的忧郁已经渗入心窝里。越接近结尾的时候,才发现原来已被小忧郁包围,跳脱不出来,也跟着伤感起来了。伤感却又温暖,庆幸

回忆一下

紫罗兰这本书带给我的感觉依旧,依然是朴素平淡的描写,可以说是轻描淡写吧。了解青山七惠这个作家真的算是个意外,想当初住在三里河那边时,只要三叔又出了新书,便会第一时间去百万庄图书大厦买到,那是个说大不大说小不小的书店,但怎么着也有三层呢,只不过,近现代的小语种作品只有区区三排书架,现在想来还真是不过瘾呢。每次买完三叔的新书都会去那三排书架转转,就是那一次偶然,买到了青山七惠的《一个人的好天气》,这本书的名字很有趣,清新简单的封面更是吸引了我,不过那次一同买的几本书就没那么幸运了,有本《寂静的房子》现在还没拆封呢。第一次读过青山七惠的作品,感觉很奇怪,这么朴素的描写,是怎么让我乖乖的看完这本书的,现在想想或许正式这种如融入在生活中的诗的感觉,才如此的吸引着人,之后便去拜读了她的《温柔的叹息》《窗灯》《紫罗兰》,无一例外,那种扑面而来的清新之气,怎么都挥之不去,这样写文章的人,我想不是很多吧,这些点点滴滴的生活琐事,或许正在身边发生着吧。只是那些戛然而止,还真是多少有点不甘心呢。

施与与自救

施与这本书最大的亮点是在最后作者的独白、反省。雷米可能是存在于我们身边的任何一个人,正需要我们的帮助。但是人自私的劣根性无处不在。它随时都在提醒我们要与可能伤及自身利益的事情远离。我们找了无数多的理由来抗拒帮助一个正需要帮助的人,找了无数多的理由来原谅自己的怯懦和自私。然后就如蓝子一样,我们的一生可能都会自责,久久不能原谅自己。带着这个梦魇,遗憾地与善良擦肩而过。自救也许你我都经历过雷米时期。我们脆弱、敏感、过分依赖。别人施与再多的帮助可能也不及自我的一点救赎。其实就像蓝子所说,不是别人不愿意帮助,而是你自己不克服自己的心理,你怎么会有所变化呢?!也许世上有善良的人,他们愿意帮助我们度过难关,甚至愿意一生一世都陪伴着我们。但是说到底,谁有义务这样做呢?一方面我们反省自己,是否给予了帮助;另一方面我们是否能够自我救赎呢?

慢慢成长,慢慢变化,还是关于孤独

从高二开始的第一本《一个人的好天气》到现在,不紧不慢的时间,从18岁到现在的24岁。2013年有一整个冬天时间思考高中到现在的历程。一拿起当时的日记啊,还是非常的难过。我只是记得当时也不知道对谁说,也不知道该怎么做。当时还不知道这就是孤独的感觉吧。直到看到知寿,看到她一个人来到东京。和吟子生活在了一起。春夏秋冬一个轮回,故事也不长。默默的记录身边的人和事,不悲伤不高兴。记得当初看完之后就难过了很久,但是总觉得原来也有这么一个人跟我一样疑惑着。心里突然舒服了很多。除了《温柔的叹息》和《我的男友》没有买,但是有看过大概三分之一左右。在书店看了一点《我的男友》,可能是因为翻译的缘故还是不喜欢这个故事?就没有看。青山七惠算是高产的作者了吧。记得当时还没有看完《离别之音》,《新娘》就出来了。所以《紫罗兰》到昨天才看完。一直觉得还是短篇比较适合她,对于《新娘》,《魔法师俱乐部》总是比不上《碎片》之类的。《紫罗兰》坚持了一贯她的短篇的设计,小巧又精致。是那种一口气就想读下去的书。说实话,有点找到《一个人的好天气》和《窗灯》的味道。还是花了两个晚上,一天一半,不想那么快看完。我觉得雷米其实一个很和善的人啊,对蓝子那么好。鼓励她写作,教她怎么样写,还带她一起玩。像这些所谓的最关心她的人,都关注了她的生活和外在,始终是没有关心她的精神世界吧。所以她才那么孤单的。或许她是不食烟火的,所以既不关心群体关系,也不关心工作。自然也关心不了蓝子的学习。看下去一度还是会把青山七惠和蓝子连接起来,想象着青山七惠写书前书否也是遇到了一个像雷米这样的人。天才就是疯子吧,所以别人都理解不了。天才的孤独,别人也无法化解。雷米对蓝子说她是她唯一的朋友,看到这里我就忍不住难过起来。我觉得青山七惠写书的理由真的是为了解救某些困惑的人。真高兴青山七惠一直在尝试,一直在进步,所以会一直看着她走的越来越好。

”长大后仍像孩子一样无助……“

”有没有人像我一样,长大后仍像孩子一样无助……无法承担自己的痛苦,无法解决自己的问题,在这个世上孤立无援。“青山七惠的故事从来都好简单,简单到让我会以为这就是隔壁邻居或者是某个亲戚朋友家会发生的故事一样,不浮夸不嚣张,但结束的手法和文字总能一击即中地触碰到内心的最深处。我深信这世上有着一大批长大后仍像孩子一样的人,或者说不定我自己就是其中一个而不自知。但有些人伪装得很好,身边的人都不会发现,甚至于连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只是个长着大人身躯的孩子而已。当然也会有人坦诚面对自己是孩子不愿长大的事实,但现实和社会总排斥和孤立那些与之现状不符的人,所以周围的人会用异样的阳光看你,亲戚朋友们会耳提面命地敦促你长大,甚至连社会也不会给你生存的机会。因为对于他们来说,生存是大人的事,孩子没有资格控制人生。我,要不然是尚未长大却假装成熟的孩子,要不然就是跟着所谓的”大人“凑作一群冷眼旁观”社会“在”孩子“们面前丢出一件一件残酷,明知他们的苦痛却不施于援手。当痛苦和问题把”孩子“们吞噬的时候,我们只会说:他们咎由自取。”倘若一切努力都来不及了,独自一人又无能为力需要他人援助的时候,却偏偏无人伸出援助之手的话该怎么办呢?“”他们当中,哪怕只有一个人也好,如果能找到最里面那句最重要的话,并未某人提供某种帮助的话,那么曾经被我放开手的另外某个人就一定能被其他人拯救。“我希望提醒自己,救人者自救。

15岁少女的赎罪

又是哪个书架 同一排 不同的是 我看到了 陌生的脸孔 是它了 又是只剩一本的抢手书 图书馆对于这种封面好看的硬皮书 一般只会买3本 意味着 只有两本能借 在这个两万多人的学校里 它能出现在我手上被我暂时占有的几率是两万分之一 幸运的是 这么小的几率也算是被我撞上我不知道作者写这本书的时候几岁 但是 书中的主人公是个15岁的初中生 而很奇妙的是 作者描述的口吻 恰恰是那么贴切 就好像落笔这本小说的作者就是个15岁的少女 是一种就算经历过15岁的青春期 再回想 也没有那种口吻的感觉 大概 这就是写作的魅力吧书中 少女说自己的梦想是写小说和花插画 如果这真的是作者的从前 那么恭喜她 她的梦想实现了 不过 说句实在话 插画画得很烂 也可能是还没见到作者画画的厉害之处吧 书中的小插画 简洁明了 都是前文提到的主要事物 比如 我的绒毛企鹅 与雷米去镰仓时买的小荷包 还有后来雷米写作用的打字机 都是算是中心物 不过 这么简洁的画画方式 也挺是复合一个15岁少女的小心思的这可以算是人物传记吗 毕竟 整本书围绕着雷米这个人物在写 可是 比起人物传记特有的严肃 此书充满了日常生活的气息 很容易读的书籍 一开始以为这是一本在描写紫罗兰花的书 看到最后才知道 原来紫罗兰是雷米的真名 可为什么要用紫罗兰这个名字呢 可能 在那个15岁少女的心中 雷米就像紫罗兰一样神秘 一样挑剔 我是这样猜测的毕竟 每个名字的由来都是有缘由的雷米是个比主人公大两轮的女人 但是 却有比“我”幼稚的性格 可能这就是造就“我”与雷米深厚感情的原因吧 “我”在故事里写了与雷米共同生活的那些生活片段 也写了心理情感的变化 有很多的心里独白 就好像写日记一样 但是别忘了 如果这是一本日记的话 那我们观望的是一个少女的小心思和小秘密 也没有错 这可以算是一本日记吧 或者说 她就是一本日记 一本赎罪的日记 记载了悔恨和后悔 后悔自己从前深深走入雷米的心里后 又在她最无助的时候 抽回那只手 “我”觉得自己就是个罪人 所以 这本小说的出现 就像是在赎罪 望心里有的那些罪恶都随着文字的落下 变成一缕平和 融入灵魂里

青山七惠:温柔叹息的力量

文/夏丽柠青山七惠是日本“80后”作家的领军人物,23岁便夺得芥川文学奖,同样年龄拥有同样成就的还有大名鼎鼎的大江健三郎。不同的是,获奖时她是旅游公司的雇员,写作只是业余爱好。有人说她是日本的“新锐”作家。如果“新锐”指的是与众不同,不刻意讨巧读者的话,我同意这种叫法。其实,她走的还是日本本土私小说的路数,有点像前辈吉本芭娜娜。不过,随着人气渐升,她已经辞去工作开始专职写作,这在竞争激烈的日本文坛是颇具勇气的选择。我对青山七惠的三部作品印象最深:获得日本文艺奖的《窗灯》,获得芥川奖的《一个人的好天气》,还有《温柔的叹息》。我最喜欢的是没有获得任何奖项的后者。小说里描述了一个姐姐眼中自说自话爱写日记记录日常生活的弟弟。弟弟像个入侵者闯进姐姐的世界,姐姐不得不改变自己的生活轨迹来抗拒内心的社交恐惧。姐弟俩淡淡地交集,默默地成长,对着无奈的世界发出温柔的叹息。青山七惠的所有作品都在描绘一个无奈的世界,是我们早已察觉却无力改变的世界。那样的痛苦浸泡在生活里,我们只能微笑面对。因为我们天生不完美。她在新作《紫罗兰》出版时强调,这是她“第一次用心,而不是用脑创作的小说”。与以往不同的是,在这部作品里她一改避免矛盾的写法,利用事件冲突明确地表达对世界的看法,以及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思考与观察。小说描述了一个十五岁备战中考的女生蓝子的生活片断。雷米是蓝子爸妈的大学同学,寄居在蓝子家里。尽管与雷米相处短暂,但对蓝子的一生却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小说伊始,读者便遭遇了一个失衡的天平,本应在成人世界里闯荡的雷米,却“躺在露台的折叠躺椅下,交叉着从裙裤里露出来的长腿,吞云吐雾,就像个长大成人的不良少女,看着叫人揪心。”。雷米到底有着怎么的人生经历?我们得随着青山七惠的笔一起去寻找谜底。表面上,青山七惠通过细腻的言语描绘倒映在蓝子眼里的雷米。实际上,青山七惠是在探究一个社会问题。与《一个人的好天气》里的飞特族一样,雷米类似于日本的御宅族、啃老族。他们躲在自己的小世界里,不看别人也不许别人了解自己。他们心中有爱也有怕,表现出来的是交际无能爱无力。但对于社会与他人的过度依赖使他们终将遭到社会遗弃。即使妈妈假装怀孕赶走雷米后,仍要趴在桌子上大声哭喊:“就是因为总有人帮她,她才变成那样的……我们不是已经帮了她很多了吗?但是不可能永远这样帮下去呀。”这便是这个世界的挣扎与纠结,连帮助都不能那么痛快淋漓。在小说的结尾, 雷米默默离去,杳无音信。“成年后,我依旧像那时的自己一样,一次又一次地放开了紧紧抓着自己的那些手。明知自己能帮助他们,明知只是陪在他们身边,就能拯救他们”。蓝子慢慢长大,深深忏悔,控诉人间的冷漠和虚伪。没有悔恨的人生不是真实的人生,就算重新来过,成年后的蓝子会不会像妈妈一样放开紧握着雷米的手,就像放飞一只受伤的小鸟?读青山七惠,我们读不到炫耀的语言和写作技巧,只有平实的叙事和口语化的对白。她的好就在于与读者产生的共鸣,读者在小说里能找到自己或是熟识朋友的位置。小说里的主人公代替我们轻轻地摸抚现实,他们的苦乐与悲喜都是我们曾经的经历。我们无比地相互接近,体会着阅读中相知的幸福。有人担心青山七惠的这种写实以及捡拾碎片似的创作手法无法成功地塑造一种长久的写作风格。不过,她倒是觉得无所谓。她说,“大家讨论的那些大问题,老实说我没有好好想过。我没有觉得现在这样写有什么问题,我最想看到的,或许并不是人们平平淡淡的日常生活,而是潜藏在淡漠表情下的矛盾、欲望、因悲伤而扭曲变形的面孔吧。”在天性温柔安静的青山七惠的文字里,我们读到了温柔叹息的力量。

一个关于成长的奇妙故事

家里忽然来了爸爸妈妈的同学而且一复一日的来最后住在了家里并且也管爸爸妈妈叫“爸爸”“妈妈”“我”被告知这个人被其他人抛弃了,而且脑子不大好于是她成了“我”的姐姐而最后她还是被“我”以及爸爸妈妈抛弃了而按照别人的观点“我”站在了抛弃她的阵营里所以“我”长大了其实“我”从内心里是不想这样做的“我”到底长大了吗?这并不是一个问题因为长大这件事是一直在持续着的关键是读下来会觉得这是一个整个家庭都患有癔症的感觉——难道她不是三个人幻想出来的吗?即使这样又有什么关系呢其实每个人都会抛弃一些生命体无论是否是被别人要求或强迫的总之,就是抛弃了啊

“在开始追逐梦想之前,我放下的东西是什么来着?”

“我想写出现代日本人的不安与虚浮感。”青山七惠如是说。从2007年第一次被青山七惠的芥川奖作品《一个人的好天气》惊艳之后,又一次在梅雨季节读到这部出版于2012年的短篇小说《紫罗兰》。从《好天气》里的知寿到《紫罗兰》里的蓝子,青山笔下的少女主角都带着透明迷惘,想要触碰世界的姿态,惴惴不安渴望改变,又踌躇暧昧着前行。“我们都只不过是孩子”封面如此写到,青山笔下的孩子却总是怯怯地返照着读者的内心。150页的短篇,十分适合在夏季雷阵雨的午后阅读。带着入风细雨的滋润感,青山的文字始终有一份细腻动人的风格,我想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那大概就是所谓“温柔的力量”了吧。“当眼里的海变得模糊不清、渐渐消失之前,我在心里这样大声喊到:雷米,我现在在写小说呢。我的声音无法抵达任何地方,只是坠入大海的尽头,消失不见了。雷米,你知道吗,我正在用许多浮华的词藻把最重要的话覆盖上,包裹住,做成书,扔向那些未曾谋面的人们。他们当中哪怕只有一个人也好,如果能找到最里面那句最重要的话,并为某人提供某种帮助的话,那么我曾经放开手的,另外某个人就一定能被其他人拯救。我怀着近乎祈祷的心情,这样固执的信念,在写小说呢。雷米,我这么做,你怎么看呢?雷米会笑话我吗?会生我的气吗?还是会失望地说,蓝子果然没脑子呢?迄今为止,我无数次想过要把雷米的事写进小说里。但是适合于形容雷米的、单纯而美好的词语总是离我那么遥远。雷米不再靠近我。大海也不再靠近我。只有那个冬日,在镰仓的海边看到雷米那灿烂的笑脸破碎后,化成的轻微声响,即便微乎其微,仍然震撼着坚持不懈地寻找合适词语的我的身体。”P148-14915岁的初中少女榎木蓝子与父母大学同学37岁的紫罗兰小姐“雷米”在1996年秋天-1997年冬天共同生活在一起。当年才华洋溢、精力过人的雷米,在大学期间被大家给予成为小说家的厚望,然而毕业十五年,她一直都过着依靠父母和男人的生活。在自杀未遂后,被蓝子父母收留,期望帮助她恢复心理健康并使其自力更生。即将中考的初三生蓝子,父亲是成功的出版家,母亲是美术设计师。成绩平凡普通蓝子认为自己不具有“震撼人心”的才能,推荐考试的失败更是让她认为自己的人生在起步时就已经失败,以后也无法成为父母那样成功的人。青春期的叛逆让蓝子“不喜欢轻易得来的幸福...”她认为自己和父母那样的人是不一样的。“即使有一种喝下去就会变成那些人的毒药,我也绝对不会喝的。即使有一条通往那些人的世界的桥梁,允许我免费过去,我也不会过去的。”而雷米这样早已切断与学习的联系,自得其乐生活的人,对蓝子有着莫名的吸引力。这样年龄相差两倍的人,因为同一个秘密“想成为写小说的人”,而成了最不相配的朋友。“世间肯定有很多像雷米这样的人,只是我不知道而已。即,自己的痛苦一个人承受不了,即便自己想办法解决,也解决不了,只得依赖别人帮助的一些人......可是如果有一天,突然失去了所有援手的话,他们该怎么办呢?即便是我,也极有可能会变得像雷米那样。等再老一些(人生失败了,就会变成她那样吧),那时,比我年轻的人有可能会这么看我的。因为害怕变成那样,才会不管怎样都不想让任何人触及我的痛苦,让自己独自痛苦到最后。我最讨厌因为年龄大了,而被人同情。问题是,真正痛苦的时候,那份苦楚自己究竟可不可以独自承担,不到那个程度是无从知晓的。而且,倘若一切努力都来不及了,独自一人又无能为力,真的需要他人援助的时候,却偏偏无人伸出援助之手的话,该怎么办呢?十五岁的我,不敢再往下想了,只感到可怕无比。”P134在世人的眼中,雷米是个失败者。大学时代叱咤风云的人物被自己的任性和懒惰毁掉而一事无成。同学聚会中亲友谈论着过去的雷米多么风光,闭口不提近日失败的雷米。“我还活着呢!”痛苦的雷米对蓝子说。雷米为什么失败呢?雷米经历过什么呢?到最后妈妈对蓝子和盘托出雷米往事之时我们还是不得而知。大概每个人身上都活着雷米的影子,包括15岁的蓝子。雷米包覆着失败的文学理想,试图挣扎着摆脱自己生活的虚浮感走下去,总是屈服于懈怠走入失败的困局。蓝子模棱两可的文学梦想,怀着不安感摸索着未来,既叛逆执拗地对抗着父母的世界,又忧心自己未来的生活,害怕成为雷米一样的失败者。37岁的雷米是自私的,她任性地依赖着他人,依赖着自己曾经的天赋和梦想,一厢情愿地生活。15岁的蓝子也是自私的。蓝子认为自己只是对大人毫无用处的小孩子,在面对雷米依赖的请求时她想“此时此刻,让我包容她的与众不同,是绝对不可能的。这不是我这种小孩儿分内的事。应该是那边站着发呆的佐藤进,或是更有时间更有耐心的哪个大人的责任承担的责任。”自私地收起了被亲朋同情歧视的雷米从她身上得到的仅有的平等的尊重和关爱。雷米在离开前最后对蓝子说:“我真正的朋友,无论是现在,还是以后,都只有你一个人。所以蓝子,请不要忘记我。”多年间,蓝子始终不曾再有过雷米的任何消息。而蓝子也一直为当初在镰仓海边拒绝孤单脆弱的雷米的请求而感到后悔。“自己心里也已经明白:抛弃雷米的,不只是爸爸和妈妈。在爸爸妈妈之前,在这个家里最早开始抛弃雷米的,不是别人,正是我自己。三个人当中,最先把手缩回来的,也不是别人,就是我自己。”爸爸妈妈用欺骗赶走了雷米,而蓝子觉得,是自己首先放弃了她。“因为我们也有我们自己的生活!”妈妈这样对蓝子解释。就这样雷米离开了蓝子的生活,却从此未曾离开蓝子的生命。多年以后,蓝子实现梦想考入高中大学,并且一直未放弃过写作。多年以后,蓝子明白了当时雷米丢给她的“重重修饰”的话语中的含义。多年以后,蓝子带着雷米的梦想,用用许多浮华的词藻把最重要的话覆盖上,包裹住,做成书,扔向那些未曾谋面的人们。希望自己当初对雷米放开的手,能通过文字为他人施以拯救。“他们当中哪怕只有一个人也好,如果能找到最里面那句重要的话,并为某人提供某种帮助的话,那么我曾经放开手的,另外某个人就一定能被其他人拯救。我怀着近乎祈祷的心情,这样固执的信念,在写小说呢。”“不过,蓝子,最单纯最低俗的词语,在某些时候也会成为最高雅的词语。但是大家怕一不留神会堕落到低俗去,而且绝对不想成为低俗的人。所以,原本一句话就可以说明白的事,却包裹了好多层可有可无的词语,让别人看不到里面的东西,这样修饰一番之后,才扔给对方,说‘请看吧,这是我的想法’。于是,接到这个包了层层装饰语言的沉甸甸的包裹的词语,终于见到了最重要的那句话的时候,扔给他这句话的人早已离开了。因为没有人愿意一直待在那里。”不知道有没有人与我一样,也曾经像蓝子那样带着别人的梦想越走越远。雷米对于蓝子来说是什么?是青春中的匆匆过客,抱有少女梦想的密友,曾经陨落的文学之星,还是一个任性撒娇的大孩子?雷米的懒惰自私,是15岁的、平凡又普通的蓝子,开始追逐自己“想成为写小说的人”的梦想之前,放下的东西。而雷米的梦想,用文字帮助他人的心灵,是15岁的蓝子从此以后拾起的、随之远行的东西。才华洋溢的雷米的梦想最终失败。故事中雷米曾向蓝子的妈妈借过打字机,但最终没有留下只言片语。而资质平庸的蓝子意识到自己生命中与雷米一样共通的自私和任性,如果没有雷米的出现,蓝子的小说家梦想会不会也同样付之东流呢?但蓝子的成功,也许并不是职业女性妈妈的鼓励“永不放弃,只要踏踏实实努地努力,总有一天会梦想成真的。”而是由于一时的自私而未能帮助雷米在少女蓝子心中留下的悔恨,才使得蓝子放下了性格中的自私与懒惰,无论历经多少失败,始终坚持着小说创作。带着雷米和自己共同的文学梦想越走越远。“我总是不自觉地使用那些生僻或夸张的词语。而这些词语不管经过怎样的排列组合,依然连雷米的影子都无法描绘出来。”“然而直到现在,每当从旅行时乘坐的电车车窗里,或是电视里、杂志里,偶然有一小片海跃入我的视野时——无论是雨中的海还是夜间的海,无论那时多么小的海的碎片——我都会想到雷米。”伴着轰鸣的雷声读完了这部小说,我想大概雷米就是蓝子年轻生命中的一场雷阵雨。在一年短暂叙事时间中,冲刷了蓝子15年来构筑的世界。37岁的雷米和大海被蓝子放在了15岁的记忆中,改变了蓝子以后的人生。就这样,蓝子放下了自己身上雷米的影子,带着雷米的梦想走入雨后焕然一新的崭新天地。[日]青山七惠《紫罗兰》,竺家荣 译,湖南文艺出版社,2013年7月夢を見る少し手前で『在開始追逐夢想之前』置いてきたものはなんだっけ『我放下的東西是什麽來著』忘れてしまいたくはないけど『雖然并不想遺忘』時折ふっと記憶の隅に浮かぶのは『不時浮現在記憶角落的東西是』ふんわりぼやけたセピア色『柔而模糊的舊電影般的顏色』目の前を塞ぐ日々の向こう少しずつ遠く『稍稍捂住雙眼 它們便流向歲月的彼方 漸漸遠去』


 紫罗兰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