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花·风华绝代梅艳芳

ISBN:9787514328181
作者:朱云乔
页数:296页

内容概要

朱云乔,畅销书作家,一个温婉如水的北国女子。
情致高远,心思细腻。醉心于往昔岁月里的深情故事,放逐心怀于笔墨之间。以最温柔的力量,书写最温暖的感动。
著有《撒哈拉的眼泪:三毛传》《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海子传》《情暖三生:梁思成与林徽因的爱情往事》《最忆当年初遇时:钱钟书与杨绛的百年围城》、《一别,如果永不相见:张爱玲传》、《黄金时代:萧红和萧军的乱世情缘》、《翡冷翠的夜——当徐志摩遇见陆小曼》、《情人的眼泪,胡适罗曼史》等。

作者简介

梅艳芳,永不被遗忘的传奇。
从舞台上的小小歌女,到叱咤华语地区的“百变天后”,梅艳芳用激情与孤独,走过了不能复刻的四十年。她时而长发飘飘,诠释温柔妩媚;时而短发利落,演绎动感现代;时而披上华服,在灯光下迷倒众生;时而褪去红妆,奔走于传递慈善的每一个角落。
她仰望爱情,却最终没有摘得爱情的果实,她用男人般的大气与豪情,包装着小女人的寂寞与心碎。她是如此骄傲,又是如此微小。最后,当疾病即将带走她脆弱的生命,她身披白纱,将自己嫁给了舞台,成为娱乐圈的传奇与楷模。
如今,她已离去数年。但她的名字从未离开人们的心脏。
本书以独特的视角,开启细致入微的镜头,走进这位传奇天后的一生。生命已去,记忆犹新。希望可以以此纪念这位如花的女子。
生命没有回程票,
唯有将这朵摇曳的女人花,开到极致,
纵使花落,也无憾。
蔓珠莎华,旧日艳丽已尽放。
蔓珠莎华,枯干发上。
花不再香,但美丽心中一再想。


 如花·风华绝代梅艳芳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5条)

  •     青春一季,韶华过眼。逐梦路上,我们会遇到山重水复,也会遇到柳暗花明。当逐梦的跫音在岁月中踏响,我们便是离线的箭,永远不能回头。从日本回来后,华星娱乐公司就签下了梅艳芳。在她去日本的这段时间,陈淑芬已经做好了无线电视台的工作。公司特意请来了香港著名的音乐人黎小田来为梅艳芳写歌。当年,公司为她推出了第二个个人专辑《赤色梅艳芳》。在这张专辑中,华星公司为梅艳芳设计的是幽怨女人的路线。专辑中以《赤的诱惑》为主打歌,一时间,歌声飞遍千万家,梅艳芳成了全香港最受欢迎的女歌星。这首歌入选当年香港第六届十大中文金曲,足可见其受欢迎的程度。唱片拿下了五百金销量,即便时间过去多年,今天的《赤的诱惑》依然是经典名曲。《赤色梅艳芳》的风格是舒缓的,采用了当时最流行的慢唱方法。不过,这部专辑里的歌曲有一半都是改编自日语歌的,其主打歌《赤的诱惑》本是日剧《血凝》的主题歌,原唱山口百惠。唱片中梅艳芳的造造型依然是由刘培基设计的。他选择了同样是第一次接触唱片业的陈幼坚组成团队,在大浪湾临海的小山坡上生起炭火,完成了这次拍摄。这样设计的理念是“带出熊熊烈火是危险的,但能予人温暖和力量,有一种只能向前走不能回头的信念”。刘培基告诉梅艳芳, “什么都不要想,你要做出这样的感觉:一个人在山头,孤独、寂寞,唯一可以给你温暖的,是你背后的火”。这是梅艳芳的第二个个人专辑,也是她的首张大碟。人们惊讶地看到,大碟的封面上竟一反常规,采用了远距离拍摄的照片,而封底才用梅艳芳的大照片。这种效果在视觉上造成了一定的冲击,让那些惯看了明星肖像特写封面的观众感受到一种强烈的与众不同的风格。对此,刘培基后来回忆说, “当时仍未能真正认识对方,只能凭直觉去处理,作为一位乐坛新人,能够给人一个感觉便足够,因此大胆地不采用肖像特写当封面,而只在封底出现,单纯以感觉出发。”这部精彩的唱片让众多歌迷们感觉到了梅艳芳与徐小凤的不同之处,“徐小凤第二”之名从此成为历史。然而,当岁月洗去浮华,今天的我们回顾这部唱片的时候,就不难发现,其实《赤色梅艳芳》对梅艳芳的定位是完全错误的。她本身是那种潇洒独立的女子,与幽怨女人是完全不搭边的。
  •      娱乐圈从来不乏蜂拥而入的新人,镜头前的光鲜吸引了太多的俊男靓女,争先恐后想要挤进去,争得一席之地。在这里,“被忘记”是一件可怕至极的事情。于是人们纷纷绞尽脑汁,不惜一切代价,要在媒体上留下自己的身影与名字。  沉睡的梅艳芳,早已退出了这个江湖。不过,她的名字已经以不可磨灭的形式,烫在了每一个人的心底。人们时常在某一个不经意的夜晚,听电台里传来她低沉而磁性的声音,于是瞬间穿越了时空,回到了过去。  娱乐圈里的明星们,习惯戴着假面生活。他们将灵魂一分为二,一半献给观众;一半留给自己。这种生存规则注定让人逢场作戏、虚情假意。而梅艳芳,在圈子里摸爬滚打几十年,却始终没有学会这项技能。所以她只能捧着一颗火红的真心,站在那里,让人喜欢,同时也被人伤害。  她用豪爽的笑声包裹着那些痛,继续着早已习惯的轨迹。不过,她从未掩饰她的寂寞。纵使在掌声分贝曲线的最高点,也是一样。  人越多的地方越寂寞,灯光打亮的瞬间,她总能感受到自己沸腾的血液,却也真实地嗅到灵魂的冰冷。厚重的假睫毛,究竟挡住了她看向世界的多少视线,她已无法辨别。因为,纵使它是残缺的,却已然成为她的生命,成为她的呼吸。  舞台的璀璨,在于烟花绽放的一瞬。剩余时间里,它同样是灰头土脸的,不闻锣鼓的,最冷寂的地方。从儿时第一次站上这里,梅艳芳就懂得,这是一块焦灼的土地,是音响师、灯光师、化妆师、摄影师用人工化肥催生出的一场花宴。在这里,人们暂时跳脱出平凡生活里的烦恼,体验一场华丽的眩晕,而对于究竟是谁,站在舞台中央,演绎那些塑造出的辉煌,他们并不专情,甚至每人都有一部花名册。  年少时,有时看到那一帘幕布,幽幽地垂落着,每次更换一个场景,那场景就是她生命中的一出戏。舞台上的服装那样美丽,就像青春的容颜,只是经不起洗涤,只能在几次华丽亮相之后,沦为寻常道具,或是艺术标本。  人生旅途,每个人都走在自己的单行道上。几十年沉浮,梅艳芳自认为,已可以接受生命的不完美,可以承受那些痛与快乐。但2003年春天的沉痛巨变,彻底压垮了她的心。
  •     喜欢阿梅不仅仅因为她的舞台魅力和她动人的歌声,同样也是因为她内心的美丽。表面上她是个极其坚强的女人,对于朋友对于新人从来都是毫不余力的去帮助,这也让人觉得她的形象是大姐大的形象,而很多时候人们忽视了她是个柔弱而且内心善良美丽的女人。这本《如花》还原了梅姐。Good!生命并不是河流,绵延漫长无尽头。死亡像是一个句点,斩断了未来,封锁了人间。唯有陌上年年枯黄的秋草,提醒着人们,明年岸堤岁岁会青的柳色。满眼繁华,转眼落幕。还记得那年,舞台上卖力表演的小小身躯,稚嫩的脸蛋,却涂着厚厚的浓妆,夸张的造型与稳健的台风,让人心生钦佩,也涌起心酸。如果真有天堂,相信她仍旧在云端之上歌唱,在最靠近太阳的地方,再次舞出精彩。人们都说,她是个爱热闹的人。追逐的镁光灯,疯狂的粉丝,甚至无数肝胆相照的朋友。可是,当她身披婚纱,含泪站在舞台上的一刹那,才懂得,孤独是她一直呼吸的痛。她轻轻叹息,“可是寂寞却常常来找我”,令人心疼。难怪歌中那略带沙哑的嗓音,仿佛带着毛刺,能把人心底的情绪都勾连起来,轻轻拨弄。她是梅艳芳,她将艺人的身份演绎到了极致。她用一曲曲好歌,让人终生铭记,用一个个经典荧幕形象,让人的魂魄为之倾醉。她的人生,没有童年,没有少年,只将一身辰光都抛撒在这光怪陆离的娱乐圈中。她爱在这里,恨在这里,也消逝在这里。那一年的天空是灰色的,张国荣从高空陨落,随即梅艳芳也离开了我们。如花与十三少的爱情之花才开放在昨日,世事难料,却哪里知道今日的阴晴圆缺。这并非只是娱乐圈里的一次偶然事件,他们先后离去,终结了一个时代,也悄悄抽走了人们心底的某样悸动。是的,他们如此重要。怎么能忘怀,回眸时,她的柔情似水;微笑时,她的风韵万千;低首时,她的百态千媚;歌舞时,她的风华绝代;处事时,她的义薄云天。于时空而言,生命是尘埃。走走停停,岁月仍旧静好如初。只是没有了梅艳芳,月色里也少了一抹幽香。风雨无法避免,悲喜也无法预知,只记得她说,要微笑着面对所有事。于是,我们含泪颔首。所幸,仍有那些留在声色流年里的光影,来安慰人们不舍的眼光,纪念那烟火升腾的刹那。但愿,分离是一种错觉,那青山外云尽处,或许,已有一处安定的居所,为她安放灵魂,温暖来生。

精彩短评 (总计7条)

  •     梅艳芳坎坷的一生,生来属于舞台
  •     里面大部分内容跟 梅艳芳画传 内容一样。内容很多都不符合实际。打个比方,在最后一章,梅姐知道有一个演员的母亲去世了,然后寄上支票。这本书描述梅姐之前不怎么认识这个演员。但是!事实上,这位演员跟梅姐相识于微时,在梅姐没参加新秀他们就已经有接触,在新秀后,他们都已经打成一片的好朋友
  •     写得用心,从死倒叙,让人惋惜,辞藻过于华丽。
  •     知音体 琼瑶体 厕所读物
  •     作者完全不了解梅艳芳,通篇天涯八卦和想当然的臆想,梅艳芳很少和外界说自己的感情问题,香港媒体都不清楚,你一个内地人怎么这么清楚?!还有,张国荣死前根本没给梅艳芳打过电话更谈不上跟他开跳楼玩笑,听点八卦都不查证?梅艳芳和罗君左出道前就认识,不是什么不认识的演员。全书错漏百出,垃圾。
  •     写作逻辑性太弱,文采还可以,但写得不是很动情。
  •     这本书大多是梅姑的情史,偶尔八卦,不可较真。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