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伪装成独白的爱情》书评

出版日期:2015-10
ISBN:9787544756815
作者:[匈] 马洛伊·山多尔
页数:556页

你看到的星光,来自早已不复存在的星星

匈牙利作家马洛伊·山多尔跟茨威格生活在大体相同的年代,有着大体相同的文化背景,是以读他的《伪装成独白的爱情》屡屡联想到茨威格。初读第一部分女人独白,感觉像是茨威格的《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从头到尾是一个女人对看不见的听众倾诉她在爱恋中的用心与失败,她对自己的爱情进行了深刻地反省,“人不能怀着企图去爱,不能用使人扭曲、癫狂的方式去爱。”这种叙事方式,当然,很容易让人代入,当看到她豁然开朗的时候,心里便也感同身受,由衷替她高兴。第二部分是男人独白,他讲诉了对于孤独和爱情的看法,不乏佳句,到此时我都以为仅仅是一个爱情故事。但随着第三、第四部分不同视角对于男人及其作家朋友的勾勒,讲述战争以及流亡,这才看出整个儿分明是茨威格“昨日世界”的呈现。带着这样的自觉去看故事,发现连男主人公的出身都那么像茨威格,生在欧洲富有的犹太家庭,工厂主之后,“他们接受的教育,首先是生存,然后是如何优雅地、有教养地、循规蹈矩地、始终如一地生活。而后者更为重要。”两次世界大战之间,所有欧洲人的生活都发生了巨变。一度,所有人以为苦难、可怕的时代已经完全结束,另一个时代已经开启,一切恢复正常,他们又可以制定规划、养育孩子、放眼未来,关心那些个人的领地之中所有的一切,关注那些令人愉悦的东西。然而二战硝烟改变了一切——龙卷风乍起,掀翻屋顶的瓦片,瞬间卷走他们的生活,卷走此前被理性和个性保持的秩序。这种巨变对于知识分子来说,不仅仅是贵族式生活方式的丧失,更是一种文化走到了尽头。所以《伪装成独白的爱情》里有这样的情节:一整个布达佩斯被毁了,而书里的作家置身被毁损的城市里心心念念的却是番茄馅的橄榄,“所有属于文化的东西都将不复存在,橄榄只是构成那种文化众多口味之中的一个小元素而已。所有这些小小的口味,连同每一份精妙和伟大,形成了这份混合物的共同芳香,它的名字叫文化。这些现在都要消逝了。它会毁灭殆尽,即使组成它的零件保留下来。”他的乡愁还表现在城毁之际把自己关在屋子里入迷地读着匈牙利词典上的单词,手舞足蹈,却无法阻挡全部藏书毁于粗暴轰炸的命运。对于某一部分人来说,祖国的概念从来不是政权或者领土,而是语言、生活方式或者说文化本身。1942年2月22日,茨威格夫妇在巴西的寓所里双双服毒自杀,在他的遗书中,他写道:“与我同操一种语言的世界对我来说业已沉沦,我的精神故乡欧洲业已自我毁灭……我的精力在流离失所、颠沛流浪的漫长岁月里已经消耗殆尽。所以我认为还不如及时地、不失尊严地结束我的生命为好。对我来说,脑力劳动是最纯粹的快乐,个人自由是这个世界上最崇高的财富。”藏书被轰炸毁尽之后,书里的作家只说了一句:“噢,终于……”那一刻,就好像他为什么画上了句号,此后他对那个城市再无留恋,悄然远走,最后客死异乡。——又跟茨威格的命运轨迹不谋而合。可能,现在我们可以随便上网买到番茄馅的橄榄,只要我们想,可以随便读到各种版本的《人类群星闪耀时》,但是拥有当时文化自觉的那类人已经消逝了。我们看到的星光,来自于若干光年前就已经不复存在的星星。

爱的隔阂

马洛伊·山多尔的《真爱》,译林版题为《伪装成独白的爱情》,从爱情困局里的三个人的独立视角出发的三篇独立的内心独白,然而读罢才知这位匈牙利大作家的用意远远不止是述说爱情这么简单。一段情感纠缠消耗了三个人,三个人的人生。对激情的冲动,对迷离之爱的追求与渴望的表象之下,其实是作为一个人对自我的歇斯底里的追问和对身份近乎偏执的探索。男人和女人,都希冀通过爱情来实现对自我身份的某种突破与反叛,希冀通过爱与爱的对象来触及凭借一己之力所无法企及的生命的内核。而他们失望是因为,每个人都是他身上可见与不可见的历史的守护与延续。每一个人,都自成为一个精密的世界。

饱满独立的个体,毫无妥协可言的爱情

我其实不太懂得"爱情"这个命题,所以对我而言,《伪装成爱情的独白》这个标题更能接近我的读后感。很久没有拿到这样一本"厚重"的书读了开头就放不下了。"嘿,你看看那边那个男人..等一下,咱们接着聊!"每个故事都以一个主人翁的独白开场,让你忍不住陪着像是一个"老朋友"的人,听她(他)聊她(他)的故事。 正如我之前说到,这本书给我的感觉更多时候是感受两个人带着饱满独立的孤独,在爱情面前毫无"妥协"二字的存在,老生常谈的阶层占据主要原因,可作者的文字魅力也体现于此。在欧洲社会文化和战争历史的真实背景下,我会看到和感受到故事的发生时间和地点,但又在阅读时没有大背景的沉重感,完全沉浸在人物的故事里。马洛伊他透过爱情这层皮囊去讲述人文、秩序,但我会在阅读过程中更多的去感受作者想要表述的爱情。纯粹和复杂交织的阅读体验。 可能因为作者本身就是贵族出身,哪怕后面的落魄流浪,也没能改变他最初的信仰和习惯,我不禁猜测男主人翁落魄后的模样仍然让人侧目,是不是也有自己不能妥协的坚持。

123

没劲写书评,只是几点感想:1.三个叙述者塑造的还是比较成功的,很有不同的特点,但是核心词汇都是“市民阶层”,以及三个人都喋喋不休,在第一部分伊伦卡的叙述中,彼得和尤迪特显得那么沉默克制,但他们的内心果然更加洪水滔滔。2.一句话概括三个部分(不过这种做法太不符合我这种读书不得要领的人啦)。伊伦卡:真爱并不存在,真相远比想象的更简单、更粗野、更庸俗。彼得:人最后抵达的是孤独。尤迪特:世界上没有公平正义。在伊伦卡的版本中,彼得和尤迪特的故事还是相当感人的,很有真爱的迹象,我都差点相信了(虽然伊伦卡最后也知道尤迪特并非彼得的真爱)。结果后两部分显示出来的是,连激情都不是纯粹的,都带着目的和动机。3.提到的俄罗斯作家写了一部关于凶杀的长篇小说是指《罪与罚》?

等待被戳穿的孤独

陆知逸/文《独白》第一卷最早是单独的小说,40年后完成最后一卷。市民阶层出身的彼得,在三十岁时爱上了家里的女佣尤迪特,他囚于自身的懦弱,没有娶尤迪特为妻,先是娶了另一位市民阶层的女人伊伦卡,作为第一任妻子的伊伦卡对于男人来说是完美的典型,年轻漂亮、身体敏感,她深爱着自己的丈夫。然而彼得只是忍受着她对他的爱情。人们在日常生活、渴求情欲、等待真爱里耗尽力气,然而宇宙间隐藏着一个更为精致的秘密。彼得是一个市民阶层生活方式和财富的守护者,他既无法同祖辈一样有创业实力,也不能像他的下一辈那样自我探索,他只是一个绝望的原地踏步者。他渴望找到能够对抗这种古老生活方式的同谋,可能是拥有像拉扎尔一样具备“游戏本能”的朋友,或者是狂热燃烧准备牺牲一切的爱情。他无法认同市民阶层的妻子所扮演的角色,伊伦卡其实是他所无法倒退的一种生活象征。 彼得唯一能够确保他在这份生活里,正常运转下去而不自我丧失的方法,就是对所谓的幸福生活保持警惕和距离,直到一天他终于对伊伦卡说出“我真的不需要别人来爱我”。他认为,一个真正的男人,是不需要被爱的。正如一具完美的希腊雕像,它的真诚始于面无表情。“应该成为这样的人。这是人类的终极完满,这是一种神圣的漠不关心,这是完美的孤独和面对快乐和痛苦时的无动于衷。”这是这部小说里,我唯一认可马洛伊的地方。坚持拿掉脸上的表情和多余的语言,在生活的一切细节之上,尽可能地去表达本质。然而我们永远不可能成为真正的男人或纯粹的女人,只有面对不爱的事物时,我们才会是最坚固的。孤独和强大都在等待着被戳穿,被动摇,这是人类意识底层最原始最蛮荒的重生力量。正如尤迪特出现在彼得苦于对抗的孤独之中,在那些决定性的瞬间里她美得实在令人窒息——“某种野性的意愿,这样的人,你感觉到了吗。那种迸发的力量可以消灭与其截然不同的灵魂,就像来自撒哈拉和阿拉伯沙漠地带的干热风活一股激流”,她带着顺从的神情走到他面前,这是一个真正的女人,因为她要得到的是全部。彼得想从她身上得到的究竟什么呢?单纯的奇迹。就像人类总是期待节日一样,他希望爱情能够战胜孤独,消除两个人之间的距离,瓦解来自社会、教育、金钱和童年的记忆挡在两人间的障碍。当然他发起的战役还是失败了,就跟世界上所有爱情结局一样愚蠢、不值一提。人要始终依靠自己的灵魂活下去,强大而孤独而无聊。开始玩一场寻找真爱的游戏。

独白

思索了许久,还是拿起笔,写一篇不算书评的书评。马洛伊·山多尔用不同的人物口吻,慢慢的,细致的描述了各自所经历的情感。无奈又绝望。这并不是一个真正普遍意义的爱情故事,只是许多个恰好。如果在伊卡侬全身心adores彼得的同时,彼得也adores伊卡侬,或者说,在彼得费心等待尤迪特时尤迪特也在思慕着彼得。故事的结局不是会更美满些?但哪里来的那么多顺心顺意,世间的恰好,恰好让人得不到所求,所求恰好得不到。伊卡侬用尽全力,最终,却只能依靠孩子来维系家庭。一旦孩子离去,随之而来的是破碎。彼得说,我是因为孩子才爱你的。既然不爱,当初为何要娶?因为我不知道你会这么爱我。我如此爱你,难道是那么大的罪过?比罪过还要命,是错误。可是彼得,你知不知道,我是因为你才爱孩子的。心疼伊卡侬,一直的忍受和坚持,最终敌不过尤迪特的一句hello。尤迪特的来电换来了伊卡侬独立和无忧的生活,但是用一个人换来的全世界,这是一项有利的交换吗?比起伊卡侬的独白,我更多的,想看看彼得的自述。想知道他是怎么看待他和伊卡侬之间的情感。很遗憾,他并没有对他们的情感有太多的描述,他认为,这并没有什么好说的。只用了不到三分之一的力气,讲述了他们的故事。毕竟,他更多的兴趣,还是他第二位妻子(不算真正妻子的妻子)。因为不爱吧,我想。爱并不是在每一个重要的节日送上对方一份昂贵的礼物,而是心中有牵挂,为她(他)做一些寻常的事。比如,离婚后伊卡侬撞见彼得在甜品店为尤迪特打包橘皮蜜饯。世间哪有那么多的恰好,你想要的恰好是他愿意付出的。既然不得,何必坚持。殊不知发生了的就是发生了的,不是嘛?

孤独,那是一贴良药

将《斯通纳》和《伪装成独白的爱情》放在一起的原由,来自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在不同的人生里,讲述着孤独,以及孤独所创造的。《斯通纳》是美国作家约翰威廉斯的作品,这部作品里,一个对文学一丝不苟的人,斯通纳,他在威廉斯的叙述里,变得丰满,立体,光彩照人。斯通纳是农民的儿子,从小到大和父母一起勤恳地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他的父亲因为听人说多学点知识可以让农耕收成更好,便送这个孩子去上学了。斯通纳学农学,他像对待农活一样认真对待学业,偶然间他发现了自己的渴望,或者说是发现了能让自己安身立命的平静,文学。他放弃了农学,专攻文学,没有给父母讲。这是条还不知道通向何处的路,但是他去做了。父母不善表达,所以在参加了他的毕业礼后,即使有不舍不满,都没有多说什么。父母回老家了,斯通纳留在学校教书。所以说,有些表面上随和的人,是因为内心的固执根本不需要拿出来讨论。他刚任教不久,一战爆发。身边的人都摩拳擦掌去征兵,也建议他去。他在犹豫过后,听从自己的内心,选择留下。斯通纳爱上了一个女孩,这个女孩回应他的爱,两个人自由结合,却是失败的婚姻。原因在哪?也许是伊迪丝的老观念,以为婚姻可以给自己带来更好的,因为斯通纳的平庸而愤恨,当他是假想敌。但是,感谢伊迪丝的愤恨吧,让孤独的斯通纳和凯瑟琳相遇。斯通纳和凯瑟琳的爱情,一场燃烧在旷野里,深冬里的希望之火。似乎,斯通纳在这场爱情里,证明了自己的人生,除了在课本中,也有过“活”的时候。斯通纳的最痛点不是和凯瑟琳的离别,而是在妻子的始作俑者中,和心爱的女儿渐行渐远。天知道,格雷斯原本会成长为像爸爸一样,对于文学专注的可人儿呢。斯通纳在现实生活的铜墙铁壁里,要么绝处逢生,要么沉沦一生,他的懦弱使他无法冲破这个牢笼,无法实现自己,除了在自己的教学里。纠正那个查尔斯,就是斯通纳的点。他可以接受生活的平庸,无法接受在学术里想要蒙混过关的人。最后以失败而告终也没什么,因为他呐喊过。这是一部向文学致敬的作品,里面有生活,有态度。英国著名作家,那个写福楼拜的鹦鹉,柠檬桌子,终结的感觉的朱利安巴恩斯说,当我称之为绝佳,我的意思是它们已经超越了各自类型范围内的评价标准。再说说,伪装成爱情的独白。前半部讲的是一个女人企图获得丈夫全部的爱,女人的敏感度是无可言喻的,因为她爱着和自己生活的男人,所以对于对方的不爱,除了气恼还有寻找,哪怕不知道寻找了答案能做什么,或者知道了答案更绝望,也要找。她生孩子,是为了获得丈夫的爱,孩子不幸夭折,结束了这场追逐。在挣扎过之后,只有消声。一个男人在自己的生活阶层,爱着另一个阶层的女人。那个女人运用最深沉的手段,不惜以等待为代价,最终得到了自己想得到的。一个赢得了这个男人和他的所有金钱的女人,她静不下来,因为她的骨子里恨有钱人,恨这些看不见的阶级。灰姑娘遇见了自己的白马王子,之后冲破所有牢笼和白马王子结婚了。就像韩剧里的故事,不是吗?不是。这是在讲阶级,和阶级里不倒的墙。还有孤独,那些蚀骨的孤独,那些在人群里只有倍感无聊的孤独。还有,失去自己的国家的痛,在后半部详细描述。一个强者的姿态,绝不妥协,没有折中。译者这样描述马洛伊山多尔:他是凡间极少见到的高尚、独立、聪慧、坚韧、柔情、勤奋而且品质上几乎没有任何瑕疵的人。即便因为他,我也愿相信,存在天使。当你觉得生活一成不变想要问问自己为什么的时候,你该静下心来,看看这本书。静下心来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阅读,看进去,令你缩短这个过程。

爱是放生

如果不是命运的安排光看标题我想我是不大可能拿起这本书的毕竟我不看言情小说很多年了从这点来看还是应该感谢命运的因为这的确是本好书是的它关于爱情,一段三角关系中的三个主角的自白,但却远不止爱情,关于时代与人、阶层与爱情、爱与被爱、付出与收获、得到与幸福等等。摘录喜欢的句子:这是生命中最大的痛苦,一个人深爱另外一个人,却无法与之共同生活,为什么呢?.....“你想让我放弃我作为一个男人的尊严,这点我做不到,与其这样,我宁可去死。”我立刻明白了,我这样回答:“你不要去死,还是活下来吧,继续做一个陌生人。”人和人之间是否存在这种强迫的力量?是的,只有以这种形式才存在。我的每一分钟都是孩子的,之所以这样,因为我知道只要孩子在他就在,并且只属于我。上帝没有宽恕这种行为。人不能怀着企图去爱。不能用使人扭曲、癫狂的方式去爱。爱是罪过吗?我如此爱你,难道是那么大的罪过吗?比罪过还要命,是错误生活总是这样:一个人比另一个人更爱对方。但是这对爱的那一方来讲更容易些……一个家的意义不是家具,而是生活在那里的人内心所充盈的感受……你想要夺走一个人的灵魂。恋爱的人总是想得到这个,这就是罪过……这是第一场雪……此前我不能以如此的方式对世界感到欢欣。我有其他的事情,要关注。我专注于一个人,我没时间关注世界。然后我失去了这个人,而换得了全世界。因为期待太久了,人很难心平气和地接受绝望,很难接受孤独,可怕的、无望的孤独。成长就意味着孤独,孤独的人要么因失败而倍感孤独,要么与世界建立某种良性和解关系......爱了,得到了就开始失去也许得不到更好,至少再也不会失去了

爱情改变不了孤独的本质

在七夕这个日子读完了《伪装成独白的爱情》一书,在笔记本上写了不少摘抄。全书由四个人的独白构成,一对失败婚姻的夫妻俩,加上男人的第二个妻子,以及第二个妻子的情人,在看的过程中更喜欢前半段夫妻俩各自的独白,看到后记才知道,果然这是由两本书拼接而成的,作者写作两本书相隔了许多年,亦是时移世易。我看到豆瓣评论里有一句挺有意思,“其实书名更应该叫《伪装成爱情的独白》”。在爱情里的我们,常常是书中的几种形象:一个家境良好,美丽优雅的女性,嫁给了市民阶层的男性(书中所说市民阶层大致可理解为富有的中产阶级),她爱他。她想要了解他的想法,她想和他有更加亲密、更加深刻的关系。对方却始终对他关着一扇门,她感到他的心里住着另外一个人,在了解了真相后她选择了离开。在爱里我们可能是她,想尽一切办法走进对方的内心,求而不得,更有甚者,迷失自我,同时强烈的爱也给了对方巨大的压力。在她的独白中有一段是她带着迷茫的心向神父忏悔,神父用他那看破一切的表情告诉她,光有爱是不够的,爱可能变得极度自私,应当要谦卑地去爱,带着信仰。我很欣赏她最终离开的决定,相比书中的另外几个人物,在我看来她的结局是最圆满的。一个中产阶级家庭长大,父母相敬如宾,礼貌而又疏离,带着深深的骄傲和固执的男性,从第一次见到家里新来的女仆时就感受到了爱情的萌动,但却娶了另一个女人,他不爱她,他们的小孩意外去世后,他在这个家里越发感到束缚。他有一个作家朋友,他们常常分享彼此的生活感受,作家朋友的存在对他来说是一个生命的见证人。他节制地生活,时刻感受着生命的孤独。和第一个妻子离婚以后,他对于孤独的生命体验更加深刻。书里有一段他思念离开了她家的女仆的独白,明知她去了英国,却不知她具体身在何处,即使知道了也不知该说些什么,在旅途中时空感完全改变,不变的是对她的思念,这段独白非常感人。后来,她回来了,他们结婚以后,他却发现到西欧游历了一圈的女仆已经变了,她不再是他心目中那个虽然贫穷但却会和他平等对话的姑娘了,她已经学会了市民阶层的生活方式,但同时她也一直心怀不安。他最终还是选择了与她离婚。在爱里我们也可能是他,没有在一起时,心怀对另一半的幻想,在一起后却觉得时过境迁,她早已不是自己心目中的样子,才知相见确实不如怀念。以上仅是从爱情这个单一的视角出发看待这个故事,而从更深层次看,书里的每个人都在爱里寻找着身份的认同,希望通过爱来摆脱孤独。“阶层”这个词在书里反复出现,第一个女人和男人同属较为富裕的中产阶级,第二个女人是男人家的女仆,他们的成长环境迥异。男人的一生都倍感孤独,和来自同一阶层的第一个女人的婚姻反而让他更加孤独,而在和他以为他爱上的第二个女人的婚姻中,他在得到的同时就发现自己已经失去了。阶层之间的差异以及这种差异带来的不可减轻的自卑感在第二个女人的独白中展现得更加明显,她成长在贫穷的家庭中,小时候住在类似洞穴的地方,刚来到男人家里时,她受到了厨娘男仆等人的讥笑。在她的眼里,男人家庭的生活习惯太奇怪了,卫生纸和卫生间地板的颜色一样,每个月都有书商寄来所有的新书,但却很少有人去读新书,等等。在这个全新的世界,她慢慢学习。一直到她嫁给男人以后,所有中产阶级的生活习惯她都已学会,但她内心知道自己只学会了表面,中产阶级隐忍的性格、严肃而又微妙的微笑、推倒一切后还能重来的品质,她从未学会。在和男人的婚姻中,她感到自己仍似“男人的爱宠”,她将男人对她的包容视作施舍,她觉得自己也并不爱他,甚至到男人提出分手的那一刻,她的反应是“这一天终于还是来了”。引用一位豆瓣用户TranquilSep的书评,“对激情的冲动,对迷离之爱的追求与渴望的表象之下,其实是作为一个人对自我的歇斯底里的追问和对身份近乎偏执的探索。男人和女人,都希冀通过爱情来实现对自我身份的某种突破与反叛,希冀通过爱与爱的对象来触及凭借一己之力所无法企及的生命的内核。而他们失望是因为,每个人都是他身上可见与不可见的历史的守护与延续。每一个人,都自成为一个精密的世界。”书里的爱情故事告诉我们,人的本质仍然是孤独,这一事实无法通过任何感情和关系改变,而本书或许确实更切合《伪装成爱情的独白》这一题目。

另一个视角 另一种精彩

你想指责我对于我人生路上出现的人不够勇敢和耐心,甚至现在我变成一头孤独的怪兽,也没有足够的勇气承认。朋友,我已经听过这些指控,我也审视过自己。甚至在拉肢刑架下的人都不可能像我对自己那样真诚。马洛伊#伪装成独白的爱情#,读了开头就忍不住把余下的都读了,看完一遍又忍不住再审视第二遍!

独白体

我们谈论山多尔作品的时候,就是在谈论作者本身。一个人的生活实际上没有什么太多的可能,每一样理所应当都使得我们囿于他们。时代没有什么太多的变化,即使是我们有更好的通讯,更好的物质保障,更好的书籍,更好的媒体宣传,对和平更长久的吹捧,都无法忽视一点,那就是人际情感的交流,没有提升,没有映照古典价值里种种本应该存在的平静。从我们开始与外界接触之时,就面临一个无比陌生,捉摸不定的对手。书中出现过的人物是同一个人,前后所处的时代也没有变化。我们的本性像是从前就已经被注定了的,只等待一个偶尔开启,然后开始另一个偶然,一个接着一个,除开自己的属于其他人的偶然被我们称作社会、世界、他们,我们孤零零地变成一个实验品,等待着人性里所有理所应当的改变,随着条件成熟之后跳出来,而我们唯一能够获得的,就是所有这些条件,而不是已经预定了的那个结果、宿命。即便我们抓得住那些偶然,也会为过去千万人里的相似羞愧,我们自负,以为不止如此;如果我们看不到偶然,固然可以像是动物一样生老病死,可是曾经哪怕只有一次,自己意识到人生中的种种偶然和冲动,我们就不会放弃企图把握自己,不会完全消弭那种傲慢的决心,而会掩藏在用来安抚麻痹人的种种人造物中——制度、学校、包装、条码、节日、暗示、智商。否则,自我美化会最终压垮自己,每个人都知道自己对自己犯了罪,欠下了债务,而自己又一再推迟偿还,最后意识到的时候,早就完蛋了,而之前无数次对最终的事实的轻率一瞥,只得到惊吓和慌乱,而不会那么轻易就承认原因很简单——我们自欺欺人,只有还有一个人不肯醒来,我们就更愿意把他当作我们的同类,继续把可维持的事物奉为圭臬,像一小团残存的细菌,继续繁殖和传染。我们对于无法通过归纳和演绎传达的知识和道理,都无所适从,而生命本身,此时此地的一切,只有不断扩大或缩小的层级,而至于它的内容则无从归纳。《斯通纳》里的人,就是最大多数的那类人。他们建立不让“外面那些人进来”的制度,自己变成与外面一套语言形式的人。如果不是从最后斯通纳从情人那里知道原来还有那么多可能,真正把文学变成自己生活法则的一部分,那么,学校和教育是多么丑恶、滑稽的东西——一方面深知自己在传授与人无关的东西,另一方面又告诉别人只有接受了那些东西,才会看出与人有关的意义。而审核真实的竟是学校和教育,那些自己并不相信的人。于是真相就只能是,“了解事实不等于要去力行,只了解一件事情就足够传授关于它的一切”,我们可以在“拥有”的前提下,任意选择是“了解”还是“力行”。可是,这就是最荒谬的事情,因为他们从不会告诉人——你会死,要抓紧时间活着。各种意义之间的层级也是被臆造出来的,为了维护社会秩序,在社会中安逸的人会设法保持这种状态。斯通纳被耍了,他不知道“文学”的意义,他在教学时后退太多,在生活中又迈过太多,从不曾站在意义那里,他只能眼睁睁看着过去,将自己的各个部分拆解开来,固定在可能存在的维度之中。我始终觉得他的一生很短,没有太多标志,局促。中世纪拉丁传统和莎士比亚——于事无补,它附着于对经院偏见的热爱之上,植根于一个共同体对价值观和行为的保护,只要他想得到慰藉,就俯拾皆是。不知道谁是对手是可悲的,因为万事万物都有变成对手的可能。有的人认定一个对手,就一辈子与它角逐,最后败北,留下一个事物的高度,被以后的人称为“被提升的本质”。有的人相信终究可以归纳,于是累积大量材料;有的人放弃了可最终获得稀少体验的可能。可是,言语还是停滞在这里。我们的生活琐碎不堪,由片刻、偏见、短促、后知后觉、自相矛盾、高估低估组成,任何试图把一切整合在一起的尝试,最后都会得到让自己深深感到徒劳的错误。试图去猜想全称命题是理性顽疾。有的人会说,《伪装成独白的爱情》应该分成两册,组合在一起“扰乱阅读”、“打乱节奏”、“第一部分更流畅”……他们马上就跳出这部书,让阅读之外的回神,变成他们原先很厌恶的那个状态。这本书最大的优点:诚实、揭露、挖掘,又重新一概不见了。他们执意用书籍评论的“文学标准”和“套路”去覆盖一本书,然后确信自己占了上风。山多尔想要尽可能诚实,摆脱“虚荣”的诱惑,因此用匈牙利文在美国写作,再到出版,不需要迎合他在《一个市民阶层的独白》一直试图逃离的那些人与事。卡夫卡也没有多少要迎合的读者。二十世纪末的维也纳,柏林,布达佩斯。市民阶层在那时是什么,他们的畏惧和期望是什么?反正不是创业和薪水、出国,但是它们的动机又没什么不同,不管我们愿不愿意承认,人性都相似。那是处于市民“反讽”始现阶段的阶层。同一律的诱惑一而再再而三地让我们相信其中的共同点,可是描述过程本身又在暗示相信同一律的人,没有什么是相同的,甚至没有两次相同的同一律,它是一厢情愿。我们的生活根植于社会之中,社会之所以组成,是因为我们各式各样的欲望。而关于欲望,除了顺从和压制,我们什么也不能做。关于欲望种类的叙述,已经足够多;关于顺从和压制的后果,已经足够多。我们就似乎既拥有了无限,又用它识破了我们命运最终的无能。

所有的爱情都是独白

有一些词可以去形容任何作家的作品,就如同有固定的词形容女人。从小首先学到的,就是这样使用陈词滥调,证明智力没有问题,是人群中的一员,亮明身份以保护自己。无论什么年龄阶段,在什么地方,无论什么社会制度,从事什么行业,无论智商如何,都总有一套基本的知识可供模仿和应用。因此,到处都有高下之分,而且,人建立这种区别的时候还是欣然的,虚荣、嘲讽、自我厌恶,几乎就是抱着一种念头,把余生的激情,都寄托在早晚又会变更的事情上。怜悯和激情是短暂的。所有的情绪都是短暂的,占据了大多数可以言说的时间,而冷漠麻木,那个真正占据大部分生存时间的贼,却不会被抓住,从意识里溜走了。书里抽离出那些持存的对立、暗在的恐慌、无告无望的孤单、以为只有自己知道的秘密,组成一个接一个的剪影,。用独白的形式像是一封长信或是一个镜头,他不想扭扭捏捏编情节,就把观察到的一吐为快,这样作者就不必刻意找机会了,独白本身已经足够刻意了。省去对话,就省去了故事的推动,省去了原先固执的性格塑造,也没有给别人留下机会去评判孰是孰非,四段独白都是真诚的独白,即便不是真的真诚,也没有关系,小说里的时空太过于久远,故事本来就夹杂偶然,不管人物因为性格、社会背景而颠沛流离,都无大碍,反正这是一本这样的小说:以说出禁忌之下的真相来戳到读者。距离小说出版那么久了,里面那些只敢自己读的部分却依然是细节,坦露于日常,人人心知肚明,却羞于去讨论,因为人群中讨论那些势必有损礼仪,而造成尴尬。人不得不承认,那个在人类社会中普遍被视为美德的——诚实,是令我们不安的东西。我们称之为人性的东西,对喜恶取舍的瞬间本能,到底又有多深。评论家 拉尼茨基在自传《我的一生》中写到:一次见到理查德施特劳斯,便抓住机会向他进献溢美之词,赞美乐曲的精妙之处。然而,施特劳斯本人却对赞美显得很冷漠,依然低着头,自顾自吃着自己的东西,只是不时用“嗯”、“哦”回应。渐渐地,这让拉尼茨基很难为情,然后他心里暗生了“这个人根本不懂施特劳斯”的想法,随后又被自己竟会这样想逗乐了。小津安二郎说,动物园的猴子喜怒于色,而人,则是想哭却又笑的。人的悲喜,与忍耐一样,都没有限度,这个无限逼近某一个地方的情绪,难以与人印证是不是相同,别人也是不是存在一样的感觉。人类所有的废话,都是为了确认别人是不是和自己一样。时常对着人群猜想,这里的人会不会不一样。他们极力让自己跻身一个阶层,即在那个阶层里可以开一样的玩笑,可以有友谊最广泛的基础——共同看不惯、嘲笑一些事物,可以既安逸又在想要时可以获得刺激,可以凭着过去的履历通行在一个世界,可以随时向社交网络抱怨以获得同一部分人的共鸣。这里的人是城市阶层吗?古代史里南宋小朝廷,也用城市阶层这个词,从留下的文辞画章里也看得出那像是城市,因为有了城市人才有的焦虑和恐惧。身边环境的变换让自己的存在变得更加突出,像是把人升到天上又缩到杯子里,古人应该是不缺独处的。可是他们不会像马洛伊 山多尔这样不留余力地写人,古人叙事有自己的风格和约束,知道该把感觉传达到哪个样子为止,是不是符合文字传播标准,他们极少讨论什么是无聊——他们人数众多,文士的苦楚尽管占满羁旅、贬罚,可表述起来,点到即止。而个体面对社会规则的无聊和单调、乏味是现代晚近的,描摹心理状态,承认人性复杂,在表达习惯背后寻找新的语言可能,用尽可能引起通感、共情来安抚、挑唆人的神经,则是一种人类学征途。不是但凡用文字的人就是作家,怀着热烈急迫写文字给别人看的人是巫师。是不是作家跟写不写东西没有太大关系,经历过在考虑写些什么的人都是作家。不用文字也依然是“作家”。从“对人、生命、生活的观察和兴趣”而言,“作家”可以是随随便便什么人。因为“语言和文字”可以是符号、声波、肢体……那个作家,后来已经不再写了。有的人是写故事,有的人写心理活动,有的人只是观察,就像汉语与温州方言的区别,在日常交流上,比法语与西班牙语更大一样,写作者与歌者、画家、舞者可能比其他写作者更一致。《巴托比症候群》中的人有着各式各样不写的理由,拒绝文字表达的畅快和在那之后的沾沾自喜,让他们觉得不诚恳,明哲保身,从某种严肃的东西中取乐。他们容忍不了那样。表达完成之后,他们也拒绝和解,甚至拒绝任何一次委屈求取,拒绝任何一个可能破坏自己果敢自尊的读者合作,他们想到一件事情,并且自认为想得已经透彻,就觉得,已没有什么比自己身体力行的执行更重要的了。写不写下来,怎么整理成书籍出版的语言,证明给谁看,告诉谁,都变得不重要了。作家是指某一类更原初的人——给语言和规则祛魅,极尽所有思虑,使意义变成——事物(与自身)的精确。这哪里是一本写爱情的书呢?关乎自尊,有的就只是可以选择和不能选择。

爱的徒劳(伪书评)

人总是以为自己是可以在人生的各种苦难中学习,但苦难总归是苦难,伤害是实实在在的。人们总是在悔恨正确的话语总是姗姗来迟,其实没有任何忠告是对人生有用的。如果你突然发觉自己周围充斥着各种错误,事实上这些都是归于你这些年来年的苦心经营。于是,你开始怀疑,开始与自己的记忆斗争,试图从这一切中寻找合理的因由,对自己解释,为什么你所得到的并非所愿,而你彼时之所愿,事到如今却是错误。过去只想去质问,深究一切的根由,却不知道那时的自己无法获悉这云卷云舒,换句话说,我们总是后知后觉的。是否还记得是什么时候开始放下那个与众不同的自己,做干净和平凡的人,咬紧牙关、尽己所能的去幸福。承认自身所处的阶层,不再回避高于自己的存在,同时不再轻视低于自己的。带着善意生活,只是因为懦弱和不能够。不敬畏,不丑化,成为自律的人,维护着已有的所有,就是不再是初心。有个角落,堆积着你现在以为的放纵、幼稚和不完美。平日里视而不见,却往往不经意之间给你心头一击。但不致命,砸吧着眼角,挤出个微笑就可以过去的。普普通通的忧愁而已,毕竟幸福才是最重要的。你早于不再需求理解,年纪大了,总能找到和自己讲和的方式,短暂的回归静谧的孤独,而后继续此处的人生。真相愈加遥远,可望不可及,化为骨子里的一阵干渴。真实的话语拥有的创造和净化的力量,是太猛烈的毒药,美丽却致命。Live and learn. Thanks and Goodbye.


 伪装成独白的爱情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