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特丹的伊拉斯谟

出版日期:2016-4
ISBN:9787108053306
作者:[奥] 斯蒂芬·茨威格

内容概要

斯蒂芬·茨威格于1881年11月28日在维也纳出生,自1919年至1933年生活在奥地利萨尔茨堡,1934年迁居英国,1940年获得英国国籍,随后在巴黎、纽约、巴西、阿根廷和乌拉圭等地短期逗留,做巡回演讲。1941年到达巴西里约热内卢,后移居巴西度假胜地彼得罗波利斯,1942年2月22日在该地和妻子一同自尽。
茨威格早年作为一个翻译家和诗人开始其文学生涯,翻译法语诗人艾米尔·维尔哈伦等人的诗作,1901年出版自己第一本诗集《银弦集》。他创作的小说和撰写的人物传记以及《人类的群星闪耀时》脍炙人口,在读者中保有经久不衰的魅力。在他身后出版的《昨日的世界——一个欧洲人的回忆》,是世人了解欧洲文化的经典名著。

书籍目录

第一章使命感和人生的意义
第二章时代的脉搏
第三章语焉不详的早年生活
第四章伊拉斯谟写照
第五章峥嵘岁月
第六章人文主义的伟大与局限
第七章强大的对手
第八章为思想独立而斗争
第九章大论战
第十章尾声
第十一章伊拉斯谟的精神遗产
伊拉斯谟年谱
本书重要注释
人名索引
译者后记

作者简介

我几个月来像走投无路似的进行自我保护……我选择了鹿特丹的伊拉斯谟作为自己的救星。他中庸、明智,被夹在新教徒和天主教徒之间,恰似我们今天被夹在各种对立的政治运动中一样。他处境艰难,但并不孤立……这给了我些许安慰。
——1933年12月9日,斯蒂芬·茨威格致赫尔曼·黑塞
但愿我能在这里简明扼要地说清楚:是什么使我们觉得,鹿特丹的伊拉斯谟——这位被忘却了的伟大人物在今天仍然弥足珍贵,而且恰恰是在今天……
—— 斯蒂芬·茨威格
茨威格作为一位犹太裔作家,其作品在1933年纳粹上台即遭禁,其在萨尔茨堡的寓所被无端搜查,以致他不得不流亡国外,本书即是完成于颠沛流离之中。身处黑暗年代的茨威格,藉着对鹿特丹的伊拉斯谟,这位“在现实生活中没有最终取得成功而仅仅在道义上保持了自己的正直的人”的刻画,将这位伟大的人文主义者辉煌与悲情的一生,栩栩生动地呈现于读者面前。


 鹿特丹的伊拉斯谟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发布书评

 
 


精彩短评 (总计32条)

  •     译者好爱破折号,以传达一种和德语——不得不说作者对这种语言的使用非常精妙——相类似的文风,初读不大习惯,逐渐才觉得蛮舒服的。扣一星还是因为历史部分吧……
  •     伊拉斯谟.人文主义的又一位战将.西塞罗曾说“不公正的和平仍然要比最公正的战争好”.雨果在<九三年>中写道“在绝对正确的革命之上,还有一个绝对正确的人道主义”.甘地倡导的“非暴力”开头系列.它们都不可能绝对永远的实现,只能忽左忽右的向其靠拢,或短暂的维持.激情是人的本能,“理性终究只是一种起调节作用的力量.”我想伊拉斯谟的理性除天性外也许与他的渊博有关,就像茨威格的痛心来自他多年的欧洲旅居,视野宽广带来心灵的宽容和远见.面对疯狂,真希望茨威格可以像伊拉斯谟一样淡泊遁世,他还是太热爱世人了.ps.同时为茨威格和舒昌善看的,没失望,花三天才看完100多页年谱和注释.加上如沐春风的译文.这样的译者令人敬仰.
  •     好块垒!
  •     暑假14本书,虽然不是我之前计划的,虽然我也不打算写读书笔记及书评了。 大二结束了。
  •     这本书可以出版是在吹人文主义,言论自由的春风吗?还是我太孤陋寡闻了?人道主义,人权,普世价值可以那么深刻地讲述,太爱世界公民了,宣传爱国主义就是不就是宣扬肆无忌惮的强权政治。舒老爷子的翻译真是一流。
  •     一位最有语言煽动力的传记作者,几乎每一页都有令读者无以释卷的高潮。
  •     伊拉斯谟的思想独立和精神自由更像是一种令人惋惜的胆怯。
  •     所以哲人和国家的问题在政治社会总是最根本的问题,尤其在选择生活方式的关键时刻,保持沉默是不可能的。关于自由意志的争论或许正是伊拉斯谟和路德作出不同选择的关键。大篇幅附录非常用心。
  •     茨威格借伊拉斯谟的一生反应了一个大转折时代的种种矛盾,理性与激情的矛盾,灵活与固执的矛盾,理想与务实的矛盾,平等与自由的矛盾。纵然时代的局限不可避免,但依然值得细细品味。
  •     翻译的非常好,谢谢舒先生。
  •     传记和翻译结合得如此完美的两个人,一气读下去完全没有阻碍。正好看到文艺复兴的东西,伊拉斯谟的解说更增添了了解,茨威格的写作一向精彩绝伦,更佩服舒作为译者专门整理的对照的历史年和注释,尽可能详细全面的展示出伊的一生和他生活的背景。
  •     茨威格的传记书不具备文学性,但却能把人物、历史和他的个人见解写得如此生动,故事书一般。这本书就从另一个角度诠释了伊拉斯谟和马丁路德,其中不乏精辟、正确的判断和道理。连读他的书会发现,茨威格活了几十年,一直天真如孩童一般,带着理想主义的眼光对待他的世界。所以一定程度上,他写伊拉斯谟就是在写他自己。
  •     一方面,在集体主义氛围中熏陶下成长的我对所谓的“思想精英”感到些许疑惑。但另一方面,书中表述的崇高的人文主义理想轻而易举超越了我的疑惑。后来欧盟的建立就是符合伊拉斯谟精神的,可茨威格写这本书的时候正处在一战二战之间,神预言的背后大概是一种向死而生的坚决吧。
  •     最近和同伴们讨论了一些哲学问题,说雌雄同体有什么不好嘛。我说,雌雄同体是最好的状态,不会因为口号式的煽动揭竿而起,但却会因为世事的变化,得出自己的观点。伊拉斯谟留给近代的,是教育的伟大与坚持,以及真正理解思想独立的可贵吧。5星。
  •     以出世之姿态,行最大之入世之心,谱一空想之歌,如天鹅一般死去。正是夜幕上这些闪烁的寒星,给世人以启明,以微茫的恒久的期望。也许,将来会召引世人,不致人类文明毁灭。
  •     茨威格偏偏为他作传,怎么都是有自比的意味在吧。
  •     理解自我、历史、冲突、未来、希望、人性
  •     伊拉斯谟下不了决心面对自己的信念,最终没有出席奥格斯堡帝国议会大会。大会失败直接导致基督教分裂为两个宗派,天主教和福音派新教。 伊拉斯谟和马基雅维利的《君主论》,代表了世界政治的两个精神分野:务实与理想,手腕与道德,国家的政治和人性的政治。 伊拉斯谟认为政治属于伦理学范畴。
  •     也许是伊拉斯谟知道的多,看上去是独善其身,其实是遇事软弱,他憎恶狂热,但面对狂热是却没有好的办法,有点被动。#茨威格真写出来辉煌与悲情这两个词的含义。
  •     对于伊拉斯谟与路德的生活轨迹上我更倾向于伊拉斯谟,在对人类自由意志的问题上我更倾向于路德,而两者的理想主义我都不同意。
  •     善待世人,包容异己。使命:提高人的品德,憎恶:狂热。国无高低之分,人性均可调和;战争违背人类理性,阅读使人性高尚;民众短视决定其容易追随敌对而非理念;他站在教会和路德的中间受到两边狂热的打击,寂寞,却自由而独立;逃离修道院和神学院,对英国一往情深;擅用拉丁文写作每本影响巨大诙谐机智;身体羸弱敏感四季不爽,目光如炬渊博而非深邃;傻女吹响宗教改革的号角;建立一个坚定奉行基督教信仰的超越国界的欧洲社会;人文主义者以笔代替剑是新形式的骑士精神;矿工之子马丁路德粗壮刚烈感性好斗,反对赎罪券希望伊支持未果但悄悄帮助;伊去瑞士定居避开纷争既不当宗教改革先驱也不当主教,拒见重病流浪的胡滕受到凌厉一击;论辩:人的意志是否自由,路德的天主意志是软肋;建伟功者内疚:扰乱天下秩序;《君主论》背道而驰。附年表和注释。
  •     可以更客观得了解马丁路德,同时也明白了茨威格为什么会选择自杀
  •     阅读至年谱229页,换书~
  •     这样一个人文学者提倡的宽容主义 因为从未实现 成为了人们的期待
  •     作为20世纪欧洲大陆巨大转变的亲历者,反战的茨威格写的从来不是历史和名人,而是其生存时代的心灵激荡。伊拉斯谟即精神化的茨威格,其崇理性,所以反狂热;其有理想,所以不屈服。虽然遇上了这样一个时代,他感到失望而又不灰心。人世间普遍的人性给他道义上的重量,越来越有人性、越来越有才智、越来越能相互理解,怀着这些理性与博爱,终将与芸芸众生和解在伊拉斯谟的金色梦乡。
  •     怒赞茨威格,怒赞伊拉斯谟,怒赞舒昌善先生。舒先生辛苦,译书如此用心,简直让人感动,年谱和注释太棒了。
  •     结尾有点匆忙?
  •     狂热的时代需要伊拉斯谟,制造狂热的时代需要马丁路德。
  •     茨威格文笔一流,又加入了大量的情感,自己的二战时代和宗教改革和文艺复兴的交叠,通篇读下来停不下,也得益于类似于小说的叙述方式。伊拉斯谟保持自主的思考和理性,没有选择站在马丁路德或者是主教的任意一边,在宗教狂热分庭抗议的洪流里选择足够的宽容。也是由于缺少立场和自身的软弱,没能成为一个像马丁路德一样的人,可是这又有什么关系呢?
  •     明哲保身和自由独立之精神只是一步之遥,知识分子永远解决的难题是如何教育群众。茨威格写传记的文风略显浮夸,译者做的附录加一星。
  •     自由主义者,写历史同时也抒发'茨威格自己的理想
  •     伊拉斯谟:“人就是要为自己的思想而独立。”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