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知道该说什么,关于死亡还是爱情

出版日期:2014-6-15
ISBN:978753607137X
作者:S.A.阿列克谢耶维奇
页数:280页

内容概要

斯韦特兰娜·亚历山德罗夫娜·阿列克谢耶维奇   Svetlana Alexandravna Alexievich
白俄罗斯作家,1948年生于乌克兰,毕业于明斯克大学新闻学系。她用与当事人访谈的方式写作纪实文学,记录了二次世界大战、阿富汗战争、苏联解体、切尔诺贝利事故等人类历史上重大的事件。
她曾多次获奖,包括瑞典笔会奖(1996)、德国莱比锡图书奖(1998)、法国“世界见证人”奖(1999)、美国国家书评人奖(2005)、德国书业和平奖(2013)等。因为独立报导和批判风格,她的独立新闻活动曾受到政府限制,代表作《锌皮娃娃兵》曾被列为禁书。1992年,她在政治法庭接受审判,后因国际人权观察组织的抗议而中止。她还曾被指控为中情局工作,电话遭到窃听,不能公开露面。2000年,她受到国际避难城市联盟的协助迁居巴黎,2011年回明斯克居住。
2013年,她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入围最终决选名单。目前她的作品已在19国出版,并创作有21部记录片脚本和3部戏剧(曾在法国、德国、保加利亚演出)。

书籍目录

【历史背景】 001
【序 幕】
孤单的人声 006
【第一部/死亡之地】
我们为什么记得 026
和活人、死人聊些什么 029
一生写在门上的人 036
回来的人 039
辐射长什么样 054
没有歌词的歌 058
三段关于家园的独白 059
祈祷时才真切展现自己的灵魂 069
士兵合唱曲 072
【第二部/活人的土地】
古老的预言 092
月光下的风景 096
耶稣死亡时牙痛的人 098
关于一颗子弹的三段独白 104
生活中为何不能没有契诃夫和托尔斯泰 112
战争电影 117
大叫 126
新国度 128
书写切尔诺贝利 137
谎言和真相 144
人民的声音 155
【第三部/出人意料的哀伤】
我们不知道的事:死亡能有多美 168
铲子和原子 172
测量 180
可怕的事总是悄悄发生 183
答案 191
回忆 194
对物理学的热爱 197
昂贵的萨拉米香肠 203
自由与梦想平凡地死去 206
死亡的阴影 213
畸形的婴儿 219
政策 222
苏联政府护卫者的独白 228
指示 230
人竟然可以拥有无尽的权力来支配他人 234
我们为什么爱切尔诺贝利 242
儿童的声音 247
孤寂的声音 253
后记 269

作者简介

★获得2015年诺贝尔文学奖,真实记录切尔诺贝利核灾难事件
★“她的复调书写,是对我们时代的苦难和勇气的纪念。”
★“每一页,都是感人肺腑的故事。”
------------------------------------------------------------ -------------
切尔诺贝利核灾难幸存者口述实录,每一页都是感人肺腑的故事
作者冒着核辐射危险,深入切尔诺贝利,采访当地幸存者
人类史上最惨烈的科技悲剧,今天的我们该如何避免灾难重演?
-------------------------------------------------------------------------
1986年4月26日,史上最惨烈的反应炉事故发生在切尔诺贝利。这是史上最浩大的悲剧之一。作者访问了上百位受到切尔诺贝利核灾影响的人民,有无辜的居民、消防员、以及那些被征招去清理灾难现场的人员。他们的故事透露出他们至今仍生活在恐惧、愤怒和不安当中。
本书将这些访谈以独白的方式呈现,巨细靡遗的写实描绘,使这场悲剧读起来像世界末日的童话。人们坦白地述说着痛苦,细腻的独白让人身历其境却又难以承受。
-------------------------------------------------------------------------
★《纽约时报》——每一页都是奇异而残忍的故事,就像那些残留在幸存者身上的辐射。
★《伦敦时报》——如同古希腊悲剧表演的合唱团,本书收录了众人的心声。短期之内,我们恐怕不会再有机会读到这般真实记录愤怒、愚昧、英勇和伤亡的文字。
★《每日电讯报》——从受访者的独白中,阿列克谢耶维奇创造了这样一种历史:无论离这些事件有多远,读者都能感同身受,如有切肤之痛。读完这本书,我才知道切尔诺贝利是欧洲的一场海啸,这场海啸不仅是由我们人类所造成的,而且还永无止尽。如果你对未来抱有好奇心,我强烈推荐这本书。书中的切尔诺贝利是个充满极端与未知的地方,一个现代科技发展造就的戏剧世界。
★《出版人周刊》——口语叙述的历史在脑海中挥之不去,充斥着面对命运时的无奈、艰苦卓绝的勇气,以及浓厚的黑色幽默……如同不可磨灭的X光透视着俄国人的灵魂。
★《国家》杂志——阿列克谢耶维奇的这本杰出著作,忠实地记录着她那些白俄罗斯同胞的生命与死亡。本书终于将在美国上架……这是无与伦比的见证。
★《书目杂志》——书中记录着受污染的世界里骇人的生活。这些典型的故事分别传达出不同的声音:愤怒、恐惧、无知、艰苦、英勇、同情和爱。阿列克谢耶维奇冒着损害健康的风险,深入前线收集这些见证,把故事转化成令人难忘的精辟著作,我们只能期盼书中的灾难不会重现。


 我不知道该说什么,关于死亡还是爱情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87条)

  •     看题目可能会以为这是一个灾难中的爱情故事,其实不是。它满蘸着父母子女、夫妻、恋人、老人与数十年安居的家园之间分离的艰辛,一些是生离,一些是死别,还有一些痛苦与生离死别都不同,比如信仰破碎、比如看着所爱的人成为怪物。核事件比战争更可怕,不仅在于杀伤力强大,还在于伤人于无形。泄漏初期,人们不明所以,当局消息全封——孩子依然在路口买冰激凌,妇女平静地上街买菜,农民继续照顾土地与丰润的奶牛。和平年代的人们对于灾难显得更加冷漠,一如挪亚时代一百二十年间的视若无睹、充耳不闻。唯当灾难开出鬼魅的花来,人们才因着眼的看见而意识到危险融于空气,轻薄而沉重,且无处不在。事态不断发展,人们逐渐撤离,死亡的土地上依然存活着一批活人,书中有大幅他们、他们的亲人的叙述,或冷漠、或呐喊、或声泪俱下,读来让人愁肠百结。这些人是清理工?消防员?志愿军?他们中的一部分人一开始的确怀着对红本的热爱、对国家与民族的崇高使命,后来所有人却都成了被抛弃的异族,成了被迫高举的英雄。看多了他人的苦难,愈加明白自己的痛苦微不足道,明白自己处于怎样的爱与和平之中。为那没有临到自己身上的苦难以及苦难重压下的人们悲痛,也在庆幸中更深体会感恩。
  •     正如封面上所说的,这本书的每一页,都是奇异而残忍的故事。作者阿列克谢耶维奇确实是一个很有勇气的作家,她开创了这种她自称的“文献文学”的体裁,将核辐射带给人的灾难很朴实的口语化的语言表述出来,但是,这更让人感到惊心动魄。这本来就是一个个当事人的口述血泪史,作者自己并不发表什么评论,因此这种真实更是无法抵挡。作者始终站在人性的角度,用女性最细微而敏感的心灵来揭开受难人最真实的感情。很多时候,苦难对我们来说,可能是一笔财富,但是,在这本书的故事里,无论再积极乐观,苦难都是无止境的,都不会变成财富。在彼国的切尔诺贝利,或许遭受核辐射后的人们的生活对我们来说是陌生的。但是,从这本书里,我们会感到,深切地感到,它就近在我们的身边,因为受难的心事是一样的。这里的人都是平凡而普通的大众,都生活在琐碎的人间烟火里。可是,另一场奇异的烟火却将这种烟火取而代之。作为一个个和我们一样的普通百姓,他们该如何面对这看不见摸不着的核辐射,该如何相信,该如何抗争。他们世世代代生活的家园,如何能轻易放弃,即使放弃了,哪儿才是另一个安身立命之处。说的再多,在这本书面前都是无力的,摘抄书中一些句子吧:但是去切尔诺贝利很多次之后,我发现自己有多无能为力,所有事物开始瓦解,我的过去再也不能保护我,我找不到答案。以前有,现在没有了。是未来在摧毁我,不是过去。即使有辐射,这里依然是我的家,其他地方不需要我们,连鸟都爱自己的巢。动物都怕人,只要不碰它,它就会避开。以前在森林里听到人声,你会朝声音跑过去,但是现在人与人互相躲避,只求上帝保佑不要让我在森林里遇到其他人我还能说什么?你总得活下去我的灵魂在那里死了,我会生出没有灵魂的东西。这里的人比较少,房子是空的,我们家旁边就是森林。邪恶并非实际的物质,而是缺乏良善,就像黑暗仅是缺乏光亮。我怕人,但也想见人,我想见到好人。我从阿富汗回来时,知道自己可以活下去;而这里正好相反,它在你回家后才把你杀死。我们很孤单,我们在这里像陌生人,他们甚至把我们分开埋葬,好像我们是外星人。老实说,我觉得死在阿富汗还比较好,在阿富汗死掉是很正常的事,至少你可以理解。可怕的事情总是悄悄发生在生活中。他们派学生拉田里的藜草、收集麦秆,一对年轻夫妻牵着手走来走去,你几乎看不下去,可是这个地方真的很美!美到不可思议,这让恐怖显得更加恐怖,真的太美了。居民却得像畏罪潜逃的犯人逃离这个地方。我不知道我想不想再见到你,我觉得你也用同样的眼神看我,和他一样,只想观察我,然后记下来,就像在做实验。我无法摆脱那种感觉,永远无法摆脱那种感觉。 她还告诉我们她做的梦:她生了一头有八只脚的小牛,还有长着刺猬头的小狗。真是古怪的梦。女人们以前不会做这样的梦。我们知道如何在恐惧中生活,这是我们的天性。在这方面,没人能比得上我们俄国人。有人说爆炸的不仅是反应炉,而是整个价值体系,我很同意这一点,但这样的解释还不够。死亡已经无处不在,却没有人当一回事。我们都听过切尔诺贝利的传言,听说那里的火焰是不属于这个世界的,甚至不能被称之为火焰,那是一道光,是闪亮的,不是蓝色,像是天空的颜色,也没有冒出烟雾。那些科学家本来都是神,现在却成了堕落的天使,甚至是恶魔。就好像他们留下的灵魂。我们还活在斯大林的国家里。人们还活在斯大林的统治下。现在每当我抬头向上望,天空彷彿活了起来,因为他们都在天上。我想要谈论死亡,想要理解死亡。我想要找到慰藉。不论是报纸或是书籍,只要是任何有关死亡的题材,连电影也不放过。没有他真的很痛苦──我没有办法孤零零一个人。我想起了他死后的那个晚上,我坐在他身旁,忽然间我看到一缕轻烟冒了出来──我在火葬场时又看到了一次──那是他的灵魂。除了我以外,其他人都没看到。当时我感觉我们又见面了。
  •     如果你看过并喜欢柴静的《看见》,请不要错过这位2015年诺奖得主的书。这本看似小说名称的书还有另外一个写实一点的名字《切尔诺贝利的回忆:核灾难口述史》。读这本书总会想起柴静,因作者本身也是一名记者,总会将赤裸的事实剥露在你眼前,却又显得比柴静高明,因为作者自始至终就没以“我”本身出现,也没有以“我”的情绪、观点去评论——也是,在真实的故事面前,所有带有情绪的抒情感慨都显得苍白无力,因经历者本身所陈述的故事就有无可不比拟的力量。愿更多人分享你,阅读你,感受你。你可以看到人在这样一场灾难面前的无力,当权者为了维稳的诸多隐瞒,当你发现越多你会越无力,“从那以后,我们不是苏联人,不是任何一个民族,我们是切尔诺贝利人”。你可以看到人在这样一场灾难面前的无力,当权者为了维稳的诸多隐瞒,当你发现越多你会越无力,“从那以后,我们不是苏联人,不是任何一个民族,我们是切尔诺贝利人”,满身核辐射的印记,避无可避,无法逃离。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我不知道怎么来说,
  •     看完《切尔诺贝利之春》再看这本,感受非常深,文字充满力量,书中从各种人物,各种角度,各种时间点去描述了这一场灾难。我真的不知道该说什么,关于死亡还是爱情。
  •     有些整个世界的伤痕,只在一部分人的身体和灵魂上留了疤
  •     07:我曾问他:“你后悔去那里吗?” 他摇头表示不会。
  •     心情正如本书标题!
  •     希望大家都身体健康,平平安安
  •     看不见的恐怖,核在人类发展中究竟是福是祸。
  •     震撼,但感觉有点乱。或许以访谈节目的形式感觉要好一点?
  •     稳定压倒一切在老大哥地盘上的典型案例。一开头一结尾两个故事让人胸口压着大石头,无法呼吸。之余,咬牙切齿…今天,十几亿人仍然生活在这样的制度下……
  •     最近读的书都让人感叹 能健全地活在世上可真是幸运啊
  •     在悲剧的经历者面前 除了沉默 我没有资格再做什么
  •     [深圳-成都]
  •     从那些独白中,看到和感受到的和我们不是一个世界
  •     对于他们来说,最安慰人的话也是最可恶的谎言:一切都很好,都会没事的。然后在这“温水”中慢慢死去。 他们就像这世界上的第三种动物,不是人,不是动物,是使人感到害怕又有思想、感情的第三种动物。
  •     太震撼!文字在这种事件的面前竟然是如此的无力。看着惊心动魄,无知的小孩和老人,爱党爱国的年轻士兵,可是看起来最令人害怕的却是有着知识却在这种时候无能为力的科学家。感觉好难过。
  •     喜欢的姑娘在出租车上给我说这书看得她很难受,然后又逼着我给她说了一串类似的让人难受的书籍和电影,然后说让我也不要看了
  •     愿世界和平
  •     与一个人的十年一样都是口述的回忆,不同的是这本书里很多人的语气时隔多年依然透着淡淡的迷茫,我为什么这样,应该怪谁,到底发生了什么。。。
  •     在老大哥面前,医学、科学和政治混为一谈,仿佛政治和立场能够控制一切,而国民只不过是建设社会主义的钉子。那些哭泣,那些悲痛,那些愚昧,只要把核辐射这个词语换成雾霾,就会发现,有些事情在我所处的这片国土上继续演绎。不愧是一脉相承,生生不息。
  •     核灾难,是我们惧怕而又不得不面对的。
  •     有一段时间,痴迷于末日灾难片。而现实并不比虚构来得温柔。
  •     我们无法脱离现实去观望真相,每一个亲历者的讲述都是沉痛真相的缩影。
  •     慢性的漫长的痛苦比战争中瞬间死亡更折磨人。。。折磨自己,也折磨家人
  •     极权国家的民众,永远生活在被体制抛弃的危险之中
  •     受苦的是人民
  •     本书分了三个章节,大致上来说受访对象分别是①直接受害居民②清理人及医疗人员等③专业技术人员及政府官员。(实际上章节之间是有交叉的,所以我看完书也没能明确分辨三个部分的具体区别)这样的纪实文字看得人很抑郁,因为你明明知道打上切尔诺贝利的印记,就不该去爱人,就不该去生孩子。可是凭什么?凭什么是我要被打上这个印记,凭什么是我要承受这样的苦,凭什么只能眼睁睁看着爱的人毁灭,我去抱一抱他,你们都说是我有错……还有后面清理人、政府官员等的叙述,那些对于当时真实情况的叙述,真的是觉得很震撼,又很无力。政治也好,利益也罢,其实不用作者渲染什么,如实的记录下来,就能给读者无限的思考。从福岛事件才知道的切尔诺贝利事件,这些我从来不曾知晓过的事情。用作者的话来说,阅读这本书,我觉得自己像是在阅读着未来。
  •     比较关注切尔诺贝利事件,看过一个很烂的伪纪录片《切尔诺贝利日记》
  •     无法想象,一直觉得像切尔诺贝利这样的痛苦离实际生活很远,可这些文字描述实实在在的摆在面前,可能我们以为的无能为力在这些面前都弱爆了。想想也是,在生活面前没有什么能和生与死相比,我们看到的以为的经历的其实什么都不是。不过这样纪实的作品形式还不是很喜欢。
  •     对切尔诺贝利事件特别感兴趣。因为是一场纯人为造成的灾难。不知道那里现在还是不是很超标?当时生活在那里的人们现在怎么样?看不见的核泄露,真的太恐怖
  •     若无其事的背后是无能为力。
  •     像一场漫长的战争
  •     同学送的书,笔调和封面都恰似被爆后的切尔诺贝利,美丽而残忍——观后感及一个多年潜水者的豆瓣第一声
  •     “它是切尔诺贝利来的兔子,晚上会发光”
  •     有一种震撼的感觉
  •     在去往上海的火车上读完了它,切尔诺贝利的事故后是一场场人生的事故
  •     我只想哭,没有别的
  •     惨象震撼人心,但加上诺贝尔文学奖的光环,又觉得政治意味太浓了
  •     三十年过去了,那片土地被遗忘,人被埋葬。空气中隐匿着可怖的原子,一点点一点点,进入“永恒”。推荐:侣行,切尔诺贝利。
  •     灾难中的平凡人,都是哲学家: 死亡很公平,带走所有生命。 为金钱而烦恼是资产阶级才做的事,为自己的生活烦恼代表不爱国,饥饿才是正常的。 苦难才是我们的象征,是无价的! 爆炸的不仅是反应炉,而是整个价值体系。 被污染的不只是土地,还有人心。 只有在俄国文化的背景下,这场灾难才有意义,也只有俄国文化做好了准备。 你一定要在这平凡的生命里增添些什么,才能使一切变得合理,就算在死亡的边缘也是一样。
  •     关于死亡,关于爱情,却看了之后,才知道自己有多薄情。对了还有核辐射问题,能不能别玩这玩意了,没有办法控制的东西真的让人心惊
  •     第一次读这种记实性的文学作品,文字里面充满了恐惧,死亡,触动人心
  •     唉 我实在是看不下去了
  •     你以为这些离你很远,其实不然。
  •     浓浓的哀怨
  •     这是一场堪比战争的战争,对于经历过的人来说,那种无形的伤痛是一辈子的!
  •     以前火得时候读过 个体爱恨情仇和对灾难的感知记录比冰冷的数字报道更让人触动 我无能为力 不知道该庆幸还是羞耻
  •     其实没读完,大概还剩三分之一吧,高考前一个空闲的下午在书店读的,本来是想送给同学当生日礼物的,但是看了之后觉得这本书太让人难过了最后还是没有送。
  •     很让人震撼的一本书,觉得那些没事就叫嚣打仗的“爱国主义者”们可以看一下~很多东西不是人可以承担的,无知亦无惧,但是最终总是要承担无知的代价~因为对历史不是很清楚,特意去查了下,切尔诺贝利于1986年4月26日发生事故,五年后的1991年12月25日苏联解体,我不知道这两者的关联,但是这是个极度困难的时期~
  •     很残忍,很真实
  •     每一页都是奇异而残忍的故事,就像那些残留在幸存者身上的辐射。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