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知道该说什么,关于死亡还是爱情》书评

出版日期:2014-6-15
ISBN:978753607137X
作者:S.A.阿列克谢耶维奇
页数:280页

最痛莫过生离或死别

看题目可能会以为这是一个灾难中的爱情故事,其实不是。它满蘸着父母子女、夫妻、恋人、老人与数十年安居的家园之间分离的艰辛,一些是生离,一些是死别,还有一些痛苦与生离死别都不同,比如信仰破碎、比如看着所爱的人成为怪物。核事件比战争更可怕,不仅在于杀伤力强大,还在于伤人于无形。泄漏初期,人们不明所以,当局消息全封——孩子依然在路口买冰激凌,妇女平静地上街买菜,农民继续照顾土地与丰润的奶牛。和平年代的人们对于灾难显得更加冷漠,一如挪亚时代一百二十年间的视若无睹、充耳不闻。唯当灾难开出鬼魅的花来,人们才因着眼的看见而意识到危险融于空气,轻薄而沉重,且无处不在。事态不断发展,人们逐渐撤离,死亡的土地上依然存活着一批活人,书中有大幅他们、他们的亲人的叙述,或冷漠、或呐喊、或声泪俱下,读来让人愁肠百结。这些人是清理工?消防员?志愿军?他们中的一部分人一开始的确怀着对红本的热爱、对国家与民族的崇高使命,后来所有人却都成了被抛弃的异族,成了被迫高举的英雄。看多了他人的苦难,愈加明白自己的痛苦微不足道,明白自己处于怎样的爱与和平之中。为那没有临到自己身上的苦难以及苦难重压下的人们悲痛,也在庆幸中更深体会感恩。

经历过这些事,该如何相爱

正如封面上所说的,这本书的每一页,都是奇异而残忍的故事。作者阿列克谢耶维奇确实是一个很有勇气的作家,她开创了这种她自称的“文献文学”的体裁,将核辐射带给人的灾难很朴实的口语化的语言表述出来,但是,这更让人感到惊心动魄。这本来就是一个个当事人的口述血泪史,作者自己并不发表什么评论,因此这种真实更是无法抵挡。作者始终站在人性的角度,用女性最细微而敏感的心灵来揭开受难人最真实的感情。很多时候,苦难对我们来说,可能是一笔财富,但是,在这本书的故事里,无论再积极乐观,苦难都是无止境的,都不会变成财富。在彼国的切尔诺贝利,或许遭受核辐射后的人们的生活对我们来说是陌生的。但是,从这本书里,我们会感到,深切地感到,它就近在我们的身边,因为受难的心事是一样的。这里的人都是平凡而普通的大众,都生活在琐碎的人间烟火里。可是,另一场奇异的烟火却将这种烟火取而代之。作为一个个和我们一样的普通百姓,他们该如何面对这看不见摸不着的核辐射,该如何相信,该如何抗争。他们世世代代生活的家园,如何能轻易放弃,即使放弃了,哪儿才是另一个安身立命之处。说的再多,在这本书面前都是无力的,摘抄书中一些句子吧:但是去切尔诺贝利很多次之后,我发现自己有多无能为力,所有事物开始瓦解,我的过去再也不能保护我,我找不到答案。以前有,现在没有了。是未来在摧毁我,不是过去。即使有辐射,这里依然是我的家,其他地方不需要我们,连鸟都爱自己的巢。动物都怕人,只要不碰它,它就会避开。以前在森林里听到人声,你会朝声音跑过去,但是现在人与人互相躲避,只求上帝保佑不要让我在森林里遇到其他人我还能说什么?你总得活下去我的灵魂在那里死了,我会生出没有灵魂的东西。这里的人比较少,房子是空的,我们家旁边就是森林。邪恶并非实际的物质,而是缺乏良善,就像黑暗仅是缺乏光亮。我怕人,但也想见人,我想见到好人。我从阿富汗回来时,知道自己可以活下去;而这里正好相反,它在你回家后才把你杀死。我们很孤单,我们在这里像陌生人,他们甚至把我们分开埋葬,好像我们是外星人。老实说,我觉得死在阿富汗还比较好,在阿富汗死掉是很正常的事,至少你可以理解。可怕的事情总是悄悄发生在生活中。他们派学生拉田里的藜草、收集麦秆,一对年轻夫妻牵着手走来走去,你几乎看不下去,可是这个地方真的很美!美到不可思议,这让恐怖显得更加恐怖,真的太美了。居民却得像畏罪潜逃的犯人逃离这个地方。我不知道我想不想再见到你,我觉得你也用同样的眼神看我,和他一样,只想观察我,然后记下来,就像在做实验。我无法摆脱那种感觉,永远无法摆脱那种感觉。 她还告诉我们她做的梦:她生了一头有八只脚的小牛,还有长着刺猬头的小狗。真是古怪的梦。女人们以前不会做这样的梦。我们知道如何在恐惧中生活,这是我们的天性。在这方面,没人能比得上我们俄国人。有人说爆炸的不仅是反应炉,而是整个价值体系,我很同意这一点,但这样的解释还不够。死亡已经无处不在,却没有人当一回事。我们都听过切尔诺贝利的传言,听说那里的火焰是不属于这个世界的,甚至不能被称之为火焰,那是一道光,是闪亮的,不是蓝色,像是天空的颜色,也没有冒出烟雾。那些科学家本来都是神,现在却成了堕落的天使,甚至是恶魔。就好像他们留下的灵魂。我们还活在斯大林的国家里。人们还活在斯大林的统治下。现在每当我抬头向上望,天空彷彿活了起来,因为他们都在天上。我想要谈论死亡,想要理解死亡。我想要找到慰藉。不论是报纸或是书籍,只要是任何有关死亡的题材,连电影也不放过。没有他真的很痛苦──我没有办法孤零零一个人。我想起了他死后的那个晚上,我坐在他身旁,忽然间我看到一缕轻烟冒了出来──我在火葬场时又看到了一次──那是他的灵魂。除了我以外,其他人都没看到。当时我感觉我们又见面了。

真实,自有撼动人心的力量

如果你看过并喜欢柴静的《看见》,请不要错过这位2015年诺奖得主的书。这本看似小说名称的书还有另外一个写实一点的名字《切尔诺贝利的回忆:核灾难口述史》。读这本书总会想起柴静,因作者本身也是一名记者,总会将赤裸的事实剥露在你眼前,却又显得比柴静高明,因为作者自始至终就没以“我”本身出现,也没有以“我”的情绪、观点去评论——也是,在真实的故事面前,所有带有情绪的抒情感慨都显得苍白无力,因经历者本身所陈述的故事就有无可不比拟的力量。愿更多人分享你,阅读你,感受你。你可以看到人在这样一场灾难面前的无力,当权者为了维稳的诸多隐瞒,当你发现越多你会越无力,“从那以后,我们不是苏联人,不是任何一个民族,我们是切尔诺贝利人”。你可以看到人在这样一场灾难面前的无力,当权者为了维稳的诸多隐瞒,当你发现越多你会越无力,“从那以后,我们不是苏联人,不是任何一个民族,我们是切尔诺贝利人”,满身核辐射的印记,避无可避,无法逃离。

明明有那么多话要说

读完后这本书一直放在我的枕边,我甚至不舍得把它放到书架,因为书中的某些章节让我随时有翻开再读一遍的冲动。“孤单的人声”和“孤寂的声音,第一篇与最后一篇,是我最喜欢读的两个部分,正是因为读了第一篇的部分,才让我不惜血本买下了这本书,定价买下的啊,简直了。。。不过现在想想这本书值这个价,爱它爱到近乎吝啬,害怕别人向我借这本书。只想占为己有。原来纪实的震撼力真的可以超越虚构出的故事。读”孤寂的声音“这一部分,我深深的感受到了一对普通夫妻之间的恩爱,没有虚假的成分,倒是感觉这对夫妻的状态,正是我以后所渴望的,更准确的说,这两人之间的感觉,让我想到了曾经和前男友在一起的日子。那段日子里,我的感受几乎和清理人妻子是一样的,或许有些无法理解。“他的身体早已烙在我心里,所有的部位,我吻遍了他的全身。有时我会梦到他身体的一部分,这样我们就无法分离了。他离去的时候,我很想念他,想念一个人真的很痛苦。”命运这是可怕哈,硬是把这样深深相爱的夫妻拆开,切尔诺贝利,这个让人听起来就会吓得退后好几步的地方。当一个女人知道自己就要生下一个怪物时,内心会是怎样的恐惧?当孩子们的童年充斥着死亡时,怎么能苛求他们以后会有乐观健康的生活?一切看起来很平静,没有硝烟,没有战火,一切又是那么危险。当你看着自己辛苦种下果树结出了果实,而你却甚至不敢去尝一口。要人命啊!政府一直在安抚民众,高官们私藏了大量 的碘,把家人安置的远远的,只有普通民众一直被蒙在鼓里,而他们的生命在一点点腐蚀。想想就可怕,你见过会发光的人吗?切尔诺贝利人就可以。或许他们还可以走着走着就消失了,真是个奇怪的东西。挺喜欢书的封皮,一个看不清脸部的女子,和一个根本就没有头的男子,相拥在一起,这幅画里,蕴含了多少辛酸?也折射出来那个年代那个地方的事实。我不知该说什么,关于死亡,还是爱情。还是爱情吧。

切尔诺贝利,也是一团不会熄灭的火

文人有言:“悲剧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很多文学作品或者电影都偏爱这样一个结构,先是描写生活的美好,生命的灿烂,然后残忍地将这些美好灿烂的事物毁灭,让观者唏嘘不已,作为文艺这很好。但问题是,切尔诺贝利的故事不是戏剧,不是文艺,而是现实。我经历过至亲残酷的死亡,当读这本书的开篇时,每一个字都会把记忆中深埋的回忆挖出来,然后,将这些心的碎片努力拼接,努力还原成一个故事。新婚燕尔,一个年轻的姑娘和一个英俊的小伙子,对生活充满着无限的期待,逛街时小伙子会突然吻姑娘,姑娘睡觉时都要牵着小伙子的手,引来众人的目光,而这一切都是源于十年后,姑娘哽咽的回忆。而这回忆,除却美好,大部分是十四天的血淋淋的碎片。“火,它的光把一切痛苦深埋在下面,脸上却挤出一个悲哀的微笑。”赫拉巴尔用这句话形容茨冈人的苦难。火的确是一个很奇特的东西,普罗米修斯为他的人类盗取了火,这源自上苍的火,给了人类文明与希望。可是,切尔诺贝利爆炸的火,是否可以把所有当事人的痛苦深埋,然后,让他们在脸上挤出微笑呢?我想,也许不能。说起东欧,说起俄罗斯、白俄罗斯,容易让人想起那些二战的往事,想起那些苏联老歌,甚至,想起朴树的《白桦林》,平静而幸福的生活被战争破坏,心爱的人战死沙场,姑娘在白桦林中等待爱人的归来。这情景作为一首歌虽然悲哀,却是文艺作品美的意象。即使回溯到某个真实的故事,小伙子也是为了人类的和平,为了保卫故乡而战死,也可以作为英雄,活在历史和人们的心里,也是有意义的。而切尔诺贝利那些死去的人呢?除了枉死,恐怕,没有办法总结出更高级的意义吧。悲伤、思念与痛苦对于每一个人都有不同的形式,不过,对于无辜的人、弱者和受到伤害的人们的冷漠,愚蠢、凶猛、贪婪、刻板,社会主义国家还真的是高度一致、整齐划一。小时候,我常常想的问题是,恐龙为什么灭绝,当年称霸地球的物种为什么会消失?看到电视上人类对于环境的破坏,继而也会想到,人类终究也会走到终点吧,会不会真的发展到一个高级的阶段,有着科幻片中一般的高级文明而避免自身的毁灭呢?对这些问题,我一直很悲观。后来,看到许多文艺作品里,对于人性的歌颂,那一个个小小的人,却散发着无限的光辉,也许正是这些光,才是未来的希望。那些一心毁灭世界的魔鬼,终究会失败吧。再后来,知道文艺只是文艺,现实还是现实。才明白,那些一心毁灭人类的,不是魔鬼,而正是人类自己。现在,对于亲人的死亡,对于世界的冷漠,似乎已经冷静下来或者说麻木了。虽然仍有无数小小的温暖,无数善的光辉,但却改变整体的方向。就像一列火车,车上的每个人都有其存在的意义,但在车上的人却无法改变地面的铁轨。天地无情,农民期盼的滋润良田的雨水,也会摇身一变成为可怕的辐射之水降在荒芜之地。实际上,无论对地球造成怎样的伤害,无论是臭氧层消失还是一堆核弹把整个星球炸的粉碎,地球都无所谓,毁灭的只是能够感知痛苦的人类。在面对那些人类由于无知、贪婪和疯狂而对自己造成的伤害时,我想,某某领导一定亲自到达了事故现场,一定亲切地慰问了抢险救灾人员,有关部门一定第一时间启动了应急响应预案,目前,家属情绪一定是十分稳定的吧。切尔诺贝利被埋在石棺之下,就像神话中众人齐心协力将魔鬼封印,但这一切也只是暂时的胜利,终有一天封印会松动,甚至会有愚蠢的人主动解开封印,那时,又将如何。火,本来就不属于人类,悲悯的普罗米修斯一厢情愿地盗来,并为它甘受责罚。切尔诺贝利,也许才是火的本来面目,它既是希望之光,也是毁灭之焰,它是众神之手,能够赐予你的,也会因为你的愚蠢和贪婪而一并拿回。这样的悲观,不好。对于许多人类的事,哲学家在思辨之后,也未能找到一个让人满意的答案。即便想到尼采的超人哲学,即便想到人类也许只是一座桥而非目的,也无法对这悲观的未来释怀。此刻能够想到是这样一句话,世界本来是黑暗的,只有黑暗毁灭与寂静是永恒的,你觉得有光,是因为你心中那团没有熄灭的火。

悲壮的释然

切尔诺贝利人给自己贴的标签是:我们什么也不是,我们是切尔诺贝利人。因为他们是切尔诺贝利人,所以要接受死亡与爱情,变成他们无法回避的问题。尽管背负着这些东西,尽管他们偶尔也会被自己在夜里发光吓到,恐惧到了极点便是释然。这般释然,却让我突然觉得哀伤,像落叶在秋风中打了个转,一身尘埃,复归尘埃。悲壮。切尔诺贝利是地狱,也是天堂。在这里,挚爱之人生离死别,白发老妪孤独终老,家禽家畜遭枪杀掩埋,房屋森林被泥土覆盖,无辜士兵纷纷丧命,原住居民背井离乡泪洒原野。。。。。。这是一块被死神钟爱的土地。还是在这里,丰收的麦子的金黄铺天盖地,切尔诺贝利苹果挂满枝头,还有奶牛被奶水涨满的乳房,漫山遍野的山花,潺潺的溪流,忙得不可开交的蜜蜂和蝴蝶,无人的村庄里四处随意走动的家禽与野兽。。。。。。这是一块被上帝遗忘的土地,被世人遗忘的天堂。它就是这么矛盾,承载着无数生灵的喜怒哀乐。切尔诺贝利是一面镜子,在这里可以看到世界,所有的所有。苏联当局为了自身利益封锁消息,对内欺骗国民对外欺骗世界;政府科技部部长对真相一清二楚冒着被惩罚的危险告诉了自己的家人却忘了告诉最需要知道的人;切尔诺贝利生产队长和一切自愿来切尔诺贝利清理反应堆的士兵和知识分子(他们并不知道自己要来干嘛),只是单纯对苏联奉献着自己对国家的忠诚;士兵和知识分子的妻子在医院不顾个人健康照顾自己的丈夫,怕他们突然离去于是一遍遍地对他们说我爱你,含着泪见证他们一天天溃烂,直到死去;老妇人以死相逼取得了留在切尔诺贝利的允许,守着一只猫一条狗过日子,最后猫死了,狗疯了,老妇人卧在床上,也等待着死神来收割她的生命,毫无畏惧;当政府承诺的核能变成了杀人不眨眼的刽子手,我们不禁反思,科技到底带来了什么。当政治制度僵化不能再带给人民想要的生活,我们不禁反思,体制僵化是否有好的解决方法。当人们冷漠对待自己的同胞,我们不禁反思,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人间温情不再。忠诚的是无尽的欺骗,爱恋的是随时的死亡,赞美的是反戈一击的刽子手。我真的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关于死亡,还是爱情。我只知道这些东西苏联当局并没有考虑过。所有切尔诺贝利居民,或死或逃。死的被悄悄运回,埋在切尔诺贝利。至于活的,呵,切尔诺贝利人哪有地方可逃?!“为什么上帝这么不公平,是因为我们破坏了正常的生活方式所以他让人类自相残杀来惩罚我们吗?”不为别的,只因为他们是切尔诺贝利人。他们回到了故乡,和为了逃避罪责的杀人犯一起,回到了切尔诺贝利。这里是世俗触碰不到的地方,我知道我会死,但我只想死在切尔诺贝利。只因为我是切尔诺贝利人。事故发生时我问自己为什么自己出生在切尔诺贝利,为什么是切尔诺贝利人 ,现在我以此为荣。至少,我还有喝不完的牛奶,吃不完的面包,赏不尽的花朵,和花朵映衬下的记录我所有生命的一切的故乡,切尔诺贝利。

我该说些什么?关于死亡,还是生存

切尔诺贝利事件发生的时候,我知道甜的糖果比苦的汤药好吃。嗯,那时,我正摸索着长大,本能地逃避着一切恐惧,苦涩、飞虫、黑暗,甚至燥热。因而,切尔诺事件,在我阅读这本书之前,只是一场由现代科技引发的灾难。因为这件事情于我而言,过于陌生与遥远,我读了两遍,第一遍,我读死去的人们,第二遍,我读活着的人们。在灾难中,弱者选择死亡或等待英雄救赎,英雄选择救赎弱者或向死而生,而作为人类,英雄与弱者其实是殊途同归的,要么生存,要么死亡。战争、灾荒、洪流,抑或是地震,当它们结束,所有的一切都会随着时光的流逝而流逝,生活总会慢慢好起来。花儿重新绽放,人们再度微笑。而经历过切尔诺贝利事件的人们,直至今日,仍未微笑。男人、女人、老人以及不经世事的孩童,没人释然地活着。关于死亡“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纳粹军队摧毁了白俄罗斯境内六百一十九座村庄,切尔诺贝利灾变则让该国失去四百八十五座村庄和居住地,其中的七十座永远埋在了地下。战争时,每四个白俄罗斯人中有一个人死亡;今天,每五个白俄罗斯人中就有一个住在受辐射污染的地区,总数为二百一十万人,其中七十万是儿童。辐射是白俄罗斯人口减少的最主要原因。受害最深的戈梅利和莫基列夫地区,死亡率比出生率高了百分之二十。”是的,这是一本纪实文学,作者S.A.阿列克谢耶维奇客观地记录下,来自切尔诺贝利的声音,每个数据,真实得触目惊心。有时,不带感情色彩的客观描述比浓重墨彩的情感带入更可怕,恰如有时,未知比死亡更可怕。关于生存在切尔诺贝利事件中生存下来的人们,有机会将他们的所见所闻所感告诉S.A.阿列克谢耶维奇。他们沉重地讲述着奇异的故事,故事的主角是叫“自己”。“但是去切尔诺贝利很多次之后,我发现自己有多无能无力。所有事物开始瓦解,我的过去再也不能保护我,我找不到答案。以前有,现在没有了。是未来在摧毁我,不是过去。”他是心理学家,也许是个心理不健康的心理学家。“我的女儿和儿子都住在城里,但是我哪里也不去!上帝给了我好多年,但是对我很不公平。”她是老人,独自生活在撤离区。“曝光正常,画面漂亮,但就是不对劲,过了一阵子,我恍然大悟——我闻不到任何气味。花朵盛开,可是没有味道。”他是摄影师,拍摄隔离区的风景与生物。“我从阿富汗回来时,知道自己可以活下去,而这里正好相反,它在你回家后才把你杀死。”“回家后我去跳舞,遇到喜欢的女孩,我说:‘我们交往吧。’‘有什么用?你是切尔诺贝利人了,我不敢和你生小孩。’”“我的老婆带着孩子离开。”他们是军人,负责清理切尔诺贝利核电厂。“有一天,女儿对我说:‘妈妈,如果我生下了一个残缺的孩子,我还是会很爱他。’”她是母亲,女儿读十年级,她们生活在霍伊尼基镇。……探讨生存的本质,就像偷看别人的树洞,越深入越迷茫,费力又费神。人是情感动物,活着必然会被感情左右,而在灾难中生存下来的人们,无论是弱者还是英雄,没能或悲壮或惨烈地死去,便只好,孤独地活下去。他们的感情,还活着吗?没有感情的人,何以为人?那么,这些人,是什么时候死去的?我想,我会带着这些问题,再一次阅读这本书。

是死亡亦是爱情

作者从不同采访者的角度,讲述切诺贝利核电站泄漏后,平常人的生活如何转眼间灾难般发生逆转。如果说受访者家人的离世是这场事故的悲剧;那么时至今日,受访者对逝者临终前所有细节的铭记于心,以及对逝者音容笑貌的记忆犹新,完全是因为爱!阅读前,明知道结局都是等待死神,早已做好心理建设,但是每一篇访谈仍然有无数感动的泪点。任何时候,面对任何考验,人都要去爱你所爱,唯有这刻骨铭心的爱,让人不白活一场。顿然感觉自己身处的大好年代,更应该好好热爱生命。

沉痛,从天地之初蔓延

“伸冤在我,我必报应”———《圣经•罗马书》读完《我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死亡还是爱情》是在一个傍晚,含混着疑问、茫然、沉郁、苦痛、绝望等复杂交错的情感沉闷厚重地撞击在心底,无边无际、无穷无尽、不可言说、久久回荡。是啊,该说些什么呢?难道说切尔诺贝利核反应堆爆炸后官方铺天盖地的欺瞒掩饰?难道说熄灭反应堆的是一群穿着衬衫的年轻人?说他们14天内赤橙粉蓝黑般变化消亡的躯体?说那些因为恐惧弃他们而去的妻子还是因为爱情而始终想守的爱人?难道说他们孕育中的注定残缺的孩子还是无法眼见他们成人的遗憾?难道说那些有良知的生化学家,说他们小心翼翼地掩人耳目告诫人们如何预防那些以伦琴来计量的化学元素,说他们如何突破重重拦阻而终于被拦阻的要求以科学方式保护居民的上访?还是说那些记者、那些摄影师、那些猎捕者、那些出租车司机、那些高高在上的掌权者?该说些什么呢,他们不过是熄灭了那场明亮耀眼的人类引以为傲的火焰?该渴望什么呢,正常的生活、健康的生育、完整的成长、平凡的爱恋、世代相守的家园?该埋怨什么呢,国家、命运、政体、科学还是上帝?天,还是高远蔚蓝的天,地,还是一望无际、广袤丰饶的地,没有人在意那堆烧着的明火,很少有人知道这到底意味着什么?一队又一队不断涌入的士兵,一车又一车不断运出的人群,被深深翻起到沙土层的土地,被水龙头冲刷的屋顶,被猎捕的猫狗,恐惧、惊慌卷带着无知、迟疑如浪涛般冲击着人们的内心,一浪高过一浪。经历过的人说这是一场战争,可比肉眼可见的战争更为可怕的是没人说得清这一切?爆炸原因、预防措施、营救手段、医疗饮食、家园重建与安置,广播里只是无力地一遍遍重复着“我们已经控制了局面”。没有人愿意到切尔诺贝利去,但人的选择能有多少的自主性呢,有些人为了高昂的清理工价、怀着未来的美好憧憬来到这里,然后在若干年内伤病死去,英雄主义的士兵们在电站下含着几百伦琴的温热深水下作业,他们都是精壮的小伙子,一些服从了命令来到这里的职员,他们并不情愿却又必须如此………他们走上一条如此明确的死亡之路,在路途上收获的是带着各种眼光无法安之若素的生活,有可能还是病痛的折磨。那些将医院当作家的孩子,那些不懂死亡却懂自杀的孩子,那些只会哭泣不会微笑的孩子,那些孩子……切尔诺贝利的原住民呢?最早出走的被骂作叛徒,后来一车车运出的人流离失所,所到之处被孤立、被歧视、被冷落,他们匆忙地被运出、孑然一身也并不知晓走上的路没有归途。切尔诺贝利仍有人在,余下的人大多是割舍不下家园的孤寡老人,伴随着他们的是河中无头无尾的鱼骨、是荒芜葳蕤的田野、是一样的蓝天和空气,甚至所剩的猫狗也寥寥可数,陪伴成为了一件奢侈的事。经历过切尔诺贝利的人那样模糊、含混、阴郁、感伤、痛恨交杂的感受,仿佛西伯利亚的风撕裂的不是大地而是那块土地上人民的皮肤和心灵,是一条条细密的无法再缝合的伤痕,这伤痕永无痊愈。这沉重的痛楚,仿佛从天地初开之时蔓延,一刻也未曾停息。

我不知道该说什么,不止死亡和爱情

--☆---☆--☆-----不单是切尔诺贝利爆炸了,生活也是,信仰也是-----☆--☆---☆--“这里的风景很美,那些古老的森林还在。弯曲的河流有茶水一般的颜色,溪流清澈,草地绿意盎然。人们在森林中呼喊彼此的名字。对他们而言,这一切这么自然,就像早上起床来到家中庭院一样。只有你心里知道,这里的一切都被污染了。”——可怕的事总是悄悄发生在距离你的生活二十公里、四十公里甚至更远的地方,一个叫切尔诺贝利的地方,在那里,发生过一场爆炸,你甚至没有看到炮火、没有闻到硝烟,生活中一切都是鲜活的、熟悉的样子,但是一切都变了,来了很多士兵,他们让你撤离,告诉你脚下的土地、身边的物品都被污染了,需要隔离、需要毁灭,你不能再去挤牛奶、不能摘菜园里的小黄瓜、也不能带走趴在壁炉旁的那只猫。悲剧不止于此,你的邻居、朋友、爱人、孩子开始遭受病痛、折磨,然后离开你,他们是爆炸后参与灭火的消防员、是清理爆炸废墟的清理人,或者他们是个普通人,什么也没有做,只是因为住在切尔诺贝利附近。对于那些普通村民来说,生活被颠覆了,如此措手不及,他们和赖以生存的大自然在相互抛弃,“他们天真无知,像孩童一样,却要受苦受难,那些农夫与切尔诺贝利无关,他们与大自然是一种信任的关系,并非掠夺和被掠夺的关系,千百年来一向如此,他们不能理解发生的事情。”同时,他们又被外界无情的拒绝了,无法逃离。“我们就会变成外地人,像麻风病人一样不受欢迎。……人们不了解我们,害怕我们。他们如果有权力的话,大概会在我们周围拉一条警戒线……”。也许他们抱怨那些精通物理的科学家送给了他们一场不负责任的灾难。而科学家呢,“他们坚信物理,相信能够掌控一切,运用他们之所学,现在切尔诺贝利摧毁了这一切,包括他们坚信的一切。”当他们看着真实的信息被隐瞒、应有防范措施不能到位,也许会抱怨政府摧毁了他们对科学的信仰和忠诚。但更多的人来不及抱怨,也来不及告别,甚至来不及发声。“回忆”一章中,清理人遗孀妮娜拒绝了好友的求婚,好友不可理解,问她是不是怀缅英雄,是不是无法忘却回忆,妮娜直接把他赶了出去,因为他的不理解。妮娜不是在追忆缅怀,她只是无法诉说,当丈夫从切尔诺贝利回来,向妮娜展示了残酷、不可名状却又真实的一切,妮娜感受到死亡的迫近,但是生活仿佛仍是幸福安然的样子,天空是湛蓝的、田野充满生机,死亡在迫近而无人自知,矛盾与恐惧将她的世界冲击的摇摇欲坠,没有人理解,但他们还有彼此,而丈夫的离去带走了唯一可以互相倾诉、相互理解的那个人。在这之后,“切尔诺贝利人”成了一个特殊的存在,这个世界自成孤岛,不需要围栏、不需要警戒、不需要隔离。--☆--☆--☆--☆------悲剧中泛滥着谎言,恐惧是最可怕的-------☆--☆--☆--☆--“教授,为什么你要到处这样吓人?你认为你是唯一关心白俄罗斯的人吗?更何况,人免不了一死,就像人难免因为吸烟、车祸或者自杀而死一样”。——人竟然有无尽的权力来支配他人“一切都很正常,没有什么好害怕的,只要记得吃饭前洗手就好”“……多喝伏特加能够预防辐射……”“一知半解!你懂什么叫辐射?……核爆二十分钟后,我就敢做卡车在烧焦的土地上,到爆炸中心点去,你们为什么要大惊小怪呢?”……这场悲剧中泛滥着谎言,这些谎言就跟人们之间打招呼一样频繁,在这场灾难中,每个人都仿佛是无辜的,都能为自己的行为找到申辩的理由。无论科学家、官员还是普通居民,在面对切尔诺贝利的时候都是无措的,不清楚状况的,但是他们从小接受的教育,从小习惯的生活,让他们都在最初选择隐瞒和漠视。没有人说这是一场战争,意识到战争的人们也只是残忍的保持沉默,任由一切自我毁灭的事情持续发生。卡夫卡说,不是每个人都能看到真相,但每个人都能成为真相,当地球上多了一种叫“切尔诺贝利人”的生物,他们的愤怒、无助、恐惧与可怜都成为一个记录过往历史的黑盒子。--☆--☆--☆--☆-------我们很无辜,却都成了阴谋的共犯--------☆--☆--☆--☆--“你不能怪我当时隐瞒了实情,我也不知道势态的进展,只是依照上头的政策行事……你必须承认,当时没有人相信发生了这种实情。连那些科学家都不相信!……全世界都一样”。——政策对于一个普通的生命,切尔诺贝利带给他什么?是死亡,还有什么?是从一个背景毫不起眼的无名小卒突然成为主角,找到人生意义,用生命换取不朽的机会。这就是一个普通士兵的想法,一个每天与死亡为伍的普通人想法。对于一个普通的工人,会对告诫他危险的教授说,这些事情你说起来简单,如果你丢了饭碗,你会再找一份工作,而我该怎么办?置身事外的我不能理解有人会为了一点虚无缥缈的名利和微不足道的报酬轻贱生命,但是想想1986年军事化统治下的苏联,那是一个只有“我们”没有“我”的时代,每一个“我”都是卑微的,它寄生于“我们”,它不只需要萨拉米香肠和伏特加,还需要“我们”的认同。所以才会看到官员为了避免恐慌蔓延选择欺瞒,记者选择沉默。每个亲历者都极力伪装成旁观者的样子。在电影《朗读者》中,当法官质问汉娜怎么忍心杀害集中营的那些无辜人,汉娜说监狱空间有限,装不下就要杀掉,不能放出去,那样会发生混乱,发生混乱了谁又来恢复秩序,而维持秩序是她的工作。这样的申辩残酷冷血,让人震撼,但当时汉娜的眼神坦白、迷茫,又带着一丝理直气壮。她不明白她认真地工作,认真的维护着这台国家机器的运转,为什么还错了。就像切尔诺贝利的那些官员,他们也会质问,如果坦陈真相,谁来抑制恐慌,谁又能承担后果?他们不是犯罪团体,他们只是时代的产物。没有人愿意被欺瞒,我们都渴望真相,可是知道真相又如何呢?我们看到真相的同时,也看到了它背后盘根错节的利益与情感。牵一发而动全身,仿佛每一个细微的动作都能引发一场摧枯拉朽的浩劫,本书作者阿列克谢耶维奇在卷尾写到“我时常觉得,简单和呆板的事实,不见得会比人们模糊的感受、传言和想象更接近真相。为什么要强调这些事实呢,这只会掩盖我们的感受而已。从事实当中衍生出的这些感受,以及这些感受的演变过程,才是令我着迷的。”而现在,当我跟随着这些情感脉络一步步走到这里,发现书中的每一段叙事都可以脱离1986年,可以脱离切尔诺贝利,发生在过去、现在和世界的每个角落、每个故事中。“我当时还不明白,但是过了数年后我才终于知道,我们都是这项罪行的共犯,一同参与了这个阴谋。”“还有一件事我忘了说,只要难过,他就会唱一首没有歌词的歌,他不会说话,痛苦的时候就唱:啊——啊——啊。你听了也会替他难过。”

看不见的巨兽

1986年4月26日,位于乌克兰北部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发出了一声巨响,这座号称“最安全、最可靠”的核电站发生严重泄漏事故并爆炸,大火熊熊燃烧,辐射污染遍及各地。虽然距离这起事故已经过去了25年,当时的苏联早已解体,但是切尔诺贝利带来的伤痛并未消失,它留下了一片一片荒芜的土地,以及一个个除了伤痛的故事一无所有的人,他们承担着灾难的痛苦,无法治愈。几年之前,我在凤凰卫视上看过一个关于切尔诺贝利的电视节目,主持人深入灾难发生地,拍摄20年后的切尔诺贝利。大风吹乱了主持人的头发,她一手拿着测量辐射的工具,一手举着话筒面对镜头说话,她的背后是空旷的废墟,有绿色的草地,但是没有人烟。那个节目给我最大的印象,是寂静。放眼望去,一切都再正常不过,绿树、房屋,但是除了风声,几乎没有别的声响,那是一片被抛弃的土地,人们都已撤离。你可以感觉到旷野里站着一只巨兽,但是没有人看得见它。电视节目浮光掠影的走过了切尔诺贝利,我通过镜头看到了它,那只隐形的怪兽,但是我仍然不了解,到底发生了什么。直到读到S.A.阿列克谢耶维奇的这本《我不知道该说什么,关于死亡还是爱情:来自切尔诺贝利的声音》一切才真实生动起来,才变得可以理解,因为她所写下的不是伤亡数据,辐射影响,她写下的是一个个亲历这起灾难的当事人,他们的故事。第一个故事就让人伤痛,叙述者是一个母亲,他的丈夫是消防员,在灾难发生时人们并不知道辐射的严重性,他的丈夫参与了救援,并吸收大量辐射。之后她的丈夫被带到了莫斯科接受治疗,他的很多战友都在那里,她赶去照顾她,住在医院里,看着他一点点衰落,皮肤脱落,变得不成人形。他的丈夫去世后,她当时怀孕所生的孩子也因为辐射而死去。巨兽就在那里,但是人们看不见。辐射,这是个人很难理解的东西,老人不知道为什么年轻人要他们迁移他处,不知道为什么年轻人要掩埋他们的白菜、土豆和庄稼,不知道为什么端着机枪的年轻人要射杀所有的动物,他们不知道恐惧什么,但是仍然感到恐惧。辐射区已经是不毛之地了,但是还有人迁入,他们来自土耳其,来自其他战火频仍之地,相比于这看不见的伤害,他们更恐惧枪声和死亡。S.A.阿列克谢耶维奇采访了形形色色的人,母亲、妻子、父亲、儿子、消防员、当年的救援战士、迁来的外地人、切尔诺贝利人的后代……这本书,由上百个声音组合,他们所说的都是伤痛,但是我们必须听见。冯骥才有一本《一百个人的十年》,采访了经历过文革的一百个普通人。有时候,这样的细节和局部,更能看清历史的真相和复杂。S.A.阿列克谢耶维奇说,“我收集日常生活中的感受、思考和话语。我收集我所处时代的生活。我对心灵史感兴趣——日常生活中的心灵,被历史宏图忽略或看不上的那些东西。”“在我的书中,他们讲述自己的小历史,更宏大的历史也从中显现。我们还没有时间来理解已经发生以及正在发生的事情,但是我们需要说出来,从自己的时代发声。”S.A.阿列克谢耶维奇是今年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今年67岁,她是白俄罗斯人,出生于曾经存在但已经消失的苏联。她是一个记者,也是一个作家,她关注战争、灾难,重要的是,她关注灾难和战争中的小人物,她记录他们的故事,让被采访者自己说话,这是她的特别之处,有人说这不是文学,但是这不重要,重要的是她所做的事情,她所写下的文字,文字里的故事。灾难已经发生,故事已经写下,接下来,需要你去读它。

关于死亡还是爱情

知道这本书,是从看了序幕《孤单的人声》开始,之前断断续续的和同事介绍过一次,但大概被我讲的没意思了,反而没看这本书,所以我还是不说这本书讲述了些什么,就说些感想和一些书中的摘抄吧。“那些人体弱多病,却没有离开工作岗位,他们甚至不敢想象,如果反应炉关闭了,还有什么地方需要他们?很多人突然死掉 —— 走路走到一半,倒在地上,睡着后永远醒不过来;带花给护士时,心脏突然停止跳动。一个接一个死掉,但是没有人来问我们经历了什么、看到了什么,没有人想听和死亡或恐惧有关的事。”“我想遗忘一切,也的确忘记了。我以为最可怕的事情——战争——已经过去,我以为我安全了。但是去切尔诺贝利很多次之后,我发现自己有多无能为力。所有事物开始瓦解,我的过去再也不能保护我,我找不到答案。以前有,现在没有了。是未来在摧毁我,不是过去。”“我们把她放在门上……我父亲躺过的那扇门,直到他们带来一只小棺材,很小,就像摆大洋娃娃的盒子。我要作证:我的女儿死于切尔诺贝利核灾,他们希望我们忘掉这件事。”“回去之前他们警告我们,为了维护国家利益,最好不要到处告诉别人我们看到的情况。可是除了我们,没有人知道那里发生了什么事。我们什么都不懂,可是我们什么都看在眼里。”“为什么每个人都对切尔诺贝利保持沉默?为什么我们的作家不书写关于切尔诺贝利的事?他们描述战争和集中营,但是对于这里,他们很沉默。为什么?你觉得那是意外吗?如果我们战胜切尔诺贝利或了解切尔诺贝利,人们就会谈论、书写它,但是我们不了解其中的意义,无法把它放入人类的经验或时间的框架中。所以怎样比较好?记得还是遗忘?”““你们从哪里来?”“切尔诺贝利。”一听到这个答案,人们就纷纷走开”“……”就像开头消防员的妻子目睹了她的丈夫从一个活生生的人变成了一个”核子反应炉”。目睹了她的丈夫如何变得每一天都判若两人到最后抬起他的手臂,都会感觉骨头晃来晃去,仿佛已经和身体分离,到最后床单的任何一个打结都能在她丈夫的身体上留下伤口,到最后连个拥抱都会把他的皮肤黏在手上,都会在自己身上留下无数的皮肤碎片,只有把指甲剪得短到流血,才不会割伤他。而这一切的变化仅仅只有短短十四天。而面对带来这一切灾难的,我们又能做什么?人们总说,每次经历都是一种成长,一种历练,灾难让人成长,只是,有些“成长”让人们痛深得太甚,望不到尽头,最终淹没了孱弱的人生;总会有这么一句话,你总是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个先到来,所以你应该…但有的时候该反思的不仅仅只是我们的心态问题,不仅仅是珍惜生活,珍惜身边的人,花花草草等等;是不是更应该…;不知道怎么的,突然想到了奇葩说的一期,如果一个月后就是世界末日,当局应该公布消息还是秘而不宣?可能对当时的切尔诺贝利的人们就是有点处于这个状态吧….(感觉跳的比较远了)“所以怎样比较好?记得还是遗忘?”就如这本书在《纽约时报》评论的一样,“每一页都是奇异而残忍的故事,就像那些残留在幸存者上的辐射”,让我一再的处于读→放下→读→放下的状态,花了很久的时间才看完,说实在的其实一直不敢看这一类纪实文学,但有的时候就像现在,刚刚一边骑车一边把最后一点看完,想了想,还是写了这篇笔记;就像中间有些话,我不知道要怎么表达,就像现在我还是不知道如何述说这个事件,但想想还是推荐了这本书一样。最后,因为有点写不下去了,就简单结个尾吧,《关于死亡还是爱情,我不知道该说些什么》,看完后,其实我更喜欢他的原本的书名《Voices from Chernobyl》,这是一个关于切尔诺贝利的特有的声音与回忆,一个切尔诺贝利事件背后平凡人们的故事;不仅仅只有死亡和爱情。

我告诉你的故事是关于我的爱情,关于我的爱

本来以为这样的记实文学会是如新闻般味同嚼蜡。意料之外,它给了我很多角度思考,我想当我再去看待灾难的时候,也不该再以新闻中那种主旋律的角度看待了。有受灾居民,有事后去清理现场的人,有为躲避其他事来切尔诺贝利的人,还有当地的政府人员,让他们各自说出自己所想所为,可能比我自己去揣测当时的情景更为真实。而且他们告诉的也不仅仅是关于灾难的事了。正如开篇的那个故事——“我告诉你的故事是关于我的爱情,关于我的爱……”很可惜的是,就算记实文学,也没机会得到当时最上层人员的采访记录,那个高层世界对我们来说太遥远。

没有人知道另一个世界是怎么样,这里比较好,我们比较熟悉

●我哪里都不去,我的家就在这里1986年,就在我出生前4年,史上最惨烈的反应炉事故发生在切尔诺贝利。其辐射量相当于400颗美国投在日本的原子弹。有8吨多强辐射物质泄露,尘埃随风飘散,致使俄罗斯、白俄罗斯和乌克兰许多地区遭到核辐射的污染。事件发生后,政府开始“秘密”疏散民众,严令什么都不许带,只能只身跟着军队走。很多人牵着家里的牛、抱着家里的猫喊着,“它是我家里的一份子,不能带走它,我不走。”更有人就这么坚定地站在门口,哭着喊着说哪儿也不去。大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他们只看到大批大批的军队,大家以为是战争来了。但,他们的以为也是对的。因为切尔诺贝利事件就是另一起战争。后来有的人知道了什么,因为他们看到天上下了黑水、河水呈现黄色、粉色等怪异的颜色,大家知道,这个世界在一朝一夕中不正常了。再再后来,有人开始对着他们叫嚣道“你们这些会发光的切尔诺贝利人”。一瞬间,切尔诺贝利成了这世上最不堪的地方。但是,即便如此,仍有很多人不愿意离去。他们知道这个地方充满危险,他们知道自己留下很危险。他们感到害怕,但是害怕也抵不上对家园的眷恋。“即使有辐射,这里依然是我的家,其他地方不需要我们,连鸟都爱自己的巢。”●我从来没能重新开始生活有些人逃离了切尔诺贝利,但是他身上仍有着切尔诺贝利的标签。人们谈论起他,从不会说他好相处亦或是坏脾气,人们说的是“那个来自切尔诺贝利的人。”很多年幼的孩子跟着父母到了新的地方打算重新开始。但很快,他们不愿再去上学了。因为没有人愿意接纳他们。大家就这么远远地站着,不愿再往前走一步。“我妈妈是你身上都是辐射。”这句话他们每天都会听到。这些人惧怕危险,所以即便眷恋家园,还是选择了离去。但是他们发现,他们没法开始新的生活。他们在新的地方形成了一个新的圈子,那个圈子叫“切尔诺贝利”。“我们白天住新房子,晚上住家里——在梦中。”这让我想起当年汶川地震,那些在震区、房屋被地震摧毁、存活下来的人们,现在的生活如何呢?是否已经回到了原来的轨迹?是不是过上了自己期望的生活?●我不能生孩子,这就是我付出的代价“切尔诺贝利电厂为什么发生故障?有人说是科学家的错。他们抓了上帝的胡子,现在他来了,却是我们付出代价。”很多切尔诺贝利人到事件发生后,就没能繁衍下一代。因为他们见过了很多生下来没有耳朵、没有眼睛、甚至无法用语言形容的婴儿。这都是核辐射的产物。所以很多小孩在他们年仅7、8岁的时候就会和家长说,“哦,我以后生不了孩子。”或是“我不会有自己的孩子”。这样一个事实,不到10岁的孩子都十分明了。切尔诺贝利的后续影响远远大于当下的爆炸。正如书中有个被访者说道“我的过去再也不能保护我,我找不到答案。以前有,现在没有了,是未来在摧毁我,不是过去。”毕竟,死亡不难,只是很可怕。想到这里,应该能明白。为什么有人被多次警告不能试用辐射区的苹果、土豆、牛奶,但还是有人继续食用。因为切尔诺贝利是最可怕的战争,你无处可躲,地下、水里,空中都躲不掉。这突然就成了他们的宿命。而我,隔着书本,也感受到了那种无力感。

当爱情和死亡站在了同一条界限上

恩,我不知道该说什么,关于死亡还是爱情。我总这么告诉自己,人的生命不过这一辈子,所有的快乐、悲伤、尴尬和甚至苦痛,都将随着时光的流逝而渐渐消失。然而,切尔诺贝利、切尔诺贝利事件、切尔诺贝利人却让我彻底改变了过去意识形态里根植的这一想法:原来苦痛是会代代相传的。原子的力量如此强大,强大到智慧的人类在它们面前也不过是手无缚鸡之力的脆弱生命罢。它们绵延的生命力,需时久远的半衰期,似乎是在验证着宇宙万物都有强大的力量。而这种力量,可以同时为人类智慧所用,也能在顷刻间摧毁人类文明。原来,爱情和死亡在切尔诺贝利那块土地上并没有渭经分明的界限的。切尔诺贝利人在感受爱情的时候,时时刻刻不面临着死亡。他们的经历是那样真实和深刻,而于一个局外人,那样的情境却如同科幻小说般缥缈却亦深入人心。我无法想象,如若自己需要面对那情那景,会是如何境况;前行的每一步,会是如何崎岖和艰难。原来,爱情和死亡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原来,新生不是爱情的延续,而是笼罩着死亡的担忧和恐惧。切尔诺贝利,三十年了。只愿一个个三十年,慢慢冲刷去那块土地上的辐射尘,也带走一代代人心里的阴霾。2016年3月13日。

面对他们,我不知道该说什么

“铀的分解,也就是铀-238的半衰期,换算成时间就是十亿年。而钍则需要一百四十亿年。”1986年,到2016年,30年。30年的时间是什么?是爱情和死亡。是工业文明和大自然的碰撞。是自我迷失与否定的一代。是无尽的伤痛。是信仰的崩塌。也是苏联解体,是政治的变迁。是一场战争。是恐怖主义,是另一种恐怖主义。战争是人们可以理解的。而切尔诺贝利呢?人们对此哑口无言。2015年最后一本书应该就是这本了。这是一篇简单的小札记。开始读是因为对这段历史的好奇。读了快一个月,中午吃完午饭站在办公室阳台读,周日早上坐在舅舅家阳台边上读。不敢深夜阅读,因为太沉重。S.A.阿列克谢耶维奇,2015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我不是乱凑热闹,买纯是因为题材好奇,双十一特价,书到手之后看资料才知道今年诺奖花落她家。)评委会说“因为她丰富多元的写作,为我们时代的苦难和勇气树立了纪念碑”。她认为,在人类社会日益变得复杂和多样时,纪实变得更加有意义。这本书从众多事件经历者的角度,还原了切尔诺贝利爆炸始末;和纯历史类书籍不同的是,这里更多了一些主观的情感和判断,或者悲痛或是怨气或是无赖,更鲜血淋漓更真实,但却也更像一场长长的混沌的梦。每一篇口述后面,都是一个家庭和一段刻骨铭心的记忆。人类的感情可以如此之丰富、汹涌、多变,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心理特征、个人角色的变迁可以如此之变化,以至于在阅读这段历史时,真的是思绪万分。而这一切的触发点,就是那个很多年都不愿意被当地人提起的名词——“切尔诺贝利”。杂碎的就不写了。如果对这段历史感到好奇,推荐大家阅读。不仅可以增进对史实的了解,多角度亲历者口述成文的方式也可以带来不一样的阅读体验。本书封面略“画风不对”,大家也可以去找来作家的其他同类出版物阅读。我总觉得,在平淡而又宁和的小日子中,还需要保持一些刺痛感。在人类的大悲面前,你自己的小情小悲,似乎都不是不可跨过的了。 【闲字】书| 面对他们,我不知道该说什么

谁人都有不幸,我们不值一提。

事件:切尔诺贝利核事故时间:一九八六年四月二十六日凌晨一点二十三分五十八秒受害地:白俄罗斯,乌克兰,俄罗斯相关人:居民,军人,领导,清理人,接生婆,记者,猎人,消防员,摄影师,教师,工程师,矿工 ... ...——现如今,四号反应炉炉心下仍有约20T核燃料,若石棺崩塌,后果会比一九八六年严重,且,石棺现有超过两百平方米的漏洞和裂痕。“我们白天住新房子,晚上住家里——在梦中。”“切尔诺贝利是最可怕的战争,你无处可躲,地下、水里、空中都躲不掉。”“他们说我明天不是去切尔诺贝利,就是交出党证。”“人们把所有拿得走、抬得动的东西都偷光了,... ...,留在铁丝网里的只有土地和坟墓,还有我们的健康和信仰,或是我的信仰。”“你想听另一个笑话吗?切尔诺贝利事故后你什么都可以吃,不过你得用铅把自己的排泄物埋起来。”“他们把他埋在迈汀斯卡亚的公墓,和其他人一样,先用金属薄片把棺材隔绝起来,再倒半米混凝土,加上铅盖。”“你在山丘旁开牵引机,路的另一边也是牵引机,如果瑞典人没说,我们很可能坐在牵引机上变老。”“最好从远处射杀(指被核污染的生物),眼神才不会和它们交会,你要瞄得很准,才不必事后补一枪。明白事理的是人,它们只想生存,‘会走动的骨灰’。”“这里是一个巨大的恶魔实验室,你可以记录数据,尽情实验,为了写论文,各地的人来到这里 ... ...”“铀的分解,也就是铀-238的半衰期,换算成时间就是十亿年。而钍则需要一百四十亿年。”“切尔诺贝利事件常被拿来与战争相提并论,但前者严重多了。战争是人们可以理解的,而切尔诺贝利呢?人们对此哑口无言。”“一个士兵收到五十伦琴的辐射,就必须离开前线。”(规定如此,可实际上呢?)“在癌症病人家里,是不会有人提起癌症的,如果有人被终身监禁,他也同样不会再被家人谈论。”“在切尔诺贝利事件发生前,人们将原子称为‘宁静的工人’,大家都很自豪能活在原子时代。”

死于当下

我是昨晚深夜读完这本书的,合上书的刹那,毫不夸张的说,人真的是长松了一口气,这本书立即像烫手山芋一样被我扔到了书桌上。我巴不得逃离它,逃的越远越好,就像那些安全区的人面对切尔诺贝利人一样。恐惧?当然,没有一个人不会对衰变期长达几百年的辐射元素感到不恐惧。震惊?当然,书中苏联政府的不作为和胡乱作为不禁让人胸前泛起阵阵寒意。压力?对,这才是最重要的原因,读书的过程中,那种可怕的压迫感始终从四面八方过来,简直要让人喘不过气。对于恐惧,一个在时间和空间两重元素上都远离事故的人是感受不到那种扑面而来的紧张的,虽然书中很多的描写都让我感到害怕:变色的树木,发光的毯子,没有肛门的孩子,被碎成碎片的脏器呛到的临终者。对于震惊,我想任何一个读这本书的人都会感受的到:高辐射的状况下,机器无法运转,来自苏联四面八方的“绿色机器人”,一个个活生生的壮汉,在基本没有防护的措施下进行工作,一开始他们也会害怕,但很快害怕消失在看不到的辐射中。在未来的几年中,接二连三的,他们死于白血病、癌症。上级政府部门却还在睁着眼睛说瞎话,不让技术人员和平民接触,对民众隐瞒实情。事故的补救做的太差,以至于这件事情的后果更加可怕。但是压力,压力从各个地方渗透而来,从那些丈夫死去,再也不会笑的妻子那里来;从小时候就会告诉妈妈,如果她的孩子残疾,她也不会不要她的切尔诺贝利孩子那里来;从躲避种族屠杀,宁愿接受核辐射也不要生活在动不动被射杀的恐惧中的塔吉克人那里来;从前仆后继的自愿前往切尔诺贝利善后的人中来;从切尔诺贝利之后苏联解体而不知何去何从中的人中来......那种压迫感,才是读书时俯拾皆是的真实情感。合上书之后我想,这些压迫感到底来自哪里?一个事件的发生对人类的影响到底大到什么程度?过去的已经过去,生者已矣,我们要做的只能是为未来负责,而未来却已经被过去摧毁而找不到出路。我们无法负责,因为我们本身就是受害者。我们被历史事件抛入悲惨的境地中,我们无法掌握自己的命运。所以归根结底说,这些压迫感来自未来。人好像从未来活过来。未来看似无比模糊,但是又似曾相识。过去发生的一切无疑影响着未来,却在同时也穷尽了未来的可能。我们曾经也将继续用科技杀死自己,我们曾经也将继续面对同为人类的屠杀,我们曾经也将继续欺骗自己强大而自由,直到有一天一切发生改变,“我们从来都是用我们来代替我,直到苏联解体,才发现我们自始至终从来都是一个人”。我们都活不出现在,我们都死于当下。

被上帝收回的地方

在看这本书以前,我不知道原来一本书,纪实文学,可以由且仅由采访记录写成。每一篇采访,都是亲历者或痛苦或愤怒或无奈的回忆。最震撼我的,不是辐射后的病痛和死亡和心理创伤。而是:隐瞒。无知,自大又专制的政治凌驾于物理和医学之上。工人们为了获取仅仅是平时两倍和三倍的工资,甘愿曝露于强辐射下清理,用铲子对抗原子。被污染的猪肉,牛奶,水果,以便宜的价格流出到市场。被填埋的大量受辐射的用品:自行车,小家电… 找不到了。但是,还有人,愿意住在切尔诺贝利,这里是他们的伊甸园,因为他们是“切尔诺贝利人”。这块地方被上帝收回了,愿他们与上帝同在。其实,故事远未结束,这并不是别人的故事。生活在核时代的我们,需要好好反思和准备。

与切尔诺贝利相关的,那感人的爱情。

很早知道切尔诺贝利事件。字面上说是人类历史上最严重的核泄露事件。但是心里没有个概念。就像在说比尔盖茨很有钱,但到底多有钱,我想像不出。直到看了本书,才深深感受到人类在物理规律面前的无能。核污染面前,一切生物不能幸免。若没有清理人们无畏的深入反应炉控制局势,全欧洲都会覆灭。但本书最打动我的,是一前一后两篇直面死亡的爱情故事。都是妻子面对丈夫受核污染的惨状。但是妻子不离不弃。我们听过了很多所谓动人的爱情故事。能共患难,才是真正值得拥有的伴侣。

看不见的灾难

切尔诺贝利这个地名,若不是由于这本书,可能我这一生都不会知道。即使看完,依然不能真切的懂得灾难的惨烈,但这本书却让我看到的人性的多面,世界的复杂。每个人都有自己无可奈何的一面,不论你是不是切尔诺贝利的人。这种灾难发生后是无法避免的,就像空气一样让你不得不接受,含辐射的空气是甜美的,有毒的东西都是甜美的,在你不知不觉间吞噬掉你。这场灾难本就是我们自己造成的,人为的灾害,我知道核辐射危害很大,但究竟有多大,其实根本没概念。日本核电站爆炸后,也没有过多的关注过,这本书的讲述仿佛让我看到自己的未来,我们不知道我们自己究竟离核电站多远,也许在你不知道的位置也存在着一个。谁又能保证这些核电站百分之百安全呢?不是核电站也可以是别的什么。科技的发展,人类的掠夺让我们离灭亡越来越近。你以为看到天堂,熟不知,地狱紧跟其后。1986年的灾难,苏联自己一直在掩盖事件,这种事件如何掩盖得了,连瑞典都检测到了辐射。我不知道我们的国家是否也检测到过辐射,至少我没有见到任何报道。国家政府的自私腐败丑陋都被作者揭露出来,这样的纪实文学依然可以获得了诺贝尔奖,真庆幸这本书获得了诺贝尔奖,我几乎都要错过它了。整本书没有什么过多的华丽的修饰,却一个字比一个字绝望,压抑到一度中断,终于看完书,去检索当年的事件,看到即使过了整整30年,影响犹在,这样漫长的等待,比自然灾害可怕得多,没有人知道这种看不见摸不着的影响何时消亡。看起来的宁静安详,让人们还是会搬进去,是啊,有吃有水无战乱,多么美好。切尔诺贝利空气甜美,景色宜人,即便过 30年你想去吗?敢去吗?

虚构的另一端,时代的另一极

(刊于《晶报》深港书评·专题2015年10月18日 第A10版、A11版)文/俞耕耘S.A.阿列克谢耶维奇连续三年赔率领先,终获2015年诺贝尔文学奖。这至少说明,这个名字虽不为国人熟悉,却自有得奖的道理。这位白俄罗斯女记者、纪实作家,1948年生于乌克兰,毕业于明斯克大学新闻学系。在当了几年记者后,阿列克谢耶维奇写出了她第一部作品《那时我正要离开村庄》,该书因批评苏联的户籍制度,而被查禁。至今她已出版作品《我是女兵,也是女人》(另译为《战争的非女性面孔》)、《最后一个证人》、《锌皮娃娃兵》、《我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关于死亡还是爱情》(另译为《切尔诺贝利的回忆:核灾难口述史》)、《我还是想你,妈妈》等。“她复调式的写作堪称纪念我们时代苦难与勇气的一座丰碑”,却并未沦于人类灾难的机械展示。她以虚构的另一端——“纪实”书写,创作慑人心魄的口述作品,记录了第二次世界大战、阿富汗战争、苏联解体、切尔诺贝利事故等人类重大历史事件,却并未绝望。这都源于她的立场:超越具体时代政治,以弱者的边缘姿态,用个体生命的最高价值为无名者正名,为沉默者发声。战争一直是阿列克谢耶维奇最为深沉的书写主题。长久以来,战争只存在于新闻话语、政府当局、史料词条的冰冷叙述中。它们的书写权威而单一、高大而空洞、抽象且僵硬,阿列克谢耶维奇却以采访口述的形式还原了一种来自个体的多元声音。作家最强的光芒也许正是她以“我”取代了“我们”,以女性、儿童的立场审视,用批判的抵抗姿态揭示了战争的本质主义。《战争的非女性面孔》是我国译介阿列克谢耶维奇的第一部作品。作者亲自走访两百多个村庄,采访数百名二战中的苏联妇女、士兵和后勤人员,通过访谈展现了战争对女人命运的改变。然而,由于作家完全采取一种“独自行进的”,“属于另一个时代的”历史叙述,与苏联的官方宣传形成了强烈抵牾:全书没有对苏军参加二战正面歌颂,相反控诉了战争对于苏联女性的摧残抹杀以及民族所承受的战争重创,被当局批判为宣扬“战争恐怖主义”。这本书也奠定了她独特的写作风格:以纪实文学,用真实访谈口述表现战争严酷与人性坚韧。最新的中译本《我是女兵,也是女人》复原了大量被删内容,将以忠实面貌呈现在读者面前。《我还是想你,妈妈》则叙述了卫国战争时期数百万苏联儿童的死亡,他们在战时只是不满十几岁的孩子。作家再次选取了弱者(孩子)——最公正,也最不幸的口述者,它无疑比女性视角所记录的战争更加惊人。反思战争成为作家书写的精神之旅,任何创伤都指向了一种人类学视野,一种超越政治历史、意识形态的战争观。她从个体生存延续的意义上指出:“任何一场战争,不管谁指挥的,为何而战,都是人和人的相互残杀。”拿战争考验人无异于医学上的活体实验。她检视了战争责任,探讨了受害与残害总是同一共在的悲剧。因为我们贴得太近了,无从逃避,在战争中只有永无止境的复仇,人不如兽,在伤害与受害中轮回。在谈论阿列克谢耶维奇时,我们往往只注意她记者出身,纪实写作,却很少有人关注她表面“极度客观”背后的艺术性、结构性和创造性。事实上,她在以复调小说的手法写非虚构文学,采访并不代表她没有潜在的介入。阿列克谢耶维奇总是在文本自然呈现中灌注、渗透、导向了读者的情感。全书选取的对象、摘录的对话完全形成了一套结构主义的声音史、话语史。她曾说“我是通过人说话的声音聆听世界的”。当我们说作家获奖赢在宏大的政治主题与苦难书写时,或许并不全面。事实上,作家总是以私人化的个体视域消解政治的宏大叙事。“宏大”的印象其实得益于复调的全景式与多声部。她的作品更像是架满摄像机位、录音设施的系统。阿列克谢耶维奇就是切镜头的导播。作为记者,她深谙图像或许比语言有力,场景也许比叙述震撼的道理。从而,写法上的推拉挪移,切换调度使得作品尽显情感空间的叙事张力。作家通过作品阐释了一种独特的历史创作观:这是从人走向人的人本主义、从文献走向形象细节的情感温度、从日常实况走向精神体验的历程。基于这种历史观,她的作品体现出强大的道德力量、政治批判与人性关怀。非虚构的创作手法无疑放大了这三个闪光向度,深得诺奖赏识也就并非偶然。或许,她的真正价值在于反思了一个伟大的俄罗斯民族传统:抽象真理高于人的生命。阿列克谢耶维奇通过不同人物的情绪弥漫、主题再现和立场变奏,除了对苦难进行铭记,更是为了重新审视生命、事物价值和关于人类自身生存的神话。《锌皮娃娃兵》这部关于阿富汗战争的纪实文学向我们展现了非虚构的力量:极度的真实甚至比虚构更为荒诞,它看上去天然就是一则残忍的政治寓言。它成为一部非权力、非男性中心主义的战争口述史,是作家战争书写的典范。当娃娃兵的母亲在墓地里讲述儿子们的事,当俄罗斯小姑娘送给没有双臂的阿富汗小男孩绒布小熊时,作家原本零度的叙事却传递出:也许只有女性与孩子超越了战争仇恨、呈现出人性珍贵。她抗议用男性的视角看待战争,“战争是男性天生的特质。对我来说,这是难以理解的”。军官们不会理会伤残士兵,在他们用目光观望袒胸露背的漂亮妇女时,“只有女人才能说出来,让人伤心的话”。作家以敏锐的女性视角,挖掘战争中妻子、母亲的伤痛记忆,无疑弥足珍贵。在作家笔下,这是一场偷偷摸摸的战争,甚至它似乎从未发生,只留下了阴影创伤。它莫名其妙,只有虚假的理由(国际主义义务、南部国境安全)、表象(支援阿富汗基础设施建设、帮助妇女儿童人道救援)。没有人提及俘虏、阵亡,因为战争在宣传中并不存在,它只被简化为娃娃兵的自然死亡。她冷峻地剖析了战争对人性心理的吞噬和扭曲。从惧怕到习惯死亡,从被杀到杀人,从同情不忍到麻木不仁,从痛苦感伤到快乐庆幸。所谓的军令使娃娃兵认识到,先杀人就能活人的丛林法则,无论面对孩子还是其他平民。死亡成为必不可少的日常风景,娃娃兵从天使沦落为撒旦,他们看到的不是生命,只是一个个军衔首级表象的阿富汗币。谈论金钱远比关注死亡重要实际。当战争的不幸与狂怒只能以杀人复仇的方式释放时,人间只有地狱。作者以一隅窥见了人类战争中暴行的心理契因:战争教会士兵杀人是你发泄的唯一方式、敌人是你不幸的所有根源。人在其中没有意识,军方就是大脑,命令即是思考。事实上,娃娃兵承受的不仅是生死伤残的身体幻灭,更大的不幸煎熬来自于持久的身份错乱和道德审判。到底是属于阿富汗,还是祖国?究竟是英雄还是罪犯?“这是我们在不真诚的战争中凭真诚赢得的勋章”。这是一个多么残忍的真实:不真诚利用了真诚,真诚与罪恶联系在了一起。战争本是荒诞的表演,人为地将娃娃兵人格撕裂。你很难想像如何一面破坏、杀戮,一面建设、馈赠礼物,正如你无法理解“会杀人的圣诞老人”什么模样。苏联对战争的美化虚饰代表了一种来自高度集权政治模式下的权力话语,而作家在书中则有意嘲弄消解了这个威严宏大的声音。娃娃兵口述中的自我否定从本质上撕下了当局的一切话语基石:“这种情谊(在阿富汗的兄弟情谊)是不存在的”、“打仗时我们能够抱成团,是因为恐惧”、“我们能联合起来是因为我们一无所有。我们关心的只有这些问题:抚恤金、住房、好药、假肢、成套的家具”。把这些东西搞到手,就算大功告成,战争在士兵看来只是换取福利的代价。只有等历史过去,曾经的娃娃兵才会产生强烈的疏离感、孤独感。他们是一批政治的“弃儿”,历史选择了他们,最终遗弃了他们,“年轻人不接近我们,不理解我们。”如果说《锌皮娃娃兵》记叙了国家间的现实战争,体现了人与人的残忍伤害,那么《我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关于死亡还是爱情》(另一中译本为《切尔诺贝利的回忆》)则揭示了更为深沉的人类启示和哲学思考。阿列克谢耶维奇的智慧在于,她的创作以静制动,以不变形式穷尽题材的万端。《我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关于死亡还是爱情》与《锌皮娃娃兵》有着极其相似的手法、主题和内蕴。她再次以熟悉的战争模式审视核灾难:它是“最可怕的战争,你无处可躲”。作者采访的灾难亲历者,既有救援人员的妻子、撤离者、安置者、医生、农民,官员、科学家等不同人群,又有妻子、丈夫、母亲、祖母等各种家庭角色。他们汇聚了不同的声音、情绪和精神状态,从而再次彰显了对话的多重复调。核灾难反映出人与自然、科技、国家机器等抽象不可见性的紧张关系,它在更高程度上隐喻着人类共同的生存困境。如果我们从古希腊追寻各种文学作品,悲剧不外乎命运、性格与社会,然而作家却悲壮书写了“科技悲剧”这一类型,其凄恻惨厉读来令人震颤。全书因一种情感体验的历史观而成为杰作。复调手法表现为对传统权力中心独白的反抗,以多元的弱者倾诉去消解;对官僚主义无生命的强大抽象性用个体的苦难描述去拆毁。书中描绘的政府当局隐瞒维稳、胡作乱为、粗暴简单和可怜赔偿都让人联想到加缪《鼠疫》中对于极权、灾难的隐喻。切尔诺贝利的历史并非是不断污染、死亡的简单纪录,它更是关于记忆与遗忘的思索。如果说昆德拉惯于描摹政治的遗忘症,那么阿列克谢耶维奇则探讨了为何遗忘。记忆在历史叙述面前往往被认为脆弱短暂、算不上知识,只是情绪的杂糅堆砌。每个受访者的苦难记忆都是极度私人化、体验化的。核灾难超越战争的残酷在于它告诉人们记忆是无用的,因为真正的恐惧已不是过去,它存于持续的未知恐惧,属于未来。受访者的文化层次各异,叙述面向各有不同,而作家却善于以沉思的智识洞察各种精神体验、生存困境和痛苦焦虑。核灾难使原本平凡渺小的切尔诺贝利人变为了特殊生物,“瞧,这个人,来自切尔诺贝利”。这种仿佛来自耶稣和尼采的暗号,使人深感异化的痛苦。他们失去的不只是土地、更是所有生活和作为人的可怜属性。在书中,撤离者被迫重演了被上帝逐出伊甸园的原型故事,辐射怎么能使他们负罪?每个人都在背叛与放逐中挣扎,“即使有辐射,这里依然是我的家”。“其他地方不需要我们”。当撤离者别无可去时,你会发现辐射在现实中创造了文学中的零余人。土地当然更不能幸免,作家通过一种反讽,比附了一种鲁滨逊式的荒岛生活,对于国家机器作了辛辣批判。“我们只需要政府不要管我们”,警察的粗暴正如战时的德军,人们“晚上向上帝祷告,白天向警察乞求”。这与《锌皮娃娃兵》中的历史遗弃,何其相似。当切尔诺贝利成为被遗弃的幽冥之域,人也成为游荡的幽灵,人与土地被自我禁锢于一种不可见性之中。而全书开篇新婚妻子对于消防员丈夫的断肠之爱,让人体会到在纪实面前,每个读者“防痛储备力”都那么脆弱。作家的残酷叙事抛出了一个无法回答的问题:怎么可能用爱“杀人”?当死亡以爱人的形象出现时,你选择逃避死亡,还是为爱坚守?这些痛苦的两难悖论折磨着这对新人。妻子瞒着怀孕去照看已被强烈辐射的丈夫,辐射残忍地消耗着爱情,去除着人性。但妻子突破了禁忌,亲吻、呵护给予丈夫温暖的临终关怀。你无法想象,这本身就是一则关于爱与罚的完美小说,让人心碎不已。科技主义只是一种人类肤浅的乐观主义,它可以迅速将一个充满人性情感的英俊丈夫摧毁为“污染的原子反应器”。“那不是你的丈夫,不是你的心爱的人了”。他不是人了,这正是卡夫卡《变形记》里绝望的“物化”寓言。科技是无情的,抽象的官僚主义是冰冷的。英雄的下葬偷偷摸摸,正如杀人犯被草草了事。女儿刚出生即被“科学”检验,烧为骨灰。阿列克谢耶维奇给我们的震撼,也许正源于口述者对于作家书写的压力。你有资格书写我们的苦难吗?你为谁而写?你写了有什么用?这一系列的反诘让作家深感困厄。因为苦难、恐惧、伤痛、不幸只会成为负担。人们努力回避、遗忘这并不光彩的历史,从不愿铭记。精神创伤是彻骨的,它让人一无所有、丧失价值、没有未来、一概不信。而我们敬佩作家知其不可为而为之,揭开伤痛记忆的勇气,那种舍我其谁,发声书写的天赋使命。她反复坦诚记忆的脆弱、语言在灾难前的无力。也许正是这种对生命伤痛的谦卑,使得作品傲岸而伟大。

诺贝尔文学奖的人文关怀

怀着很高的期待去看的一本书,然而却有些失望。在看到豆瓣上,因为书获了诺奖换了层“皮”改了名字评分就高出一大截就更失望了。因为这是获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品,不是诺贝尔和平奖。我们该怎么去看待这部作品呢?作为纪实文学,我们应该看得兴许是它所记录的那段不堪回首的历史事件;而作为文学作品,我们是否也应该去讨论下它的文学高度呢?当今世界并不太平,而战争也从未离我们而去。就连与工业化随之而来的各种污染和现代科技的发展带来的各种弊端也逐渐被人们认知、重视。年初柴静的雾霾调查高度引起人们重视也不外如此。这种事情从未停止发生,但缺少的却是这份“人文关怀”。题目有客观不带感情的“核灾难口述史”变成了“我不知该说什么,关于死亡,还是爱情”,一下子把读者从看“纪录片”的视角被拉到了看“爱情悲剧片”。作者高情感度地文字和标点符号也是极力想渲染悲剧的后果。然而这种个人情感的宣泄和文字铺设的无力感却大大减弱了事件本身的沉重。就拿开篇的那名叫小鹿的遗孀的陈述。文中一再重复说“我爱他!”“我那时不知有多爱他!”然而这样的赘述反而让她的爱显得苍白。其实她的一切行动都传达了她对新婚丈夫浓烈而强制的爱。虽然这爱的代价是她刚入世的死亡。我想事实本身足以令人动容。我不得不这么去审视它,因为它毕竟打着文学的旗号。它的文学高度是没有达到的。但也许并不是纯文学的作品追求的想必也不是文学的高度。作者只是想要更多人去了解。而诺贝尔文学奖颁给它想必也是看重了它这份情怀。龙应台先生前几个月在香港书展讲座是说,这是个需要倾听的时代。不是用耳朵听而是敞开心扉去理解去尊重。很多事情,很多时候其实我们很无知。我们看到的是官方冷冰冰的数据,报道冷冰冰的事实,却鲜有人去关心每一个经历过那场浩劫的人,了解他们的记忆他们的情感。所以她让人收录了很多经历战争的人的口述史。张爱玲还说:因为理解,所以宽容。而如果我们看到这些事件的报道就只知一味谴责而并不去深入了解, 那我们的批判又是多么的无力苍白?切尔诺贝利的事件会继续,而各种慢病毒也不会停止。诺奖的光辉一定会让更多人离这些事件的真相更近,也一定会有更多人被唤醒。我想,这就是诺贝尔奖的人文关怀吧。一定是我逼格不够,我只是不喜欢它打着文学奖的旗号讨论着历史。

“一切顺利,都控制下来了。”

“一切顺利,都控制下来了。”戈尔巴乔夫如是说。戈尔巴乔夫在纪录片里辩解说,当时他也蒙在鼓里,没有足够的决策信息,以致拖延了救援。在本书中,你能看到什么?这是作者采访幸存的“切尔诺贝利人”,记录下来的一篇篇当事人自述。约39篇的短文,拼接起“切尔诺贝利人”的惨淡人生。什么是“切尔诺贝利人”?这是当时外人对”切尔诺贝利事故受害人“的标签。专门用来在医院、学校、公共场所远离、侮辱、歧视受害者。书中的受害者大概分为:核电站周边的市民、抢险人员、城市外围农民。市民描述他们从看到爆炸感到兴奋,到在辐射污染下照常生活,接着匆忙撤离,辐射病徐徐登场的经过。抢险人员则描述他们临危受命,义无反顾,勇于牺牲的大无畏。他们的大无畏,是很有说服力的。因为他们中的一些人,是被”骗“去的。另一些人,则是明知去了就是死路一条,还是义无反顾。然而,无论他们是因为什么原因去的。他们的结果都很相似。微薄的补偿、老大哥不耐烦的打发、披着”英雄“的光环,过着狗熊的生活,最后在群众厌恶的眼神中死去。如果幸运还有家人的话,则在家人的泪眼下痛苦地死去。城市外围的农民,表达了他们对”辐射“一词 的不理解,也表达了对”战争“深刻理解。农民面对成群涌进的军队、坚壁清野、强制驱赶,想起了刚走不久的德国人。不过,在外人看来,这些看起来像德国人的自己人,实在是为了农民着想,为了人民利益才这样做的。农民们以一种市民难以想象的执着,偷偷地回去继续耕作。一些是因为不了解核污染的危害。一些则是自暴自弃,或者说豁达了。黑市工作者为了表达全国人民对灾区的”关爱“,兢兢业业地将来自灾区的农产品、受污染的物品销往全国。神奇地实现了”有难同当“。戈尔巴乔夫,不,苏联人民花费了几百亿美元,伤害了几十万群众,邀请了整个欧洲,甚至全人类来”众志成城“,局势终于都控制下来了。凶手已经找到了,”西方敌对势力“、”美国间谍“、”内奸“。戈尔巴乔夫基本失控了,唯有一点控制到了——宣传。连核能专家都被忽悠了。不过有些专家是被谎言腌制过头了。居然没穿任何防护措施,蠢蠢地去核电站指挥救援。然后就蠢蠢地死了。不要以为一切都是因为”傻“。精明着呢。发放的辐射探测器只能用来测量环境辐射,不能测量物体的辐射。测量人员,把总的环境辐射除以每个人的工作时间,得出每个人受到的辐射量。结果是,一切都在控制之中。你想申请赔偿?没门,权威部门的数据在那里摆着,你哪有受到那么强的辐射,是不是想讹钱?我认为,要说有没有那么一道命令,该命令一下,全体上下一齐造假,这种命令是不会有的。他们没有这么聪明。那为什么看起来好像是井井有条、上下默契?因为这个环节里的每一个人,都自觉地为自己盗取了一点点利益。每个政策的执行都偏差了一点。说个小谎话,对自己有利,不说也无害,那就说呗。数据改动一下,不改也不影响全局,那就改一下呗。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对自己有利而无害,或既无利也无害,那就歇歇呗,全闭上。戈尔巴乔夫为什么习惯于说”一切都在控制之中“。因为这是他,以及他背后那群人还能唱戏唯一理由。他们还能唱戏,仅仅是因为他们说他们能,他们的海报上说他们能,他们的电视上说他们能,甚至,是因为他们的西方敌人说他们能。他们唯一不需要考虑的是,观众的看法。或者他们已经不需要考虑了。有看法的观众已经死了。阶梯的每一级秩序对上一级负责,就有荣华富贵。但事实是,最下级的在承托着所有上级。上级们浑然不知,或者说装傻。也难怪多年以后,覆灭如尿崩。原来我以为,肉食者鄙未能远谋。后来我知道,他们是先进的。现在我又觉得,他们是不是傻啊。切尔诺贝利事故,仅仅是一次事故,就闹得全世界悲观绝望。那认认真真地准备原子弹、氢弹有什么意义?有哪个国家的当权者、权贵会允许自己的代言人与敌人同归于尽?那么,两个国家拿着原子弹相互恐吓,就是一个喜剧场面了。各自知道自己不敢用,又相互知道对方不敢用。读完该书,一个全新的世界末日场景跃然纸上,鸟语花香与死亡同在。蓝天白云却毫无生机。向全人类展示了世界末日的预告片。并没有期待中的滔天洪水,天崩地裂。世界末日从动作大片,变为乏味慢节奏的文艺片。配合着《欢乐颂》的节奏,人头如卷进联合收割机的麦子一样。齐刷刷,默默无语地成为粪土。

倾听切尔诺贝利的声音

这本书是作者阿列克谢耶维奇对各当事人群进行的采访,包括核电厂工作的工人、科学家、前共党官僚、医生、士兵、直升机驾驶员、矿工、难民、迁居的人们。每个人的采访都单独列出来,不同的人来描述对切尔诺贝利事件的描述。阅读完这本书之后的一些感想1. 头尾两则故事的采访,一则短,一则长,夹杂着死亡和爱情,非常感人,却无法冲淡切尔诺贝利的哀伤。2. 任何荣誉、奖章、金钱,在死亡面前一文不值,人的生命真的很脆弱。3. 俄罗斯人民很有故乡情结。政府军队很难赶走他们,明知有潜在危险也不足以让他们离开,尤其是老人。我以前以为只有中国才有这么深的故乡情结,这么看来还是见识太少,读书不够。4. 知识和思考很重要。对事情的发生、发展的判断;明白事情的重要性和严重性;百姓四处都是谎言和隐瞒的情况,只能靠自己的判断和猜测,而这些需要资讯和知识。5. 科学不仅给人类带来发展,也可能带来灭亡。6. 辐射的影响超乎我们的想象。生的小孩先天性残疾,甚至是直接胎死腹中,让家庭根本不敢生小孩。让身体机能衰退,虚弱,而且不是迅速的,是一段时间之后才发生。达到某个量时,自己就是辐射场。7. 让我想起了汶川地震,同样都是灾难,到处都是哭泣和死亡。

你说人定胜天,我对你轻蔑一笑

这本书真的不适合当作睡前读物来看——前半本我在睡前读完以后当晚就做了噩梦,昨晚看完后半本躺下,脑子里也还是死前全身肿胀的清理人、畸形的孩子、一手遮天却又荒谬无知的政府。看这本书的时候一直想快点看完,不是不好看,而是书里记录的事实沉重到让人觉得连接受都很不舒服。阿列克谢耶维奇充分说明了单记录本身的伟大之处。切尔诺贝利核泄漏,这个发生在距离我出生8年以前的白俄罗斯的事件,曾经被我用作论据引用在无数关于环保或是科学悖论的命题作文里。但是事件本身比它的象征意义更丰富、更具体也更残酷,它不仅仅是一个依靠时间和地点定位出来的、被刻画为死亡人数的历史片段。它是无数被核辐射折磨到死亡最后一刻、以可怕到诡异的方式死去的个人,是在撤离计划开始后不愿意离开家乡而和猫狗生活在空城的老人,是在接受撤离以后在异乡无法得到归属的“切尔诺贝利人”,是奉命杀掉辐射区内所有动物而在20天内用完了所有子弹的狩猎委员会。那些经历了二战的白俄罗斯人面对核泄漏手足无措,因为它不可理解。太阳照常升起,土壤依然孕育出丰硕的果实,一切怎么可能既是美丽的又是有毒的呢?记录让历史变得更加微观和温热,你不会再用随便的口吻谈起那场灾难,你也很难再用三言两语诉说那场灾难高速了人们什么伟大的道理,它让你无言。记录本身让经验拓宽想象的范畴——事实比你想象得更惨绝人寰。面对这场灾难的是大众浅薄的物理知识和人类傲慢到可笑的信心。沦陷在辐射中的白俄罗斯人,也是刚刚取得二战胜利的人,甚至苏联被普遍认为是二战中最关键重要的战场。这是在胜利的光晕中成长起来的一代人,那些在核电厂爆发以后马上去参加劳动节游行的人,坚信这只是一场微不足道的、已经被扑灭了的火灾。他们轻视物理规律的力量而坚信人定胜天,开玩笑,核电厂可是那个时代人类力量的象征。你无法谴责他们无知又自大,他们只是那个时代的人。灾难里有无数荒谬。物理学家看到那些毫无防护装备的清理人,询问当地管理人员难道现在已经没有护具了么,管理人员嗤笑了一声,带着嘲讽的语气说“怎么可能,现在的护具可以用到公元2000年。”那为什么不发给群众?“因为怕太多人穿着护具在街上走会制造恐慌”。因为害怕制造恐慌,因为不愿承认失败,所以真实的消息被封锁,人民生活在超过安全标准几百倍的核辐射中却被告知“一切都是安全的”、“我们掌握了一切”,清理人没有护具就进入一线。一个人的权力可以操纵无数人的生命,而与此同时无数人在责任感的驱动下主动进入一线,他们为了自己的国家和人民在反应堆旁工作了6个月,从一开始地胆战心惊到最后吃着接受接受核辐射的食物,就着伏特加开着关于“美国机器人进入核反应堆两个小时就停止工作了,而我们苏联人民可以在里面工作两年”的玩笑。在这样一个国家里,你会为生命在一场灾难中的低贱程度而感到荒谬。事情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好转,白俄罗斯在切尔诺贝利爆发后的几年内出生率比死亡率低出百分之二十。进入一线工作的人在几年内大规模地相继死去,死相可怖。当年出生的孩子承受着各种病变,一对夫妻生出了一个“布袋子”娃娃,全身上下除了口腔以外没有任何开口。经济上的拮据让他们不得不向西方的医学工作者写信,求他们把自己的孩子当成一个科学实验品。承受核辐射的人被剥夺了生育的权利,切尔诺贝利人被其他人害怕、远离,甚至被剥夺了相爱相守的机会。一位清理人向上帝祷告:上帝啊,如果你让我不行,能不能让我也不想?你看到不仅仅是生理上遭受灾难的一代人,还是在心理上被击溃的一代人,幼儿园老师说不用费心思逗孩子们笑,因为这基本上不可能。一位清理人在从前线回来以后把身上穿的所有衣服都埋在了地下,唯独留下了一顶军帽,因为他的儿子对这顶帽子有着着迷般的喜欢。他的儿子每天都戴着这顶帽子,直到在两年后被医生诊断出脑癌。“你还让我说什么呢?”这位父亲这样问道——事实让人无言。

深刻的悲怆,像安静的黑夜

灾难,破坏的是爱,继而是生命。所以灾难带走了生命,留下无以付托的爱,我们焦灼,狂躁,绝望。当所有神明都没有听到我们的声音,我们只有疲惫的安静下来,用爱来煎烤心脏,在黑夜里能闻到心痛的腥味。所有的灾难都是相似的,作者的表达有着记者职业性的平静,有纪实的平实。这也是深深吸引我的地方。没有比这样的风格更适合表达凡人的苦难了。但是人类是很奇怪的生物,总能让生命延续,即使生如行尸。因为我们只有活着,才能祭奠爱吗?祭奠也是存在,大概是的

除了关于死亡与爱情,我们还能做什么?

翻开这一本书,心情是很沉重的。阅读的是不是文字却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你不明白他们真正的痛,就算你通读全书你也不会明白的。这就是我心情沉重的原因,没有站在事发现场,没有亲眼看到这一切,怎么能体会呢。1986年4月26日凌晨一点,大家都还在熟睡的时刻,前苏联乌克兰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4号反应堆发生了爆照。事故的原因看了很多资料,我不知道该相信哪一方,这是一个值得去质疑的迷。霎那间天空全是色彩洋溢(纪录片是这么描述),附近的居民称从未见过这么璀璨的颜色,可是他们却不知道这是灾难开的开始。曾经有说法“切尔诺贝利核站的爆炸是苏联解体的主要原因”,事实是不是这样的?需要深入了解这方面的历史资料。对于这书名,我不吐不快!到底是哪位主编想出这么奇葩的名字,至今我都还记不住这本书的名字。简直是毁了这本书!!!!很多话不知道怎么去表述,唯有这本书里面的笔记:1.十四个晚上,那是治疗辐射中毒的医院,十四个晚上,一个人在十四天内死掉。2.我替你们记得发生了什么事。每天都有飞机在飞,飞得很低,就在我们头上。一架接一架地飞往核电厂的反应炉,但是他们却要我们疏散,叫我们搬走。他们闯入民宅,大家四处躲藏,牲畜发出哀鸣,小孩号啕大哭,那是战争!太阳出来了……我坐在家里,没有走出小屋,不过也没上锁。3.我的丈夫葬在这里,如果他不是躺在这里,就是在其他地方,那我也会和他在一起。(顿时开心起来)我为什么要离开?这里很好!万物欣欣向荣,从小苍蝇到动物,所有东西都生意盎然。4.他们以前都好开心,遇到节日会唱歌跳舞,吹口琴,现在这里就像监狱。有时我闭着眼睛走过村子,我对他们说,什么辐射?到处都是蝴蝶在飞,还有嗡嗡作响的蜜蜂,我的维斯卡捉老鼠。5.这里没有商店、医院,也没有电。我们坐在月光下点煤油灯,我们很喜欢这样!因为我们在自己的家里。6.那个地方会颠覆你的想法,事情的条理都被打乱。女人挤牛奶,旁边站着一个士兵,确保她挤完后把牛奶倒在地上;老妇人拿着一篮鸡蛋,旁边一名士兵陪着她走,看着她把蛋埋起来。农民悉心呵护他们宝贵的马铃薯,偷偷摸摸收割,其实他们应该把马铃薯埋起来。最糟糕也最令人费解的是,一切都那么美!那是最糟的部分,你放眼望去,一切事物都好美。所有人的表情都很疯狂,包括我们的在内,我再也不会看到那种表情了。7.他们征召,我就去了。我一定要去!我是共产党员,前进!当时就是这样。我的头衔是高级陆军中尉,他们答应再给我一颗“星星”,当时是一九八七年六月。原本应该先做身体检查,但是他们没检查就派我过去了。本来是另一个人要去的,但是他拿了一张医生证明,说他有溃疡,我就代替他去了,那是紧急任务!8.我从报纸上剪了一篇关于当晚在核电厂值班的操作员列昂尼德•塔普托诺夫的报道。爆炸前几分钟,他按下红色紧急按钮,可是无济于事。他们把他带到莫斯科的医院,医生说:“我们需要另一个身体才能治疗他。”他全身上下只有背上一个小点没有辐射。他们把他埋在迈汀斯卡亚的公墓,和其他人一样,先用金属薄片把棺材隔绝起来,再倒半米混凝土,加上铅盖。他的父亲站在那里哭,走过他身旁的人说:“都是你的王八蛋儿子害它爆炸的!”9.我从空中看到损毁的建筑,一地残瓦碎片,还有很多小小的人形。他们运来一架东德起重机,但是无法正常运作,起重机一开到反应炉附近就发生故障了。卢卡契夫学院为了探索火星设计的机器人和日本的机器人也坏了,所有线路都被辐射摧毁,但是穿橡胶服、戴橡胶手套的军人还在那里跑来跑去……10.她出生时不是婴儿,而是一个小袋子,除了眼睛之外,没有任何开口。病历卡上写着:“女孩,多重先天异常。肛门发育不全,阴道发育不全,左肾发育不全。” 那是医学上的说法,简单地说,就是没有尿尿的地方,没有屁股,只有一个肾。11.我记得事故发生后没几天,图书馆所有关于辐射、广岛或长崎,甚至关于X光的书都消失了。有些人说那是上级的指示,这样民众才不会惊慌。还有人开玩笑说,如果切尔诺贝利在巴布亚新几内亚附近爆炸,全世界的人都会很担心,只有巴布亚人不会害怕。12.我很害怕,不敢谈恋爱。我有未婚夫,我们已经注册了。你有没有听过日本广岛的“被爆者”?他们是原子弹生还者,只能彼此通婚。这里没有人写这件事,没有人谈论,但是我们存在——我们是切尔诺贝利的“被爆者”。13.我发现世界末日时,邪恶的机制也照样运作,人们仍然说三道四,拍大官马屁,大官带着他的电视机和丑陋的皮草,一直到世界末日都是这样,永远是这样。14.“昨天主编删了我的报道,内容是有关当晚前去核电厂救火的消防员的母亲。这位消防员因为急性放射线中毒身亡。把儿子安葬在莫斯科之后,他的父母回到他们的村庄,这个村庄没多久就被疏散了。秋天时,他们暗中穿越森林,回到家中庭院,采收了满袋的西红柿和小黄瓜。这位母亲很满意:‘我们装满了二十个罐子。’他们对土地和农民的传统充满了信心,就连儿子的死也改变不了他们的习惯。”15.上级封闭了一切消息。我的主编语带威胁地对我说:‘别忘了我们的敌人,我们还有很多敌人,在大海的另一端。’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只能报道好事,对坏事却只字不提。但是私底下,那些官员却在另外准备食物,还有人看到他们在打包行李……”16.那些被派去反应炉屋顶工作的士兵,又怎么样了呢?总共有两百一十支部队被派去清理这场大灾难的辐射尘,也就是说,一共有三十四万士兵参与善后。那些清理屋顶的士兵受害最严重。他们穿着铅制上衣,但是辐射却来自下方,他们的下方没有辐射防护,只是穿着普通的廉价迷彩靴子。17.谁愿意潜下去打开排水管活门?政府保证会提供汽车、公寓、别墅,还有全家人的永久补助金。他们开始在士兵当中寻求志愿者。然后这些人便站了出来!那些年轻人潜入水中好几次,成功地打开了活门。他们所属的部队得到了七千卢布的奖赏,不过当初保证的汽车和公寓都被遗忘了——但这并不是那些士兵潜水的动机!他们不是为了得到物质奖励才这样做的,这些物质保证是他们最不看重的。(他开始难过起来)这些人都过世了,只剩下在我们博物馆里的文件里,还写着他们的名字。如果没有他们挺身而出,又会如何?他们有着做出自我牺牲的准备,这份情操无人能比。18.他们在高达五十摄氏度的地下赤身裸体,一边爬行,一边推着推车。底下的伦琴剂量高达数百。这些人也活不久了。假如没有他们呢?我认为他们都是战争英雄,而不是战争的受害者,这是一场从未发生过的战争。19.我忘了说,我们住在皮里亚特,就在反应炉附近。我还记得那耀眼的深红色光芒,反应炉看起来像在发光一般。那光芒太过耀眼,并不是一般的火灾。那景象看起来很美,就算在电影里也看不到这样的画面。 当晚,所有人都跑到阳台上,家里没有阳台的,也去了朋友家里的阳台。我们家在九楼,视野很好。人们带着孩子出来,把孩子抱起来说:“看啊!要记住这景象!”20.我们负责挖起受污染的表层泥土,将挖起的泥土放上车,然后载到废物掩埋场。我以为废物掩埋场会是一个复杂且经过精心设计的建筑物,实际上却仅是一个大坑。我们将挖起的土地表层卷起来,像一张大地毯。整片绿色的大地都被我们挖了起来,上面有花草和根须,还有小虫、蜘蛛和蚯蚓。21.在撤离的时候,一个老太太手拿画像,跪在她老房子的门前。她说:“年轻人,我不会走的。我不会离开这里。你可以拿走他们给我的一丁点钱。这些钱是他们拿来补偿我的屋子和奶牛的。但谁会来补偿我的生命呢?我的人生是黑暗的。我在战争中失去了两个儿子,他们就埋在这个小坟墓里。你说现在是战争时期,这是战争吗?白云在天空飘着,苹果花也开得茂盛。没人攻击我们,也没人开枪。只有我们住在这里。这是战争吗?”22.在一个村庄,他们带我们来到两家妓院。我们这群男人六个月没回家了,六个月没碰女人了。我们统统进去了,反正当地的女孩也会在路边站街卖淫,虽然她们的脸上还挂着泪水,哭着说自己快要死了。我们就这样穿着铅制内裤,就穿在裤子外面。把这个写下来。23.报社的人来找我们拍照。他们会制造出虚构的场景:他们要拍废弃空屋的窗户,就拿了一架小提琴摆在窗前,然后将照片命名为“切尔诺贝利交响曲”。但其实你不用虚构任何事,你只需要回忆就可以了:学校里的地球仪被牵引机压碎;阳台上晒干的衣服挂了一年,变成黑色;废弃的军人公墓里,草长得和军人雕像一样高,雕像手里的自动步枪上筑起了鸟窝;房屋的门被破坏了,里面被洗劫一空,但窗帘仍旧是拉上的状态;人们离去了,屋内仍摆有他们的照片,就好像是他们留下的灵魂一样。24.我们有同样的回忆、同样的命运。到了其他地方,我们就会变成外地人,像麻风病人一样不受欢迎。人们嘴里常常这么说:“切尔诺贝利人”,“切尔诺贝利孩子”,“切尔诺贝利难民”。人们不了解我们,害怕我们。他们如果有权力的话,大概会在我们周围拉一条警戒线,把我们封锁起来,不让任何人离开,这样他们才能安心。25.我手里有资料,能证明那些长官都服用过碘剂。我研究所的同事帮他们检查时,他们有干净的甲状腺,不可能没服用过碘。他们还私下把自己的孩子送走,以防万一。当他们进到隔离区时,他们会戴上防毒面具和特制的外衣——这些装备是大家所没有的。他们在明斯克拥有专用的家畜,这也早已不是秘密了——每一头牛都有编号,并且严加管控。他们有专用的土地、专用的苗床,有专人来监督。最令人恶心的是,他们中间没人敢出来负责!26.牵引机还在耕地,我问跟我们一起来的人:“至少要让牵引机的驾驶员戴上防毒面具吧?” “不,他们不用。” “什么?难道你们没有防毒面具?” “噢,我们有很多!用到公元两千年才用得完。我们只是不发给他们而已,不然会引起恐慌。大家都会逃跑,他们会离开这里。”27.我们开车沿皮里亚特河走的时候,看到人们在河边搭起了帐篷,他们与家人在一起露营。他们游泳、晒太阳,全然不知这些天来他们都处于辐射云之下。28.伟大的帝国开始崩溃四散。首先是阿富汗,接着是切尔诺贝利。苏联解体时,我们才发现自己孤立无依。我很不想这么说,但我们热爱切尔诺贝利。切尔诺贝利成为我们生命的意义,成为我们苦难的意义,如同战争一样。在切尔诺贝利事件之后,世人才得知我们的存在,我们才开启了通往欧洲的窗口。我们是切尔诺贝利的受害者,也是切尔诺贝利的信徒。我很不想这么说,但的确如此。这是我整理的部分笔记书摘,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大部分的人都不知道自己活在辐射之下,也不知道辐射是什么。只知道打破了原本的生活,犹如战争,比战争还可怕。现在我们回看30年前发生的这场事故,我们该想想什么呢?目前全世界400多座核电站,这个数字还在不断增加。核站的安全我们的确很有必要重视起来,为了你我他。

Reporter

我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如果要说的话。没有自己的主观意见,像是对录音的整理。由一对恋人之间引起,然后再以类似的爱情故事结束,让人共鸣让人落泪。爱人的心情是一样的,分别的心情也是类似。好像不能相信,还活在过去的回忆中,但如果想回到过去就会很荒谬,就像被扔出去的石头是不会回来的一样,什么样的太阳底下还是会觉得冷。其它清理人,物理学家,科研工作者,军人,平民,孩子等的发言,这场人为的灾难,让死亡变得不仅痛苦,还很丑陋。不是流血、砍头那样的暴力,而是不知道应该憎恨谁的,十分卑劣如同食物腐烂那样慢慢被折磨死去。而这个漫长的过程同样也考验着亲情,周围的人 ,给这一方故土的人都盖了一座笼子,将他们同外界隔离起来,遭受心理生理的囚禁和伤逝。好的作家,可以理解一切,记录下来,他们的思考总是有意义的。而如今不百度一下,你对这样世界里生活的人们又会有什么共鸣吗?代表了一个国家和一个时代的作者,往往会超越国界,达到悲天悯人、世界、宇宙、生存意义的高度,就是这样,我们在文学、思想上也是越来越进步的。

不知道该说什么,如果是我们国家会怎么处理呢

每页的纪实,看着都很心塞,肮脏的政治、刻意的隐瞒、盲目的从众、普通百姓的无知……反观我们现在所处的社会环境,虽然没有切尔诺贝利事件那样严重的后果,但是不久的将来,我们的子孙后代还有多少干净的土地、空气、水。我们的一些政治斗争什么时候从普通人民的根本长久利益去考虑,为了政绩不择手段。我们的普通人民又有多少能积极上进,独立思考,都是人云亦云,极易被利用。政治我们普通的人没办法去改变,提高自己的素质、学着独立思考辨别信息的真伪、力所能及的做好保护环境能做的小事、保护好自己。然后就顺其自然了。

太阳照常升起

太阳照常升起,照亮从前和以后的日子。我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关于死亡还是爱情。太阳照常升起,森林里的草树从来没有长得这样好过,河流蜿蜒,金色的阳光攀上颓圮的篱笆和破旧的屋顶,樱桃树还在开花,蜜蜂飞舞。你看所有的一切都没有变过。可是这里的一切都被污染过,都正污染着。我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关于死亡还是爱情。这个世界就是这样,永远的二律悖反。爱因斯坦说,为什么光不能既是波也是粒子。切尔诺贝利从来不属于任何地方,不属于政府,也不属于上帝。玉米种下了,生长着;土豆种下了,收获了;老妇人顶着花头巾,系着大围兜挤牛奶。这里像《边城浪子》里的边城,容纳着亡命之徒,是天涯海角的天涯。文中小姑娘回忆说自己的祖母看到《圣经》里说,世界上会有一段时间,万物都欣欣向荣、开花结果,河里有很多鱼,森林里有很多动物,但是人类无法使用那些资源,无法繁衍后代,不能传宗接代。古老的预言就像可怕的童话,她当时不相信有这种事。全书看到最后,最深的刺痛来自最后一个故事。姑娘坦诚、大胆,说,我的梦想就是结婚,我为爱情活着,我那么爱他,我告诉他我爱他娶我吧。她像一只发情的母鹿,热烈 奔放 ,在白俄罗斯的浓雾笼罩的针叶林里被爱情折磨地发狂、两眼明亮。可是他死了。她的一辈子就只一个他。当一切不是一切的时候,太阳依旧照常升起。故事远比我讲得复杂,我的讲述只是我的一个点。1986—2016,30年。我今年20岁。

震撼,加难过(更像是读后感)

作为一个文科生的我,对核电站、核反应堆和辐射并不熟悉,对切尔诺贝利这个名字更是陌生。偶然的机会,让我与这本书相识了。辐射这种东西,虽然常见,但是如果自己没有亲身体会到,总觉得很遥远。就像是死亡,只有发生在自己身边,才会感受到那种震撼。我以前一直都觉得,我是生活在一个安全的世界。即使有时候对政府会有不满,但依旧觉得,环境给予我们的,是一种安全感。我不敢想象的,当我们日日生存的环境会带给我们伤害,那是一种多么恐怖的事情。书中所呈现的,是我以前从未想象,或者说从不敢想象的事情。土地和食物中都有辐射,不知道能够逃去哪里,政府对此的隐瞒,民众们自身的无知。这一切组起来,很像是一场残忍的闹剧,深深的烙在每个人的心中。悲痛着,难过着。我无法想象切尔诺贝利人在面对这场灾难的时候,内心到底经历过如何的挣扎。无处可去的绝望,每天无尽的折磨,无法治疗的病痛,不知何时会消逝的生命,活生生的被呈现在书中。面对灾难所显露出来的人性,让切尔诺贝利和切尔诺贝利人更加蒙上了灾难。书中所呈现的好多个点,环境的灾难,人性的泯灭,政府的欺瞒,悲痛的结局,每一项拿出来都是插在人心中的一根针。科技给我们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带来了毁灭整个环境的可能性。但很多时候我们明知道结果,却仍旧在肆意挥霍。书还没看完的时候,我仍旧觉得核辐射离我很远。看完了书之后,那种内心的震撼又重新被翻了出来。我们不敢保证哪一天,就会暴露在哪种灾难之下。我们在很大程度上也无法阻止这一切灾难的发生,总是会有无止境欲望的人,在疯狂窃截取着方便的同时,埋下危险的种子。面对此,我们所能做的,也许只有尽最大可能保护自己。

书话一段

读完《我不知道该说什么,关于死亡还是爱情》全书,你会觉得作者什么都没说,她只是安静地倾听者,安静得记录了整个事件,但你又会觉得她什么都说了,并且在控诉着什么,呼唤着什么……而这本书作为纪实文学,其纪实方式新颖,书中记录的切尔诺贝利事件又影响深远,作者更是冒着损害身体健康的危险深入“战场”去了解受灾群众,所以本书在全世界都倍受关注,。2013年,该书进去诺贝尔文学奖决选名单,2015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作者阿列克谢耶维奇,用她独特的创作风格给我们真实反映了1986年切尔诺贝利那场核泄漏事件发生,到数十年后受灾人们生活的变化,与痛苦……我想作者是含泪记下这些文字的,你可以从中读出她的慈悲与关怀,还有,无奈… 可以说,书的每一页都是沉重的,每一个故事都是真实的、残忍的!当然,金无足赤,我觉得本书存在两个小缺憾,一方面可能因为其为纪实文学,内容上会最大限度得尊重口述者所讲述的,所以更多故事都会给人类似、“似曾相识”的感觉…另一方面,在内容结构的安排上,有一处我觉得不是太合理:第一个受难者的“声音”太特别以至于后面其他受难者的“声音”都暗淡了……如果把第一个受难者的“声音”在书中所放位置给调整一下或许会更好,仅从故事情节来看,这样给读者的阅读反差会更小些。

过分真实的荒诞

1.这本书算是口述历史,书名确实有点琼瑶;2.不知道是翻译还是什么原因,虽然主题深刻,但是文学性上还不至于一个诺贝尔奖吧;3.让我见识到了那个时代下人命如草芥,稳定大于一切的可怕情景,我们当然也好不到哪里去,甚至可以说,我们现在依旧如此,连我聪明睿智的老妈也跟我说,我们国家人这么多,乱起来多可怕,稳定很重要!毛当年不怕打仗的勇气就来自于我们中国人很多,不怕牺牲,个体是无关紧要的;4.那个时代人民的民族主义精神很令人震撼,这样执着的精神来自于对共产主义的信念,不过切诺贝利以及随后的解体估计也让这种信念崩塌了,可惜他们却付出了生命的代价;5.切诺贝利现在还有人是从车臣这些地方搬过去的,人们宁可被辐射也不要受战争凌虐,太可怕;6.想起之前看过的新闻,很多白俄乌克兰姑娘过得很苦,嫁不出去,是不是跟这个有关呢?

回车诺比的梦

带我飘吧,静止的风。你是落叶,我是空。所有的雨,即一滴雨。拈花微笑,觉有情。爱曾经是你身上,最活跃的能源,恨在你心中爆炸。你的心,成为沉默回车诺比。——《回车诺比的梦》苏打绿2015年末台湾乐团苏打绿的新专《冬 未了》里面一首《回车诺比的梦》写的就是那段震惊世界的科技浩劫。切尔诺贝利,台译车诺比。一个位于乌克兰北部的核电站的名字,曾被称为是最可靠、最安全的核电站。一九八六年四月二十六日的一声巨响,打破了这个神话。一连串爆炸震碎了切尔诺贝利核电厂存放燃料的四号反应炉,释放出来的大量放射性物质污染了近1650万平方米的土地,数以万计的人们由于放射性物质的长期影响而致命或致癌。切尔诺贝利事故是人类史上最为惨烈的科技悲剧,是一场无形的战争。由俄罗斯作家S.A.阿列克谢耶里奇撰写的《我不知道该说什么,关于死亡还是爱情》,每一页都是感人肺腑的故事,这一部作品就犹如是古希腊悲剧表演的合唱团,每一字一句一声一调,都真实的记录了和事件相关的种种心情。悲伤、愤怒、愚昧、伤亡……我知道悲伤不会过去,这些文字的反复阅读,就犹如当年残留在幸存者身上的辐射。在这里,没人会说自己是俄罗斯人、白俄罗斯人,或乌克兰人。我们都自称为切尔诺贝利人。“我们是从切尔诺贝利来的。”“我是切尔诺贝利人。”就像是另一个种族,就像一个新的国家。1986年灾难发生的那一刻,彻底改变了他们的命运。他们,曾经是白俄罗斯人、乌克兰人……现在他们统统称之为“切尔诺贝利人”,就像是一个新的种族,一个新的国家。切尔诺贝利,也成了一个人们竞相逃离和归来的地方。灾难发生后,军队降落切尔诺贝利,要求撤走这座城镇的人们,这里的门房被打开,家禽宠物被杀死,留下了一片片还没播种的玉米地。很多年迈的老人不明白,战争的模样不是这样的,没有炮火连连,也没有战机轰鸣,为什么我看到的天是蓝的水是绿的,我却要离开我的家乡。我不能带走我的猫,我不能带走我的狗,你告诉我喂养的奶牛的牛奶不能喝了,你告诉我自己播种生长在后院的青菜不能煮了,我不知道能吃什么,我不知道我能带走什么。这里是我一辈子生活的地方,你们说的辐射我都看不到,他们也没有伤害我,我为什么要离开。不行,就算一定要走,我要带着我的门走。年轻人会死,老人一定要死……一开始我等大家回来,我以为他们会回来,没人说自己打算离开,但是我现在只等待死亡。死亡不难,只是很可怕。 这些孤寡相依的老人,被军队带离后,又偷偷摸摸的从森林里跑回来。这里很危险,可这里也是他们唯一的家。留下来的是“切尔诺贝利人”,大家都一样,离开之后,无论身处何地,你都是那个不同于别人的“切尔诺贝利人”。存活下来的人们,生出来的小孩是“原子人”。他们大多身肢残缺,神经脆弱,为了能够救活他们,父母不惜公开他们是“切尔诺贝利人”,甚至于甘愿成为被科技研究的对象,也像求助到更多的力量去拯救,那个原本不该遭受此罪的孩子。他们不明白,为什么灾难就这样发生了。记得文中有一个片段,是一个清理人的自述。他说到自己当时前往切尔诺贝利工作,只因为时薪报酬很高,越是靠近反应炉报酬越高,你可以换多几瓶伏特加酒换你整夜安眠。清理工作结束后,他被称颂为英雄授予勋章。他不在乎这些,毕竟在经事许久后,他也慢慢的懂得活下来是多么的重要。他有老婆,也有孩子。他扔掉了当时在切尔诺贝利工作的所有衣物,只留下了一顶帽子,因为他儿子觉得很酷。于是他留下了这顶帽子,他儿子一直戴在头上。后来,他儿子得了脑瘤。自述到这里,他没有再说下去了。而故事的震撼力,却一直久久的盘旋在我的心中挥之不去。平凡人的故事,不平凡的悲戚,每一页都是如此的奇异和残忍,每一页都是如此的心碎和锥疼。我一直在想,这本书的故事是不是不说出来我可以遗忘的更快。太过于惨烈的故事,被歇斯底里的宣泄,抑或是安静的呐喊,还是若无其事轻描淡写的表达,这都让我无法忘却,切尔诺贝利事故,是一个悲剧,也是这世界万千人生的辐射。邪恶并非实际的物质,而是缺乏善良,就像黑暗仅是缺乏光亮。并非所有人都愿意逃离切尔诺贝利,就像刚刚叙说的孤寡老人,还有饱经战争摧残的人们。切尔诺贝利那么的危险,他们依旧相拥着想要藏匿在这里,因为它比起那些明眼的枪杀和肆虐,切尔诺贝利安静的很安全。它可能会让你死去,在一年、两年、三年之后,至少你还拥有片刻的安详。被战争摧残的人们渴望回到切尔诺贝利的庇护中,而切尔诺贝利镇上的人们却不明所以,不愿逃离和逃离不了。文中的开篇写的就是一位参与切尔诺贝利失火救援工作的消防员的故事,文中是他妻子的自述。字里行间是她无声的哭诉,一个健壮明朗的男子,在一夜之间,迅速的老去,被折磨成瘦骨嶙峋的病者。切尔诺贝利事故的人员死状太难看了,从来没有一种重疾剥夺人命后会是这般模样。生活在这里的男人和女人们不能再生育,因为小孩子必然患有重疾,必然四肢残缺,心智不全。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已然成了一个时刻自带辐射体质的种族,没有人愿意再和你靠近,你是怪物你是异类,你会伤害到“干净”的我们。那些为了高时薪报酬而来到这里工作的年轻人,那些曾在阿富汗战场驰骋的勇士们,那些无法违抗内心忠于党章的战士们,那些关心事故进展甘愿冒险的学者们……我看遍了他们的痛苦,但在这里我和他们同样是见证人。这个时间是我人生的一部分,我就活在其中。写不完的故事,说不出的痛。我只愿世界和平,大家安然无恙。

用微距镜头记录的灾难

因为获奖而出名,随大流读了一下。此前对切尔诺贝利只是单纯的好奇,看了这本书才知道这不只是一起事故,而是一起真正的灾难,有这么多人的生命因此而改变。但愿这永远是人类历史上最惨烈的核灾难。整本书是访谈记录的方式。通过与亲历者、现场处理人员的遗孀、时任官员、孩童等等不同身份人的访谈,给读者一个直入深处的特写,让人看到了切尔诺贝利不同的侧面。社会层面:当时的苏联是一架庞大而沉重的机器,每个部件在各自的岗位上毫无思考、按部就班地工作,没有思考的余地,所有的指令全部来自“中央处理器”。而英雄主义、军事管理就是这家机器上随处可见的螺丝,维持着机器的完整划一。被派往灾难现场进行清理的军人、准军事人员甚至是科研人员,哪怕做的仅仅是简单的清除地表土、掩埋的工作,哪怕知道辐射有着致命的危险,也义无反顾心甘情愿,只要报纸上称呼他们一声“英雄”,就心满意足无比欣慰。这是处于社会环境中个人思想的局限性,导致了如此一种价值取向。反观“中央处理器”的做法,不禁令人扼腕。封锁消息、淡化危险、漠视前线人员的生命,而自己却给家人服用碘剂。这种种现象,不禁让人思考其与那个消亡帝国的体制之间的关系。个人层面:通过谈话,看到了对幸存者的歧视和他们自己的自卑,看到了夫妻之间、父母子女之间、生者与逝者之间千丝万缕的复杂感情。辐射改变的不只是DNA,还有人的心灵。

没有硝烟的战场

说是战争,其实远比战争可怕。切尔诺贝利的人们被迫离开家园,流离失所。他们祖祖辈辈生活在这里,这片土地供给了养育他们的作物,也埋葬过他们曾经爱过的人。离开,或者没有离开,他们都不同程度地遭受了核辐射,虽然他们从不曾理解什么是辐射。切尔诺贝利不再是一个城市的名字,而是一个看不见的恶魔。这恶魔的名字叫做辐射,这恶魔使他们与世人隔阂,受世人歧视——这些人是切尔诺贝利人,其他人是另一些。去过切尔诺贝利的丈夫被挡在门外,从切尔诺贝利逃出来的女孩也不能再生孩子。这恶魔使得相恋、生育本来美好的东西全都成了罪孽。经历过阿富汗战场的军人又一次被派遣到战场,和真实的枪林弹雨不同,他们面对的是弥漫在空气中、飘散在泥土里时时处处存在的生命的威胁。“我从阿富汗回来时,知道自己可以活下去;而这里正好相反,它是在你回家后才把你杀死。” 上级的命令、荣誉的驱使、信仰的力量,是共产主义的蒙蔽,还是内心力量的迸发?我不知道,也许都有。在这样的灾难面前,我已无暇顾及体制和社会形态。在很多逆着灾难而行的人心中,党和共产主义是至高无上的。然而当时的政府又是如何做的呢。“你在山丘旁开拖拉机,路的另一边也是拖拉机。如果瑞典人没说,我们可能会在拖拉机上变老。”切尔诺贝利事件发生后,苏联当局一直封锁消息,直到辐射尘飘到瑞典被检测到,这场灾难才被世人所知。无论是灾难救济、污染物销毁还是人员派遣,政府在各个方面都没有尽到自己的责任,没有足够数量的防辐射服,而人员仍被源源不断的派往切尔诺贝利。被污染了的建筑材料、衣服、食品没有被销毁甚至还在市场上销售。受辐射影响的新生儿无法得到认定。数不胜数的事件震撼着人们的心灵,人们以为这是世界末日,而切尔诺贝利成了名副其实的人间地狱。恐慌、愤怒也渐渐笼罩了我。然而感受再深刻我们也只是旁观者,“那些事不关己的人,总喜欢些骇人听闻的报道。”真正成了受害者,我们必然也会讨厌那些观察的、同情的目光。愿人类不要亲手埋葬自己!

原来真的有生化危机

生化危机系列电影我看了不下20遍,特别是前几部,很喜欢。这本切尔诺贝利的书,我只看了一遍,也只敢看一遍,里面的东西太沉重了,而且都是事实和现实,我的心脏受不了。人性、权利、信仰和生命,这些东西在生化危机里面都是那么的不堪一击,发生了那种事情,任何人都逃不了,那些生活在上层阶级的人可以一走了之,那些剩下的人怎么办?没有办法的,这些都是命运。生而不宜,生而受苦。

我不知道该说什么,关于死亡还是爱情

在政治面前,生命多么微不足道;在命运面前,科学多么微不足道。战争、核爆炸,对于不曾经历过的人来说,只是书里的文字,广播里的声音,视频里的图片。而对于那些身在其中的每一个个体,会是多么的煎熬和疼痛,战争的痛是切身的,而核爆炸的伤害却是一点点的剥皮抽经,从身体到精神,从自我到亲人。第一次听到切尔诺贝利,是在侣行的纪录片里,当时只觉得这对夫妻敢去到那么多危险的地方,读完这本书,好像才有一点认识到什么是伤害无孔不入而你却浑然不知,你什么都不知道,只慢慢发现你的伴侣、孩子、家人、你自己,渐渐出现各种病态。军人真的太伟大,无条件的服从和信服,却成为政治的牺牲品,成为无知的牺牲品。关于死亡,还是爱情。

来自切尔诺贝利的回忆

切尔诺贝利核灾发生在苏联解体前,国家仍以共产党专权执政,长久以来人民对政府的顺从,男人怀抱强烈民族意识,以保家卫国为大业,倒不一定想当时代英雄,但当国家有难绝对义不容辞,服从上级指令毫不质疑,因此在未经专业训练,未具任何配备下,拿着铲子对抗原子,确实有如手无寸铁的男人面对纳粹德军。
作者S.A.阿列克谢耶维奇(Svetlana Alexandravna Alexievich)用三年的时间,逐步访谈切尔诺贝利核变的相关人士,包括:在核电厂工作的工人、科学家、前共党官僚、医生、士兵、直升机驾驶、矿工、难民、迁居的人们。用第一人称的叙述文体,让这些原本有着不同命运、不同生活的人们,缓慢却真实的诉说着“切尔诺贝利人的故事”。
以往阅读俄国文学,总被字里行间的淡漠冻住,原本以为是翻译问题,读了此书才发现,那是俄国文学里惯用的清冷叙述。前苏联的极权“愚民”统治、被“战争”强制征召时的生离死别、明知前路无光仍勇敢向前的“党员”、亲人身上出现辐射灼伤、历经艰辛产下的胎儿因核灾而基因突变…每一种景况,都是人间炼狱,而书里的叙事者,有时情绪、有时冷漠,在作者的转述下,不约而同使用了抽离的语调,娓娓陈述上苍加诸于他们的命运。
或许,唯有抽离的叙述方式,才有可能忠实重现一九八六年四月二十六日的那场大灾难。书里不停的使用“那天”、“那一天”的字眼,不论是切尔诺贝利爆炸的那一天,或是亲人被征召前往切尔诺贝利的那一天,都是受难者心里最沈痛的一剜伤口。
一九八六年四月二十六日切尔诺贝利核电厂的反应炉爆炸,附近居民纷纷跑出家门,或开车、骑上自行车急往爆炸现场,一睹空前耀眼的光芒,景色之美连电影都拍不出来,其壮观的场面丝毫不逊于几天后的劳动节游行,辐射的杀伤力尚未在民众的常识范围内,农民继续耕作;牧民照常挤牛奶;幼儿一样玩沙堆。政府为安抚人心、避免引起恐慌,全面封锁消息──电视播出以远方反应炉冉冉烟缕为背景,人们在河畔游泳、晒太阳的画面──并同时派遣甫从阿富汗打战回国的士兵,进行扑火并清除屋顶的放射性碎片。
第一批救灾人员,数日后被自己咳出的内脏呛到,偷偷到医院照顾他的怀孕妻子,数月后产下肝硬化的女儿,只活四小时。数以万计的”清理人”在几个月或几年后相继罹患癌症,死前面貌惨不忍睹。等待第一个孩子出生的妇女,医生试图说服她:“你的丈夫去过切尔诺贝利,你必须堕胎。”
从此书可了解到切尔诺贝利的各角度始末,及不同阶层、相异职业的切尔诺贝利人的生命吶喊。书里出现非常多“清理人的妻子”;“清理人”意味着被征召前往切尔诺贝利清理灾变现场、负责清洗、掩埋核灾污染物质的人员-同时,意味着捐赠了生命。在核灾变的阴影下,出现了坚贞的男女爱情、强悍的母爱、对家园的执着之爱…阅读著文字,脑海中浮现清冷孤绝的“隔离区”:小学教室的长椅凌乱散落,彷彿时光一瞬间静止,一切被终止在切尔诺贝利爆炸的瞬间,微光之下,照映出一片白色的辐射尘,原子在空气微粒中撞击,一切冰冷又绝望。
书内的叙述编排很高明,从一位遗孀的自述开始,讲述一段撑过十四天便消逝的生命故事;接着导引到切尔诺贝利现场,被迫遗弃的家园,那无边无际的死亡之地,人民不知道辐射长什么样,只知道玉米快要收成了,田园要翻土,森林里的蘑菇可以摘了,牛奶该挤了……而这些,都不能吃。更哀伤的,在这片遭受辐射侵袭的土地上,还有连绵不绝的种族冲突、背德的投机生意,以及蓄意掩盖真相的极权政府。
死亡之地后,作者的镜头转向了切尔诺贝利幸存者的“活人的土地”,那片红色党章扑天盖地的活人的土地。人们原先对党的权威与决策深信不疑,提出质疑、诉求的人被有意识隔绝,然后在国际压力下释出…切尔诺贝利不只释放了辐射能,也释放了紧抱着共产主义空壳的苏联。
活人之地上,孩子们的话题变了,变成:“云很黑,雨下得很大。积水是黄色跟绿色的…”“自从我出生之后(1986 年),我们村里就没有任何男孩或女孩出生了。我是唯一的一个。医生说不能把我生下来。我没有兄弟姊妹,我想要有一个。你可以告诉我吗?为什么我不应该被生下来?那我该去哪里?高高地在天上吗?还是在别的星球?”天真无邪,灾变中的孩子;不被期待的,切尔诺贝利人的孩子,在周遭诡谲又畏惧的眼光中,不知道自己生命的意义。
《纽约时报》的推荐很精准:“每一页都是奇异而残忍的故事,就像那些残留在幸存者身上的辐射。”
残忍又奇异,清冷而孤绝的切尔诺贝利,层层石棺下,放射性物质极缓慢地走向半衰期。而被留下的人们、动物和植物,仅只能顺应着命运,慢慢走向无可逃避的死亡。那一夜,对切尔诺贝利人来说,是三百六十五颗原子弹的爆炸,土地承受污染,生命与希望被放逐殆尽。人们是无力离开的。在愤怒、愚昧、英勇及伤亡的真实纪录下,绽放着彷若世界末日的童话。

他们是受害者

20个春秋前,一个名叫切尔诺贝利的地方发生了核爆炸,8顿强辐射物质泄漏。而当时人们还不知道这意味着什么......“你知道生小孩是一种罪吗?我以前从来没听说过这种事。”新生命的诞生,是多么美好而又神圣的事啊,可在切尔诺贝利这却是一种罪,甚至爱人也是一种罪。 悲伤、恐惧和爱交织在一起,汇成了一副怎样的画面,我无法想象,也不敢去想。爱人,是人的本性,是一种美好的事,可是因为他们是切尔诺贝利人,爱人,成了一种罪。相爱的人是受害者。“现在我该去哪里哭呢?去浴室吗?浴室前面已经排起了队——排队的人都跟我有着相同的处境。”一位母亲的独白,一位切尔诺贝利母亲的独白,深深地打动了我,恐惧、痛苦还有对孩子的爱让这位母亲还有很多和她一样的母亲陷入了绝望。她们没有什么野心——她们只是想要自己的孩子都健健康康地或者,都活下去,可是这些在我们看来很平常的,却是她们一直渴求的。母亲是受害者。“妈妈,带我离开医院。在这里我会死。在这里的每一个人都死了。”一个孩子,一个应该在大自然的怀抱中快乐成长的孩子,被无情地辐射困在了医院,困在了病房里。他们什么都不知道——他们不知道为什么自己会死;他们却又什么都知道——他们知道自己会死,很快就会死。他们是无辜的,本该享受阳光雨露、清新的空气、散发着清香的雨水——他们本该是快乐的;可是就是因为一场爆炸,他们快乐的童年被辐射无情地剥夺了。孩子们是受害者。“指挥官当着所有人的面对他说:‘你不是去坐牢就是被枪毙。’”士兵,没有选择,上级的命令不可违抗,就算他们知道是去送死,即使他们还年轻,即使他们还没有孩子,即使他们才刚结婚。他们是无奈的,因为他们没有选择,又或许根本不在乎。士兵是无辜的,因为他们要听取上级的命令,即使不明白为何要这样做。他们没有说“不”的权利,他们只能执行命令。士兵们是受害者。大家都是受害者,那么谁是嫌疑人呢?我不知道......

《我不知道该说什么,关于死亡还是爱情》:沉默的真实

我阅读时常常有一个习惯,喜欢在书上勾画些句子,间或在书的空白处用铅笔批注些文字。然而这些在我读这本书的时候全然消失,我不想动笔。我第一次觉得文字是这样地无力,这本书带给我的只有沉默,是的,真正的沉默。但是,虽然沉默,我还是想写一些东西来表达,哪怕只是真正意义的一二分。文字无法形容我的心情,悲伤太过无力,震惊亦难以描绘。也许只有直面真实,无需修饰,才是感悟真相最好的方法。这是白俄罗斯作家S·A·阿列克谢耶维奇的一部关于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的采访实录。在阿列克谢耶维奇的笔下,切尔诺贝利的灾难不再是一连串冰冷、无情的数字,而是具体到每一件事例、每一个个体身上。阿列采访的对象,有曾经在核电厂工作过的工人,以及负责事故善后处理的科学家、前政府官员、医生、士兵、直升机驾驶员、矿工、难民……其中既有老人、孩子,也有兄弟姐妹、新婚夫妇。他们有些是核辐射直接的受害者,有些是核辐射受害者的家属。他们或者本人就挣扎在死亡线上,过着生不如死的日子;或者亲眼目睹亲人的离去,而自己却无能为力。他们都承受着常人所难以忍受的痛苦,不敢恋爱,无法生育,甚至一出生就被笼罩在死亡的阴影下;他们都有着不同的命运、职业和个性,但切尔诺贝利却是他们生命的重心;他们分别属于不同的民族和人群,却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切尔诺贝利人”。这些人粗略可以分成这些,受害者、救援者、回归者和决策者,分成这些大概与阿列的记者身份有关,无疑她想通过这些人来展示一个真实的切尔诺贝利事件。然而真实真的那么容易达到吗?“战争是可以理解的。而切尔诺贝利呢?”——这句亲历者的发问回答了一切。曾经承受,因而可以理解;未曾体验,因而难晓,切尔诺贝利是人与核的战争,没有人曾与原子作战。“我从阿富汗回来时,知道自己可以活下去,而这里正好相反,它在你回家之后才把你杀死。”人与核的战争的可悲之处正在于,你不知道死亡何时降临。切尔诺贝利人正是在这种对死亡的恐惧之中度过那个悲惨的时刻,有些人获得了某种程度上的解救,“唯一拯救我的是一切发生得太快,根本没时间思考,没时间哭泣”,得到拯救了吗?不,这只是反应的迟滞,太快发生的事情总是让人觉得虚幻。在瞬间的迟滞之后,才是面对苦难的真实反应。“我在糖果店上班,一边做蛋糕一边流泪,我没有哭,眼泪却一直流。”不哭的流泪,是承担苦难者真实的写照,不哭是坚强,流泪是痛苦,没有选择只能活下去。活下去又能如何呢?幸存者之中,生与死早已模糊了界限。“不知道为什么,出生和死亡给我同样的感觉”。书中收录一段对孩子们的采访,可知一二。“我们都会死,然后变成科学研究的一部分。我们都会死,然后被大家遗忘。我死的时候,不要把我葬在墓园,那里只有死人和乌鸦,把我葬在田野里。”尤利娅只会哭泣。现在每当我抬头向上望,天空仿佛活了起来,因为他们都在天上。我不知道该说什么,苦情而深,无言自泣。受害者可以逃离,救援者却必须奔赴战场。但去的理由让人觉得有些荒诞,“你得到一个用死亡换取人生意义的机会,还能够被后人敬仰。你得到了属于自己的角色!这样的死亡是很有价值的,因为这样的死亡能换来不朽。”不朽与死亡,真是艰难的抉择。身处死亡境地的救援者,只能生活在高谈阔论之中,他们一定要在这平凡的生命里添些什么,才能使一切变得合理。每个人都把自己的行为合理化,为自己找到借口,可怕的事情总是悄悄发生在生活中。灾难来临时,没有人在这个时候跪下去忏悔。发人深思的却是救援者离开之后的境遇,“我不说话,因为没有人用我可以回答的方式或用我的语言跟我说话,没人明白我从什么样的地方回来,而且我什么也不能讲。”这充满了残酷与虚假的决策,真是既可笑又可悲。书中有对这种荒谬有力的控诉“这已经不仅仅是欺诈和谎言,这是对无辜人民的战争”,荒谬的成因是无知。他们(决策者)把科学、医学与政治混为一谈。也许他们并不是犯罪集团,更应该说是无知和盲从的群体。阿列要通过这些人的话语,像她的前辈一样讲述苏联这个国家的制度与命运。批判制度是容易的,难的是找到被制度掩盖下的人性。人性的复杂是书中一类颇令人费解的采访对象,回归者。回归的原因才是真正残忍的,“他们要她晚上走到庭院里去,看她是不是真的会发光”,这种人性的残酷远比灾难更痛苦,回归或许是最好的选择,何况还有好处。切尔诺贝利成为他们生命的意义,成为他们苦难的意义。在切尔诺贝利事件之后,世人才得知他们的存在,进而开启了通往欧洲的窗口。他们自述:“我们是切尔诺贝利的受害者,也是切尔诺贝利的信徒。”受害者,信徒?不!只有活下来的人才有资格成为信徒。这本书里充满着人们模糊的感受、传言和想象。这些从事实中衍生出的感受以及这些感受的演变过程,使人开始区分事实、真相与真实。记录真实的同时,也是在记录着未来吧。回到书名,爱情即死亡,还是死亡即爱情,无论哪一种都满含着深沉的苦痛。死亡与爱情的结合,是这个世界上最凄美的组合,这也许是作者想表达的吧。带给我的依然是沉默,我不知道该说什么,关于痛苦,或者承受。无序,零散的叙述,这场人与核的战争只将恐惧留下,除此之外,一无所有。杂乱的排列,残碎的片段,是对苦难最忠实的记录。切尔诺贝利人的彷徨迷茫,经过作家的巧妙安排组合,表现得淋漓尽致,一如那残留在幸存者身上的辐射。每一页残酷而悲伤的故事,都令人感同身受,有切肤之痛。颇值得玩味的是,序幕与最后一篇都与爱情有关,作者着墨也很多。想来还是与书名有关,关于死亡还是爱情?爱情吧,毕竟生命还是需要意义的。我喜欢这本书,这里充满着生命的能量,和一个民族的刚强与坚韧。切尔诺贝利摧毁的,不只是生命,还有国家与时代;它所重建的,也不只是村庄和城镇,还有人性和思考。S.A.阿列克谢耶维奇,对我们时代的苦难和勇气的纪念,真是精准深刻的阐述。

摘录及短评

“今天,每5个白俄罗斯人中就有一个住在受核污染的地区。”“放射核素到大气中,其中百分之七十降落在白俄罗斯。”“自从我出生之后,我村里就再也没有新生儿了。医生说不能把我生下来,但我妈妈从医院逃出来,藏在外婆家。 ”“他的肺和肝的碎片都从嘴里跑出来,他被自己的内脏呛到。”“他们嘲笑乌克兰人。乌克兰人跪在克里姆林宫前,恳求得到更多资金、药物和辐射测量装备。与此同时,我们的斯柳尼科夫缺只花了15分钟来处理这种状况:一切都没事,我们会自己解决。”“我手里有资料,能证明那些长官都服用过碘剂。我研究所的同事帮他们检查时,他们有干净的甲状腺,不可能没服用过碘。他们还私下把自己的孩子送走,以防万一。党他们进到隔离区时,他们会戴上防毒面具和特制的外衣——这些装备是大家所没有的。”1、健康最重要,有他一切都好说。2、白俄罗斯跟ZG一样,封锁消息,不平等,愚民。

Voice of Chernobyl

It`s almost 30years there. The echo of soul is calling them go home. Time can not go back to the Apr.26 1986. However, the voices from Chernobyl aren`t be neglected. We will never feel the despairation of the victims nor experience. Please cherish what you love and grasp it tightly and don`t let them go. It could be the last day of us.

感受才是真相

在北京的雾霾里看阿列克谢耶维奇的《来自切尔诺贝利的声音》,别有一番滋味。白茫茫的尘埃仿佛切尔诺贝利的辐射尘,笼罩在天地间,逃也逃不出去。若干年后,不知会不会有人如阿列克谢耶维奇,用无数中国普通人的故事,讲述雾霾里的切肤之痛?阿列克谢耶维奇的故事,是典型的新闻写作风格:简单,真实,有力。很多的名词,很多的动词,很少的形容词。她用这样的词汇,记录1986年4月26日凌晨1点23分58秒那一刹那之后,陡然造就的无数惨淡人生。这些人生是她不知用了多少年,跑了多少地方,冒着接受辐射的危险,一个个采访切尔诺贝利事件的相关者、幸存者或遗孀所听到的。我都不忍心把它们叫作故事,它们只是支离破碎的回忆,沾着血泪和碎肉,是在一个个墓碑下生长出的死亡之花。苦难重重的俄罗斯土地上,真盛产这种能够忍受苦难的人,他们在苦难中磨练出自己的人生哲学。第一人称的讲述中,无数次出现括号里的“沉默”、“又沉默”、“沉默了很久”,仿佛能看到,同样沉默着坐在他们对面的阿列克谢耶维奇。她没有做出任何判断,也没有得出任何结论;没有穷尽心思去寻找凶手,也没有歇斯底里去控诉当权,她只在意那些曾经鲜活的生命,展示他们曾经丰富而复杂的生活。这些真实存在过的生活让他们面目清晰,不再是“切尔诺贝利事件受害者”这一庞大群体中的模糊一员;这些真实存在过的生活,让若干年后读着这本书的我们意识到,这是整个人类的一次苦难,未来绝不能够重演。在《后记》里,阿列克谢耶维奇说,“我时常觉得,简单和呆板的事实,不见得会比人们模糊的感受、传言和想象更接近真相。”尽管如此,仍有些事实如尖刀在石头上凿出的深深印痕,因其带来的恐怖、震撼、悲哀之强烈被人们牢牢记住。比如那些最早去扑灭反应炉大火的消防员,没有一个人知道在这场大火中有多么强烈的辐射。400伦琴就会致人死地,但他们每人都接受了1600伦琴,就像赤裸着身体被辐射侵袭。他们带着千疮百孔的身体回家:先是灼伤,之后是皮肤脱落,白色、蓝色、红色、灰褐色……皮肤龟裂,全身长疮,骨头碎裂,“肺和肝的碎片从嘴里跑出来”。当他们终于能够死去,被装在密封的锌制棺材里,上面压上水泥砖,以防尸体上残余的辐射泄漏出来。比如那些辐射后出生的孩子,谁也想不到的奇形怪状,他们没有胳膊,或者如“一个小袋子”,全身“除了眼睛之外,没有任何开口”,再或者刚出生就立即死亡。消防员的妻子开始回忆,第一句话就是,“我不知道该说什么,关于死亡还是爱情?”死亡是残酷的事实,爱情是甜蜜的感受,也许更多的人宁愿记住后者,但这样一来,死亡变得更加难以忍受。这本书讲了很多不离不弃的爱情:不惧辐射陪伴在丈夫身边的妻子;即使丈夫被辐射折磨成一个怪物,仍深深爱着他的妻子。这些感受让人看到依然活在爱情中的死者,曾经那么英俊、健壮、充满活力……阿列克谢耶维奇记录了被采访者的各种感受:“我不怕上帝,我怕的是人”;“我要快乐,我为什么不能快乐”;“对某些人来说,生孩子是一种罪孽。……爱人也是一种罪孽”;“我发现世界末日时,邪恶的机制也照样运作,人们仍然说三道四,拍大官马屁,大官带着他的电视机和丑陋的皮草,一直到世界末日都是这样,永远这样”;“虽然发生了难以想象的灾难,人们还是照之前的方式过日子。对他们来说,不能吃自己种的小黄瓜,比切尔诺贝利事件还来得严重。”作为一个记者,她认为这些感受比事实更珍贵,因为它们来自每一个体与世界的碰撞。事实有限,感受无限;事实属于公众,感受属于私人;事实具有共性,感受则是独一无二的。核辐射是切尔诺贝利事件的事实,但更深的事实是,辐射对每个个体的伤害,给他们带来的不同感受,感受才是真相。感受伴随着思考。彼时离苏联解体还有5年,人们对政权、理想、主义还有着坚强的笃信,核电厂工作人员、消防员、士兵、被征召的“志愿者”前赴后继被推倒最前线,谁也不曾想到会被欺骗,谁也不曾想到高官吃着无辐射的食物、随时携带仪器测量辐射,却张口就是“一切正常”,以“避免造成恐慌”。很多年之后,当人们看清了一切,感慨切尔诺贝利就像一场战争,相同的是不乏牺牲精神的百姓和充满谎言的政府,不同的是:战争是可以理解的,但切尔诺贝利,谁也不懂究竟发生了什么;战争的死亡在战场上,切尔诺贝利的死亡却发生在人们回家后。“究竟谁该为此负责?”阿列克谢耶维奇的探寻没有止于人民的批判,她采访了权力的拥有者之一——前斯塔夫哥罗德共产党地方委员会第一书记。这位书记的回答耐人寻味:“你不能怪我们当时隐瞒了实情,我们也不知道事态的进展,只是依照上头的政策行事。”“你必须承认,当时没人相信发生了这种事情。”“这世界是按照物理的定律在运行,而不是按某些人的思想。但我当时能这么说吗?我能试图取消劳动节游行吗?”“我们都是体制下的一分子。我们都坚信不疑!我们都相信崇高的理想,相信胜利!我们将战胜切尔诺贝利!”“万一俄国人失去崇高的信念、失去伟大的梦想呢?这种想法很可怕。”“我们是时代的产物。我不是罪人。”他与阿列克谢耶维奇采访的另一位宁冒被捕、死亡危险,将辐射泄漏信息传递给人民、提醒政府采取措施防止辐射伤害的核物理学家形成鲜明对比。我们不能因此下结论说,一个知识分子比政府官员更具有良知,但我们看到在同样的事件面前,不同人的选择。正义、良善、悲悯、无私,我们曾共同拥有这些人性中的好品质,但成长环境中,它们被不同程度地扭曲了。也许一个坏的制度,让它们被扭曲得更为严重。对于普通老百姓,切尔诺贝利是一场苦难,也是一种救赎。有依然生活在隔离区内,梦想回到斯大林时代、军事统治时代的人,也有因为这一事件而成长改变,希望了解世界,说出自我真实感受的人。切尔诺贝利事件造就了两个世界,生活在这两个世界里的人,各有梦想,各自艰难。但他们必须共同面对一个问题:“切尔诺贝利被石棺封住的四号反应炉炉心,目前仍有大约20吨核燃料,没有人知道里面的情况究竟如何。……但是每个人都知道,如果石棺崩塌,后果会比1986年更严重。”

我不知道该说什么,关于死亡还是爱情

整一本书都是亲身经历过切尔诺贝利这场灾难的人。刚刚开始接触这个是因为在今年偶然在网站上看到这场核事故的30周年纪念专题。在此之前这个事故一直都没有听说过,但是看着网站的图片,经历了29年后一张张都依旧很震撼,看着这次事故的介绍,开始在网站上搜索关于这次事件的各方评论,才了解到这场灾难的影响是多么的厉害。这本书通过采访记录下经历过这场灾难的人或者他们身边的亲人对当时事件的回忆,虽然很多人是不想记起,失去亲人的感受在字里行间居然如此地冲击着心里,平实的讲述和讲述人无法理解的愤怒,还有当时政府的做法,都是这样的真实的在书里毫无私人意见的呈现给不能理解的读者。对于经历者来说这是一场比战争更恐惧的灾难,因为他们都失去了可以背负骂名的人,他们无法责怪任何人,在这场死亡中,却看到更多的情感,无论是对自己从小离不开的家,还是对自己的丈夫、孩子,还是对那片无声控诉着的土地……

《切尔诺贝利的悲鸣》

我觉得它还是应该叫《切尔诺贝利的悲鸣》爱情在这里占了多少?哇众取宠的名字。断断续续花了很长时间去看这本书中间差点被第一部分的一个又一个的哭泣终止阅读很难想象里面写的是我的同龄人,父辈和祖辈的经历看着像在看另一个宇宙的事情一场巨大的事故无法遮掩的谎言和创伤。

关于死亡、科技与政府

“他们没有穿帆布衣服,只穿着衬衫出勤,没人告诉他们,他们只知道要去灭火”—孤独的人声‘姐姐,我来看你了,来吃午餐。’‘妈妈,亲爱的妈妈。爸爸,我死去的爸爸。’—回来的人回家之后,我脱掉所有在那里穿过的衣服,丢进垃圾滑运槽。我把帽子送给了我的小儿子,因为他真的很想要,他每时每刻都戴着那顶帽子。两年后,他们诊断出他长了脑瘤……剩下的你自己写,我不想讲了。—士兵合唱曲灾难带来的最直接后果就是切尔诺贝利成为了禁区。当地居民,无论是消防员,还是农民,又或许是集体农庄主席,都被迫放弃他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和土地,甚至生命。“死亡是世界上最公平的事,没有人逃的掉”。死亡确实无法避免,死神也终究会到来。但灾难降临,他们别无选择。如果有选择的余地,没有一个人会愿意选择辐射中毒而死。而灾难的影响远不止于此。国家机器在面对灾难运作起来时,士兵被派往灾难现场。他们领到了额外的津贴补助以及一瓶伏特加—“用来防辐射”,除此之外没有别的防护措施。后来他们领到了小盒子—盖革计数器,但医生也只是测量食堂里面的辐射量。他们后来甚至还自制了铅板—抱歉,铅板并不能阻止β射线。他们不知道辐射可能带来的后果,他们只是知道国家需要他们,上级命令他们。现场的辐射如此之高,以至于机器人都停止了工作。士兵们却必须冒着高辐射在安全措施为零的情况下去搬受到污染的石墨,去灌注石棺。然而他们付出的却不仅是汗水。有的“临终前肿的像水桶”,有的“像黑炭一样黑,整个人缩水”。他们的亲人也付出了代价。文中的小儿子做错了呢?他只不过是热爱父亲,喜欢父亲带过的一个小帽子。或许这段话可以回答士兵们的心态:“一个愿意牺牲自己的人,并不会觉得自己是特别的个体。他只是想在生命中找到属于自己的角色,他也许之前只是个无名小卒,如同背景一般毫不起眼,而现在,忽然间,他当上了主角。这就是对人生意义的渴求。”“他们抓上帝的胡子,现在他笑了,却是我们付出代价。”—回来的人人们开着车,或骑着脚踏车,从各处蜂拥而来围观。我们并不知道死亡能有多美,不过味道却不怎么好闻——那并不是春天或者秋天的气息,也不是泥土的味道,而是另一种东西,让我们的喉咙发痒、眼睛流泪。—我们不知道的事:死亡能有多美当地的居民,在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建立之初也曾享受到电站带来的便利,直到灾难降临。一开始,当地居民或许并不理解爆炸,他们不明白为什么好端端的就要撤离,就要抛弃祖祖辈辈生活的故乡,不能带走猫咪,不能采食田里的一切东西—黄瓜、苹果、草莓等等。核电站本身是无罪的,它只是人类追求能源过程中的产物。有罪的并不是技术,而是控制技术的人类自己。科技如同一把双刃剑,一面帮人类社会披荆斩棘,使我们可以骄傲的宣称“人是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另一面却也将文明置于达摩克斯利之剑下,冷战时“核冬天”阴影还历历在目。科技的发展总会有代价。如果有一天科技发展失控了,会不会文明本身也毁于一夕?当悬丝断裂,就是灾难降临之际。“同志们不要担心,一切状况都在控制之中。情况并不糟。人们仍在当地生活、工作。”—人民的声音切尔诺贝利给俄国人的思维模式带来了一场大灾难。有人说爆炸的不仅是反应炉,而是整个价值体系。—答案被污染的不只是土地,还有人心。—昂贵的萨拉米香肠政府缓慢的效率,低效的运转,在灾难发生后暴露无遗。一级的领导等上一级领导的指示,上一级等更上一级的指示,更上一级等中央的指示——“一条又臭又长的连锁关系”。勒庞在研究大众心理时发现“个人融入到集体中时,他的个性便会被湮没,群体的思想便会占据主流”。灾难发生后,人们忽视科学家与医生的建议,无论是大大小小的领导还是牵引机工人,部分是因为体制中的苏联人习惯了自称“我们”,而当集体告诉他们原子能是安全的,像煤一样,他们坚信不疑。对于一切质疑集体的个人,他们自然会忽视甚至会怀疑其个人动机。但切尔诺贝利沉重的代价最终让有些人清醒过来,“伟大的帝国开始崩溃四散”。苏联的解体是历史的必然,但切尔诺贝利无遗加速了这一进程。时至今日,切尔诺贝利依然是一个沉重的话题。而就在2013年又发生了可能影响比切尔诺贝利事故更加严重的福岛核电站事故。所以:“而现在,当我跟随着这些情感脉络一步步走到这里,发现书中的每一段叙事都可以脱离1986年,可以脱离切尔诺贝利,发生在过去、现在和世界的每个角落、每个故事中。”

切尔诺贝利,并不仅是一个冰冷的名词

书一直没有看完,这种纪实性文学以及纪录片,比爱情偶像剧更催泪。每每看不到结尾就要合上,伴随成长的,是内心的柔软。甚至无法承受这些画面,更毋论描述。切尔诺贝利人的记忆里,充满伏特加的呛,既定事实的麻木。

阿列克谢耶维奇写笔下的苦难:有些事是选择忘却还是纪念

切尔诺贝利:因为深爱,所以这个关于死亡的故事表达得足够克制。平实的语言叙述人生的苦难本就是挑战,而阿列克却达到一种极致之美,让人心碎。苦难经历了爱情与死亡的抉择。我们才刚刚结婚,正处在热恋——反应堆清理人的妻子不顾腹中的孩子照顾遭受严重辐射的丈夫,每一次的拥抱都能刮掉他身体上的皮肤,皮肤碎屑在空气中飘荡的场景在脑海中浮现。他的身体没有一处是完好的,入殓穿的衣服不得不剪破才能把他身体装进——“我见过被压扁的人,见过烧伤致死的,见过死亡的婴儿,可切尔诺贝利人死亡的样子是我所见过的最怖惧的。“他听到这个消息没有察觉,可他是他那批清理人里最后一个还活着的。他有接近2米的个子,没有人想到能有什么能够催垮他——我爱他。苦难面对着家园与逃亡的抉择。老人们往士兵手里塞饼干:“年轻人,让我回家看看。”二战时我们逃跑,可现在我们为什么要逃——这些士兵被称为游击队。房子的门,厨房里能看到挂着的牌子还有猫咪,牌子上写“我们白天不在家,晚上还会回来“”房子的里东西可以用,但请不要搞乱“猫咪都失去了曾经对人的依恋,狗饿了会吃猫,猫会跑到树林里。”对不起,你不能带猫离开“。老人们会偷偷回来,看看自家的地。”我们这里种的,看起来多好,为什么不能吃。“苦难面对着理性与人道的抉择。我打电话给妻子,要她扔掉家里的地毯,服用碘剂,她也是核物理工作者,我一说她就会明白,而我知道我的电话被窃听,我还拿着妻子和女儿的电话簿给每个人打电话,我想他们满口答应,但并不相信。”你不要给莫斯科写信,要知道你随时都可能被干掉,没有人会去查明原因。“可那是真相,我选择真相。阿列克的笔下,这些都足够克制,够平实。恩,这就足够。

怎样比较好?记得还是遗忘?

这本书看完已经有好几天了。我已经放下了它,可是它不肯放过我。这几天来,无论我在做什么:在大街上闲逛、在电脑前写字,在床上刷朋友圈,甚至是在吃东西时,书里某些句子,总会附带着场景感,幽灵般地浮上来。“他的肺和肝的碎片都从嘴里跑出来,他被自己的内脏呛到。我用绷带包着手,伸进他的嘴里,拿出那些东西。”“我的女儿六岁,我陪她入睡时,她在我耳边说:‘爸爸,我要活下去,我还很小’ ……我们把她放在门上,我父亲躺过的那扇门。直到他们带来一只小棺材,很小,就像摆大洋娃娃的盒子”。“这景象很可怕,枕头上全是血。我从浴室把脸盆拿来,血流入盆里,像是在用桶接牛奶一样。”“医生说不能把我生下来。为什么我不应该被生下来?那我该去哪里?高高地在天上吗?还是在别的星球?”……光凭上面这些字句,你可能会以为我读了本恐怖小说,其实不是的。我读的是一本口述史,体裁接近纪实文学。书中文字来自多人之口,他们的身份分别是妻子、父亲、母亲、医生、博士、军人……这是一本既温情又冷酷,既真实又荒谬的书。上面摘录的部分字句虽然看上去鲜血淋漓、情境可怖,但其实它们来自一个深情的语境。这些文字的母题,统统指向——爱。男女之爱、亲情之爱、家园之爱、国土之爱……当然,如果你没有看过《我不知道该说什么,关于死亡,还是爱情》这本书,你不会知道我在讲什么,我想讲什么。我已经抑郁了好几天,是让这本书给害的。回想了下,距离我上一次看书看到抑郁,已经过去了五年。五年前我看的那本书,是索尔仁尼琴的《古拉格群岛》。两本书不是同一个作者,这两个作者却来自同一国度,一个被称为前苏联的已经瓦解的国度。索尔仁尼琴记述的是古拉格群岛,S.A阿列克谢耶维奇讲述的是切尔诺贝利。很多人是在日本福岛的核泄露事件发生后,才知道切尔诺贝利这个地方的。我从前也只是依稀知道切尔诺贝利曾发生过严重的核泄露事件,至于严重到什么地步,从未去深究过。但我很清楚二战时期美国在日本的广岛与长崎投下的那两颗原子弹的威力,它让一座城市瞬间变成人间炼狱,让一个不可一世的帝国举起白旗。但是你知道吗?发生在切尔诺贝利的反应炉损坏事件,造成的危害相当于三百五十颗原子弹在广岛引爆。据资料记载:二次大战时期,纳粹军队摧毁了白俄罗斯境内六百一十九座村庄,而切尔诺贝利事件,令白俄罗斯失去了四百八十五座村庄。战争时,每四个白俄罗斯人中就有一个死亡。而今天,每五个白俄罗斯人中就有一个人住在受辐射污染的地区。该国有两千多公顷的土地无法再耕种,有百分之二十六的森林面积与大部分湿地受到污染。居民被迫背井离乡、逃难般四散。从这些数据里你看出了什么?对!核泄露事件=战争。哦不!核辐射比战争更可怕。因为你看不到你的敌人,它潜伏在各种形体里,你无法与之作战。你呼吸的空气里有它,你喝的水里有它,你吃的面包和盐巴里有它,就连母亲哺乳婴儿的乳汁里也有它。你怎么躲?事故发生至今已经三十年过去了,切尔诺贝利30公里半径内的土地仍是禁区。拒绝人类、拒绝鸟兽、拒绝一切生命迹象存在。出事故的4号反应炉炉心,目前用石棺封住了,里面仍存有约二十吨核燃料。而根据数据显示,石棺处总共有超过两百平方米的漏洞和裂痕,放射性粒子还在持续外泄。在被辐射波及的地区,目前仍有许多人居住着,这其中包括本书作者的亲人和朋友。你需要了解的是,在切尔诺贝利事件中泄露出来的有毒物质多达几百种,其中铀的分解要十亿年,而钍的分解期要一百四十亿年。而人的寿命,撑足了也就一百年。这是以上那本书的背景知识。S.A阿列克谢耶维奇花去七年的时间,走访了切尔诺贝利事件幸存的所有相关人。隔离区的居民、消防员的遗孀、尚幸存于世的清理人、当事的官员、专业的物理学家……然后写下了这么一部口述史,来全方位地、客观地解读切尔诺贝利事件。悲剧发生的时候,生活在其间的人们对于核辐射一无所知。消防员们连防护服都不穿就去灭火。反应炉燃烧的时候天空出现的光比电影场景还美,人们抱着孩子,竞相涌出家门来观看这异象。隔离区的居民们被要求在三天内撤离,任何物品都不许带。为什么不能带?这是我们的财产呀!于是他们把家电、摩托车用各种方式偷运出污染区,把污染源分散到全国各地。军人奉命去清理现场,对于自己所身处的环境半知不解。什么是贝克?什么是居里?什么是毫伦琴?没人懂,军校里没教过。司机在露天烟尘中运送铲起来的被污染的地皮,拼上身家性命,只为了赚一笔可以买一套高级西装的钱。听说喝伏特加能防辐射,人们喝光了酒之后,开始喝含酒精的防冻液,结果中毒。政府和官员们当时在做什么?事故发生几天后,当地所有关于辐射、广岛或长崎,甚至讲X射线的书都消失了。当地官员说这是为了避免在民众中制造恐慌。他们听任居民们在辐射云下露营,在河边游泳、晒太阳,然后拍成片子散播出去,说是为了稳定民心。他们命令军队在一座无人的小镇连夜清理出一幢房子,用来拍摄一个婚礼,目的也是稳定民心。人民都选择相信那些科学家或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对于辐射,他们给出的建议是:没什么可怕的,只要记得饭前洗手就好。灾难发生后,原本当地有储备的浓缩碘可以投入水源,供民众防辐射用,却没有人敢下令投放,因为没有收到上级长官的命令,不敢动用。国家安排投放到当地的防毒面具,并没有发放给当地民众。为什么?地方官员解释:为了避免造成恐慌。最高领导人发表讲话,内空永远是:情况已在控制中。而事实呢?赶赴事故现场灭火抢险的消防员,因为接受了大量辐射,在14天内死去。有的全身发黑、身体肿胀如水桶、皮肤一片片碎裂……消防员怀孕的妻子因为不忍心离开丈夫,陪同护理了14天,最后产下了一个死婴。军人从事故现场回家后,扔掉了所有衣物,却留下了一顶帽子,因为儿子实在太喜欢戴。不久之后,儿子得了脑癌。污染区的居民想尽办法带走了家里一块门板,因为那块门板是家族纪念物。家族的传统是:家中任何亲人过世了,都要让其躺在门板上,直到入土为安。男主人曾经在门板上送走了他的父亲,切尔诺贝利之后,轮到他六岁的小女儿,躺上了这块门板。从切尔诺贝利来的女人都不敢再生小孩,有人愿意冒险,却生下无肛门无尿道只有一个肾脏的女婴,经受无数次手术却依然无法正常地生活。所有上过反应炉屋顶清理石墨的人,都在五年或七年内死去,死的时候,各有各的惨状。切尔诺贝利出来的孩子们,在操场上多站一刻钟就要流鼻血、晕倒。无数人得癌症、自杀。切尔诺贝利的居民,成了污染的代名词,没有人愿意靠近、接纳,哪怕是亲生的姐妹。书中有个黑色幽默段子。有人叫卖污染区出产的苹果,路人好心奉劝,说这样不行,苹果会没人买的。摊主说:没关系,卖得掉的,有人买给丈母娘,有人买给老板。切尔诺贝利的灾难,使得经受过战争摧残的心理学家的防线都崩塌了。那是一场怎样声势浩大的劫难啊!士兵们戴着面具和连指手套、穿着连体的防辐射服,进入那些被污染的村庄,拆毁村民的房子、捣毁他们的菜园、射杀所有家禽与宠物、掩埋水井、把树木锯成一米半长包上玻璃纸放进洞穴、把土地表层全部铲起运走……不明所以的村民们在胸前画着十字问士兵:这是怎么回事?世界末日要来了吗?士兵们无可奉告。被污染的不止是空气和土地,还有人心。隔离区的土地表层及地上一切物什,按规定必须掩埋到四米深的地下,要用玻璃纸隔离,掩埋地要经过测量,要选择高地,要避开水源。要求是这样,执行起来又不一样。经常是有人随手一指:就那儿吧。挖多深?挖到有水为止。隔离区里,有投机商人用伏特加贿赂军人,运出被污染的家具电器转卖到度假小屋。那些被埋入地下的物什,过了些时日,又被人偷偷挖出来,流落到了二手市场上。产自污染地区的牛奶无人再购买后不久,市面上出现了许多遗忘了包装的牛奶。送入隔离区的补助品走了一圈,又被走私出来。商人、警察,中低阶官员都从中获利、以此为生。总共有超过五十万人参与了切尔诺贝利的清理工作。他们中最多的是军人,此外还有司机、矿工、建筑工人、各行业的专业人士。军人中有些刚刚从阿富汗的战场上下来,却马上被叫去切尔诺贝利。一开始被告知只需要去二十几天,结果一去就是半年。还有些人,根本不知道自己要去的是什么样的地方。更有些人,接到通知书的时候,都不知道自己是自愿要去那里的。他们没有专业防护地暴露在辐射之下。最先进的机器人都会因高辐射发生故障的反应炉屋顶,他们赤手空拳去清扫,因而得着了一个“绿色机器人”的称号。这些英勇地走上反应炉屋顶的人们坐在一起,冷静地讨论着执行任务回来后的生存期限。五年?七年?口气像是医生在谈论一个病例,当中没有恐慌。无论是自愿去清理还是被强制执行命令,这些军人们都说,他们没有后悔过。不需要什么崇高的誓言,这是责任所在。比起自己的身家性命,他们更在乎的是:俄国会不会胜过美国,成为最伟大的国家?航空飞机哪家强?他们谈论国家的命运和宇宙的法则,就是不谈自己的寿命。这是一个时代的意识形态,是一代人的宿命。而他们为之奉上血肉之躯报效的国家,却一直以谎言回报他们。军中有法令规定:如果有士兵受到超过25伦琴的辐射,他的长官会因令部属中毒一事去坐牢,所以,没有士兵接受到超过25伦琴的辐射,哪怕上限为200伦琴的测量表在所测地爆表。一个上校死了,挂牌上写着他受到的辐射剂量为7贝克,而实际上是600贝克。辐射探测仪上显示的数字是一组,而在报纸上出现的数字则是另一组。军人们说得最富荒诞意味的一句话是:从阿富汗回来,知道自己可以活下去了,但切尔诺贝利则在回家后把你杀死了。他们一个个成为烈士,得到荣誉的勋章,但政府允诺奖励他们的汽车、公寓,最后都随同他们的生命一起,飘散在风里。他们被称为英雄。每一个英雄背后,都有一群至恸的家人。他们无法从冰冷的勋章中得到安慰,他们需要的是一具温暖的肉身。“如果我早知道他会因此生病的话,我会把家里的门都锁上,我会站在门口挡着,我会用家里所有的锁,把每一扇门都锁起来,不让他离开。”一个清理人的遗孀如是说。我想起伊夫。邦廷的绘本《爷爷的墙》。小男孩由爸爸领着,从很远的地方来到华盛顿特区的越战纪念墙,从上面刻着的五万八千个士兵的名字里寻找爷爷的名字,找到后拓下来,带回家。那是一个荣耀的名字。但是,小男孩在心里说:我更愿意爷爷就在这里,带我去河边,告诉我扣好外套的扣子,因为天气很冷。《我不知道该说什么,关于死亡,还是爱情》这本书的作者S.A阿列克谢耶维奇是今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她擅长纪实写作,喜欢让事实说话。每写一本书,她都要花上几年时间实地走访,获取第一手资料。如此用心良苦,但她在自己的国家并不受待见。当官的人讨厌她,因为她写出了这个国家藏污纳垢的一面。那些被她采访过的人也恨她。因为他们没有意识到,那些从他们嘴里说出来的事实变成文字之后,是那么沉痛黑暗。他们简直不敢相信那样的事情居然在自己身上发生过,不愿意承认自己经受了那么多年无意义的痛苦。遗忘,是否就可以当作这一切不曾发生过?如果最终目的是这样,我们是不是就不应该再记得?说实话,如果不是在“单读”公众号上读过本书其中的一篇文章,我估计较长时间内都不会去碰诺奖新红人的书。一直以来的读书怪癖是,大热的书通常都不愿急着去读,更愿意等着机缘巧合。那一天,路过曾经工作的书店,看见它与该作者的其他书一起码着堆,冷清地孤傲着。拿起一本来翻,店员在边上说:这本书卖得不好,进得还很多。我笑笑回答她:没关系,就这么放着吧,总有些人会买的。然后,我买走了其中一本。

用笔尖抵抗遗忘

“我时常觉得,简单和呆板的事实,不见得会比人们模糊的感受、传言和想象更接近真相。为什么要强调这些事实呢,这只会掩盖我们的感受而已。从事实当中衍生出的这些感受,以及这些感受的演变过程,才是令我着迷的。”斯韦特兰娜·阿列克谢耶维奇在《我不知道该说什么,关于死亡还是爱情:来自切尔诺贝利的声音》(之前译作《切尔诺贝利的回忆》)的后记中写下这段话,似乎在阐明自己写作的心态。的确,与许多用心记录事实的纪实作家相比,阿列克谢耶维奇更迷恋内心的真实,迷恋那些潜藏在记忆深处悲痛的碎片。在3500伦琴、23%国土这样巨大的数据面前,每一个亲历者所承载的精神空间往往容易被忽略和遗忘,于是抵抗遗忘便成为一个有良知的作家的必然选择。  这个选择也促使阿列克谢耶维奇形成自己独特的写作策略,即在“写什么”的问题上选择大事件中的小人物,在“怎么写”的问题上采取零干预的方式,全部由每一个个体的心灵独白去呈现。正是这样深度还原的做法让我们看到一个本来看不见、不确定的世界,也让她有别于其他作家,成为这段特殊灾难史中无法绕过去的人物。  直面灾难的叙事是如此需要勇气。面对灾难,我们看到太多的控诉和赞美,甚至粉饰,却难得这样平静地回溯。阅读这样一部记录受难者心灵史的书,我们会从碎片化的叙述中看到似曾相识的东西,会不无荒诞地看到切尔诺贝利出事之后,许多人不知道什么是辐射,以为喝一喝伏特加就能抵抗辐射,消防员没有任何防护就去参与灭火,图书馆里关于原子理论的书被清扫一空以防被人们知道真相。卡夫卡说:“不是每个人都能看见真相,但每个人都能成为真相。”真相是怀孕的妻子必须看着自己的丈夫一点点变成核辐射污染源,从一个健硕的男人变成全身肿胀不断咯血的病人,最后连骨灰都必须特殊处理;真相是从此地球上多了一种叫“切尔诺贝利人”的生物,大家都会躲避他们。“我看到一个孩子——他是在爆炸后两个月出生的,他被取名叫安东,但是大家都叫他原子人……孩子们画着切尔诺贝利的涂鸦,画里的树是颠倒的。河里的水不是红色就是黄色。他们画着画着就哭了。”精神家园的丧失与肢体的残缺一样令人难以忍受。来自坚硬现实的支撑让作家获得一个更为完美的视角,让她有足够的空间俯瞰和选择。阿列克谢耶维奇不但关心枕头上的头发、铁盆里的鲜血,还关心广播里的谎言、失效的辐射检测仪、遗孀的婚恋、被贩卖到黑市的救援物资等等容易被忽视的盲点。她为我们保留了来自真实历史那最原始的声音,摄影师、教师、医生、农夫、政府官员、历史学家、科学家等等来自不同阶层拥有不同身份的人们,他们有不同的政治立场,不同的情感模式,都在这里获得了平等的表达。  阿列克谢耶维奇获得2015年诺贝尔文学奖之后,非虚构文学的话题重新被提起,许多人甚至认为非虚构写作即将迎来春天。我在她的作品中,却常常混淆了虚构与非虚构的界限。切尔诺贝利像是大地上的一朵恶之花,但它的警钟长鸣并没有让我们的世界变得更加值得信任。以前为了讲清楚新闻和小说的区别,我曾非常自信地写道:“大概没有人会去阅读一百年前的新闻,但我们会去阅读一百年前的小说。也就是说,一百年前的小说比一百年前的新闻事件,在剔除整个故事框架之后,还有一些东西是人类永恒关切的。”现在,现实的荒诞感远远超过我们的想象,当下的现实不断在给作家制造新的挑战。而阿列克谢耶维奇化繁为简,在灾难和战争面前,她不再依赖廉价的想象和虚构,而是直接采用亲历者作为自己笔下的人物。这并非意味着虚构不再重要,相反,在选材、剪接、切入角度等方面她仍沿用了许多虚构写作常用的方法。换言之,假设切尔诺贝利是一场虚构的灾难,这部书仍不失为一部优秀的作品。  对于非虚构写作而言,眼睛所见决定了笔尖的方向,有效的细节构成了深邃。阿列克谢耶维奇用文字告诉我们,来自真实的冲击力是如此巨大,来自核灾难的眼泪是需要一代代人去铭记和承担的。在如此巨大的史实前面,任何的抒情都是虚伪的,任何的轻浮都将是罪恶。我们透过这样的灾难叙事重新去体会绝境之中人的恐惧、愤怒、无助和可怜,也同样在这样的文字中看到坚贞、感动、忍耐和忘我的牺牲。在这本书里,作者无意为我们展示伤口上的鲜花,而是为了警示和勇气,为了让我们更好地去拥抱那个未知莫测的未来。转自:人民日报作者:陈崇正

令人痛到骨子里的伤痛文学

离读完这本书已经是隔了一个期末考和一个月的田野,可当我重新翻阅这本书,每个文字——即使只是翻译过来的——透出来的绝望与无助都将我的喉咙深深扼住。好像是最令人深刻的记忆会表现在那个人生命中的一切,永远无法剥离。在切尔诺贝利这场灾难中,国家在“努力将危难降到最低”,迅即调动所有资源,人力、金钱、精力去“解决”这场灾难,因此一大批的工作岗位上的人都要过去,譬如书中的清理人、科学家、消防员,国家用巨大的力量将这群人聚集起来,就是为了解决灾难。可远远超出所有人意料的是,解决灾难本身也成为新灾难。那些赶赴灾难地的人,给自己和自己的家庭带来了灭绝,不仅付出了生命,还因此葬送了一个家庭;那些爱着这群人的人们,失去了生命的支撑,却得不到任何补偿——我是说心灵上的补偿;那些被救或被救不出的人们,对此毫无知觉,自己也面临着灾难。原来的这场灾难,葬送了一片土地,土地上的人们,还有这片土地上的一切生灵,以及可能人类再也见不到的生气。而同时,这场灾难,也将人类的足迹,远远地拒之门外,似乎是要让人民永远记住发生过的一切。它就是整个人类记忆中的伤疤。这个整个人类记忆中的伤疤,叫做:切尔诺贝利。

1政府,非五毛党,告诉真相引起恐慌,理解,不告诉人民真相后果更严重,政治水太深,暂不论2与我国天朝人民相似的乡土情节和热爱土地3想喝伏特加4钱怎么都能挣,命只有一条5向英雄主义和奉献精神致敬6人民愚昧是悲剧事件继续恶化的后因7切尔诺贝利人:我们做错了了什么,爱情,婚姻,小孩,亲人,自己,要承受代价8事情没完结,俄罗斯尚有核芯,某邻国也不是省油的灯……泄露等机密,得问GOD9应该恐惧的不是过去,而是未来10你党同我党,真是一对好朋友11做出决策的是政府,承受代价的是人民12感谢有此书,你我都应该明白,再真实,真相还是要比这丑陋一百万倍。

这一切的意义

看书的这几天,一直在思考看这样一本书的意义究竟是什么。我原以为,会是一本关于切尔诺贝利核爆事故的全面调查采访:事故发生的原因、发生后官方采取的行动、个体的遭遇,从宏观到微观,从数据统计到真实感受,这样才能对这一事件有完整的认识。不过在写下这些期待的时候,我也突然发现,这样庞大的内容绝不是一位作家可以做到的,这样的期待,太不切实际了。这本书,是许多个灾难亲历者的诉说,他们有的平静、有的疑惑、有的愤怒、有的语无伦次,最让我印象深刻的还是一头一尾的两个故事,她们一个是事故发生当时去救火的消防员的妻子,一个是事故半年后参加清理现场的清理人的妻子,相同的是,她们对丈夫的爱,那么炽热那么浓烈,于是在他们离去后,这爱也格外凄凉绝望。那么,我们看这本书,是否仅仅只是看到核辐射那恐怖的伤害、政府的欺骗不作为,那么除了同情和咒骂,我们还能得到些什么、留下些什么?对于那些历经创伤的人们,我们的同情廉价而虚弱乏力。

Picture.v

这本书的时候,我想起来一个英语单词,picture,作动词用,意思是想象当时的情景。在苏联统治中的一天里,切尔诺贝利的核反应堆发生爆炸,火光四溢,漫天星火,从远处看,火光红红绿绿蓝蓝,犹如科幻,天空不时下起“黑雨”,万物发光,动物发疯,每一寸空间有不定量的核辐射,比正常高出数倍数十倍贝克或者伦琴。这是一场没有战火硝烟,取而代之的是原子的入侵,切尔诺贝利人不会痛快死去,只有无助绝望地见证着自己身体不断的恶化,最后痛苦尖叫地离世,即使还活在世上,也没有任何的期盼,不能回家,儿女没有未来,他们成为了名正言顺的“切尔诺贝利人”。而政府,则一边忙着封锁一切消息,对受害人宣城一切平安;一边以国家的名义和数倍的工酬吸引军人以及科学家前往灾区,不管后事。官员们则在后方安安乐乐,转移财产以及搬走。我来假设一下,假如政府当时立即宣布真相,调动各方力量来调动一切资源,首先撤离当地民众(不管他们是否愿意),然后派遣军人以及科学家(他们注定牺牲),这样结果会怎样?结局应该也是不容乐观,因为核反应堆实在是人类现时为止最恐怖的杀伤,人类能做的只能是最大限度地减少伤害,而不能完全抽身。无论如何,知道真相,是我们最基本的权利,无论好与坏。政府:封锁消息,以高报酬引诱军人前往挖土救灾,派遣科学家前往指导作业;官员们则私底下转移居处,把子女移出受灾区,并嘱咐他们不要和切尔诺贝利人玩。军人:既然有几倍的工酬,还有伏特加,何乐而不为?……我们不只得到了勋章,还得到了永不会被治愈的疾病,最后是不定期的死亡。……我对不起我的妻儿,妻子都离我们而去。科学家:即使知道真相,也不能说出。当地居民:世界末日来了?但是这里是我的家,我不可以走。……究竟这里发生什么事了,有人可以告诉我吗?……我知道了现在世界上只有两种人:切尔诺贝利人和非切尔诺贝利人。……我们的下一代还怎么继续活下去?下一代还可以有下一代吗?……生活依旧要继续,我们只能当做没事。非当地居民:你是切尔诺贝利人吗?动物:被抹杀被清除,彻底从这个世界上消失。

切尔诺贝利

切尔诺贝利读完了阿列克谢耶维奇的《我不知道该说什么,关于死亡还是爱情》,体内有一股悲凉之气,不知如何表达。这种无奈,这种沉静的绝望。每个人像是对的,又是错的。不知该支持谁的做法,谁的观点。切尔诺贝利是人类的灾难,甚至是悲剧。每个人都是受害者。我们似乎可以听到白俄罗斯人内心的嘶吼:为什么这样残酷的灾难要降临到我们的头上? 五六岁的孩子在问“妈妈,我能生孩子么”?“妈妈我想活下去”。印象最深的是一位受核辐射的母亲生下了一个只有嘴巴的畸形孩子,这意味着“他”只进不出。显然,他的生命只是昙花一现。无数次的手术只能多维持一点点的时间。其母亲最后的哀求:求你们救救我的孩子吧,你们带走他吧,把他当实验吧,只要他能活下来。孩童求生的欲望,微小的生命,未体味到人世间的欢乐就已凋谢。每当回忆,不禁战栗。生命,为何如此脆弱?命运,为何如此不公?年轻的青年不敢结婚。一位少年向喜欢之人表白,他们说了这样一句话——男:我想和你在一起,女:可是我们又不能生孩子,因为你来自切尔诺贝利。现实令人悲痛,战胜了战争却逃不过看不见的伤害。核反应堆爆炸当晚,人们以为只是发生了火宅(他们也是这门公布的),随着消防队员的不断倒下,他们增加了人手,大火于第二天扑灭。其中一名消防员因直接受到辐射的污染在14天内离开了人世。一个人,一个人在14天内死掉。于是,一夜之间,一座城市瞬间转移。被遗弃的小城再也没有了往日的繁华。人民不想离开自己的家乡,他们经常偷偷的回来,躲在森林里,生怕士兵发现。为了疏散人民,士兵经常驱赶着不想离开的人。他们拿着铲子,把各个院子的地都重新挖开。牛奶也不能喝了。他们还拿枪射杀那些受了辐射的人。就连动物,这个被人类遗落的生命都逃不开辐射的威胁,他们不准离开这里,因受辐射有些动物已经变异,死亡。有些则因没有食物互相残杀。该怪谁呢,工程师,设计师,操作员(当时很多人认为是操作员的操作失误造成的)。人们眼里只有迷茫。切尔诺贝利,一座听到就让人胆战心惊的城市。因为核辐射永远成了人们害怕的名字。白尔罗斯人,一个听到就让人想到切尔诺贝利悲剧的民族。他们战胜了战争却输给了辐射——被称为人类科技的失败

听一听来自切尔诺贝利的声音

来自切尔诺贝利的声音它是这么一本书,第一页就吸引了我,第一章就赚足了我的眼泪,之后的每一章都让我想为它写一篇书评。这本书的故事背景是在1986年,位于乌克兰北部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发生爆炸,其辐射量相当于400颗美国投在日本的原子弹,8吨多强辐射物质泄露,尘埃随风飘散,致使俄罗斯、白俄罗斯和乌克兰许多地区遭到核辐射的污染。作者是一位白俄罗斯的记者,她的作品在2015年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她用与当事人访谈的方式写作纪实文学,记录了这场切尔诺贝利核事故。纽约时报曾评论说“每一页都是奇异而残忍的故事,就像那些残留在幸存者身上的辐射一样。”第一个受访者是当时在第一时间奔赴爆炸现场灭火的消防员的妻子,她用她的经历叙述了这场灾难的过程。“我不知道该说什么,关于死亡,还是爱情。”这是受访者开篇说的一句话,对她来说,爱情和死亡在这场爆炸发生时,同时向她袭来。她和她的丈夫才刚结婚,她一直不知道自己有多爱她的丈夫,而当死神侵犯时,她才明白自己有多爱他,哪怕当浑身被辐射包围,浑身是伤的丈夫奄奄一息躺在床上时,哪怕当所有人都和她说“你要知道 那不是你心爱的人了 他甚至不是人了 是核子反应器 ”时,她还是一秒都离不开她的丈夫。她瞒着怀孕的事实,闯进医院,陪伴了她丈夫最后的14天。她的丈夫下葬时,尸骨都不给带回家乡,因为他是英雄,英雄只属于国家。我想起了去年天津的那场可怕的爆炸,多少消防员牺牲,多少原本幸福的家庭变得支离破碎,毁掉这一切的不是天灾,而是人祸。想想多可笑,最终毁灭人类的还是人类。让我印象深刻的还有一个被辐射污染刚出生的小女孩,她出生时不是婴儿,而是一个袋子,她除了眼睛之外没有任何开口。其他和她一样的婴儿都没有存活,但她没有死,她的父母很爱她。她的父母晚上在亲吻时都颤抖害怕,觉得那是罪过,牧师让他们为他们的罪孽祈祷,可他们杀人了吗?有罪的真的是他们吗?他们是受害者,可谁又能为这场罪孽买单呢?那些灾难过后幸存下来的人们,对他们来说,生孩子是一种罪孽,爱人也是一种罪孽。他们困惑,没人能帮他们解惑,剧场不行,电影也没办法,契科夫和托尔斯泰也解救不了他们。你有没有听说过日本广岛的“被爆者”?他们是原子弹生还者,只能彼此通婚,“你们从哪里来” “切尔诺贝利”,他们就是那么一群切尔诺贝利的被爆者。我们敬佩那些在爆炸后还依然往撤离区镇守的士兵们,有些人的妻子怀孕了,有些人的孩子才几个月大,三分之一的人遭到灼伤,大家都咒骂自己,可他们还是去了,那是男子汉才会做的事。有个士兵没有将自己被派去切尔诺贝利的事告诉父母,他的弟弟在新闻上看到他的照片,拿去给妈妈看,弟弟说“你看,他是英雄。”而她的妈妈却哭了。那些士兵从阿富汗回来,他们知道自己可以活下去,而在这里刚好相反,辐射在他们回家之后才把他们杀死。书里一篇篇文章采访着孤独死守撤离区的老婆婆,失去女儿的父亲,隔离区的摄影师,还有寻人启事,清理核电厂的死士军人。“我还能说什么,你总得活下去。”“我告诉你,这里没有英雄,没什么值得书写的。”“去墓地排队,最高的人先死。”这些都是人们的无奈。「我说:“看看这块土地多么美丽”太阳照耀着森林和田野,余晖仿佛在与我们道别。“没错,”一位会说俄语的德国人说,“是很漂亮,但是被污染了。”他的手里症握着一个辐射测量计。这时我才知道,只有我的眼里才看得到夕阳。这里是我的家乡,这里是我生活的地方。」

历史到底给了我们什么

我总觉得,对于一个爱看书的人而言,如果开始看一本书,无论再苦涩难懂,再不好看,也应该认真的看完,这是对作者的尊重。然而每当拿起这本书,总觉得犹如千斤重,因为每一页纸,都浸满了血和泪。书中写了什么?是官僚主义阴影下苟延残喘的人们,是愚昧无知却渴望和平与温暖的人们,是在党和道义的枷锁下不得不向前的人们,是在一切都结束后被历史遗忘被生活抛弃的人们。在一个蔑视人民的地方,用简陋的防护工具和勇气去承担他人错误的英雄,只是这些英雄,怎么看,都是满满的悲伤。S A 阿列克谢耶维奇用最简单的写法带给我们一片被遗忘的世界。那些读过书都记不住的长而难的俄罗斯名字带来的一个个故事不仅给我们事件发生时的真实场景,还有那绕梁不断的绵长回音。而我觉得,这本书的意义并不止于此,它不仅让我们看的了一个重大历史事件后隐藏的悲剧,还给我们对于现代社会的反思。同为社会主义国家,并且是更为夸张的两千年官僚主义的历史,我们的政府是否也是如此,为了自己的私欲蔑视人民,隐藏消息,虚情假意用谎言搪塞,然后高喊着一切为了人民的可笑口号呢?更为可怕的是,五千年的文明古国,为什么在近代没有出现过这样的深刻反思呢?1840鸦片战争开始的苦难,到1966文革的荒诞岁月,难道就这么被遗忘?外国人可以将一件事,变成一个警钟,而我国百年的苦难,可能早已把警钟敲烂了,以致现在再无声音。我在看完整本书之后做了一个梦,我在灰色的战争中躲避着战火,压抑又恐惧,但在我的旁边,一直有一个朋友,默默的在不断给我帮助。或许这就是阿列克谢耶维奇和她的书的意义,他们帮助不了那些记忆中的人掏出苦难,但最起码,让他们知道,自己从未被遗忘。

我想它其实是一本寓言

当刚刚拿起这本书的时候,你也许不知道“切尔诺贝利”是什么,人名?地名?还是什么莫名物品的称呼。可当你看完最后一页时,我相信“切尔诺贝利”这五个字会深深的刻在你我的记忆中。整本书没有任何修饰,作者没有发表任何评论,只是一篇篇幸存者的口述,也正是这些最简单,最真实的话语触动你心底最深处的颤栗。是的,颤栗!就像那些残留在幸存者身上的辐射。书的封面是那么的美好,可现实却如此的惨绝人寰。关于这本书,我读到开篇后就几乎就没有勇气再继续下去了。你无法想象其核辐射量相当于日本广岛原子弹核辐射400倍的切尔诺贝利居民是如何面对死亡,如何面对爱情的。你也无法想象那里英勇的人民是如何面对政府,如何面对信仰的。民众的故土难离,壮士的英雄主义,政府的掩耳盗铃。这一切的一切,都应该让我们庆幸,仅仅是活着,家人与我都健康的在这里,这就是最好不过的事情了。掩卷后,我不知该说些什么,关于死亡还是爱情。我想它其实是一本寓言,让我们祈祷悲剧不再发生!

《我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关于死亡,还是爱情》读后感

人类历史上最惨烈的科技悲剧,阿列克谢耶维奇的复调书写是对我们时代的苦难和勇气的纪念她看遍了他人的痛苦,同时她自己也是灾难的 受害者。多少幸福的家庭毁于一旦,多少爱情不再有正常的结晶。政府与管理者的专权,不知情老百姓的无辜死去。小孩子的天真无邪,妻子的声嘶力竭,丈夫的义无反顾。一个个的家庭因此支离破碎。贪婪不知情者在巨大利益的诱惑下去清理灾后现场(无异于自杀)。政府不允许任何的报道,拍照,但外界人民有权知道真相呀。愿灾难不再,死者安息,与灾难,战争之地的人相比,此刻身处和平国家的我们是何其有幸,我们更应该好好珍惜,好好呵护着来之不易的安逸生活,但也不应死于安乐,忘记曾经被侵略的耻辱,落后就要挨打,热爱和平,热爱生活。

最深沉的痛

看了几页开始哭,看了几页说不出话来,看了几页失眠了一整夜。咳嗽、头痛,感冒。生命是怎么样的脆弱,死亡的阴影又如何轻易的毁掉一切。英雄,英雄是怎么样成为英雄的?痛苦,最深沉的痛苦,无法被遗忘,也无法被提起。神仙打架,凡人遭殃。苏联政府的作为在灾难本身之外,让我感到另一种恐惧。官僚主义,被圈养的失去独立人格而不自知的人,一个真话被管制、谎言弥漫的世界。这引发了我在社 会制度上的思考。此处不做赘言。最深沉的痛无外乎灵魂之痛。所以第三个层面是个人。个人在这样山崩地裂一般的灾难面前如何自处?上帝会伸出援助之手吗?在我看来,切尔诺贝利象征的是生命最深的本质——无能为力和永恒的虚无。先说无能为力。无能为力背后隐藏的是一个残酷而简单的事实:生命的脆弱,人在某种程度上与猪狗无异。这是人的生物本能。其次是永恒的虚无——既然如此,那我为什么而活——人生的意义,这是人生物意义之外另一层存在。对于我们而言这是个无关紧要的问题,因为我们只要一步一步生活下去就行了。但是对于切尔诺贝利而言,这是急切而深刻的问题:突如其来的核事故是天降之灾,摧毁了原有的一切——毁天灭地之后,过去的一切,传统和文化被重创之后,人在生物层面的活着之外,还有什么意义吗?(自从上帝被证伪以来,很少有人能把人生意义寄托与不存在之物了)这引申出了一个很有意思但又似乎没有意思的话题:我为什么而活——金钱?名利?还是,其它某样东西?(人啊,真是痴念永无止境呢。)所以,我才觉得每个人都需要重构自我意识。对于个体而言,这才是这本书给我最深的思考,尤其是在如此相似的社会制度之下。如此做一个有独立自我意识的人?如何才能获得长久、无畏的快乐?

在这本书的面前,一切评论都是苍白

2015年10月9日下午,我在“一个”的微信推送上面看到了这本书的第一篇《孤单的人声》。我反复看了三次,一个字不落,期间保持沉默不语,然后把它分享在了我的朋友圈,一个字也没评论。我很少这么做,所以显得有些反常。朋友看我怪怪的,问我,怎么分享了文章一个字都不说。我说:“我一个字也说不出来。”然后,我开始疯狂的思念他。想跟他一起吃晚饭。他告诉我说晚上要去带游泳课,所以时间恐怕来不及了,让我自己把晚饭吃了。可是我很害怕,不管怎么样我都一定要在今天晚上见到他,牵他的手。要不然我一整个晚上,明天一整个白天都会心慌害怕。我吵着让他必须跟我一起吃饭,他无奈的答应了。我跳上他自行车后座,搂住他的书包,把脸贴在上面,听他讲话。我想到下午看的故事,露德米拉最后一次拥抱瓦里西的时候,瓦里西身上遍是伤口,掉落的细小皮屑附着在露德米拉的身上,体内在不停地释放核辐射,不仅辐射了露德米拉,也辐射了她腹中不足月的小宝宝。而他现在依然健康美好,我的世界好像就有了光一样,其他什么都不重要了,我只要他好好活着,健康的活着就好。到了食堂的时候,他一锁好自行车我就揽上去要牵他的手。他抓住我的手,软软的。我一直盯着他看,他觉得好奇怪,问我怎么了。我说,一会吃饭的时候告诉你。坐下吃饭的时候,他问我,怎么了。我想给他讲切尔诺贝利的故事,想给他讲露德米拉和瓦里西的爱情,想告诉他我多爱他。我发现不知道从哪里开始讲起他才会明白,我也不知道怎么样才可以在吃一碗面的时间里说完这么多事情。所以我结结巴巴地说了他们的故事,自己也有些不知所云,不知道他听懂没有。然后一起牵着手去了教室上课。走到教学楼底下,我说我到了,要去上课了。他松开我,我看着他,往后退眼睛不愿意离开他。他冲我一笑,比了比嘴型,象征着亲了我一下。我笑了,说:“拜拜。”转身进了教学楼。四个小时之前所有的心慌,焦虑,不安,思念,统统烟消云散。世界多美啊,我爱他。我从来不知道自己这么爱他。感谢这本书。感谢这个故事。

无处可逃

竟然在除夕读完这本书,心碎一地。第一次知道核泄漏来自几年前的福岛核事故,当时也无多注意这类事情。直至读了这本书,我对这个主题有了兴趣,很想了解更多,也上网找相关的纪录片和信息。核能真像双面剑,利用失当恐怕整个地方都毁了,无处可逃。这是记实型文学。都是由访问者的回答记录而成。我喜欢这样的文学作品,真实,复原历史。核泄漏真心可怕,那是看不见的敌人,却又无处可逃,让人们不得不离开家园。这事故也导致死伤无数,而且大部分都是延迟性的,影响几代人的健康。想想当时的情况真不是个惨字可形容,事故也由数以十万计的军人,清理人,矿工用健康性命为代价来清理现场,阻止泄露的进一步扩散。水能载舟,也能覆舟。政府的事故处理简直丧尽良知,不断隐瞒,令更多人民受害。计划经济下的前苏联再怎么强大,失去民众的信任,最终还是走向崩裂。身处这么一个科技时代,科技灾害几乎是灭顶之灾。我能做的也就是多储备逃生技能,尽自己能力保护我的家园。

天地以万物为刍狗

我真的不知道该说什么!当看到“那是收容严重辐射中毒的医院。十四天,一个人在十四天内死掉。”当看到“在医院的最后两天,我抬起他的手臂,感觉骨头晃来晃去,仿佛已经和身体分离。他的肺和肝的碎片都从嘴里跑出了,他被自己的内脏呛到。……我没办法讲这些事,没办法用文字描写,觉得好难熬,都是我的回忆,我的爱。“当看到“有一天,女儿对我说,妈妈如果我生下一个残缺的孩子,我还是会很爱他。”她才读十年级,却已经在想这种事了。她的朋友们也一样,他们都会思考这样的事。我的朋友最近生了个儿子,是他们的第一个孩子。这对夫妻既年轻又俊美,他们的小孩竟然有一张裂到耳朵位置的大嘴,而且没有耳朵。”当看到”我当年二十三岁。”我的心里升起一股“天地以万物为刍狗”的无奈。这本书里的每一页都是残忍的故事,就像那些残留在幸存者身上的辐射。作者斯韦特兰娜·亚历山德罗夫娜·阿列克谢耶维奇新闻系出身,擅长用与当事人访谈的方式写作纪实文学,曾经记录了二次世界大战、阿富汗战争、苏联解体等人类历史上重大的事件。而这次,她把视角对准了切尔诺贝利事故。冒着被辐射的危险,采访了大量的当事人,看遍了那些受害者的痛苦,见证了无处可归的人们。我相信,也许作者想过很多表现手法,去展现那场人祸,但是最后发现,除了记录,她不能再做更多。因此,书中的每一个章节,作者化作当事人,用第一人称的口吻,叙述着那段人类无法理解的历史。于是乎在受访者的独白中,我们看到了那些幸存者的悲惨故事:丈夫离去的寡妇,肚子里生下来的孩子是畸形的,只能丢掉的妇人。要找自己哑巴邻居的好邻居。进村来不知所措的士兵……阿列克谢耶维奇用最接近当事人身份的笔触,个别章节,甚至直接引用当事人说的原话,为我们拼凑了那一段骇人的历史。即使读者没有经历过,但从那些叙述者的声音里传达出来的:愤怒、恐惧、无知、艰苦、英勇、同情和爱,却让每一个读者感同身受。只希望,这样的灾难不再重现!

最无辜的他们

最无辜的他们啊,他们做错了什么呢。切尔诺贝利人民辛勤劳作,养家糊口。他们在农场里过了一辈子,与大自然为伴,从来没想过灾难会发生在他们身上。甚至在核爆之后,善良的他们也丝毫没有怀疑,不相信风平浪静的生活怎么会有危险。最可怕的是没有硝烟的战争,最可憎的是蒙蔽人民视线和封锁信息的执政者。更要命的是还要把更多的无辜的人牵扯进来。他们有身强力壮的尚未结婚的年轻人,有一家之主,有科学家,有政府人员。他们都是这场灾难的受害者。还有年轻女孩,她们不能恋爱不能结婚,因为生下来的孩子存活率几乎为0。那些被抓壮丁抓去清理核爆现场的人,回来之后都相继死去。而在死之前,光是书中描述的惨状已经让人揪心。他们做错了什么呢?他们不过是想好好过日子,平静地过完这一生。没有经历过的人无法感同身受,在地铁上差点哭出来,也不足以说明我体会到了那种痛苦。那应该是一种无以名状的绝望。只愿人间不要再有这样的苦难。

战争是人们可以理解的,而切尔诺贝利呢?人们对此哑口无言

这不是一本小说,应该算是一本受访者的独白合集,切尔诺贝利,这场巨大的灾难,诞生了一个个奇异而残忍的故事,书中没有精细的情节设计,没有华丽的语言,有的只是一个又一个切尔诺贝利人略显语无伦次却真实得让人骇然的切肤之痛。直到如今,一千万白俄罗斯人中,还有两百万人住在这块有毒的土地上,地底下的生化坟场中,还掩埋着上千只被射杀的动物,这里是一个巨大的恶魔实验室。这不是战争,没有枪林弹雨,战争中万物都被摧毁,死在当场,一了百了,战争中的幸存者可以欢呼他们的劫后余生,但这里比战争更可悲,田野如常,村庄如常,美丽的溪流和草地如常,你或许只会被告知一些完全看不见的东西来了,然后这个东西会摧毁整个世界,还会爬入你的体内。更多的是,那些奔赴现场的清理者、消防员、司机、三十四万参与善后的士兵,他们戴着单薄的防护,用未知的延后的死亡,换来了奖金和勋章,他们被叫做英雄,可是信息的不对等,所谓防止恐慌而说出的不得已的谎言,让他们中很多人根本从未认识到后果的可怕。而那些世代住在那里的普通居民,更是在官方的撤离和自发的反撤离中莫名地来来往往 。空荡荡的家园,破门而入的流浪者和盗匪……当我看到描述中,外面的孩子玩过家家,而那个切尔诺贝利的孩子却只玩给娃娃看病的游戏,打针,量体温,吊点滴,最后娃娃死了,她帮娃娃盖上白色床单,游戏终结;当另一个六岁的孩子在睡前轻声说:“爸爸,我要活下去,我还很小。”这是一幅多么诡异的末世画面,真的觉得心好冷。就像文中说的那样:“战争是人们可以理解的,而切尔诺贝利呢?人们对此哑口无言。”

风险管理的人文视角

关注这本书是因为在保险学中经常讲到切尔诺贝利事故,历史上一次比较典型的风险管理失败的案例,不管是事前、 事中还是事后,前苏联缺乏必要的风险处理手段和方式,导致了一场至今其影响仍然难以消除的灾难。这本书给人的感触和很多女性视角的战争作品、回忆作品类似,那就是用感性的笔述说悲伤的故事和深沉的情感。第一则和最后一则回忆都是关于爱情,清理人的遗孀回忆切尔诺贝利前后,我们无从指责当时当地政府的做法,在历史面前,没有人能得以幸免,不管是普通民众、种地的老奶奶、村落里的书记,还是核工程学家。生命是有限的,可爱情是无限的,那些清理人早已离开,他们的下一代很多得了癌症,然而他们的妻子坚强的活了下来,连同艰难困苦中的爱情回忆。科学没有国界,可是每一个科学家都有自己的祖国。书里一段回忆,是白俄罗斯的顶尖核工程学家,在消息被封锁的情况下大声疾呼要求民众从污染区撤离的故事。他提到,白俄罗斯当时的领导对他的建议嗤之以鼻,作为前苏联的功臣很快得到了升迁,而白俄罗斯的普通民众却因为这种不作为收到了极大的伤害。时过境迁,短短几年里,不管是科学家还是政客,都面临了前所未有的价值崩塌和历史巨变,历史的车辙碾过,每个人都不只是见证者,而是亲历者。最后,关于高科技风险管理和核风险管理。没有人能阻挡人类探索未知的脚步,联想到《火星救援》,人类在探索外太空,也在探索自己所没有驾驭的资源。探索宇宙的风险是一定客观存在的,而开发和利用核能源的风险也是客观存在的,然而面对这类风险,单纯的风险避免是不可行的,一定要加以强有力的风险管理手段,做到安全系数最大化。

感官不适的书和不幸的人们

这是我读过的第一本,读完的第二本(第一本是《二手时间》),SA.阿列克谢耶维奇的书。比起《二手时间》里那些被时代变革洪流裹挟的人们来说,《来自切尔诺贝利的声音》里人们的遭遇很难找到适合的词语来形容。我不想再引用任何关于这场核灾难的数据。对于当局者而言死亡单纯的只是些累计的数字;对于当事者而言死亡只能是1。我只想说两点。关于这本书。这是一本能使人感官不适的书,一本书可以使读者有高兴、悲伤、紧张、害怕……等观感,但这是我看过的第一本能让生理上感觉不适,又能触及到内心的书。而且短短两百多页,需要分多次阅读,因为你需要一些勇气或者其他什么东西,缓解阅读压力。关于里面不幸的人。书中有两种人最不幸,第一种是为了国家义无反顾,却被祖国第一时间就抛弃了的人们;第二种就是爱上了他们的人们。这就是为什么最新出版的这本书,有了这么一个蹩脚的名字——《我不知道该说什么,关于死亡还是爱情》。

我不知道该说什么,关于悲伤与后科技时代

每一页,每一个故事,每一个人物都那么鲜活残忍地展现在你面前,那么美丽的国土却被核辐射深深污染,但是经过斯大林时代以及战争的摧残他们很多人已经被体制僵化,何况看不到的辐射,在世界任何地方都没有发生过的辐射让那里的人如何去理解,那么巨大的灾难在机器失灵之后人却不得不去抵抗,他们为了信仰和民族而战,他们心里只有我们而没有我,他们赤手空拳去与看不见的辐射做斗争,但是掩盖真相,弱化事实是那个国家惯用的做法,在切尔诺贝利发生之后也依然一以贯之,当然人们的无知与不了解使得他们只靠着勇气迎难而上,他们以为还会像战胜战争那样无敌不克,但是核辐射的治理却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不仅是对当时人们的影响,是对子孙后代的影响。想象那些畸形的儿童和那些从切尔诺贝利回来的丈夫和儿子,以及他们受苦受难承受了那么多悲痛的妻子,母亲,对科技发展的恐惧油然而生,虽然科技是中性的不承担道德伦理,但是一旦利用不当造成的灾难和后果是无法想象,也不是几个人谁可以承担和弥补的。后现代化的科技异化人类已经不再是幻想,怪不得那些切尔诺贝利的孩子都幻想去外太空,因为他们真的好像外星人似得,对他们来说好像世界末日,但是他们还是要活下去。没有什么比活着更重要。切尔诺贝利那么大灾难发生后我曾以为大家会逃之夭夭,四处避难,但是作者却告诉我们有更多的人去往那里,因为他们被更大的,现存的生存危机所逼迫——战争,机枪射击的危险看起来比那些看不到的辐射危险很多,至少切尔诺贝利已经被遗忘,他们可以在那里安静的生活,没有斗争,没有枪击,这是多么大的讽刺,人与人之间的斗争仿佛更猛于核辐射。这是一种灾难之下更大的悲剧。记得上形势与政策课程的时候老师讲能源那一章时,她提到核能时强调了德国在发生切尔诺贝利之后就宣布了不再利用核能,我不知道这样的决策是否武断,但是这至少表现了一个国家的担当,不希望拿任何的民众生命去冒风险,即使利益多么巨大。看这本书时我很难一下子看完,心里难受,我们生活在京津冀的雾霾之下都感觉要被窒息掉,可是核辐射呢,那是多么恐怖的东西,书里的每一个故事都让人觉得难过万分。关于悲伤我真的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触目惊心的纪实文学

这本书是我读书以来读的最难受的一本书,读到中间有两个星期几乎读不下去,心里难受的无处释放,想哭,想丢掉这本书,但是丢不掉那些触目惊心的文字。几乎两个用了月才断断续续的读完。但是我以后不会再去读,战争,灾难,人性,温情等各种交杂在一起,也许作者实在也不知道该起什么名字,但是读完也觉得作者也只能起这个名字《我不知道该说什么,关于死亡还是爱情》。这是一本真实的不能再真实的书,可能因为书名没有那么文艺或者有含义而被人们忽略。

我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死亡?爱情?

有些事总得有人记载,以此来让后人或者没有亲身经历过的人知晓。切尔诺贝利事件看似离我们十分遥远,然而它就在我们身边,也许不是核爆炸事件,是其他灾难,但是我们仍应该对大自然保持一份敬畏,对科学研究多抱一份谨慎。黑暗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根本不知道它的存在,也因此而忘了灾难的可怕。感谢这本书,让我们对于遥远的白俄罗斯有了更深的了解,也让我们更加清楚的意识到,许多执政党为了自己的统治,而不惜欺骗百姓欺骗军人,甚至欺骗自己。不只中国有这种情况,世界各国也都存在。政府有许多防毒面具,却不发给人民使用,只是因为怕引起恐慌,怕大家会逃跑,会离开这里。我看到了无辜的军民,在政府的欺骗下,生活在核辐射严重超标的土地上,吃着被核辐射污染过的食物,甚至,他们被冠以“切尔诺贝利人”的称号,仿佛是一个新的种族一般,但是核爆炸的发生和他们又有多大关系呢?就像书里的一句话,“被污染的不只是土地,还有人心,长久以来一直如此。” 比起身体所受到的创伤,“切尔诺贝利人”心灵上所受的创伤是不是更严重呢?我看到一个小女孩,在学校读书时,没有同学愿意陪她玩,只因为她来自“切尔诺贝利”;我还看到一个从“切尔诺贝利”回去的军人,遇见自己喜欢的女孩,表白时却被女孩拒绝,“有什么用呢,你是个切尔诺贝利人,我不敢和你生小孩”;我看到过许多在“切尔诺贝利”事件后出生的小孩子多重先天异常,各种器官发育不全,甚至有的刚出生下来就死了。我还看到……书中还讲了这么一个笑话,流传在清理人之间,“一个美国机器人上屋顶作业五分钟,然后就发生故障了。日本机器人也上去作业了五分钟,然后也发生故障了。俄罗斯机器人来了,一上去就是两个小时!这时扩音器里传来了命令:二等兵伊凡诺夫!再过两个小时,你就可以下来休息,抽根烟了。”挺好笑的是吧,但是也很残酷。我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了。

要政权还是要人民?

一篇篇文章,一步步铺陈。从惋惜受到辐射侵害的家庭,到敬佩英勇无畏、勇于牺牲的英雄,再到惊诧政府及其官员或为自保饭碗或为减少恐慌所做出的一系列行为。这一本薄薄的书册,承载了一个远远超出我想象的历史事件。学历史的人,知道“战争”的含义。战争的无情和残忍,对无辜人民的伤害,对国家发展的阻碍,我们也能过通过真实的文字记载、照片、相关论述,得以了解。但是切尔诺贝利的这一场“战争”,实在是只有那些“切尔诺贝利人”,才会懂。事实的真相到底是什么,为什么反应堆的建筑材料竟是偷工减料后的成果?这样的危险竟没有被建设者考虑在内?这场灾难发生的时候,政府首先想要保民心安稳,唯恐西方间谍借此机会煽风点火扰乱民心,而不是怎样去保护自己国家的人民?利用人民活生生的肉体,去补救这个由政府闯下的祸,这就是国家的意义?对那些无畏的英雄的补助和奖励,竟也能大大缩水?一连串的疑问,让已读完这本书的我,心中久久不能释怀。在他们的口述中,我读到了绝望、痛苦、无奈、心酸。这场战争,好像已经过去了。但它留给“切尔诺贝利人”的创伤,却仍在无情的延续着。国家内部的机密和会议内容,我们自然无从获悉。但是其决策的重心和目的,却是可以被看见的。对人民生命的漠视,对各种事实的隐瞒,高级官员只为自己考虑,这一系列存在,都是不争的事实。国家的存在,是为了给其人民有一个稳定和平的生存空间。国家的教育和不断地发展,使人民信赖国家,拥护国家,热爱国家。没有人民的信赖和拥护,就没有政权;没有掌权人的控制和管理,就没有国家的安定。所以,那重要的,到底是占大多数的人民的生命,还是那占少数的国家的政权呢?我们不能够脱离背景谈论历史事件。切尔诺贝利事件的背后,与当时的政府和政治体系,还有当时的世界格局,政治格局脱不了干系。当时国家及相关政府部门的决定的依据,可能已经无从考究。剩下的,只是一些文件资料和人民脑海中所看到的事实现象。这本书记载了切尔诺贝利事件的参与者们对这一场战役的心声,还原了他们的真实心情和生存现状。这是一本伟大的纪实文学作品。它让我为现在的和平生活而感恩。希望切尔诺贝利人们能过上平安快乐的人生。

简评及摘抄

这本书给我展示了一个不可想象的世界,残忍到难以感同身受甚至无法去同情,谴责也是徒劳,置身于外的我对他们作出任何评价都让我感到羞愧难当,读每一页都好心痛,甚至不知道如何去感觉,生命在灾难面前是多么微弱却每个都与我有关,时隔多年终于理解了John Donne的这首诗:No man is an island, entire of itself;Every man is a piece of the continent, a part of the main. If a clod be washed away by the sea, Europe is the less, as well as if a promontory were, as well as if a manor of thy friend's or of thine own were: any man's death diminishe me, because I am involved in mankind, and therefore never send to know for whom the bells tolls; it tolls for thee.1. 我读过很多书,我就生活在书堆之中,但有件事却是无法解释的。他们将骨灰坛交给我时,我一点也不害怕,我用手抚摸他的骨灰,里面有小颗粒,像是沙滩里的贝壳,那是他的臀骨。在此之前,我抚摸他的遗物时都无法听到他的声音或感受到他的存在,但是现在我却感受到了。我想起他死后的那个晚上,我坐在他身旁,忽然间我看到一缕轻烟冒了出来——我在火葬场时又看到了一次——那是他的灵魂。除了我以外,其他人都没看到。当时我感觉我们又见面了。《我不知道该说什么,关于死亡还是爱情(2015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S.A.阿列克谢耶维奇作品) (S.A. 阿列克谢耶维奇)》 Your Highlight on Location 2823-2827 2016-07-18 20:26:532. 我开始恳求他:“等你好一点的时候,我们一起去别的村庄,去废弃的村庄。如果你不想住在有很多人的大城市,我们可以在那里买一栋房子住下来。我们两个人可以独自生活。” 我是认真的,我愿意跟他到天涯海角,只要有他在的地方就好。他是我在乎的一切,我是认真的。 不想谈的事情,我也不会记得。发生了很多事。我看得很远,也许比死亡还要远。(《我不知道该说什么,关于死亡还是爱情(2015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S.A.阿列克谢耶维奇作品) (S.A. 阿列克谢耶维奇)》 Your Highlight on Location 2737-2740 2016-07-18 20:24:033. 我是个为爱而生的人。学校里的女孩都梦想着上大学,或加入共青团的工读旅游,只有我梦想着结婚。我想要去爱,热烈地爱人,像娜塔莎·罗斯托夫10一样,只为了爱。但我不敢跟别人说,因为当时你的梦想应该是参加共青团的建设旅游。他们就是那样教导我们的,他们教育人们前往西伯利亚,去那片无法通行的针叶林。他们会这样唱着:“越过浓雾,还有那针叶林的气味。”《我不知道该说什么,关于死亡还是爱情(2015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S.A.阿列克谢耶维奇作品) (S.A. 阿列克谢耶维奇)》 Your Highlight on Location 2698-2702 2016-07-18 20:22:424. 我们开始辩论哲理,谈起我们都是物质的奴隶,使得我们成为这世上众多物件之一,而切尔诺贝利为我们开启了进入永恒的大门。我还记得我们讨论到俄国文化的命运,结论总是悲观的。没有活在死亡的阴影之下,就无法理解这些事。只有在俄国文化的背景下,这场灾难才有意义,也只有俄国文化做好了准备。我们长久以来都在害怕核弹,害怕蘑菇云,但结果发生的却是这种事;我们知道火柴或保险丝走火可以烧掉一间房子,但这次的事件却不是这么回事。我们都听过切尔诺贝利的传言,听说那里的火焰是不属于这个世界的,甚至不能称之为火焰。那是一道光,是闪亮的,不是蓝色,和天空的颜色很相近,也没有冒出烟雾。《我不知道该说什么,关于死亡还是爱情(2015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S.A.阿列克谢耶维奇作品) (S.A. 阿列克谢耶维奇)》 Your Highlight on Location 2281-2286 2016-07-18 20:13:575. 人们问我:“你怎么不拍彩色照片?要有颜色的!”但切尔诺贝利是个黑暗的事件,这里不应该有其他颜色。《我不知道该说什么,关于死亡还是爱情(2015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S.A.阿列克谢耶维奇作品) (S.A. 阿列克谢耶维奇)》 Your Highlight on Location 2252-2253 2016-07-18 20:13:196. 切尔诺贝利就是我们仅有的世界。这场灾难破坏了我们脚下的土地,带给我们实实在在的痛苦,但我们现在领悟了,这是我们仅有的世界,我们无处可去。很可悲,我们已经习惯于生活在这片土地上——这里的人生观与众不同。参与过战争的人被称为“迷失”的一代。我们也同样迷失了。唯一没变的,是人的苦难。《我不知道该说什么,关于死亡还是爱情(2015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S.A.阿列克谢耶维奇作品) (S.A. 阿列克谢耶维奇)》 Your Highlight on Location 1637-1640 2016-07-18 20:04:217. 有人这样对我说,发生这样的事,是因为我们将生命的价值看得太低了。这是一种宿命论的观点。一个愿意牺牲自己的人,并不会觉得自己是特别的个体。他只是想在生命中找到属于自己的角色。《我不知道该说什么,关于死亡还是爱情(2015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S.A.阿列克谢耶维奇作品) (S.A. 阿列克谢耶维奇)》 Your Highlight on Location 1560-1562 2016-07-18 19:49:268. “第一只狼狗出现了,是那些跑到森林里的家犬和狼的后代。这些狼狗体积比狼大,对人的召唤视若无睹,它们也不怕人或光,猎人学狗叫,它们也没反应。野生的猫早已集结成群,开始攻击人类。它们想要复仇。它们的记忆已经消失了,它们不记得自己的地位曾在人类之下,曾被人类驯养。对于我们而言,消失的是现实与虚假之间的界线。”《我不知道该说什么,关于死亡还是爱情(2015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S.A.阿列克谢耶维奇作品) (S.A. 阿列克谢耶维奇)》 Your Highlight on Location 1485-1488 2016-07-18 18:54:189. 这世界已被一分为二:我们,是切尔诺贝利人;你们,是其他所有人。有人注意到了吗?在这里,没人会说自己是俄罗斯人、白俄罗斯人,或乌克兰人。我们都自称为切尔诺贝利人。《我不知道该说什么,关于死亡还是爱情(2015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S.A.阿列克谢耶维奇作品) (S.A. 阿列克谢耶维奇)》 Your Highlight on Location 1423-1424 2016-07-18 18:51:0610. 我们都是传播世界末日的人,有大有小。我的心里有一些画面:集体农场的主席要两辆车,因为他得运送家人和所有衣服家具,所以党部也要一辆车,这样才公平。而同时,他们好几天都找不到汽车运送托儿所的一群小孩。《我不知道该说什么,关于死亡还是爱情(2015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S.A.阿列克谢耶维奇作品) (S.A. 阿列克谢耶维奇)》 Your Highlight on Location 1285-1287 2016-07-18 18:46:0111. 但是他妈妈对我说:“亲爱的,对某些人来说,生孩子是一种罪孽。” 爱人也是一种罪孽。《我不知道该说什么,关于死亡还是爱情(2015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S.A.阿列克谢耶维奇作品) (S.A. 阿列克谢耶维奇)》 Your Highlight on Location 1201-1202 2016-07-18 18:43:0312. 每个人都在谈论那起意外:在家里、学校、公交车、大街上。人们拿它和广岛比较,但是没人相信,你如何相信你无法理解的事物?无论多努力都无法理解。我记得我们离开时,天空好蓝好蓝。奶奶无法适应新家,总是想念我们的老家,临终前她说:“我想吃酸模!”我们好几年不能吃酸模,那种植物最能吸收辐射。《我不知道该说什么,关于死亡还是爱情(2015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S.A.阿列克谢耶维奇作品) (S.A. 阿列克谢耶维奇)》 Your Highlight on Location 1188-1191 2016-07-18 18:42:3913. 但是她没有死,因为我爱她。《我不知道该说什么,关于死亡还是爱情(2015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S.A.阿列克谢耶维奇作品) (S.A. 阿列克谢耶维奇)》 Your Highlight on Location 945-946 2016-07-18 17:37:5414. 我们很孤单,我们在这里像陌生人,他们甚至把我们分开埋葬,好像我们是外星人。老实说,我觉得死在阿富汗还比较好,在阿富汗死掉是很正常的事,至少你可以理解。《我不知道该说什么,关于死亡还是爱情(2015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S.A.阿列克谢耶维奇作品) (S.A. 阿列克谢耶维奇)》 Your Highlight on Location 924-926 2016-07-18 17:34:5415. 我从阿富汗回来时,知道自己可以活下去;而这里正好相反,它在你回家后才把你杀死。《我不知道该说什么,关于死亡还是爱情(2015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S.A.阿列克谢耶维奇作品) (S.A. 阿列克谢耶维奇)》 Your Highlight on Location 835-836 2016-07-18 17:28:4216. 我们互问:这就是我们的生活吗?我们第一次从旁观者的角度审视,觉得很震撼,好像脑袋被重重敲了一下……有一个笑话很好笑:基辅蛋糕的半衰期是三十六小时,所以……那我呢?我是三年,三年后我交出党证,我的小红书。我在隔离区获得自由,切尔诺贝利撼动了我,也释放了我。《我不知道该说什么,关于死亡还是爱情(2015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S.A.阿列克谢耶维奇作品) (S.A. 阿列克谢耶维奇)》 Your Highlight on Location 776-778 2016-07-18 17:26:2717. 人在坦诚说爱时是如此单纯可爱,即使哲学家也只能用近似的字句表达他们的感受,唯有祈祷时说的话才能真切展现一个人的灵魂。《我不知道该说什么,关于死亡还是爱情(2015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S.A.阿列克谢耶维奇作品) (S.A. 阿列克谢耶维奇)》 Your Highlight on Location 740-741 2016-07-18 17:25:3418. 我问你,文字描述的世界是真正的世界吗?文字挡在人与人的灵魂之间。《我不知道该说什么,关于死亡还是爱情(2015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S.A.阿列克谢耶维奇作品) (S.A. 阿列克谢耶维奇)》 Your Highlight on Location 730-731 2016-07-18 17:24:0419. 有一天我走在街上,不断回头张望,我以为有人跟踪我。当时我已经在这里。我每天都想到死亡,离家时一定穿上干净的上衣、裙子和内衣,随时为死亡做准备。现在我独自在森林里散步,什么也不怕,森林里一个人也没有。《我不知道该说什么,关于死亡还是爱情(2015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S.A.阿列克谢耶维奇作品) (S.A. 阿列克谢耶维奇)》 Your Highlight on Location 665-667 2016-07-18 17:22:0120. 只要难过,她就会唱一首没有歌词的歌,她不会说话,痛苦的时候就唱:啊——啊——啊。你听了也会替她难过。《我不知道该说什么,关于死亡还是爱情(2015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S.A.阿列克谢耶维奇作品) (S.A. 阿列克谢耶维奇)》 Your Highlight on Location 595-596 2016-07-18 17:19:1821. “切尔诺贝利是最可怕的战争,你无处可躲,地下、水里、空中都躲不掉。”《我不知道该说什么,关于死亡还是爱情(2015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S.A.阿列克谢耶维奇作品) (S.A. 阿列克谢耶维奇)》 Your Highlight on Location 498-498 2016-07-18 17:13:3922. 我们把她放在门上……我父亲躺过的那扇门,直到他们带来一只小棺材,很小,就像摆大洋娃娃的盒子。 我要作证:我的女儿死于切尔诺贝利核灾,他们希望我们忘掉这件事。《我不知道该说什么,关于死亡还是爱情(2015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S.A.阿列克谢耶维奇作品) (S.A. 阿列克谢耶维奇)》 Your Highlight on Location 410-412 2016-07-18 17:04:5423. 我一定得把门带走,我可以用木板把门口遮起来。大门是我们的护身符,也是我们家族的纪念物,我的爸爸躺过这扇门,因为妈妈说我们必须把过世的人放在门上。我不知道这是哪里来的传统,不是每个人都这么做。我的父亲躺在门上,直到他们把棺木运来。我整夜坐在父亲身旁,他就躺在这扇门上,整个晚上家门都是敞开的。门上的小刻痕是我成长的标记:一年级、二年级、七年级和当兵前,旁边是我儿子和女儿成长的过程。我的一辈子都写在这扇门上,怎么可以丢下它不管?《我不知道该说什么,关于死亡还是爱情(2015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S.A.阿列克谢耶维奇作品) (S.A. 阿列克谢耶维奇)》 Your Highlight on Location 396-400 2016-07-18 17:03:4424. 我们不只失去一座小镇,还失去所有生活。《我不知道该说什么,关于死亡还是爱情(2015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S.A.阿列克谢耶维奇作品) (S.A. 阿列克谢耶维奇)》 Your Highlight on Location 392-392 2016-07-18 17:02:4125. 你本来只是平凡渺小的人,和所有人一样——每天上班、回家,薪水不多也不少,每年度假一次。你是很平凡的人!突然有一天,你变成切尔诺贝利人,变成某种特殊生物,大家都对你感兴趣,却没有人真正了解。你很想和其他人一样,可是你再也做不到。《我不知道该说什么,关于死亡还是爱情(2015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S.A.阿列克谢耶维奇作品) (S.A. 阿列克谢耶维奇)》 Your Highlight on Location 387-389 2016-07-18 17:02:3226. 我想遗忘一切,也的确忘记了。我以为最可怕的事情——战争——已经过去,我以为我安全了。 但是去切尔诺贝利很多次之后,我发现自己有多无能为力。所有事物开始瓦解,我的过去再也不能保护我,我找不到答案。以前有,现在没有了。是未来在摧毁我,不是过去。《我不知道该说什么,关于死亡还是爱情(2015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S.A.阿列克谢耶维奇作品) (S.A. 阿列克谢耶维奇)》 Your Highlight on Location 305-308 2016-07-18 16:53:5027. 那个时候,生和死给我的感觉是一样的。看到母牛生小牛或小猫诞生的过程,感觉就和看到在草丛中用砖块自杀的女人一样。不知道为什么,出生和死亡给我同样的感觉。《我不知道该说什么,关于死亡还是爱情(2015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S.A.阿列克谢耶维奇作品) (S.A. 阿列克谢耶维奇)》 Your Highlight on Location 299-301 2016-07-18 16:52:38

隐藏在废墟下的宏大叙事

“我们为国家效过力了,我参加过一年游击队,击退德国人的时候我就站在最前线。我把名字写在德国的国会大厦上:阿尔秋舍科。我流血流汗,建立了共产主义,现在共产主义在哪?”他曾反抗侵略者;他代表着帝国的意志与力量毁灭了另一个帝国;他见到红色帝国的兴起与覆灭;他遭遇旷世灾难,土地与饮水成了毒药。侵略、抗争、胜利、荣耀、征服、帝国兴衰、信仰、大灾难,这些宛如史诗的宏大叙事静静地混在受害者的痛苦与绝望中间。没有史诗,只有一片片残垣断壁,让后人想象曾经的辉煌和绝望。

面对痛苦,我们选择转过脸去

从阿列克谢耶维奇这里学到一个词:复调小说。在《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中巴赫金首次提出复调这一概念:“有着众多的各自独立而不相融合的声音和意识,由具有充分价值的声音组成真正的复调——这确实是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的基本特点。在他的作品里,不是众多性格和命运构成的一个统一的客观世界,在作者统一的意志支配下层层展开。这里恰是众多的地位平等的意识连同他们各自的世界,结合在某个统一事件下,而相互间不发生融合。”来自切尔诺贝利的声音,不知道为什么这个版本点名字翻译成了“我不知道该说什么,关于死亡,还是爱情”,这么文艺;另一个版本翻译成“切尔诺贝利的悲鸣”。这本书确实是文艺的纪实,我觉得俄罗斯人民(前苏联人民),血液里都有音乐家、哲学家和文学家的基因,这些文字有多忠于原叙述,我根本不想去怀疑。阿列克谢的这种写法难怪会让人想起Truman Capote,不过她更文艺一点儿,还是那个解释:俄罗斯人民血液里的文学性。无法评价书中的人。那就是一群怎么都对又怎么都错了且无可挽回的人和事。让我有些意外的是,在发生那些灾难以后人们对自然,对河流对树木,对猫狗蚯蚓的反应,感觉比平时更贴近而不是疏远,因为一切都被“污染”了。或许因为人类自己也被“污染”了,于是反而一切没有差别了。关于苦难,我们选择转开脸,这就是最自然的反应,但有些人选择直面,选择去解开面纱或一切阻挡去直面,所以他们她们伟大!

人心

三月下旬阅览室杂志上看到一篇,找来看了书。2016的4月16日是切尔诺贝利爆炸三十周年纪念。三十年,头一篇中当年23岁的清扫者未亡人如今可好,50岁出头仍应是美丽的年纪,可她马上就中风,伤痛自是少不了的,失去丈夫,失去女儿,失去家园,这世间还有什么是不能失去的。仅仅因为14天丈夫临终前的陪伴。我不懂核辐射,不知道这玩意儿竟有这么大的杀伤力,竟让切尔诺贝利变为无人区,或许人类历史上都再难有人在这儿生活。只言片语中得知当初苏联发现核爆后并未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辐射云飘到瑞典(还是瑞士)被检测到,纸里包不住火,才爆出来。书中描述的是一种无人之境,挺多的猫狗,很老很老的太太不要离开自己生长的地方,她们问来疏散村民的士兵,“孩子,我们为什么要离开?”。安土重迁的老太留下,在自己的荒村里,跟猫相依为名,依然吃土里挖出的土豆,依然喝受辐射奶牛产的奶,依然受核辐射威胁生命健康。被疏散的村民躲在树林里,他们在等天黑好回家拿些什么东西。他们的家产值钱的被人拿走,房子被封、被拆掉,土地还在却再不能归。自此成了游人。可怜的是清扫人,他们会受到两倍三倍甚至五倍的工钱,但他们不是为此而工作,他们是为理想(1986年苏联人的思想,如今的我难以理解,像爷爷辈的中国人吧,因为受了很多苦,不贪心,很容易满足),是为民族。可他们是民族英雄了,谁保护英雄的利益?就因为拳拳英雄心他们就应在防护措施极简陋甚至毫无防护的时候接近反应堆,做最灵活高效的机器人。原以为,清扫人只有自底层百姓,但其中不乏高级知识分子,想必那时在苏联博士也是极了不起的,他们也被派去工作。有相关人员向负责人说明核爆炸不是一件小事,应有相当的重视和防护,可没人听没人见他。借口怕影响民心,民可是连命都要丢了。在水源投放碘溶液也是好的,可是没人这样做,但却有要员服用加点水。这是知识信息不对称带来的不平等吧。我词穷。就这么看见人的渺小,人的无助,人性的美,人性的丑。书里各个角色的人出来讲述,似乎没有人是要害人的,可那么多人受害。

哭鼻子的读书人

我童年时,看王尔德的《快乐王子》,觉得好难过,一直哭。还有一本书叫《小布头奇遇记》,情节我都忘了,只记得躺在床上看完后在被窝里哭到一抖一抖的。后来少年时期,重读《海的女儿》。安徒生童话,平装文学版,蓝色封面,叶君健译的。看完惊呆了,怎么会有这么悲情的故事。伤心到好几天不想出门,并发誓以后绝不给我女儿看。差不多同样的时期,读了《悲惨世界》。这本书我压根儿无法读完,不是因为它大部头,只是因为它太悲惨了。我一边读一边哭,直到某一刻我把它愤恨地合上,打入冷宫尘封,再也没碰过它一次,直至现在。现在回望那个会为虚构的故事哭断肝肠的小人儿,真是天真又可爱。小时候没有因特网和SNS,对整个世界的想象就来源于那一柜子的名著。书里描写的任何事物对于我来说都是崭新的。我为它们留下的眼泪和悲伤也是崭新的。后来长大了,书里听说的侠骨柔情、江湖义气、物欲横流、勾心斗角、欺骗中伤、理想奋斗、波澜爱情、自由旅行都见识过了,于是那些低谷起伏困顿失意失望痛苦伤感也都经历过。生、老、病、死、爱别离、怨长久、求不得、放不下,谁的人生不是一部小说,看了再多书,也不是靠意念就可以过好这一生。后来的眼泪大多数流给了感动感怀感恩的时刻,流给了身边的人,为他们快乐幸福而哭,因感同身受他们的痛苦而哭。不值钱,总在哭。可是因此也总觉得幸福。其实说了这么多,是想记录今天读了一本书:获得今年诺贝尔文学奖的、真实记录切尔诺贝利核灾难事件的《我不知道该说什么,关于死亡还是爱情》。高铁上看到流泪不止,只好一直侧身向着窗外。当时心想自己这是怎么了,老大不小的又来这套。我就想起从小,我的历史教师妈妈就会对我说,你出生在一个和平的年代,这就是你人生里第一件幸运的事。在和平时期长大,并且在迄今为止的人生里未经历过任何大型灾害,暂且还健健康康的,这一部分的人生体验我是空缺的,所以再次流下崭新的眼泪。这种眼泪会提醒自己:这世界上,有更多人比你迷茫,有更多人比你痛彻心扉撕心裂肺,更多人处于疾苦,更多人悲惨到你甚至脑补不下去生生被吓哭。在痛苦这件事上,人类从不孤独。不如再多坦荡一些,多爱一点,好好活着。哦对了,说回我被《悲惨世界》悲惨哭了的少女时代,抄过一句雨果先生的名言。我现在的年龄是当时的二倍啦,读来还是喜欢:The supreme happiness of life is the conviction that we are loved.:)

听你们的死亡

来自核灾难的声音--人一个接一个死掉,但是没有人问他们究竟经历了什么、看到了什么、因为没有人听和死亡或恐惧有关的事!核威力听得多但确切不想去了解,无知恐怖揪心萦绕心头!页页深呼吸,我能控制住自己情绪看完吗?我不确定……,我只能看完不辜负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的作品!

除了关于死亡与爱情,我们还能做什么?

翻开这一本书,心情是很沉重的。阅读的是不是文字却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你不明白他们真正的痛,就算你通读全书你也不会明白的。这就是我心情沉重的原因,没有站在事发现场,没有亲眼看到这一切,怎么能体会呢。1986年4月26日凌晨一点,大家都还在熟睡的时刻,前苏联乌克兰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4号反应堆发生了爆照。事故的原因看了很多资料,我不知道该相信哪一方,这是一个值得去质疑的迷。霎那间天空全是色彩洋溢(纪录片是这么描述),附近的居民称从未见过这么璀璨的颜色,可是他们却不知道这是灾难开的开始。曾经有说法“切尔诺贝利核站的爆炸是苏联解体的主要原因”,事实是不是这样的?需要深入了解这方面的历史资料。对于这书名,我不吐不快!到底是哪位主编想出这么奇葩的名字,至今我都还记不住这本书的名字。简直是毁了这本书!!!!很多话不知道怎么去表述,唯有这本书里面的笔记:1.十四个晚上,那是治疗辐射中毒的医院,十四个晚上,一个人在十四天内死掉。2.我替你们记得发生了什么事。每天都有飞机在飞,飞得很低,就在我们头上。一架接一架地飞往核电厂的反应炉,但是他们却要我们疏散,叫我们搬走。他们闯入民宅,大家四处躲藏,牲畜发出哀鸣,小孩号啕大哭,那是战争!太阳出来了……我坐在家里,没有走出小屋,不过也没上锁。3.我的丈夫葬在这里,如果他不是躺在这里,就是在其他地方,那我也会和他在一起。(顿时开心起来)我为什么要离开?这里很好!万物欣欣向荣,从小苍蝇到动物,所有东西都生意盎然。4.他们以前都好开心,遇到节日会唱歌跳舞,吹口琴,现在这里就像监狱。有时我闭着眼睛走过村子,我对他们说,什么辐射?到处都是蝴蝶在飞,还有嗡嗡作响的蜜蜂,我的维斯卡捉老鼠。5.这里没有商店、医院,也没有电。我们坐在月光下点煤油灯,我们很喜欢这样!因为我们在自己的家里。6.那个地方会颠覆你的想法,事情的条理都被打乱。女人挤牛奶,旁边站着一个士兵,确保她挤完后把牛奶倒在地上;老妇人拿着一篮鸡蛋,旁边一名士兵陪着她走,看着她把蛋埋起来。农民悉心呵护他们宝贵的马铃薯,偷偷摸摸收割,其实他们应该把马铃薯埋起来。最糟糕也最令人费解的是,一切都那么美!那是最糟的部分,你放眼望去,一切事物都好美。所有人的表情都很疯狂,包括我们的在内,我再也不会看到那种表情了。7.他们征召,我就去了。我一定要去!我是共产党员,前进!当时就是这样。我的头衔是高级陆军中尉,他们答应再给我一颗“星星”,当时是一九八七年六月。原本应该先做身体检查,但是他们没检查就派我过去了。本来是另一个人要去的,但是他拿了一张医生证明,说他有溃疡,我就代替他去了,那是紧急任务!8.我从报纸上剪了一篇关于当晚在核电厂值班的操作员列昂尼德•塔普托诺夫的报道。爆炸前几分钟,他按下红色紧急按钮,可是无济于事。他们把他带到莫斯科的医院,医生说:“我们需要另一个身体才能治疗他。”他全身上下只有背上一个小点没有辐射。他们把他埋在迈汀斯卡亚的公墓,和其他人一样,先用金属薄片把棺材隔绝起来,再倒半米混凝土,加上铅盖。他的父亲站在那里哭,走过他身旁的人说:“都是你的王八蛋儿子害它爆炸的!”9.我从空中看到损毁的建筑,一地残瓦碎片,还有很多小小的人形。他们运来一架东德起重机,但是无法正常运作,起重机一开到反应炉附近就发生故障了。卢卡契夫学院为了探索火星设计的机器人和日本的机器人也坏了,所有线路都被辐射摧毁,但是穿橡胶服、戴橡胶手套的军人还在那里跑来跑去……10.她出生时不是婴儿,而是一个小袋子,除了眼睛之外,没有任何开口。病历卡上写着:“女孩,多重先天异常。肛门发育不全,阴道发育不全,左肾发育不全。” 那是医学上的说法,简单地说,就是没有尿尿的地方,没有屁股,只有一个肾。11.我记得事故发生后没几天,图书馆所有关于辐射、广岛或长崎,甚至关于X光的书都消失了。有些人说那是上级的指示,这样民众才不会惊慌。还有人开玩笑说,如果切尔诺贝利在巴布亚新几内亚附近爆炸,全世界的人都会很担心,只有巴布亚人不会害怕。12.我很害怕,不敢谈恋爱。我有未婚夫,我们已经注册了。你有没有听过日本广岛的“被爆者”?他们是原子弹生还者,只能彼此通婚。这里没有人写这件事,没有人谈论,但是我们存在——我们是切尔诺贝利的“被爆者”。13.我发现世界末日时,邪恶的机制也照样运作,人们仍然说三道四,拍大官马屁,大官带着他的电视机和丑陋的皮草,一直到世界末日都是这样,永远是这样。14.“昨天主编删了我的报道,内容是有关当晚前去核电厂救火的消防员的母亲。这位消防员因为急性放射线中毒身亡。把儿子安葬在莫斯科之后,他的父母回到他们的村庄,这个村庄没多久就被疏散了。秋天时,他们暗中穿越森林,回到家中庭院,采收了满袋的西红柿和小黄瓜。这位母亲很满意:‘我们装满了二十个罐子。’他们对土地和农民的传统充满了信心,就连儿子的死也改变不了他们的习惯。”15.上级封闭了一切消息。我的主编语带威胁地对我说:‘别忘了我们的敌人,我们还有很多敌人,在大海的另一端。’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只能报道好事,对坏事却只字不提。但是私底下,那些官员却在另外准备食物,还有人看到他们在打包行李……”16.那些被派去反应炉屋顶工作的士兵,又怎么样了呢?总共有两百一十支部队被派去清理这场大灾难的辐射尘,也就是说,一共有三十四万士兵参与善后。那些清理屋顶的士兵受害最严重。他们穿着铅制上衣,但是辐射却来自下方,他们的下方没有辐射防护,只是穿着普通的廉价迷彩靴子。17.谁愿意潜下去打开排水管活门?政府保证会提供汽车、公寓、别墅,还有全家人的永久补助金。他们开始在士兵当中寻求志愿者。然后这些人便站了出来!那些年轻人潜入水中好几次,成功地打开了活门。他们所属的部队得到了七千卢布的奖赏,不过当初保证的汽车和公寓都被遗忘了——但这并不是那些士兵潜水的动机!他们不是为了得到物质奖励才这样做的,这些物质保证是他们最不看重的。(他开始难过起来)这些人都过世了,只剩下在我们博物馆里的文件里,还写着他们的名字。如果没有他们挺身而出,又会如何?他们有着做出自我牺牲的准备,这份情操无人能比。18.他们在高达五十摄氏度的地下赤身裸体,一边爬行,一边推着推车。底下的伦琴剂量高达数百。这些人也活不久了。假如没有他们呢?我认为他们都是战争英雄,而不是战争的受害者,这是一场从未发生过的战争。19.我忘了说,我们住在皮里亚特,就在反应炉附近。我还记得那耀眼的深红色光芒,反应炉看起来像在发光一般。那光芒太过耀眼,并不是一般的火灾。那景象看起来很美,就算在电影里也看不到这样的画面。 当晚,所有人都跑到阳台上,家里没有阳台的,也去了朋友家里的阳台。我们家在九楼,视野很好。人们带着孩子出来,把孩子抱起来说:“看啊!要记住这景象!”20.我们负责挖起受污染的表层泥土,将挖起的泥土放上车,然后载到废物掩埋场。我以为废物掩埋场会是一个复杂且经过精心设计的建筑物,实际上却仅是一个大坑。我们将挖起的土地表层卷起来,像一张大地毯。整片绿色的大地都被我们挖了起来,上面有花草和根须,还有小虫、蜘蛛和蚯蚓。21.在撤离的时候,一个老太太手拿画像,跪在她老房子的门前。她说:“年轻人,我不会走的。我不会离开这里。你可以拿走他们给我的一丁点钱。这些钱是他们拿来补偿我的屋子和奶牛的。但谁会来补偿我的生命呢?我的人生是黑暗的。我在战争中失去了两个儿子,他们就埋在这个小坟墓里。你说现在是战争时期,这是战争吗?白云在天空飘着,苹果花也开得茂盛。没人攻击我们,也没人开枪。只有我们住在这里。这是战争吗?”22.在一个村庄,他们带我们来到两家妓院。我们这群男人六个月没回家了,六个月没碰女人了。我们统统进去了,反正当地的女孩也会在路边站街卖淫,虽然她们的脸上还挂着泪水,哭着说自己快要死了。我们就这样穿着铅制内裤,就穿在裤子外面。把这个写下来。23.报社的人来找我们拍照。他们会制造出虚构的场景:他们要拍废弃空屋的窗户,就拿了一架小提琴摆在窗前,然后将照片命名为“切尔诺贝利交响曲”。但其实你不用虚构任何事,你只需要回忆就可以了:学校里的地球仪被牵引机压碎;阳台上晒干的衣服挂了一年,变成黑色;废弃的军人公墓里,草长得和军人雕像一样高,雕像手里的自动步枪上筑起了鸟窝;房屋的门被破坏了,里面被洗劫一空,但窗帘仍旧是拉上的状态;人们离去了,屋内仍摆有他们的照片,就好像是他们留下的灵魂一样。24.我们有同样的回忆、同样的命运。到了其他地方,我们就会变成外地人,像麻风病人一样不受欢迎。人们嘴里常常这么说:“切尔诺贝利人”,“切尔诺贝利孩子”,“切尔诺贝利难民”。人们不了解我们,害怕我们。他们如果有权力的话,大概会在我们周围拉一条警戒线,把我们封锁起来,不让任何人离开,这样他们才能安心。25.我手里有资料,能证明那些长官都服用过碘剂。我研究所的同事帮他们检查时,他们有干净的甲状腺,不可能没服用过碘。他们还私下把自己的孩子送走,以防万一。当他们进到隔离区时,他们会戴上防毒面具和特制的外衣——这些装备是大家所没有的。他们在明斯克拥有专用的家畜,这也早已不是秘密了——每一头牛都有编号,并且严加管控。他们有专用的土地、专用的苗床,有专人来监督。最令人恶心的是,他们中间没人敢出来负责!26.牵引机还在耕地,我问跟我们一起来的人:“至少要让牵引机的驾驶员戴上防毒面具吧?” “不,他们不用。” “什么?难道你们没有防毒面具?” “噢,我们有很多!用到公元两千年才用得完。我们只是不发给他们而已,不然会引起恐慌。大家都会逃跑,他们会离开这里。”27.我们开车沿皮里亚特河走的时候,看到人们在河边搭起了帐篷,他们与家人在一起露营。他们游泳、晒太阳,全然不知这些天来他们都处于辐射云之下。28.伟大的帝国开始崩溃四散。首先是阿富汗,接着是切尔诺贝利。苏联解体时,我们才发现自己孤立无依。我很不想这么说,但我们热爱切尔诺贝利。切尔诺贝利成为我们生命的意义,成为我们苦难的意义,如同战争一样。在切尔诺贝利事件之后,世人才得知我们的存在,我们才开启了通往欧洲的窗口。我们是切尔诺贝利的受害者,也是切尔诺贝利的信徒。我很不想这么说,但的确如此。这是我整理的部分笔记书摘,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大部分的人都不知道自己活在辐射之下,也不知道辐射是什么。只知道打破了原本的生活,犹如战争,比战争还可怕。现在我们回看30年前发生的这场事故,我们该想想什么呢?目前全世界400多座核电站,这个数字还在不断增加。核站的安全我们的确很有必要重视起来,为了你我他。

有一种人,叫切尔诺贝利人

世界不只有美好,还有太多阴暗隐匿其中不为人所知,今天要说的是阳光普照下的死亡阴影。这是一部口述历史的作品,通过对上百名事件亲历者(他们有消防员的遗孀、 历史学家、环境检验员、家庭主妇、清理人的遗孀、核能研究所研究人员、摄影师、共产党员等) 的采访,将切尔诺贝利事件客观真实的还原在我们面前。曾经一度,我读到一半就放下了,不是因为书写得不好,而是仿佛置身其中的压抑、沉重让我觉得透不过气来。没有人愿意“拥抱”苦难的历史,但有些事情不记录下来就会被人遗忘,死去的人不能白白丢掉性命,人们应该从中得到启示和告诫。灾变熟悉切尔诺贝利核事故的人都知道,1986年4月26日凌晨1点23分,位于前苏联乌克兰普里皮亚季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石墨铀反应炉发生爆炸。顷刻间,上千吨的铯、碘、铅、锆、镉、铍、硼和钚共450种放射性物质散布到大气中,威力相当于350颗广岛原子弹。在和平时期的苏联境内,人们从小被教育——原子能就和煤炭一样安全,在这样的环境下长大。冷战时期,人人担心核战争的爆发,但没人恐惧身边的反应炉,苏联人一直将原子能称为“安静的工人”,它提供着巨大的能源,一切都看起来宁静又美好。那是一个只有“我们”没有“我”的时代,人民相信政府,有强大的民族凝聚力,然而表面的平静在暗流涌动下渐渐发生变化:1979年,苏联发动对阿富汗的入侵,战争持续了10年之久,10万苏联士兵参战,最终没能击败阿富汗,苏联于1989年撤军。1985年,改革派戈尔巴乔夫上台,该届政府对苏联以前犯下的历史错误进行清算、平反冤假错案,下放中央权力。但改革带来了负面作用——各加盟共和国领导人追求更大的权利。于是,改革的负面作用,加之东欧剧变和阿富汗战争的共同压力,苏联开始走向解体。当把切尔诺贝利事故放入这个时间段的历史背景中,就会发现那一代人遭受了战争、政局动荡、核爆炸的多重打击,也许这世界上再没有比那个年代的苏联人更悲惨的命运。劫后余生让我印象最深的一个故事是一位瓦西里的遗孀讲述的,瓦西里,是一名消防员——在石墨炉爆炸后第一批到达现场灭火的人,遭受到了1600伦琴的辐射(400伦琴就会置人于死地)。他和他的队友穿着T恤和牛仔裤去到反应炉附近,火光冲天、烟雾弥漫,没人告诉他们这里发生了什么,所有人以为只是普通的火灾。从现场回来以后,他们被送往当地的医院,身体肿胀、失去知觉,很快又被转移到莫斯科专治辐射的医院。瓦西里的妻子骗过医院的护士和医生,才能够每天都在病房里陪他。在医院里的每一天他都判若两人,一开始是外表上的灼伤显露,嘴巴、舌头、皮肤,小伤口变成大伤口,层层脱落。而后,是伴随着血和粘液的排便,每天25-30次,全身长疮,稍稍一动头发就会掉落一撮。撑到最后,肺和肝的碎片从他自己嘴里出来,无法想象那是怎样的痛苦,不论是当事人还是旁观者。一个活生生的人会在14天内死去,而在他死前的每一分每一秒都遭受着无以言表的折磨,身体和心灵上。这就是核辐射,看不见、摸不着、嗅不到,但却在最短的时间内以最残忍的方式,带走了一个又一个鲜活的生命。那么活下来的人呢,他们怎么样了?爆炸后的几天里,政府开始组织民众从普里皮亚季撤离。那时,辐射云就在人们的头顶,而他们照常卖着馅饼、冰淇淋、三明治。人们以为火已经扑灭了,就没事了,普通民众无法理解核辐射是怎么回事。还有人觉得撤离就像去郊游一样,他们带上食物甚至乐器。当军队开始进驻,清理隔离区的房屋、土地,仍有一些老人不愿意离开自己的家园,他们无法理解为什么自己家丰收的蔬果不能吃了、奶牛挤的奶不能喝了,天空晴朗一切看起来都和以前一样,为什么军队却要强迫我们离开。这个乌克兰和白俄罗斯交界的小镇,被称为隔离区,现在普里皮亚季已经是一座废弃的城镇,而在爆炸发生前,那里生活着50000多人,有大片大片的玫瑰花。政府怎么做的?有责任心的核物理专家告知当政者,全民都应该立刻实行碘剂预防措施,这是辐射一开始时就要做的。那么当政者又是如何回应的呢?当时乌克兰和白俄罗斯的当政者采取了完全不同的反应,乌克兰人收到了警报,他们跪在克里姆林宫前,恳求得到更多资金、药物和辐射测量装备;而白俄罗斯却一片风平浪静,这里的当权者不顾物理学家、医生的劝解,一意孤行,既不向人民通知危险状况,也没有采取任何防治措施,只留下一句“一切都没事,我们会自行解决”的敷衍之词。而他们自己呢,则在私下送走自己的孩子、服用碘剂、穿戴上防毒面具和防护服。最让人愤怒的是,他们恐吓核能研究所的科学家,禁止他们在民众面前测量辐射量,更不允许散布任何真实的消息——美其名曰防止引发民众的骚乱。这就是为什么,切尔诺贝利反应炉的爆炸位置是在乌克兰境内,而在爆炸发生后的30年里,白俄罗斯却是受伤害最严重的地区。爆炸过去7年以后——1993年,白俄罗斯还有20万件堕胎案例,人人都生活在恐惧之中,原本对于新生命的渴望变成了无尽的担忧。小知识:辐射的单位居里(Ci): 物质的放射性强度,一居里等于一克镭衰变成氡的放射强度。伦琴(R):放射性物质的照射剂量。比核辐射更可怕的如果一个癌症患者打败病魔活了下来,他身边的亲朋好友一定会送来祝福,而对于从切尔诺贝利幸存下来的人,就没有这样的好运气了,他们被贴上了新的标签——切尔诺贝利人。“干净地区”民众对待“污染区”民众的态度,借用薛之谦的一句歌词来形容就是——袖手旁观着别人尽力撇清自己。别人视他们为怪物、放射源,即便小孩子也拒绝同隔离区来的同龄人一起玩。只有隔离区的人们在一起的时候,才能平和的接过对方递来的水果和牛奶,而不是尴尬得放进背包随后扔掉。那些不愿意撤离的人,政府会送补助品进隔离区,然而腐败的官员,把补助品又走私出来在普通地区卖,他们借此大赚一笔——用人的性命去赚黑心钱。爆炸发生后,官方没有在第一时间通知民众,而是封锁消息,没有任何通知,政府默不作声,知情的极少数人掌控着上千万人的命运。在这次核灾之后,人们说爆炸的不仅是反应炉而是整个价值体系;被污染的不仅是土地,还有人心。这让人想到历史上的其他核灾难——广岛长崎原子弹爆炸、苏联核潜艇事故、福岛核电站泄露。每每灾难发生,人们会佩服死士的勇敢、哀叹逝者的不幸,但也许灾难的原因才应该是我们更需要关心的部分。核电站泄露的事故在人类历史上已经发生了多次,无法从中吸取教训、无法避免后续的灾难,这是比灾难本身更可怕的事情。

“他们从未离开此地”

切尔诺贝利事件对于我来说一直是个抽象的存在,我听说过它很糟糕,造成了非常可怕的后果,仅此而已。但这本书里的每一个叙述者,他们是切尔诺贝利的一部分,切尔诺贝利也是他们的一部分,而这一部分带给他们的不仅仅是死亡。切尔诺贝利像是一场战争,只不过参战的人没有任何选择,在不了解敌人是谁、在被上级蒙蔽的情况下,甚至在毫不知道自己已身在战场的情况下被卷入了这场战争。很多叙述者都提到在核电厂爆炸后的几天,一切似乎没什么不同,人们依旧从地下挖自己种的土豆吃,衣服依旧在院子里的晾衣架上搭着,戈尔巴乔夫在电视里宣布“一切正常,没什么可担心的”。但几天后,院子里的树好像变了颜色,商店里碘液被抢购一空,伏特加被卖到了天价,而那天去到爆炸现场的消防员一个也没有回来,事实上,很快这里就一个人也不剩了。大家都被军队疏散到了别的地方,只留下一些猫猫狗狗,不久后也像发了疯似的不停撞墙。这里成了隔离区。但隔离区里又渐渐有了人,有不愿意离开家乡也不能理解为什么要离开的老人偷偷回到这里;还有轮番进入这里做清洁的“清理人”,没有穿防护服,没有配备辐射测量器材,白天在反应炉附近做清理,晚上在这里安营扎寨,就这样一天又一天,直到某一天早上发现自己站不起来,才能被调离这里,然后又有新的人补进来,而这些人在吻别自己的亲人时并不知道再次见面时自己拥有的只是一个残破的身躯——也许还有一枚闪亮的勋章。切尔诺贝利是一场发生在特殊时期的灾难,政府的不作为和企图粉饰太平加重了灾难的后果,而无序的清扫工作将更多人拖进了这场灾难。这本书是在那场灾难中活下来的人的叙述,他们有的人目睹了爱人在辐射的影响下缓慢而又快速地离开人世的过程,有的人不顾一切给腹中的胎儿以生命却不知是对是错,还有的人正经受着辐射带来的折磨……就像作者本人在后记中所说,“这些人不过是平凡人,却必须面临最艰难的问题”,但它也让很多人开始思考自己的生活方式,开始怀疑自己的信仰,开始重新感受这个世界。这场战争开始于1986年,对于很多人来说,它早已结束;而对切尔诺贝利人来说,战争还远没有结束,他们也从未离开此地。

国家

于我最大的触动和思考是,什么是一个国家,一两个人竟可以有无尽的权利来支配他人,他们只懂得愚昧人民活在自己的统治下,用欺骗的手段稳定社会局势,他们看不到普通人民的生命,这让人感到害怕,无力。在军事政治统治下旧俄罗斯,我看到了共产主义精神和一些真正的勇士,在国家危急存亡之秋时是他们站了出来,他们确实该被歌颂。但也看到了不被尊重的人权,不平等、迫于妥协的生的权利。核是大多数人们未知的事物,更恐怖的是也许倡战份子和那些手握战争权利的人不知道核战的灾难性,愿作者最后一句“我觉得自己像是在记录着未来”不要成真,一个核灾难已经如此沉重了,愿世界永远不要有战争。

太重了

之前在枫丹白露的时候读这本,以为可以三五天就读完,但是看到1/3就看不下去了。所有的信仰逻辑科学都不能解释这场灾难,一些人活下来了,带着他们巨大的悲伤和痛苦活下来了,带着对亲人和爱人的无穷无尽思念,带着对现实的愤怒平静的活着。一个一个口述的故事,前三分之一最震撼的是第一篇,爆炸现场第一批消防员的一位太太的疯狂故事。

从无正义和邪恶,世界本就是灰色的

几乎是怀着难以自抑悲痛感情读完的,这本原以为充满无法理解核熔毁的老妇絮叨、丈夫接受致命剂量辐射的妻子咒骂、因为救灾而健康被摧毁的清理人的无奈的书,会让我失去阅读的兴趣,然而字里行间直面真实的文字(这种真实我唯一在法拉奇的风云人物里读到过,然而那只是充满了政治人物的顾左右言它),却强烈冲击着与那一场灾难相隔近30年、几乎无关的我。作者用录音机一样的笔触,让真实重为真实,让灾难与痛苦再一次降临人间,你我眼前。阅读中就在想,豆瓣上应该满目对集权共产主义政权的咒骂,并由远及近,如巫师一样留下对自己征服的诅咒与预言。暂不论共产党的意识形态原罪,甚至不用辨别书中前官员描述的真假,就可以明白在那里当然会有官僚的草菅人命与党员的身先士卒,有人民的互相帮助与自私者的虚伪面具,有死亡与爱情。就像所有颜色混同一起并非阳光灿烂的金色,而是千篇一律的灰。真实的世界原本就是如此,任何在现在的所谓正义声讨也是苍白的。并非为某个政权辩护,只是被读完这本书后的无力感充斥。在灾难面前,人与思想的渺小,就是这种感觉吧。

积水是黄色和绿色的,就好像有人把染料倒进去一样。

在亚马逊推荐里看到过很多次,今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的书,看书名以为是爱情小说,没想到是纪实,读起来很沉重。1986年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第四号核反应堆爆炸,如果不看这本书我根本无从得知。切尔诺贝利事故产生的放射污染相当于日本广岛原子弹爆炸产生的放射污染的一百倍,可见其危害有多大。不看这本书,我根本不知道核能会是这样的,它可以发电帮助整个地区,也可以危害整个地区。战争是在血肉间痛快决一死战,而核泄漏却是危害更大的毒瘤,可怕的是你还没有拾起刀枪便被它击败倒地。除了生死都是小事儿,总之好好活着。

愿悲剧不再上演

我一直不敢阅读关于切尔诺贝利的文学作品,是因为我无法想象那相当于400颗原子弹的辐射灾难是如何的惨绝人寰。曾经有位反日同胞通过展览大量的南京大屠杀照片,来提醒我们30万这个数字是由怎样的惨烈来构成的。而如今,当我跟随斯韦特兰娜•亚历山德罗夫娜•阿列克谢耶维奇的笔触,从《我不知道该说什么,关于死亡还是爱情》书中一篇篇幸存者的口述当中,领略那数十万受害者的背后都是怎样的家破人亡流离失所时,我神情黯然,如受刀割。这本书是作者花了三年时间,采访的切尔诺贝利事故背后的各类人群,有消防员的妻子、有被迫撤离的居民、有被征召的清理人、有现场的摄影师和科学家,虽然这场史上最惨烈的反应炉事故已经离现在快三十年了,但人们心中的恐惧、愤怒、伤痛却从未离开,而作者正是通过每个普通幸存者的回忆言语,以描白的写作手法,令人感同身受,聆听着世界末日和科技浩劫下的不幸。切尔诺贝利灾难下的前苏联人,或者准确的说是乌克兰人,可以说是在战争的炮火下洗礼过的几代人,一战后加入苏联,二战被德国占领,戈尔巴乔夫上台后的民族独立,已经让乌克兰在侵略和屈辱的打击下伤痕累累,谁曾想到,紧接而来的1986年核泄漏事件,竟拥有比战争影响面更广持续性更久的威胁。这种渗透进日常生活的无形致命威胁,在幸存者的独白中,格外令人触动:妻子不顾任何被辐射的风险,和丈夫共同品尝共同拥抱,那是对爱情的忠贞;老人不愿抛下跟随多年的宠物,时刻惦记着农地的作物,那是对故土的热爱;将死之人面对命运的无情作弄,倍感无奈,那是对生命的渴望;拥有不多防护设备的军人在反应堆屋顶清理时的笑谈,那是对英雄悲壮的追求。这一切的一切,编织成了切尔诺贝利灾难现场的巨幅画卷,一一展现在了读者面前。前不久刚刚参加葬礼回来,一位父亲因突发心肌梗塞而过世,追悼会上母亲的痛哭流涕、儿子的无语凝咽、3岁孙子的茫然失措,久久的萦绕在我脑海。死亡,是人类挥之不去的恐惧,而亲人离去的伤痛,也恐怕难以用泪水来衡量。我深深感激S•A•阿列克谢耶维奇冒着生命危险,为数十万核辐射受难者留下历史的祭奠,愿悲剧不再上演。文/卢育涛 2014.07.21


 我不知道该说什么,关于死亡还是爱情下载


相关图书推荐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