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道风物004·黔东南》书评

出版日期:2016-8
ISBN:9787508664566
作者:范亚昆 主编
页数:272页

美丽黔东南,一定再去玩!

以前,我对贵州没有一点概念。有一次,在一个旅游的论坛上看到一篇别人在黔东南游历的帖子,一下子就被那些美丽的自然风光和浓郁的民族风情给迷住了!于是,在2014年的夏初,我请了一周的年假加上两个周末去了趟贵州,其中的镇远、凯里和西江千户苗寨便是在黔东南,给人留下了深刻而美好的印证,所以当我看到有关黔东南的书籍的时候,自然也是有一种情不自禁的冲动,希望以后再去看看那些自己还没有去过却十分向往的风景。《地道风物-黔东南》这本书是按照地域(地)、文化(道)、风情(风)、物产(物)这四个部分来介绍的,除简洁的文字和大量精美的图片之外,还附有一张地道风物大地图,方便读者更直观地去了解当地的风貌。对于喜欢旅游的读者来说,这无疑是一本不错的指南,可以了解更多的民族风情,选择自己喜欢的地方,以自己的方式,按图索骥,制定自己想去的行程和要看的景点。当然,暂时无法去的朋友也可以先跟着作者的视角,神游一下美丽的黔东南。前些年去黔东南的交通的还不是很方便,近年来,随着沪昆高铁和贵广高铁的逐步开通,去那些大山深处的美景也变得更加方便了,当然也可能会因为旅游和商业化而把那的原始风貌渐渐改变,不过无论如何,那些独特的建筑、地貌、风俗、服饰、生活或者食物,依然对大家有很强的吸引力。要是自己再去黔东南玩的话,一定会选择书中提到的肇兴侗寨去看看,听听侗族大歌,看看附近的层层梯田,亲身体会下不一样的风情。其实、现在市面上有关旅游的书比比皆是,网上免费的攻略与介绍也铺天盖地,但是黔东南的迷人之处不仅仅是其自然风光,更多的是民族的特色与风情,此书真是以介绍这样的独特之处入手的,也超越了一般意义上的导游解说。至于我曾经去过的苗寨,如今读来,更是有一种亲切感,毕竟那是自己走过的山水,从不同的视角来看同一个地方,有时候也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惊喜,发现自己不曾留意的风景,解答存在心中久久的疑问……读完这本书,只能是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一个意愿,那就是肯定还要再去玩!

比想象的好

惊艳——是我对这本书的感觉。是导游书,却比导游书更为深入细致。写作者并未浅浅地停留在介绍风土人情方面,而是深入当地人的生活,具象到一个个的人,一件件的事,让一个地域真正的、客观的生活风貌,层层展现在读者面前。“对于‘净土’与‘原生态’,人们常常期许为一种未被侵扰的、未曾改变的文化,然而大多数时候,这是一厢情愿的幻想。与其说这样的地方已经不是原生态的净土,不如说,这里在漫长的年代里建立的人与土地的关系,还处在一种更加传统的秩序之中,那种经年累月的小心翼翼互相予取的格局,暂时未曾被新世界全然改变,它看起来似乎新旧杂糅、真相难辨,其实时间与空间在这里经历了特殊的压缩集中,形成一种独有的变化节奏。这种新旧秩序的交迭与变化,成为今天的黔东南真正的景观。”这一段话,很准确地定位了本书的写作特色。它让我们真正地了解神秘的黔东南,也客观地叙述着它在一步步被新世界影响过程中所发生的悄然变化。“游客是洪水猛兽,他们像蝗虫一样飞过,连渣都不剩下,然后又把你无情地抛弃。客观地说,个体游客是好的,每个观光者都带着善意,但中国人口太多,巨大的人流量可以毁掉所有文化。你想一个村每年拥进100万游客,还有什么东西留得下来?”学者的话被本书真实引用,不得不引人深思。入选联合国“非遗”的侗族大歌,在工业化、现代化的冲击中,其传承根基的瓦解,其演绎形式的本质变化,使热爱大歌的学者所产生的巨大忧虑,也在书中真实地呈现。“可是,谁又愿意放下微信里的卿卿我我,去鼓楼下唱三天三夜侗歌,谈一场生死契阔呢?”真是直指人心。驰名中外的“枪手的部落”——岜沙,现代社会对年轻人的影响,旅游业对村民生活方式的变化,不多作剧透,书中见。第一次知道侗族分南侗北侗,生活方式、穿戴风格相差很大,第一次知道中国在56个民族之外,还有一些待识别族群,如亻革家、东家、西家、绕家,第一次知道黔东南有一种极珍贵的髭蟾,因长着像角一样的胡须得名……彩绘大本,图像精美,文辞恳切,饱含作者浓情,值得细读,力荐。

领略黔东南的美

《黔东南 地道凤物》是中国国家地理出品的原创Mook系列,地道风物发现之旅。黔东南,是正宗山地部落的当代生活,是《纽约时报》上的最新推荐之旅。以前,我比较向往山水柔情的江南,之后有幸去领略,后来听朋友提到贵州也是一个不错的旅游之地,却一直也没找到时间去,现在,有幸通过这本书先初步领略一下黔东南的美。本书分了四部分,一是地,地生万物,讲述了苗疆腹地的曲折蜿蜒 ,介绍了侗族分为南北的缘故锦屏,当然南北侗族的差异不仅仅在看得见的“符号”上,还存在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服饰,民歌种类等。给我们讲了两座山,一是雷公山,孑遗生物的避难所,文中讲述了许多生物的习性,配上它们的图片,让我们更进一步的认识。二是梵净山,苗疆走廊上的弥勒道场,这一带集结了土家、侗、苗等少数民族,宗教信仰十分复杂,就是这样梵净山依旧以“佛教名山”、“弥勒道场”的称号驰名中外。二是道,道法自然,讲述了黔东南各个民族的生活习俗等,侗族是将用歌声珍藏往昔的灵魂,苗族的记忆与日常,针线中的苗族等等。三是风,风化成典。讲述了枪手部落的恪守与变迁,岜沙的田野再报告。岜沙在今天的中国旅游版图上,是赫赫有名的,枪手的部落已成为她的代名词,荣登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当地人会自豪地说:“岜沙是贵州民族文化的一张靓丽的名片嘞。”还讲了一些黔人的故事。四是物,物华天宝。介绍了黔东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赞美,讲述了他们独特的吃的,用的,装饰生活的等等。比如饭桌上的图腾——糯禾,一种让外人望而生畏的菜肴,黔东南侗族地区最奇特的美食——瘪,还有手艺世家的纸,花草纸便是其中一种,是在抄好的一层纸浆膜上放上新鲜花草,再浇一层纸浆将其封装固定,晾干即成。书中拍摄了其中一张照片,很美丽。还讲述了苗族华服,蜡染等。看完整本书,让我对黔东南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地道风物,都深深的吸引了我,让我赞叹造物主的伟大,也欣赏黔东南人的智慧,等以后有机会,一定回去黔东南领略独属于黔东南的正宗山地部落的当代生活。

写这本书很难:我所知道的内幕

对,我是本书作者之一,但评价是客观的。:))未上市前拿到样书,着实吓一跳:成书的效果让我意外地觉得好。要写好黔东南其实很难,贵州人文历来冷门,以往市面上的书,要么是艰涩得让人没有阅读欲望;要么就是普通的游记体,嚼之无味。平衡阅读兴趣和内容的深度,很考研编纂团队的功力,恰好这本书做到了。但并无兴趣写读后感,八一八我所知道的这本书几近一年的出版过程:1.书一上市,主编范亚昆日子就开始不好过。因为腰封使用了“部落”这个让本土精英不舒服的词语,被本土精英激烈地批评。不过客观上,“部落”虽然略带贬义,但确实让人心生向往的辞藻。去年纽约时报评全球最佳目的地,对贵州的评价直接就是用tribes;黔东南政府,也通常称岜沙苗寨为“最后一个持枪部落”。语言学上,有一种文字变异现象叫“自然讹化”,“部落”可能还算不上,但本土精英的反应,似乎又有点过激了。但是不管怎样,总算找到挖苦主编的好理由。2.书中我写了两篇大稿,约占1/10篇幅。对于我这种懒惰体质又日夜颠倒的人,编辑黄枇杷老师几乎是半夜隔空陪写稿的。《侗族大歌》那篇文章,八千多字,讲了从大歌发现到今天的若干个故事。为了将每个故事都写得有情怀点又完全符合客观情况,除了我8年的在地体验,还几乎翻遍了所有写大歌的书籍和论文。写完之后编辑很开心,觉得好。但还是不放心,拿着文本请教了中音、川音做大歌研究的老师以及本土的研究精英。做了修改后才成现在这个样子。这样还不够,黄枇杷老师基本没自己写文章,但是为了侗族大歌这篇文章,她采访了十多个专业人士,最后将访谈录敲成文字发给我。这种态度,绝对不是简单写一篇普通人文文章的对待态度,敢情是做学问了。现在看到豆瓣里很多人摘抄《侗族大歌》那篇文章的书摘,深感欣慰,觉得当时的努力没白费。3.在正式调研前,地道风物的主创团队先行踩了一次点,几乎将能找到的写黔东南有经验的资深作者囊括在作者团队里。三月份正式调研采访前,大家集中在凯里的宾馆里,发现还不够。随后还叫了黔东南著名的旅行专家Billy Zhang加入团队,在他的帮助下,采编团队甚至能采访到快活林酸汤鱼的老板。需要知道,在这次采访前,没有宣传部的文件,她从来不接受采访,更不会透露酸汤鱼的任何细节。这本书里有很多小细节,都是在团队的努力下,得以独家以及第一次让读者看到的。4.这本书的主要摄影师壹米网线是桂林人,娃尚不够一周岁,自己驱车随团队拍摄。书里采用的航拍镜头,是出版物里首次使用的独特视觉,给人不一样的体验。后来因为篇幅限制,很多精美的图片都没有使用。最后,恰好我写完这本书之后,做了一个面向贵州本土精英和广大旅行者的公众号。在这个公众号里,有很多包括壹米网线老师在内的一流摄影师作品。当然,这个公众号:青蛙在贵州 ,也能看到《侗族大歌》的原稿。欢迎大家关注。:))

深山里的净土世界°

——评《黔东南》文/蓦烟如雪“原生态”是很本原的词汇,它指的是没有被特殊雕琢,存在于民间原始的、散发着乡土气息的表演形态,它包含着原生态唱法、原生态舞蹈、原生态歌手、原生态大写意山水画等。原始是未经雕琢,是净土,在满是游人的地域,已经是少见净土之地了。而在翻阅到《地道风物004·黔东南》后,我是欣喜的,也是感叹的,“一百年前的旅行者离开故乡时,随处可见参差多态的地域文化,而今,人们似乎只能在某些遗漏之处才能找到渴望的原始景观。”云贵高原边缘处的贵州,是中国唯一没有平原的省份,他在今年1月被《纽约时报》推荐为世界上52个最值得到访的旅游目的地。云贵四面环山,多群居少数民族,他们在九十年代就被列入“回归自然,返璞归真”的最佳旅游胜地,是联合国世界乡土文化保护基金会确认为全球18个“人与自然保护圈”之一。它是人们眼中的“山地部落”,是旅行者眼中的未被侵扰,未曾改变的文化,这里有异乎寻常的服饰、纯粹而原始的手工艺、丰富的节日传统、神秘的祭祀场景……大部分时候我们仅能在书中看见皮毛,而作者却是摒弃了猎奇的心态,不做表演式的作品,他们用“在地者”的视角观察深入内里,为读者打开别样的云贵世界。本书从地理坐标、文化名片以及异域风情和传统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解析来步步解谜苗疆腹地。书中有详尽的地理介绍,甚至多民族融合的“大混居,小聚居”的特点,我很喜欢这里传统谚语和当地文字的再现,这是正在流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而且黔东南,山高林密,溪涧纵横,此书不仅用详细的古籍寻找踪迹,还用大量的精美图片去再现云贵的与众不同。对于爱旅行抑或者喜欢看地理书籍的人来说,这本书是非常有自我特色的,这本书有大段的历史来源,有各种详尽的地理数据,甚至是对当地民族特色进行了细致跟踪和解析,这本书没有那么散文性,却让人想到了国家地理图书,比起看过的那些游记,这本书不仅仅是指南,更是一种解剖式的观察书。行走在时光的边缘,找寻“七十二寨”的侗寨,看一看山路弯弯,风景秀丽的月亮山区,想听一听芦笙节里的曲调,见见姑娘给芦笙队送酒水的场面。云贵的生活是神秘的,不仅仅是苗族侗族抑或是其他族群,他们的信仰,节日,都是如此的与众不同,关节日都数不胜数,最喜欢的还是鼓藏节,花炮节,甚至是姊妹节、吃新节等等,这里的民俗也独具特色,比如抬棺人,他们诡异的装扮,体验“官人”的独特都是很稀奇的。这里的建筑在各地都有所不同,传统的侗族技艺配上精美的绘制图案,不仅仅是实用可以概括。这里的糯田也是与众不同,皮纸的技艺都匀毛尖的馨香,大血藤果的突出,甚至是琵琶歌的余音都是让人想一睹为快,一听为实的诱人源头。这本书,包罗万象,涵盖了很多我们很少见过的事物,不仅仅有故事,有典故,还有许多的未知。

自然、人文与时光

黔东南,尚保留着它净地的素净面庞,它神秘质朴的身姿经由《地道风物004•黔东南》真挚写实的文字和精美大气的图片展现在读者眼前,无论是去过当地的,未曾去过的,或是当地的居住者,都能从中找到与自己相合的部分。书中附着一张黔东南地道风物手绘地图,上有景点线路图、当地节日、民俗风情、道地特产等。手绘地图作为旅游城市的名片,是让异乡人最快了解当地的方式之一,而一旦我们想要深入去了解这片土地,则会发现地图背后是一本乃至数十本厚厚的书册。《地道风物004•黔东南》对这片土地的展示介于哄闹一番便散去的快餐旅行和人文地域的深度探索研究之间,即不会肤浅到让人食之生悔,又不至深奥到让人索然无味;它使得黔东南和读者间的距离恰到好处,近之一分将会失去原生美态,远之一分又会失却人间烟火的亲和力。我想,大多数人包括我自己对这片土地的好奇都源于它的多样化与未开发。黔东南的土地上有着许多少数民族的同胞,包括大众熟知的好似总是戴着成堆银饰穿着繁复衣衫的苗族,因为舞台上侗族大歌被人认识的侗族,偶有所闻的彝族瑶族,很少听说的水族畲族,还有因这本书第一次了解的“亻革家人”“东家人”“西家人”“绕家人”等“未定族”群体。一页页的文字和图片联结起差异巨大的两个世界,山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大山阻碍了时光的流转,让山中的人、山中的物、山中的事更替的格外缓慢,人们固守着各自祖先流传下来的财富,谨守着族群部落间的差异,这说不上是好事还是坏事,但是黔东南却由此成为旅行家们眼中值得造访的乐土。大山里,这些和我们穿戴、饮食、习俗、语言各不相同的人们似乎过着半世外桃源的生活,喜糯的习惯至今藏在骨子里不曾消散,糯转籼不过是顺应现实的妥协;鼓楼的功能从示警变为象征,不变的是部落内的亲密和信任……大批游客的到来加速了山中时间的流动,搅扰了静谧的山风,在地人适应了这种礼貌或不礼貌的造访,找到改善生活的道路。这些也无关好坏,在本质上与黔东南之外的土地上曾经发生过的新旧更迭并无两样。变化的剧烈与否,速度快慢都不是重点,在文化、经济等因素的碰撞之下,黔东南和那里的人们发生的改变本就是顺应客观规律的现象,之所以独特,是因为他们继承了传统,保留着生命之根,形成了独有的地域文化景观。当前流行如同在地人般的旅行,这是褪去喧嚣浮沫之后对精神和文化的追求。《地道风物004•黔东南》是一本不错的指引书,它能够让读者更真实更丰富的了解那片土地与那里的人,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服饰、部落、族群、歌者、舞者、掌墨师,擀香人……它也能够提醒追求在地旅行的人们不错过生活在那里的每一份快乐,绝妙的酸汤、美味的糯禾、精致的苗家华服、耀眼的苗银、回味悠远的蜡染……大山和时间发酵出了原汁原味的黔东南,这样的改变过去有,现在有,未来仍会有,祝福那片土地上认真生活认真快乐的人们,也希望作为读者的我们能够亲历书中之地,亲见书中之道,感触书中之风物。文|团团花哚 2016.08.25非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授权可豆邮或联系fionado@qq.com

我所向往的黔东南

中国国家地理原创团队打造的《地道风物》已经出了四本,我有幸读过其中的两本,团队第一站《广西》以及这本《黔东南》。两个地方都是自己特别感兴趣但是都没有去过的地方,这套丛书就个人感觉来讲,气质是一致的,不仅仅是走走看看,采风土人情而已,还有长篇的追溯历史,讲述地理各种知识的篇章,对于当地的一些传奇和民族特色也是介绍的主要内容,可能与以往我们读过的中国国家地理丛书来说,娱乐性很弱。如果只是想看风景、了解美食,这套丛书的可读性就会很低,但是比起以往我们阅读的游记而言,《地道风物》具有人文、民族学、人类学、社会学多方面的历史价值。我非常喜欢这套丛书,如果去广西、湘西、黔东南驴行,是很有必要带一本的,知其然在知其所以然,旅行的意义并不仅仅是观光,这或许也是他们做这样一套书的初衷。我对黔东南的兴趣有自己的原因,研究生时代最好的朋友来自锦屏,调研第一站只差一点点,就要去贵州了,但是因为一些原因,与黔东南的亲密接触失之交臂。那个时候认识了很多贵州的朋友,除了来自锦屏的外,还有凯里、六盘水等地,除了听他们讲黔东南州的美食外,也了解了当地的一些美景。在《黔东南》里,我们可以通过专业摄影师的插图一窥风貌,的确很美。好友本是侗族,说起黔东南,就不得不提到侗族大歌。当年也是因为受身边的人影响,曾经在网上搜来侗族大歌的视频观看,但是那个时候也许是音响录制的效果不好,其实我是没有欣赏到所谓的“美”的。在真正欣赏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之前,其实真的应该了解一下侗族大歌的历史与现状。《黔东南》在记述侗族大歌有多个篇章,对于了解这世间仅存不多的艺术,有其很重要的历史价值。主编曾经犹疑过,当“表演”已经成为双向需求的时候,真正的“原生态”也许并不存在。即便如此,他们还是带着团队走进了黔东南,走进了神秘的岜沙苗寨,来到了“待识别群体”部落里。读书的时候看过相关纪录片,在影片中岜字不读做我们在百度上能够查到的读音ba,而是汉语里没有的音dia。其实我到现在也不知道正确的读音,当年看的纪录片有些细节也忘记了,那个时候的感觉,就是世间竟然尚存一个如此古老的村落?苗族是中国历史上最为艰难的一个民族,他们曾经被左挥右赶,走过太多的辛苦路。如果你不太了解这段历史,总有人以“南蛮”以冠之。说“穷山恶水多刁民”,如果从历史纵观,你会理解这个民族的彪悍,其实是生存的本性使然。只是,我们到底还是不太了解这里的一切,正因为如此,才会对这片土地好奇。也许,原生态的确已经不存在了,但是这亦是时代发展所必然,有些东西会丢掉,观者遗憾,但未必不是苗寨的进步。我倒是很好奇,苗族和侗族相处很好,没有想到苗族竟然在总是欺负没有民族识别的 亻革家人。查了字典,亻革读ren,不过还是他们自称的“革兜”好记点。贵州也是全国“未识别族群”最多的一个省份,虽然当年识别不了也曾经将亻革家人、东家人、西家人、绕家人并入其他的少数民族,但是他们到底还是从民族认同还有一些传统、习俗都不一样。这块也的确让人感到很好奇,这片广袤的土地上,到底存在多少的未解之谜啊。同样,因为地貌多样,这里还保存了丰富多样的物种,越是物种保存繁多的地方,越是一部活历史,怎能不让人神往。希望《地道风物》继续出好书,这本黔东南从文字资料和风物图片,都极具收藏价值。可惜,拿在路上读,书本被我磨损了,还有点小心疼。PS,看到吊脚楼的时候想起一件事,当年有位同届同学读了半年就不读了。原因也是吊脚楼。贵州的吊脚楼是木制的,也是当地的文化特色,但是居民家的吊脚楼却是联排的。中国南方向来是没有暖气的,那一年的冬天太冷了,这位同学的家人点火盆取暖结果引发火灾,烧掉了一排房子,同学家因此一贫如洗,他必须提前回去赚钱好补偿那些被烧毁的邻居。虽然这是一个建筑特色,但是的确还是有蛮大的安全隐患的。还提到了巫蛊的传说,喜欢《鬼吹灯》的你懂得。

游走黔东南----评《地道风物004•黔东南》

素以推出旅游资讯文作的中国国家地理出品着一部部的精品分享给一众的读者的阅读盛宴。类似于前不久我刚读过的《中国国家地理-地道风物 广西》介绍着广西的故事。而此刻的《地道风物004•黔东南》则开启着重塑黔东南旅行视觉的深度旅行。书如其名,这本《地道风物004•黔东南》之中将黔东南的地道风物逐一分享读者的面前。于爱旅之人的我而言,更是足不出户地尽享着一次别开生面的视觉旅程。相较于市面上同类的旅行类读物,我觉得于这本地道风物中更可以收获着别样的景致风情。透过地道风物的切入点,推陈出新地着重塑旅行的视角。于我而言,我更是借此机会走入黔东南深处发掘其中的美景。黔东南,亚洲仅有的两个“回归自然,返璞归真”*旅游胜地之一。我们无疑可以从中领略到不少的精彩看点。《地道风物004•黔东南》便是通过图文并茂的形式逐一细数着多角度,全方位的景致来。地,道,风,物四大版块将黔东南各种别致风情隆重推出。穿行于苗疆腹地;锦屏,侗族自此分南北;雷公山 孑遗生物的避难所;梵净山 苗疆走廊上的弥勒道场 ----- 作为一名生活在大都市的读者而言,我很是喜欢这里细细道来的关于异域、遥远、纯净、原始、陌生特色的黔东南。远离城市的喧嚣,走入少数民族的世界,感受着中国地图版块中的某一个个性角落,这里着实有着数不尽的回味之景。编者很是有心地将风景,人物的彩色图片穿插入书中正文的各个角落。引领着书外的读者看文的同时更欣赏最为直观和生动的真实画面。这样的设计无疑很是容易引发读者们阅读时候的共鸣。尽管我并没有踏上黔东南的土地,但是我觉得这本书无疑已经给我带来了未尝不是最为直击的生动共鸣。尤其是现如今很多的旅游景点因为游客的蜂拥而至缺少了很多的灵气,那么《地道风物004•黔东南》一书却通过着另一个角度减少了游客的惋惜。虽然身未至,但是心已行。尤其是有着本书编者这些资深旅客们的介绍解说,我觉得黔东南的奇妙之处早已经尽展眼前。这里没有匆匆忙忙的走马观花,这里有的则是细致入微的生动解说。赏鉴美景的同时,我更是在不知不觉地了解着美景背后的那些隐藏着的风土人清。不仅让我对黔东南有着一个深入的认知,更让我哪怕在未来去那一带旅游有着方向性的走访。闲暇之时读一读这样既有着休闲性,又有着知识性的旅游读物,我觉得这样的感觉真的很好。游走黔东南-别样的风情,生动的味道,精彩的回味。

山水黔东南

我对于西南山野也算是神往已久了,距离最近的是今年夏天去了昭通市的水富县度过严酷夏天的一日一夜,纵然是川滇交界,也得以一窥大山里的岁月。本书关于黔东南,关于我们未曾知的“山地部落”,关于原生态与纯净。书里黔东南和读者间的距离恰好,观之有物且有趣,醉人隐秘的烟火气息扑面而来。不知道现如今这里可不可以算得上是原生态的净土,但或许,这里漫长岁月对传统的敬畏终归值得我们的敬意。这个世界新旧杂糅,时间与空间相持,舞出一段独有的瑰丽。行者无疆,书里行走游动的视角带领我们在路途中看到更广阔的空间,去领略清水江、风雨桥、侗族大歌的风采,也为我们探秘种种风俗节日,如苗族的吃新节、姊妹节,侗族的赶歌会、过冬节等。酸汤、糯禾、苗银、蜡染……手工的精致令习惯机器大生产的我们大开眼界。村野里孕育着朴素的生活方式,山村的至诚至朴,离不坦诚质朴美好的人性之光。      当山村日益沾染到城市的烟火气,他们有了什么不同。人、山村与城市之间无论添加什么关联词语,都将是一个宏大的命题,包涵与环境的和谐统一及灵魂归属的终极拷问。书中介绍了现代化的种种,却也并未遗忘传承的力量,我们的乡村有了不同的风貌,人们骑着摩托车穿梭其中,而我们的传统也将继续走下去。那种在经年累月而成就的格局,暂时未曾被新世界全然改变。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山野况味,美得纯粹。与自然相处的时光,才是自然爱悦者的赞歌,世间散发出雨后初夏的花的清香,世界清丽而透亮,满怀草木清香。书中附赠黔东南地道风物手绘地图,重塑别样的旅行视角,发现更广阔也更真实的黔东南。配图真的是大美,看了不禁产生被自然感动的动容。看这本书的时候,脑海里很容易和电影《路边野餐》里的镜头重叠,不知道这种形式的注目是否为当地人所喜呢?毕竟居民才是一个地点的主人。

【书评人俱乐部】 打开正在改变的黔东南的大门

如今关于旅游的话题越来越多。从名胜古迹到山川大河,都能感受到中国人对于旅游的热衷。然而在人们酷爱旅游的背后,到底是在追求什么呢?有人曾说“旅游是身体在路上,读书是灵魂在路上,不管如何,总要有一个在路上。”古人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书让人知道看待世界的方式不止自己认为的那一个样,旅游同样会让人知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地理环境影响着当地人们的方方面面。然而旅游业的兴盛,让旅游进入到了一种迷失。不止从什么时候开始“上车睡觉,下车拍照”成了旅游的典型状态。对于一些风景人们的感叹也变成了“不去会后悔,去了会更后悔。”在旅游的过程中人们似乎也感受到了有什么东西变质了。我们离开熟悉的环境,带着简单的行李,不远万里,来到另一个地方,我们到底想要看什么呢?在阅读中国国家地理原创团队打造的《地道风物:黔东南》一书中,突然明白了我们一直感觉变质的是什么呢?“随着时间的推移,无论作者、摄影师还是读者逐渐发现,拍摄的照片开始背离真实的生活,越来越多的场景掺入了‘表演’的成分。”我们去了一个地方,是想要领略这个地方与自己所在地不一样的风景,感受到另一种活法。然而这样的感觉在目前的旅游中越来越淡化了。不知是我们缺乏发现美的眼睛,还是真的如今的地与地之间没有了差别。我曾问过去过黔东南的朋友,感觉怎么样?她的回答是:“目前它还是很原生态的。”《地道风物》采访团队在进入黔东南的时候,也有着对于原生态,对于旅游表演的种种的迷思。毕竟如今的黔东南在改变,这种改变是新旧秩序在协商,在融合。采访团队认识到这点,也承认,这种新旧秩序的交叠与变化,是黔东南如今真正的景观。所以他们以“在地者”的视角为我们打开了黔东南的大门,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正在努力迎接新世界,却又有着自己的固守和坚持的黔东南。从自然地理角度来看,黔东南条件很好,水热条件好,森林植被好,似乎是难得的鱼米之乡。然而他为什么落后呢?原因似乎很复杂,有历史的,社会的,或是交通的。而如今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些制约的条件一步步被得到改善,黔东南人民跟外界的沟通也越来越强,而如今担心的反而是他们传统保存问题。没有文字历史的民族,总是用他们特有的方式描述着他们的历史,继承着他们的传统。侗族大歌和苗族古歌是他们传达历史的方式。鼓楼和风雨桥是他们对传统的尊重,苗绣和苗银的图案也是他们对于传统和历史的传承。向往黔东南,向往他的神秘,也向往他独特的历史性。虽然如今的黔东南对于他的历史有了全新的诠释,然而底蕴还在,我们可以带着发现的眼睛去一步步挖掘。《地道风物:黔东南》带领我们领略黔东南的地道风物,同时也让我们重新反思对于旅游的理解。

主编手记:我们一起走过的山与水

范亚昆电影《路边野餐》上映,同事们约好集体早退,去看电影。黑魆魆的影院里气氛安静,一觉醒来,荧幕上的旁白正在解释,为什么当地人将狗唤作“老师傅”。我不禁满意:看,没有错过重要情节。身边不远处的黑暗中,枇杷姑娘、十三郎、云先生、晃晃姚正认真盯着荧幕,大概没有像我一样瞌睡和走神。黔东南的山山水水在荧幕上像时间一样缓慢流淌,这是我们一起走过的山山水水。2015年的最后一晚,那时我们的采访团队宿在西江千户苗寨。临近午夜,到处弥漫着跨年夜的气氛,在京的同事们已经开始在微信上互祝新年。枇杷姑娘一个人坐在寒冷的阳台上听歌,面对着苗寨里星星点点的灯光,欣喜于这旅途中的跨年经历。而我刚刚和十三郎大吵一架,陷入懊恼之中。那次同行的有最合适的作者、最好的向导、最有耐心的摄影师,作为编辑的十三郎却准备不足,缺乏计划,致使第一天的采访行程混乱不堪。吵完十三郎,我又后悔,他过去从来没有与作者配合采访的经验,为什么我不能心平气和地与他讲清楚,为什么这样莽撞去毁了一个队友的跨年之夜?第二天一早,采访队伍就要在黔东南分头行动,我想在分别前追着十三郎再讲一遍方法,却看到他倔强地站在远处,一个人打了很多个电话,联系接下来的行程。不用再叮嘱了,我想。他的改变也是对我的原谅吧,我又稍稍释然,目送大家的车离开西江苗寨,一路远去。电影里,女孩洋洋走下河,坐上船,风吹过水上,她念着自己的导游词,停船上岸,遇到一个卖东西的小摊,问,风车多少钱?卖风车的说,这是小孩子玩的哟,5块。洋洋买了风车,吹着想让它转起来。枇杷姑娘那时与摄影师宇堃组队,一路去采访侗族大歌。她在微信上发来的每个现场瞬间,都让我羡慕:见到了当地唱歌最好的老人,夜晚进入老乡们学歌的乡村教室,路遇某个村寨的木工们正在打造巨大的鼓楼,与傲娇的作者青蛙先生喝酒夜话……回京后,她又一头扎进堆积如山的侗族大歌资料。我却总在想,她收获的快乐,远大于这篇文章本身吧?云先生与作者雷老师组队,准备去采访黔东南的手艺人。我与他们二人拎着早餐站在闹市区的路边,为优化行程争执。眼见得雷老师被我说得无言,气氛紧张,云先生一脸无辜地劝慰道:雷老师,吃个包子吧。几人不禁哑然失笑。后来他们二人携手合作,深入乡间,成功记录了许多手艺瞬间。结束之后,雷老师真诚地说,我希望再次与你们同行。荧幕上,漫游者陈升坐着一个男孩的摩托车,在弯曲的山路上孤独地走了许久。有一夜我宿在从江县城,窗外有一条江,和黑峻的山岭。白天与作家萧先生深入苗岭腹地,路难行,遇大雨,随处可见塌方,天黑时若绕不出来,会非常危险。这就是这一带的日常生活的样子。后来我们沿着都柳江边崎岖的路走了很久,遇到的山太多太多,我叫不出每一座山的名字。那夜窗外的山大概属于月亮山,这一群山的主体在广西境内,被称作“九万大山”。对古人来说,这样的名字透着一种绝望感。有些村寨在山中建梯田,后来成了景观,许多人喜欢找一个观景点拍照,赞美好看。层层叠叠的水稻田青绿青绿的,在天底下很壮观。而我总是不喜欢看梯田,它们开垦起来太艰难。这是人与自然双向榨取的产物:人在榨取山的自然水土,山在榨取人的艰辛劳动。然而,人们还能怎样呢?漫游者陈升坐的那种摩托车,我也坐过。独自宿在地扪村时,有一日清晨我在村里转悠,遇到一个男孩正在河边刷洗摩托车。我与他约了午后在花桥的桥头见面,带我赶去另一个村寨。我按时出现时,他已整饬待发。男孩大概20岁,染着黄黄的头发,一幅潮流装扮,不说话,在山路上风驰电掣,速度让人心惊。我只得横下心来,默念自己一向运气好,不会出事。去的是腾讯在20多公里外的铜关村建造的侗族大歌博物馆,我邀请男孩一起进去,可以听我与人谈话,但他羞涩不肯,一个人在馆外等了我两个多小时,又把我带回地扪村。我要付钱,他还忸怩推让一番。他的摩托车与村里男孩子们的摩托车一样,没有牌照,没有去过远方,也没有进过县城,此行于他就是一次十足远的行程。陈升在理发馆理发。他与理发的姑娘说起大海。姑娘说,我也想去看海。“我也想去看海。”在无穷无尽的山中,这曾是一个多么简单又多么遥不可及的心愿。贵州乡土文化社的社长李丽带我去丹寨的石桥村,为我展示NGO组织在当地的工作。村里的欢迎仪式是这样开始的:一个叫小龙的青年用投影仪为大家放了一小段“纪录片”,是他为自己的村庄拍摄的场景。镜头摇过山坡上的野花,摇过水塘里的鸭子,摇过村庄的房顶与街道……同行的学者说,你们可以请专业团队拍摄村庄纪录片呀!我却为这些稚拙的场景感动,因为我看到的是小龙的眼睛,以及他眼中属于自己的村庄。山里开了路,许多年轻人都走出村庄,出去“看海”,NGO工作者却在尝试着让年轻人表达自己的故土。拿着风车的姑娘洋洋走过村里高高低低的路,又跨过一座吊桥,回到理发店前的街面上,来到年轻人们的演出场地,来到这场长镜头的终点。人们在这里唱歌,互赠礼物,相互告别。电影结束后,灯光亮起。我追着十三郎嘲笑说,你肯定又睡着了吧?他不理我。看完电影的第三天,《地道风物·黔东南》印出来送到了办公室。枇杷姑娘取了一本样书,要我们每个队友在扉页上签名留念。云先生写的一句话是:每个人都只能陪你走一段路。大家哄笑:你记电影里的台词记得好清楚啊。2016.7.25

雷公山、都柳江、清水江

雷公山、都柳江、清水江。山间水边的那一片片黛瓦干栏。针线锤錾,灿烂的苗银苗绣,锯铲刨凿,灵秀的侗寨桥楼。走过,深爱。雷公山苗语称“方别勒”,意为雷公居住的地方,人称“山有连天之高,峰是雷电之源”,故有“雷公山”之称。 雷公山是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的分水岭,清水江和都柳江从雷公山南北萦绕而过。雷公山向东南,黎平县境内,特别是堂安-岩洞-地扪一线美伦美焕,是百里侗寨的精华,而雷公山核心区的高山巨壑间则铺排着不事张扬的苗寨。应该说,整个区域是非常典型的那洞文化——那为田,洞为小流域。如果一定要加以区分,或许侗寨更秀丽,而苗寨更朴拙。

新旧秩序的交叠与变化,是今天的黔东南真正的景观。

这是一本原创、聚焦风物的黔东南文化深度导览书。一百年前的旅行者离开故乡时,随处可见参差多态的地域文化,而今,人们似乎只能在某些遗漏之处才能找到渴望的原始景观。在黔东南,恰恰是无穷的山地延缓了当代文明与旅游的步伐,造就了这最后的“净土”。2001年,几乎一夜之间,黔东南的一个苗族部落以“原生态”扬名于世。黔东南的景观远不止岜沙和苗族部落,这里同样是侗族与其他许多民族的生活空间。越来越多的摄影师来到黔东南,拍摄与记录古老的山地部落的生活。在此能拍到各族异乎寻常的服饰、纯粹而原始的手工艺、丰富的节日传统、神秘的祭祀 场景......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无论作者、摄影师还是读者逐渐发现,拍摄的照片开始背离真实的生活,越来越多的场景掺入了“表演”的成分。2015年,当《地道风物》的采访团队深入黔东南时,我们发现,如果仍然执着于以往媒体的视角,将进入一个两难境地:一方面,拍摄以往那种纯净、原始的“原生态”场景几乎成为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另一方面,这将对理解“正宗的中国山地部落”在当代的真正生活构成极大的困难。与其说这样的地方已经不是原生态的净土,不如说,这里在漫长的年代里建立的人与土地的关系,还处在一种更加传统的秩序之中。那种在经年累月中小心翼翼互相予取的格局,暂时未曾被新世界全然改变,它看起来似乎新旧杂糅、真相难辨,其实时间与空间在这里经历了特殊的压缩集中,形成一种独有的变化节奏。这种新旧秩序的交叠与变化,成为今天的黔东南真正的景观。抛开猎奇式的围观,我们从黔东南开始,学习如何用“在地者”的视角观察一地的恒常变化,也期待每个参与者在路途中看到更广阔的空间,从而获得对各地更加真实、丰富的沟通与理解。

发现中国少数民族之美

中国国家地理、中信出版的“地道风物”真是好书,是我喜欢的类型。有它在手,不出家门,也知天下风情。《地道风物004·黔东南》是这个系列图书中一本专门介绍黔东南风情的图书。从目录看,按地、道、风、物分类文章。地,可以理解为与地理有关的,介绍了黔东南的地理环境、山河由来等;道,是万事万物的运行轨迹,在这里,指示黔东南少数民族的源起、发展的规律、规则;风,民俗风情;物,产物。按这四个章节,再一篇篇细读,图文并茂,字里行间了解那些我不曾熟知的少数民族的人文历史、风情地貌。主要介绍黔东南两大少数民族,一是苗族,二是侗族,其他还有亻革 家、东家、西家、绕家等有待识别的族群。这里的黔东南应该不单单指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而是指贵州省的东南一隅。据书中介绍,那里虽已不是原生态的净土,但是依然保留着古老的民俗,现代化的旅游业把世界各地四面八方的游客带到了那里,但是旅游学家希望看到的那些能静静踏入这方土地,静心地聆听观察当地人生活、尊重他们的习俗、不破坏他们生态的旅行者,而不是那种一大拨哄地一下被拉过来围观,留下垃圾、又带走许多资源的猎奇者。黔东南的少数民族生活对我们而言,神秘而神圣,苗族、侗族或是其他的未识别族群,他们有自己的信仰、风俗。各种节日,苗族的吃新节、姊妹节、龙船节,侗族的赶歌会、过冬节,从这些节日的节目中我们看到了这些民族民众的能歌善舞,对先祖、鬼神的崇拜,应该说他们的传统得到了很好的传承。随着时代的发展,很多民族已渐渐地失去了传统的发扬,但是在这些看似固步自封的深山民族里,却一直保留着传统,但事实上他们并不是真的固步自封,从书里的一些文章中,我们也看到他们渐渐地汉化,年轻人走出大山,到中国发达的南方城市打工、安家。而我们也希望,有更多的少数民族人民把他们的技艺带出来,教给我们更多的人。侗族的鼓楼建筑独特、美观且实用,传经的侗族木匠技艺精湛,单看他们描绘的图纸设计精良、专业,若他们将这些技术传道授业于其他木工,堪称精华。侗族人喜食糯稻,他们种植糯禾时,在糯田里养鱼养鸭,形成稻鱼鸭生态互利系统。匠心民艺,是值得我们学习的。还有苗族那些银饰的打造、各种美仑美奂的刺绣,让人惊叹天上尤物。一张黔东南地道风物地图把旅游路线做了标识,可供一心想前往的游者参考,地图上还集合了苗侗的节日、物产,简洁但实用。文/ashley书评原创,转载刊用请豆邮联系~


 地道风物004·黔东南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