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国教育病理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9-1
ISBN:9787508641591
作者:郑也夫
页数:312页

内容概要

郑也夫
作者自述
祖籍不可考。1950年生于北京。初中即将毕业时遭遇“文革”。1968年赴北大荒。其后的三十九年中先后工作、学习过十个单位:八五二农场四分场六队,该农场水利工程队,该农场工程大队学校,北京师范学院历史系,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世界宗教系,北京社科院社会学所,美国丹佛大学社会学系,中国社科院社会学所,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平均每个单位不足四年。很高兴一直在流动,始终是边缘人,得以冷眼旁观周围的一切。现为北京大学教授。兼任北京市交通顾问。曾任央视《实话实说》总策划。
作者主要作品
《吾国教育病理》,2013
《科场现形记》,2013
《语镜子》,2013
《双城记》,2013
《半开放社会》(香港),2011
《沙葬》,2011
《神似祖先》,2009
《与本科生谈:论文与治学》,2008
《后物欲时代的来临》,2007
《抵抗通吃》,2007
《知识分子研究》,2004
《阅读生物学札记》,2004
《被动吸烟者说》,2004
《城市社会学》,2002
《信任论》,2001
《忘却的纪念》,1998
《世界杯断想》,1998
《游戏人生》,1997
《走出囚徒困境》,1995
《代价论》,1995
《礼语咒词官腔黑话——语言社会学丛谈》,1993

书籍目录

一编  分流

第一章 空洞素质论
第二章 教育与发展
第三章 德国教育的分流制
第四章 中国职业教育的困境
第五章 中国传统分流的终结
第六章 官员的学历
第七章 复习与复读

二编 放权

第八章 学校教育模式批判
第九章 知情志
第十章 兴趣
第十一章 创造力
第十二章 科目
第十三章 选材
第十四章 行政专权:单一化的根源
附录一 上海PISA夺魁后的思考
附录二 精英史观与平等追求
参考书目

作者简介

素质教育是逻辑不通的昏话
高校扩招是通吃社会各阶层的障眼法
独子政策是高考热无法降温的根源
令全社会马首是瞻的官员高学历
过度复习是摧毁创造力的利器
情商对常人重于智商
意志力的缺乏是当代社会的精神癌变
科技史是打通文理的金桥
行政化与单一化是孪生兄弟

《吾国教育病理》一反时下不涉病灶、不究病理,治标不治本的教育论述,从诸多视角,说出惊世骇俗的道理,直指中国教育的病因,直陈其解决之道,言辞犀利,一针见血,穷根问底,论据详实。既呈现了对教育病理的追问,也体现了对当下国情的关怀。
其姊妹篇《科场现形记》则从教育领域中你能想到的方方面面,呈现出你想象不到的事实。


 吾国教育病理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9条)

  •     精英史观与平等追求文 / 郑也夫 _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对影响人类生存方式的精英人物排座次,已有很多版本和研究,是个雅俗共赏的题目。帝王将相的历史观无疑是英雄史观的最古老的版本。我们绝难赞同帝王将相版的英雄史观,却不否定英雄史观,打算提出它的新版本—以文化科技为支点的精英史观子曰:“吾道一以贯之”,豪迈,且暗合近现代自然科学家对简约美的追求。达尔文说:“柏拉图在《斐多篇》中说:我们‘想象的理念’来自预先存在的灵魂,而不是来自经验。然而预先存在的是猴子。”如此叛逆、自信、决绝的思想实乃千年一遇。沐浴了达尔文进化论思想的学者们以为,一个透彻的道理必须贯穿动物与人。因为前者是我们的起点,因为我们至今依旧是动物。笔者笃信英雄史观,从来没有被“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话语忽悠。今日尝试的是从源头论证英雄史观。英雄是群体中的极少数人,大众是群体中的大多数人,这是语义上的约定俗成。所以“群众是真正的英雄”这话其实不通 。所谓英雄史观还是群众史观,争论的是英雄还是群众决定了其所属群体的演变。自然选择是达尔文思想的基石,自然选择的本质是“差异存活”。差异是基因决定的,基因的多样性是突变导致的。如果一个群体的特征永远保持为它的多数成员的特征,那就意味着静止。不幸“树欲静而风不止”,环境的变化迫使物种的体态也要变。多数成员的特性是此前环境的产物,往往难以适应剧变了的新环境,物种得以存活全赖其成员中尚有各色异类,其中某位的品质或许可以适应剧变。少数异类度过了难关,而多数成员或死掉或较少留下后代,久而久之群体的特征变成了当年少数异类的特征。比如伦敦的蛾子本来是浅色的,工业革命后,烟囱将环境变黑,浅色的蛾子在新的环境中变得显眼,易被天敌捕获,而原本数量极少的一种变异的黑蛾子成为“适者”,它们的基因传播开来,以后伦敦的蛾子统统是黑色的了。在环境的剧变面前,不是浅色的“大众”,而是黑色的“极少数”决定了蛾子体色的未来走向。雄孔雀的尾巴为什么这么绚丽修长?孔雀们的尾巴长度从来是不等的,这是基因决定的。尾巴绚丽修长可以赢得更多的雌孔雀的青睐,获得更多的交配权,拥有更多的后代,后代当然继承了父辈尾巴绚丽修长的特征。公牛角为什么这么大?是因为大角的公牛可以打败小角的公牛,胜者垄断异性,败者难得染指。雄孔雀靠魅力,公牛靠蛮力,二者的共同点是少数雄性“精英”为多数雌性注入了精子,从而它们的体征成为了本物种未来的体征。环境会有一段稳定期,与之伴随物种也会渐趋稳定。如果它们发生演变的话,就一定是某些基因从少到多的历史,并且一发不止,因为自然选择要大中挑大(比如公牛角)、快里挑快(比如鹿或猎豹)。您说“大众史观”能解释动物的演化吗?一定会有一些鹿被虎豹吃掉的,虽然最终的事实是跑得快的鹿保存了自己,且为本物种传宗接代,但是鹿中的慢者和大众也做出了贡献,他们被吃掉,才有捷足的鹿的幸存—如此说法能够成为大众史观及格的辩护词吗?动物的演化就是它们身体的演化,它们的身体就是它们的生存之道。人类逃脱了自然选择的剪刀,因为他的能力太强了,人类中的弱智同样可以生存繁衍,传递自己的基因。所以数百年来,甚至上溯到更久远的时段中,人类的体能和智商就不再变化了,我们没有进一步“优选”。在体质的意义上,人类终止了进化,在生存方式的变迁上,人类却继续着进化。人类以文化的进化替代了体质的进化。人类的文化堪称博大,习俗、制度、技术、科学都可冠名文化。对人类生存方式的进化贡献最大的是技术和科学。人类的文化与动物的体质是两股道上的进化,但二者中贯穿着“精英史观”。都是由代表新的方向的少数分子推动。在动物那里是蛾子黑体色的基因,是雄孔雀长尾巴的基因,是公牛大角的基因,这些基因由少到多,推动着这些物种在特定的方向上前行。人类生存方式的进化依赖一些新技术,它们改变了一个民族的生存方式,并迅速扩张,被其他民族效仿、取代乃至摧毁旧的技术和生存方式。青铜、冶铁、马鞍、造纸、雕版印刷、古登堡印刷术、蒸汽机、电流、电话、电脑,都是少数人的发明,都是从小到大的趋势。笔者不是从帝王将相,而是从少数人这个角度,论证英雄史观。虽然帝王将相也是少数人,但只有少数帝王创造了历史,比如开创科举制的隋代和唐初的帝王,多数帝王没有创造历史。技术和科学的发明和发现者,每每创造着历史,改变着人类的生存方式。对影响人类生存方式的精英人物排座次,已有很多版本和研究,是个雅俗共赏的题目。帝王将相的历史观无疑是英雄史观的最古老的版本。我们绝难赞同帝王将相版的英雄史观,却不打算否定英雄史观,打算提出它的新版本—以文化科技为支点的精英史观。以上是本文的第一个论点。第二个论点是,在坚持英雄史观的同时,笔者亦主张减少社会差距,论证如下。科学极大地改变着人类社会。看待今天科学成就高低的一个简易的指标是诺贝尔奖。1949年以后中国大陆教育背景的学者还没有一人荣获诺贝尔科学奖。如此漫长的时段中无一胜出,应该排除了偶然的因素。失败的原因是什么呢?中国教育的问题。我说过这样的话:凡在中国大陆受过中小学12年教育的人,不管在哪里读大学,即使是哈佛、牛津,日后不可能获得科学诺贝尔奖。 我以为受到12年中国中小学教育修理的人,身上最卓越的创造力几乎殆尽。那么我们中小学教育中最大的问题是什么?复习严重过头。中小学的前11年中我们学生的复习已经饱和,第12年整整一年又完全投入到复习中。过度复习为什么有这么大的罪过?说句糙点的话,一匹马拉了12年的磨,你让它飞奔,可能吗,不仅今天奔不起来,永远也不会像一个从不拉磨的马一样飞奔。 我们漫长的12年中的过多的复习,使得学生们失去了敏感、兴奋、对新知的巨大好奇。没有了这些,他们将与一流的科学创造力绝缘。我们为什么要搞如此频率、如此强度的复习?因为要伺候各级考试,最终是高考。考试为了什么?小的考试为了比较同学们学习这门课程的效果,大的考试为了筛选潜力好的同学去深造。我相信,减少复习时间,对全体师生都是福音,因为这减轻了同学的负担,且照样完成了老师的检验或筛选。 在漫长的复习及考试中,智力不足者以耐心补之,耐心并非不重要,但不应在选拔人才中权重过大。事实证明,在我们过度复习的教育制度中,是弱者绑架了强者。我们为什么不可以高二结束时就高考,免去了最无聊的高三这一年。接下来的推论是,为什么不可以是高一时完成重要的筛选和分流,为什么不可以是初三、初二,乃至小学毕业时?这不是胡思乱想。德国人的实践更彻底,他们在孩子10岁时完成了一次分流,学习优秀的孩子上文法中学—日后上大学的比例很高,后进的同学上主体中学或实科中学—日后基本上进技术学校。这思路的支点是10岁时可以判断“大部分”孩子的潜力。这思路也包含两个弱点,其一有些早熟的孩子日后可能不成才,其二有些晚熟的孩子10岁时潜力被低估了。以精细见长的德意志民族的设计不可能是粗糙的,他们以制度弥补这两个缺陷。1994年61%的文法中学毕业生当年考取大学,即10岁时的成功不能担保日后。如果成绩优秀且有读大学的愿望,主体中学的学生可以在6、7年级的时候,实科中学的学生可以在10年级的时候,转入文法中学。分流的好处是,潜力不足的同学不必在漫长的学习中遭罪;潜力好的同学因为考大学的同学大幅度减少而降低了竞争的压力,可以充分开发个人兴趣。中国人认识到了分流的作用,但是无法收获德国人的效果,任凭我们怎样宣传和鼓吹中等技术学校,依旧是过多的人要读高中。原因有二。其一是读大学和不读大学对日后前途的影响太大,前途者收入和声誉也。其二是独子政策导致众多家庭逼迫孩子读高中考大学,不考虑孩子的潜力和兴趣。第二个因素有一定的独立性—当年多子女时代很多家庭都完成了子女教育上的分流,但也与第一因素有相当大的关联,如果技工的收入和声誉大幅度提升,一部分家长有可能改变初衷。收入和声誉也是关联的,收入是基础,如果收入高了,声誉往往会提升。其实我们可以推导出中国教育的梗结。复习过度导致我们培养不出顶尖人才,复习过重是考试竞争惨烈所致,竞争过烈是因为参与者太多。参与者太多是因为不能及早分流,完不成分流是因为两大流派在收入和声誉上差距太大,技工的职业完全缺乏吸引力。到此本文也呈现出了一种二律背反。一方面笔者笃信精英史观。另一方面力主:社会必须善待非精英,否则将走向一种复杂、混沌、捆绑式的教育机会的竞争,导致无法培养出真正的精英。搞好了社会财富分配,大家各得其所。搞不好财富的分配,几乎全体父辈都会驱赶孩子加入到上述风格的教育竞争中。这是一种多米诺式的压迫:潜力三流的学生靠过度的复习挑战潜力二流的学生,潜力二流的学生靠过度复习挑战潜力一流的学生。偌大的中国没有几个松弛的、自由的、轻负的学生,都要在压抑中没完没了地复习。正是屡屡目睹此等铺天盖地的精神窒息现象,笔者断言:在中国受过12年教育的人日后不可能摘取诺贝尔科学奖。笔者以精英史观贯穿动物和人类。在动物那里优秀的成员靠着为群体注入更多的精子而决定了物种日后的品性。在人类这里其精英成员靠着科学、文化、政治上的卓越构想影响着人类生存方式日后的走向。熊彼特说得透彻,民主制度不过是精英政治的另一种形式。另一方面,被剥夺政治权利的范围越大,被剥夺的就越可能是反对派中的精英份子。每个人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保证反对派精英份子的政治权利的最好办法。人权与精英不是一回事。保护人权的一个重要红利,是异端的精英得到了保护。在笔者的史观视野中,他们是极端宝贵的。人类与动物的一个不同点是,精英向大众出让资源和利益是一个历史趋势。灵长目动物有3种婚配方式:群婚、多偶制(首领垄断多数异性)、一夫一妻制。在统计过婚配方式的68种灵长目动物中,群婚34种,多偶23种,一夫一妻制11种。人类在体质上并非典型的一夫一妻制的动物,长臂猿才是,它们的二态性最小(雄雌个头差异小。若有残酷的择偶竞争必定导致雄性身体日益高大)。人类何以完成了性资源上的权利的平等,虽然远非完全的平等?是因为人类中的弱智要比动物中的弱智在本物种中更有挑战的能力,工具和武器补足了成员间身体天赋的差距,弱智也可以给强人造成危险。为了不生活在无数性饥渴的弱智们屡屡图穷匕首见的威胁下,社会完成了一夫一妻的法制化。生产力的发展导致人类有条件完成精英向大众出让财富,这是与性资源并驾齐驱的资源。因为我们正在跨进温饱的门槛,人类的生理条件决定了过多的财富只是符号,不能真正消费掉。出让财富后,精英仍旧占据着两大优势。其一,吸引眼球是零和博弈,此范畴中精英必然占据优势。其二,他们的工作更有乐趣。乐趣是温饱解决后的重要追求,精英应该满足自己在工作乐趣上的优势。应该提升大众的收入,因为他们的工作更乏味。精英出让利益符合交换的潜规则。老话说:大恩不报。我们该给瓦特、爱迪生、法拉第、爱因斯坦、袁隆平什么样的回报?爱因斯坦的回报是最难确定和获取的,因为其理论转化成现实福祉的时间跨度太大。与之对应,近期的、直接的、微观的服务,最有讨价还价的根据和空间。精英出让利益符合自身的利益。你是一个伟大的科学家,同时你也是一个七情六欲的动物。你希望食堂的饭菜可口;希望居室的装修精良;希望所在的城市清洁,希望周末看一场好球赛,等等。这些高质量服务直接提升我们的生活质量,而促进这些服务提升的一个要素是给这些生产者和服务者更高的收入,虽然他们在历史观的意义上无法与精英比肩。伺候人类感官的成员和改变人类前途的成员,应该在财富分配上达成良好的妥协。如果有大学文凭的群体和无大学文凭的群体的收入比大于7:3就很难自愿分流。如果二者是6:4,笔者相信,我们一定会顺利地完成这一分流。那将是真正的双赢。我们的少年天才因为解脱了科举的压力,可望成为真正的精英。技工们因为收入高了,声誉会提升,声誉的产生又将带来技工的分层,它将催化出最好的服务、最好的手艺、最好的技工。
  •     借来那本《与本科生谈:论文与治学》看,越看越悔恨怎么这么晚才看到。不过这种悔恨的情绪不是在一本书上,而是很多书。这种情绪冒出来要怪自己是理所应当的,不是说所有的焦虑都是对自己无能的愤怒么,但忍不住的,也想和教育体制扯上点关系,毕竟他口中的生病了的中国教育,我也是全程体验,是病态教育下病态的患者。也夫老师对中国教育制度的把脉很切中要害,他贯穿全书的主要概念是任其自然的发展,一切在“自由自在”中孕育,可还是对中国孩子的自我认知有着过分乐观的期待。在他眼中,中国教育的问题不是过于消极,而是过于积极,过于积极的进行学历扩张和教育上的军备竞赛,过于积极的以科学化(工业化)统摄文化性,以政治话语掌控教育体系,给我们的教育带来了很负面的影响。从自身的教育体验出发,首当其冲的是语文。我们的语文考试中最为人诟病的就是阅读理解,把文章和题目转给原作者去看去做,都不一定能做对。韩寒、余秋雨等都碰见过这种尴尬的场面。“这段话的中心是什么”、“作者的意图是什么”类似这种词语都在寻求一个正确答案,追本溯源到这种考试形式出现的开端,是国家在制定政策时为了追求教学的“高效”——即教学的效率,因而将科学化的思维模式植入到语文的考试,“希望依靠科学来改造语文,使其清晰、规律、有序、系统化、线性化”。以效率来判定教育结果,也都是为了社会管理者的便利行事——国家需要大量的人才,标准化考试需要统一的判断依据,社会阶层流动的阀门需要快速高效的建立,这一切共同把“语文”这一科塑造的没有样子。问题还在于,科学和文学是两个系统,二者无法相互妥协也无法相互统治。而“科学化”也不是真正的科学,而是工业化流水线思路,我们将“工业”的逻辑说成是“科学”的逻辑,在语文学习中要求提供明晰、排外的解释和答案,加之“科学”的话语的解释权最终还是掌握在“政治”的手中,以科学来统摄文学不如说是以政治手段来消减文学,于是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与考核标准中,文学性衰落了。政治课不用提了,从小到大的思想政治教育被命名为“思想道德修养”,明明是政治意识形态控制,却偏偏要拿道德来陪绑,把道德修养和政治觉悟捆在一起。历史课更不要提,历史老师几乎是意识形态宣传的最好工具,历史课教授的内容并不是反思,而是灌输。语文已经谈过,而文科类的科目中只有地理相对来说要算客观,被政治入侵的少一些。由于文科主要培养的是两种能力作文章的能力,一种是文学性,一种是思辨性,然而在我们的教育中全无踪影,以政治为导向的课程设置和以宣传为目的的考核标准都将思辨归隐于无形,而文学性也面目全非。用科学化的方式来规训我们的生活还体现在课程、年纪的设置。在也夫看来,这些设置都是一种外在的限制力——它要求大家走以同样的步调完成知识学习,以“科学”的思维来统领学习步骤,却忽略了人自身的差异性。45分钟这样的课程划分,对时间分割化的程序在官方认可后就加入了我们的教育体系,整齐划一自然有利于管理,却不利于早熟的天才更快的吸收更多的东西。在他看来,“大家用这一样的教材,经历着大同小异的生活,最后分化的不是个性和观点,而是学习成绩”。(从这个点就能看出也夫老师对于天才少年的重视,对天资的喜爱,他确实在文章多处都有偏爱之情,不过也无可厚非,天资聪颖世人皆爱。不过他期望的那种有灵气的教学方式实在难以在政策层面上落实)对学生摧残最大的另一中国教育奇观——复习。我们高中的前两年已经把课程内容全部学完,却要集体花费一整年的时间来复习我们之前学过的知识,不断的复习加深了学生的习惯化思维,很难跳出原来的思维框架,创造性和批判性无从谈起,都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我们拼命努力复习,最后参加高考,而这种类似科举的考试竞争比以往都要更加激烈。我们虽然提供九年义务教育,高中没有划进来,但接受高中教育,参加高等教育入学考试,并且读大学,几乎成为所有家庭对孩子培养的最大目标。我们目前的高考之所以人数这么多,在野夫老师看来,独生政策占了很大的原因。由于独生政策,单个家庭的风险大大提升,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值由原先的多儿女分摊变成所有的情感系于人一身,对其自然有最高的期望。他考察了张謇、曾国藩等家族,通常是“家庭分流”,家庭内部有分工,科举考试只一人上阵,全家的经济风险大大降低,家庭正常运转的秩序得以维持。而独生子女政策把“家庭分流”的可能性灭于零,性别平等以后,男女同可参与考试,又把“性别分流”终结于历史中,参与高考的人数自然上升。由此看来,中国教育的弊病在于分流不合理,因而也夫老师借鉴了德国的分流制度。德国的分流制度在职业教育上提供了良好的师资和实习,实行双轨制,学校和企业共建。但德国10岁就开始分流,我并不以为这种做法会比我们的高考高明多少。早分流只会让阶层更加固化,你周围都是什么样的人几乎决定了你的思维方式和对待事情的方式,早分流等于在剥夺那一部分还不清楚自己适合做什么事情的人选择自己人生和改变自己人生的权力。也夫老师比较拥护精英史观,所以他看来“晚分流制度下的精英无力将精致的文化特征带给社会,他带给社会的特征就是功利”,因此早分流的好处在于,可以让优秀的人接受更为系统的精英文化熏陶,使其区别于大众,并且有着扎实的学养和知识面。可是在中国如果实行早分流制度,只会让国家的层级流动更加停滞,社会生活丧失改变的动力和活力,因为改变的可能性没有了,很小年纪就确定了自己一生的目标,这样那些“副产品”自然也无从产生,这和也夫老师的观点是相悖的。其实写到这里也发现了也夫老师的一个特点,就是论证经常精彩纷呈,论据充分,但落实到结论总是和初衷相悖离。例如他提倡通识教育,但提倡的是通识教育的可选择,就是不要强迫大家选,不要强迫大家学,你就提供一个选择就好。学习也不要唯分数论,自己喜欢的伺候好了,喜欢不来的不要强求。但在选材上,比如他建议的研究生考试考题却设置为两大方面,其一,全面扫荡知识面,50%社会学,30%社会科学,20%文史哲,其二,两道大的讨论题,显示学生对问题的分析能力。这种考察仅仅依靠学生自我意识到需要攫取相关知识,是很有难度的。大多数人的觉醒总是伴随着一些强制力和内心声音的相互呼应,以这样的标准选出来的学生固然是最好的,但这样的学生是否是自然状态下培养出来的,却难说的很了。“喜欢”当然是一件说不清楚的事。病态教育的最恶劣在于让我们不知道自己到底喜欢什么。读书考试读书考试读书考试,我们的生活被局限在有限的生活经验里,失去了体验就没有对比,也就无从说喜欢。这种感情甚至要有失落过,才能说得上明白自己的心意。因此,自然的状态其实是一种理想的状态——有完整家庭教育的引导、有学校自由宽松的环境、有充满理想主义情怀的知识分子楷模、也有生活舒适专心致志的职业教育标杆,这种状态本身已经是一种特例。“副产品”之所以出现,在于其出现的场合本身存在孕育其的相关条件,虽然不是人力之巧夺天工,但是是鬼斧神工呀,是天时地利人和呀。这种状态我们甚至摸不着门路。于是,还是对这种制度作出相应的妥协为好,因为你不可能和它决裂,你还要和它共生,如果想要有一些改变,先从改变自身的处境,克服这种病态教育带来的病态后遗症,跨过它再批判它,或许再看提出的建议,会更实际一些。
  •     在中国,为了高考所要经受的漫长应试教育实在是对青春的磨蚀。课程数量太大,留给大家很少的自由时间。课程内容太专断,目的太功利,无疑是为了考试服务。其中数理化稍好,毕竟是少涉及情感的科目,而文史哲完全变了味,不相信这样虚假的内容可以培养出真正的作家和哲学家。早年在学校,我曾是很反感语文,数学,英语这些课程,让我一度以为自己除了玩对什么都没有兴趣。但在之后的年岁里我逐渐发现自己其实非常热爱文学,科学和语言,于是感叹学校可以以它应试和垄断的方法颠覆我们对一门学科的看法。且学校的课程安排有一套明确的等级制度,在中高考中占分高的主课明显重要于占分低的副科;而学校不开课的内容完全变得无足轻重,偷偷从事就是不务正业大逆不道,会被家长和老师打压到最底层。这会让人潜意识里把学习和功力建立联系,但其实主动的学习是一件多么快乐的事情,我们却被剥夺了这种权利。学校的冗长时光如此无聊,幸好孩子们有天然的保护光圈,可以抵制住学校施加的腐朽戾气。所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学生对于上层的各种应对措施都足以显出我们新生一代所具有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可惜,精华都消耗于此实在是有些浪费,难道不该用于自己梦想热爱的事物上?年轻人的叛逆精神其实是非常难能可贵的,我想这是进化给年轻人赋予的特质,因为我们会秉着本性自发吸取美好有趣的事物,而抵抗掉迂腐无聊的部分。社会革新的基础就是新生力量对腐朽势力的抗拒。而中年人则丢失了这种能力,相比创新,他们对传承更感兴趣,从曾经的先驱变成了保守派,于是与更新一代的年轻人产生了分歧。这是换代的痛。但只有这样,人类才会一路褪去旧壳,一直前进。就我个人而言,可能叛逆的不算早,我小学的时候记得自己还是在三好学生的范畴之内,混混沌沌就过了。但一到初中顿时就觉醒了,从那时开始就逐渐对听课和学习丧失兴趣,而养成了抓紧上课时间干其他事情,而考前自学的好习惯。就这样,很多好书都是在课堂上陆陆续续看完的,从这些课外书中我感受到了生命的美好,充满了理想,同时又倍感理想和现实的差距。后来事实证明,学校教育的影响力的确很有时段性,过了毕业季就微乎其微,因为一旦毕业,大部分的知识会被我们以神奇的速度摒弃。而刻骨铭心终身难忘的则是曾经艰难存在于夹缝中的一些美好感情。此外,也会记得一些特别的老师和他们真诚的鼓励,虽然现实中我们很难遇到《死亡诗社》中的Mr Kiting,但是的确有一些老师有决然正气和不拘一格的作风让我们尊重。其实,当我们年轻热血却脆弱固执的时候,曾是多么地渴望能有一位力排众议的老师站出来鼓舞我们:“孩子,课本上的东西不是最重要的,即使你学习很差,考最后一名都没有关系,也不要在意他人的眼光,你要过得是你自己的人生。只要你找到自己的兴趣和梦想,并为之努力,做一个善良正直的人,就可以问心无愧,过快乐充实的一生;很多看似成功的人,他们做的也并非是自己想做的事情,所以未必快乐···”如果多点这样的老师,大概就会少很多所谓的问题少年和因为学习压力过大而轻生的学生。去年夏天我回高中时代的家处理旧物,找到小区收购旧书的书商,问他收什么书,回答是只要不是教科书,于是厚厚两堆的教参只好论斤卖给了收破烂的。现今,各大书店里教参依旧占据着很大板块,甚至很多书店专断地仅买教参。后来聊天,书商说他们倾向于收购学术类的,因为那个有价值,可以穿越时代。而我们的教材,教参,不会有后辈对它们感兴趣。而今,我虽然庆幸自己已几乎从应试教育中全身而退,心智没有被摧残殆尽,梦想尚未破灭,甚至没有带上眼镜,但是为无数青春年华的丧失而惋惜。想起《平生欢》里邵然的父母说,翻过高考这座山,之后的天地,都是你的。人生海海,就缺这两年? 邵然当时听得在理,后来自己想清楚了发现:人生的确不缺两年时间,但人生再无第二次十七岁,十八岁,不是每一年都一样的,父母那是在偷换概念。” 我自己也有这种感觉,过了十几岁,为梦想挣扎的劲就渐渐减退了,变得平淡了,后悔自己当时没有去充分挥洒自己的十几岁。十七八岁,多么好的年华,可是在中国,你会觉得十八岁是美好的吗?想想高考吧。对于应试教育很多怒其不争的文人都写过。郑也夫先生是我欣赏的社会学家,在这本书里他从根源质问我国的教育体系,从学术的领域来批判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改革方案,文风是一如既往的睿智幽默,深入浅出。看这本书,我发现自己一直以来对教育的看法可以简单的用“消极的教育观”来总结。即教育的功能非常有限,强加的密集的教育如揠苗助长般有害。像现在的教育就是失败的,它没有培养起孩子对学习的兴趣,反而让孩子对学习产生终生的阴影,又浪费了孩子们的天赋和最珍贵的时间。和美国和一些西方国家的教育模式相比,中国的教育最复杂累人,培养出来的天才最少,反而让大部分普通人跟着受罪。我赞同郑先生的观点,我想在一个宽松而自由主义的环境中,孩子自会自我校正到好的方向。很多东西不用强加,它们刻在基因里,在适当的环境下开启表达,孩子们会在这些骨子里的驱动下去自发地寻求知识和真理,而每个孩子的特质是不同的,应当有自由追求不同的梦想,这样方成就生命参差多态。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希望那些整天对应试教育指手划脚的人(无论持何种态度),先来读读书,再发言。 读完觉得郑也夫是中国难得的一个明白人。 计划生育,计划经济,复习对兴趣的扼杀,这几个观点实在令我醍醐灌顶。 想起议论文答题模板: 有理有据,令人信服。
  •     见解深刻,通俗易懂,易读性高,一些观点略显粗糙但瑕不掩瑜
  •     读过此书,除了了解当代教育构成和中国教育梗结,更重要还在于发人深思的对自我如何成长及成长至何处的启迪。
  •     教育的目的是给尽量多的人提供福祉:生活能力、社会地位以及更高层自我追求的能力。分流对于中国大部分来说是不可以接受的,一是技术工人的社会地位问题,二是中国自古以来的文化希望从仕或者从文。但是中国的现状不是一个发达国家,社会构造上需要大量的技术工种,从个人的幸福角度出发,大部分人不应该捆绑10年时间抽象文科类教育。接下来我觉的有意义的两件事,让技术工作或者服务业的高端人士可以有途径传播自己的技术提高社会地位和工资;让高等文科教育可以传播开来,让没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有机会去接受。[传播职场工厂教育为主,逐步做高等教育]。如果社会教育资源或者需求转向了,分流自然会被接受和产生吧。
  •     再详读。
  •     找中信出版是对的。弄成民国范的书皮也是对的。
  •     。。。。。。。。
  •     对于每一个浸盈在中国教育的人,都应该读一下这边满富独立思考的书籍,让自己重估自己的底层价值和思维方式。
  •     一叶之所以能障目,全因视角过于单一,而由个体出发的思考尤甚。让人对融会贯通一词的理解更上层楼的一本书。
  •     前半部分和后半部分读得很认真,也喜欢这种文风
  •     郑老师的书总有些话很有趣,一针见血
  •     翻了一遍,没有太系统的思考和看法,多是就事论事的浅层评论
  •     道症结,开良方。此病何日能休!
  •     中国教育现在这般场景,确实和传统文化教育历史分不开关系, 无法彻头彻尾改变,只能改善,国家制度 权利 法律 都束缚着教育,改善教育只能从小家做起。九零后这一代多独生子女, 并且正处于一个刻板教育和新式教育的过渡阶段,开阔眼界是必须, 但不得不说, 应试教育是普通孩子进入社会的一个跳板和敲门砖,中国教育弊端再多,对于中国社会还是必不可少。这本书高级吐槽, 只能是隔靴搔痒, 但发人深省。
  •     给我最大的启发是创造力培养方面消极的教育观或许更有价值
  •     很多时候,往往不需要太多的文字,简单真话的力量,已经足够振聋发聩了,觉得是每个现在及将来的父母都应该阅读的一本书。
  •     对于一个跑教育线的新入门记者来说,对中国教育的粗浅认识几乎是难免的,但此书帮助我看清楚一些事实。
  •     针砭时弊
  •     角度可以拿来打开思维,有些地方论证不够有说服力,太主观。
  •     作为通俗读物,可以一读,唯独大段文献引用驳杂而至于繁琐,剪裁或许有所欠缺;作为学术性作品,或者课堂讲义的延伸,则方法论、论证的模式都是可商榷的;作为教育从业者,对作者提出的相当多的解决方法表示不敢苟同。
  •     基本说人话,偶尔掉书袋,从制度到现象梳理了郑老师所遇见的中国教育问题。个别问题严重化了,但大部分还是分析得很详尽,整本书有理有据有节,振聋发聩的,值得一读
  •     之前听了罗辑思维,罗胖讲了郑老师的这本书,看完觉得确实是这样的。高中的时候,老师和家长都说考上大学你就解放了,然而,真的吗?
  •     好书:教育弊端能从中见
  •     记得一年前和机油们讨论过一个问题:教育的目的是什么(过程比较激烈此处略过)。直到现在,愚以为这仍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所幸国家的变革之轮已开,让我们瞩目远望吧。
  •     不是很赞同……
  •     关于家庭和社会分流的观点,振聋发聩
  •     不是所有人都适合读高中大学
  •     写论文时读的,很受启发,也觉得自己一些观点得到了支撑,但相关引用和展开都被毙掉了,非常遗憾。
  •     老生常谈
  •     找到病理须对症下药,笔者致力于这个问题的思考,
  •     第二遍看依然能引发新的思考,吾国教育病灶不是新时代的衍生产物,累犊之面目仍需吾辈修葺革新。
  •     条理清晰,有理有据。
  •     一本具体全面分析中国教育的著作。
  •     一个国家的未来就在于教育!这真是本好书!从古至今把中国的教育体制联系社会政治结合国外对比。 没有自由的氛围,哪来学术,哪来真正的人才?不能多说,哎
  •     资料详实,思想深刻,站在生物学、社会学的角度谈教育问题,每一个父母都要读一读
  •     这是自己读的第一本社会学书籍,打开了自己阅读的另外一面。以后会加强这方面的阅读,同时,这本书中对于中国教育的批评,能打开我的思路,但我还不能对中国教育进行指摘,因为我还不够。
  •     部分逻辑不通,比如说计划生育影响教育分流。窃以为教育和社会政治经济背景才是最相关。但作者对于异化、标准化等方面的探讨仍然有价值。
  •     作为一个教育从业者,时常有感,教育并非只针对学生,更是拷问历史,文化,家庭及未来!
  •     应付各种考试,一轮二轮三轮地复习,伺候好每一门科目,难以体会收获知识的乐趣与学习纯粹的快乐,缺憾的中国学生的人生。但的确只能先立后破,没有更好的可替代机制出现之前也难有改变。
  •     首先我们的教育真的太千篇一律,导致被教育出来的孩子们都是一个模样。我们需要提供更多的可能性,从而让受教育的人有更多朝不同方向发现以及成长的选择和机会。体制和观念需要迫切的改变,给这个越来越趋于多远的社会提供各种各样不同的人才,同时让孩子们也越来越多的在各个阶段知道自己真正要什么。
  •     非常透彻的一本阐述中国教育的书。
  •     4.5/5 一个“学历军备竞赛” 道尽多少酸甜苦辣!总体评价为优 值得一读!力推
  •     偶像
  •     德国的有意思
  •     这本书最大的益处 不是说有多正确 而是极大的引发我们对教育的思考
  •     老师之见,综合概览很有启发
  •     涨见识了…… 思考问题的方式、角度有很多种…… 寻找真问题,解释其因,寻找其解决之道……
  •      “复习过度导致我们培养不出顶尖人才,复习过重是考试竞争惨烈所致,经过过烈是因为参与者太多,参与者太多是因为不能及早分流,完不成分流是因为两大流派在收入和声誉上差距太大,技工的职业完全缺乏吸引力。”本书旁征博引心理学、历史学、甚至生物学等学科知识来论述当今中国教育问题,读来颇有文献综述之感,但确实剖析透彻,观点如“计划生育对教育的影响”也堪称独到。对部分问题,作者也给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案,虽然放置于我国社会下,看起来未免有理想主义之嫌。
  •     其实记住标题和几个关键词就行了,论证和文笔其实也没啥。标题党十分感动,后面有些失望。
  •     阅读之前一度担心这又是一本被赞誉过度的书,读完之后发现多虑了。读完之后有不少收获,很多观点一针见血。教育是涉及到历史、文化、心理学、认知科学和群体博弈等多个学科的大话题,作者在其中很多领域都不是专家,但确实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学者展开系统的资料收集与研究。二手资料引述和作者做出的一手评价与论证两相平衡。不同国家的横向对比,与结合中国历史发展的纵向对比,两条线路都很饱满。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