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学习的艺术》书评

ISBN:SH10009-421
作者:采铜
页数:94页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前言:我先是从鼹鼠的土豆(豆瓣)推荐书单那里看到了《精进:如何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这本书,又在微信读书APP里看到了同是知乎采铜写就的《深度学习的艺术(知乎盐系列)》,作为《精进》一书的阅读准备,就此开读,却没想到,这本短小(APP中共131页手机页面)的书却引发了我泉涌般的思考,如同脑洞大开一般给我如此多的启发。正文:根据采铜所言,所谓深度学习,顾名思义,就是学东西不只看他浮在表面的东西,而是王深入去挖掘,甚至看到别人所未见的东西……而现在很多年轻人读书不求甚解,蜻蜓点水,养成了思维的惰性。而这阅读惰性,无论是因为“人之初,性本懒”,还是原始人基因中的趋利避害(显然,深度阅读需要的深入思考也许意味着痛苦),都将导致了阅读中的囫囵吞枣,当然某些类型的书籍正适合一目十行(详见《如何阅读一本书》),但如果对待任何书都是轻描淡写的一笑而过,那么难免会陷入“我最近读了一本书。”“讲什么的?”“呃……”这种窘境。总有一些书籍(或其他学习材料),需要我们花更多的时间认真对待。而有些时候,为了体现认真,过犹不及的,阅读又成了咬文嚼字,我们不停地在笔记上摘抄作者的每一句看上去很有道理的话,到最后得到了写得满满的笔记本,却忘了书中的前因后果,成了这本书(或其他学习资料)的搬运工。作者同样认为是不可取的,符合深度学习的方法应该是连字带空白一起读,与字里行间无字处见出字来,折旧需要阅读时的联想和思考,书中的内容不再是一行行的孤句,而是在整本书的池子中,被读者在读的时候匹配到了自己原有的知识库里。正如我最近读的另一本书《麦肯锡教我的思考武器》中讲到的,要产生有价值的工作,首先要确定需要做的工作是什么,也就是确定需要解决的议题是什么,这也正是《深度学习的艺术》中提出的观点,要想实现有效的深度学习,必须要知道问题是什么,无论是“如何降低企业的人力资源成本”,还是“如何在6个月内学会一门外语”,或者“如何在2个月内减掉6公斤”,都需要提前明确一个问题/议题,从问题出发确定我们的学习路径。为了追求问题的答案,教育心理学家认为更合理的模式是建构主义模式。在这种模式中,新学习的知识将成为旧知识体系中新的组成部分,它们拓宽了现有的认知边界。我们的大脑并不是一个固定存储量的硬盘,它更像是一个可以持续编织的网,随着渐进的学习过程,在网上增加新内容或者在网的边界接着编出一块新的。在作者看来,所学信息的掌握程度体现在两点,第一是否对学习内容做出了自己的解读,不同的学习者的解读角度也会不同,只有通过解读并表达,所学习的内容才不会成为过眼云烟,而成为了我们的知识体系中的一个构成点;第二是能否调用所学到的知识并应用到实践,只有可以应用的知识才是掌握了的知识,正如只有我们能表达出来的英语才是掌握了的英语,而不在于背过多少单词或者新概念教材。只有实现了这两点,才能实现深度学习,实现知识体系边界的拓展。而为了实现以上这两点,就必须认识到反复练习的价值,进行长时间的刻意练习(一万小时理论中的重点并不是一万小时,而是刻意练习)。无论是知识分解后的表达,还是知识掌握后的实践,都需要反复练习输出。反复练习将使某些认知活动自动化,从而为其他深度思考腾出宝贵空间,就像是在英语对话中的脱口而出,在羽毛球比赛中的面对高速来球的瞬息应对。2013年,一份针对400余份学习方法有效性的研究文献的元分析研究(元分析指的是对某一领域内分析成果的分析)发现以练习为主导的方法是有效性最高的,最明显的例子是背单词是英语学习中效率最低的方法,这只是一种记忆,但我们平时说话并不是一个单词一个单词蹦的,而是短语或者句子,那根据实际交流的需要,直接学习短语和句子,并在虚拟或现实情境中反复的、刻意的练习才是最有效的英语学习方法。作者由此提出一个重要的理念:要把知识当做一种技能来学习。将任何领域的知识看作是一种动态的、可运用的、可以用来完成某件事情的技能,思考知识和自己的生活与思想的关联。把知识当做一种游戏来操练,提高学习中的参与性、互动性和投入型,并摆脱现实规则的制约。由于现代各学科的细分,很多人仅掌握了自己所学细分学科的部分知识,对于其他领域的知识完全不了解,这样一来,在解决现实问题的时候就会受到种种的限制。正如夏洛克•福尔摩斯因为掌握了各种领域的精细知识(包括拥有一大批在他没有掌握的知识领域的智囊团)才能够对犯罪现场的任何细节都能做出准确的推理,而巴菲特的好伙伴查理也是因为掌握了除了金融领域以外的其他领域的知识,才能够在广义的思想环境里做出对财富管理的更好的判断。因此,学习高手应有意识的拓宽自己的学习领域,最大程度的避免思维上的偏差和狭隘,在有需要的时候实现跨学科的知识迁移。当然这种领域拓展也应该是有目的性的,而不是分散的、孤立的知识输入。在不同领域的知识背后寻找相似性、互补性和启发性,正如《麦肯锡教我的思考武器》中说的那样,采用新结构理解所见所闻的四种类型包括1)找到共通点;2)找到相关性;3)找到群组;4)找到规则。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地吸收和思考,寻找旧知识和新知识可能存在的横向与纵向的关联,才能不断地拓展自己的知识边界,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结束语:欲罢不能地读完了这本小书,我忍不住感慨,上了这么多年学,我仿佛仍然没有学会如何学习,但好消息是,只要不停止学习的尝试,每一天总会比昨天进步一点点。

如何成体系地学习?!

本书是笔者关于深度学习的观点,将学习的过程分为:提问、解码、操练和融合四个部分。首先,在接触新知的时候,一定要清楚自己对该内容已有的只是储备如何,通过这个内容能获得什么补充,或者对已有的知识进行更新。为了在该领域有更深入的了解,还需要通过什么途径学习,当然,可能还有什么部分是短期内无法触及的。带着这样的问题进行学习,要慢慢看清这些内容要表达的是什么,以自己的已有的知识对该观点进行客观审视和评判。此外,还要剖析笔者是如何验证,如何得出观点的,整个的文章脉络和表现手法如何运用。有了一番剖析之后,基本便对内容有了一定的掌握,这是就可以开始进行操练使用:写作表达是梳理自己对于学到的内容的一个有效方式,通过表达教授更加深了自己对内容的记忆和理解;此外,通过游戏化训练的方式,也能进行很好的练习;而设计性操练对于许多创造性的学习更有非凡的作用,如编程、设计等。为了让新知在自己的知识体系中组合强化,我们在操练的同时,还要将新知与已有的知识架构进行融合。找出看似不同领域的内容的共同点,比照归纳,归类/补充。或者让已有的知识和新知相互验证,从而对其进行强化,关联。反观以前的学习方式,真如笔者所言:制定学习计划,盲目输入。而这样的方式根本不成系统,知识将没有相互关联,所以在脑海中处于孤立状态,这也是为什么经常看完就忘的原因。而且这将无法成为自己知识体系的一部分,更不用说融会贯通、举一反三了。以前也看过许多学习方法,强调学习过程要重视输出,这是对笔者观点的支持,而其他的内容也是对自己学习方法的重要补充。为此,以后的学习过程要更重视带着问题进行探索,进行深入剖析,并进行写作性输出。对知识体系进行整合。

深度学习的艺术提炼篇

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作者:九百月(来自豆瓣)来源:https://www.douban.com/note/578613229/这本书硬要归类的话是阅读技巧学习类的书,如果希望培养自己的保持阅读,不断输入知识的能力,那么梳理一个有效并适合自己的阅读方法,是能坚持下去的动力;因为最烦求人的是:某本书当时读完心潮澎湃,隔一段时间,想种草给朋友,却发现自己完全没法儿概括出这本书的精髓,甚至连名字都记不全,多么痛的顿悟!《深度学习的艺术》仅仅是针对这一类书的阅读方法——它们的共同点是信息密度大,微言大义,博大精深,比较专业烧脑,主题是“我”很关注的。这一类书需要下功夫去学习,思考,消化,比较费脑子,所以就需要深度学习才能有所得,不然的话,就2个下场:要么就是味同嚼蜡没读懂,要么就是前脚读了后脚忘。深度阅读的第一道门——抱着好问题进行阅读!这样的好处是,它会让您变成一个猎手,去主动侦查,寻觅,狩猎知识,因为我们努力回答问题的过程中,会筛选,评判和整合新知识和旧知识,并把它融合成一个新的知识体,这个新的知识体裁是我们通过阅读真正拿到的东西。也是会我们不容易忘记,真正为自己所用的东西。而提问的关键在于寻一个好问题,具备这两个因素就算好问题:1.是开放式的;2。有深度;举个栗子:(炒房究竟賺不赚钱?)就不如(通过哪些方法可以让自己财富增值?)假设我们没有问题来导向,那么想想看我们以往是怎么阅读的:翻开一本书,看到好话就勾下来,事后有点耐心的,就把这个整理成一份文档或抄在笔记本上,然后就放在角落里蒙灰了,而我们读进去的知识点就是一盘散沙,没法建造一个属于自个的殿堂。刘未鹏写的《暗时间》听说很牛,豆瓣评分也比较高——8.5分,但是他这本书是怎么来的呢?源于他在研一的时候开始思考一个深刻的问题:(我们如何思考,如何正确的思考?),妈蛋,我就只会想,(我们如何吃,如何正确的吃?),这个问题令他疯狂的大量的阅读与之有关的各种书籍,不断的思考和总结,并且提炼出来,在博客上不断的更新一篇篇高水准的文章,最后才生出来《暗时间》。他完美的做到了李敖说的那番话“要想搞明白一件事,最好的办法就是写一本书“。听着是不是很燃!不说了先,我要去跪舔下这本书。所以,像作者说的那样:”一个优秀的深度学习者,必定是一个优秀的提问者,他从阅读,观察,思考中产生问题,先解答表层的,容易的部分,留下深度的探索式的问题给自己,被问题所困扰和折磨,同时开启之后的求知之路。“深度学习的第2道门——解码。一本书,仅仅看文字,一幅画,仅仅看下画的是什么,那么就是一个浅加工,直接说2个案例,1,画家几米说他学画的经验就是“任何书里的任何图,他都要拿来看,揣摩作者为什么要这样画,2、李安的电影《卧虎藏龙》是部很优秀的作品,但是很多人看不懂,但是去看看徐皓峰在《刀与星辰》里对《卧虎藏龙》的解码,就恍然大悟了。深度学习第3道门——操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掌握一个技能最有效的办法,所以把知识当成一项技能来学。就像做销售,不要只拿着一本《销售就是要玩转情商》傻看,还得一边看一边在顾客身上运用。知识操练有3种方法:1.写作式操练:一个人要想有1倍的输出,那么他必须有十倍的输入,就像我为了写这一篇文章,至少得先读这本书,而自学成才的大师王云五自述学英文的方法时,就是先把英文翻译成中文,一周后又翻译成英文,再与英文原作进行对照,纠正不精炼不准确的地方。这种方法是使用范围最广的。2.游戏式操练:比如通过大航海时代这样的游戏,可以在乐趣中暂获很多地理和文化知识。3.设计式操练:像奇葩说这样严(dou)肃(bi)的辩论节目,在嬉笑怒骂间就提升了思辩以及快速反应的能力深度学习的第4道门——融合。比如想深入了解民国的历史,那么就不能只读一本书,而是多本书对比阅读,找到共同点在哪?分歧在哪?在得出自己的观点和认知。

让人上瘾的学习

作为一名还毕业的大学生,看到此书,能够唤醒很多在高中时期学习的记忆。中学时期,我们很多人还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过程,尽管有些成绩优异的学生,他们对知识的掌握胜人一筹,但由于思维不够开阔,心智也未能成熟,其实并没有真的做到主动地去学习。在书中,作者提到的一个最基本的学习方法,是带着问题去学习。这是一句人们常挂在口边的话,但要真正做起来,却发现其实很难。因为我们的提问,常常是一种“正思”,就是顺着作者的思路读下去,可能会发现一些自己搞不懂的东西,可能是因为知识水平不够。这样的提问,动机是“不懂”,但是,作者真正想让我们问的,是我们自己本身,去阅读、去摄取知识时的这个行为背后的意义。我认为,这样的提问,其实是一种本原性的思考。就像在哲学学科中,我们会去解剖某些哲学家的观点,比如,亚里士多德对于“幸福”的构造,为什么他要认为:沉思的生活是最幸福的生活?要理解这一点,必须基于亚里士多德对人生的想法是怎样的,基于他对“人”这个存在物的理解是怎样的。换言之,要想知道我们如何学习才是最好的,或者说,如何让攫取到的知识达到价值最大化,并且更好地坚持下去,就必须向自己提问,而且是“打破沙锅问到底”式的提问,问自己选取的学习方向、学习资料还有学习方法,其根本目标是什么,并且通过提问,我们才能对自己的学习状态有更深刻的了解。书中的很多观点,并非新颖,但它能提醒我们很多忘却了的、简单的技能。比如写作可以让我们对知识有一个系统的梳理,并且在表达的过程中,更容易发现自己对知识的掌握是否还存在需要修正的地方。这一点与我很有共鸣,我总是觉得语言是个奇妙的东西,有的人说,很多东西,自己心里明白,大脑吸收了,可是说出来的时候却会出现各种窘况,无法将自己理解的东西说得一清二楚。许多人将这一问题归结于自己的表达能力不佳,实际上,我认为表达能力不佳只是一些措辞能力的欠佳,说不清的背后,是思维能力的缺乏,以及对该知识掌握的程度不够高而已,所以才会在组织语言的时候出现差错,导致无法说服他人,甚至是说服自己。所以,我有一个习惯,就是利用与人交流,并通过他人的反馈来检视自己对该知识的了解程度究竟到了哪里。而写作的效果显然更佳,因为为了让文章变得更丰富,自己的观点更具有说服力,我们会下意识地引用曾经学习到的材料、例子等,当把这些东西整合到文章的时候,我们实际上完成了一次简单但不粗糙的知识迁移和拓展。人要对一个领域的知识掌握到融合的程度,是需要漫长的时间和精力积累的。我始终认为,学习之所以吸引,在于它无止境。

提问、编码、操练&融合

这是本书的内容摘录。下文采用markdown格式写作,由于豆瓣书评编辑器不支持该格式,
请转至《深度学习的艺术》笔记观看
##一、提问
- 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经常去思考以下四个问题:
>1. 针对当前的学习材料,我已具备了哪些相关的知识?
>2. 针对当前的学习材料,我又学到了哪些新的知识?这些知识对原有知识构成了何种补充或者挑战?
>3. 针对当前的学习材料,还有哪些未知的东西,且这些东西我通过简单的探索就可以了解?
>4. 针对当前的学习材料,还有哪些未知的东西,无法轻易地获得解答,同时又有价值成为我长期去探索的问题?
- “本质安全性”的例子
>  这里举一个小例子,我们试一下。下面这段话引自物理学家弗里曼·戴森的《反叛的科学家》一书,这是一本我非常喜欢的书,因为它优雅地穿巡在科学与人文的交汇地带。书里有一篇文章叫《科学可以合乎道德吗?》 ,作者从自己的亲身经历出发,讨论了科学对人们生活的不同影响方式,其中一段话是这样的:
  「我加入了圣地亚哥的通用原子公司(General Atomic Company),当时我的朋友们正在那里摆弄这种新技术。我们发明并建造了一个名叫 TRIGA的小型反应堆,它被设计成具有本质安全性(inherent safety)。**本质安全性的意思是,就算操作它的人水平非常低,反应堆也不会发生意外。**这家公司 40 年以来,一直在制造和出售 TRIGA 反应堆,今天仍然出售这个产品;主要买家是医院和医疗中心,他们需要制造生命周期很短的同位素,用于医疗诊断。这些反应堆从来没有发生过意外,也没给使用它们的人造成过任何危害。它们仅在有数的几个地方遇到过麻烦,还都是因为邻居受固有观念影响,完全不顾它们到底有多安全,反对让它们出现在附近。我们的 TRIGA之所以能取得成功,是因为它被设计成能完成一些有用的工作,而且价格也在大医院的承受范围之内。1956 年时的价格是 25 万美金。」
  回答第一个问题,关于「安全」这个主题,我所知道的非常有限,在日常生活中,我从小被告知防范一些常见的危险,比如触电,但是这都是从一个使用者的角度出发,而不是设计者。如何设计一个东西让它更具安全性,可以说,绝大多数人都不具备相关的知识,包括我在内。不过,由于本人心理学专业的关系,曾经在课堂上了解过一些「人因学」(human factor)的知识,这门学科专门研究在工程和设计领域,机器与人的相互关系和作用。人因学就强调,很多意外事故的起因,往往是由于人的疏忽或者失误,称为「人误」(human error),因此我的脑子中就有一个可能被夸大的观念,人误是造成危险和事故的第一主因,由于人误只能减少而无法消除,因此危险无法完全避免。
  然后回答第二个问题。戴森的这段话让我接触到了一个全新的概念——「本质安全性(inherent safety)」。并且由他自己的这段经历可以看到,一个具有本质安全性的产品,即便是像核反应堆这类看上去比较危险的东西,也可能被设计得接近于绝对的安全。这个概念对我非常有冲击力,就像上面所说的,我的心理学背景让我只关注于事故背后人的因素,却不曾想到另外一种可能,通过某种更有价值的设计,连让人犯错的机会都没有,这是一件多么有魅力的事情!
  对于第三个问题,我自然地想去了解「本质安全性」这个概念更多的知识,所以做了简单的搜索,百度百科上写的是「本质安全是指通过设计等手段使生产设备或生产系统本身具有安全性,即使在误操作或发生故障的情况下也不会造成事故的功能」,然后就马上切入了防爆设备和煤矿等特定领域中,感觉解释得还不是很清晰。又用谷歌查,维基百科上的定义是用来描述「即便出错仍旧保持低水平危险的过程」(a process has inherent safety if it has a low level of danger even if things go wrong),然后又解释,一个本质安全性的设计是「避免危险而不是控制危险,尤其是通过减少危险性的物质或者危险性的操作来实现」(An inherently safer design is one that avoids hazards instead of controlling them, particularly by reducing the amount of hazardous material and the number of hazardous operations in the plant)。也就是,如果设计的时候,把所有构成危险的因素全部去除(如果可能的话),那么意外就不会发生。这些解释就把本质安全性的「本质」说得比较清晰了,我理解,「本质安全性」是一种重要的思想,不仅是一种术,而是一种道,触及到了非常根本的东西。当然我现在对此了解的只是皮毛,但已经让我感到非常的震撼。
- 在第三个问题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回答第四个问题。在我看来,我可能不会真的去从事安全相关的工作,因此也可能不需要像一个安全专家一样,对「本质安全性」这个概念作太深入的了解,但是「本质安全性」这个思想却对我构成了某种启示。在过去的概念中,受专业视角的局限,致力于通过减少「人误」的几率来提升安全的思想,只是一种在「量」上进行改进的设计,**而「本质安全性」的思想却是一种从「质」上进行根本性改变的设计。那么如果类推开来,有没有可能存在一种「本质娱乐性」,一种「本质信任度」,一种「本质健康法」,一种「本质智慧术」,一种「本质和平」?先别说这些都没有可能。也许未来哪一天,其中的某几项真的会实现呢?比如,「有没有可能发现一种『本质智慧术』?」就是一个值得我为之长期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 特别是那些适合长期探索的元问题,不仅可以引发冲动式的求知事件,更有可能迫使我们持续地思考和探索。
##二、解码
- 有时候和人聊天,聊到半路,问他为什么会有这个想法,对方便说:「你去看一下《#¥%……&》这本书就知道了!」如果这本书我恰巧没读过,就不知道怎么去回应他了。如果当时**对方可以把书里的观点转述出来**,一方面我可以新学到些东西,另一方面讨论也可得以进一步深入。我想这种转述并不困难,因为既然看过这本书,那么就其要领阐述一二应该并非难事。**可也许,对好些人,真就是件难事**。
- 还有一种常见的现象,就是许多人有一种**囤积癖**。光电子书就可能下上好几个 G,若是遇到有意思的文章,也不由分说一篇篇地拷到笔记软件里。这倒不一定是件坏事。但奇怪的是,其中有些人竟会产生一种错觉,误把自己囤积的这些电子文件,当成了自己大脑里的知识,或者当成了早晚有一天将存入自己大脑的知识,然后竟然不由自主地傲娇了起来。
- 其实这两个例子,大同小异,问题都出在,我们面对如此多的信息材料,**只会做最浅表的加工,没有从深处审视,更不用说去下一些「解码」的工夫**。
- **「会说话的小黄鸭」模型**:一只玩具小黄鸭,会说儿歌、讲故事,这只「小鸭子」在不同人的眼中,却有不同的解读
>  对于孩子来说,他关心的是「小黄鸭说了什么」,然后他听到的是儿歌、故事;
  对于家长来说,他们关心的是「小黄鸭是什么」,首先他们会把它定义为一个玩具(而不是一只「鸭子」),然后他们可能会对这只鸭子的娱乐性、教育性、安全性、性价比等做出评判。
  对于玩具工程师来说,他们关心的是「小黄鸭是怎么做出来的」,他们会思考和设计小黄鸭有哪些功能模块,会考虑它的电路结构以及声光效果。
  漫画家幾米就是第三种人,他自述学画的经验,就是「任何书里的任何图」都要拿来看,仔细研究它们的细节,揣摩作者为什么要这么画。乃至像英文的刊物,Times、Business Week 之类,里面的漫画也会特地找来看,他说他虽然不懂什么意思,但「就是会去看他怎么样表现那个图」。还有像日本女性杂志,他会专门去看里面教人敷脸的小图,这也给了他很多趣味,因为他会想「它怎么这么简单就可以把要讲的东西示范出来」。他的这种图解修炼法坚持了十年……
- 对于基本的解码方法,其实就不外乎下面三个层次:
>1. 它说了什么?(它原本就要传达的信息和知识)
>2. 它是什么?(对文本的反思,以审视的目光对文本进行评价和定性)
>3. 它是怎么实现的?(对形式和构成的洞察,研究写作、表达的手法)
- 如何才能掌握解码的方法:
1. 不只要去寻结论,还要去寻过程
2. 不只要去做归纳,还要去做延展
3. 不只要去比较相似,还要去比较不同
##三、操练
- 你掌握了多少知识,并不取决于你记忆了多少知识以及知识的关联,而是取决于你能调用多少知识及其关联。
- 把知识当成一种技能来学习。
>  就是不管我们想学或者正在学的是哪一个领域的知识,我们都可以想一想,如何不只是把它当成是一种静态的、安安静静地躺在书本里的东西,而是当成一种动态的、可运用的、可以用来完成某件事情的技能。就拿我学的心理学为例,心理学课本里的很多理论,如果我们仅仅只是理解和背诵,那它们只是静态的知识,实际上当年我在考试时默写答案的时候,它们真的只是死气沉沉的知识,但是,**如果我们想到怎么把它们用起来,就可能真的成为一种技能,比如心理学的知识其实可以变成一种思考框架,成为一种观察事物的特殊视角**。
>  但是要具备这样的意识真的很不容易。我读大二时,一位心理系老师在课堂上回忆说,当年他博士毕业后留校工作,暑假里在为第一次上台讲课而备课的时候,突然顿悟:「自己其实不懂心理学!」当时教室里的我们都听得惊呆了,大家都感觉莫名其妙:怎么可能一个人学了九年的心理学,拿了心理学的博士头衔,到头来发现不懂心理学!这是怎样的一种荒诞和幻灭啊!!后来过了许多年,我也拿到了心理学的博士学位,并且在工业界就职以后,才终于理解了多年前这位老师的话。大概是因为,**我们在学校里的学习,都是循规蹈矩的被动式学习,我们对待心理学的知识只是满足于理解和记忆的层面,确实我们会做学术研究,并在其中进行非常深入的思考,但是这种思考仍旧是有很大的局限性的,不是从理论到理论,就是从方法到方法,都没有跳脱出来,从一个更大的视角,去反思这些知识的深层价值,没有去思考这些知识和我们自己的生活和思想的关联。**但是一旦我们被逼迫到一个应用的情景中去重新审视这些知识,比如那位老师必须深入浅出地向学生们做出原理的阐释,或者我在公司里不得不去思考如何把这些知识应用于工作时,我们才会突然发现这些知识是可以被这样去运用,有可能发挥这么大的效力,甚至可以被当做一种技能来看待……
- 在「知识技能化」的理念之下,可以尝试以下三种知识操练的方法:
1. 写作式操练
2. 游戏式操练
思想实验就是构造一个现实中并不存在的假想情景,然后运用所学的知识,来设想事物在这个情景中的变化。在这样的操练中,思考者往往会得到比原先更为深刻的领悟。
3. 设计式操练
##四、融合
###(一)迁移
- 生物化学家布罗迪将纺织业的染料知识迁移至药理学中的浓度测定技术
>  生物化学家伯纳德·布罗迪(Bernard B. Brodie)博士被誉为药物代谢之父,他的一项突出贡献是发明了血液中药物浓度的甲基橙测定技术。事情发生在二战期间,1942 年 3 月日军占领了荷属东印度群岛,这对美军是沉重一击。因为当时治疗疟疾的标准药物奎宁全部来自东印度群岛的金鸡纳树的树皮,失去了奎宁的供应使得美军士兵陷入了疟疾的困扰之中,战斗力和士气大受影响。于是美国国内的许多医学研究机构承担了寻找疟疾替代药物的紧急研究任务。布罗迪小组的任务是检验南美另一种金鸡纳树树皮的治疗效果,这种树皮含有四种生物碱物质,一种就是奎宁,但含量远远低于东印度群岛的奎宁树,另外三种中有两种物质用传统方法无法测定其在血浆中的浓度。
  面对这个难题,布罗迪来到了曼哈顿的中央图书馆,遍查文献,连查了三四天一无所获,最后他查到了德国纺织业的染料文献,恍然大悟:「能否给化合物染色,然后利用其在溶液中的色度来测定其浓度呢?」于是,他立马联系药店和化学品商店,订购了几百种染料然后逐一试验,虽然这些用买来的染料进行的试验都失败了,但他偶然想到实验室中经常使用的甲基橙试剂也是一种染料,于是尝试了一下,结果大获成功。1947 年,布罗迪在《生物化学学报》上一连发表了六篇有关甲基橙测定技术的论文,引发了药理学的革命,而他的起点,正是将两个原本不相关的领域融合的结果:染料知识向药理学领域的迁移。(《师从天才》)
- 《黑客与画家》中Paul Granham将学画的经验迁移到编程中
>1. 画家学画的方法是动手去画,而黑客学习编程的方法也是在实践中学习。保罗初学编程时还抱着书读,不过随后就放弃了,直接动手去干。
>2. 画家学画必须要临摹,从大师的作品中进行学习,美术馆、博物馆是他们最好的学校。而黑客则是通过观看优秀的程序来学习编程,研究它们的源代码,开源社区是他们最好的学校。
>3. 一幅画是逐步完成的,先画轮廓、草图,然后填入细节,一步步臻于完美。在这一启发下,保罗领悟到「编程语言的首要特点是允许动态扩展(malleable)。编程语言是用来帮助思考程序的,而不是用来表达你已经想好的程序。它应该是一支铅笔,而不是一支钢笔」。因此在编程中,过早优化 (premature optimization) 是一件危险的事情。
###(二)印证
- 潜意识在思维中的作用
- 庞加莱数学证明的例子
>  庞加莱在《科学与方法》中,用自省的方法记录了自己的一次数学发现之旅。这个过程的第一个阶段,是有意识的思考阶段,庞加莱连续 15 天独自一人坐在办公桌前,对如何证明富克斯函数不存在而苦死冥想,最后意识到一类富克斯函数是存在的,来源于超几何级数。第二阶段,庞加莱离开了原来的住地,参加了一次地质考察旅行,沿途的风景令他心旷神怡,然后在踏上马车的一瞬间,他突发灵感,找到了一个重大突破:把富克斯函数的变换等价于非欧几何的变换;随后,他又转而研究了一些算术问题,没有进展后去海边度假了几天,在悬崖旁散步时,他又突然想到,可以把不定三元二次型的算术变换等价于非欧几何的变换。第三阶段,他又回到了办公桌前,对这个问题发起了总攻,以破竹之势完成了最终的证明。
  可以看到,**这是一个「意识—潜意识—意识」的相互交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关键的突破是找到了「级数—非欧几何」、「非欧几何—代数」的组合。庞加莱自己分析道,**潜意识作用的发挥,并非平白无故产生的,而是有赖于在此之前,有足够的有意识的思考,这种思考的作用,是把很多知识的「原子」激活起来,为潜意识阶段的思考提供素材,然后在潜意识阶段,这些原子就自发游行碰撞,在脑中快速组建各种各样的组合,并且这些组合之间相互竞争,直至最佳的组合自动涌现出来,上升到大脑的意识层面。**
- 台湾戏剧大师赖声川的例子
>  在《赖声川的创意学》一书中,赖声川先生回忆了自己找到《如梦之梦》创作灵感的经历。这个经历实际上是一连串看似无关的事件的连点成线:在罗马参观画展注意到一幅勃鲁盖尔的画作、在台北艺术大学准备和学生共同创作一部新戏、在法国一座古城堡看到了一位已逝外交官的铜像、看到新闻里伦敦火车相撞事故中找到了原先被认定死亡的幸存者、在报纸上看到有关无法诊断的致死疾病的报道、在印度旅行时读《西藏生死书》了解到一种临终病人向他人讲述自己故事的习俗……这些被观察并留存于心的细节,突然在一瞬间,产生了奇妙的「组合」,在经过了巧妙的连缀之后,组成了一个完整的故事架构,最后便诞生了《如梦之梦》这一佳作。想象一下,在这一「小火慢炖」的灵感诞生的过程中,如果上面列举的各个经历缺失了一样,那么就很有可能,就不会有《如梦之梦》这一作品了。这和庞加莱的结论类似,**所谓灵感,所谓潜意识的思考,并非平白无故产生的,而是有赖于,思考者已经拥有了丰富的、充足的、多元的思考材料,潜意识的作用是借助其强大的并行计算能力,把这些思考材料进行各种组合。可以说,你在灵感酝酿之前,所做的素材准备工作越是充分,那么获得创造性成果的概率就越大。**
###(三)、互补
- 互补式的知识融合,是指我们可以对同一个议题,找到完全不同视角下的论述,把它们综合在一起,就可以得到对这一议题比较全面和深入的认识。
- 对于「**为什么创业可以产生更大的价值**」这一话题,我们可以综合科技产品创业和艺术品创业**两个不同领域的观点**。
- 关于**科技产品创业**,《黑客与画家》中的阐述已然非常精彩。格雷厄姆认为,创业的价值在于可测量性和可放大性两个方面:
>  **可测量性。**与在公司打工相比,自己创业产生的价值更大。在大公司里,个人的绩效无法被真实有效地评估,公司更倾向于以一种平均化的方式给员工提供报酬。而创业时,人们「不再是低强度地工作四十年,而是以极限强度工作四年」,
  **可放大性。**个人在大公司里的贡献不具有可放大性,因为通常只是以「计时」或「计件」的方式来获取报酬。而技术创业之所以能产生价值,是因为它「发现了一种做事的新方式,它的经济价值就取决于有多少人使用这种新方式」。如果你的生意是做鸡蛋饼,那么做一个只能赚一个的钱,但是如果你解决的是一个热门的技术难题,让很多人受益,就形成了放大性。
- **艺术创业**领域的观点,日本艺术家村上隆写的《艺术创业论》:
>  村上隆一方面批评了日本美术界的现状,他说日本的美术大学不会教学生如何谋生,学美术的人大多数是靠教学生来赚钱,而不是靠出售自己的作品赚钱,于是,学生变成老师,老师再培育学生,构成了一个「封闭性循环」。**这种美术才能缺乏在市场的波涛里检验其价值的现状,其实颇符合格雷厄姆「可测量性」标准。从事美术教育,其价值是不可测量的,而只有通过与市场的互动,艺术作品的价值才能被测量,也才有不断更新和突破的可能。**
  村上隆又指出,一个艺术作品要能卖出大价钱,关键是「**通过作品,创造出世界艺术史的脉络**」,也就是说,「**从该作品之后,是否开创了新的历史**」。对于创作者来说,一方面它要找到进入世界艺术史的入口,能够被艺术界包括评论家们所理解和评论,另一方面,它又要有所突破,甚至颠覆原有的观念。更根本地讲,一幅画作的价值,不在于它的线条、颜色、构图,而是其之后,所展现出的「观念」,艺术品的价值就是观念的价值。**如果我们用格雷厄姆的「可放大性」观点来补充村上隆的观点,就可以更完整地理解艺术市场**,为什么安迪·沃霍尔的波普艺术、杜尚的小便池、达明·赫斯特的装置艺术这些既日常又诡异的东西可以如此被人推崇?**因为它们都可以引起争议,既有肯定的声音,也有非常庞大的反对和质疑,这种争论使一种新的颠覆性的观念得以传播、放大,颠覆了很多人对艺术原本的理解。**
- 村上隆的观点对格雷厄姆的观点的补充
>  **格雷厄姆所理解的价值只是:难题解决。**一个小团队用其先进的技术,解决了人们普遍面临的问题,所以创造了价值。但是,除此之外,我们还发现,**像 iPhone 这样的发明,并不是解决了什么难题,而是让大家惊讶地发现原来我们和电子产品是可以以这样一种方式来交互的!本质上是一种观念的颠覆。所以村上隆提出的「价值体现在观念的更新」的观点即便对科技创业也有非常大的启示。**
###总结
- 从上面所举的三种融合及其例子中可以看出,将知识进行融合的关键,是能够洞察出知识背后的「深层结构」。在表面上不相干的知识的背后,我们可以发现它们潜在的相似性、互补性和启发性,找到知识与知识间隐含的联系。
- 印证(A = B)、互补(A & B)、迁移(A → B 和 B → A)

主动学习的“姿势”

课堂式的填鸭式学习早已过时,不仅效率低,而且目的是为了考试,对学生除了记忆里训练,没有其他任何长进。如何高效学习?怎样学习既有效率,又有趣味?怎么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知乎盐系列《深度学习的艺术》想要解决的就是这个问题。作者介绍了四种方法(不按作者顺序):第一,做中学。Iphone手机,不要看说明书,直接上手操作,不会的百度,用不了两天,就会了。学习PHOTOSHOP,也是这样,直接上手操作,不会的百度,慢慢就都会了。那种一步步看说明书的方法,该丢进垃圾桶了。这个对技术性、操作性的知识和技巧,最管用。这就是书中的“操练”。第二,提出问题。一个优秀的学习者,必是一个优秀的提问者。《如何阅读一本书》中作者表述了这样的观点:一个人看一本书时,提出的问题越多,那就从这本书中获得的越多;主动读书者,就是能不断向自己提出问题,又自己能不断去解决问题的人。所以,如果拿到一本书,能向自己想提出问题,然后去读书,去寻找答案,带着问题去读,那效果大大不一样。《罗马人的故事》这套书的写作思路,就是作者去回答自己所提出的问题。这就是本书中的“提问”。第三,转化为自己的语言,用自己的话说出书中的道理来。语言越是朴实,越生活话,越说明你理解的到位。看完书,要总结,要内化为自己的一部分,最好的办法就是写下来,转化为自己的语言。或者,试着去讲给别人听,这是检验自己是否掌握所学所看的最好办法。这就是书中所谓的“解码”。第四,看书学习过程中尽可能多联想,让自己所学的知识之间发生链接。可能看得是科学方面的书,却读出了哲学的味道;本是一个技术方面的问题,用管理知识却解决了。很多时候,换一个思路,问题的解决办法,就一下子明确了。这个能否思路的转化,就看自己平常能否在所学时尽可能地进行知识之间的联想。这就是书中所谓的“融合”。一个最佳的学习方案,就是有对应实践的,直接去实践,例如学英语,最好能交几个外国朋友,能找个“洋妞”当对象,我怕英语学不好这事会很难,因为你得跟她“谈”。其次,就是读书学习过程中,多向自己提出问题。第三,就是试着去解决问题,把书中的观点转化为自己的语言;试着去教教别人活着向别人进行说明,要么自己用手机给自己录个视频,看看自己的讲课视频怎么样?!最后,就是将新学的知识和已学的知识进行“融合”,看其相似点和不同点。如果能用新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那证明你确实已经学到家了。

自己的一些总结

为什么要深度学习呢?因为有些知识不经过深度学习,其实并不是你的,这些知识你可能只是摘抄下来,需要用的时候,你可能也想不起来自己看过这些,或者别人问你,你也记不得了。那么如何深度学习呢?作者给我们列了四个方面,分别是提问,解码,操练和融合。首先是提问,为什么需要提问呢?并且怎么提问呢?首先得回答为什么需要提问,因为非问题导向的学习可能是通过制定计划加学习加回顾整理的过程,这种方式,实际上效率不高,你学习到的东西过了几天可能就记不得了,这种传递接收的模式只是填鸭式的学习。更合理的学习方式应该是建构主义,也就是通过调动自己已有的知识,在一个目标的指引下,在一个丰富的情境中,去探索新知识,把新知识纳入到原有知识中,建立原有知识和现在知识的联系。那么如何提问呢?关键就是利用现有的知识去提问,让他们之间成为一种体系。 1. 针对当前的学习材料,我已具备了哪些相关的知识? 2. 针对当前的学习材料,我又学到了哪些新的知识?这些知识对原有知识构成了何种补充或者挑战? 3. 针对当前的学习材料,还有哪些未知的东西,且这些东西我通过简单的探索就可以了解? 4. 针对当前的学习材料,还有哪些未知的东西,无法轻易地获得解答,同时又有价值成为我长期去探索的问题?第二个方面便是解码,解码并不是理解,而是一种仔细研究的过程。每个学科有不同的解码方面,作者列出了这三种层次,分析这个章节的内容说了什么,它讲的对不对,以及最后它是如何写文章的。最后一种就像我考研英语中分析真题文章一样,逐字逐句的分析语法等。而对于技术方面的解码,我想就应该是这个程序实现了什么功能,实现的是否合理,如何实现的。其实解码也就是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三种方面。第三个方面时操练,为什么需要操练,因为你掌握的知识并不取决于你记忆了多少知识,而是取决于你能调用多少知识以及其关联,同时,就像我们高考当中,大量的练习使得你可以形成知识调用的条件反射,不需要经过思考回忆就能立马调永,这样就节省了思考的空间给其他更有挑战性的思考工作。接下来就是如何操练的问题了,作者提出了三种方法,写作式操练,其实就是书写是更好的思考,而教是更好的学,他能够调动自己的知识,并且查找学的遗漏之处,和之前学习到的金字塔型的学习方法中最顶端的是产出文档,做分享是不谋而合的策略。第二种第三种操练则为游戏式操练以及设计式操练,其实就是用游戏,用设计解决方案的方法来调动学习到的知识。最后一种是融合,感觉和上面讲到的第一点中利用之前的知识进行提问,让新旧知识产生联系有些类似。这里作者细说了有哪些融合的方式,比如迁移、印证、互补。迁移就是将一个学科的知识或者看问题的方法联系到另一个学科,这就想起了南大匡亚明学院中的学科交叉学习的方法,让学生们学习很多学科的知识,可以以多种方式看待问题。第二种就是印证,这个很好理解,就是A资料的内容印证了B资料的观点。然后是互补,这个也好理解,因为一个材料可能有些地方的论据你并不是太理解,看到了另一个材料,这个材料里面的知识恰好补充了这个方面的内容。

学习本是具有艺术性的

微博、微信时代,碎片化阅读已经成为常态,虽然不断有人为碎片化辩护,认为这不仅没有什么不好,反而提高了阅读量,但是人们仍然相信传统,倾向于深度学习。我也是这样一个人,所以本书书名就吸引我买下了它。知易行难,想要深度学习的我,如今持续不断地碎片化阅读。采铜说了什么新内容吗,好像有;他说的和其他人的方法论有多大差别吗,似乎也有。其实没有,或许以前你看到过一些类似观点,它们和采铜的“艺术”相比没有高下之论。不要以为读了采铜的书,你从此就能够做到深度学习。我读完了,其他类似主题的书我也读过几本,如今学习方法没多大改变。要提醒的是,我前面说到“碎片化阅读”,但阅读和学习不能划等号,阅读是一种主要的学习方法,却不是唯一。按理说我该把采铜的方法论概括地介绍一番,不过这本小册子够短小了,再度浓缩不是不可以,但信息会失真。所以还在寻找深度学习方法的朋友,我建议你原原本本读小册子。以我的经验判断,这是一个尚可的中规中矩的深度学习方法。一切的重点在于执行。我们不能指望靠读体育课本学会打篮球,必须要去操场上体育课,要和朋友们一起打篮球,某种意义上,和朋友们一起打篮球更重要。绝大多数打篮球的人不是在体育课上学的,而是一开始就下场去打,待老师上课时,他们早自己玩开了。(深度)学习也是如此,要去做。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就采铜的“深度学习艺术”来说,只有亲自实践过了,才知道它是不是适合你的方法论。更重要的是,通过实践总结出一套属于自己的方法论。此段感想是本书《操练》一章给我的启示。所以我不会实践采铜的方法论,我会总结自我,毕竟我也是读了近20年书,是爱阅读的人,长期以来或许我已经形成一些很有用的学习小习惯,只是以前没总结过。这个工作是我目前在做的。因为移动互联网的到来,将电脑、手机、云盘、电子书、印象笔记等东西更好地利用,会更高效,需要探索结合的方法。我不反对碎片化阅读,实际我认为一个人能像电脑一样同时处理多任务反而更好,不过我亦不会放弃深度学习,原因很简单,仅仅是因为沉浸能够带给我的愉悦。

如何深度学习

这本书的作者是来自知乎的采铜老师,在自序中他说到这本书的前身是“如何成为高段位的学习者”,后来因为力有不逮而决定专注在“深度学习”这一课题。我认为这两者的区别在于前者更强调学习法则,后者则侧重深度。这也就构成了这本书的一个学习目标。1. 整体来说,这本书到底在说些什么?在谈这门知识的哪些具体问题?这本书讲如何深度学习,也就是学东西不只是看它浮在表面的东西,而是往深入去挖掘,甚至看到别人所未见的东西。对于这些知识,作者谈到了如何获取、也谈到了如何去使用,主要是提问、解码、操练以及融合这四个步骤。2. 哪些问题得到了解决?哪些问题还没有?整本书看下来,因为需要把知识当成一种技能来学习,所以最重要的是:提出正确的问题。提问是思考分析的问题,解码是关注层次的问题,操练是如何使用的问题,融合是归纳演绎的问题。有时候我们读一本书,却没有想明白为什么去读,那,读完后逐渐遗忘想必是必然的过程。不过,采铜虽然讲了许多如何挖掘深层知识的技巧,却太过依赖读者的自主性,没有主动探索的动机,怕是后续的步骤都难以为继,不知道采铜对这方面是否有研究……3. 作者细部说了什么,怎么说的?采铜针对深度学习,娓娓道来了提问、解码、操练以及融合等四步,这四个部分既相对独立又有所关联,是采铜认为的深度学习体系,也是全书的主干,如下:1) 提问,因为提问是将我们引向深度学习的起点。作为对比,作者分析了非问题导向和问题导向学习之间的不同。在非问题导向中,“学习者扮演的只是“吸纳者”或者“搬运者”的角色,只会关注知识传递的精确性和完整性,缺乏学习者自身思考的参与”。而问题导向则要求学习者主动地建构知识,在一个主动性目标的指引下,充分调用已有知识去探索和接触新的知识,最终把这些新知识纳入到原有的知识体系中。在深度学习的过程中,我们需要经常去思考以下四个问题:• 针对当前的学习材料,我已具备了哪些相关的知识?• 针对当前的学习材料,我又学到了哪些新的知识?这些知识对原有知识构成了何种补充或者挑战?• 针对当前的学习材料,还有哪些未知的东西,且这些东西我通过简单的探索就可以了解?• 针对当前的学习材料,还有哪些未知的东西,无法轻易地获得解答,同时又有价值成为我长期去探索的问题?这些提问有点类似《如何阅读一本书》中主题阅读使用的分析结构, 是一种主动探索性的学习。因为目标明确,所以有稳定的动力,并会不断去探索。作者以他个人研究的一个问题举例,探索性学习会寻找更多可能构成答案的材料:2) 解码不同的解读者对同一材料的解码可能是完全不一样的。你心中有什么样的问题,其实也决定了你观察的视角,从而就可能做出不同的解码。这个部分可以看作是另一种形式的提问。解码的三个层次的问题:• 原意理解:从字面理解,记忆,能够意识到即可• 客观评价:带有自我态度/价值观的对比评价• 目的性拆解:根据自己所需的知识,拆解材料,提炼其中自己所需的部分同时,作者还提出了适应型专家的概念,这类人可以不拘泥于原有的思维框架,不断进化和扩充他们的核心能力,扩展专业知识的广度和深度来迎合需求和兴趣的增长。三条观察和思考的途径:• 不只要去寻结论,还要去寻过程• 不只要去做归纳,还要去做延展• 不只要去比较相似,还要去比较不同通过这三种方法,我们可以对面对的事物做更加深入的解读(基于样例学习),把此场景的道理尝试应用到别处,把别处的知识回溯来印证新知(让新知识与原有的知识体系相结合)。3) 操练操练,做中学,也就是实践。因为你掌握了多少知识,并不取决于你记忆了多少知识以及知识的关联,而是取决于你能调用多少知识及其关联。比如游戏,游戏中操练的三个特点:• 提供即时和丰富的反馈• 营造动态和多变的情境,使玩家不会因单调重复而感到枯燥• 适度的挑战性构成对学习的激励作者提倡“知识技能化”,亦即学习时需要思考怎么把这些知识应用到生活工作中,可以尝试的方法有:• 写作式操练(分析知识的深层结构,对所学的知识重构并输出)a. 书写是更好的思考b. 获得反馈• 游戏式操练(构造一个现实中并不存在的假想场景,然后运用所学的知识)a. 摆脱了现实规则的制约b. 具有高参与性、互动性和投入性• 设计式操练(调用已有的知识,去通过设计某一种解决方案,来解决某个特定的问题,不仅能锻炼老知识还有可能掌握新知识)4) 融合一个高段位的学习者,应该能抓住一切机会,在其所学的知识之间创造关联。事实上,只有通过将多学科模型融合用于观察和分析现实对象,才能最大程度地避免思维上的偏差和狭隘。这种“远距离知识”间的融合思考,从效果上可以分为三类:• 迁移(利用某一学科知识解决另外学科的问题,或寻找相似性)• 印证(寻找广泛适用性)• 互补(不同视角的论述,从而对议题有更全面和深入的认识)感觉采铜老师对这一块的论述有一点自圆其说的味道,但是其表达的观点是说将知识融合的关键,是要能够洞察出知识背后的“深层结构”。在表面上不相干的知识的背后,我们可以发现它们潜在的相似性、互补性和启发性,找出知识与知识间隐含的联系。4. 这本书和你有什么关系?你接下来要做的是什么?我在自己的个人知识管理小结中提到了5个步骤:学习-保存-共享-使用-创新,原本认为这五部分可以独立成一个篇章,所以希望继续学习如何学习,现在看来最初的“学习”其实是和后面的步骤密切相关的。采铜老师所说的提问和解码,可以归纳到“学习”里,“共享”和“使用”则是操练和融合的不同形式。事实上这也是把新知识融入到我原有的知识体系中的过程。采铜提到专家的知识往往是“围绕核心概念或大观点组织的”,与李笑来新生中提到的概念和方法论如出一辙,首先是“核心”概念,然后是抽象而系统地思考问题。接下来,先消化本书的观点,然后将它们挪为己用,放到自己的知识管理体系中,丰富了读完一本书或者遇到某件事后需要提的问题。不过,也正如采铜所说,这样耗费的精力势必决定了深度学习需要有所侧重,可能仅仅是几个小的关注点。那么,学习的核心概念又是什么呢?:P一些摘录:1. 书中四个部分:提问、解码、操练、融合,分别展示了「深度学习」的一个侧面,既相对独立又深度互联,综合起来可成一相对完整的体系。您在位置 #53-54的标注 2016-03-11 23:52:522. 能做到以上三步(非问题导向)的已然是比较优秀的学习者了,但是,你有没有发现,其实整个过程中,学习者扮演的只是一个「吸纳者」或者「搬运者」的角色,他们把外部载体中的某个确定的知识集合, 经过一定的消化和组织后搬运到了自己的头脑中,所有的学习行动都是以这个特定的集合为中心。知识(通常是那些被认为很权威的知识)传递过程的精确性、完整性至关重要,而学习者自身的心智,包括他原有的知识体系、方法、观念乃至困惑,可以暂时搁置起来。您在位置 #78-82的标注 2016-03-17 06:47:033. 他们认为,更合理的模式应该是「建构主义」的模式,即学习者的知识不是简单地吸收而来,而是主动地建构而来,学习者必须充分地调用他们的已有知识,在一个主动性目标的指引下,在一个丰富的情境中,去探索甚至撞击那些新接触到的知识,在经过一系列复杂的交互之后,把这些知识纳入到原有的知识体系中。您在位置 #93-96的标注 2016-03-17 06:48:454. 一个好的长时程问题,让我们成为「建构者」,因为我们不仅仅在学习知识,我们还在「建构答案」,在努力回答问题的过程中,我们筛选、评判和整合新知识和旧知识,并把它们融汇成一个自给的整体;一个好的问题,让我们成为「探索者」,主动地去探求未知的领域,拓宽「未知的未知」的边界,而不是仅仅满足于对现成的、边界明晰的知识的掌握;一个好的问题,让我们成为一个「猎手」,知识是我们主动去侦查、寻觅、狩猎的猎物,而不是我们战战兢兢供奉着的或者亦步亦趋跟随着的对象。您在位置 #147-153的标注 2016-03-17 07:00:525. 这实际上点出了问题导向学习的另一个益处,就是问题可以帮助我们形成长期的、一贯的思考路径。您在位置 #179-180的标注 2016-03-17 07:20:416. 特别是那些适合长期探索的元问题,不仅可以引发冲动式的求知事件,更有可能迫使我们持续地思考和探索。您在位置 #183-184的标注 2016-03-17 07:21:337. 发现「专家的知识不是对相关领域的事实和公式的罗列,相反它是围绕核心概念或大观点(big ideas)组织的,这些概念和观点引导他们去思考自己的领域」。(《人是如何学习的》)您在位置 #187-188的标注 2016-03-17 07:22:048. 教育心理学家把在某一领域有专长的人士,分为「常规型专长 (routing expertise)」和「适应型专长(adaptive expertise)」两类(《剑桥学习科学手册》《人是如何学习的》),其中具有常规型专长的人具有一个基本固定的知识系统,可以以很高的效率把他们所接触到的信息材料按照已有的框架进行分析,而具有适应型专长的人则可以「不断进化、扩充他们的核心能力,扩展专业知识的广度和深度来迎合需求和兴趣的增长」。您在位置 #241-244的标注 2016-03-17 07:29:599. 这某句话,我们可以用「延展」的思路来想,去假设,如果我们把它放在另一个情景中,另一个问题之下,是否仍然适用,仍然精辟有理。如果是的话,那么其实我们就发现了一小点可以复用的知识或者模式。这就是读书,读出真味来了。您在位置 #289-291的标注 2016-03-17 07:51:5210. 那么为什么操练如此重要呢?如果用一句话作答的话,那就是:你掌握了多少知识,并不取决于你记忆了多少知识以及知识的关联,而是取决于你能调用多少知识及其关联。您在位置 #335-336的标注 2016-03-17 07:53:3911. 心理学家丹尼尔·威灵厄姆(Daniel Willingham)在《为什么学生不喜欢上学》中分析说,反复练习的价值,在于使某些认知活动可以自动化进行,从而为思考时所用的工作记忆 (working memory)腾出宝贵的空间,以用于更具策略性的活动。您在位置 #343-345的标注 2016-03-17 07:54:1912. 一个有追求的学习者如何在自学时进行知识的操练?而要解决这个问题,恐怕就要先解决两个问题: 1. 操练的意识。他明白操练的重要性,懂得主动和积极地进行知识操练。 2. 操练的方法。可能是受别人的启发,或者自己的探索领悟,总之他知道选取合适的方法对自己所钻研的领域进行操练。您在位置 #359-363的标注 2016-03-17 07:55:5113. 把知识当成一种技能来学习。您在位置 #367-367的标注 2016-03-17 07:56:1714. 他提出了一个著名的学习螺旋模型(learning spiral),认为创造性的学习是想象、创造、游戏、分享、反思和想象的螺旋式循环。您在位置 #440-441的标注 2016-03-17 08:02:4015. 总之,知识的操练,既是一种调用和提取,也是一种主动的建构,更是一种创造性的综合,它是深度学习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环。知识的操练迫使我们对已有的知识进行更加深入的审视,对现实的情景和问题进行更加细微的观察,并且致力于创造两者之间的关联。它使我们不再固守书本,不再去做僵化的记忆,而是让我们赋予知识以灵性,以更好地适应这个变化莫测的世界。您在位置 #441-445的标注 2016-03-17 08:03:5616. 所谓灵感,所谓潜意识的思考,并非平白无故产生的,而是有赖于,思考者已经拥有了丰富的、充足的、多元的思考材料,潜意识的作用是借助其强大的并行计算能力,把这些思考材料进行各种组合。可以说,你在灵感酝酿之前,所做的素材准备工作越是充分,那么获得创造性成果的概率就越大。您在位置 #528-531的标注 2016-03-17 08:14:11

解读大脑中的学习

犹豫再三,本来是打算写《如何阅读一本书》的读后感,还是改成了《深度学习的艺术》,我想我还并没有真正的去理解和领悟《如何阅读一本书》。《深度学习的艺术》这本书篇幅很短,但却又很长,长的是需要我们长期的探索,正如深度学习其含义:不浮于表面而需要深入去挖掘,于有字处见字而知其意义,易,心知著者未言之意,于字里行间无字处见出字来,难。由于之前看过《如何阅读一本书》,刚好便可以尝试一下,也算在做中学吧!首先,这本书属于一般类论述,也属于方法论,讲述了如何进行深度学习的步骤及方法。整本书分为四部分:提问,解码,操练,融合。再对这本书进行细要,对部分进行总结提问:1.为什么提问?2.什么是合理性的提问3.提问后要做什么?合理的提问是本着求知的动力提出探索性,开放性的问题,基于已知探索未知并不断反思自己的经验,最终构成系统的过程。解码:1.解码是什么?2.如何解读解码3.如何解码?解码不是一个简单的理解过程,而应该是一个知识重构的创造性过程,可以从说了什么?是什么?怎么实现三个角度去探索解码并通过寻找结论和过程,归纳,延展,类比五个步骤去实践解码操练:1.操练的特征是什么?2.为什么操练如此重要?3.操练的方法是什么?操练即是一种实践,即做中学,通过实践来强化大脑的认知,构造一定的情景来达到运用和反馈的目的。融合:1.为什么要融合知识?2.融合对于现实的意义?3.融合的方法是什么?融合是从相同之间找不同,不同之间找相同,往往存在于跨领域,打破学术壁垒,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优解,融合也往往存在于实践之中。作者在书中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在这本书中,作者解决了的问题我想在于很好的定义了一个理想的学习过程,即以什么样的步骤和过程能够进入一个理想的学习状态?什么样才能叫深度呢?即在学习中能够去探索并用欲望去解答,用身心去付诸于实践,再将经验学识融为一体。艺术过程是什么呢?提问,解码,操练,融合。那么我该如何评价这本书呢?这本书很好的解答了一个理想的学习过程,而且各部分的条理也十分清楚,以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贯穿了全文,让人很有兴趣的去探索,而且可操作性也比较强。但我觉得有些地方有些不足,便是创新性有点不足,大部分是理论的解读和综合,以及有些步骤还是讲的太过于简略了,比如融合这块,用了大篇幅来写融合的重要性,而关于怎么融合却是一带而过,作为最终环节的总结篇,不应该如此的。如何将这本书化为己用?看完这本书,再联想到之前看过的一系列的方法论的书,比如采铜老师之前的《开放的智力》,李笑来老师的《把时间当作朋友》和他的博文微信,以及刘未鹏老师的博客,发现这些书籍文章就像是一个个点,阅读过后,它们便在潜意识里沉浮,在一个契机,它们便连接到了一起。只有概念多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它们之间才有机会产生“意外的连接” —— 即,所谓的融会贯通。不过我想我并未达到那种能力,但我依旧想谈谈我对学习这件事的认识。1.提问2.解码3.操练4.融合突然间,意识到,学习这件事,掌握了正确的方法,其实也并不是那么的难。再反观自己曾经的学习,学习会从,先是买到书,那就从第一页开始看,如此多的概念,慢慢记呀记,记了后面又忘了前面,反反复复学的总是很痛苦,有分分钟把书撕了的冲动。现在看来这种方法是多么的低效。我又想起了考驾照考试中的理论考试,最高效的方法不是看书,而是做题,在做中学,那时在考前2天拼命的从未接触开始刷,到后来科目一98,科目四100。再一次验证了步骤一和步骤三,说到这,李笑来老师的最少知识限度理论又是对于其的一个补充,那就是在掌握最基本最少的知识的基础上即运用便能快速的学习一种能力。 谈到解码,刘未鹏老师曾经说过两句让人脑洞大开的话:1.教是为了更好的学习2.书写是为了更好的思考两位老师的话是那么的异曲同工,二者互为补充,在学习的过程中,知识就摆在那里,不偏不倚,要看你怎么去对待,但总是有一个核心,便是如何把摆在那里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的。每一次解码,即是一次大脑的对话,也是一场思维风暴,大脑需要经过一次次的发问,一次次的探索,一次次的拓展。而其核心的方法就是用已知去探索未知,也可以从“教”的概念,将知识用自己所能理解的话说给自己听。我们总是有一种感觉,有些东西学了一段时间后过一段时间再捡起来,会发现比以前更加熟练,这也是潜意识在解码中的作用。有付出就会有收获的,前提是要有足够的付出,也许在不知不觉答案就蹦出来了。再分析一下书写对解码的重要性,大脑就像CPU,而书写,可以减轻大脑的负担,让大脑能够分出内存来解码其他的东西,在笔尖之下,灵感会如涌泉,所以,书写,是为了更好的思考,也为了更好的创造。最后是融合,虽然在书中,作者并没有给与我们很明确的方法。但还是得探究一下,不知道为什么,感觉这世上有很多东西出奇相似,让我想起了一句话:大道合一。无论是从布罗迪通过了解到染料的原理发明了血液中药物浓度的甲基橙测定技术,还是保罗用画画的视角经验来认识编程。所谓融合,就是发现事物之间的共性吗?我想远不如此,真正的融合我想还是站在这头望那头,即用一个领域去思考另一个领域,其实这世界像是无数个圈组合的,任何一个领域都有交集,曾经有一个实验说明一个美国公民与奥巴马之间只需要通过5个人就能够认识,看似不可思议,其实想想也有道理,人际关系如此,更何况领域。所谓说,每一个领域都有交集,只要看能否想得到,而融合最关键之处便是敢想,敢于打破学科壁垒。探索学习,探索方法论的过程依旧在于实践,实践,依旧是我还需要继续努力的方向。而有一天,我也希望发现那种本质智慧术,或者是本质实践术.

学习方法误区杂谈:读 深度学习的艺术

【题记】读采铜老师《深度学习的艺术》,多处醍醐灌顶,故写一文来梳理思考。自己学庸一枚,努力程度不差,但学习成果寥寥,想必源于学习能力略渣。为求提高学习能力,阅读时为自己设一问题:“对照学习高手们,自己学习方法存在哪些误区?”读毕此书,已能回答,一言蔽之,乃“现有学习方式过于被动、怠惰、割离、浅表”也,具体分析如下。【被动接收,而不主动建构】被动接收别人现成知识的传递,忽视用自己的心智、观念和困惑成为求知的原动力,去主动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如果老是被动接收别人现成知识的传递,那是收破烂的——收到一堆废铜烂铁。而百炼才能成钢呐。一个应对方法是“设计问题来引导自己的学习”。问题引导的主动学习至少有两方面的优点:(1)产生焦虑和渴望,推动求知解惑;(2)使自己成为学习材料的主人,做自己知识的建构者而非别人知识的搬运工。【平均用力,深浅不分】有多少时候,我们匀速地把一本书从头看到了尾?一样的速度,一样的节奏。但书中的每一页甚至每一段对自己的意义都是一样的吗?显然不是。这时候就显示出能自主提问题、平时有思考有困惑的好处了——脑子里有问题意识的人,读到相关的文字时会极度敏感,那种感觉,就仿佛是“这里的每一句话,都在说给你听”。但是,自己不仅大多数时候没有提出问题来引导自己,即使偶尔提出问题,也没有区分出该问题的深浅层次。浅层次的可以通过简单探索即予回答,未必需要用到“深度学习”的心法,只有那些有深度、有长期探索价值、或者非常困扰我们的问题才需要。【学习方法低效、扁平】自己的学习方式扁平化,一般只注重阅读相关领域的书面材料,却很少做到:1 从其他领域发掘出与本领域深度关联的知识;2 带着问题与人讨论交谈;3 通过实践或模拟实践来检验和修正自己现有的知识体系;4 系统性地反思个人经验(偶尔反思,也只以日志这种松散的方式,而没有以主题作为引导和梳理)。另外,很不幸的是,自己平时采用的学习方法,也恰恰是被多位心理学家评级为“低效”的学习方法,比如“划线标记重点”、“写摘要”、“再次阅读”。那些高级的学习方法,比如"自我解释”(即对学习过程或问题解决过程进行自我阐述)、“详尽追问”(对事实和知识的深层原因进行追问)、“分散练习”(在一个较长时段内,较长间隔地多次练习)等招数,咱都木有听过啊,更谈不上实践了。【知识静态、死寂、沉睡不起】一个特别常见的问题是,自己仅仅把知识当成静态的,静静躺在书本或浅层记忆里的东西,而极少去假想、寻找、甚至创造场景去把那些知识转化为一种动态的、可运用、可以用来完成某件事情的技能(即采铜老师说的“把知识当成一种技能来学习”)。易言之,仅仅在用“存储信息”的方式来学习,而没有通过“多次调用”信息的方法来学习。而事实上,能够随时调用才是关键,才是“掌握”了知识的标志。值得推荐的方法论是:写作式操练(写作需要去分析、观察和调用知识之间的深层结构和关联,因而避免停留在浅层的知识学习)教学式操练(要把一件事情讲清楚,必定需要融会贯通,仅靠浅层的学习是无法达到这一程度)设计式操作(即通过设计某种方案来解决某个特定的问题,其好处在于迫使学习者为了解决一个现实的问题综合性、创造性地调用知识)【大脑硬盘信息堆砌,但CPU不升级】总结起来,自己比较缺乏解析新信息的稳固且有效率思维系统(CPU),更不用说使这个更新和升级这个思维系统。也可以说,学习过程大多数只停留在积累信息的层面,而没有将信息深度解码,并用来形成、修正、拓展、更新自己的思维系统。不断往自己的硬盘里存东西,却不升级自己的CPU!那如何巩固和升级自己的CPU?要形成熟练且可更新的思维系统去挖掘、解码信息,并注意回过头来用这些深度解码后的知识来更新、修正原有的思维系统,形成良性循环。今天以后,下面两个思维模块可以组装进自己的CPU里了:(1)不仅关注材料“说了什么”(即材料提供的信息和内容),也要关注材料本身“是什么”(即透视出论据、结构、逻辑、表达手法)。当然这里也要注意,不要犯平均用力、深浅不分的老毛病哦,因为不是所有材料都需要这样来解读的。(2)不仅关注结论,也得出结论的过程(如关注使用了什么论证材料,运用了什么推理过程);既做归纳,更要思考延展(所谓“延展”,就是思考文中某句话在另外场景中是否适用,以期探索出可以反复适用的知识或模式)。【树形知识结构的奴隶】过度受限于学习材料提供给我们的现成的树形知识结构(其特点是每一片叶子都分散而独立,只和其上一级的枝桠相连),而很少分析和调用不同枝桠上叶子之间的关联。用实例解释,往小了说,是既没有意识也没有动力去思考不同章节下可能具有的前后贯联的关系;往大了说,是死守自己的领域,从不尝试突破知识分科间的壁垒。有两种策略可以用来改进:第一种策略是,“广泛涉猎不同学科的知识,把这些学科的基本理论变成用以观察和分析现实对象的思维模型”。某个思维模型主导的视角下,看到的只是一片拼图,而把多种思维模型所见的拼图组合起来,更能反映真实的全貌。这个是查理芒格特别擅长和提倡的学习方法。第二种策略是采铜总结的“迁移”(尝试把A领域的原理适用到B领域,并分析其可行性)、“印证”(在不同领域中发现了同一原理的应用,并相互印证)和“互补”(从不同角来研究某个议题,再将各个角度的研究成果综合起来,形成对该议题的综合、深入的理解)。【结语】最令人细思恐极的事,莫过“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现在,总算知道一点自己以前惯用的种种的学习方法有多被动、怠惰、割离、浅表了。不那么恐慌了。然后呢?然后就知耻而后勇了呀。


 深度学习的艺术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