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学研究

出版社:谭新红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3-05出版)
出版日期:2013-5
ISBN:9787516120866
作者:谭新红
页数:406页

章节摘录

版权页:   (十一)苏轼《临江仙》(九十日春都过了) 国家图书馆善本部金石组编《宋代石刻文献全编》著录此词,后云:“东坡居士书。”《宋代石刻文献全编》著录苏轼此词后加有陆增祥按语云:“案广东琼州亦有此刻。” 按:北京图书馆金石组编《北京图书馆藏中国历代石刻拓本汇编》记载雪堂词刻云:“北宋绍圣四年(1097)十一月五日刻。石在湖北黄冈。拓片均高124厘米,宽131厘米。苏轼撰并正书,李涣模刻。四石刻,两石刻元祜六年十月二日书《满庭芳》,一石刻绍圣二年九月九日书《临江仙》,一石刻绍圣二年九月《行香子》词,末一石失拓。”可知黄州《雪堂词刻》由李涣刻于绍圣四年(1097)。 《行香子》作于绍圣二年(1095)重九日,两年后刻石;《满庭芳》作于元丰七年(1084),十三年后刻石;《临江仙》作于熙宁九年(1076)四月一日,二十一年后刻石。李涣刻石之时苏轼正被贬儋州(今海南儋县)。 又按:今河北曲阳县北岳庙内有两通碑刻苏轼这三首词。据《曲阳县志》载,明正德(1506—1522)年间,曲阳县有一寺曰浮休寺,浮休寺碑记载,北岳庙中苏轼词碑初在济渎崖,清中叶移至县衙二堂前西壁,共四石,为苏轼知定州时所书。由于当时字已多风化剥落,曲阳人彭垄藏有旧拓,取而校之,以补其阙录入。 (十二)苏轼《南乡子》(回首乱山横) 潜说友纂修《咸淳临安志》卷八十一佛日净慧寺东坡题名云:“祖志入山之十三日,述古赴南都,率景山、达原、子中、子瞻会别于此。熙宁七年(1074)八月十三日。”后有范成大、周必大、韩元象三人所作跋语各一则:“右文忠公悴杭时送客至佛日山寺壁间所题。余年十五,往来山中,常与举上人游居其下。后三十七年,举欲丐县公勒之石,余亦自蜀道东归,因劝成之。淳熙丁酉(1177)嘉平日吴郡范成大书。”“佛日净慧禅寺在桐扣黄鹤峰下,寺中有池,池有渥洼泉。东坡先生常(当为尝)赋五绝句,所谓‘细泉幽咽走金沙’者。堂上留题,今既百年,而诗僧慧举乃谋人石,可为(当是谓)好事矣。桐扣以张华得名,俗云同口,非也。淳熙五年(1178)正月九日,东里周必大书。”“元象备数知仁和之三月,以公事过临平,闻桐扣佛日寺有东坡先生留题,肩舆往观焉。字在法堂东壁,盖熙宁七年先生倅杭日,太守陈公自杭守宋,先生与诸公会别于寺所题也。先生其年三十九岁。熙宁甲寅距今淳熙戊戌,又百有五年,堂宇日坏,壁且摧剥,字将阙蚀,可为叹惜。因命工摹勒而移之石,庶几可以永其传云。淳熙五年(1178)三月十日,奉议郎知仁和县事颍川韩元象题。”由三篇跋语可知,熙宁七年(1074)八月十三日,苏轼等人于佛日净慧寺送别徙知应天府的朋友陈述古(襄),赋此词赠别并题写于山寺壁间。

内容概要

谭新红,1970年12月生,湖北省建始县人。1996年9月师从王兆鹏教授研习唐宋文学,获文学硕士学位。1999年9月师从吴熊和教授,获文学博士学位。2002年毕业后至武汉大学中国古代文学教研室任教。2007年11月至2008年11月,赴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访学一年。现任武汉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词学研究会常务副秘书长,武汉大学70后学术团队“文学传播与接受研究”负责人。已出版《清词话考述》、《宋词传播方式研究》等个人专著,编著《中国文学史》、《唐宋词名篇导读》、《宋代文学研究年鉴》、《苏轼词全集》、《词学档案》等著作。在《文艺研究》、《文学遗产》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近30篇,其中三篇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完成省部级以上科研课题两项。

书籍目录

清代词学篇 论清人词话的学术背景 试论词话的生成与演变 继承传统 孕育新变——王士祯词学思想研究 张惠言词论新解 周济词论的“破”与“立” “无厚入有间”与“有厚入无间”辨——周济和蒋敦复词学思想比较研究 推阐张、周说 妙不落言诠——谭献词学理论研究 传播篇 宋词传播中的男声演唱 宋词的题壁传播 宋词的刻石传播 宋词的艺术媒介传播——以题画、题扇和题屏词为中心 宋词的别集传播 宋词的选本传播 宋人词集序跋之传播刍议 宋代私人藏书与宋词传播 宋代的驿递制度与宋词传播 宋词的误传与失传 接受篇 李清照词的经典化历程 史达祖词接受史初探 论清人对明词的体认和反思 

编辑推荐

《词学研究》史料引证翔实,观点提炼得法,是一部具有一定开拓性的词学专著。

作者简介

《词学研究》分三部分:清代词学篇、传播篇和接受篇。“清代词学篇”主要考察清代的词学理论,对清代词学的学术背景、清代词话生成及演变的历程等宏观问题作了深入的探讨,也对清代一些有代表性的词学理论家如王士祯、张惠言、周济、蒋敦复、谭献等的词学思想进行了客观全面的阐述。“传播篇”所收论文则分别从口头传播(男声歌唱)、书册传播(别集、选本、序跋评论、藏书)、单篇传播(题壁、题画、题扇、题屏、石刻)等传播形式,与宋词传播的途径(售卖、传抄、驿递)、传播中的特殊情况(误传、失传)这五个层面就传播主体(演唱者、刻书家、藏书家、售书人、传抄者、驿递员)、传播媒介(纸、壁、画、扇、屏、石碑)、传播效果(声名闻世、失传)展开论述,将宋词传播方式的研究扎扎实实地向前推进了一大步。“接受篇”则既有群体接受研究,也有个体接受研究,还有对词人经典化历程的研究。


 词学研究下载



发布书评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