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丛书:拉康

出版日期:2014-1-1
ISBN:9787515402350
作者:达瑞安·里德,朱迪·格罗夫斯
页数:211页

内容概要

作者简介
达瑞安·里德是在英国伦敦与利兹执业的一位精神分析家,也是欧洲精神分析学派的成员。他是利兹城市大学精神分析研究方向的高级讲师,同时也在布鲁内尔大学讲授精神分析专业的硕士课程。此外,他还著有一本关于性欲的书籍:《为什么女人写下的信比她们寄出的信还要多》,这本书在1997年由Faber & Faber出版社出版。
朱迪·格罗夫斯是一位画家、平面设计师兼插图作者,她曾先后参与过艾康公司这套丛书中多本图书的制作,包括《耶稣》、《维特根斯坦》、《拉康》、《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罗素》、《乔姆斯基》、《列维—斯特劳斯》、《女性主义》、《哲学》与《政治哲学》等。
译者简介
李新雨,精神分析的爱好者与实践者。北京大学心理学系本科毕业,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成都精神分析中心成员,目前正作为执业精神分析家在西安开展临床工作。自2004年开始接触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而后在四川大学游学并跟随霍大同先生接受个人分析训练,曾先后翻译并发表过多篇拉康精神分析方向的专业论文,豆瓣网“拉康圈”小组的创建人,目前主要从事精神分析的理论研究与临床实践工作。

作者简介

雅克·拉康是现今与弗洛伊德齐名的一位重要的精神分析理论家,尽管有关其思想复杂性的激烈争论曾延迟了此一地位的确立。
本书的作者是一位首屈一指的拉康派精神分析家,他清晰地阐明了拉康理论的中心思想,引领读者从拉康早期的妄想狂研究到其后来的精神分析理论创新——包括他把结构语言学引入弗洛伊德主义,以及他关于婴儿“镜子阶段”、同一性建构还有精神动力学等方面的那些新思想。书中还明确地指出,尽管拉康在文学、艺术、哲学以及女性主义等方面均带来了后现代的重要影响,但是,他的理论却并不只是文化的知性产物,更是根植在临床实践之中的。
本书的文笔清晰,插图精美。对于任何想要了解拉康的思想,却又因其作品明显带有的神秘晦涩而不敢问津的读者而言,它都将是一本理想的入门读物。


 介绍丛书:拉康下载



发布书评

 
 


精彩短评 (总计38条)

  •     没怎么看懂…
  •     作为入门的其中一本,助于理解,有一定启发性。女友闲来也爱看
  •     借用拓扑学的研究思路还有待深入了解。两个小时翻完,觉得其学术造诣绝对不亚于弗洛伊德。
  •     镜子阶段、异化、想象界;无意识像语言一样结构的、象征界、phallus、欲望、驱力...;享乐、分离、实在界.
  •     读了好久...欲望图表那里就不怎么能看懂了...
  •     最后试图以拓扑学来解释精神病学的思路非常有趣。有了那么多有效的工具,我们是否还应该倚赖语言?又或者正是因为如此,我们必须倚赖我们的语言?
  •     漫画有点意思
  •     霍大同的弟子翻译的,还不错。很巧合,最近还和他聊了几句,而我不知是他。看完都有些想转拉康了。
  •     很有趣的一本小册子,内容不多,但是有很多让我吃惊和恍然大悟的句子。
  •     畅快淋漓的阅读
  •     以时间纵轴、生平线索、词条概念形式铺展出拉康思维轨迹和理论要点,简明扼要、图文并茂、一目了然,但简明不简单,也失之扼要,尤其是对一些复杂概念和晦涩术语上缺乏针对性之解释,若非对拉康思想有一定了解,读来势必一头雾水,难符介绍性丛书的定位,但作为拉康理论的感性入门,仍不失为一本好书,谁让拉康其人理论难懂争议又大呢。
  •     如果对现当代哲学和心理学有兴趣可以选择这本书,很多影片偶尔会提及拉康以及他的一些语录,但是那些只言片语终究不能令人形成深入的了解。这本书很简洁,配的插图很有意思,与内容很贴切,并且穿插了拉康的生平经历。作者是一个美国人,译者是中国的一位兼具理论和实践的心理学家。
  •     我说啊…这个本不能算introduction……我看完浩浩荡荡九百页书才觉得好像懂了些…把这个放在导读系列,谁还会读拉康?而且…这种chronological编法的确很绕,梳理不如主题式阅读…再次,仅为了排版设计美观,而将批注放到最后…更是让入门难上加难…完全阻碍了阅读…我看完,再看批注,还真是多少页1,2,3……太不reader-friendly了…最后,翻译有几处漏译了…比如在讲four fundamental concepts那里只有四个中文括号里缺三个英文…(少了drive…)但整体翻译挺顺的,可读。但不适合当导读来用…我倒还觉得Dylan Evans的那本小书更佳!
  •     好读,有用。
  •     入门书竟然还看得这么艰难QAQ阅读拉康是需要精神分析,语言学,结构主义的底子的,直接冲上来的一般是杯具QAQ总体来说读拉康既难读但又相当长见识,打算先再读另一本入门书
  •     翻译凑合,有些不当之处,配图略萌
  •     这本和那本《导读拉康》一起被我当做向朋友推介拉康时的初阶读物
  •     阅读感觉太棒了,注释放在最后,翻译也很好,五星棒棒哒 非常棒的小书,内容凝练,干货多
  •      李新雨的翻译很不错
  •     不懂
  •     这才是开始
  •     还算头头是道逻辑清晰 但是对于没有哲学基础的人来说门槛太高 只能说读完能粗略的知晓拉康究竟是谁他干了什么 但是却不知道这件事是怎么干的又具体是怎么样的 而且认为译者语言能力不强存在很多译本都会出现的病灶——故意文笔不流畅 作为一名心理学专业的学生 通过比较阅读书中一些我本已熟悉的理论就可以发现这一问题 本来可以很清楚表达的东西 在这本书中故意玄之又玄 我表示很不解 我们读这么一本是为了走一条捷径 为什么这条路比走正道还让人想吐血?
  •     拉康对现代电影理论有着深层次的影响,精神分析仍然是现代社会运行的一面镜子。作为一本介绍其学术精华的小册子,在译者全面的知识储备下令国内读者迅速消除陌生感。作为小册子,局限也是不少,不懂之处颇多,免不了再增加几本著作深究
  •     四星。这套书的魔性配图就别提了。拉康本身就比较难搞,科普就更困难一点。所以这本对入门选手来说还是值得推荐。译者的注释虽然多到几乎难以忍受,但确实做得不错。要想描述清楚自己心目中对拉康的理解,恐怕只能基于自己的体系和叙述,做翻译只是隔靴搔痒而已。这算是对译者的期待吧。 从个人角度,依然不甚喜欢传统PA和各式各样变种理论的缘故,只是觉得将简单事物复杂化。治疗究竟是在为患者服务还是为治疗师的哲学理念和研究需求服务,这可能是问题核心。尽管CBT和近年的ACT之类的治疗总是因为短平快和“治标不治本”而遭人诟病,但依然,不是每个人都有仰望星空的需求。
  •     “阳具”、“阉割情结”这俩逻辑看的云里雾里,还是找拉康的文集自己研究吧
  •     配图值三星,内容比较基础,随便翻翻。
  •     1欲望是从“(对爱的)要求”中减去“需要”而产生的(不可化约的)剩余,需要(如饥饿或口渴)是可以被满足的,欲望则指涉超出人类基本需要的某种无法被满足的东西。欲望是一基本的缺失,是人的存在中的空缺。“享乐”是我们假设可以满足我们欲望的东西/主体所能企及的一小块实在/对象a=欲望的对象-原因,幻想则是借由“享乐”而使我们安于不满的方式(幻想是欲望的背景,幻想是主体用来结构或组织自身欲望的方式,它是欲望的支撑)。2阳具:①想象的阳具-前俄狄浦斯时期的母子二元关系中孩子把想象的阳具看作是母亲欲望的对象并试图为母亲成为这个对象②象征的阳具-他者欲望与缺失的能指,象征性阉割就是让孩子放弃为母亲成为想象的阳具以便获得象征的阳具,父亲的介入把阳具定位为某种永远无法触及的东西③实在的阳具-实在的男性生殖器官。
  •     有很多地方没讲清楚,不过作为入门书籍还是值得一读……= =
  •     科普读物(▭-▭)✧ 告诉你他是谁受谁影响有什么主张,还是配合其他书一起食用比较好
  •     李新雨在书里啥也没说,不过在豆瓣上之前的译者黄然的译本下打了四星,然后给自己的译本打了五星。做得出就不怕人说,大概是自信自己译的更好吧,不然重译又有何意义呢?这样的行为我是鼓励的,也希望以后我写拉康的书出版后他读了,觉得我给他四星,给自己五星也是客观公正的就好。大批量尾注的做法真是不考虑读者的阅读感受啊,拉康的晦涩感由科普降解而必须用反复翻读来感同身受这种精神分析的困难么?一日精读毕,十分怀疑上面说的十七万字的量的真实性,分量倒是有所保障的。除了拉康的欲望图表并不比康德的划分癖更简洁之外,其它概念的分述以及图片都很有帮助,确实是极好的且有翻译保证的入门系列,之前读“视读尼采”也是一样的赞。这学期增定、岳川、沛公、蒋公的课都让我走向了对精神分析哲学基础的充分勾连,老实说,拉康还是有点超现实好咩
  •     插图非常有趣,把那些艰涩的概念“图像化”了
  •     拉康是一位奇才,关于自我、欲望和“父亲的名义”,他给了我太多震撼,让我很想系统的了解精神分析的理论系统。如果把弗洛伊德拿出来说事已不足为道,那拉康无意将逼格抬的更高
  •     译者也混贵瓣。。。。。。。。。。。。。。。。。。。。。。。。。
  •     昔年那本翻译一塌糊涂的《拉康选集》读来竟然没有那么多的疑问,不晓得是不是年龄增长,有些问题想太多的缘故。总的来说,书解析拉康解析得还算明白,但不够通透。当然前提是本身得对结构主义和拉康有一定的了解。于我产生问题的地方则是,拉康的baby,虽然不涉及性别,但完全就是一个男性的视角。它无法解释清楚女婴/儿童眼中的母亲以及父亲的形象。如果女婴对母亲也是欲望投射的话,那么是否可以理解女人天生就是同性恋?如果不是,又该如何解释?另外的一个问题是,拉康的家庭结构是传统家庭结构,但伴随着同性恋家庭的出现,他的理论就要破产了。因为同性家庭就是父亲对父亲的欲望投射,母亲对母亲的欲望投射,而事实上很多同性家庭的孩子仍然是异性恋。这是否说明6岁以前的童年记忆没那么重要
  •     作为入门还行,对概念的解释太浅
  •     拉康的入门书籍看过有一打了,这是唯一一本读完的。固然要归功于作者把握主线和化繁就简的能力,视觉化的插图和译者洋洋洒洒的注释也功不可没。不过,要是事先没接触过镜像理论、索绪尔、存在主义和弗洛伊德,想要理解拉康这个理论天才+江湖骗子,还是相当困难的。尽管有些地方的翻译值得商榷,但是比以前看过的书要好很多。
  •     只能读懂前半部分,翻注释好累......
  •     简明扼要的知识点 ,加上魔性十足的插画,整本书全是高潮。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