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丽》书评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8
ISBN:9787532762453
作者:[美] 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

Mashenka 玛申卡的回忆 ——读纳博科夫的《玛丽》

昨晚看了纳博科夫的《玛丽》,前言和后记介绍后,作品的文字内容更是令人沉醉,纳博科夫作为文体家那精细致密、条分缕析却优雅轻灵的特色在这本处女作里初展端倪,为后来惊世之《洛丽塔》和《爱达》作了铺垫,隐约可看见纳式的文学功底和横溢的想象力,当然,最重要的,还有他心中的“情结”,会将他推向何种高度和精致造诣,渡向文学彼岸的何处。小说虽然是他青年时期的处女作,其日后作品的母题——时间与记忆、回忆与身份、忧伤和流亡、乡愁和思念却都已在小说中初现,令人不可抑制地期待其日后会在这样的母题上进行何种发挥和拓展,伸展向另一层更高的境界。正如纳氏在受访时坦承,“由于思乡在人的一生中始终是你痴迷的伴侣,我已习惯于忍受这个伴侣令人断肠的怪癖,我承认自己对这部作品在情感上的强烈依恋,丝毫不为之感到困窘”。无可否认,作为他的第一部作品,他也承认这部作品“缺乏经验”“无知”,甚至在后来的自己看来也可以挑出诸多不足之处——但是,或许正是这个“但是”,让它成为纳氏最受人喜爱的作品之一——这部作品中真实的回忆,忧伤的美感,青春特定时期转折时面临离去和新开始的伤感和朦胧向往,对遥远乡间的追忆,对纯真昨日的守候和召唤,却带着其年龄段里不可再现的粗粝和未被磨平的热情与活力。文字的幽灵重新氤氲起回忆,复活的记忆却终究是过去。在小说的最后,作者放弃了在火车站与昔日为自己乡间恋人、如今已成为其房客妻子的玛申卡(玛丽)相会,而是突然“抬头看着幽静的天空中的房顶架时”,在一瞬间顿悟到,“他和玛丽已经永远结束了......玛丽的形象留在幽灵之屋里,这屋子本身也已经成了记忆。除了那个形象之外,玛丽并不存在,也不可能存在”。经过了四天对玛丽到来的期待,以及又一遍回忆他和玛丽在乡间的纯真年代,他发现,过去并不能替代现在,他选择继续寻找自己的人生,离开——“把全部财产的四分之一用来买了一张火车票,怀着愉快的激动想着他将如何没有签证地跨越国境;国境另一边是法国,普罗旺斯,然后是——大海”。简单点说,这本小说并不是一篇传统意义上讲述玛丽与作者相识相遇分离重逢的俗套故事,尽管这些细节巧妙细微地穿插其中,而更高层面上讲,是以“玛丽”“玛申卡”这个姑娘作为过去的灵魂之核,重新铺展了一遍回忆里的生活,并且,这样的重拾,不是为了追念和停留,而是为了,更好地告别——告别过去,面向未来,“轻装去从事更美好的事情”。“玛丽”“玛申卡”,这个带有乡间纯真气息的简单名字,似乎在作者的抒情如歌的细腻笔调下渐渐脱离轻逸出玛申卡这个姑娘本人,渐渐成为一种象征,象征单纯和宁静天真的时光,象征作者心中的去国乡间,象征心中的乡愁和依恋。一生,说长不长,说短也并不简单,但无论如何复杂或是斑驳,其本质和“情结”,似乎不会有太大变化,或许不同时期的“变奏”和“尝试”会给内容平添新的视角和不同的色调,但作者追问的意义和人生的价值几乎永远会不由自主地幽回徘徊在记忆中的某个起点,然后,延伸,变化。所以,这部小说,作为纳博科夫的第一部完成作品,似乎包藏着其后来作品的秘密,是起点、源头,也是终结。我想起艾丽丝.门罗的短篇小说,她的七部作品中,主题也无非是几个家庭主妇、姑娘或少女,佣人和女工的生活片段,回忆和向往,期待和秘密,但不同时期的描述中,角度却悄悄位移,情感也浓淡驳杂,就如同万花筒,轻轻旋转手中的万花筒体,却变不了核心的视域,情节的核心,“作家的一生写的都是同一部作品”,虹影也如是说。她的《饥饿的女儿》概述了她一生命运的走向,后期的作品情节、时空变化无穷,却总隐约绰闪着那个饥饿的小女孩的薄影,我知道,她,还是她,不过装进了不同的壳子,免费搭乘了不同的人生快车,作了几次快意或伤心的旅行而已。我想起艾丽丝.门罗的短篇小说,她的七部作品中,主题也无非是几个家庭主妇、姑娘或少女,佣人和女工的生活片段,回忆和向往,期待和秘密,但不同时期的描述中,角度却悄悄位移,情感也浓淡驳杂,就如同万花筒,轻轻旋转手中的万花筒体,却变不了核心的视域,情节的核心,“作家的一生写的都是同一部作品”,虹影也如是说。她的《饥饿的女儿》概述了她一生命运的走向,后期的作品情节、时空变化无穷,却总隐约绰闪着那个饥饿的小女孩的薄影,我知道,她,还是她,不过装进了不同的壳子,免费搭乘了不同的人生快车,作了几次快意或伤心的旅行而已。纳博科夫在前言里提到的有两点深深感动了我,他说,这本书有这样那样的瑕疵,尽管如此,他仍然坚持,书里几个场景——养病、谷仓音乐会、划船可以将其他一切瑕疵抵消。他对书里的几个场景如此坚持,因为这如歌似梦的几个场景,不仅彰显了这本书的灵魂意义所在,似乎也蕴示着,它们是作者心中最宝贵的东西,最珍藏的回忆,不可与形而上的批评言论同日而语。所以,在后来的纳博科夫成为极精细完美的文体雕琢大师之前,看看《玛丽》吧,可以知道,是为何他走到了后来。一切的一切,已经轻轻蕴藏在那座凉亭,那所乡间房子里。

Fictions in Autobiography?

边读<Mary>边在重温Nabokov的文论观点。Nabokov曾在<Lectures on Literature>上发表论文谈到:The key to the problem of re-establishing the past turns out to be the key of art. The treasure hunt comes to a happy end in a cave full of music, in a temple rich with stained glass. 而<Mary>作为Nabokov的第一本小说,可能在更大程度上承担起了‘re-establish Nabokov‘s past’的任务,正如他本人在序言中谈到的:The beginner's well-known propensity for obtruding upon his own privacy, by introducing himself, or a vicar, into his first novel, owes less to the attraction of a ready theme than to the relief of getting rid of oneself, before going on to better things.<Mary>虽不能算是Nabokov文学创作意义上最重要的作品,但结合<Mary>,可以更好地理解作者的创作路径和作者的文论观点。且不论Nabokov所谈到的’better things‘具体是什么,但过于privacy、过于oneself的作品(强化“作家本人=小说主人公”这一等式),在我看来有一定的局限性。所以我认为,纵观Nabokov的所有作品,<Mary>很大的意义大约是在佐证Nabokov的创作历程与成长吧(Nabokov如何更新他对“past、memory、experience与创作素材之间的关系与增减”的认识,等等)。


 玛丽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