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志清夏濟安書信集(卷一)

出版日期:2015-11
ISBN:9789629967448
作者:王洞 主編,季進 編註

作者简介

夏濟安、夏志清昆仲,中國現代文學批評界的兩大巨擘,他們早年的求學生涯,既是東西方學術交織融匯的實例,又是民國和1949年後「大歷史」的親身見證。他們的往來書信經由志清先生鄭重珍藏,經夏志清太太王洞女士授權,蘇州大學季進教授註釋整理,首次向外界披露。

本書分為四卷,收錄了1947年夏志清赴美求學到1965年夏濟安因病逝世的17年間,兄弟兩人的通信六百餘封。在這些書信中,他們說家常、談感情、論文學、品電影、議時政,推心置腹,無話不談。我們可以看到夏志清如何從一位年輕的求學者,一步步成長為國際著名學者,也可以看到夏濟安如何流轉各地,為實現自己的理想抱負努力奮鬥的艱辛。


 夏志清夏濟安書信集(卷一)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与书信集出版前已经面世的部分信件一样,夏氏昆仲在信中无话不谈。王德威以魏晋陆机、陆云兄弟类比夏氏兄弟,曾见到有评论称为历史的互文,所言不虚。书信集第一卷辑录夏济安、夏志清二人自1947年11月21日至1950年10月23日的通信,如按照事件分类,大致包括身居国内的夏济安之恋爱、对国共战争的看法及应对,再有是夏志清在美国的学业进展,并穿插有夏父的事业、家里的生活情况、兄弟二人各自的交际情况以及一些社交往事。除此之外还包括对于文学、电影、名人、女人等等的评价。对比来看,尽管夏志清也对国内局势,对乃兄及家中生活多有牵挂,但生活远比国内的夏济安舒适。以共军攻下北平前后的信件为分隔点,可以看出,越往后夏济安的信件篇幅渐趋短小,所言也多和生计相关,前一阶段贯穿始终的对董华奇的迷恋及与刘璐的恋爱再少提及;夏济安赴港经商的相关事宜也得以靠书信材料补全。事实上,尽管其他资料多称夏济安是赴港经商,但更多只是帮助其父夏大栋之友汪荣源先生打工。由兄弟二人书信亦可看出当时通胀厉害,且各地物价不同,上海因有"Gimo“长子蒋经国主持经济工作而物价仍较合理,反之同等出价在北平则是购买力奇低;夏父擅长经商,在共军尚未过江解放上海时仍能够靠着自己的生意才华安顿一家,且夏济安自北平飞回上海的班机机票也是由家中接济;在返回上海后,夏父赠与夏济安一部当时最好的徕卡相机,并且还吩咐夏志清继续认真学业,不用愁在耶鲁第三年的学费,可见财力仍能够应付当时的行情。夏济安赴港后稍微安顿,渐渐适应了在香港的生活。此后的书信也渐渐多彩起来,不再是皱着眉头写下物价、住处、工作等等,也多了对香港女人的观察,并有时间去看电影。与此前早已出版面世的《夏济安日记》不同,在日记中显现的受祈克卡(即克尔凯郭尔)思想影响的内容较少提及,这在日记出版序言里夏志清也提到,并不能完全明确夏济安是否受祈克卡影响。但可能受日记和书信各自形式所限,书信中的夏济安显得更加“开放”,有话必说。同样,夏志清也是对其兄毫无保留,尽管兄弟二人对爱情看法不一,但夏志清还是尽心尽力为哥哥的终身大事提出建议。相比之下,从二人各自的恋爱经历来看,夏济安笨拙,夏志清开放得甚至有点孟浪。夏志清在信中也是“大大咧咧”,评论其人和事来毫无保留,对其兄的朋友如钱学熙,也是多有揶揄。而相比于夏济安在内战时期的“逃共”,显然远在耶鲁的夏志清尚不能感受到其兄所面对的局面和心理变化。他的生活非常“知识分子化”,学术、围绕学术展开的社交、电影等等。但即便二人身处大洋两岸,这对手足之情谊,在字里行间读起来还是让人感动的。书信集卷一还包括不少轶事,如夏济安在北大工作忙碌,与汤用彤和朱光潜关系较好;北大曾在共军攻入平津后有过南迁至杭州的打算;王佐良也曾与夏志清有所交往;朱光潜为人严谨近于厉,先是在保举学生出国留学方面尺度严格,另则在校面对转校生(夏济安交往的刘璐)成绩要求也很严格;夏志清曾误以为袁雪芬下嫁陈毅;夏家经济情况在共军渡江前后落差极大,到解放后已经是“极差”;夏济安离沪曾有三个去处:厦门、香港和台北,最终先赴港后赴台;兄弟二人共同爱好颇多,不仅英美文学本行,而且电影、京戏和摄影都多有谈论......其他的包括其时物价情况及购买力,譬如徕卡相机价格等等,不再赘述。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