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言道(精装水墨版)

出版日期:2016-6
ISBN:9787301270798
作者:车前子
页数:288页

内容概要

车前子
﹌﹌﹌
1963年生于苏州。诗人,散文家,水墨工作者。
80年代朦胧诗兴起时的代表诗人。
2000年以后除了继续写诗之外,专攻散文和水墨。
其散文多次获奖,被认为是独树一帜的文体大家。
其绘画,被著名画家、颇受毕加索赞誉的张仃称为国内“真正的文人画”。
目前,出版有诗集与散文随笔集二十一种,举办过个人画展九次。
对他而言,“诗人作品中的自我,仅仅是一件艺术品”。

书籍目录

目录
吃它一年 ...1
路 上 ...5
慈姑与鸡头米 ...10
咸菜雪菜 ...14
一只流淌着水红色的菱角 ...18
初 一 ...21
立 秋 ...25
中秋节的吃物 ...28
四季歌 ...32
木 奴 ...36
去吃一碗面 ...39
绿杨馄饨 ...42
大饼油条粢饭汤团面衣饼南瓜团子蟹壳黄等等 ...45
袜底酥格麦地蔬格绿油油的麦饼格 ...48
橘红糕海棠糕脂油糕黄松糕桂花白糖条糕
薄荷糕蜂糕糖年糕水磨年糕扁豆糕 ...52
山芋的白吃甜吃与咸吃 ...55
开水淘饭 ...58
菜饭和炒饭 ...63
酒酿闲话 ...66
糖 ...69
热爱甜食的人 ...72
点 心 ...75
饸 饹 ...77
长板凳上吃藕粉 ...80
山西的面食 ...82
豆汁及其他 ...85
奶饽饽及其他 ...88
苦 笋 ...91
薄荷小院 ...92
故乡的野菜 ...95
说白了 ...97
说 鸡 ...100
富贵衣,叫花鸡 ...103
河 豚 ...106
鲽鱼头 ...111
松鼠鳜鱼 ...114
长年有鱼 ...117
石榴虾 ...121
甜驴肉和梨 ...124
炸金砖 ...127
云想衣裳 ...130
泥沙俱下 ...133
玫瑰竹夫人 ...135
学问太大 ...138
博士请客 ...141
芥 茉 ...144
落花生 ...147
山药书 ...150
名字与绰号 ...152
圆顶建筑 ...155
莴 苣 ...158
莲藕记 ...161
花菜进城 ...163
冬酿酒 ...167
吃老酒 ...169
酒及其他 ...173
喝酒的境界 ...176
喝杨梅酒的青年 ...178
最可回忆 ...181
回忆年夜饭 ...184
吃的怪癖 ...187
万法归一 ...190
饭 局 ...194
一个人的末日 ...200
好 吃 ...203
青橄榄青木瓜青女子 ...209
凝 神 ...214
拦腰与摘抄 ...247
粮 食 ...250
吃扁豆的习惯 ...255
牙膏的来历 ...258
饼干故事 ...261
梅 饼 ...264
童年的经典 ...266

作者简介

慈姑 菱角 蟹黄 河豚
江南点心 山西面食
饭局 酒聚
玫瑰竹夫人 青木瓜女子
作者在众多食物和滋味的描摹中,写出了天地至味,世间至情
﹌﹌﹌﹌﹌﹌﹌﹌﹌﹌﹌﹌﹌﹌﹌﹌﹌﹌﹌﹌﹌﹌﹌﹌
金农一分,周作人三钱。评弹祁调半分,言菊朋两瓣,玉华台淮扬菜厨子顾三哥四分,古董败子 何先生二两,白石一块,八大一方,约等于车前子。
——著名编剧邹静之
﹌﹌﹌﹌﹌﹌﹌﹌﹌﹌﹌﹌﹌﹌﹌﹌﹌﹌﹌﹌﹌﹌﹌﹌
本书是著名诗人,画家,作家车前子专写食物的随笔集,作为当代随笔大家,本书代表了他的鲜明文风和卓越水准。
作者在本书中尽情抒写了自己丰富琳琅的食客体验。以精细的笔触展开了天南海北的美食图景,苏州馄钝,陕北油馍,吉林韭花,东洋芥辣;既有清雅嘉品,也有美味摊食,以至慈姑、洋葱、菜花、橘子,笔触所及,无不妙味隽永。又能抚今追昔,旧日已失的美味,时下迭出的新菜,可看出今昔之变;时令节气,鱼鸟果蔬肥瘦消长,能感受天地在舌尖的律动。
作者不仅仅罗列杯盘,更深谙食物与为人的微妙关系,由吃品、酒品而及人品,由酒局、饭局而至时局,品咂食的至味,酒的境界,人生的浅深。


 味言道(精装水墨版)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7条)

  •     读《味言道》作者:苏术车前子是苏州人,但他并不喜欢苏州。不能说他不喜欢苏州,应该说他不喜欢今日的苏州。我印象里的苏州,有很多树,有山有水,构成的美丽的园林。还有漂亮的苏州妹子,一口的吴侬细语,软的叫人心都化成水。这本书讲的是吃的。既然要写吃的,不得不说一下我这个人对于吃方面的事儿。我记得有一回在沿海边的城市里吃蟹。我和一群本地朋友点了一大锅肉蟹煲,我啃着蟹脚,吃的津津有味。我前面一个朋友看了一眼我那吃相,说了一句:苏,你这吃相不是吃货而是饭桶啊。旁边几个人瞬间把眼神放在我身上,并且都大笑出来。>>>饭桶有一颗吃货的心瘦骨嶙峋。看见车前子照片的那一瞬间脑海里冒出来的就是这么一个词。你让我单单看他本人,我实在想不出他对吃这个事情是有研究的。看着实在是不像。细细读起这本书来,车前子对于吃这回事儿还真不含糊。他说:“吃一款美味,是一次修行,一年过去了。”要说小时候的味道,我还真是记不起来了。印象里只有奶奶烧的“烂咸菜顿豆腐”,一碗菜还没端上桌子,味道就已经飘散开来,一股子烂菜味,有点像臭豆腐,那味道足足可以飘十万八千里那么远。你别看它臭,味道却是十分美味。做法也非常简单,就是寻常腌菜(土名叫:九头芥)腌的比平常更久一些,再加上几块新鲜的豆腐,炖一炖,味道就出来了。西晋有个文学家叫张翰,他曾经因为舍弃不下家乡的“菰菜 ( 茭白 ) 、莼羹、鲈鱼”说了一句:“人生贵适志,何能羁宦数千里,以邀名爵乎?”竟辞官回家。我虽然没有这位前辈如此勇气,却也有怀念家乡味道的心。>>>美食上的旅行车前子说:“吃也是一种旅行”。于是,我看见了苏州的“白菜烂糊肉丝”;还有车前子口中堪称苏州第一的“鸡头米” ;姑祖母烧的“雪菜烧豆腐”;“薄荷年糕”,“福橘”,“风扇冷面”,“袜底酥”,“橘红糕”,“蟹壳黄”,“粽子糖”,“糯米藕”,“豌豆黄”,“馄饨侯”,“奶饽饽”,“富贵衣,叫花鸡”,“鲽鱼头”,“松鼠鳜鱼”,“石榴虾”,“炸金砖”,“云想衣裳”等等。明末清初,文学家金圣叹临死前对儿子说:“花生米与豆干同嚼,有核桃味(也有说火腿味)”。车前子知道了,竟真拿花生与五香豆同嚼。咀嚼完还是花生与五香豆的味道。便写说:“夫花生与五香豆同食可也,若为火腿味必不可也,何也?物各其性,何泯其本心!”后又遇一烧饭和尚,和尚说,给他一斤麻油,他能把菠菜炒出火腿味。车前子问他,你一个出家人能知道火腿什么味?和尚说,他听人说的。车前子虽仿金圣叹同嚼花生与五香豆,却知其没有火腿味,堪堪说了一句:物各其性,何泯其本心。吃东西是一件非常享受的事情,吃的时候讲究心境。你不开心,吃什么都嚼如蜡。金圣叹死前入狱,吃什么也当最后一餐了,能吃出火腿味,也符合他当时心境。车前子后仿金圣叹,只是想试试是不是真的能尝出传说中的那个味,可想而知,结果不尽如意也不出意料。莱科·巴尔曾说:“烘烤食物的时候,要按照指示来做;烹饪的时候,只需凭自己的口感喜好来做就行。”虽说我不会做食物(厨房小白),但是在吃方面,我想大家的想法都是一样的,那就是能符合自己口味即可。好吃不好吃,因人而易。未经授权请勿转载,转载请联系QQ:1147679123
  •     吃的是美食,品的是心情味言道现在做个吃货好像是时尚,只要爱吃美食的人都洋洋自得说自己是个吃货,按照车前子的说法,这应该是随园式的一种境界,张扬,为一点味蕾满世界乱转。记得我小时候可没人愿意冠一个吃货或者饭桶的名号的,那纯碎是个贬义词。对于美食,我并没有过多的偏爱,回想一下记忆中印象深刻的食物也不过寥寥。在我家,父亲忙于生计是不大管做饭之类的事情的,那是个冬天亦或是深秋的一个晚上,偶然间来了一点兴致的父亲竟然要自己动手做一次烩饼,我和哥哥都很新奇,在一旁观看,父亲略显生疏的放油,下葱花,放入白菜翻炒,略软之后放入已经切好的饼丝,翻炒,加少量水,盐,酱油,最后在即将出锅的时候淋入一点醋,大功告成。那烩饼的味道如何,我现在已经淡忘了,但当时的那种新奇兴奋的感觉却一直留在了记忆里,和家人的亲密相处,那种温馨幸福的感觉,让我对这件事记忆犹新。 长大之后,也有心爱的人,有了孩子,也去过一些地方,若说是哪里的美食特别让人留恋,倒不如说对和那些人在一起吃饭开心更确切些。车前子的这本味言道深得我心。车前子,原名顾盼,1963年生于苏州,现居北京。诗人、散文家、水墨工作者。新时期文学横跨三代诗歌的代表诗人之一,代表作《三原色》。二十一世纪文人画的代表性画家之一,多次参加国内外画展。著名作家,创作《好吃》、《苏园六记》等有特点的闲适文章,被誉为"当代丰子恺"。出版有诗集《纸梯》、《怀抱公鸡的素食者》(英文版),散文随笔集多种。车前子这本书中洋洋洒洒,谈笑自若的说着自己对美食的各种体会和感悟,北京的豆汁、山西的高粱面鱼鱼,更多是故乡的吃食,当然对故乡的美食感情更深厚些,什么慈姑和鸡头米、咸菜雪菜、青团子、烂糊面、绿杨馄饨啊,都是寻常人家常见的,在每个平常日子中都可以见到。美食不都是用来过日子的么。这本书整体轻松快意,好多东西我以前都不曾留意,你知道荠菜种子才是芥末的原料吗?你知道花生竟然是郑和带回来的吗?你知道“在北京,与鲨有关的,只有鲨尘暴和鲨眼。很遗憾,我们没有鲨鱼!”我一直认为的还不错的松鼠鳜鱼竟然是很俗气的菜肴,“与乾隆皇帝的诗书差不多。”以后还是要多读读诗经啊,熟读诗经三百篇,逃荒路上难饿死,也难病死。饮食,到最后饮的是一份心情,食的也是一份心情。天下珍馐和讨厌的人在一起食用也味同嚼蜡。美食不过是一种情怀,一时的心境。食物的味道可以淡忘,但那环境和情怀却已发清晰和亲切。我们最终品的终究是心境。
  •     文人墨客,离老百姓都远。一则,文人思绪万千,百姓日子乱麻;再一则,文人行云流水,百姓柴米油盐;若再多一则,文人吃啥喝啥都附庸风雅,百姓多喝大碴子粥吃面就大蒜西里呼噜图个饱腹舒坦。所以,文人文事,阳春白雪,乡里乡亲,下里巴人。之间隔着多少高铁的距离,无需丈量,文人懒得接地气儿,乡亲懒得去翻墙。所以,也怪不得乡里乡亲的人们,越来越不爱读书;文人世界,也越来越多看不懂,隔空瘙痒。小时候在老家上过2年小学,放学回家,乡下村头,叔叔婶婶爷爷伯伯,大树下晒着暖阳,眯着眼睛搔着后背,拉着家常,看到蹦跳的我,叽叽嘎嘎地喊,读书娃下学啦?今儿都读了啥?教书先生又考了啥没用的吗?读书无用。尤其在吃上。不识字的奶奶能做一手好面,奠定了我此生是个面食控;隔壁院子的王婶儿卤得一手好猪蹄,香馋一村庄;北村口老倔头耀大爷就总是弯着个腰背着个粪筐,晚巴晌时,蒸的黄米面馍难得分一个到我就被哄抢;二大伯的脱骨肉,细碎着拌了细细的葱丝,摆了一盘子上桌,哈喇子就一直流淌。这些人这些饭食都与文人无关,他们大字不识几个,道理不用箩筐装,也没有五湖四海游走的比较,只是来这一世,在这一村庄,做好了一道菜,烧好了一个汤,米面吃食给家人,天就不会塌下。只是,他们作古了,他们就走了,遗留下的味道,暖过的胃,就道出沧桑。却也还是有意外。文人车前子写了一摞书,说前世今生的吃、喝、玩、乐,书名分别是《味言道》、《茶墨相》、懒糊窗》和《苏州慢》,这书名透着文人相,讲究分寸、对仗,更显得求韵味,玲珑剔透,回转流长。这书名一定先吸引文人们的喜悦,把吃喝玩乐弄得雅致出世,正是文人的标榜,可跟乡里乡亲们不知隔了几道高铁,这距离也不知有没有人丈量。却,也不能单看这书名。意外,在阅读这些文字产生,有个感觉在先,这套书的书名该再斟酌斟酌,一应书名,掩了书中的玄机,文人文事,这一回真接了地气儿,书中的话,拿来说给村子里的村姑听,会顶着个地嘎嘎笑,点着头,这老哥是真会吃的,真会讲的。看了《味言道》想着胃炎到,要这么任性地吃,胃炎就到啦。呵呵。却还是让我有些泪涟涟。若是车前子先生认识我的不识字的奶奶、隔壁院子的王婶儿、做黄馍的耀大爷、脱骨肉能手二大伯,那他们的手艺,是不是就也留下来,至少可以留在味言道的文字里陪着我地老天荒?第一次,觉得文人的字,接了地气儿,这么有用。让我想起了儿时放学那个情景,更想起那些逝去的老人们,曾经给我带来的舌尖记忆,乡村念想。想必,车前子先生在吃上并不把自己归类为文人,所以他写到痛快处说,吃是给自己的,点菜要特别认真,字是写给别人看的,文章究竟是谁看呢,谁也不知道,所以认真不过点菜。这本《味言道》中,比比皆是这种对待吃食的认真和对待文字的随意,有点儿喝了二两小烧或者半斤酸红杨梅酒后的爷们状态,嬉笑怒骂地,信手拈来,合胃口的,夸赞不吝美词、艳词;不合胃口的,点了名地寒颤还不够,阴损几句奉上,竟然也看着痛快。说起河北赵州的雪花梨,竟然说是如同守了寡的小媳妇去上坟,越穿白,越妖艳,读到这里那一阵子的寒意,还真是雪花四溢呢。说起蒸双臭的腌苋菜梗,如望春风的闺中少妇,丰腴滋润,这是什么滋味?说起紫甘蓝,颜色沉闷、压抑,仔细看了去,却又像新近守寡的贵妇人,不失庄重,这让我以后如何对待爱吃的紫甘蓝?说起吃油汆臭豆腐干,连吃了五块,一抹油嘴,觉得他自己是那条街上的巴尔扎克,这情形,道尽了他口嚼豆腐干的神机妙算,万千文思的巴尔扎克,此时也不若那蘸了鲜红辣酱的臭味重重之中的醒悟。说起鱼丸蘸虾油,竟然像白白净净的小美女淹进酱缸,责人手段毒辣,嗔言之间,口腹蜜剑一般,我看得阿弥陀佛。人间冷暖全在饭桌上。声色犬马一应在吃食里。真心想建议车前子先生,此书不如就叫《说白了》或者《好吃》(好读四声),书中有这两个章节,更是直白些,也容易引了乡里乡亲的选了此书,做一人吃食喝酒时的佐料,说不定,拍案叫绝的事,二大爷也能在读一段之后发生,接了地气儿的文字,才最是下酒的好菜。

精彩短评 (总计20条)

  •     饮食中透露出生活的味道,生活如饮食一样也需要慢慢品味
  •     用美食打开自己,许是爱意满满,许是情愫堆积,味之有心,心之有爱,那是通向心灵最直接的途径……
  •     如果说《苏州慢》还带了点火气,《味言道》则是完全沉静下来,谈笑自若了。喜欢车前子的饮食文字,吃情往事、人间烟火,都以一种市井闲谈且不庸俗的姿态,絮絮地道来。鸡头米、水菱角、橘红糕、杨梅酒……还有包糖的玻璃纸,都勾起了我的记忆。
  •     结尾的小机灵,令人莞尔
  •     怎样才算一本好的饮食书?看着会饿。如果越饿,越觉得写的好,写的妙,写的巧。这本书看着就会饿,饿的抓耳挠腮的,硬是起来给自己煮一碗泡面吃,吸溜着,砸吧着嘴,这书就算到火候了,也算是我这个吃货的一本饮食指南。现在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个吃货,是个人都是吃货,这个词变成了路边搭讪的那句称呼“小姐”,有点尴尬的不伦不类,要我说,会吃的人真是太少了,大部分人都在跟风,也不懂吃,或者懂一点,不问前因也不知后果,就那么黑吃一起,嗯,吃货大都是黑吃货。车前子老师会吃,谁让人家是长孙呢,有口福,有条件,60年代出生的人,吃过 不少已经绝迹的好东西,他还有个爱吃会吃的祖母,姑祖母啥的,都齐活了。要我说,最好的厨子是男的,最好的吃货就是女的,女的吃东西,不仅关注色香味,环境呀,趣致呀,多少都沾一点,就有意思。
  •     我这个俗人只想看描写饮食的部分…他那种类似意识流的写法实在是不喜欢…
  •     草草杯盘,昏昏灯火,你信不信?我一口吃出一幅北宋山水,够这辈子回忆的了。——车前子自序。。。舌尖上的苏州风物,当然,吸引人的是吃之外的人情世景。。。
  •     初见很惊艳,有些句子写得异常漂亮,比如说绍兴是苦笋味的,说切成船形的哈密瓜像是会载来埃及和古罗马。但多看几篇会腻味,作者在每一篇都使出了吃奶的劲儿,看着好累。
  •     言食除去色香最重要的还是味,而味、香又太过主观,难以描述。看写小吃的书,多半也并非看色味,实则看吃之情怀及趣事,这方面讲,车老师写得还挺有意思的,但是可能我以为全书围绕苏州小吃,没想苏州没那么多小吃呢~说周作人和汪曾祺这类散文写得好,最近是没什么闲情读了,记下吧先~
  •     实在,有趣,实在有趣。 ( 虽有几处硬伤,可还是不影响老车的趣致横生。)
  •     难得沉静的散文,虽然是写吃的,但却没有太多烟火味,感到更多的是淡淡的清幽香气,读来特别放松,能让人莞尔一笑。
  •     轻松闲适,当代罕见的文人气
  •     特地吃饱了开看,结果半条馋虫也没引出来。我期待的是江南的美食描写啊,烂糊白菜、腌笃鲜、酱瓜毛豆、醉虾蟹、碧螺虾仁、狮子头,还有流黄带膏的螃蟹,结果半本书都站在高处抖机灵,实在喜欢不起来。
  •     看完后能吐出一口北宋山水
  •     这是一本越看越饿的书,那些自称吃货的小伙伴们,强烈推荐你们看这本书。作者是苏州人,写了许多苏州的吃食。我曾一个人跑到苏州玩过几日,吃了几样完全不记得名字的东西,味美是真,忘记了怎么美也是真。车前子所说之吃食,大多只能靠想象。食之美,不仅是味美,更是氛围和感觉美。我猜我是看了苏州人写的美食,想起了苏州的感觉,有机会应当再去吃吃逛逛。对于我们来说,或许儿时的吃食最难忘。要说我最难忘的,自然是奶奶炒的瘦肉蛋炒饭。若谈我的奶奶和瘦肉蛋炒饭,这是另外的故事,暂且不表。
  •     能读出仿汪曾祺的风格,没有汪老写得那么活。还是不错啦。
  •     其中偏爱它和《茶墨相》
  •     “只有美味不立文字,因为它直指人心”第一次读车前子的书,写法饶有趣味。不知不觉意识流,流得满桌满地,画面感极强。
  •     感觉到浓郁的仿汪先生的气息,然而真的又没有那么吸引人。
  •     “只有美食不立文字,因为它直指人心。”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