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粹德国史

出版社:Continuum
出版日期:1996-9-1
ISBN:9780826409065
作者:Klaus P. Fischer
页数:744页

作者简介

In the 50 years since the fall of the 12-year Nazi Reich, thousands of books have been written on every conceivable aspect of the subject, each with its own axe to grind. Fischer's book, however, tells the story vividly and well, providing the most reliable and balanced history to date. Illustrations.


 纳粹德国史下载



发布书评

 
 


精彩短评 (总计56条)

  •     不知道楼主是怎么看这书的,书上写得很明白,希特勒根本就不爱德国。
    他既不爱那个事实上的民族杂糅的德国(因为他驱逐犹太人),他也不爱雅利安人的德国(因为人民对他而言就是战士和生产战士的机器)。
    如果说他表达出使身处凡尔赛体系逆境中的德国富强起来的信念的话,那只是因为一个弱小的德国无法使他达到自己的野心。
    所以他爱的其实是那个把他变态的种族主义观念付诸实际的国家机器。
    楼主认为希特勒爱国的话,那你就和当年的德国人民一样被他蒙骗了。唯一的区别只是当时的德国人民没想到他会失败,而你已经知道了他没有成功而已。
  •     思考猫,你的回复也是我想说的。冻冻的感受的确奇怪。。。
    这本书简约概括了当时德国社会的现状,那个角度看问题,观点对我来说很新,我很多是第一次看到。
    我很喜欢这本书,因为作者试图给大家看一下那个时代的全景,德国的现状。不象现在一说起来1927年就是井冈山,就是南昌起义,就是412,好像那个时候中国人什么都不干,什么都不想,就背着手看国共打架一样。作者描述当时德国各种思潮的起源,发展,给纳粹在德国的发展给了一个相当合理的解释,对反犹,种族主义与达尔文主义的关系,当时人们的认识,判断都有精辟的分析。
    很喜欢这本书。
  •     难道要读英文版本的?
  •       正像我在之前的评论中所说的,搞不清楚国家社会主义和马克思、斯大林、毛泽东、邓小平的社会主义的区别在哪里这个问题是危险的。为了搞清这个问题,我在我众多买了不看的书里翻出了本《现代政治意识形态》学习了一下(这本书真是写的繁杂,充满了学究气),才发现真的是危险的,但这个危险和我之前以为的危险很不一样,真正的危险是在于:问这个问题使问问题的人显得有多蠢……
      上面那个问题中将那两样东西并列是很有问题的,国家社会主义是法西斯主义的一个分支或者变种,与这个概念并列的是意大利、西班牙等其他国家的法西斯主义,而苏联社会主义是马列主义主导的社会主义的一个分支。它们从根上就不是一个东西,当然两者也是有相似性的,但这个相似性只有在讨论集权主义或者极权主义时才会被提及。
      法西斯主义的本源是人类最原始的向上的、攻击性的动力,你可以理解为是《星球大战》中的原力或者《圣斗士星矢》中的小宇宙,而理性往往被认为会阻碍这种力量的爆发,你看星矢往往是在快挂掉时才会把小宇宙燃烧到极限,因为那时候他已经丧失理性了,满脑子只想着雅典娜/希特勒(这真是一个法西斯主义动画片……)。所以希特勒是不怎么在意理性的,他只在意力量,因此法西斯主义才要不断侵略。当然法西斯主义,尤其是国家社会主义还有一个最重要的思想来源就是粗糙的社会达尔文主义与种族主义的结合,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只有基因最好的雅利安种族才配统治世界,其他的种族都应该被“自然选择”掉。所以法西斯主义首先强调的是政治领导,经济只是为政治服务的工具,而干这个事情的人是概念非常明确的种族(雅利安民族)。
      而马列主义主导的社会主义的本源是物质生产以及物质生产中产生的经济结构,政治只是一个结果(经济基础决定上层政治嘛),而干这个事情的人是概念无法非常明确的阶级(像农民是工人的可靠同盟之类的表述其实就是在把阶级理论往实用主义方向转)。马克思很无辜,他在晚年忽然发现自己的社会主义理论貌似是一种“空泛的、无阶级的、空想的资产阶级学说”,他对此很受伤。列宁把社会主义改造成了以公社为单位进行集体生产的国家形式(就像毛泽东的人民公社)。斯大林主义基本上就像是披着社会主义外衣的帝王的统治。毛泽东的社会主义比较乱(这是他不认真读马列主义的结果),他先是建立了国家调控的经济体系,然后又开始搞人民公社,后来人民公社搞砸了导致三年大饥荒,他开七千人大会想引咎辞职时又改主意了,决定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转回到以阶级斗争为纲上去,最后是文化大革命。邓小平的社会主义主要就是把市场经济这个东西作为工具引入到社会主义体系中来,他的指导思想就是摸着石头过河,这句话的意思其实就是“一切皆有可能”,所以一直到现在也不太好去总结它到底是什么样子,它还在变化中。
      两相比较,法西斯主义就像是一个充满冲劲的孩子,充满了理想主义的暴力情结,强调不断的征服与进取;社会主义就像是一个老老实实的农民,强调的是怎么累加经济数字。
      本人的政治经济学功底只是高中水平,以上都是现学现卖,如果有专业人士发现有错误,请像批判法西斯那样站出来对我进行无情的批判。
  •     由于政治复习的原因,我仔细地去看共产主义的演变历史,很有意思,不过发现一点,就是你也应该看看<我的奋斗>,看看宅男的他如何酝酿自己的小宇宙.
  •     译林出版社出新版了,翻译换人,不知道如何。
  •     被抓到了……
  •     你误会我的意思了,我只是说苦难可能是导致悲剧发生的原因,并不是说它可以作为开脱罪责的借口
  •     多谢楼上
  •     此人绝对SB!!!!! 掀桌
  •     对于“外行人都会惊叹于出了无数哲学家的以思维严谨著称德国人民怎么会这么轻易的相信一个其症状并不难察觉的半个疯子?”,其实,历史学家尤其是德国历史学家总是在刻意避免提及一些事情,那就是,当苦难与仇恨过多地压在一个民族身上的时候,他们失去自己一惯的理智与思想也是不难想像的。只不过德国是战败国,德国要好好反思自己的罪行,于是在世人眼里,德国人战前与战后的苦难,都变成了他们理应承担的苦难,不被提及,不能提及。
  •     不奇怪。当年德国纳粹和日本鬼子也很爱国,爱的死去活来。某国的爱国主义教育方式一直和这些法西斯国家很像……
  •     希特勒是历史现象,没有希特勒,会有勒特希,或者特勒希,或者希勒特,勒希特。。。
  •     马克思还是乌托邦了点,他忘了人类最根本的一个根性是惰性,而且个体之所以成为个体就是因为他是独立的,为他人而活的人类就不是人类了,真的成了社会的螺母。至于中苏,那个时候也没办法,说实在的资本主义未完善,而社会却需要推行工业化跟上时代潮流,这时候只有找一个强有力的以工业化为目标的政党才可能完成,所以社会主义在这种情况下诞生且只有这类的国家才能普及,是有历史环境原因的,所以我觉得两者的区别还是很大的。
    那个可以去看南斯拉夫的密洛凡德热拉斯写的一部小说,我觉得如果你一定要比较去看看那本书,我觉得两者还是有很大不同的,至少他的根源不同,就像虞美人和罂粟,在形似其根本还是两种东西。
  •     讲纳粹在德国集权统治方式那部分,满满都是天朝的影子,不忍直视啊
  •     爱得死去活来没有错,德国纳粹和日本鬼子没有错,法西斯国家没有错,因为日本和德国现在依旧是世界三强。其实南京大屠杀也没有错,因为日本和德国现在依旧是世界三强。
  •     两相比较,法西斯主义就像是一个充满冲劲的孩子,充满了理想主义的暴力情结,强调不断的征服与进取;社会主义就像是一个老老实实的农民,强调的是怎么累加经济数字。
    ~~~~~~~~~~~~~~~~~~~~~~`
    我不同意!两者都是集权主义.
    但是法西斯强调的是民族主义的集权,
    而社会主义强调的是阶级的对立..
  •     难道每次只能借一本书的麽???
  •     作为天朝犬表示,讲宣传扯大旗撒大谎部分也不能直视了。极权木有左右哇~
  •     lz说的不错。老马挺可怜的。
  •     借上册的SB快还书!!! 等摘抄... TAT
  •     楼上的,爱得死去活来有错吗?日本和德国现在依旧是世界三强
  •     国家社会主义翻译的有点问题。
    纳粹:Nationalsozialismus 这个应该是 民族社会主义
    苏联:Staatssozialismus 这个才是 国家社会主义
  •     现在我国应试教育培养出的大学生毕业生们都存在这个问题,他们相信科学的工作方式与勤奋的工作态度就能改变命运,但很少去审视自己的工作是否是对的,自己的老板是否是可信赖的。
    很好
    我强烈期待什么时候能够出现一本以这样的广度和深度论述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的著作,只有这样,历史与历史学才能体现出它应有的尊严。
    没戏
  •     苦难不是丧失理智的借口,而且大家都没有忘记他们的苦难。
    推荐阅读《希特勒万岁,猪死了》,可以了解一下当时德国人民到底是怎么想的。
  •     其实他们都是强调了暴力情结的。
    社会主义从来就是强调暴力夺取政权的,而不是你所说的老老实实的农民,强调怎么累加数字。。。从法国的巴黎公社,到俄国十月革命,中国就别说了。。。
    只能这样说,两者的目标不同,两者的纲领不同,两者要团结的对象和要斗争的对象不同。。。其实也是两者时代背景不同。
    你的文章写得很好,我学习了,上面意见与你商榷!
  •       这本书我很喜欢,是我在考公务员的时候买的.很奇怪的是它重新让我有了爱国主义这种情绪.我觉得希特勒是个比较疯狂的爱德国的外国人.
      不过我公考最后没有录取.
  •     我要看这个书~~
  •     这个问题书里面也有所论述,书中认为讨论纳粹德国,是绝对无法抛开希特勒的个人因素的,比如他母亲被一个犹太医生医死对他对犹太人的憎恨是脱不了关系的,还有他的自我毁灭心理对于纳粹德国的一系列政策有决定性的影响。希特勒确实是个历史的特例。
  •     LZ说错了,毛太祖做得比小希更甚……
  •     翻译真的那么差?
  •     我觉得那个德国罪行的比喻也挺不错,能解释挺多“罪行”
  •     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就是共产主义,共产主义的最终目标就是法西斯主义,法西斯主义的最终目标就是发展第三人类追求人的智商和情商的极至临驾于正常人类之上做弱肉强食社会的最高者,把人变成竞争的狂人战争的机器,最后就是撑霸地球指日可待。二战时期德国西特勒的地球球长梦没有实现,现在后继有国了。可以说社会主义就是一个邪教理念,世界上之所以有社会主义就是打着社会主义优越性的晃子来撑霸国家最后到撑霸世界。从社会主义到法西斯主义的目标就是把正常的人类彻底灭绝只有充满顶端暴力的人才有资格统治地球。
  •     一个无聊愤青
    我又没说那四个人是一伙的,说这个问题真奇怪
    我们离国家社会主义只会越来越远,你就等着好了
  •     是本好书,但是你看书后的感觉确实有些奇怪。
  •       最近刚从孔夫子上买来,看了几页,累得要死,翻译准确不准确俺没学过德语,没见过原书,不敢置喙,但翻译过来的语言却病句错误连篇,不忍卒读,这样集体制造的学术垃圾怎么能通过这么大一个出版社的审查,而且还堂而皇之地出现在一个本来口碑很好的译丛里,笑话笑话!
  •     能借8本!!!!8本!!!!!...所以我更愤怒了...
  •     我也好想看!!!这种历史书居然会借了上册不借下册的,不知道是哪个上大的蠢货= =++++
  •     马克思很无辜
    _____________
    血染的巴黎公社也很无辜。哈哈哈
  •       摘自《新浪博客》 作者:王 军
      
        希特勒不是通过政变,也不是通过武装暴动取得政权。希特勒是通过当时魏玛共和国正式的政治程序被总统兴登堡认命为德国总理。
        希特勒在啤酒馆暴动失败后修正了政治路线:决定通过民主的手段消灭魏玛共和国及其民主制度。也就是说,经由民主取得国家领导权,然后依法消灭宪法和民主。他的这个路线不是秘密的而是多次公然宣布的。社会周知。1930年以后,希特勒及其纳粹党投入极大的精力和财力参加议会选举。成绩似乎不错。
        魏玛共和国的政治虽然有了一些现代民主的包装,诸如选举、议会辩论、政党等等,但是其政权更迭基本上还是由政治寡头的秘密策划控制的。所谓的保守派中坚分子集团对德国政治具有举足轻重的控制力。希特勒利用胁迫和诱骗的手段取得了保守派的妥协。保守派也轻信了自己能够对希特勒实施必要的权力约束。1933年希特勒被认命为总理就是这种妥协的结果。1934年,总统兴登堡死去。希特勒取得了集总理和总统于一身的元首地位。
        但是不应该简单的说希特勒纳粹暴政是民主的产物。希特勒的掌权似乎是民主选择的结果。实际上,他也仍然是秘密政治和阴谋的产物。当时的魏玛民主存在很大的缺陷。如果说魏玛民主是一种现代民主的话,它充其量也只是一种极不健康的民主体制。因为,政治权力是缺乏有效的法律和制度约束的,而且一些基本的人权不具有绝对的不可侵犯性。因此,政治家可以操纵程序以合法方式废止人民的一些基本人权,可以废止政党多元和其他民主制度。似乎可以说,魏玛共和国只有民主之外表,而没有法治之精神。是一种法治不及各的幼稚民主政体。所以,不应该简单的说希特勒纳粹暴政是民主的产物。这种言论是误导性的。
        1929年开始的世界范围的大萧条帮助了希特勒的掌权。希特勒吸引当时德国民众的经济策略带有当时时代的印记:国家介入经济生活,国家开工提供就业岗位,挽救倒悬于水火的群众。许多措施与美国罗斯福总统的新政不谋而合。不知道究竟谁学习了谁,或者真的是英雄所见略同。1933年希特勒上台那年正是美国罗斯福新政开始的年份。
        当年看了《拯救大兵瑞恩》,被片头诺曼第登陆的血腥惨烈所震惊。觉得全人类都应该从历史中记取教训联手反对暴政。“必须反对暴政”,这是我当时的信念。但是,暴政并非总是一目了然的。很多时候,暴政隐藏在伟大目标甚至某种标榜为“母爱”或“父爱”的外观之下。赤裸裸的暴政少见了。纳粹历史给我们极大的警示。民主容易成为暴政的借口,尤其是不健康的民主更可能成为暴政得以爆发的制度跳板。“合法的暴政”尤其具有破坏性。
      
      
  •     书中有一句话很好的表明了这一点:“假如德国不能赢得(对美国)这场战争,这就意味着他(希特勒)被德国背叛了,它就应该遭受全面的毁灭。”(629页)
  •     “英国学者A.I.P泰勒在他那本震撼西方学界的论著《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源》中,以这样一个论断结束全书: 在国际事务中,希特勒除了是一个德国人之外,他没有什么过错。”
    ---李劼:希特勒和他的行为艺术http://www.tecn.cn/data/detail.php?id=15784
  •       因为书是图书馆借的,暂时还没在哪个书店里看到这书,为了不使自己忘记几个有意思的观点,以此摘抄。
      
      下册:
      ※希特勒对犹太人的灭绝不是独立的行为,而是可以看作来自一种政治 宗教,预示了灭绝是这种世界观的必要成分。(诺尔特)
      
      共产主义者一直接受这样的观点:他们的敌人资产阶级必须被消灭干净。对于布尔什维克来说,阶级成分决定了个人的存亡。
      
      ※1984年1月24日,德国总理赫尔穆特科尔在访问以色列的时候说道:年轻一代的德国人没有认为德国的历史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对未来的挑战。他们已经准备肩负起他们的责任。他们拒绝承认为他们父辈的行为承认集体罪行。我们应该欢迎这种发展。
      
      ※罪行的程度随着距离而消失,即德国罪行的问题可能可以做这样的比拟:当一块石头丢进平静的水塘时由涟漪形成的同心圆。石头是一个行动,是一个罪行,它使得水塘处于运动状态。第一圈是负有刑事责任的,第二圈是负有政治责任的,第三圈是负有道德责任的;第四圈和其余的圈是负有形而上学责任的。正如涟漪最终会失去它的动力,使水塘归于平静,因此应该允许罪行的涟漪消失,这样才能得到平静和和平。
      
      ※德国总理施罗德在纪念D日诺曼底60周年上的讲话:
       盟军的胜利不是德国的失败,而是德国的胜利
      
       没有人希望我们作为一个罪大恶极的政权所犯下的罪行感到内疚,但是我们有责任承认历史并肩负历史的责任
      
      
      最后,我想说几句,我到处都有看到读者埋怨译者的翻译如何如何的欠火候啊干涩之类的,请这些批评者在作出批评前,确保自己的评论是建立在阅读过原版书籍的基础之上
      ----------------------------------------------------------
      
      看了上册后,想再记一点东西
      
      一个可怕的笑话
      
      在明朝的第二个皇帝统治的时候,一个叫王伦的侩子手。他是处决人的高手。那时,死刑是非常多的,有时一次就15或20个人被砍头。王伦的习惯是带着迷人的微笑站在断头台前,将弯曲的大刀插在背后,吹着快乐的口哨,一边向断头台走去,一边以极快的速度将死刑犯的头砍下。
      
      王伦有一个秘密的人生抱负,为了实现它,他花了五十年的时间。
      
      这个抱负是一刀砍掉一个人的头,按照惯性法则,这个人的头依然留在他的脖子上,就如台布被极快得抽去,桌子上的盘子纹丝不动一样。
      
      王伦了不起的一刻在72岁时来了。他以无法模仿的快捷使11个人头滚落在地,他的顶峰出现在第12个人身上。当这个人走上断头台的台阶时,王伦的刀闪电般地划过了他的脖子,而他的头依然保留在原来的地方,这个人什么也没有意识到,继续往断头台上走。当他走到台上时,他对王伦说:
      
      “残酷的王伦,你对其他人如此仁慈,为什么你要延长我等待的痛苦?”
      
      王伦听到这些话,知道他一生的工作已经完成。平静的微笑出现在他的脸上。他十分有礼貌地对这位等待的人说:
      
      “只要轻轻点点头就行了”
      
  •       上部
      第一章 集权主义的诸种起源
      欧洲背景
      先规避三种历史学方法论谬误:一是“后发生的某件事必然是先发生的某件事的后果”的分析所引发的谬误;而是无限的原因追溯所产生的危险;三是强加历史进程决定论的解释(目的论与历史事件无关联性的冲突)。(历史学的本质是什么?知兴替?因果论?考据癖?“提出观点并用史料证明”)
      “本书的观点是:国家社会主义是现代极权主义右翼的变种,是左翼集权主义的对应物。极权主义可以被定义为,通过现代技术专家治理的国家对人类个人和公共行为的完全控制。极权主义必须被理解为一个观念上的类型,而不是一个历史的现实。事实上,德国远没有做到极权主义,但这并没有使对这个词的使用及我们的主要观点——国家社会主义的目标是对公民生活的完全控制——失去有效性。没有谁很么概念能够解释现代世界中社会生活的多样性,但是极权主义这一概念比其他许多概念更好地捕捉到了一些20世纪运动的本质。”
      “德国和其他一些国家转向极权主义的主要原因在于,它们没能将传统的体制和现代工业文明的要求整合起来。”
      “民主的传统存在着两个变种——自由主义和集体主义,前者体现了洛克式清教徒意识的个人主义前提,后者体现了卢梭和雅各宾主义公共强制的观点。自由主义和它的各种变种后来发展成英美思想风格,着重强调代议制政府、自由、平等和人权;同时,集体主义产生了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运动,它们要求私有财产的废除、对物品的公共所有权和“真正的”平等。然而,这两个运动都是18世纪启蒙运动的产物,它们都沾染了世俗的、反宗教的色彩,认为人可以通过经济的富裕和对幸福的追求实现自我。好的生活被视为拥有物品的生活,民主的两个分支只是在可能获得好的生活的具体方式上存在着区别。自由主义的传统偏爱个人主义和自由市场的途径,集体主义的传统则维护资源和所有权的公共组织,把它作为实施公共利益的唯一切实可行的方法。”
      恐怖统治时期(法语:Terreur),又称雅各宾专政,法国大革命时1793年-1794年间由罗伯斯庇尔领导的雅各宾派统治法国的时期的称呼。在这一段时间内,法国政府为了得到彻底的政权,将嫌疑的反革命者送上断头台,严格限制物价。该时期有数千人被残忍杀害。雅各宾派(激进共和主义派)在1793年的起义中战胜温和共和主义派,夺取了政权。但是,雅各宾派执政也为法国历史作出了一些贡献,比如推广教育,提倡宗教自由,废除法国殖民地的奴隶制等。1794年,热月政变爆发,罗伯斯比尔被斩首,雅各宾专政结束。
      “然而,民主途径的实施没有抵制住专制君主传统”
      “在19世纪后半叶,所有的政治运动都受到了三大强有力的潮流的影响,它们是民族主义、帝国主义和种族主义。”(经济要求促生殖民主义,民族主义与帝国主义密不可分,经济扩张又强化了帝国主义,经济与政治的互动关系;19世纪最后二十五年达尔文的生物学在知识学占据的主导地位;张伯伦《论人类种族的不平等》(1853-1854);瓦格纳音乐;启蒙运动后对理性的反叛,新浪漫主义兴起;尼采叔本华弗洛伊德荣格;)
      雅利安人:在20世纪,纳粹分子改变“雅利安”原来的意义,用这个字眼指“高尚的纯种”,认为金发碧眼最常见的北欧人是最纯种的雅利安人,以德意志人为代表的日耳曼人是雅利安人的典范。但从人种学的角度来看,在尼泊尔及印度属于婆罗门与刹帝利种姓的深肤色的族群也是雅利安人。 纳粹德国曾经打算建立以祖先雅利安族为统治阶级的世界帝国,并以此为纲领对其他民族(如犹太族、斯拉夫族等)屠杀并奴役之。
      “第一次世界大战就是部落仇恨返古的大爆发。”
      极权主义首先是对发生在19世纪晚期飞速发展的工业变化的回应……它用自然的活力同现代工业精细的规则制造出来的堕落的精神状态作斗争……企图通过回到原始状态医治内在的分裂,它指出现代性是对古老真理的颠覆;
      其次,极权主义代表着20世纪式的传统宗教信仰,在许多方面,它是宗教生活世俗的对应物。
      第三,极权主义跨越了意识形态的界限。斯大林兴于左,法西斯主义兴于右……左派极权主义是工人阶级的激进化,右派极权主义是中产阶级的激进化。
      德国背景
      混合的社会制度:第二帝国,1871-1914:德国历史的主题之一是政治的碎片化(德国的统一迟至1864-1871年之间俾斯麦依靠普鲁士军事力量获胜,而非民主一致的结果,德国军事化传统,高贵权力)。根据达伦道夫的观点,德国既是社会主义的,也是资本主义的。
      民众的国家化
       对种族主义的推崇:“最紧密的关系经常孕育出最大的仇恨……人们普遍认为,在过去的两个世纪里,这两个民族的心理经常出现趋同和相互渗透的现象”;“德国确实是诗人和哲学家的国度,因为压制性的封建制度使得将创造性的力量纳入政治的渠道变得特别困难……德国人和犹太人在哲学抽象的层面找到了公共的基础”;
       “魏玛原型”:歌德、席勒、赫尔德等古典大师在19世纪初期创造了一个十分短暂的文明飞地。较大的德国是19世纪末期成型的,它是俾斯麦的普鲁士化的德国,是铁血的土地,而不是诗人和哲学家的国度。
       反犹政治化:“德国的反犹太主义的方式与欧洲其他国家的方式是相似的,它本质上市一个失落的社会集团怨愤的表达。这些集团忍受了大多数来自经济萧条的痛苦,同时因为他们的困难而攻击俾斯麦或犹太自由主义”;“正如汉娜阿伦特所认为的那样,许多银行家是犹太人,甚至更为重要的是,由于历史的原因,银行家一般都具有犹太人的特性”;(希特勒的世界种族主义非个人幻想而是有思想基础及科学发现依据的)
      第二章 军事失败和经济奔溃的心里创伤,1919-1923
      第二帝国的终结
      处于革命骚乱中的德国
      魏玛共和国的悲惨命运一开始就注定,“由于同意不削弱德国军队传统的结构,埃伯
      特和他的多数派社会党不知不觉地帮助了仇视民主进程的军队机构的存在。在整个魏玛共和国时期,军队经常成为企图毁灭民主共和国的右翼极端分子的聚合点”;拥有事实豁免权的“自由兵团”
      魏玛和凡尔赛
      1919-1933年德国屈从两个主要的文件——《凡尔赛和约》和《魏玛宪法》
      1919年魏玛立宪,“没有一个单一的政党能够获得明确的治理授权,意味着民主程
      序能够发挥作用的唯一方法是组成联合政府,然而这种权宜的安排带来了产生内部分化的政府的危险……在整个魏玛共和国时期,没有广泛群众基础的少数派内阁和内部虚弱的大联合一直动摇着稳定的民主政府。最终,当这种有缺陷的民主程序不再起作用的时候,德国的政治家们转向极权主义的解决方法,建立超越议会的集权内阁和依靠行政命令的统治,这就为完全的独裁统治铺平了道路”(民主进程的混乱导致人们的印象:民主制造混乱与腐败)
       《凡尔赛公约》旨在经济、政治上彻底摧垮德国:莱茵河左岸割让法国,有丰富矿藏的萨尔山谷归法国,泽和走廊划给波兰……(德国经济重建才是对欧洲复兴有利的?)
      政治混乱、暴动和金钱的终结
      魏玛共和国面临烂摊子:鲁尔区被法国人占领;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制度在图林根
      和萨克森两个州获得了权力;共产党的暴动折磨着汉堡;巴伐利亚落到右翼反革命分子的手中,这些家伙威胁要从德国脱离出去;德国的东部边境受到波兰人威胁;四百六十万马克才抵上一美元。
      第三章 阿道夫希特勒的崛起
      希特勒的祖先
      (开篇写法:希特勒吞并奥地利翻遍父亲出生地的倒叙)私生子,可能的四分之一
      犹太血统
      童年时代的人格定型
      青春期的幻想
      “像那些被希特勒吸引的缺乏批判能力的大众的思想一样,希特勒的思想只不过是
      ‘对词语的爱好而已’,对行动具有高度的煽动性”(两试不中的文艺愤青)
      无家可归的局外人,1908-1913
      希特勒在慕尼黑,1913-1918
      “出于某种历史的巧合,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几位伟大的历史人物都生活在慕尼
      黑的施瓦宾区。列宁就住在施莱斯海默尔街106号,同希特勒住在一条街上。在阿格尼斯街54号,离列宁居住的地方只有四条街之隔的地方住着奥斯瓦尔德 施宾格勒(《西方的没落》)。他们三个人在许多方面彼此极不相像,然而都具有强烈的预言感和对当下的蔑视。他们看到了西方传统在绝大多数发面的颓废和堕落。实际上,他们成了19世纪资产阶级文明的掘墓人”
      战争拯救了希特勒,1914-1918
      “战争像酒一样流入了我们的身体。我们从花雨中出发,去寻求英雄之死。战争是
      我们伟大、权力、光荣的梦幻。它是男人的工作,是沙场上的决斗,沙场上的鲜花将染上鲜血。在这世界上不再有更可爱的死亡。”(诗人恩斯特 荣格);德国战败“后方破坏说”
      观念的诞生
      小结
      (心理学分析的有效和有限的有效性)希特勒的性格特征:
      对犹太人偏执狂般的恐惧;将世界分为尖锐的、毫不含糊的对立面的鸽笼心理;习
      惯性地需要将内心的感受投射或外化为一些外部的替罪羊——犹太人、和平主义者、民主主义者和共产主义者等;没有能力和他人,特别是女人构成亲和的关系,在所有的人际关系中,都表现出冷酷和操纵的态度;极端地专注于非现实的幻想和宏大的幻想;欣赏残酷的力量和成功。
      第四章 纳粹党的兴起,1919-1923
      从红色革命到白色反革命,1918-1919
      因为革命的左派的领导人几乎都是犹太人,所以许多巴伐利亚人就得出这样的结论:
      布尔什维克和犹太人是同一种东西。后来希特勒把这话总思想灌输到每个德国人的思想中。
      纳粹党的起源和成长
      德国工人党(啤酒屋政党之一)的埃卡特被希特勒尊为精神教父;希特勒入党负责
      宣传和招募,“使听众变成了共同的表演者……直觉告诉他:中庸对任何政治家来说是致命的,尤其在大众政治和国家面临绝望的时代”;重视对象征物(万字徽)和神话的需要(他甚至愿意从他仇恨的共产党和罗马天主教会那里学习和借用一些东西,典礼仪式、制服、集会);Heil Hitler,Heil在德语中有宗教、医学含义,即“拯救”、“医治”;
      党的成员、财政和准军事组织
      从开始的小业主、工人为主到真正的大众政党,“纳粹党的成功不是因为资本主义大
      亨们的财政支持,而是因为它是真正的大众运动,它的魅力超出了阶级的界限和职业的限制。将这些不同的团体和个人结合在一起的,是强烈的民族主义感情,是对共产主义的恐惧,是对民主的魏玛共和国的不信任,是一种弥漫的反犹太主义。”
      第五章 啤酒屋政变及其后果
      1923年11月8日-9日希特勒政变
      对希特勒的审判
      兰德斯堡和《我的奋斗》
      希特勒的世界观不是建立在正规的学院传统之上,而是主要植根于虚假历史和神话
      学基础中的……它是一种建立在返祖性力量之上、而不是正规的体系或逻辑连贯的概念之上的普遍存在的情绪。它是一种富有动力的力量,换句话说,它存在与神话和部落的偏见当中。这就是为什么所有构建纳粹思想先行者世系——费希特、黑格尔、特赖奇克、瓦格纳、尼采——的企图,都是简约主义和还原主义的原因所在。
       希特勒相信,德国利益的自然空间在欧洲东部和幅员辽阔的俄罗斯(反法国,提倡与英国、意大利结盟)
       “所有的宣传都必须是通俗的,必须使宣传的精神水平适应最愚笨的人的理解能力,对于这些人来说,宣传是直截了当的。因此,宣传的精神水平被调节得越低,它所吸引的大众就越多……科学的东西用得越少,越考虑到大众的感情,它的成功就越是明显。”
      纳粹党的分裂
      极端主义的退步不要是德国经济稳定的结果
      第六章 政治荒野的年月,1924-1929
      魏玛共和国破裂
      魏玛共和国中期(1924-1929),也是人们通常认为兴旺的或者黄金般的20年代,出
      现了国内繁荣的短暂回归和同时发生的国际关系的宽松。借助后见之明,现在我们知道主要依靠美国的巨大借贷——总数超过了二百亿美元——同时依靠西方列强对德国承担债务义务的更为宽松的态度。
       共和国的出现是偶然的,几乎没有什么德国人理解或喜爱它的民主宪法……共和主义政府所建立的统治,对相关的每个人来说是受到最少反对的。不断增加的反共和主义集团相互仇视,其程度远超过它们对共和国的仇恨。对这一事实的认识,使得共和主义对于所有的德国人来说成为最没有分歧的选择。不幸的是,当德国人开始信奉极端和单维的意识形态,同时放弃政治的合作以寻求武力解决问题的时候,这一事实并没有得到认识或重视。这种极端化在党派政治的领域尤为明显。
       除了政治制度上的分裂,文化上也有分裂:20年代代表特征是相对论和海森堡的测不准理论(量子力学代表人,理论基础为相对论和玻尔的原子模型,海森伯测不准原理是通过一些实验来论证的。设想用一个γ射线显微镜来观察一个电子的坐标,因为γ射线显微镜的分辨本领受到波长λ的限制,所用光的波长λ越短,显微镜的分辨率越高,从而测定电子坐标不确定的程度△q就越小,所以△q∝λ。但另一方面,光照射到电子,可以看成是光量子和电子的碰撞,波长λ越短,光量子的动量就越大,所以有△p∝1/λ。经过一番推理计算,海森伯得出:△q△p≥h/4π。海森伯写道:“在位置被测定的一瞬,即当光子正被电子偏转时,电子的动量发生一个不连续的变化,因此,在确知电子位置的瞬间,关于它的动量我们就只能知道相应于其不连续变化的大小的程度。于是,位置测定得越准确,动量的测定就越不准确,反之亦然。”),布莱希特《三分钱歌剧》基本上市一部歌颂强盗的无政府主义戏剧。(他山之石,拿来主义之后面目全非)
      希特勒重建纳粹党,1924-1929
      扬格计划和大萧条的来临
      德国经济的停滞原因不是因为战争,而是德国经济某种内在的或者说是结构性的缺
      陷。德国经济的致命弱点在于它的非竞争性和高度的国家控制的倾向。决策并不掌握在承担风险、乐意对新的思想进行试验的企业家手中,而是掌握在谨小慎微的国家公务员、封建大农场主和特别依赖与国家支持的企业家手里。过多的小农场主缺乏生产能力、技术专长和足够的运作资本,这加重了德国经济体系的负担。另外,人数膨胀的城市小资产阶级主要由小店主和不断增加的白领组成,他们同样也缺乏竞争性,拒绝变化,在政治信念上经常是反动的,他们也降低德国经济的发展。
       德国经济本质上市一间纸牌搭建的房屋。使它倒塌的原因是1929年在美国发生的经济大崩溃……因为金融债务和对满足自身需求的国外贷款的过分依赖,在战后数年中,德国深深地陷入在这种体系中。
      第七章 纳粹党掌权
      议会民主的奔溃
      纳粹党的崛起和布吕宁的终结
      巴本和施莱歇时期
      致命的拥抱:保守主义精英选择了希特勒
      结论 谁支持了希特勒?
       本书将国家社会主义的起源归结于一个跨度六十年的特殊环境,其中包括反犹太主义、民族主义、帝国主义、战败、《凡尔赛和约》、西方大国的报复性态度、灾难性的经济环境、德国不稳定的政治制度和党派、兴登堡及保守主义派系的短视、希特勒超凡的领袖天才。
       纳粹的三种类型支持者:出于信仰,出于社会经济的自我利益,出于机会主义或者赶时髦的动机。出于信仰的追随者代表着纳粹运动最坚实的核心……假如说存在着“纳粹党人”或“法西斯分子”的原型,那么他既不属于资产阶级也不属于无产阶级,而是一个在社会上无依无靠,认同于反革命的、种族的意识形态的局外人。尽管他来自中产阶级的背景,但并不真正认同种蝉阶级的价值观,因为他认为这些价值观是颓废和唯利是图的。同时,他也厌恶普通的大众和他们对平等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典型的纳粹党人视自己为介于中产阶级保守主义和工人阶级社会主义之间的第三种力量。辩证地说,他企图通过消除以上两者最为推崇的对立思想——民族主义或社会主义——对两者加以综合。法西斯主义是以上两种思想的混血儿,它的德国变种按照希特勒自己的内心冲突和妄想得到了明确的界定。
       对希特勒有帮助的因素包括:敌对政党领导的平庸、《魏玛宪法》的缺点、对《凡尔赛和约》的普遍敌视、不断增长的极权主义情绪、统治精英层的关键分子的逐渐变节。希特勒利用了纳粹党策略和管理上的优势,以及自己的操纵天才,完全欺骗了一个在1932年依然在阻碍他的唯一集团——围绕在总统兴登堡周围的保守主义派系。
       “我们沿着德国民主城堡安静的走廊行进,彼此微笑着问候,只要轻轻点点头就行了。我们用手指推了推自己的脖子,确定我们的头依然牢牢地留在肩膀上面。”许多德国人在后来的十二年里,一直保持着这样的手势,其中许多人失去了他们的项上人头,再也不能把它们安上去了。(侩子手的比喻)
      
      下部
      第八章 权力的稳固,1933——1934
      纳粹党对政府的攻击
      偏爱的策略是渗透和调整,而不是革命
      一体化的方法和工具
      蜂鸟行动:清洗罗姆
      
      第九章 极权主义的种族国家
      所有极权主义的体制的本质在于铸造一种新的、同质类型的人类存在,并且将这一人类存在用种族或者意识形态的术语加以概念化。因此,极权主义带来了人的标准化,这种标准化在纳粹德国是根据种族的概念构想的。
      元首和元首原则
      纳粹党
      纳粹党从一开始就受到一个在专业上有缺陷的小资产阶级斗士集团的领导,这些人极为好战,没有什么道德原则。总之,国家社会主义工人党是一个非常危险的政党,因为尽管它没有什么能力为历史建立任何肯定性的东西,但是,通过其内在的虚无主义倾向,它能够消灭整个社会结构。
      国家体制
      国中之国:党卫队
      
      第十章 纳粹德国的生活
      大众诱惑的美学和心理学
      青年和教育
      妇女和家庭
      宗教和教会
      西方社会在形而上已经枯萎的灵魂,使得真正的意志相信不可能的事情,出现了“血液与土地”的伪宗教,它是基督教世俗的替代品,将最终的意义集中在当下的时空,而不是未来。在这个意义上,纳粹党人视后来出现的雅各宾派分子,他们计划进一步将西方社会非基督教化,并且用一种新的、更为真实的“雅利安至上论”的福音取而代之。
      纳粹统治下的文化状况
      约有两千五百多位作家或自愿或被迫离开了德国
      爵士乐是第三帝国的“禁果” 使用电影宣传
      经济和劳动力
      事实上,纳粹经济既不是社会主义的,也不是资本主义的,它是两种体制奇怪的混合。给它定性的最好方法,是称它为和平时期的战争经济。(用地缘政治的要求来驱动自己的经济)
      种族主义和反犹太主义
      “水晶之夜”,大规模屠杀犹太人的开始
      
      第十一章 通向战争之路,1933-1939
      两次大战之间的强国
      希特勒的外交政策
      里宾特洛甫和新纳粹外交政策
      穿过危险区,1933-1937
      西班牙危机是西方外交的重要转折点,因为它使墨索里尼作出了与希特勒结盟的决定。
      吞并奥地利
      苏台德危机和慕尼黑绥靖
      推动(绥靖)这种行为的东西与其说是无知或胆怯,不如说是恐惧和罪恶感:害怕出现又一场残酷的战争;对德国剥夺了一个大国的地位并对它加以羞辱感感到有罪。另外绥靖者痛苦地意识到他们缺乏军事上的准备。还有他们对共产主义的恐惧远远超过了对希特勒的恐惧。
      捷克斯洛伐克的毁灭
      最后的危机:波兰
      
      第十二章 闪电战:德国权力的扩张,1939-1941
      战争心理和战争能力
      闪电战和胶着战:1939年9月1日-1940年5月10日
      针对西方的战争
      英国之战
      地中海战场:巴尔干和北非,1940-1941
      巴巴罗萨行动:入侵苏联
      
      第十三章 欧洲新纳粹种族主义秩序
      纳粹对大陆的占领
      纳粹的罪行
      降低体温的医学实验 集体绝育和阉割计划
      大屠杀的前奏:东部的种族灭绝政策
      没有抵制希特勒的种族灭绝计划将永远是德国军队的一个污点。(可以摆脱对杀戮的责任)
      大屠杀
      “当最后一层皮下脂肪消失的时候,我们看上去像一具皮包骨头的骷髅架,我们看见自己的身体在吞食自己。机体消化着自己的蛋白质,肌肉消失了。然后,身体失去了任何抵抗力。一个接着一个,我们囚屋里小社会的成员不断地死去……我们每天晚上捉着虱子,这时我们会产生相似的想法:这是我的身体,它已经成为一具真正的尸体。我已经成为什么了?我只是被围在铁丝网后面的一大群人当中的一部分;我只是因为失去了生命意义某一部分而开始腐烂的一大群人。”
      大屠杀是公开的秘密,梵蒂冈教廷是第一批知道大屠杀并决定不采取任何行动的机构之一
      
      第十四章 纳粹德国的战败,1942-1945
      命运转折点:斯大林格勒和“突尼斯格勒”
      进入意大利和墨索里尼的灭亡
      希特勒和德国人的失败
      纳粹在海上、空中和实验室里的失败
      对德国的包围:从D日诺曼底(1944.6.6)到“突出部战役”
      同盟国进入德国:1945年1月至5月
      苏联对德国东部的入侵导致了德国现代历史上最大的一次驱逐民众行为
      希特勒和第三帝国的末日
      “炸弹的恐怖将富人和穷人的住房一起毁了。在总体战的劳工办公室里,最后的阶级障碍已经坍塌了”(戈培尔)宣传部长可能已经从一视同仁的普遍轰炸中获得了极度的满意,因为这是国家社会主义的最高成就。
      
      结论 德国罪行问题
      历史保守主义,恩斯特.诺特尔的观点是纳粹除了消灭的是种族而不是阶级外,与苏联人没有什么区别。纳粹分子认为,他们正在使用种族灭绝的方法是出于自我保护的,他们要以此抗击也在发动灭绝战争的敌人。(纳粹主义相对化)
      一个分裂的国家是不会过度地担忧自己的民族身份的(东西德)
      哲学家卡尔.雅斯贝尔斯:罪行的种类——刑事罪、政治罪、道德罪和形而上罪。国家、民族不能被控有罪,罪犯是个人。
      
  •     好吧……
    德里达说,我们应该为要求德国人向我们乞求原谅而乞求德国人的原谅。
  •     不过,我真的没有觉得这些观点有趣,除了这个笑话
  •     希特勒是个宅男,这是你真正想说的
  •     呵呵……所以我只是说我期待。
    不过这倒也不是那么没有盼头的一件事,也许缺乏资料,但是纳粹德国这本书也是缺乏资料的,其中也是有依靠采访与现实推理的大量的猜测性内容;也许缺乏出版途径,但是它可以在国外出版,或者也可能是在共产党内部发行,所以缺的并不是资料与渠道,而是写它的那个人与机构。
  •     我说了呀:“这个相似性只有在讨论集权主义或者极权主义时才会被提及。”
    我只是在强调两者本源的不同而已。
  •     刚在万圣买到这本书,还没来得及看,呵呵
  •     这个可怕的笑话,,,,真的很精彩!
  •       我在发烧卧床不起的两天里读完了这本书,读得过于囫囵吞枣,所以其实我是把它当小说而不是历史来读的。以至于有些概念其实我在读完后也还是没弄清楚,比如国家社会主义到底是什么?他和马克思、斯大林、毛泽东、邓小平的社会主义的区别在哪里,应该说搞不清楚这个问题是危险的(欲知详情请点击http://www.douban.com/review/1487497/)。
      不过有些问题还是被我这个病怏怏的大脑记住了的:
      1、希特勒用自己的大脑完全代替了全国人的大脑,做到了“一人即一国”,希特勒就等于纳粹德国,甚至在后期连白痴都能看出他已经精神不正常了,他还能维持这一点,体现出的力量让人惊讶(当然不排除这也是某种信息筛选的结论的可能性),这一点连我们伟大领袖毛主席都没有能完全做到。
      2、希特勒是个性格孤僻的人,年轻的时候做了很久的宅男,甚至在他当了元首后也还是半个宅男,他基本不管具体的政府事务,大部分时间都留给了自己。这样一个人也可以到达权力的顶峰,意味着拥有花哨的外表与貌似很强社交能力并不一定是必须的,或者说个人魅力并不一定只能来自上面两点。当然希特勒有过人的演讲才能,但这并不与他的宅男性格相矛盾。
      3、外行人都会惊叹于出了无数哲学家的以思维严谨著称德国人民怎么会这么轻易的相信一个其症状并不难察觉的半个疯子?德国人即使是在纳粹时期也是严谨的,他们把严谨的思维都用在了如何科学有效的落实元首的命令上了(比如如何更有效更科学的辨认与屠杀犹太人),而没有用在思考元首的命令是否是对的上。现在我国应试教育培养出的大学生毕业生们都存在这个问题,他们相信科学的工作方式与勤奋的工作态度就能改变命运,但很少去审视自己的工作是否是对的,自己的老板是否是可信赖的。
      4、希特勒所造就的影响力主要得益于他只重结果的做事方式,德国人民在凡尔赛体系的重压下更愿意去得到一个好的结果,而不是看到一个可能的未来。比如他的闪电战,刚开始确实很有成效,但其实是一个经不住时间考验的军事策略。当然所有的大众都是这样,政客抛出一个立竿见影的劲爆的政策,他就变成领袖了,而其实这个政策可能把国家引向一个恐怖的未来。所以我们还是应该听从我们老祖宗的教诲,走中庸路线,着力建立一个阴阳调和的体系才是最重要的。
      
      我强烈期待什么时候能够出现一本以这样的广度和深度论述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的著作,只有这样,历史与历史学才能体现出它应有的尊严。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我把我所有的赞扬都献给这本书的内容,而不是这本书的翻译,本书的翻译只能说是在让人勉强忍受的程度,几乎全部是原文生硬的直译,语言没有经过什么中文化的润色,相当数量的中文语法错误,基本上是学生的水平。期待大规模的修订,或者其它更好的译本出现。
  •     盟军的胜利不是德国的失败,而是德国的胜利 ???
    why“?
  •     听说英文版的比较好,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     2011-10-21 18:48:06 公民1776
    译林出版社出新版了,翻译换人,不知道如何。
    翻译内容完全一样,仅仅是重印
  •     写的很好,我读这书的时候也总是在想,国家社会主义与社会主义国家的分别,想到自己觉得恐怖。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