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子回头

出版社:校园书房出版社
出版日期:1997年
ISBN:9789575875138
作者:卢云神父
页数:183页

内容概要

卢云神父(Fr. Henri J.M.Nouwen 1932-1996),原籍荷兰,1957年晋铎。曾任教于美国圣母大学、耶鲁和哈佛大学。自1986年应方舟团体(L’ Arche)之邀加入黎明之家(Day break)服务智障人士,直到因心脏病突发安息主怀。
他是近代天主教内、外著名的神学家及灵修作家。他独具心慧眼能从日常生活中微不足道的事、最弱小的人身上透视人生伟大及软弱层面所深藏的奥秘。他的著作共有40多本问世,畅销全球,深受各界人士喜爱。

书籍目录

自序:與一幅畫的因緣際會
前言:小兒子、大兒子、父親
第一部分:小兒子
倫勃朗與小兒子
小兒子離家
小兒子歸家
第二部分:大兒子
倫勃朗與大兒子
大兒子離家
大兒子回轉
第三部分:父親
倫勃朗與父親
父親的迎接
父親召開歡宴
結語:成為父親
尾聲:活出畫作的精意

作者简介

耶稣又说:一个人有两个儿子,那小的向父亲说:“父亲,请把我应得的一份家产给我罢!”父亲遂把产业给他们分开了。过了不多几天,小儿子把所有的一切都收拾起来,就往远方去了。他在那里荒淫度日,耗费他的资财。
当他把所有的都挥霍尽了以后,那地方正遇着大荒年,他便开始穷困起来。他去投靠一个当地的居民;那人打发他到自己的庄田上去放猪。他恨不能拿猪吃的豆荚来果腹,可是没有人给他。他反躬自问:我父亲有多少佣工,都口粮丰盛,我在这里反要饿死!
我要起身到我父亲那里去,并且要给他说:父亲!我得罪了天,也得罪了你。我不配再称作你的儿子,把我当作你的一个佣工罢!
他便起身到他父亲那里去了。他离得还远的时候,他父亲就看见了他,动了怜悯的心,跑上前去,扑到他的脖子上,热情地亲吻他。儿子向他说:父亲,我得罪了天,也得罪了你,我不配再称作你的儿子了!父亲却吩咐自己的仆人说:你们快拿出上等的袍子来给他穿上,把戒指戴在他手上,给他脚上穿上鞋,再把那只肥牛犊牵来宰了,我们应吃喝欢宴,因为我这个儿子是死而复生,失而复得了;他们就欢宴起来。
那时,他的长子正在田地里,当他回来快到家的时候,听见有奏乐及歌舞的欢声,遂叫一个仆人过来,问他这是什么事。仆人向他说:你弟弟回来了,你父亲因为见他无恙归来,便为他宰了那只肥牛犊。长子就生气不肯进去,他父亲遂出来劝解他。他回答父亲说:你看,这些年来我服事你,从未违背过你的命令,而你从未给过我一只小山羊,让我同我的朋友们欢宴;但你这个儿子同娼妓们耗尽了你的财产,他一回来,你倒为他宰了那只肥牛犊。父亲给他说:孩子!你常同我在一起,凡我所有的,都是你的;只因为你这个弟弟死而复生,失而复得,应当欢宴喜乐!」
(路加福音十五11-32)


 浪子回头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4条)

  •     文/3Rss有一本畅銷书叫《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 我不相信卢云会看过。但他在其名著《浪子回头》中只简简单单讲了一个归家故事中的三个信息:每个人心中都有小儿子,也有大儿子,但我们却被召成为父亲,便足以让无数人一生受用,也使得这本书位列卢云著作之首。 怎样说,才是最难的。卢云的《浪子回头》是伦勃朗的。他在讲伦勃朗的名画“浪子回头”,赏析画作自然是免不了的,这是我看到的第一本以画谈信仰的书。画家伦勃朗怎样思考这段经文,自然会化为他的笔下之作,不是用言语,乃是用构图、光暗、色彩来说故事。赏画之旅也就是灵修过程。《浪子回头》中有大量篇幅是卢云与画作的对话,小儿子的光脚与破鞋,父亲的两只不同的手,大儿子的画中站立的位置都成为信息建立过程,看书的我们也进入赏画中。十年前,看罢《浪子回头》,我还特意买了一本关于历代基督教名画解说的书作为补充阅读,原来我们真的可以赏名画“最后的晚餐”来默想。只可惜自己不学无术,没有发展下去。当然,基督教名画能流传的前提是画家对经文的思考。伦勃朗一生都没有离开对这比喻的思考,伦勃朗自己也就是以浪子和父亲来隐喻自己的一生。少年得志的伦勃朗挥金如土,后期名声不再,长期在债务纠纷中,有着三段理不清的情感纠葛,先后经历妻子和儿女的离世。透过自身和对大儿子、小儿子和父亲角色的长期揣摩与思考,伦勃朗深深明白大小儿子远离父家多远,也看见天父多么渴望儿子回家。卢云仿佛看见伦勃朗对经文的思考,这也成为卢云解开画作的宝贵钥匙。卢云的《浪子回头》自然也是卢云自己的。卢云是在1983年第一次看到伦勃朗的画作“浪子回头”,此后1986年在圣彼得堡隐士园见到真迹。数星期以后,卢云正式离开任教十多年的哈佛大学,并抵达多伦多,担任“黎明之家”牧职。卢云把这一切理解为一个归家的故事。卢云早期在南美高声疾呼要停止中美洲內战,在哈佛任教拔尖的学子。但在他笔下,那时的他居然是大儿子和小儿子,是在任意放荡和心远离父亲中浪荡。而去服侍智障人士,却成了救赎和归家之路。千万人的属灵老师卢云,在这群智障者身上寻回真正的呼召。在此中,他肯定了自己是要被召作父亲。卢云透过读画来读经,也透过圣经文本来解画,最后完成了对自己在属灵路上光景的解读。卢云的名著《浪子回头》也是主耶稣的。主耶稣这一简单的比喻,说的是小儿子般的外邦人,法利赛人式的大儿子以及慈爱的天父。但它一如天国道理中的小芥菜种子,具有无穷无尽的生命力,会长大后成为飞鸟栖身之所。卢云初遇伦勃朗的画作“浪子回头”, 其后写成《浪子回头》,这是灵性深化的过程,也是灵修学进路的经典。从说什么到怎样说,让永恒真理驻足在当下的人群之中,这是灵修神学所侧重的任务。当然,卢云在毕德生所强调的与文本对话外,另加了与画作“浪子回头”对话,更是叫人无限惊喜,须知伦勃朗的“浪子回头”也是长期默想文本才孕育出的另一灵性作品。把三者合起来,才是卢云的《浪子回头》。从这一角度看,卢云的《浪子回头》是建立在他与圣经文本,他与伦勃朗的“浪子回头”以及伦勃朗与圣经文本三重默想之上的灵修经典作品。貌似简单的三个信息却是经千錘百练而出。简单的是信息,却不是思考。透过《浪子回头》,卢云也邀我们踏上灵修与默想之旅。
  •     这些天利用空闲时间安安静静地把卢云所写的《浪子回头——一个归家的故事》一书看完了,我非常地惊叹卢云对我们耳熟能详的这个浪子故事能有如此深刻的生命体验。顺着卢云的思路,我也踏上了省思自己生命的旅程,我发现自己的生命里就有浪子的影儿……一、悖逆——小儿子离家:到“远方”去寻找自我价值在路加福音第15章所所记载的这个“浪子的故事”里,一开场小儿子就向父亲提出分家产的要求。在古代近东地区按照当时的风俗习惯,当父亲还在世的时候儿子们是绝对没有权利要求分家产的。小儿子提出分家产的要求无疑就是巴望着父亲早死,是对父亲间接的诅咒。由此可见,这个小儿子是何等的悖逆,简直是大逆不道,完全是一个败家子!他藐视父亲的权威,他厌恶父亲的祝福,他要脱离父亲的权柄,他要自己作王!当小儿子分得了那份产业后,他就迈出家门漂流远方去了。“过了不多几日,小儿子就把他一切所有的都收拾起来,往远方去了。”(路15:13a)这节经文显示小儿子是义无反顾地离开父家。小儿子不满足于父亲的家,他毅然决然地斩断了与父家的关系,要独自去远方闯荡一番。小儿子对父亲和父亲的家是何等的绝情!也许在父家他找不到自己的价值,他想到世界上去寻找、实现自己的价值。在这里小儿子发生了严重的身份错乱,他不要父亲,他不要父亲的家。我想到了我自己,我们基督徒应当是以父神为家的,但是和那个小儿子一样,我也不是常常逃离父神的家,离开父神的祝福,而到“远方”去寻找自己的价值吗?在“远方”我可以无拘无束,我可以随心所欲,我可以自己作王,我可以张扬自己的价值。我的价值是什么呢?就是希望能获得世界的认同、肯定甚至赞誉,能够在世界中证明自己的价值,我希望在别人的眼界里受到夸耀。但是,当小儿子离开父家到“远方”去,就一定能找到自己的价值吗?二、困顿——小儿子迷失:在“远方”失去一切所有小儿子把自己一切所有的都收拾起来去了远方,圣经没有记载他到底去了什么地方,只是说去了“远方”,“远方”意味着那是一个离家很远很远的地方。于是,小儿子名副其实地成为浪子,浪子意味没有家,意味着人生的漂泊。但在那“远方”他又能找到什么呢?他到底干了些什么?圣经记载他“在那里任意放荡,浪费资财。”(路15:13b)小儿子是多么的悖逆,多么的任意妄为。他竟然把父亲提前分给他的家产用在“任意放荡”上。很快,小儿子就把自己一切所有的消耗殆尽。祸不单行,恰巧又遇到那个地方发生了大饥荒,于是乎小儿子“就穷苦起来。”不得已他去找工作以糊口,他投靠当地一个人,可那个人竟打发他到田里去放猪。但是他仍然不能靠此糊口,“他恨不得拿猪所吃的豆荚充饥,也没有人给他。”(路15:16)小儿子竟然穷苦落魄到这种地步!当初分得家业离开父家的时候,我们可以想象小儿子应该是何等的踌躇满志,我要自由了,我要独立了,我要作主了。但是现实是残酷的,如今他的梦想在哪里?他的价值在哪里?“他恨不得拿猪所吃的豆荚充饥,也没有人给他。”这就是他所要实现的“自我价值”吗?我想到自己很多时候就像这个浪子,骄傲、狂妄、自私,不满足于父神的家,总想去世界抓一把,总想自己作王,但到头来却是跌跌撞撞,虽然没有遭遇浪子那样悲惨的下场,但总是搞得身心疲惫,迷失在世界里而难以自拔。我老想寻找一个地方,一个不需要天父,自己可以作王,可以随心所欲,美其名曰实现自我价值的地方,但至终却发现充满了困苦、空虚和叹息。自我价值是何等的虚假,世界又是何等的虚幻!回头,还是不回头?这对浪子来说真是一个问题。浪子啊,你离家太久了,你需要回家!三、转折——小儿子反省:我属于谁?属于世界,还是属于父亲?当小儿子陷入无比困顿的绝境中时,他开始反省自己,反省是从重新审视自己的身份开始的。我到底属于谁?是属于世界,还是属于父亲?认清自己的身份,这是浪子回头的第一步。“他醒悟过来,就说:‘我父亲有多少的雇工,口粮有余,我倒在这里饿死吗?’”(路15:17)在他的心里又重新浮现出父亲和儿子的图画。在这世界的困顿中他这才发现原来父亲的家是那么的美好。在父亲家有吃有喝,但在“远方”却要饿死。认清自己的真实身份,自己不属于世界,而是属于父亲,这是小儿子生命旅程的转折点。每当我在人生旅途中迷失方向时,父神允许困苦进入我的生命经历中,在这困苦中我受责打受磨练,在痛苦中我反省自己,当我醒悟过来时才发现自己的家在天父那里,而不是在世界。世界非我家,我在不该找的地方寻找无限的爱,寻找自己的价值,到头来总是一场空梦。我是父亲的儿子,我要回家!这个时候,小儿子带着一颗破碎的心踏上了回家的路程……四、回头——小儿子归家:悔改、回转,重享儿子的特权小儿子在困顿中发现了自己原来的身份,我是父亲的儿子,我的家在父亲那里,而不是在“远方”!小儿子不仅醒悟过来,他还愿意回头!回头意味着悔改和回转,这是生命方向上的转向,这需要意志上的决断。“我要起来,到我父亲那里去,向他说:父亲!我得罪了天,又得罪了你;从今以后,我不配称为你的儿子,把我当作一个雇工吧!”(路15:18、19)此时此刻小儿子的心是何等破碎!这些年在外漂泊、流浪的艰辛生活把小儿子身上的傲慢、自我中心给磨掉了。小儿子在无限痛悔中真心地悔改了,他发现他的家不在世界上,而在父亲那里。他还发现他实在不配作父亲的儿子,他的心是何等的痛悔!我们都是迷失的罪人,但神喜悦我们什么呢?“神所要的祭,就是忧伤的灵。 神啊,忧伤痛悔的心,你必不轻看。”(诗51:17)他现在所需做的,就是回头,就是回家,从“远方”重新回到父亲的家。在“远方”只能饿死,你自己也没有任何价值可言,甚至连猪狗都不如,但在父亲家却有许多的住处(约14:2主耶稣说:“在我父的家里有许多住处。”)。浪子唯一的出路就是回头,回转归回父家。小儿子最终踏上了回家的路途,带着一颗破碎、痛悔的心。“于是起来,往他父亲那里去。”(路15:20)我想到当自己陷入困苦中,落在父神的管教中,回头才有希望,回头才有出路。上帝的呼召不断地在我耳边回响:“背道的儿女啊,回来吧!”“你们这背道的儿女啊,回来吧!我要医治你们背道的病。”(耶3:14、22)回头,不但是浪子悔改的表现,更是上帝的呼召。但问题是,当我回头,回转,父神将会怎么看待我呢?他能饶恕并接纳我这个悖逆的浪子吗?五、回家——父亲拥抱浪子:天父永不止息的爱当浪子决定回家之后,当他的脚步渐渐就近父亲的家门时,他几乎再没勇气向前一步了,他实在无颜啊!但慈爱的父亲不知多少个日日夜夜在家门前瞭望着,急切地盼着自己的儿子回家,几乎是望眼欲穿。小儿子实在走不下去了,而父亲却迎上来了。“相离还远,他父亲看见,就动了慈心,跑去抱着他的颈项,连连与他亲嘴。”(路15:20)面对这个衣衫褴褛、狼狈不堪的悖逆之子,父亲没有任何的怒容,反而是动慈心,并主动递跑去迎接自己的儿子。父亲无条件地接纳自己的儿子,这让小儿子更是无地自容,但父亲却吩咐仆人:“把那上好的袍子快拿出来给他穿,把戒指戴在他指头上,把鞋穿在他脚上,把那肥牛犊牵来宰了,我们可以吃喝快乐。因为我这个儿子是死而复活,失而又得的。”(路15:22-24)父亲亲自设宴招待失而复得的小儿子。在父亲眼里他的小儿子犹如从死里复活一般,竟是如此的宝贝!于是,“他们就快乐起来。”这是一副多么美丽而温馨的图画啊!在这里喜乐代替了忧伤,欢聚驱散了流浪。这就是家!我认为浪子故事中的主角实为父亲,父亲对小儿子的爱预表了天父永不止息的慈爱和恩典。何西阿书无比动情地表达了父神这种永不止息的大爱:“以法莲哪,我怎能舍弃你?以色列啊,我怎能弃绝你?我怎能使你如押玛?怎能使你如洗扁?我回心转意,我的怜爱大大发动。”(何11:8)我从前就是这样一位浪子,一次又一次偏行己意,离开父神的家,试图挣脱父神的慈绳爱索,但最终是一次又一次地迷失在世界里而找不到方向。当我身心疲惫,当我深感困乏时,我才发现我真正的家不在这里,我的价值也不在这里,我的家在父神那里。我的问题是在错的地方寻找爱寻找价值寻找另一个家,到头来却是一场空。当我回头,回转回家的时候,当我再次回到父神的家的时候,我真正发现不是我寻找神,而被神寻找;不是我付出了什么,而是神为我付出了他儿子的命。结语主耶稣说得非常好:“我是葡萄树,你们是枝子;常在我里面的,我也常在他里面,这人就多结果子。因为离了我,你们就不能做什么。”(约15:5)卢云把“常在我里面的”非常直白地翻译为“以我(主)为家”,这个翻译更形象更具体。是啊,我以神为家,神以我为家。我就是神的家,神就是我的家。有了神的同在,走到哪里都是神的家,都是住在神的家,也是我的家。因为我不再属于世界,乃属于神,我是神心爱的孩子。这就是我的生命体验。从父神手里接受爱和祝福,因为我们所持有的每一样东西都是从他来的;从父神那里接受饶恕和赦免,因为只有他才有赦罪的权柄。父神的恩典充满在父神的家,安息在父神的家里,以父神的家为满足,这是多么丰盛的生命。我想这就是浪子从离家到回家的故事带给我最大的教训吧。刘爱新弟兄写于2010年11月28日晚,次日修改来自我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s/blog_5d5937410100qgrz.html
  •     最近我找到一个朋友:卢云(Henri J.M. Nouwen),虽然他好多年前就死了。上星期随便拿起书架上的一本书:The Inner Voice of Love: A Journey through Anguish to Freedom。看了前言,觉得写得真好,一个属灵的人如何走出感受不到神的日子。再往后看,发现自己涂的道道和感受,原来我在十分黑暗的日子读过这书,我竟然一点儿都不记得了!!!人的忘性可真大啊!这些日子过的不易,我知道自己里面的情况,神也知道。所以让我又遇见了卢云。这星期还有人让我帮忙买几乎卢云全部的著作。我随手买了这本著名的《浪子回头——一个归家的故事》。这书源于路加福音15:11-23的故事和伦勃朗Rembrandt 以这段圣经记载在晚年创作的一幅画《浪子回头》,The Return of the Prodigal Son。卢云看了又看,被归家的浪子,慈爱的父亲,以及站在一旁的大儿子吸引,想到自己的生命,以及神一路上对他的引领和呼召,写下了这本书。书中提到好多画的细节,以至于我一次次地翻到封面,可惜看不出什么,因为这画实在太小了。而卢云细腻的文字,却把画的精髓,上帝爱的信息表露无疑。甚至比C.S. Lewis的《四种爱》更让我能够体会上帝的心意。他在生命中遭遇的挣扎让我觉得他真是我的朋友。虽然这段时间,我不去团契,不去祷告会,甚至上周连教会都没去,我并没有远离上帝。只不过我需要安静,需要消化神藉着这段时间的经历给我的功课。不多说了,摘抄。精彩之处实在太多,今天先抄有关小儿子的。自序我的心思、感受、情绪、热望,常常远离神选择为家的地方。回家,留在神的居所,倾听真理与爱的话语,的确是我最怕的旅程,因为我知道神是忌邪的恋人,他要的是我整个人。我什么时候才准备好接受这种爱?小儿子离家我一次又一次地离开家,逃出祝福的手掌,跑到远方去寻觅爱!这是我生命中最可悲的一点,也是旅程上遇见的很多人最可悲的一点。我不知为何对称我为“爱子”的呼声充耳不闻,离开了唯一听得见那声音的地方,死命地在其他地方寻找在家里不复得东西。刚开始,这有点难以置信。为什么我要离开想听的事情全部听得到的地方?我愈想这个问题,愈体会到真正的爱之声是温文、柔和的声音,在我生命最隐秘出向我说话;它不是强迫我留心听的嘈杂声音。这声音是流过许多泪水、心死过好几回、几近失明的父亲所发的声音;这是愿意让父亲触摸的人才能听见的声音。然而还有很多其他声音,吵闹、满有承诺、也非常诱人的声音。这些声音说:“出去,证明你是个能干的人。”在耶稣听见那声音称他为爱子后,就立刻被引到旷野去听其他声音。这些声音要他证明自己有成就、有名声、有权力,因此值得蒙爱。我也熟悉这些声音。它们总是在那里,总是渗入我质疑自己不够好,没有价值的内心天地,提醒我若不下定决心,若不费心费力,就得不到爱。这些声音要我证明自己值得受喜爱,并且一直催促我:为了受接纳,要不惜一切;这些声音嚣然否定爱是白白的礼物。每次我对称我为爱子的声音失去信心,我就会离家;然后,尾随另一声音,告诉我无数方法,去赢取我渴望得到的爱。只要我在不该找的地方寻找无条件的爱,我就是浪子了。再看伦勃朗描绘的小儿子回头,我看见的不只是慈怜的手势招向迷途的孩子。我看到一件大事,那就是大逆不道的终结。亚当与他所有后裔的悖逆全得赦免,亚当原先领受的永生祝福也重得坚立。那双手一直是张开的,不管有没有需要爱抚的肩头。神从未缩回他的膀臂,从未收回他的祝福,从未停止想念他的爱子。然而父亲不能强迫儿子留在家里。他的爱不能强加于爱子。他定要让他自由离开,即使他知道这么做,会引起自己与儿子什么样的痛苦。是他的爱,让他没有想尽办法把儿子留在家里;是他的爱,任凭儿子冒着失去生命的危险去寻找生命。我生命中的奥秘,于此揭露。因为父亲太爱我,所以任凭我离家。祝福一开始就有的;是我放下了祝福,如今依然放弃。然而父亲总是以伸出的膀臂寻找我,迎接我回来,并且在耳边轻声说:“你是我的爱子,我喜悦你。”小儿子归家小儿子重寻儿子名分的那一刻,亦即回头的开端,虽然他已失去名分的一切尊荣。其实,丧失一切才致使他思索自己的身份。……当他发现自己宁愿被人当只猪,才惊觉自己不是猪而是人,是父亲的儿子。这样的觉醒,成为舍死亡就生命的定力。一旦他再想起自己的儿子名分,就听得见——微弱地——称他为爱子的声音……几年前,我自己也面临同样的选择:回头或不回头。……在孤独里,我缓缓、犹豫地走回家,更清晰地听见那声音说:“你是我的爱子,我喜悦你。”这痛苦却有盼望的经历,直指选择正路的属灵奋战之真髓。神说:“我将生死、祸福陈明在你面前,所以你要拣选生命……且爱耶和华你的神,听从他的话,专靠他。”这的确是生死攸关的问题。我们愿意囚禁于我们的世界,还是求得神儿女的自由?我们一定得做一取舍。属灵生命的一大难关就是接受神的赦免;人不知为什么总是眷恋自己的罪,不容神涂抹我们的过去、赐我们崭新的开始。有时似乎要做给神看:我的黑暗过往是神胜不了的。我只要做个雇工就好!我真的想重获儿子的全部责任吗?我真的愿意完全被赦免,以能开始全新的生活吗?我信得过自己,信得过这么彻底的身份转换吗?我想切断对神根深蒂固的悖逆,绝对降伏于神的爱,做一新造的人吗?接受赦免要全心愿意容神做他要做的事工:医治、重建、更新。只要我想自己插手做任何一部分,所得的就是些残缺的方法,诸如做个雇工。身为雇工,我还是可以保持距离,违抗、弃绝、罢工、出走,或是抱怨工资太少。身为爱子,我只能承受一切尊贵,而且预备有朝一日做父亲。耶稣为了我们的缘故成为浪子。他离开天父的家,来到异乡,放弃了原先的一切,然后藉着十字架又回到父家。他做这一切,不是出于叛逆,而是出于顺服;受差出外,把所有迷失的神的子女带回来。

精彩短评 (总计17条)

  •     節選:http://books.chinacath.org/modules/article/showvolume.php?aid=250&vid=12807 速讀,略瑣
  •     远离、归家,每一天都有这样的故事上演。我们都是浪子,因为我们都在不该找的地方寻找无条件的爱。而因祂的爱,任凭我们冒着失去生命的危险去寻找生命。但愿我们都能安然归家!
  •     靈里的浪子更需警醒、回頭。
  •     虽然作者并不进行深入的神学探究,但是,其深入浅出的写作,情景相连的文章脉络,结合自己的旅行经历和生活经历、服侍经历。使福音书中的这个浪子的比喻变的含义更加深刻
  •     be a father.文字细腻温柔,坦承软弱,渴望爱,到被爱,学着爱
  •     帮我确信了很多事。感谢!!!
  •     放弃属世的追寻,只有在天家才能得到真正的满足;放弃嫉妒与自弃,相信天父无比较且全然赦免的爱;担起当尽的责任,如我父般不求回报的付出,将这属天的祝福带给更多的人,与天父同享那属天的喜乐。
  •     一幅画到一本书,想的很多
  •     浪子回头金不换啊!
  •     我们受召是成为父亲
  •     花了10几块钱买了这本书,看完啦以后完全对路加福音的15章有很多不同的认识,卢云最大的特点所有的作品都是自己和jesus的关系,很受感动
  •     卢云的浪子回头让我开始思考我的处境,我真实的生活的处境,我的人生又是怎样的光景。路加的描述是那样的直白简约,以至于文字下的意涵可以如此逾越千年仍时时触动人心,不是逻辑的,而是直觉的。我常常以为对于真理的认识,逻辑常常是软弱无力的,因为真理更常常也首先是直观的,更需要灵魂的直觉。 浪子,人心中总是有浪子的情节,以前流浪好像是一种人心的渴望。然而随着更多地查看内心,才发现流浪其实更是我们灵魂的一种真实的状态,而我们所谓流浪的渴望,真实的涵意倒是归家。当人类的始祖被赶出伊甸园开始,这样的流浪之旅就开始了,这样的流浪,其实是为了归家。
  •     我们每个人既是大儿子,也是小儿子,而父亲则是我们成圣道路的终点站。
  •     喜欢卢云的书
  •     很好的书,可惜是繁体版的……
  •     智慧简洁发人深思
  •     我该说什么呢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