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与汉语(解构主义视角下的译学研究)/中央编译文库

出版社:中央编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6-12
ISBN:9787801098085
作者:蔡新乐
页数:255页

作者简介

本书通过分析一些翻译学的教材,追朔翻译的概念和历史,深入探讨西方文化的逻各斯中心主义究竟能否和历史悠久的汉语文化和平共处。作者以闻一多、陈寅恪、钱钟书、梁宗岱等先贤的理论和实践为例,用解构主义的方法努力探寻汉语以及汉语文化的命运。


 翻译与汉语(解构主义视角下的译学研究)/中央编译文库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前言一、汉语真的要在翻译中消亡吗?1弁言2汉语仅仅是容器吗?3英译汉中汉语的缺席之一:汉语的政治化与丑化4英译汉中汉语的缺席之二:汉语的低俗化与野蛮化5结语二、历史的漂泊  有关费茨杰拉德的《鲁拜集》译文的两次批评及其历史遗留问题1解题:历史的认识2第一次批评:闻一多的“直译”及其准确性3第二次批评:张承志的“回归”及其盈余4结语三、后殖民状况下还有翻译吗?  翻译的再概念化简论1引言2语言失落的时代与理性主义3后殖民主义状况下的翻译反思4结语四、“套套逻辑的必然”  论翻译的非逻辑特质1弁言2“套套逻辑的必然”是怎样的“必然”3翻译对逻辑的拒斥4结语五、逻辑能走多远?  译论与实践的关系简论1弁言一2译论与实践:封闭的无理论的理论呈现的简单化倾向3译论中实践维度的意义及其概念的历史演进4翻译实践论单一维度化背后的逻辑上的恶性循环5结语:逻辑以外的言语表述的可能性六、发皇心曲,代下注脚?  从现代语言学角度看陈寅恪史学研究的方法论1缘起2历史比较语言学与陈寅恪的文化自足思想3陈寅恪的“同情”理念及其与结构主义可能性的联系4结构整体的缺席与陈寅恪的解构意识5结语:陈寅恪的“解构”倾向与中华文化思想资源的关系七、文化史就是翻译史  陈寅恪的翻译观及其启示简论1缘起2发现新的文本、续写新的历史3突出“文化托命”,确定翻译作用4求索译事规律,连缀历史片断5摒弃本质主义,走向历史主义6在比配式解释或“对音”性翻译中系统阐释关键词的启示7结语八、翻译世界:朦胧区域及其含混性  从一首小诗的译文看翻译的理想化作用1弁言2翻译“世界”的整体性3翻译“世界”的间距性:“朦胧区域”的意义与其“含混性”4结语:翻译的理想化作用与“对列之局”九、让诗意进入翻译理论研究  从海德格尔的“非对象性的思”看钱钟书的“不隔”说1弁言2钱钟书的“不隔”说与海德格尔式现象学中的“解蔽”3四种“不隔”说与钱钟书的论证指向4“不隔”:字典定义与理论意义十、试论“化境”的反翻译倾向及“不隔”的理论意义1引言2化境”的反翻译倾向3“不隔”的理论意义4结语

精彩短评 (总计2条)

  •     。。。。
  •     翻译大潮中等待汉语的是什么。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