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届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获奖作品选A.B

出版社:作家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5-7
ISBN:9787506332996
作者:田元
页数:1202页

媒体关注与评论

  十三所全国重点高校对新概念作文大赛一等奖获得者给予高考加分和重点关注。  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南开大学、南京大学、厦门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浙江大学、山东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

书籍目录

A卷
写作需要真诚
――序《中华杯第七届新概念作文大赛获奖作品选》
初赛获奖作品选
第一辑 人生况味
黎明门前的彩衣吹笛人
正在升级中
物理课随笔(三则)
钢琴师

暮霭天涯
轻弹岁月
第七街包子铺
有一种感情叫牵挂
游离在故事中的生活中的你的故事与生活
村上没有春树
温暖的河流
可不可以不勇敢
黑猫

NPC
碎片
雨龄
罂粟花开
二十多年
孩子
就这么轮回着
糖果/阿司匹林
我的爸爸妈妈要离婚
入侵夏天的恐惧
灵:童话
单行线结构的无限回路
所谓时光 所谓爱
晚年
父亲的哎
M-ZONE人的疯狂之念
我的动物情结
别了,夏洛
第二辑 哲学思考
第三辑 故乡情怀
第四辑 青春十梦
B卷

作者简介

《第七届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获奖作品选》(AB)(2卷)这一文学界与教育界强强联手的盛大赛事,其发展方向与全国教育大会所倡导的“创新及提高综合素质…的教育方针是一致的。它在激发中学生的创造力,提高中学生对中国汉语文学的热爱和兴趣,激励有才华的少年英才参与公平,竞争等方面取得了社会{公众和媒体)普遍认可的积极效果,同时对高校选拔文科人才及中国语文教育改革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图书封面


 第七届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获奖作品选A.B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因为偶然的机缘,成了第七届“新概念”作文竞赛初赛评委中的一员,到《萌芽》杂志社看了几百份参赛稿件,得到一个切实观察这项已经成为时代文化和文学生活中的重要节目的赛事的机会。荣幸之余,这几天又不断从媒体上读到有关本届赛事和相关研讨的大幅报道,并曾从“新概念作文与80后文学创作研讨会”上拿到一纸“研讨会相关思考题”,不免“开动脑筋,积极思考”一番,顺手写下来,或者不为无益吧。  媒体报道给人的印象是,“新概念”作文“遭遇七年之痒”,与之有着密切关联的“80后写作”“自陷瓶颈”,前景似乎不妙。这个印象与我的阅卷印象颇有出入,令我有些不解。或者因为我是“新手”,初次接触参赛作品,“新鲜感”误导了我?又或者因为这项赛事的影响日渐增大,与之相关的文学活动渐成不容轻忽的“现象”,媒体代表社会无形中提高了对它的要求?也许是,也许不,都没什么要紧,要紧的是在我看来,这项赛事在时代文化和文学生活中所发挥和所能够发挥的作用,至多也只能算得上是“小荷才露尖尖角”;七年做下来,参赛人数也才达到七万,相对于我国庞大的人口中庞大的潜在文学后备力量,不过沧海一粟,何况我读到的参赛作文中,还有来自香港、澳洲和英国的小作者,预示着“新概念”对整个“华文世界”的牵连。由此,在有关这项赛事的纷纭议论中,最值得关注的就不在于它已经怎样了,而在于它应该怎样,和还能怎样。亦即,“新概念”在这个社会中所以值得关注,不是因为它的“过去时”,而是因为它的“将来时”、因为它“面向未来”。  这就需要回过头来检讨,何谓“新概念”?“新概念”之“新”相对于什么而言?无疑,由于这项赛事是由《萌芽》杂志与13所重点高校“联合发起与主办”,直接与现行教育体制挂钩,作为其人才选拔机制的一种补充而存在,它的取舍标准不可避免地会与高考选拔标准尤其是其中的作文要求相关联,在这种关联中既然标举“新”,自然意味着视高考作文要求为“旧”,从而反其道而行之。高考作文要求规范,要求在给定的题目或材料下作文章,“新概念”自然以打破规范、能人所不能为追求。问题在于,尽管“太阳每天都是新的”,但太阳底下毕竟没有多少新鲜事。在“作文章”的范畴内,但凡参赛的少年们能够驾驭、可以尝试的题目和方向都被竭泽而渔,并且高考作文也在“新概念”的反向关联和社会呼声之下被迫作出一定程度的调整之后,“小小少年,有了烦恼”,事情就要起变化了。  上届赛事的报道中说到一个例子,说“有个叫任晓雯的参赛者,参加第一届大赛时已经是大学学生,结果她每年都来,不是一等奖就是二等奖直到她成为复旦中文系(应为新闻系)研究生时还再参赛”。举例者用这个例子说明,并非所有“新概念”赛事的参加者都是抱着“渴望跨进大学甚至是重点大学的校门”的“功利目的”而来,而是“有人纯粹因为热爱文学,或者觉得这样比赛的方式十分之有趣”,抱着将此项赛事视为“有一定规模有一定保障的舞台,在比较公正权威的情况下,你尽可以放心展露你的才华”的目的而来(《“新概念”带来了什么》,《新民晚报》2004年2月8日)。这就意味着,由于这样的参赛者的加入,“新概念”必须在高考作文之外另设参照系,相对于更广泛的文学写作去显示它的“新”。但“文学写作”的范畴是如此之大,这项要求是“新概念”可以承担的吗?这是一个问题。  作为主办方的《萌芽》杂志1956年创刊,号称“全国第一家青年文学杂志”。定位于青年文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为上述困局解套,即将相对于高考作文之外的目标而言的“新概念”之“新”定位为“新青年文学”,缩减它的对应面。但问题立刻接踵而至:“青年文学”有“旧”的吗?如果有,何以定义?难矣哉!在整体文学环境“不景气”的局面下,敢于以“青年文学”相号召的文学企划和行动,哪一个不是以弃旧图新为追求?想要从中分一杯羹,“新概念”出台之前《萌芽》杂志本身的销行数量就是前车之鉴。绑定高考使“新概念”创出品牌,也使《萌芽》杂志做大做强,它有什么理由调转车头“向死而生”?于是问题绕回来,变成了“新概念”必须在“任晓雯”和“高中生”之间作出取舍,而后进一步向“中学的作文教学”挖掘剩余市场潜力?  针对中学作文教学去开掘文学市场潜力,当然也还有很多事情可以做,但我想,对于担负着时代文学环境中的“绩优股”盛誉的《萌芽》杂志和“新概念”来说,应该还有一个更大的局面等待去开拓。由于逐“新概念”而生的“80后写作”的飞扬激荡,我想是时候向“新概念”要求一个文学抱负和文学前景想象了。着眼于杂志营销的策略性的“新”可以适可而止,而着眼于“培养青年作家、少年作家,同时也为了提高广大青年读者的文学素养”的办刊宗旨(语见《萌芽》网站《关于〈萌芽〉和新概念》),需要一个事关时代文学前景想象的方向性提示。也就是说,“新概念”除了“新”,还应该有“概念”;不能一味着眼于“新”,而弃应该揭示与彰显的“概念”于不顾。在普遍缺乏方向感、被“市场”推着走或牵着走的时代文学环境中,一项参赛人数达七万之众的青年文学赛事和一本订户数高达50余万的“纯文学杂志”,如何定义它在“文学”这项社会事业中的角色、功能和追求,决非可以轻忽的小事,也决非可以长期悬置而求苟安“绩优”的不急之务。除开高考“加分”的诱惑之外,《萌芽》杂志和“新概念”竞赛所以吸引眼球,正如上引报道所言,是因为它提供一个“有一定规模有一定保障”、“比较公正权威”的才华展示“舞台”,比起诸如诗歌“民刊”、“网络文学”这样的“野路子”“新民间文学”竞技场,更为“正式”和合乎“社会主流价值”。简言之,因为在《萌芽》和“新概念”的背后,是“上海市作家协会”和“官方”。在“作协”和现行文学体制倍受掊击的当下环境中,“体制内”的《萌芽》靠“新概念”吸引了庞大的文学青少年群体,于“官”,这是它的骄傲;于“民”,这是它的荣耀。游走两间,弥合“青年亚文化”和“社会主流价值”的裂隙,胜任为一个混乱的文学时代提示方向、养成后备力量的“历史使命”,本该是《萌芽》和“新概念”不遑多让的责任和担当。  所以,相对于在出“新”方面遭遇的困局,“新概念”需要面对的更大的难题,其实是在“概念”上的澄清。前面说到,我的阅卷印象与从媒体得来的“新概念”赛事“前景不妙”的印象颇有出入,我想,这个出入也许正出于“概念”的晦暗不明。媒体忧虑“新概念”“陷怪圈”、“模式化”、“为赋新词强说愁”、“扮酷”等等,着眼的是得奖作品的渐行一律,“新概念”成了可以批量产出、流水作业的“老概念”。这些现象是否确实存在,由于我没有系统研读过历届获奖作品,不敢曰必,但想,如果确实存在的话,应该与赛事本身的选拔标准有关。任何一项竞赛的得奖作品,都会成为赛事本身的奖励“样稿”和“标高”,被后来者悉心揣摩乃是题中之义。如果“新概念”的“概念”只能从它过去选拔出来的优胜者的作品和现有后续表现中体现出来的话,那么其前景大概的确是堪忧的。在“价值失范”的当下文学环境中,“新概念”养成的“少年写手”似乎还没有成长到可以为时代文学树立轨范的地步,而基本上还处在自身文学生涯的学徒期,正是需要而且渴盼得到来自引导者的指点和提携的时候,“新概念”和《萌芽》不去扮演这样的引导者,反而被他们在“文学市场”上的成就引导着,年复一年地沉浸在“捷报频传”的喜悦中裹足不前,“事情不是很搞笑吗?”由此,媒体的“叹息”和“唱衰”自然不无道理。另一方面,我从应征稿件中看到和感受到的少年选手们强烈的表达欲、高昂的参与热情(好几位选手同时填报多份参赛表,寄来多篇稿件,而参赛表格附印在杂志上,“复印无效”)、活泼的思考、新鲜的感受、认真的文字推敲、以及对于应征稿件被认真阅读、评审和指点的热切期待等,凡此种种,其间所体现出的勃勃生气,都使我深受感染,体会到“文字事业”的强大感召力,和这个时代的文学后备力量所具备的巨大创造潜能。两种均非空穴来风的印象并存并置,其间的交集是即使止步于现有格局和模式,由于绑定高考的行销策略,只要高考存在,“新概念”和《萌芽》就不愁难乎为继,并仍可望以“加分”诱饵和“眼球经济”稳步扩张,只是这样的行销“概念”,在这样的“乱搞乱发财”的时代实在称不上有何“新”意而已,其对怀揣纯真的文学梦想的“任晓雯”们的利用和伤害,也将年复一年地持续下去。《萌芽》网站上40余万“注册会员”、近800万“帖子”中相当数量的述说和数落“新概念”和《萌芽》的不是的言论,决非因为其存身于“虚拟”状态就可以忽略不计的。我仅仅浏览过其中被收在“精华区”的极少部分,就已经深为这些言论所体现出的真诚和识见所动。一位ID为“毛诗俊”的发言者发表了题为《新概念,你的概念在哪里——读者致赵长天先生的一封信》的言论,态度激烈地写道:“新概念的转折点是少年作家;新概念的标杆是韩寒;新概念的招牌是特招;新概念最成功是炒作;新概念最引人关注的地方是不是杂志社而是其背后的大学招生办。”想到这样的“积怨甚深”的发言者,可能就是我会在阅卷现场批出一个3.5或4分(5分制)的参赛者,心下不免怵然而惊,感情复杂。  新概念,你的概念在哪里?这是曾经的参赛者的呼声,也是我的疑问。这个呼声和疑问所以值得一提,是因为“新概念”和《萌芽》在当下文学环境中“能人所不能”,创下了“文学的社会影响力衰落”的时代里的影响力“奇迹”,更因为这一“奇迹”并非写在水上和风中的字,而是一笔一划刻印在这个时代的少年的文学心灵的隐秘角落,会随着少年的成长增长它的年轮,这些笔画刻好了,可望许给时代文学一个未来;刻坏了,——可是我们怎么能容许它被刻坏呢?  2005-2-1

精彩短评 (总计48条)

  •     我是有多无聊。。。这本书,貌似被我扔了?高中时候看的津津有味,现在就看一帮学生为赋新词强说愁。不过,真正有故事的,从文字看起来都是家庭环境不安定的。唉。
  •     窝自己那届盒盒盒。。。私以为最烂><
  •     一直很喜欢新概念的文集,每一篇文章都是我学习的对象,不断吸收词汇和写作方法,这是我学习作文最好的渠道了。
    特别喜欢这一届的新概念,在图书馆见到过,于是就想贪婪地据为己有。真的很不错!里面的文章,有的很富有哲理,有的文采飞扬,每一篇,每一行,甚至是每一个句子,都震荡着我的心灵,实在是爱不释手!
  •     当时的我觉得一切是那么遥远
  •     反复翻阅,反复推敲琢磨
  •     还OK吧
  •     高一时的最爱
  •     其实这本里面的作者有很多优秀的 偏好写音乐的那几位
  •     订单号: 8484047299 ,在此货件的包裹里缺少A卷, 请尽快补寄。
  •     自己的文章在里面 支持一下
  •     买到这一本为止。没有特别的作者和文章,新概念开始走下坡路就是从这届开始的。
  •     马马虎虎
  •     这两本没有第四届的新作读的认真,因为上高中了……
  •     ……高二时某个书箱里“偷”来的……
  •     高中自习时
  •     同龄人的文章
  •     莫名其妙矫揉造作的文章太多了
  •     还可以!没有不好的地方!
  •     里面有一篇关于紫姬的文写的很不错啊,喜欢那篇。
  •     不错,给学生买的。
  •     在哈尔滨买的。
  •     有关梦想的青春
  •     没意思
  •     感觉总体没第六届的好不喜欢这样按内容分类
  •     写得 都蛮好.
  •     新概念发展到这个时候,风格已经被固定了,而由一群高中生们无病呻吟地阐述人生哲理,讲诉青春阵痛总是件比较可笑的事儿....
  •     第一次接触新概念
  •     书的内容很好,很有时代感,字里行间跳跃着青春的音符,让人充满活力,倍感年轻。唯一的遗憾是书在库房里保存得不是很好,有点旧,且封面有点脏,希望改进。
  •     10年
  •     我喜欢这个金黄色的封面。初中毕业的那年暑假,就在看新概念和水浒传。书柜中摆满了整整一列的新概念获奖作品,从第五届到第十届,承载了初高中六年的回忆。
  •     越来越差劲。一届不如一届。
  •     最后一次买新概念
  •     初中文字记忆,散文多无印象:记得有一篇文章写萧何月下追韩信,我彷佛能感到月光与历史的清冷;还有一篇文章写到了黑格尔,触碰到另一个空间的边际。
  •     本是想当当客服把B卷发过来就是,结果是要退换货,帮朋友买的,朋友嫌麻烦就算了,希望当当以后尽不要再错发和少发货,退换货很不方便!
  •     有几篇还行。
  •     中考前读过,印象很深
  •     不错反正我是挺喜欢的
  •     感觉不如第六届
  •     恩 很好
  •     到此为止,结束了。
  •     这本就更邪乎了,2年后才收到样刊……而且还把我家的邮箱给塞住了,害我拿不出它底下的所有邮件和新蕾的样刊……
  •     想要其他系列的书。这本很不错
    ~
  •     曾经最美好的记忆都在这里
  •     最初的清新,还有郁伤
  •     熟悉的小黄书啊啊啊啊啊我真搞不懂我咋会借给了六年级邻班同学!!!而且有借无还 我是不是被腹黑小朋友给坑了?
  •     书是寄来了,但只有B卷,虽然书不错,但总不能少发一本吧,请问当当网有关人员,这是真么回事,请尽快补全A卷
  •     小时候的楷模
  •     高一看的,记得那时候读书笔记还老抄里面的来着,里面有几个人的文章还是灰常灰常喜欢的。。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