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生琐忆》书评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3年12月
ISBN:9787020043392
作者:莫砺锋
页数:353页

《浮生琐忆》由安徽文艺出版社再版了!!2012年

南京大学莫砺锋教授的回忆散文集《浮生琐忆》刚刚由安徽文艺出版社再版(原版为2003年人民文学出版社版)了,我得以怀着敬意阅读这本书。之前就听大学一个女同学说过,读这本书,读着读着就很想哭。于是我很想赶快一读,拿到书以后,原以为我一整天可以读完的,我却粗读了一天又细读了一天。我沉浸在书里面那种回忆里,放佛一位长者用平静却不失幽默的语调对我诉说曾经的往事。这本书说是散文集,其实应该是相互联系的短文,就像章回小说的每一个章节,作者娓娓道来,是一个经历过磨难而已经看淡磨难的前辈一天讲一个故事,一天说一点往事。感慨每天都有,回味亦每天都有。不知怎么我总想起“辛苦遭逢起一经”这句诗,作者是一个令人景仰的儒者,而在那样一个风雨如晦的年代,何止是辛苦遭逢!然而,作者的笔调是平淡的,带有洒脱的智慧。然而那个年代的种种荒谬,却更深地印在我的脑海。常感慨文字中作者和蔼的父亲和他宽松的成长环境。然而这样一个好父亲,却在文革中“自寻短见”了。作者的文字依然感受着儿童时候的快乐,平淡的生活中,一家人的浓浓的亲情。喜欢那个“西瓜香瓜”的游戏,快乐是儿童的天性,包括抓苍蝇除四害的事也变成了一种快乐的儿童间的记忆。然而,读起来,却更多的是让人瞠目的又似乎是再平常不过的小事。作者只是想回到他当年的记忆中,而并不想对那些记忆做出评判。琼溪镇小学大炼钢铁的情形,让我想起了电影《活着》里相同的一幕。然而敲锣打鼓报喜的铁疙瘩,最终静静地躺在校史展览馆里。还有“营养饼”、“长在甜水里”几篇文字,还有诸多的人物,善恶在作者的笔下,都是一种人性的剖析,即使是欲图置其家人于死地而后快的人,也没有仇恨狭隘的一丝词语。而不知下落的“老右”老师、熊医生;没有活到分田到户的老农大阿二、那些说“东家对我们挺好的”的阶级觉悟太低的农民……更多的,却是作者体会的人性的闪光。而作者本人的辛苦经历,像是融化成水,不知不觉地在这中间展开着。作者笔下那个借给作者蚊帐的校长,作者的感激在那个狂悖的年代油然上升为一种坚持和执着,虽然只是在作者的内心,但依然让我们感动。作者在文革中、下乡中的种种经历,读之更令人感慨。印象最深的是广场上集中焚烧“封资修”的书籍,还有“彻底揭穿反革命两面派苏轼的嘴脸”的标语、郭庄的骗局、作者吃红烧肉的“负罪感”、还有知青里那封大概是世界上最简短的“情书”……对那个歪曲着存在的世界,对那些类似于此的情景,一个让人尊敬的人,正是作者这种坚定而执着、却始终温文、坦然。诚然,那个年代,真正平凡,便是伟大。十分推荐大家读读这本书。而我,是打算要带回家,让我父母都读一读的。他们也是那个年代过来的人,我也想听他们给我讲他们的故事。原文见本人博客http://tcthome.blog.163.com/blog/static/29773957201212761135845/

大学时很喜欢的一本书

偶然在百家讲坛看到莫教授讲唐诗,忽然觉得这个名字很熟悉,然后想起了曾在大学图书馆里借过这本书,印象很深刻。惭愧的是,本人才疏学浅,只是从书中知道莫教授是中国第一个文学博士,看了电视才知道莫教授是专门研究古典诗词的。大学时很喜欢的这本书。我最喜欢这种随笔性质的散文,用平淡的语言回忆往事,生命的流淌,生活的感悟都浸在这淡淡的文字中。他们这一辈经历的曲折太多了,求学太不易了,年轻人在那个动荡的年代很容易迷失方向,碌碌无为,好在易教授用那种对知识的渴求坚持了下来,很不容易。看看他们老一辈的这种散文,常为生命的坚韧感动。现在很多青春写手写东西有事没事就拿迷茫、郁闷说事,但是好好想想我们这一辈又有几个经历过上一辈真正压抑的青春的痛苦。看着他们的书,看看不一样的青春,会真的觉得很多所谓现在流行的文字里苦痛过于无病呻吟了。真正的痛苦往往会让人隐忍,正如辛弃疾的词中的赋新词强说愁少年在真正识尽愁滋味后,也只会淡淡的说“天凉好个秋。”在这一点上,我们要经历的还有太多。

无心插柳柳成荫——莫砺锋教授访谈录

无心插柳柳成荫——莫砺锋教授访谈录陈:莫老师,非常高兴见到您!您是学术界公认的唐宋文学研究专家,这几年出版了一系列的著作,如《古典诗学的文化关照》、《莫砺锋诗话》、《杜甫诗歌讲演录》、《唐宋诗歌论集》等,同时您最近又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相继开设“杜甫的文化意义”、“诗歌唐朝”系列讲座,社会影响极大。大家都很想知道,您当初是如何喜欢上中国古代文学,并决定选择把唐宋文学作为自己的终身研究方向的? 莫:说来话长,我们这代人,和现在的年轻人经历不太一样,我们中学毕业时,文革发生了。其实我原来在中学时,并不准备报考文科。我毕业于苏州中学(当时叫苏高中,因为只有高中部),那所学校的风气极端重理轻文,考文科的同学很少。记得当时我班里只有两个同学报考文科,其余四十多个同学,包括女同学,都报考了理科。我物理和数学比语文还好,所以第一志愿是报考清华大学的数学力学系,但是父亲一定要我考一个工科的院系,因此填志愿时第一志愿想填清华的电机系,第二志愿才填自己喜欢的数学力学系。志愿刚填好草表,文革就开始了,高考被废除了,也就谈不上上大学了。好在当时的高中是文理科不分班的,而且苏州中学的语文老师教得相当好,老师鼓励大家读课外书。高中时,我就已经读了很多跟高考没什么关系的课外书。虽然是一个理工科考生,但我当时已读过两套文学史,一套是中国社科学院编的,另一套是游国恩他们编的。那时我只是对古代文学比较感兴趣,没有想到以后研究古代文学竟然会成为我的职业(笑)。我人生转变的契机就是文革中的下放。我从1968年下乡插队,直到78年离开,整整十年。下去的头一两年,我还不死心,带了一些数学书看,但是两年过去,发现在农村自学数学基本不可能,因为数学不懂的话就是不懂,既没有地方请教,也没有人指导,碰到一个坎就过不去了。所以自学了一两年后,我就彻底放弃了原来对数理化的爱好,逐渐调整为只读文科书籍了。但那时读书基本不抱什么功利目的。我家庭出身不好,父亲曾是国民党的军人,虽然到了70年左右,大学开始招收工农兵大学生,但是像我这样出身的人,绝不可能去上大学,我也不再做上大学的梦了。像我这种出身的人,不能进大学,也不能当工人,更不可能当兵,这些离开农村的道路都行不通。很多人告诉我,你就一辈子死心踏地当农民吧。但是我比较喜欢读书,因为一天到晚“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很单调无聊,很苦闷,所以总想弄点书来读读。那时不像现在,你想读什么书就能读到什么书,那时农村连报纸都没有,所以你不可能制定什么计划,只能偶然弄到什么书就读什么书。书实在是太少了,有时只能翻来覆去地看同一本书。在农村的十年时间,我读的书少得可怜,但是也有个好处,凡是读过的书,基本上都读熟了。我记得读过曾国藩编的《经史百家杂钞》,一本太平天国的史料集,还读过苏联科学院编的《欧洲哲学史》,还有一本《气象学教程》。有一次接连几个月没能借到书,只有这本书,所以我就看了几个月的《气象学教程》,现在还记得一些观云识天气的谚语,比如“天上鲤鱼斑,明日晒谷不用翻”之类(大笑)。那时我既不可能有自己研究的方向,也不可能有什么系统的学习计划,反正到手什么书,就读什么书。前五六年,就这样杂乱无章地读了一些书。现在回想起来,当时读的与古代文学相关的书籍,大致有王力的《古代汉语》,刘大杰的《中国文学发展史》,胡云翼的《宋词选》,以及《唐诗三百首》等。我看的书特别少,所以也就看得特别细,反反复复看,凡是可以背诵的地方,基本都看到能背诵了。郭化若注释的《孙子兵法》、《唐诗三百首》、《古文观止》等,基本都能全文背出。我之所以今天从事古代文学研究,跟那个时候打下的背诵基础应该有点关系吧。套句俗话,可说是“无心插柳柳成荫”。当然,虽然曾经是一个想报考理工科的学生,但我原来就比较喜欢古代文学的。农闲的时候,我还无师自通地基本掌握了诗词格律,虽然写得不好,但是格律基本搞懂了。因为农闲时有的是时间,很多知青下棋打牌,玩得昏天黑地。但我一直迷恋于读书。农村十年中的后四年时间,我主要是学习英语,虽然那时学英语是有风险的,我只好偷偷摸摸看英语书。主要的原因,是没有书看了。五六年来,书的来源基本枯竭了,手头的书都看烂了,而英语书看得很慢,很经看。我从同学的亲戚那里借到一本非常厚的世界著名短篇小说选,是英文本的,感到很高兴,因为很多单词不认识,可以看很长时间了。许国璋等人编的六册《英语》课本,我曾经全文抄录过。如果要我跟现在的中学生谈谈经验,我想说:你生活的时代和环境,往往改变着你,命运的威力好像是令你无法抗拒的,自己看上去无能为力,但是你也不要绝望,要为时代的转变和机遇的到来做好准备。比如我当初努力学习英语,后来恢复高考,我就考上了安徽大学的英语系。虽然我没有读过中文系,但是第二年考南大的研究生,我英语考考了96分,古代汉语考了98分。一是因为中学基础打得好,苏州中学的老师上课讲得非常透彻,二是我在课外自学了很多书,比如王力的《古代汉语》等。南大的古代汉语考试,不是把文言文翻译成白话文,而是把白话文翻译成文言文,很多题目就是我曾背诵过的古文,自然不成问题。还有一点,就是艰苦的生活是对你的磨练,也是一种机遇,它可以磨炼出坚韧的意志。我还想对中学生朋友说:第一,尽管很多学理科的同学觉得语文没什么用,但是你必须学好语文。我非常赞成复旦大学老校长苏步青的意见,他认为高考应该先考一门语文,然后看分数,如果语文不好,就不用考其它课程了。因为语文不好,就什么也学不好。语言文字是思维和表达的工具,语文不好的话 ,思维就不清晰,表达就不清楚。即使做数理化研究,思维不清晰、表达不清楚,肯定也是不行的。尽管语文是一个工具,但不管你将来从事什么工作,语文都是基础工具。第二,古代文学作品可以培养人的素质。很多中国古代的文学作品,表达的是古人对生活的态度,对真、善、美的追求,表达了一种美好的人生理念。优秀的古代文学的作品,不仅给你审美的享受,更能陶冶你的情操,培养你的素质。所以抽出点时间,看看古代文学作品,也是很有意义的。陈:在您的成长过程中,经历了很多艰辛,在那些艰苦的岁月中,哪些中国传统文化和文学的精髓对你起到了支持作用?莫:我在农村的时候,虽然当时官方的论调是号召知识青年扎根农村一辈子。但是,你总要考虑自己的前途,难道自己的一辈子就这样度过吗?所以我总觉得生活非常单调,很苦闷。我读古代文学作品,主要是想寻求一种心灵的安慰。古代的文人,也往往遭受到时代的不公正待遇。读他们的诗歌,你会有一种似曾相识、同病相怜的感觉,看看他们是如何度过人生中艰难困苦的阶段的,也可以受到启发。另外,古人文学作品中凸现出那种面对艰难困苦的洒脱和尊严,虽然你不可能达到他那样的思想境界,但是这样的文字依然会深深地感动你。你可以从中欣赏古人对待生活的态度,比如像陶渊明在艰难中保持自己的品格和尊严,这种精神,对后人是一种激励。我读古人作品的时候,就像孟子所说的“尚友”古人,你会觉得古人并不那么遥远,你并不孤独,古人也是和你有一样的遭遇,也有一样的想法。我特别记得李后主的词,“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那时候我下放在江南,春寒料峭的时节,夜雨潇潇,我独自在茅屋底下打发长夜,深切感受到后主词的境界。虽然他是一个亡国之君,但是这种情感体验,却是和普通人相通的。王国维说后主“俨有释迦、基督担荷人类罪恶之意”,他具有一种普泛化的同情心。从古人诗词中,你可以领悟到他们对待人生的态度,那种从容淡定的心态,会令你面对没有办法改变的境况时,意志坚定,不太焦躁。十年下放,我基本能坦然面对困境,我想这和我经常读古代作品也有一定的关系。陈:现在很多人心态比较浮躁,读一些古代文学作品,是不是有助于他们保持心态的平和?莫:现在的人和我们当年不一样,政治上不再经历我们当年的苦难,生活条件也大大改善,但是面对的诱惑也多,往往容易迷失方向。晋人说“名教中自有乐地”,其实古典作品所构筑的艺术境界中也是“自有乐地”。你如果有空读一些古代文学作品,就能够让你从中寻找到一种平和、从容的意境,也能够获得审美和思维的乐趣。当然,古代作品中不是一味的平和、从容,也充满着金刚怒目式的批判精神,那是可以激励我们努力奋斗的。陈:您在南京大学教授唐宋文学多年,我上过您的“杜甫研究专题”课程,课堂里人满为患。每次您总是谈笑风生,大家听得津津有味。据听过程千帆先生上课的人说,您颇有当年先生之风。您能给广大中学教师谈谈如何上好语文课,尤其是古代文学作品课的经验吗?莫:大学的课程可能与中学课程不太一样,中学的课程更规范一点。我想,我是不敢去教中学语文的(笑),中学老师的课上得非常严格、规范。还记得在苏州中学,教我们语文的老师上课给出的每个结论都如斩钉截铁一般,让同学们没有任何疑问,这个我就难以做到了(笑)。但是我觉得有一点是相同的,如果一门课程是一种生硬的灌输,那就无法吸引学生了。还记得当年程千帆先生给我们开课,正规的学生只有我们三个,但是旁听的人却有四五十个之多(笑),其中还有很多南大的中青年教师。程千帆先生特别善于引导学生,一步一步地引导我们深入思考、讨论。他不是填鸭式的教学,而是不断提出一个个的问题,然后教我们应该怎么思考。他不是按部就班地读稿子讲授,而是带着问题来讨论,在问题探索中前进,每节课程其实都是围绕一些问题展开。现在我和教研室的同仁集体编写的《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导引》,其实也是沿着程千帆老师当年的路子来的。当年苏州中学一个物理老师曾给我留下深刻印象,他也是带着学生一起思索,一起解决问题。带着问题的学习,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才学得兴味盎然,单方面的灌输是不能取得良好效果的。陈:当前似乎有一股国学复兴的思潮,对于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之类节目风靡中国,以及不断普及国学,弘扬传统文化的行为,您作为一个多次踏上“百家讲坛”的学者,对此有什么看法? 莫:我觉得提倡国学复兴和反对国学复兴的人,其实都把这个问题看得太严重了,原因在于媒体把这个问题夸大了,所谓的国学热,只是在媒体炒作下的一种假象。其实根本说不上有什么国学复兴的热潮,不信你去街上调查一下,很多人根本不关心什么国学复兴的问题。“百家讲坛”最近好像很热闹,有很多人观看,但是这是人民大众的一种正常的文化需求。厌倦了肥皂剧,人们希望看到一些稍有知识含量的讲座。现在“百家讲坛”之类的节目流行之后,很多人忧虑起来:是不是有人抛弃“五四”精神,宣扬封建传统文化了?其实在我看来,每个国家的文化传统都是不可割裂的,“五四”时候有人宣扬一刀割断与传统文化的联系,是过激了。放眼世界,每个国家都非常重视继承和发扬本民族的文化传统,这是一个民族之根。传统文化不可能一无是处,既有精华又有糟粕,这就需要我们放出眼光,进行有选择的吸收、继承和发扬。当然,即使是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也必须要经历一个现代性的转换,不能原封不动。我们不能守旧,最好能把它们有机地融入现代生活中。学习国学,你不一定非要办专门的国学班,好像只有到了那里才能学到国学一样。应该把国学教育融入到素质教育、公民教育体系中,让所有人都能学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我曾经去哈佛大学访问,它有一个系,叫做古典系,专门研究古希腊、古罗马的文化和文学。像我们这样大的国家,用一部分的人力物力来研究传统文化和文学,拥有一定规模的研究力量,这根本不能称作“热”。陈:我看过您的《浮生琐忆》、《莫砺锋诗话》等书,感受到您与父母亲人的深情,尤其是对您的父亲莫兰薰老先生,您充满了对他的怀念,这些是不是推动您在学术上不断进取的主要动力呢?莫:应该是有一点。我从小家里很贫困,父母生的子女又多,整天都在为柴米油盐而发愁。在这样的家庭里成长,我很早就具有一种责任感,在中学里学习就非常认真,成绩优秀。我当时的最大的愿望就是要对得起父母。父母把我送去读附近最好的高中,而像我这样的家庭,其实是应该初中一毕业就去读中专技校,早日出来工作,减轻家庭负担的。但我父亲觉得我的成绩比较突出,就全力培养我,表示砸锅卖铁也要送我上高中,上大学。我没有封建的光宗耀祖的思想,只是有一种朴素的念头,觉得要是学习不好,就对不起父母的厚望。后来去插队下乡,当然也就没有机会上大学,来报答父母的厚望。文革中父亲因为历史问题(在抗日战争时期加入国民党军队)遭到了很多不公正的待遇,被送去劳动改造,但我并没有因此疏远和父亲的关系。记得公社里有人曾经告诉我,现在政策有所松动,即使是出身不好的人,也有机会推荐上大学,关键是要彻底和家庭中的阶级敌人划清界线,并让我主动揭发父亲的所谓“罪行”。但是我觉得与其这样,还不如不上这个大学。当时的县教育局有一次想调我去做中学的数学代课教师,但是公社反映我这个人至今不和父亲划清关系,思想有问题,所以我没有当上代课教师,但我从来没有为此后悔过。我认为这是一个人的道德底线,我不能为了某种实际的利益,就抛弃父母亲情,做违背人性的事情。我父亲七十年代中期就去世了,他没有看到我考进大学,更没有看到我当上大学老师,这是我一生中最大的遗憾。父母对我最大的教诲,我想就是他们始终脚踏实地、辛勤地劳动,善良诚实地待人。虽然我现在从事的工作的性质和他们不太一样,但我从不追求很高的物质享受,作为一个普通的教师,踏踏实实做好自己的工作,能对得起自己的一份工资就可以了。父亲给我取名“莫砺锋”,意思是不要砥砺锋芒,做人不要有锋芒,还希望我不要出类拔萃,这和当时的险恶政治环境有关。有人认为我名字的含义是“宝剑锋从磨砺出”,他们的理解恰恰弄反了,我的姓名中有一个表示否定的“莫”字嘛。我觉得作为一个大学教师,不应该一心追求名誉、地位,也不应该把主要精力用于所谓的“科研”,更不该单纯追求发表论著的数量,而要兢兢业业教好书。教书育人是教师的第一天职,而学术研究则是第二位的要求。我对教师做科研的意义是这样理解的:要教好书,你就必须亲自做点研究,必须关注学术界的最新动态。因为每年都开同样的课,你如果没有新的东西补充进去,你的课就没有活力,就无法吸引学生的兴趣,更无法引导学生进入学术的领域。陈:短短不到一个小时,听完您蕴含丰富人生经验的谈话,令我受益匪浅。用您自己的一句话,您走上研究古代文学的道路的经历真是“无心插柳柳成荫”了。非常感谢您能在百忙中接受我的采访。访谈时间:2008年3月21日上午9:10~10:00访谈地点:南京大学文科楼六楼活水轩莫砺锋教授简介莫砺锋,男,1949年生于江苏省无锡市。1968年高中毕业下乡插队,在江苏、安徽农村务农、做临时工。1978年考入安徽大学外文系英文专业,次年考取南京大学中文系研究生,师从程千帆教授攻读中国古代文学。1984年获文学博士学位,为大陆首位文学博士获得者。现任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南京大学中国诗学研究中心主任,并任河南大学、郑州大学、安徽大学等兼职教授,江苏省政协常委。学术兼职有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教育部人文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教育部中文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韵文学会理事、中国唐代文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宋代文学学会副会长、中国杜甫研究会副会长、中国陆游研究会会长等。其学术著作有《江西诗派研究》、《杜甫评传》、《朱熹文学研究》、《古典诗学的文化观照》、《杜甫诗歌讲演录》、《唐宋诗歌论集》等。近年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开设“杜甫的文化意义”、“诗歌唐朝”等系列讲座,是我国著名的古代文学研究专家。

这是老莫的自传

里面有些观念还是很苛刻的,而且对很多还健在的南京大学的老先生也有褒有贬,读着倒也有趣,而且作为一个学者的自传,还成为了日本京都大学的现代汉语阅读教材

谢谢莫砺锋老师

其实,每一个80年代成长起来的人都该读读此书。莫先生详尽的讲述了其父(前国民党军官,来自河南),其母(姆妈,无锡人)还有三个兄弟姐妹的成长往事。从一个普通水乡居民家庭的视角,给大家描绘了新中国成长的艰难过程。当然,还有自己的经历。


 浮生琐忆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