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野之狼

出版社:志文出版社
出版日期:1993-02-17
ISBN:9789575451028
作者:赫塞,Hermann Hesse

作者简介

一九四六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德國大文豪:赫塞,以令人心神震憾的筆法,深刻地描述一個人如何冒著生命全面崩潰的危險,經歷種種生命過程中的外在磨折,開始他內在心靈的追尋,而去掌握住那種難以捉摸的人類存在意義的故事。書中主人翁赫勒反抗這個使人越陷越深、逐漸戕害人類精神與靈魂的世界,他企圖揭發這個時代的缺憾與病態。本質上,這是一次地獄之旅,一次時而恐怖、時而勇猛的生命之旅;通過了渾噩的洪荒之境,他立定決心遍歷煉獄,與混沌交戰,而且擔當一切罪孽,這就是本書主旨。在追尋的過程中,赫勒歷經一個似夢、似幻、似真的詭異奇境,他經歷了無數虛幻的世界魔幻的劇場,最後終於肯定:在這外在世界的表象之內,其實隱藏著無限的莊嚴、不朽與神聖;超越一切外在事物的野性與混亂,便是一個超然而永恆的世界。


 荒野之狼下载



发布书评

 
 


精彩短评 (总计33条)

  •       这么多年,赵登荣的版本还是让很多人喜欢,不过也没人翻译过另外的版本。哈勒在这里简直就是一个精神分裂的黑塞。在德国本土文化和美国大众文化的夹击下,精神上的哈勒追求一些不朽的东西,追求德国在20世纪前的古典主义浪漫主义。而肉体上,他也要住在现代化的房子里,享受现代化的音乐,也就是说他也是现代化的既得利益者,无奈现代化的进程中出现的问题让作者黑塞忧虑,哈勒就是一个黑塞的翻版。一战后德国的美国主义影响了一代人,让德国社会迅速进入现代化,并面临现代化带来的问题:人只是机器的一部分,不关注人,只关注利益,不读书,传统道德体系的崩溃。黑塞只是一个单纯的向往德国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时期的作者。我想,如果能回到古希腊时期,有着莫扎特的陪伴,他会更加安心。(未完)
  •       我认为,赫尔曼 黑塞写荒原狼的内心,写得好。
      
      具有启示性。
      
      但是,我不认为,这是本出色的小说。
      
      作者 “ 人性与狼性 ” 的洞见,十分深刻。
      
      然而,不足以撬动整部小说。
      
      小说的末端,隐晦,甚至有点狭仄,不具备伟大作品的磅礴力量。
      
      写小了。
      
      这部书是值得一读的。
      
      若干段落闪着光芒。
      
      抛开作品,可以感知,作者的思想极为深沉。沉静。富于哲思。
      
      末端,描写初来的爱情,令人神往,写得好好。
      
      然而,黑塞写得,太直线了。
      
      即将来得,已有预知。作品会显得薄。
      
      那种隐喻,那种隐喻,那样使不够劲。
      
      故事太弱了。
      
      那些人物,像一个一个暗号,设计的暗号,有意铺陈下去,后面乱乱的。
      
      整部书,恩,巨大思想的洞见与轻巧的人物安排,失衡。
      
      
      
      
      
      
      
      
  •       
       很早就听说过这部作品。到图书馆借来许久,一直放在床头沉睡。接近还书时,我才拿来看。那时,我就恨为什么不早点看。我囫囵吞枣。又颤颤抖抖地看着这每一个字,感觉是为我而写。这样说,有点自夸了。可,书中所讨论的,都是我经历或即将经历;我知道,我想要知道的。
      
      
       黑塞,第一次是在书本上《获得教养的途径》中认识他的。我一直记得他,这个沉思的人。荒原狼是他中期的作品,极度的思考和记录。背景是作者在中年时候,因为反战而受到了孤立。妻子精神分裂,父亲又去世。
      
      
       而我,看到的是一个灵魂如何一步步地剖析自己、发现未知的自己。然后恶狠狠地揭露自己。他厌恶那庸俗的小市民的心态,从不把自己排外。黑塞就是哈勒尔,哈勒尔就是黑塞。我认识到,哈勒尔是一位受苦的天才,按尼采的某些说法,他磨练造就了受苦的天才能力,能够没完没了的忍受可怕的痛苦。我也认识到,他悲观的基础不是鄙视世界,而是鄙视自己,因为在他无情鞭挞、尖锐批评各种机构、各式人物时,从不把自己排除在外,他的箭头总是首先对准自己,他憎恨和否定的第一个人就是自己……
      
      
       他是多么清醒,正直。他不喜爱一切不正直的,就好像公共知识分子。他总是用笔去鞭挞,像鲁迅。当他的笔是敏锐的,鲁迅的笔是冷峻的。他就这样在那样一个热爱战争的德国,反对战争。这样,必定是艰辛的。
      
      
       他和我们一样。在这个世界活着,纷纷扰扰。面对的是什么,是物质生活。他需要食物,需要娱乐,需要朋友。但他必须先战胜自己,摸清自己心里的谜底。不然,连正常的生活也不愿意过了,因为那将是一种折磨。这对于常人是一种苦难,对于敏感的他,更是酷刑。但他不能妥协。白天他坐在图书馆里,晚上他在酒馆消磨时光,或者躺在租来的沙发上,在窗户后面倾听着世界和他人怎样生活;他知道自己孓然一身,不属于这个世界,但是他不会自杀,因为他残留的一点信仰告诉他,他必须把这种苦难,心中邪恶的苦难,忍受到生命终结,他只能受苦而死。
      
      
       苦难是什么?只是皮肉之苦那么简单吗?在我看来,所有没有原因的痛苦即是苦难。它摧残的是希望,希望是什么?希望正是活下去的力量。然而,苦难是荒诞的。他让敏感的人陷入极度的思索,让平常人开始思索生命的意义。黑塞就是如此。正如对待一切痛苦一样,怀想的是关于自己和世界。到底世界是怎么样的?那些桌子、椅子、和居住的就是世界吗?不,这个世界是一个一个圈子构成的。每个圈子都在秘密行动,他们从不理会其他圈子。战争的大圈子,怎能容得下黑塞这个小圈子。多么痛苦!
      
       他必须活着,挺着。为着残存的信仰,当他明白这信仰不会欺骗他时。
      
       他在怀疑,在矛盾,在纠结。到底是我错了,还是世界错了。还是我们都错了。他在发问,正如屈原的《九问》,正如约伯向上帝的发问,甚至咒诅自己出生那日,正如史铁生在地坛公园里的疑问。这是关于生存还是毁灭的问题。他希望,他也寻找。他知道自己软弱不堪,也知道自己粗野暴躁。他在流浪,无家可回。不是德国,也不是外国。
      
       这是大脑里的抽搐。也是个体的发问,但那枯燥的生活一直在继续。他起床、刷牙。吃饭、喝水。日子像流水一样过去了,他看书,与朋友交往。多么平静!但这只是表面,走着街道上,是淅淅沥沥的他们。他们早就习惯了一切,不再发问。即使不是正义的事情。就是这样,只有你一个人在问。他问孤独和自由。问痛苦和幸福。
      
      
       因为他确实是孤独的。他开始怀疑,即使因为他得到了自由,也要害怕。他害怕他的自由造成了孤独,也造成了死亡。开始,这是他的梦想和幸福,后来变成了他痛苦的命运,追求权力的人会于权力,追求金钱的人毁于金钱,低声下气的人毁于卑躬屈膝,追求享乐的人毁于行乐。正是同样的道理,荒原狼毁于我行我素。他达到了目的,他越来越随心所欲,没有人能给他发号施令,,他不用看别人的眼色行事,他的一言一行都由他自己自由决定。因为每个一直坚强的人都能得到他真正的内心冲动驱使他追求的东西。哈里得到了他的自由,但是他突然发现,他的自由就是死亡,他现在非常孤独。
      
      
       他开始讨论死亡。死亡是他的解脱吗?他剖析自杀者,当他明白自杀者的动机,和自杀者的想法。他就释然了。
      
       这样的生活,他要数算。那些和他不一样的人。他们是如此如此。他们的态度、行为和蹩脚的生活技巧。对于黑塞来说,他不能忍受那种低下的小市民生活,不是物质。而是精神上。他不愿意不勇敢,他不想要软弱。像小市民一样计较得失,愿意被统治。当他把这些原因归结为这个社会时,他就选择了离开这个世界。过着出世的生活,我相信黑塞是愿意当隐士的。只是在没有完全决定之前,他不能够眼睁睁地看着战争鼓吹者,一再做出残忍的决定。他要行知合一。但无论怎么样,他还是讨厌这种喧嚣的生活,战争。为了享乐、为了竞技。
      
       这个世界目的我不能苟同,在这个世界我没有一丝快乐,在这样的世界我怎能不做一只荒原狼,一个潦倒的隐士者!不管在剧院还是影院,我都呆不长,我几乎不能看报,也很少读现代书籍。我不能理解人们在拥挤不堪的火车和旅馆里,在顾客盈门、音乐嘈杂吵闹的咖啡馆里,在繁华城市的小酒馆小戏院里寻找的究竟是什么乐趣;我不能理解人们在国际博览会,在节日游行中,在为渴望受教育的人作的报告中,在大体育场上寻找的究竟是什么乐趣。千百万人正在为得到这些乐趣而奔走钻营,我也可以得到这种乐趣,但我不能理解它,不能和他们同乐。
      
       也许,此时。他有点消极避世了。世界让人浮躁,这的确是事实。不过,他却没有看到心的定向,才是真正的安宁。后来,我极度孤独,尽力克制自己,逐渐建立起新的、苦行的追求精神和美好的生活理想,生活又有了某种宁静和高度,我潜心进行抽象思维操练和十分有规则的打坐默想,经过若干辛酸痛楚的岁月,这样一种生活又崩溃了,突然失去它那崇高的意义;一种莫名的东西驱使我重新到处游荡,疲惫不堪地四处奔走,新的痛苦、新的罪责接踵而来。每次撕掉一层假面具之前,每当一个理想破灭之前,总感到这种可怕的空虚和平静,感到致命的窒息、寂寞、孤独,掉进空荡荒凉的无爱之狱、绝望之狱,现在我又一次不得不在这空荡荒凉的地狱中跋涉。
      
      
       不得不说,他是追求最纯粹的崇高。关于精神上,他喜爱那永恒里的欢乐,满足于世间的和平,祈求高尚,而绝不是庸俗。这样,连一点都不能妥协。那时,生活中的琐碎也来搅扰他了,让他不能安宁。他在绝望和下一刻希望里起起落落。这是多么矛盾的生活!就好像在经历火和冰的折磨,近似天堂和地狱的交替。
      
       这样,黑塞让自己在疑惑和痛苦中,尝到一些淡忘的方法。主人公选择了一个女人。他期望她带给她希望。他就承认那就是他遗忘的办法,即使是欺骗,即使不是真正的希望。他也把黑夜寄托与她。希望她驱除黑暗,因为他要活着。他想要活力,像少年一样。他希望不在庸俗,读诗,即使30岁,也要读歌德的诗。这,这个可恶的世界(在他看来)能带给他慰藉吗?显然不能!唯有那个梦中的女子,带着轻盈的步伐和迷人的歌声。这让我想起自己写的《后遗症》,主人公也是把那打碎琐碎生活的钥匙放在一个未知的女子身上。
      
       在我看来,这种希望一直是飘渺的。就好像海市蜃楼一样,因为,它带来的是毁灭、或者破坏,而不是一种升华。主人公在自己的想象中因嫉妒而杀死了一个男人。那个靠近他希望的男人。然而,这也是在他想象之中。而高尚的出路,就是拿莫扎特的音乐。但最后他听到莫扎特的冷笑,因为他还要继续经历生活中每一个形态。
      
       书中对小市民生活的痛恨,对崇高生命力的追求。其中一系列的心理描写和独白,对每个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人都是深深的共鸣。
      
      
  •     看你的头像里的女人我不喜欢
  •     这确实是个问题。也许可以反过来回答:当你坚信自己的看法是正解的时候,通常也是你最有可能产生误解的时候。
  •        小说《荒原狼》是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德国文学家赫尔曼·黑塞的代表作。它所讲述的是,作家哈里·哈勒尔自称荒原狼,认为自身同时具有人性和狼性,而人性和狼性互相冲突无法调和,内心陷于痛苦与绝望之中,因为反战言论和孤僻作风,与周围也格格不入,期望以自杀了解自己,却又恐惧着死亡。然而,他遇到了酒吧女郎赫尔米娜,对她深深臣服,赫尔米娜教他跳舞社交,让他获得肉欲快乐,并结识了音乐人帕勃罗。哈里虽然喜爱感官的幸福感,但仍然不愿满足。于是他踏入了魔剧院,一个专为狂人而设的臆想世界,在那里他看到了种种幻想,当看到赫尔米娜与帕勃罗亲近时,把赫尔米娜杀死了。最后,他在莫扎特的引导下对人生有了新的认识。
      
       赫尔曼·黑塞的中期作品(包括《荒原狼》)深受精神分析大师荣格的影响。他本人在少年时期多次意图自杀,在1916年妻子因精神病住院后也患上了神经衰弱症和抑郁症,向荣格的弟子朗昂求医,在1917年与荣格直接联系,两人保持了长久的书信往来。黑塞对荣格的分析心理学有极高的评价,受此影响,黑塞的小说着重剖析人物的精神世界,并且运用大量的象征隐喻,文字极富魔幻色彩,其中《德米安》和《荒原狼》两部自传式作品更是反映了黑塞自己的心理历程。
      
       《荒原狼》中所表现的,正是荣格理论中的核心概念——自性化。个性化是指人在真实生活中努力去认识和发展他∕她心灵与生俱来的潜能;安德鲁·塞缪斯在其《荣格心理分析评论词典》中说:“自性化过程是围绕以自性为人格核心的一种整合过程。换句话说,使一个人能够意识到他或她在哪些方面具有独特性,同时又是一个普普通通的男女。”《荒原狼》的男主人公哈里一开始正是处于一个极端病态的精神状态。他感到孤独,无法融入市民阶层,并把自己的痛苦归咎于自己不是一个普通的人,而是荒原狼。哈里,或者说黑塞的病态有其外因,一是反战言论受排斥,二是婚姻家庭的破裂。据小说中所说:“哈勒尔心灵上的疾病并不是个别人的怪病,而是时代本身的弊病”“哈勒尔就是那种正处于两种时代交替时期的人,他们失去了安全感,不再感到清白无辜,他们的命运就是怀疑人生,把人生是否还有意义这个问题作为个人的痛苦和劫数加以体验。”哈里的人格面具所扮演的角色是作家,依靠言论来寻求社会认同,然后由于身处在战争期间这个不理智的时代,哈里所认为理智的发言遭到了一致批评,因为无法获得社会认同,哈里的人格面具破裂,导致原本被压抑的“阴影”——也就是狼性成长到与人性相抗衡的地步,对哈里的人际交往和自我调控产生了阻碍,使得哈里产生了分裂感。
      
       小说的第一个转折点,是哈里获得一本《论荒原狼》的小册子,其中从一个比较客观的角度分析了荒原狼的特征和心理,并暗示了获得解脱的办法。书中把这本小册子比作“我的画像”:“画得非常冷静,非常客观,出自一位旁观者之手,居高临下从外部进行观察,画家对我知之更深,然而又远远不如我自己。”这本小册子在于,哈里确实能够加深对自己的了解,但仅仅靠文字并不能达到治疗的效果,真正的治疗还是要靠自性化。第二个转折点在于赫尔米娜的出场。赫尔米娜是哈里的阿尼玛原型,从她的名字赫尔米娜是赫尔曼的女性化就可以看出,赫尔米娜是如同哈里的镜子一般的存在。哈里原本习惯于禁欲清高的生活,然而赫尔米娜则放纵豁达,两者互补互济。赫尔米娜教哈里纵情声色,沉浸于音乐舞蹈与感官中,也就是自我逐渐认识到另一种潜在的可能性,去认同另一种生活方式。最后的高潮在魔剧院,魔剧院中的无数包厢门,对应的就是无数原型。在详细描写的几扇门中,“人物结构指导”提出了人物可以分解为许多或和谐或矛盾的形象,“猎取汽车”的场景对应哈里的战争观,尽管哈里鼓吹反战,在幻境中却肆意杀戮;“荒原狼训练者的奇迹”对应狼性和人性的冲突,即阴影原型;“所有的姑娘都是你的”和“怎样由爱杀人”对应着男女关系,即阿尼玛原型。哈里一方面对于交往过的女性怀有美好真挚的感情,另一方面却对爱情怀有深深的不信任感,因此将阿尼玛杀死,而他其实早就怀有这一愿望。这很有可能是因为黑塞的婚姻失败所导致,阴影的狼性以此为契机爆发。在之前的一个梦境中,哈里曾梦见一只蝎子爬到他腿上,他认为这蝎子与女性有关,而且后来蝎子变成了一条小腿,这可能就是隐喻他认为女性是危险可怕的。在幻境中将阿尼玛杀死并非是抹杀了这一原型,而是让哈里加深对自己的认识,他看到了各种矛盾的自我原型,在引导者即自性的化身——魔剧院主人帕勃罗和不朽者莫扎特——的提点下,开始正视自我,承认心灵的潜能,试图达到自性化。“你肯定得走一条更长更难、荆棘丛生的修身之道,你即便自杀也绝无好处。你不会缩小你的世界,不会简化你的灵魂,相反,你将把越来越多的世界,乃至整个世界装进你痛苦地扩大了的灵魂中,然后也许就此终止,永远安息。”
      
       《荒原狼》中并不是指出了一个真理,而是以精神分析和哲学的角度提出了可能通向真理的道路,那就是向内里深入探索,了解自我的尽可能多的潜力,由此贴近自性。黑塞与荣格的一大共同点在于,两人都对东方哲学颇具研究。自性化这一理论显然是受到了印度哲学与佛教的影响,主张人的超越与回归。它的最大价值,就在于为如今陷入精神困境的人们提供了一个自愈的方法。在如今物质资源丰富而精神追求依旧匮乏的时代,这样的理论还是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
      
       以上是本人《精神分析与文学》期末论文。
      
       《荒原狼》我看了三遍,第一遍在高中,完全没有看懂,只觉得不明觉厉。第二遍在大学,似乎有所领会。后来在觉得论文题目时一下子就想到了它,大概是我对魔剧院有什么不解情结。真正要理解黑塞主张的境界,估计还得通读几遍,再加上几年阅历吧。
      
       初读的时候总是把自己代入主人公,好像也能享有知识分子、少数派、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孤高和优越感,尤其是自杀者那一段简直想把黑塞引为知己。但看到后来倒觉得这书怎么矛盾重重,反复无常。最终无法从主人公身上寻找到认同感,大抵是因为这本书本身就是一个精神病人自救的心路历程。主旨也就四个字:有病,得治。
  •     @Bless
    当时我也借了玻璃球游戏。这个作品好宏大 是他毕生的哲学逻辑思考著作
    我是没有看,因为感觉如果不是一个非常安静的环境里,基本上看不下去。也不能完全理解作者的那个世界。
  •       
      以下仅为书摘。
      
      二十世纪著名瑞士籍德裔作家赫尔曼·黑塞
      本书发表于发表于一九二七年六月
      赫尔曼·黑塞的小说大多以青年为描写对象,反映他们的生活、苦闷、彷徨与探索。而《荒原狼》描写的则是中年艺术家的精神危机。
      
      中国译者观点
      
      荒原狼“失去了职业,失去了家庭,失去了故乡,游离于所有社会集团之外……时时与公众舆沦,公共道德发生激烈冲突……宗教、祖国、家庭、国家都失去了价值……科学、行会,艺术故弄玄虚,装模作样”,他他感到厌恶。这是他与外部世界的矛盾。
      他的内心也充满矛盾:他既有人性,又有兽性,既有高尚光明的一面,又有庸俗阴暗的一面,他憎恨小市民,又习惯于小市民的生活;他憎恨秩序,又摆脱不了秩序。他在魔剧院中剖析了自己的灵魂,看见自己分裂为无数个自我,再次经历了青少年时的爱情生活。他发现驯兽者、部长、将军,疯子在他们的头脑中想得出来的思想也同样潜藏在他自己身上,也是那样可憎、野蛮,凶恶,粗野,愚蠢。于是他决心把邪恶忍受到底,再次游历自己的内心地狱,净化自己的灵魂,以求得心灵的和谐。他不再那么悲观了,他相信总有一天会学会笑。“莫扎特在等我。”
      
      很清楚,荒原狼的精神危机和疾病并不是个别现象,而具有一定的典型性。正象作者借出版者的口所说的那样,“这是一个时代的记录……哈勒尔的心灵上的疾病并不是个别人的怪病,而是时代本身的弊病,是哈勒尔那整整一代人的精神病。”
      
      《荒原狼》没有曲折复杂的情节,没有众多关系错综的人物,而着重描写主人公哈勒尔的内心世界。哈勒尔的自述不啻一次“穿越混乱阴暗的心灵世界”的地狱之行。小说结构严谨,从三个不同层次把荒原狼的灵魂展现在读者面前。
      第一层,作者以出版者序的方式描写荒原狼的外表、生活方式和人格以及给他——普通市民——留下的印象;
      第二层是穿插在自述中的《论荒原狼——为狂人而作》的心理论文,论述了荒原狼的本质与特性;
      第三层是哈勒尔自述,这是小说的主要部分,用第一人称叙述哈里·哈勒尔在某小城逗留期间的经历与感受、矛盾与痛苦。作者运用了内心独白的技巧,穿插了很多联想、印象、回忆、梦境、幻觉,把现实与幻觉糅合在一起。在小说结尾的魔剧院一节,这种意识流的运用达到了顶点。德国著名作家托马斯·曼于一九三七年在一篇文章中就曾指出,黑塞的《荒原狼》在试验的大胆方面并不比乔伊斯的《尤利西斯》逊色。
      
      出版者序
      
      我在阅读哈勒尔的自传时,时常想起这一段话。哈勒尔就是那种正处于两种时代交替时期的人,他们失去了安全感,不再感到清白无辜,他们的命运就是怀疑人生,把人生是否还有意义这个问题作为个人的痛苦和劫数加以体验。
      
      正文
      
      荒原狼有两种本性:人性和兽性,这就是他的命运,也许这种命运并不特殊,也不罕见。
      
      这里尚需提及的是,类似哈里这样的人还为数不少,许多艺术家就是这种类型的人。这些人都有两个灵魂,两种本性,他们身上既有圣洁美好的东西,又有凶残可恶的东西,既有母性的气质,又有父性的气质,既能感受幸福,又能感受痛苦,两者既互相敌视,又盘根错节互相并存,犹如哈里身上的狼和人一样。
      
      他的自由就是死亡
      
      哈里是一个“自杀者”,自杀者并非一定有强烈的求死欲望,有的人有这种欲望,但他并非自杀者。自杀者的特点是,他觉得他自己——不管有无道理——大自然的一个特别危险、特别不可靠而又受了危害的嫩芽, 他始终觉得自己受到危害,毫无保护,似乎站在窄而又窄的崖尖上,只要外力轻轻一推,或者稍一昏眩,就会掉下万丈深渊。这类人有一个特征,即对他们来说:命中注定自杀是他们最为可能的死亡方式,至少他们自己是这样想象的。这种情绪总是在少年时期就表现出来,而且伴随他们整整一生,其前提却并不是他们的生命力不旺盛。相反,在自杀者中间常常发现有些人非常坚韧,非常勇敢,生活的欲望非常强烈。世界上有的人身染小恙就会发烧,同样,我们称作自杀者的人往往天生多愁善感,稍受刺激就会一。
      
      从玄学的观点看,事情就完全不同而且清楚多了,因为从这个角度观察,我们看到的“自杀者”是些因发展个性而深感内疚的人,他们的生活目的似乎不再是自我完成,自我发展;而是自我解体,回归母体,回归上苍,回归宇宙中。这类人中许多人完全没有能力进行真正的自杀,因为他们深知自杀是罪孽。但在我们看来,他们是自杀者,因为他们的救世主不是生,而是死,他们自暴自弃,随波逐流,熄灭生命的火花,回归本原。
      
      另一方面,所有自杀者都熟悉如何抵制自杀的诱惑。他们每个人在灵魂的某个角落清楚地知道,自杀虽然是一条出路,然而却是一条不太体面的、不太合法的紧急出路,从根本上说,让生命来战胜自己、摆布自己,比用自己的手结束生命高尚得多,美好得多。
      
      而普通市民最看重的是“自我”(当然只是发育不良的自我)。他牺牲了强度而得到了自我的保持与安全,他收获的不是对上帝的狂热,而是良心的安宁,不是喜悦而是满足,不是自由而是舒服,不是致命的炽热而是适宜的温度。因此,就其本质来说,市民的生活进取性很弱,他们左顾右盼,生怕触犯自己的利益,他们是很容易被统治的。因此,他们以多数代替权力,以法律代替暴力,以表决程序代替责任。
      
      
      如同所有其他人一样,哈里自以为非常清楚人为何物。其实他一点不懂;虽然他在梦中,在其他无法检验的下意识中经常感觉到人为何物。但愿他永远记住这种胜利的感觉,把它变为自己的血肉!可以说,人并不是一个固定的、永远不变的形象,这种固定的、永远不变的形象是古典时代的理想,尽管古代的先知有过相反的感觉;相反,人是一种试验和过渡,人只不过是自然与精神之间的一座又狭窄又危险的桥梁。他内心深处不可抗拒的力量驱使他走向精神、走向上帝;他最诚挚的渴望又吸引他回归自然、回归母体,他的生活就在这百种力量之间颤巍巍地摇摆。
      
      而“永恒”不是别的,正是对时间的超脱,在某种意义上是回到无辜中去,重又转变为空间。
      
      我们默默地沉溺在爱情的嬉戏中,比任何时候都深切地感到各自属于对方,而与此同时,我的灵魂在向玛丽亚告辞,向她使我迷恋的一切告别。通过她, 我学习了在我生命结束以前孩子般去熟悉并享受表面的游戏,去寻找瞬间的欢乐,在纯洁的性爱中享受人的本性,动物的本性。
      
      读者评论
      
      路人甲
      小说的主人公哈勒尔是个正直的作家,他鄙视现代社会生活方式,常常闭门不出,令人窒息的空气使他陷于精神分裂的境地。一天他偶尔读到一本《评荒原狼》的小书,顿觉大梦初醒,认为自己就是一个“人性”和“狼性”并存的荒原狼。之后他应邀参加聚会,发现与会者都有狭隘的民族主义观点,而他的反战言论遭到斥责,更觉自己孤独;回家时他遇到酒巴女郎赫米纳,获得肉欲欢乐;经赫米纳介绍他又结识了音乐人帕布洛和一姑娘玛丽亚,他在音乐和感官享受中忘却了一切烦恼和忧虑。但当他看到赫米纳和帕布洛亲近时,便“狼性”大发,出于嫉妒将赫米纳杀死。
      
      路人乙
      
      “可怜的人,可怜的人!你看他的眼睛!他都不会笑了。总有这样一些人,对生活要求太高,对自己的愚蠢、原始很不甘心。” 这就是哈勒,以痛苦为骄傲的荒原狼。他大约四十多岁,极有天分, 学识渊博,却日甚一日的孤寂,他的心灵在一天天的死亡。他可以不用工作就有钱花——这是我羡慕的,我本来不明白如他这般有才华又有闲 有钱的人怎么会不快乐?我可是个工作勤奋的人,用自己挣来的钱给父 母买豆浆机,给失恋的学姐买玫瑰花,给书痴豚买书,再给自己买些好 吃的,这种快乐他是永远也体会不到的吧?好吧,我是穷人,可是我也 爱好艺术,能写一手漂亮的隶书——给豚写的她可是当成宝贝珍藏着呢, 我还会手风琴——对音乐苛刻的豚说我总是赶拍子,没办法,白羊座的 性子就是这样,弹西班牙斗牛士还管什么拍子节奏的?下次我要练习溜 冰圆舞曲给她听~
      
      路人丙
      
      若是这个时代出现了问题,你该如何?现世抽去了你的理想,你又怎样在这现世的夹缝中生存?这些正是黑塞在这篇小说想要告诉我们的。
      
      路人丁
      
      赫尔曼··黑塞对刻骨铭心的社会孤独、极度痛苦的内心矛盾、强烈期冀自我相遇的种种酣畅淋漓的颠峰体验,让你不得不将自己的阅读体验写出来。
      
      十九世纪上半叶,人类历经了两次毁灭性的战争,同时资本的力量越来越强,商业气息无孔不入,身在其中的欧洲作家们的精神世界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洗礼。那些从一战与二战那短暂的和平中得到喘息的人文主义者们,他们看不到真正的艺术以及对战争的忏悔,反之,他们每天都被迫观看混乱舞台上各类小丑们毫无良知的作秀、毫无价值的辩论、毫无同情的侃谈,整个社会变成巨大的名利角斗场,人们不再理解艺术并彻底放弃真诚,构成社会的大多数心灵都在扭曲变形。这种背景下那些精神隐者们只能如堂吉柯德般无助的挥舞着长矛,试图寻找内心神灵的痕迹,而在这个不断寻求内心良知的过程中,诞生了一系列伟大的文学作品。赫尔曼·黑塞及其小说《荒原狼》正是其中的代表之一。
      
      在跟随赫尔曼·黑塞游历其混沌不堪的内心地狱时,荒原狼支离破碎的生活与思想让我们看到了他所有的性格与行为矛盾,“一只迷了路来到我们城里,来到家畜群中的荒原狼”—用这样的形象来概括他的特性是再恰当不过了,他胆怯孤独,粗野豪放,急躁不安,思念家乡,无家可归,在这里,我们看到一个真正人文主义者对生命、罪愆的终极解读,哈勒尔对世界的厌倦与无奈让我们想到了那些忍受痛苦与邪恶的洁净灵魂们,诸如妥斯陀也夫斯基、乔伊斯、罗曼·罗兰、卡夫卡、加谬、海明威、福柯等等,他们的生命短暂辉煌,历经心灵坎坷,包围他们的只有孤独与痛苦,他们奉陪邪恶,延伸荒谬,他们最后的武器就是自杀。是的,当世界只是为庸俗而设置时,他们的自杀不仅仅是生命的结束,而且是对真正文化顶礼膜拜的献祭,而他们在通往优美、圣洁的文化圣殿时,也许会迷失在错综复杂的重重幻影之中,并因此而在现实中结束自己的生命,加谬、海明威难道不是这样的心灵殉葬者么?但是,还有一部分,他们为了神圣而忍受痛苦,这就是荒原狼,赫尔曼·黑塞的《荒原狼》无疑正是给我们诠释了一个真正肯为艺术献身的人心灵之路。荒原狼--一个真正的自杀者,他的自杀是对伪文化的讽刺与毁灭。
      
      而赫尔曼·黑塞则展示了一个更为真实的心灵,荒原狼有着各种各样的想法,他既有高洁的想法,又有无耻的想法,碎裂的自我有着多种多样的灵魂,这是比罗曼·罗兰更进一步的。他看到了自己的高尚与卑鄙,他开始寻找自我的真正本原,于是他在不朽者的指引下开始探索自我。    于是,我们看到了魔剧院!
      
      我们可以预感到魔剧院即将隆重开幕,那是最后的心灵疯狂曼舞、最后的原罪、最后的忏悔,风暴即将来临,哈里心灵的混乱涤荡,是一个受苦者献身前的狂欢、解脱前的迷乱、升华前的堕落。
      
      荒原狼终于遇到自己的另一半赫尔米娜既赫尔曼·黑塞,异峰突起却又峰回路转,令人诧异却又水到渠成,正是荒原狼自己--赫尔米娜--赫尔曼·黑塞一步一步引领着哈里不断的自我相遇,自我狂欢,自我矛盾,自我嘲笑。他们如同同性恋者般亲密,哈里放下了学者的优雅,屈从于内心的真实,享受着物欲包围的快感。
      
      荒原狼训练则是分裂性格走向极端的荒谬结果,那种狼人互训让人联想到波卓及其幸运儿,每个人都是疯子,相互训练者,不过是某一项占了上风而已,罪恶无处不在,善良无处不在;真诚无处不在,虚伪无处不在。人既不能成为伪善的奴隶,又不能迷失在欲望旋涡里。赫尔曼·黑塞深刻的预感到荒谬世界的永恒存在,疯子是正常人,正常人是疯子。心灵的随意组合既成就了天才,也造就了庸人。
      
      或许卡夫卡、加谬正是因为看到荒谬的必然性和不可逆转性而过早离去。
      
      人类世界可以和谐吗?不!世界也许永远是荒谬的,时代也许永远是割裂的,而心灵也许永远不能得到和谐,荒原狼只能永远的走在等待莫扎特的路上。
      就能走入和荒原狼同样的境地——而且在目前看来,这种倾向也无需再多论证,许多朋友已对我表达了这种评价甚至担忧。然而,这也正是我所不能接受的事情:为什么要变成荒原狼?为什么要纵容自己的这种分裂?这究竟有什么意义?
      
      路人戊
      诚然,赫尔曼已经给出了意义:回到死亡的故乡。这个答案直到本书结束都没有变更过。
      
      路人己
      
      因此,在这个角度上,赫尔米娜和荒原狼绝对是同一类人:奋不顾身投入自己认为最有价值的事情。他们也代表了在时代分裂点的两个极端:一是抬高价值,辱没自己;一是抬高自己,辱没价值。赫尔米娜狠狠羞辱了荒原狼的价值,这让赫尔米娜的身上显现出神圣不可侵犯的光芒,这让自感随时都在被市民社会侵犯的荒原狼深受感染。所以我认为,赫尔米娜是荒原狼唯一神圣的结局,她是唯一在这个时代的搏斗中保持着不可侵犯的能力的人。
  •     我不太认同这种幽默,似乎是一种推卸责任或者逃避,而且黑塞晚年的作品似乎是力斥这种无所作为的。
  •       这套文集基本是由吳憶帆翻译,吳憶帆是吴旺财的笔名,又有笔名齐霞飞、蕭逢年。“齊霞飛,台灣省花蓮縣人,一九五七年生,畢業於中國文化大學中文系,留學日本,獲岡山大學文學碩士學位。”“由於「齊霞飛」譯作甚多,發現這是假名,恐怕牽連不小。最近志文自己在網上公布齊霞飛本名吳旺財,是該出版社主力譯者,另有筆名蕭逢年和吳憶帆,讓我們決定這三個筆名的所有譯作都應該查查看……齊霞飛名下至少還有二十餘本譯作,查起來可要費一番工夫了。”
      此人身份到底如何,没有明确说明,如果是留学日本,但是翻译起来,似乎任何语种都不在话下,简直全能,这就令人怀疑了。
      
      参看天涯:谁才是“山寨”?台师大翻译所賴慈芸:翻譯偵探事務所
      http://bbs.tianya.cn/post-333-343012-1.shtml
  •       对生永不满足的荒原狼
      夹杂千个万个的灵魂
      哪个是真的自己?
      自己就是这千个万个的灵魂
      精神分裂算是正常
      关注表面的社会、快乐,那就跳舞吧
      文化、知识,还是有价值的
      狼性,欲望
      人性,人道
      交织着共同的合理,因为存在
      矛盾的人也不矛盾了
      如此接受,是何种感觉
      只是结束
      来得意味深长
  •     唔,很高兴认识
  •       这本书里有两个故事,《荒原狼》和《彼得·卡门请》。不管主人公叫什么,实则都在阐述作者内心深处的躁动和执着,对音乐,对文学,对爱情,对自然,对人性,对自我,还有许许多多值得探讨的奥秘都一一呈现在书中。
      我承认,看此书时并非一气呵成,有时候甚至连一句话都让我紧缩眉头,无从破解。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人的思想放在今日,依然如此耀眼,就像书中的那句话一样,我觉得黑塞的灵魂是有质感的。他永远不满足于自我,却又深深地被孤独征服,在讨厌人群的同时更厌恶自己,存在即是罪恶,可是死亡却只能被懦弱的人拥有,生命当中处处充斥着矛盾,唯有在不停地自省时才能算是活着。
      像我们这个年纪的人,稍微有一点思想,却又无法在贫瘠的阅历中超脱出来,最喜欢看点自认为高深的东西,或是学一些冷门的艺术,总以为这样才能突显个性,才能被自己高傲的性格认可,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反而渐渐地抛弃虚化的表面,从简单朴实的生活中去追求根植于灵魂深处的感动,但不管是复杂的还是简单的,一个懂得追求、懂得欣赏、懂得感恩的人总比一个冷漠无情、向死而生的人要来得好,虽然快乐和幸福不会如期而至,罪恶感也只会慢慢累积,但是总有闪着光亮的哲思去洗净一时的愁苦,也总有一段缘分在你的盼望中楚楚到来。
      荒原狼和卡门青像是一对生活在不同时空、不同领域的难兄难弟,在现实主义的折磨中散发着浪漫主义的光芒。他们是孤独的,因为对自己太过苛刻,赶走了身边每个试图拯救他们的人,但正是这种孤独,蕴育了对大自然的无尽的爱恋,不管是云朵还是岩石,湖泊还是树木,都将其幻化成人,这其实是对当时社会的讽刺,满足于当下灯红酒绿的腐败的中产阶级甚至连被践踏在人类脚下的嫩草都不如。
      黑塞才是真正的孤独患者,放纵的灵魂,缩水的肉体,是一个容不下世俗之人的呼吸声却连一颗宇宙里的石头都热爱的狂人罢了。
  •     写得很好。这本书我没读完。看了你写的评论,想再重新读一遍:)
  •       
      黑塞在痛苦和彷徨中创作,我们在痛苦和彷徨中疯狂。
      这本书并不是很容易理解,大体上让人感觉充斥着郁闷,矛盾,鄙弃,绝望,虚无等等负能量。(虽然后半部分也有自我疗伤的感觉)
      不过有几处还是让我深有感触,于是就这几处说一说。
      
      一、反义词的呼唤
      
      当哈里纠结于自己的人性和狼性,唾弃自己的那半吊子的做派的时候,我还是很喜欢他的,但是当赫尔米娜出现,把可怜的哈里弄得五迷三道,做着自己曾经唾弃的事,居然还觉得有了目标,有了奔头,我就越来越看不下去了,最后我都严重怀疑哈里已经被精神控制,产生了幻觉,最后终于精神失控砍了赫尔米娜,自己也作死了……
      
      (以上基于我有限的智商和片面的理解。)
      
      同义词的同义词的同义词永远维持在一个状态,而反义词的魅力在于在两极之间摇摆。我们都喜欢坎坷的故事,跌宕起伏的情节,生命存在在这样一种不确定的状态里。
      
      被反义词以及反义词的反义词所吸引,寻找所有故事里摇摆不定的灵魂,居于高位却选择背叛的路西法,出身法官却实施恐怖统治的罗伯斯庇尔,在人性和狼性中迷茫的哈里哈勒尔……所有这些不能被固定,不能被定义的生命,是多么丰富多彩。
      
      "Two roads diverged in a wood, and I--
      I took the one less traveled by,
      And that has made all the difference."
      
      所以——相比于天使,堕落的天使更吸引我;相比于忠诚,忠诚的背叛者更吸引我;相比于生,行走中的“自杀者”更吸引我。
      
      二、行走中的“自杀者”
      书中《论荒原狼》这一部分给出了这样一种“自杀者”的定义
      
      【【
      自杀者并非一定有强烈的求死欲望。
      
      这种情绪总是在少年时期就表现出来,而且伴随他们整整一生,其前提却并不是他们的生命力不旺盛。
      
      我们看到的“自杀者”是些因发展个性而深感内疚的人,他们的生活目的似乎不再是自我完成,自我发展;而是自我解体,回归母体,回归上苍,回归宇宙中。
      
      典型的自杀者常常能把他的明显的弱点变成力量和支柱……在他的想象中,通向死亡的路随时都为他敞开着。……这种想法给他力量,使他好奇,去饱尝各种痛苦和劣境。
      
      另一方面,所有自杀者都熟悉如何抵制自杀的诱惑。……这种认识,促进大部分自杀者持久地和各种诱惑作斗争。
      】】
      
      《论荒原狼》本身就给人奇怪的感觉,读到书中的书,又像是哈里自己看到了自己。读到这里更是眼前一亮,现在细想又觉得这真是潜在自杀者的福音,若这段话能得到他们的认同,那自杀将永远是他们的最后一个选项,也就永远不会成为行动。
      
      这几天看的《失控》也有探讨这个问题。
      
      “有机体既是它自己的因,也是它自己的果。”
      
      衔尾蛇自我吞噬而构成完美的圆,细胞懂得自行凋亡,人类懂得否定自己。自杀与生俱来,像是存在于所有细胞中的原癌基因,有的人早早就癌变了,有的人一辈子没突变,便以为它从来不在那里。
      
      自杀是如此容易理解,又如此让人困惑。
      
      面对自杀身亡的同类,总有些人会认为他们的做法不负责任,但是一个人若是只为了这些责任而生存,也不能说是一种健康的精神状态。我只能说他很勇敢,因为就我看来世界上更多的人活着是出于对死亡的恐惧。
      
      并不是说恐惧死亡是懦弱,我小时就异常恐惧死亡,但这并没带给我对生活的热情,反而是自有过自杀念头之后,我才发现自己原来比自己想象中更热爱生命。
      
      不思考死亡的人,不懂得生存的意义。
      
      人还是多多少少会想到死亡的,只不过自己是属于多多那一类,而且还是要用温柔的方式提醒大家比较好,比如《盗梦空间》那一段浪漫的卧轨台词“You're waiting for a train, a train that will take you far away. You know where you hope this train will take you, but you can't be sure. ”
      
      “自杀者”选择的却是一条不温柔的道路,哈里就是那种“处于两种时代交替时期的人,他们失去了安全感,不再感到清白无辜,他们的命运就是怀疑人生,把人生是否有意义这个问题作为个人的痛苦和劫数加以体验”
      
      三、时代的夹缝
      
      《荒原狼》创作背景
      
      【【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黑塞自愿参军,但是由于不适合战斗,被分配照顾战俘。与当时诗人和作家不同,他不为当时的战争热潮所动,呼吁和平,陷入政治冲突,受到当时媒体攻击和朋友的指责。
      1916年4月8日,黑塞父亲去世,他的孩子和妻子患有重病,他不得不离开军队,开始接受心理治疗。
      1919年黑塞婚姻破裂,房子分割,孩子寄养,黑塞独自在瑞士ticino居住
      1923入瑞士籍
      1924年娶Ruth Wenger,几周后他离开巴塞尔,年末才回,回来后单独租了个公寓,更增加了他的孤立感,在与Wenger一起去德国的短途旅行之后,他几乎再也不再见她,产生的孤独感和无法与外界保持接触导致他强烈的绝望和自杀念头。
      1927出版《荒原狼》
      】】(摘译自维基)
      
      我不是很理解黑塞的焦虑,可能后来的人也不会理解我们的焦虑,只不过相同的是我们都处于时代的夹缝中,都有一种脚踩虚空的无所适从,随着整个环境一起浮了起来,变的漫无目的,不知道将飘向哪里。
      
  •     糟糕,已经买来了,当初就有点怀疑这个译本……
  •        这本书读起来让我感觉好压抑,让我喘不过气来,哈里身上那忧郁,孤独,痛苦,腐的气息向我迎面扑来,我想问:我这是来到阴气重重的地府了吗?
       哈里的种种独白让我觉得他是一个空虚的失意人,一个游走在主流社会边缘的人。书里有一段话说得非常精当“这些人完完全全正确,他们就这样生活,演戏,追名逐利,而不像我这种脱离正常 轨道的人那样反抗那些愁闷的机械,绝望地凝视虚空。”
      
       感觉是在梦中一般,我看到哈里在孤独高尚的精神生活与庸俗的世俗生活之间挣扎。
       他向住前者的伟大与高尚,却又受不了它带给他的孤独与失意。
       他贪恋后者带给他的满足式短暂的幸福感,却又鄙视它,说自己真正想要的是可以为之去死的幸福感。
      
       对于哈里这样人,是没有什么幸福可言的,又或者说他们是在追求这世间最美妙的幸福。他们就像那扑火的飞蛾,那用鲜血讴歌的荆棘鸟, 突然又想起了《黑天鹅》妮娜完美演出后倒在血泊里的那一幕。
      
       哈里是绝对不会满足那一把刮胡刀的,如果他用它结果了自己,那我只能说他是个懦夫。哈里说“我准备再次开始这场游戏,再尝一次它的痛苦,再一次为它的荒谬无稽而战,再次并不断地游历我内心的地狱。”呵呵,他是决定继续去寻找那棵他可以为之付出生命的荆棘吗?
      
  •     @Nivana.Viaje 谢谢O(∩_∩)O~~
  •       1、 读过《荒原狼》 ★★★★这本书写于1927年,想象奇特,最后有很多漩涡般的超现实情节,被称为1922年出版的《尤利西斯》的德国版本。1942年,黑塞为瑞士版的《荒原狼》增加了后序,也就是本版的“编者的序”,讲述“我”认识“荒原狼”的经过,如此以来原来的荒诞狼只能作为手稿而存在了,成为了一个文本中的文本。不止如此,再翻几十页,你又会发现第三个文本,一篇名为《论荒原狼》的论文,里面充满了真知灼见。这一下就这本《荒原狼》就从一个现代小说成为了一个后现代小说,能彻底搞晕读者。不仅如此,1943年,黑塞出版了更著名的《玻璃珠游戏》,三年后他终于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而此时二战已经结束,其实这场战争早在1927年的《荒原狼》中作过预言。一个人不止有人性,狼性,他还有无数个灵魂。它好像浮士德的升级版,一个迷恋莫扎特的狂想曲。 http://url.cn/Ms8gZI http://t3.qpic.cn/mblogpic/02891dd85c71acd21fca/2000——2014/1/17
      2、 像每天都要过去那样,那一天也过去了。——黑塞《荒原狼》开头 http://t3.qpic.cn/mblogpic/6f0094fcdb6dd41fdf7a/2000 ——2014/1/19
      3、 开头:像每天都要过去那样,那一天也过去了。我总是使用自已的、内向的生活技术度过一天。一点一点地度过。(版本一)日子如流水,一天又过去了。我浑浑噩噩度过了一天,以我那种特有的简朴和胆怯的生活艺术,安详地度过了一天。(版本二)即使不懂德文,也能看出版本一译得更确切些。 http://t.qq.com/p/t/362252087374354——2014/1/19
      4、 难道理想是为了被实现才存在的吗?难道我们人是为了消灭死亡而活着的吗?不,我们是害怕死亡并且热爱死亡而活着的。正因为有死亡,所以小小的生命才会在短暂的期间显得那样美丽、那样光辉。——2014/1/19
      5、 人格这种东西,只不过是把你放进去的牢狱罢了。——2014/1/19
      6、 一切高级的幽默,都是从不再严肃对待自己开始。——2014/1/19
      7、 结尾:总有一天,我会把这个人生的棋局更得更好的。总有一天,我一定会学会笑得。帕布罗在等待我。莫扎特在等待我。——2014/1/19
      8、 这本小说内容太庞杂,很多警句,尤其是中间穿插得关于荒原狼的论文可以整篇摘录下来,已经非微博所能容纳。为了保持完整性,索性就不摘了,免得断章取义。当然还有个人时间的关系,春节将至,诸事繁杂。只作零星摘录,推荐有心人可以去看文本。德国作家有哲学思辨的传统,黑塞是很杰出的一位。——2014/1/19
      
      ——2014/1/19丽江
      
  •       我就言簡意賅,直抒胸臆:我愛這本書,這是繼《1984》后我的最愛,沒有之一。我也不知道該怎麼去寫自己看完這本書的感受,好像一時間就喪失了寫作和表達的能力。思維也很淩亂,很繁瑣,詞語無法組織,句子無法成型。我只能夠想到什麽就寫什麽。
      我在閱讀這本書的過程,一直伴隨著一種”我也是這樣子的“的驚異心情,有一種找到組織的感覺。明明是無盡的孤獨和痛苦,我卻因為共鳴而有所釋然, 難道那就是一種歸屬?哈里找到了赫爾米娜,而我的赫爾米娜就是黑塞的這一本《荒原狼》。永恆的人生,於是痛苦不絕,爲什麽是長舒一口氣。人們果然無法脫離群體,當痛苦也有同伴,一切似乎就不那麼無所適從。於是,好像就僅僅剩下孤獨,要麼被人繼續畏懼,要麼就久久珍惜,最後嫌棄,存在著的事物也總要依託于什麽而存在,哪怕是孤獨也是如此。不是說有一句話說,我不寂寞,我有寂寞陪伴著。
      咀嚼自我的過程也是漫長而痛苦的。我用盡全力去瞭解自己和認識自己,最後筋疲力盡而死。哈里內心中狼性與人性的劇烈衝突,他永遠無法知道自己到底是人還是狼,有時候人性更強,有時候狼性更強,彼此相互嫌棄,相互厭惡。甚至,哈里心中不僅僅是狼性和人性,他的內心有無數的各種各樣的他。我們不也是如此嗎?書中的話語說得那樣好,單向度的人其實才是社會中的病人,精神分裂癥患者才算正常。我曾經一直在尋找,到底哪個我才是真的我,我覺得我有很多的面具,有的面具戴久了,就再也摘不下了。但是,我依然想知道,到底我的原本和原本的我是如何。如今才發現,早已經無法把握了,從我的出生開始,無數的我就駐紮在那個小小的軀體內,等待著覺醒和再一次沉睡。
      無數的自我都無法平衡,生存卻要求我們同外部世界平衡。我們卻都是人生的異鄉人,唯有鄉愁把我們引向永恆。我們所生存的環境一次又一次逼迫我們,許多的無奈和厭倦。孤獨是一種抵抗,對嘩眾取寵的抵抗。喧囂的世界中,我有高傲的孤獨,然而,孤獨卻同時也是一種絕望的催化劑,暴露了生命悲劇的本質。哈里遇到了假惺惺的教授,但是我們的生活里何止是教授,紙醉金迷不必說,單單是循規蹈矩,驚世駭俗就是足夠的分量了。因為孤獨,我們離開了世界,也因為世界,我們將要一直孤獨。如果我們內心的那一堵墻崩塌了,就如同潘多拉的盒子被打開了,無法收拾。所以,我們都無家可歸,卻有著一種鄉愁。
      人一生下來就是有罪的,而贖罪的唯一的方法就是結束生命,而且必須是自我了斷。自殺是反抗人生的終極武器。哈里是那樣的真實,他在害怕。他甚至無法回家,逗留在外面的旅店,因為家裡有一把剃臉刀。他在畏懼死亡,他也在渴望死亡。這也是我的真實寫照,我想要破裂的自我實現最後的救贖,只是不忍,只是沒有勇氣。我拿起手中的利器,亦或是攀上墜落足以死亡的高度,我便從世界抽離了一些,當利器更加鋒利,高度更加有殺傷力,我就有資格向所有的生存示威。所有意圖禁錮我的和所有意圖糟蹋我的,還有那所謂的網,也即將被解開,一旦成功,我便是不朽。那爲什麽不?當視力所及足夠穿過表像,自殺的理由就足夠充分。那爲什麽不?
      魔劇院裡的原罪、信仰同懺悔,以及人的混沌。當哈里目睹自己的情人躺在另外一個人的身旁,他殺死了她,於是,原罪和懺悔勝過了混沌。我在魔劇院里聞見哈里對荒原狼,還有哈里對哈里的拷問。對靈魂的真實、罪惡的欲念的叩問,哈里走在他朝聖的路途。莫扎特、赫爾曼、赫爾米娜……最終,哈里在絞刑架上學會了笑和幽默。正如小說開篇所言,幽默聚攏人和世界的兩極,他知道莫扎特在等待他。我們的人生到底是不是荒謬和徒勞?——我啞然無聲。
      我真的不是一名英雄,我無法克服對自我的嫌棄,我也無法扔掉我的自我。自我阻止我去追求幸福,但是同時也在嘲笑我追求幸福,同自我的鬥爭中,一直都是一個失敗者。我還是一名膽小鬼。我害怕活著,也害怕死去。但我最害怕的是痛苦,我也一直被痛苦圍繞。我在找尋意義和價值的過程中失去意義和價值。黑塞在《荒原狼》中實現自我救贖,而我一直都是一隻被籠子尋找的鳥。
      2013年9月16日寫於宿舍。
  •       荒原狼的痛苦有两个根源,一个来自自己,一个来自那个有病的时代。
      每个人都不是只有一种性格,我们是多种性格组合在一起的复杂体。有的人可以和多种性格和谐相处,能在对立的性格之间找到平衡点,然而荒原狼就是那种不懂得折中的人。而且他们把人想的太简单,认为自己有双重性格,人性和狼性。高尚,纯洁,美好,善良的就归为人性,粗俗,暴力,黑暗,残忍的就归为狼性。两种性格互不认同,导致荒原狼不能爱自己,不能享受生活,不能爱别人。而且,荒原狼想要彻彻底底的摒弃自己的狼性,摈弃一切粗俗鄙陋的东西,要听真正的音乐,要认真的工作,要痛苦的生活。比如在荒原狼的美学观点里,只有莫扎特海顿的作品这样的古典音乐才是值得听的,像爵士乐这种流行音乐绝对不是自己的粮食。然而评判人的标准不是好和坏,高尚和卑劣这样简单,在这两级之间还有许多不同种类的人,他们的价值观,使他们在两个极端之间找到一个舒适的位置,比如作者提到的市民阶级。荒原狼认为自己只能有一种生活方式,而且应该是高尚的生活方式,看严肃文学,听古典音乐。跳舞,听爵士乐这类的事他不能接受。也就是才长久的生活里,他只发展了一个自我,而压抑了其他的自我。他不认同除了那个高尚的自我之外其他的自我,所以他不能爱自己,认为别人也不会这样的自己。当他遇到赫尔米娜,跟她学跳舞,满足了一直被压抑的需求,赫尔米娜又是温柔待她,他觉得这样美丽的女人也是会喜欢自己的,所以他觉得生活美好了起来。
      而且由于时代的关系,荒原狼生在了一个只知享乐的时代,一个从上到下都不作为的时代,因此他成立一个异类。
  •     @卡 恩 谢谢 其实话说这个是外国文学史的一个作业 去年写的了
  •     比如在韩德尔之后,播放的是中型企业如何做假账的演讲,把充满魅力、诱人以及卑鄙的需要和虚荣,到处插进理念和现实、交响乐和耳朵之间。这就是人生,我们只能任人生那样进行。只要我们不是傻子,大可以去嘲笑。像你这种性质的人,完全没有资格去批评收音机和人生。反而应该先学会好好去听!
  •       
      
      学会理解生活绞刑架的幽默
      -读《荒原狼》及《黑塞传》有感
      
      “我总有一天会更好地学会玩这人生游戏,我总有一天会学会笑,帕博罗在等着我,莫扎特在等着我。”嗯,我口袋里也装着成千上百个生活游戏的棋子,我的身体也有无数个灵魂,它们隐秘潜伏在我心灵最低处。当我遇上《荒原狼》时,那种撕裂的痛苦,我无数多的灵魂跟随主人公哈勒尔经历转变在我身体里猛烈地碰撞,让我无数次掉进空荡荒凉的无爱之狱,绝望之狱,越陷越深,巨大的荒凉感从我心底升起。然而,到最后,我也同哈勒尔一起意识到,我必须理解生活的幽默,生活绞刑架下的幽默。我清楚地意识到了这本小说对我的意义。
      
      起初,刚阅读时,黑尔曼黑塞独特的结构令我耳目一新。第一部分是以一个旁观者的角度叙述了他所见的哈勒尔——“一只迷了路来到我们城里,来到家畜群中的荒原狼,胆怯孤独,粗野豪放,焦躁不安,思念家乡,无家可归”;第二部分,是荒原狼自传,是哈勒尔是穿越他自己内心的一次地狱之行,绝望与痛苦紧紧围绕我,给我以震撼;最后故事的结尾,又以在魔剧院的游戏作结尾,映像,回忆,梦想,与现实糅合,浓郁的幻想色彩,深刻的象征意味发挥到了极点。
      
      在第二部分中,荒原狼的自述中,我深深地感受到了绝望与死亡的气息。每次当我合上书的时候,那种如麻般纠缠地,同时有一种悲壮的痛苦狠狠敲击着我,紧紧包裹我,让我的呼吸越来越沉重。我仿佛和哈勒尔一起游荡在深夜的街道上,时而奔跑大叫着,疯狂地,想不通自己为什么要在这个世界上,交际,工作,戴着虚伪的面具微笑微笑微笑;一起在阅读《论荒原狼》时,更加清楚地认识了自我,同时也更加痛苦地认识到了我们自身的矛盾性与双重性加剧了我们的痛苦,我们的悲剧性都在于此:明明不想被这个世界所控制,都有自我的思想,想以自我的方式生活,然而无法摆脱也无法抗拒真正的生活。这是现实而又残酷的事实;一起看着刮胡刀,等待死亡……是痛苦,是绝望,每一次我无法让自己摆脱那种在心底卷起的旋涡,它们越来越深,越来越急,裹挟着我,好像要越走越远,去哪儿?我也不知道。黑塞他以这样一种极端而又尖锐的笔尖,在我心底刻下痕迹。也让我百思不得其解,我为什么,哈勒尔为什么,我们为什么要这么痛苦!到最后,也是达到极点的,哈勒尔在魔剧院中游戏,经历这人生游戏,戏谑,恐惧,冰冷,而又是幽默的.。是啊,幽默。“您应该学会笑,这是对您的要求,您应该理解生活的幽默,生活绞刑架的幽默”我们都笑了,是的,“我总有一天会更好地学会玩这人生游戏,我总有一天会学会笑,帕博罗在等着我,莫扎特在等着我。”这也许也是答案。
      
      我或许对我痛苦的原因有了一定的解释,我也在《黑塞传》中找到了我所认为正确的答案。我想,蜕变注定是痛苦的。矛盾与双重也注定是孤独痛苦的。哈勒尔的痛苦的背景是一个时代的沉沦一个时代的痛苦,正如黑塞以自序者的口吻说道:“哈勒尔的疾病是整个时代的弊病,是那整整一代人的精神病,染上病的远非那些软弱的,微不足道的人,而是那些坚强的,最聪明的最有天赋的人,他们反首当其冲”同时哈勒尔的历程,内心的地狱之行,残酷地告诉他:他无法改变这种现象。
      
      社会只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我看到哈勒尔痛苦还表现在他的矛盾性与双重性。他身上不仅仅只有两个灵魂,他有无数多个自己,那无数多的又成了整体的一个他。哈勒尔的身上有人性和兽性,两种本性,既纯洁美好,又邪恶凶残,能感受幸福,又能感受痛苦,两种互相敌视,又互相依赖对方生存。那样对立的两极的性格在我身上也存在,所以我在阅读时,感受到了共鸣。我也不愿虚伪机械的每天生活,学习,微笑,戴着面具游在在这个现实的世界。可是我必须得,无法抗拒,我痛苦我绝望,我在生,我也在死。就像哈勒尔要改变一个世界,他要寻找一个世界,一个永远存在的精神世界。但是冰冷的无法拒绝的现实世界就是横亘在你的面前。你看着他,能怎么样呢。这矛盾的过程注定是以无果为结果的。但或许我们也有办法,那就是学会大笑。学会幽默,理解生活绞刑架的幽默。
      
      学会理解生活绞刑架的幽默。我想它不是教我们一味地绝望一味地痛苦,甚至想用一种极端的方式即死亡来结束这种生活,我们应该在自己的灵魂深处找到一个与物质世界相对立的世界。生活在这种物欲横流的时代,越来越多的人已经静不下心来问问自己到底要什么了,年少的我们生活在这浮躁的年代,也开始追求物质世界。我想我们应该更要静下心来,营造一个属于自己内心的精神世界吧。然而生活,必定存在痛苦,不是所有事情都如自己所愿,每个人都矛盾都双重,只是不同的人表现的形式强度不同吧。认清自己,认清自己内心浑浊,混乱的世界,我们要笑,是大笑。学会取笑可笑的,毫无价值的东西,一直幽默下去。
      
      嗯,我总有一天会更好地学会玩这人生游戏,我总有一天会学会笑,帕博罗在等着我,莫扎特在等着我.
  •     "因為我不喜歡生活,人們常常與其自己無法和諧相處,總是有許諸如此類的人,對生存期望過高而無法苟同其愚鈍與粗俗。"(覺得這段話很好的描述了很多人的狀態...
  •       当不同的人读同一本书的时候,往往会看到不同的内容。这并不意味着这本书充满了矛盾,而是书本身只是一面镜子,照出了读者的内心世界。所以我不认为我下面写得内容能得到其他读者的共鸣,因为我看到的,或是我选择看到的内容,只是一个我自己的镜像,为我更好了解自己的内心打开了一扇窗户。
      
      再读《荒原狼》,几乎和读一本没读过的书的感觉差不多。唯一有印象的,是黑塞的反物质、反现实倾向在书里的诠释。可是当我重读这本书的时候,我发现这种倾向至少在这部作品里是次要的。两次阅读最大的发现在于,与其说黑塞在构造一个反物质的形象,不如说他提供了一种与现实世界共存的方式,以及一种个体性格多样性的必然。
      
      如果说荒原狼的世界是非黑即白的,是极端单调的,那么黑塞想要建立的是对此观点的反驳,或者说是扩充。黑塞承认了人的多样性,承认了人在不同时间、不同空间所表现出多种多样的特征。就像棱镜或者万花筒一样,不同元素在个体中的共存和组合,导致了人的“分裂”,而这种分裂,是被黑塞所承认和赞扬的。正是这种分裂,使人具有了无限的可能性和矛盾。而单纯的把人的行为归为兽性的胜利,或者人性的胜利,都是不完整的,片面的。小说的前面一大半内容,就是确立多样性在人身上的存在,而接受这种存在,才能通向小说更大的主题,既狂人与现实的共存法。
      
      这种多样性的确立,是通过将与世隔绝的、孤僻理想主义的哈里疯狂的拥抱赫尔米娜为他打开的尘世欢乐与轻浮的性观念所实现的。哈里曾经鄙视现世的娱乐和游戏,包括跳狐步舞,与轻佻的女人睡觉,欣赏当时的爵士乐。他起先在迷茫和无比失落的时候拒绝接受赫尔米娜的跳舞的邀请,可是赫尔米娜对他出奇的了解和理解使他觉得这个女人值得信赖和亲近。正是有了这种理解,才让哈里小心翼翼的踏入一个他曾经不以为然,甚至蔑视的世界。这个世界没有紧张的对于政治、哲学、高等艺术的讨论,而是弥漫着一股自然随意之风,一切以快乐为基准,一切以快乐为导向。通俗音乐被崇拜,性冲动被解放,紧张的神经被鸦片所舒缓,而这一切都渐渐融化哈里曾经恪守的他所能接受的价值和人格,而这堵横亘在他内心守护他的价值和人格围墙也一点点垮塌。赫尔米娜以及玛利亚,帕勃罗他们精心设计,百般努力达到的就是一个目的,既推到哈里心中的墙,让他接受人格和价值多样性的可能性,告别荒原狼非黑即白的世界。这一切到假面舞会达到高潮,哈里旧人格的回光返照在舞会前达到极点,可赫尔米娜对他的吸引使一切又朝着正常的方向行驶。直到他完全陶醉在假面舞会带给他的快乐。终于,他彻底告别了旧哈里的人格,而变成了完全不同的人,这时候传统已经被打破了,一切都准备好了,魔剧场的门开了。
      
      在荒原狼的小册子上有这样一段话:
      
      然而罪犯和圣徒两者以及所有其他走极端的人都不可能对中立温和的中间道路即市民的东西加以肯定。唯有幽默才完成这种不可能的事情,用它的棱镜的光照射了人生的一切领域,把它们合为一体,而这种幽默是那些完成伟大业绩的使命受到阻碍的人的美妙发明,这种幽默也许是人类最典型、最天才的功绩。我们所生活的这个世界似乎并非是我们的世界,我们尊重法律又超越于法律之上,占有财产而又似乎“一无所有”,放弃一切又似乎并未放弃,所有这些深得人心,而且不断予以表述的人生高度智慧的要求,唯有幽默才能实现。
      
      读到此处的时候,我感到困惑,到底是什么让幽默可以解决如此深刻的差异,能让“狂人”和“市民”能够完成融合。必须承认的是,虽然我对荒原狼这群人的矛盾、痛苦、不幸在市民中间的处境完全理解,读到这里的时候我是不明白幽默到底意味着什么的。但是黑塞在帕勃罗魔剧场的最后两幕给了我们答案。
      
      当哈里进入魔剧场之前,所有人,包括我这个读者在内,都认为哈里已经告别了旧人格。他放弃了自己的坚持,已经准备好去拥抱多样性的世界和自己。可是当他看到赫尔米娜和帕勃罗躺在一起,互相依偎的时候,他动摇了,他认真了。他想起来赫尔米娜和他说的话,想起赫尔米娜和他一样,厌恶这个“市民精神”充斥的世界想要脱离,而帕勃罗正是哈里所厌恶的,这个市民世界的代表。帕勃罗不谈哲学、不谈严肃艺术,用钱卖自己的情人,用鸦片缓解痛苦,用微笑缓解一切紧张的讨论。而哈里,以为自己用轻松的心情接受了以帕勃罗为代表的“市民”的世界,但其实他并没有。当他看到和自己同病相怜,甚至可以说是自己的化身和这样的世界躺在一起的时候,他没有选择一笑置之或者加入这场狂欢,而是重拾他的旧人格完成了这次杀戮。他为爱而杀人,而他爱的就是赫尔米娜和自己重合的那部分,那部分对于“市民世界”的厌恶和绝望。他们的不幸,要用死亡来解决,这个观点,哈里实际上从来没有动摇。
      
      帕勃罗在杀戮之后对哈里说:“但愿你看见赫尔米娜和我躺着时,至少是由于嫉妒才做出那种事情。可惜你不懂得怎样演好这个角色。我相信,你会更好的学会这个游戏的。”可惜哈里现在不懂这个游戏,他还不懂幽默的意义。只有幽默才能协调哈里和帕勃罗,只有幽默才能让哈里学会笑,学会面对他所处的这个世界。
      
      读完这本书我不想去否认我对这种观点的怀疑,因为我看到的哈里和我一样,有时候是个太过于认真的人。有时候太不满足,太容易产生情绪,太希望自己的观点得到哪怕是自己认为庸俗的人所接受。但这一切几乎是不可能的,人,正是因为有了多样性的可能才称之为人的,当几百,几千,几万个我之一碰到几百,几千,几万个对方之一的时候,太有可能产生冲突和矛盾了,而对待这种角色扮演的游戏,最好的方式就是笑,就是幽默。因为我们不是荒原狼,不是我的人性碰到他的兽性起冲突,我的人性碰到他的人性产生感情。没有这么绝对也没有这么肯定,我们的世界便是棱镜,而幽默正是这个世界的粘合剂。
      
      
      
  •     看了三分之一我就没勇气看下去了,不是因为理解力的因素,恰恰是因为理解太深感同身受,里面的每一句话刺痛我的心,最后心已经不能平静下来了,听了你的一番评论,我接下来还是会鼓起勇继续气看下去的,谢谢你!
  •     非常喜欢你的观点,也许我也应该再读一遍
  •       记得在许多年前,还是上大学的时候,有一天晚上和舍友散步到人大附近,路过星美影城的时候,看到一个流浪汉,他躺在路边的长椅上,卷曲着腿,身上盖着报纸。当时心里有种说不出的凄凉感觉,实在想象不出,一个人怎么可以这么旁若无人的露宿街头。
      
      再次看到这种类似情景是在西直门地铁站下,那时还没毕业,有一天晚上看完电影很晚回校,一个人走过地铁站时,发现过道两边躺满了人,都是随便的盖着破棉被或者报纸之类的东西。我当时只觉得恐惧和厌恶。这种情形在我来说,本应发生在魔幻电影中,而非现实。
      
      因此,在第一次看到《荒原狼》这个名字时,我以为自己会看到上述的画面,那些流浪在城市里的,找不到出路的,活得没有尊严和地位的人。
      
      当然,书中描写的荒原狼全然不是这样,却比这些真正的流浪者更加孤独,更加没有出路,不同的是,他们拥有地位,许多都是在尘世获得成功的人。
      
      可是,他们的内心却长久的活在社会的对立面,甚至是生的对立面。他们蔑视法规,以及一切会束缚他们的东西,对市民精神充满了鄙夷,然而他们享受市民文化营造出的干净雅致的氛围,享受艺术,音乐,所有能够给他们精神带来愉悦的东西。实际上,他们从不犯法,也不会真的自杀,虽然,自杀冲动隐藏在他们的血液里。
      
      这些荒原狼在人群中,你根本看不出和周围的人有什么区别,然而,比起大多数安于现状的人,他们活得异常疲惫,有时是真的把自己放逐在荒野,去寻求刺激,有点像海明威,有时候他们仅仅在内心进行战斗,刀光剑影,血雨腥风,痛苦到极点,他们甚至需要吃药来平静心情。
      
      他们大多数都是长期的偏头痛患者,有些会被鉴定为抑郁症。但他们绝对没有精神问题,准确的说,他们的智商高于常人。
      
      然而,在所有的这些问题之中,最可怕的是,荒原狼不能与自己和平相处,他们既厌弃自己狼的身份,又无法接受自己懦弱对的人的本性;他们渴求狼一样嗜血的杀戮,却无法离开人所建立的美妙的道德圣殿。
      
      当你在听莫扎特流泪,却不能像巴赫,海顿一样一生依附于权贵,渴求自由,却不敢真的睡在大街上时,也许,你就是一只荒原狼啦。
  •       赫尔曼·黑塞
       会不会有很多人和我一样,在读这本小说的时候,觉得和哈里·哈勒尔一样感同身受。那种人性中的狼性,欲望,孤独,那些不能为人所
      
      知的恶的一面。黑塞的书,哲理性很强,你觉得每一个字都戳中灵魂。那些你不为人知的小秘密,属于狼性层面的无限扩张的欲望,反抗的情
      
      绪,真真切切的存在在我们的灵魂之中。某种程度上,我们都是荒原狼,在人性的光辉下,永远有一双眼睛看着我们,我们不能理解这个世界
      
      的目的,一切的一切都浸透了孤独人的苦痛和人生的坎坷,无端的厌世和悲观充满了荒原狼的生活。
       当哈里·哈勒尔遇到赫尔米娜,一种新的东西进入到了荒原狼的世界,她能理解哈里,哈里也依赖着她。如果说哈里和玛利亚是肉欲之情
      
      ,喜欢玛利亚的年轻和激情的话,赫尔米娜则是一种精神的交流和理解,在赫尔米娜身边,哈里有解脱的感觉。那个魔剧院给人的感觉更震撼,像哈里一样,所有的读者和哈里一起经历那些接触人性的考验,每一个房间的铭牌,给了恶释放的机会,魔剧院里发生的是真实亦或虚幻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看见了自己的恶,看见极端堕落和残忍的自己,然后被自己的狼性吓到了,退缩到了现实。
  •       1人物。
      如果你问我赫尔米娜有没有死,我只能说“呵呵”;如果你问我赫尔米娜是不是就是赫尔曼,我也只想说“呵呵”。
      我想说的是,小说里的人物都是有原型的。一看这通篇的内心独白,傻瓜也猜得出荒原狼的原型就是赫尔曼黑塞,当然,一定不是全部,是他的部分人格,表达的是在某一阶段的心理状态,这就像明星都会不小心露个点,但一般不会不小心全裸。至于赫尔米娜,她的名字把自己的身世说的很清楚:她是赫尔曼的女性版本。但她的原型一定不是赫尔曼黑塞,因为作者不能像草履虫一样分裂生殖,一个变成俩。这个人物的原型应该是黑塞在肉体空虚,精神苦闷的时候跑去寻花问柳时遇到的一个姑娘,至于这个人是谁,似乎无关紧要。因为作者一定把这个人物作了升华处理——她的相貌,身材,漂亮的外表和行为,甚至教作者跳舞,可能都确有其事,但她的语言、思想和见解,明显是作者杜撰的,黑塞是通过她的口说了自己的话。
      2故事与结构
      这本小说实在没什么故事性可言。在赫尔米娜出场之前,我一直在昏昏欲睡——作者请见谅,作为一个直男,我对一个中年男人的内心独白实在兴趣不大。当然,二十世纪的小说家们都这么写,他们不再解剖社会,人家就喜欢内心独白,就喜欢讲个人精神世界,你爱看不看——我实在很无奈。
      至于结构,也很明显,有三层。作者通过房东的侄子之口引出荒原狼的文稿,这是一个讨巧的办法:这就避免了自己的行文因情节散乱,荒诞不经而引人诟病,同时为自己随心所欲的抒发感情、表达观点找了一张通行证。然后让荒原狼读到了那个古怪的论文《论荒原狼》,这又是一层递进,通过又一篇文中之文集中表达了自己对人性的看法,虽然显得偏执、古怪——甚至作者有意如此,却因为前面已经营造了一个合适的环境而显得合情合理。这个结构,作者没在上面做什么花样,不是为了形成魔幻现实主义或者意识流,只是为了行文方便而已。
      3感情与风格
      这本小说还是让我想起《在轮下》,而《在轮下》又让我轻易的想起《少年维特的烦恼》和《麦田里的守望者》。他们是同一种类型,都是个人与社会的格格不入,都是叛逆的形象,并且在出版后都成为庸碌无为的读者模仿的标签式的人物。
      与之不同的是,《荒原狼》的主人公是个中年人,是个社会职业已经成型的艺术家,这就降低了其浪漫性而加深了其悲剧性,同时避免了被青少年模仿(呵呵)。但作者忽视了文艺青年们的力量:他们喜欢把自私当个性,把冷漠当优越,把平庸当安静从容;喜欢把无知当勇气,把肤浅当敏感,把脆弱当才华横溢。一旦“才华”、“孤独”、“厌世”、“抑郁”、“不合群”这种标签出现,他们就会争先恐后的抢来往自己身上贴,并把出现这些词语的书奉为圭臬,而且还有《荒原狼》这么一个朗朗上口,文艺腔十足的名字,怎么会不被奉上神坛呢。
      4优点——与村上春树的不同
      有人可能会说,黑塞笔下的这些人物,与村上春树笔下的人物,同样是孤独,忧郁,苦闷,迷茫,有什么区别呢?
      我喜欢《荒原狼》,是因为它是自然的,是真诚的,是不矫揉造作的。它的苦闷是真的苦闷,孤独是真的孤独,痛苦是真的痛苦,是发自内心的。正是由于感情的真实可信,艺术作品才有感染人的力量。
      这也是这本小说与村上春树、杜拉斯那些无病呻吟的小说的本质区别。
      
  •     何为正解,何为误解
  •     这本没看过,一直打算拜读,看了你的评论觉得他的后期作品玻璃球游戏 就是他理想中的乌托邦吧,一个人的思想基调从中青年到老年竟都不曾变过。。。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