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人视境中的观照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3-1
ISBN:9787500440017
作者:李继凯
页数:384页

章节摘录

书摘    异地求学的收获无疑是非常丰硕的,这既包括书本上的知识,也包括社会阅历。要历述鲁迅与茅盾在这方面的收获,尤其是他们的博学多识和知识结构的各有优势,要费许多笔墨,但在这里笔者仅想强调这样颇有意味的三点:其一,鲁、茅对西学及外语的高度重视;其二,鲁、茅都拥有崇高的读书观;其三,鲁、茅不盲目崇拜高文凭。    鲁迅在故乡求学期间对新学接触甚少,这主要是由于当时时代条件的限制。即使在绍兴这样的府城里,尚未建立新式的教育体制。只是到了南京和日本之后,他才开始接触和学习西学及外语,才能够在世界性的广阔的知识海洋里畅游。其中,达尔文的进化论,摩罗派的文学观,以及西医对生命的解释等等,都对鲁迅产生了重大影响,而外语的学习,更是使他如虎添翼,日语和德语的习得,使他可以超越原来的文化视野,亲炙西方文化原典,进入世界文化语境。正是这些不断被吸纳的知识信息“重构”了鲁迅,这个鲁迅既与来自故乡的鲁迅相联系,但又有了很大的不同,已经站到了新的起跑线上。茅盾的情形与此相仿佛,尽管他在故乡求学时就接触到了新学,父亲就是个维新派,但他真正系统地接受西学及外语方面的教育,主要还是在北京大学预科三年学习期间才实现的。正是在这里,茅盾的外国文学知识与外语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尽管失去了进一步深造的机会是个不小的遗憾,但他短暂的远程异地求学,已经为他奠定了相当坚实的知识基础,这早为他进入商务印书馆后的迅速崛起所证明。此外,鲁、茅的异地学习经历也有明显的不同:鲁迅的留学经历无疑对其影响很大,这是人们都知道的,而茅盾在这方面却是个空白,直到1928年才有了短期出国避难的机会。这样在对外国的感觉和认识方面,鲁、茅会有一定的不同。最明显的不同,就是茅盾对“国外”的概念是间接的。模糊的,神秘的,从书本上获得的印象缺乏足够的实证,在书斋里向往国外、学习国外的劲头虽大,但对那种普遍存在的“留学生心态”或“弱国子民心态”却难以有深刻的体验和理解。这方面的不同,自然也会影响到鲁、茅对中外文化、文学的态度,鲁迅容易从充分了解的基础上很快进入超越的层面,茅盾在这方面则表现出有些艰难。    总的看,鲁迅与茅盾都抱有堪称崇高的读书观。在笔者看来,读书观在很大意义上可以“决定”一个人的前途命运。这不仅在鲁、茅的时代是如此,在今天其实也是如此。能否成为时代的骄子,成为学识渊博、出类拔萃的人,读书的情况如何显然是极其重要的。崇高的读书目的可以激发出巨大的读书学习的热情,除了课内的书,还会主动阅读大量课外的书籍。从而在有限的学习时间取得最大的收获。鲁、茅如果没有异地求学的丰富收获作为“老本”,或者他们也像那些纨绔子弟浪费了读书的时光,他们就不可能成为20世纪中国值得国人骄傲的文化巨匠。所以,我们要格外珍视鲁、茅的读书观,并从中得到有益的启示。鲁迅的读书观从他的《自题小像》一诗就可以看出:“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黯故园。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这是一片爱国情怀。即使他的学医也有救治像他父亲那样病人的较为狭隘的目的,但他还是从民族需要的角度去为自己读书定位的。这也可以说就是“为中华崛起而读书”。包括鲁迅的“弃医从文”和做学问,也还是这样的思路。他在“五四”时期就曾如此申明:“仆以为一无根柢学问,爱国之类,俱是空谈;现在要图,实只在熬苦求学,惜此又非今之学者所乐闻也。”相比较,茅盾的读书观便较少这种民族主义色彩。他把读书的目标与人生的目标都定到了为人类谋幸福这一高度上。在1919年,茅盾曾在一篇题为《我们为什么读书》的文章中写下了这样的话:“我们读书是欲求学问,求学问是欲尽‘人’的责分,去谋人类的共同幸福。那些读书为做官,为挣钱,为漂亮,做个上流人,为末世之名,这许多瞎话,多不欲去听他。”这样的“读书观”和“人生观”显然表明,茅盾的读书目的是高尚的,与之相应的人生目标也是崇高的,他那还很年轻的胸怀无疑是相当博大的。这也就应了他的原名“德鸿”的本义。自然,读书不可能没有为己的一面,对于都有过家道中衰经历的鲁、茅来说,读书的谋生意味是相当浓厚的,但尽管如此,仍不堕其求学问道、救国济世的大志大德,这才尤其显得难能可贵。    鲁迅与茅盾虽然都热衷于读书,然而由于各种原因,他们的文凭都不高,但他们却并不因此感到自卑。他们有足够的学力获得高文凭却不去竭力争取,他们更有足够的自信重新选择自己的专业!众所周知,鲁迅的最高学历是仙台医专,还没有毕业,而且在学期间成绩也确实不是突出者,他手里有的文凭显然未能超过专科;而茅盾的北大预科文凭是拿到了的,相当于专科毕业,在今天看来也不是什么高学历。即使与同时代的洋博士、硕士甚至学士们比起来,他们也没有学历学位上的优势,但他们真正重视的是真才实学,他们的自学精神和勤奋努力,使他们都成就了辉煌的事业。既有杰出的创作才能,也有治学的学者素养。从很大意义上讲,他们是超常发挥的人生派,是坚持继续教育的楷模,他们的成功为现代中国的“成功学”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对那些迷信高文凭者也有提醒的作用。第三节  早年人生与文学的结缘    早年人生对人的影响备受人们的关注,特别是心理学家、教育学家和文学研究者,都比较乐于从“由小看大”的逻辑推理中去“解密”。对于鲁迅与茅盾这样的作家,人们自然也会沿着这条小径去“通幽”。从生活题材和情感联系来看,鲁、茅笔下的某些作品也可以视之为乡土文学,而且鲁迅所分析的乡土文学作家的命运:“在还未开手来写乡土文学之前,他却已被故乡所放逐,生活驱逐他到异地去了。”这在他们身上也得到了体现。比如鲁迅的《阿Q正传》、《祝福》、《药》、《孔乙己》、《故乡》、《社戏》等作品,写得情真意切,其忧愤之深广,爱憎之浓烈,有如地火之奔突.而这种情愫正来自其童年少年的记忆,鲁迅17周岁离开故乡,此后较少返回故乡,却能写出不少“故乡小说”,主要靠的就是其深厚的“童年情结”或“思乡之情”,这是他“斩不断的创作之源”。“诸如此类关于鲁、茅乡土文学的分析业已很多,笔者不想赘述,在此只想主要从地域文化角度,来看看故乡人生对鲁、茅文学创作的一些影响。    从一定意义上讲,文学与地域的关系就好像花朵和土地,地域与人的融合所造就的地域文化,就像地之母温润的子宫。能够繁衍养育带有地域特征的精神之花和艺术之花。作为文学,其所收摄的生活信息,总是与特定时空中的具体人事相关联的,而这种具体而实在的生活往往是在特定地域中演绎的。生活是文学创作的源泉,落到实处便往往要向“地域”的生活索求素材、提炼题材,并生成相应的地域审美观——具体映现的审美意识。从一定意义上讲,恰恰是地域之间的地理心理、民魂人情、语言文化等等差异,才助成了文学世界的丰富多彩。这种情形也与常说的“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相仿佛,民族之异、地域之别和艺术的斑斓是有相似相通之处的。作为创作主体而存在的作家,无疑会受地域文化的熏陶。故乡(包括第二故乡)的意义由此便可能上升为作家的精神家园,成为其人文素质的基因来源。地域文化的影响在作家的成长史中,是如影随形的老师,会通过各种方式,影响到作家的性格气质、审美爱好、思维方式、文体风格乃至写作习惯。擅长于呈现地域文化景观的作家,大抵都具有浓挚的故乡情结,对自己长期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留下了极为深切的情绪记忆,其中既会有美好的记忆,也会有痛苦的记忆,加之长久的记忆“反刍”或“反思”,便会在创作冲动的情况下,使记忆中的故乡生活奔泄于腕底,并充分显示出故乡所具有的地域文化特征及其普遍的文化象征意义。在此,作为创作主体的作家的地域文化心理,便充任了人和地域文学、一方水土和一方故事的联系中介,成为一种特具张力的“文心”,借助回忆和想像而把人和地、水土和故事整合为生气灌注的文学文本。    20世纪中国文学中,乡土文学似乎独占鳌头,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作家,也涌现出了一些出色的创作群体,由这些作家或创作群体推出的旨在彰显地域文化及其思考的作品,多能活现出故乡的风土人情、民俗习惯、文化神髓乃至特定地域的秘史秘情。以其强烈的地域文化特色显现出特有的艺术魅力。而作家喜爱涉写地域色彩浓郁的物事人情。除了生活的牵引、心灵的驱动之外,当然还有读者的期待和鉴赏。亦即社会审美需求方面的原因。从文化与人的关联中,可以看出作家与读者的同一性。读者所承受的地域文化的影响和乡土情结的缠绕,可以说并不见轻于作家,故而能够在阅读和鉴赏过程中,与作家产生共鸣,进行精神上的对话:既可以对作家对象化于作品中的地域文化信息进行接受和评价,在文化建构的层面上增益自身的文化修养,品鉴地域文化景观特具的韵味和美感,又可以将接受和评价所形成的信息反馈于作家,从而超越消极的被动接受而影响到作家的继续创作,构成良性的循环系统.这种不断地作用于作家的创作活动和读者的鉴赏活动的结果,自然会促使地域文化绵延不尽地显现于文学世界,并由此保持人们对地域文化的个性或特色的浓厚兴趣。……

媒体关注与评论

书评每一个时代总有属于它们自己的问题,“问题就是时代的声音”(马克思语)。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注意研究带全局性的战略问题,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我希望包括博士在内的青年社会科学工作者继承和发扬这一优良传统,密切关代性,脱离了社会潮流,社会科学研究的价值就要受到影响。我是鼓励青年人成名成家的,这是党的需要,国家的需要,人民的需要。但问题在于,什么是名呢?名,就是他的价值得到了社会的承认。如果没有得到社会、人民的承认,他的价值又表现在哪里呢?所以说,价值就在于对社会重大问题的回答和解决。一旦回答了时代性的重大问题,就必然会对社会产生巨大而深刻的影响,你也因此而实现了你的价值。在这方面年轻的博士有很大的优势:精力旺盛,思想敏捷,勤于学习,勇于创新。但青年学者要多向老一辈学者学习,博士尤其要很好地向导师学习,在导师的指导下,发挥自己的优势,研究重大问题,就有可能出好的成果,实现自己的价值。过去12年入选文库的论文,也说明了这一点。    什么是当前时代的重大问题呢?纵观当今世界,无外乎两种社会制度,一种是资本主义制度,一种是社会主义制度。所有的世界观问题、政治问题、理论问题都离不开对这两大制度的基本看法。对于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者和资本主义世界的学者都有很多的研究和论述;对于资本主义,马克思主义者和资本主义世界的学者也有过很多研究和论述。面对这些众说纷纭的思潮和学说,我们应该如何认识?从基本倾向看,资本主义国家的学者、政治家论证的是资本主义的合理性和长期存在的“必然性”;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中国的社会科学工作者,当然要向世界、向社会讲清楚,中国坚持走自己的路一定能实现现代化,中华民族一定能通过社会主义来实现全面的振兴。中国的问题只能由中国人用自己的理论来解决,让外国人来解决中国的问题,是行不通的。也许有的同志会说,马克思主义也是外来的。但是,要知道,马克思主义只是在中国化了以后才解决中国的问题的。如果没有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际相结合而形成的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马克思主义同样不能解决中国的问题。教条主义是不行的,东教条不行,西教条也不行,’什么教条都不行。把学问、理论当教条,本身就是反科学的。    在21世纪,人类所面对的最重大的问题仍然是两大制度问题:这两大制度的前途、命运如何?资本主义会如何变化?社会主义怎么发展?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怎么发展?中国学者无论是研究资本主义,还是研究社会主义,最终总是要落脚到解决中国的现实与未来问题。我看中国的未来就是如何保持长期的稳定和发展。只要能长期稳定,就能长期发展;只要能长期发展,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就能实现。    什么是21世纪的重大理论问题?我看还是马克思主义的发展问题。我们的理论是为中国的发展服务的,决不是相反。解决中国问题的关键,取决于我们能否更好地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特别是发展马克思主义。不能发展马克思主义也就不能坚持马克思主义。一切不发展的、僵化的东西都是坚持不住的,也不可能坚持住。坚持马克思主义,就是要随着实践,随着社会、经济各方面的发展,不断地发展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没有穷尽真理,也没有包揽一切答案。它所提供给我们的,更多的是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世界观、方法论、价值观,是立场,是方法。    ……

书籍目录

序绪论全人视境和全人比较  第一节  回避酷评选择慎评  第二节  “全人研究”的收获  第三节  走向“全人比较研究”第一章  乡土滋育和异地求学  第一节来自故乡摇篮的心理积淀  第二节  异地求学的艰难和收获  第三节  早年人生与文学的结缘第二章文化创造和文化姿态  第一节  与五四同在的弄潮儿  第二节  从文者的文化创造  第三节  入世者的文化姿态  第四节创造者的焦虑和孤独第三章同受批判和同一目标  第一节  “落伍”者的遭遇与求索  第二节  从“神交”到“同志”  第三节  强强联合与偶有不快  第四节  著书亦为稻粱谋第四章主体重建和文体建构  第一节  作家主体的自我更新  第二节  面对民族主体的文学探索  第三节  现代文体的选择和特征  第四节文体史视野中的鲁体与茅体第五章交友交心和婚恋人生  第一节  友谊人生的积极拓展  第二节相知相助的评论  第三节  异性交友与人生风景  第四节  “围城”内外的悲和喜第六章晚年生活和身后影响  第一节  老有所为重晚晴  第二节  回忆、疾病与忧患  第三节  赢得生前身后名  第四节延伸比较:胡风与茅盾余论立于当代平台的点滴思考  之一:冲破新的“文化围剿”  之二:向“沉重”的人生致敬参考文献后记英文目录

作者简介

作者长期从事鲁迅和茅盾研究,在此基础上,把两位文学大师结合在一起,进行了综合的比较研究,不但具有透视整个中国现代文学的理论意义和文学价值,也使这一论题能在更广泛、更深入的层面上进行比较分析。


 全人视境中的观照下载



发布书评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