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國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出版日期:1957-06-01
ISBN:SH2017-1
作者:(古希腊)柏拉图
页数:440页

内容概要

吴献书(1885~1944),近现代著名的英语教育家、翻译家,与东吴大学(现苏州大学)第一位华人校长杨永清先生同为“东吴”第三届(1909年冬)毕业生,既是“东吴元老”之一,也是“东吴名师”之一。

作者简介

1929年10月初版。1957年6月重印第一版第一次印刷。
有人说,整个西方的思想文化,不过是对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二人思想的注脚和注释而已。《理想国》是柏拉图一部重要的哲学、政治、伦理乃至法律、艺术等方面的理论著作,在西方乃至人类思想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不可不读的经典中的经典。因此,在中国人第一次睁眼看世界的西学东渐中,吴献书先生慧眼独具,把英文本的《The Republic》翻译成中文本的《理想国》,并于1929年以繁体竖排、半文言、没有现代标点符号予以句读的形式在商务印书馆出版,此后多次再版,比较好地满足了当时国人对之了解、学习和研究的欲求。
在而今简体、横排的出版时代,这种繁体字和竖排本给时下的读者带来了阅读上的不便甚至困难,影响到该名著的普及推广,故此国内推出了数个简体横排的白话文本。但是,白话本有其优势的同时,也使人感到某种缺憾,正如在国内英语界具有相当声望的许国璋教授在回忆他的老师吴献书先生的文章《饮水思源,敢忘所自》中言:“吴师曾译柏拉图《理想国》,余1989年因讲述‘西方文化史’曾细读之,深感译意精到,远胜今日之白话译本,诚通儒也。”在这个意义上,我们组织了专门研读政治学理论的专业人员加注现代标点符号,并对文中涉及到的有关人物、事件、背景知识进行扼要的注释,这样,在保留吴献书先生译文原貌的基础上,使该译本得以为现代读者“量身定制”。


 理想國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关于理想国的地位,我想这下面这句话可以一言以蔽之:“两千年的西方哲学史都是柏拉图的注脚。”——[英]怀海特我读的这本《理想国》是吴献书老先生翻译的,文言版,虽然读起来不像白话文版那么通顺,但是我觉得更简洁,更符合中国人的说话习惯,没有白话文版中那种长的一口气读不到头的句子,加之全书采取的是对话体的形式,读起来很像是《论语》(书中的人名除外),我认为用文言文翻译更好的抹平了中学与西学间的鸿沟。全书共分10章,第一章是全书的引子,这一章据传有可能是柏拉图早期写的一篇单独的著作,一个重要证据是这一章里与苏格拉底的对话者与后九章不同,后九章中与苏格拉底对话者是柏拉图的兄弟格劳孔和阿得曼托斯,而第一章与苏格拉底的对话者却是家长克法洛斯、玻勒马霍斯和色拉叙马霍斯。有学者们认为第一章与柏拉图的《卡尔弥德篇》很相似,就像其它大多数拍拉图早期的著作一样,是属于提出问题但并未得出最终答案的“苏格拉底式的对话”,后来这篇文章被柏拉图选来成为《理想国》的引子,所以也可以这样说,《理想国》后九章的内容实际上是第一章所开出的论题的逐次展开,是柏拉图在周游列国之后对苏格拉底问题的思考和回答。这一章有两个戏剧场景,即苏格拉底与格劳孔由雅典下到比雷埃夫斯港观看当地的祭祀活动和赛会后,正准备返城时与玻勒马霍斯等一干人的对话,当时玻勒马霍斯追上并挽留苏格拉底,请他到家里做客交谈,第二个场景在家长克法洛斯的家里,苏格拉底在与克法洛斯的交谈中引出了“正义”的话题,随后玻勒马霍斯跟进讨论“正义”的定义。本章中,苏格拉底提出了关于正义(此版中翻译为“公道”)的一个解释:“公道即最有利与最有害二者中折衷之道也,所谓最有利者,即行不公道而不受惩罚,所谓最有害者,即受不公道而无抵抗之力。” 这中解释即让我想到了儒家的中庸之道,也让我想到了现在有些学者对民主的看法:最不坏的一种制度。苏格拉底在这里就有这两层意思,公道既不是最有利的,也不是最有害的,但是对公民全体来说是公平的,而且可以达到城邦整体利益的最大化第一章的高潮发生在色拉叙马霍斯的加入,他的“正义就是强者的利益”的观点造成了现场气氛的某种紧张,虽然后来他认输了,但是他的观点成为全书重要的伏笔。从第一章,苏格拉底那种能言善辩就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善于用类比(虽然有的类别并不是那么恰当),而且经常从一些看似和讨论的主题无关的地方说起,循循善诱,让对方不知不觉就掉入自己的陷阱,陷入自相矛盾的境地,这一点我感觉很像孟子,这或许又印证了那句话——智慧在最高点是相通的。第二章承接第一卷结尾,讨论了正义与非正义何者更好的问题,柏拉图提出既然万物从大的方面来看总比从小的方面来看要容易的多,所以最好还是先着手探讨什么是正义的国家,而非正义的个人,而且既然正义必定是可能想象得到的最好的国家的属性之一,所以他就首先描述这样的一个国家,于是柏拉图便借苏格拉底之口开始了对理想国的精彩描绘。首先,柏拉图认定公民应该分为三个阶级:普通人、军人、执政者。军人保卫国家,执政者治理国家。 然后,在这个理想的国度中,第一件要考虑的事就是教育,苏格拉底说:“依从来相沿之法,则教育分为二端,体育运动与音乐,前者为身,后者为心。”当然音乐不只是狭义的音乐,它几乎包含了文艺女神领域之内的一切事物。读到这里,我不禁想到了古希腊哲人那种既有健美的身体又有智慧的大脑的形象,这和中国传统知识分子手无缚鸡之力的形象是有天壤之别的,西方传统文化中对体育的重视的确是我们所欠缺的,直到现在。但是柏拉图认为,在教育过程中并不能让青少年接触所有的文化。他说过:“但求何者能表忠勇与和谐之意。”具体的做法就是实行严格的审查制度,“奢华之音乐”、荷马诗歌、戏剧中对坏人、邪恶之事的详细描写等等都是被禁止的。这种通过对文化的阉割来创造一个良好的文化环境的做法我是很不赞同的,但是细想一下,又有哪个国家不是这样呢?只不过被阉割的那部分文化随时间地点的不同而有所不同罢了,就连孔圣人也删过《诗》,只留下“思无邪”的三百零五篇。其中,柏拉图还论述了城邦的精神文明,他认为“一国之中有诳语之权利者惟执政者”,意即执政者可以用“高贵的谎言”来暂时欺骗民众,以维护城邦的安定团结。我觉得在这一点上柏拉图还是看的很准的,就算一个城邦的精神文明程度高到没有人说谎(虽然这不可能),统治者也还是必须利用“诳语”来组成自己统治的一部分的,这一点也算道出了政治的一个特点,几千年来都未曾改变。在教育之后,柏拉图又描述了理想国中的另一大特点:“共产主义”。士兵们被要求在军营中一起生活,除了绝对必需的东西之外,他们不得有任何私有财产,不然就成了商人,不利于他们保卫国家。朋友们的一切东西都应该是大家共有的,包括妻子和孩子在内。说到妻子和孩子,柏拉图又提出了很多超前的理念,比如:优生优育、男女平等、集中抚养孩子等等。母亲的年龄应该在二十岁到四十岁之间,父亲的年龄应该在二十五到五十五岁之间,“当置优秀父母之儿女养育之所,并备专门看护,为之抚养,彼不良者之儿女,或父母优秀而儿女弗能类,均置之于人不知之处。”女子也可以治国,只要合适。从这些细节中我们可以很明显的看出柏拉图对斯巴达的借鉴。但是柏拉图在这里所说的“共产主义”并非我们现在所说的共产主义,因为他的共产主义学说并非是为了消灭阶级,而是为了根除导致党争和贫富对抗的经济根源:自私的利益,从而保障全体的利益与城邦的和谐。而且他也并不一概排斥私产和家庭生活,生产阶级成员可在政府的严格监督下建立家庭和拥有私产。 在这一部分,柏拉图明确提出了国家之正义:“人各专斯一事为公道。”即正义就在于人人都做自己的工作而不要做一个多管闲事的人。读到这里,我脑中不禁想到一千七百多年后的朱元璋在开国之初为自己的子孙设计的国家,也是希望农民好好种自己的田,商人好好经自己的商,读书人好好读自己的书,多么的相似啊,可能这样有条不紊、井然有序运行的国家是大多数治国者所希望的,但是很遗憾,他们都失败了,他们没有考虑到社会流动,一个各个阶层之间没有流动的社会是没有活力的,也是根本不会长久的。而且他们都混淆了社会与国家,将社会中的劳动分工作为社会等级划分的依据。在第七章中,柏拉图开始叙述他那著名的“洞穴隐喻”,他以太阳比喻善,人们背对洞口坐在洞穴之内,只能看到影子在石壁上运动,只有少数哲学家能够站起来转身见到实在物,并走出洞穴,见到太阳。这就是所谓的“灵魂转向术”,即从意见的世界转向理念的世界。柏拉图说:“智识无错误之时,意见有时而或谬……真美与真公道,实为一永久不变之物……能见永久不变之真美,而亦能见多数美观之物,是为有智识,不徒有意见。”可见理念的世界层次明显高于意见的世界,但是并不是所以的人都能达到这一点,能真正达到这一境界的只有少数的哲学家。随后,他提出了“哲人王政治”,这些哲学家本身是不愿意“委身从政”的,但是为了城邦,他们不得不放弃洞穴外的光明重新回到黑暗的洞穴中去执政。由此,柏拉图还提出了判断一个国家善恶的标准:“苟其治理者不愿委身从政,则其国必最善之国,其治理者最喜握持政权,则其国必最恶之国。”依这个标准来判断,我们现在所有的国家在柏拉图眼中都是恶的国家了。而且,如果执政者对政治没有热情的话,他还能做好自己的工作吗?柏拉图还提出为了国家培养统治人才,要开设数学、平面几何、立体几何、天文学和谐音学,这些课程可以更好的帮助人们完成灵魂的转向。在第八章中,柏拉图比较了五种政体,第一种即是理想国中的哲学王或贤人政治,这几乎是难以实现的,退而求其次的是斯巴达之专重荣誉之政治,接下来依次是富阀政治、平民政治和专制政治。之所以成这种顺序,是因为下一级是由上一级发展(或者说退化)而来,并带有上一级政治的一些特征。很让我感兴趣的是柏拉图认为专制国家中最苦楚的人是君主,他说:“真正之专制君,实为一真正之奴隶,彼不得不于同时施其最高之奴隶人之手段与谄谀人之手段,人之最恶者彼有时亦必敬事之,彼之欲望又无穷尽,且终无满足之日,终其身惴之于心,无时或释,故细察之,彼实为世间最苦之人。”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王朝史上,君主数量数不胜数,无数人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为的就是品尝做君主的滋味,我承认柏拉图说的是有一部分道理的,当了皇帝之后,不得不整天猜忌、怀疑,生怕别人抢走了自己的位子,权术也是必不可少的,否则就会别人玩弄于鼓掌之间,在没有什么约束的时候欲望也是无穷无尽的,确实享受不到平凡人一样安稳、淡然的快乐。但是之所以无数人为了这个位子前赴后继,就因为它满足了人最大的一个瘾:最高的权力,这个东西得不到还好,可以像柏拉图一样对其进行冷静的分析,一旦尝试,便无法戒除。在第九章中,柏拉图把人心(灵魂)分为三部分:理性、怒、欲,“理性”指的是有知识的,能理解理念的那一部分,“欲”指的是类似“力比多”部分,而“怒” 是处于中间的部分,类似于动力,它的作用是把拥有的东西保持住,没有好坏之分,如果理性的那一部分占据了主导,那么“怒”便会为理性服务,在控制欲望的同时从事哲学等好的事业,这样人心(灵魂)才能实现正义,而如果欲的那一部分占据了主导,那么“怒”便会为欲望服务,想尽一切办法满足自己的欲望,因此,我们要做的就是尽量让理性的那一部分成为人心的主导,如何做?就要像前面所说的学习各种学问,争取完成灵魂的转向。在最后一章,柏拉图又论述了共相与殊相,以床为例,上帝造出了床的共相,而这个共相是仅此一个的,工匠根据共相造出了无数个殊相,也就是无数个实实在在的床,而画家则画出了床的影像。根据这个理论,柏拉图继第二章之后又把以荷马为代表的诗人给批判了一遍,他认为上帝创造出了善等美德的共相,无数践行这些美德的具体行为是殊相,而诗人们所做的只是描述善的影像,与善、真理等等永恒不变的理念(共相)相距甚远,是为依样画葫芦,没有真正的理解那些理念,对城邦毫无用处。读到这里我不禁怀疑柏拉图是不是和荷马有什么过节(玩笑话),对诗歌批了又批。这些被他斥之为模仿术的学问难道真的没有用吗?那些能把抽象的理念用生动的文字表达出来的诗人、文学家们难道真的不理解这些理念吗?这些问题我想历史已经给了我们答案。全书最后由苏格拉底讲了一个神话,这个神话以引用一个从阴间返回的人的叙述,指出不义者灵魂必将受罚,正义者灵魂必将受赏,这实际上是回应了第二章的讨论,《理想国》似乎以某种宗教情怀结束全书。读完全书,觉得今天看来“理想国”中“理想”二字名不副实,柏拉图心目中最好的国家也不过如此,不过可以把“理想”理解为现实中找不到,而不是价值判断上的“好的”,柏拉图根据人天生的不平等——金银铜铁——将人分工,强调秩序,这点有点类似《论语.阳货》篇里孔子说“唯上智下愚不移”和“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但是仅仅从这个角度来理解本书是远远不够的,书中散落着很多亮点,如“洞穴隐喻”、对共相和殊相的讨论等等,这些观点表明着西方最早的哲学思想和世界观。经典的影响力,不在于天马行空的文句,也不在于振聋发聩的论断,而在于它给世人幽暗闭塞的观念世界以一道耀眼的闪光。它提出一个命题,它给出一个假设,这些根本的有关最古老悠久的意识形态的疑问,使得后来的思想家有了发挥的空间,也为后世提供了无数社会体制的可能性。不管它是一位绝对权威,还是一个极端恶魔,对它的肯定抑或反对构成了我们在思想上赖以前进的基石。 《理想国》正是这样的一本经典。

精彩短评 (总计6条)

  •     王制才是王道
  •     原作的力量啊!
  •     这个版本有很浓厚的政治色彩
  •     迷醉于柏拉圖的涵養以及邏輯思維,絕對值得去多看幾遍
  •     有几张蛮绕的。更喜欢对话录。
  •     政治没有我想的那么简单~~~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