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明

出版社:南海出版
出版日期:2008年06月
ISBN:9787544239660
作者:(美)乌利·舒利瓦茨
页数:32页

前言

  关于《黎明》的艺术阅读笔记  彭懿  乌利·舒利瓦茨(Uri Shulevitz)  1935年出生于波兰华沙。他4岁那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华沙遭袭,他随家人辗转流亡欧洲各地,直到1947年他们才在法国巴黎找到了落脚之地。  两年后的1949年,他们一家又迁徙到以色列。为了平衡自己爱幻想的天性,他选择研读博物学,白天在特拉维夫的师范学校上课,晚上则到美术学校跟随半抽象画家Yehezkel Streichman习画。  1959年,24岁的他只身前往纽约,一边在布鲁克林博物馆的美术学校学画,一边为希伯来语童书画插画。1963年,他自写自画,出版了第一本图画书《月亮在我的房间里》(The Moon in My Room)。1969年,他与Arthur Ransome合作的《傻子与飞船的故事》(The Fool of the World and the Flying Ship),获得了当年的凯迪克奖金奖。  渔翁夜傍西岩宿, 晓汲清湘燃楚竹。  烟销日出不见人, 欸乃一声山水绿。  回看天际下中流, 岩上无心云相逐。  据说,乌利·舒利瓦茨这位美国凯迪克奖得主的这本图画书的灵感,是来自于我们唐朝诗人柳宗元的《渔翁》。  他画的是水彩,但却借用了中国水墨画晕染的技法。  他从黎明前的第一道微光开始画起,不疾不徐,静中有动,动中有静地画出了黎明前湖光山色的微妙变化。正如美国《父母杂志》所评论的那样:色彩和光线是如此地真实,读者几乎可以感觉到自己的瞳孔随着光线的增强而缩小。是一次精准而又极富感染力的艺术之旅。  如果说图画书可以是一首诗,那它绝对是一个好例了。  这是一本需要静下心来慢慢品味的图画书。在这个浮躁的年代,我们和我们的孩子,都太需要这样的图画书了。  第1个画面  一个稍长的椭圆形,横亘在画面的中央。  这时,我们还看不清楚画面里画的是什么,一是它太小了,场景还没有充分展开;二是它看上去既模糊又朦胧,只是两道长长的暗蓝色的粗线条。  其实,这是黎明前的黑暗。  如果我们突然闯进了黑夜之中,当我们的眼睛还没有适应突如其来的黑暗时,我们看出去的不就是这样的情景吗?  画面大面积的留白,是为了不分散我们的注意力,让我们“一眼”就定焦在这个位居画面中心的椭圆形之上。  这个画面,原版书上只有一个字:Quiet。  我译成了“静”。译这本艺术感极强的图画书时,至少是前两个画面,我没有顾及朗朗上口的阅读习惯,没有加词添字,因为作者乌利·舒利瓦茨是一个惜墨如金的人,是一个强调图与文绝对不能重复叙述、只能互补的人。你看,就这一个“静”,那种黎明前的静谧是不是就出来了?还有,你注意看,这时画面中央的长椭圆形是不是与它下边的文字形成了一种视觉上的均衡,字少,但图大,这也是一种互补的关系呢!  第2个画面  长椭圆形变长变大了,比上一页大了将近两倍。  哦,尽管还是有点模糊,但我们还是能够勉强分辨出来了——一道长长的暗蓝色是一座逶迤连绵的山,而另一道,似乎是岸。但夹在它们中间的,是雾,还是湖呢?  这一页,原版书上还是只有一个字:Still。  止。是止,所有的景物似乎都像凝固了一般地静止不动。  不知作者为何把画面画成了一个长椭圆形的形状,是我们眼睛的形状吗?不过,这种椭圆形的形状一直延续到了这本图画书的最后一页,它画面的角总是圆的,没有被边角凌利的长方形所替代或是打破。作者说,每一本图画书都有它的视觉代码(visual code),这包括了画面的形状、画面被画出来的方法……而一旦确立,就要被贯穿始终。  可是这一连串的椭圆形看下去,读者不会厌倦吗?  不会,因为静中还有动。  你看到画面右侧的一大块墨点了吗?  第3个画面  我们的目光从左边的画面,移到了右边的画面。  这下看出来了,那个巨大的墨点,原来是一棵大树的树冠。这下我们算是彻底地看清楚了,是山,是湖,是岸。  你看,作者就是这样一连用了三个画面,来描摹我们的瞳孔扩张、渐渐地看清黑暗的整个过程。是不是很真实?  仿佛我们就像是伫立在万籁俱寂的湖边一样。  一棵树,轻而易举地就把我们的视线从左边吸引到了右面,我们的头动了,这相当于电影中的横移镜头。我们几乎没有察觉,但静态的画面中,已经产生了一种动态。  变化着的,还有天光水色。  第4个画面  画面不再是一个长椭圆形了,它变圆了。  镜头推了上去,推成了那棵树的中景。于是,我们的目光聚焦在了树上,很快,我们就在树下找到了两个盖着毛毯熟睡的人形。  圆形的画面,让我们的注意力更加集中。在这个画面里,作者要描绘的不是湖边的风景,而是树下的人。  第5个画面  镜头继续推近,这相当于一个近景镜头。  一个人的人脸朝着我们,另一个人的脸背向我们。但我们知道,这是一对祖孙,因为下边的文字告诉我们,这是“老人和他的孙子”。  别漏看了,从树叶与岸的那道缝隙间透出的水色,比上一页要明亮了些许。  第6个画面  翻过上一页,我们的眼前豁然开朗。  镜头急速拉开,拉得太快了,从一个近景突然就拉成了一个全景,这突如其来的巨幅画面让我们都有点措手不及了。啊,这湖光山色太美了,美得令人在一瞬间屏住了呼吸——天上是一轮明月,皎洁的月光照亮了树冠的外侧,也照亮了一弘波平如镜的湖水。右边的山和树默立着,水里是它们的投影。  我们的视线至左向右,依次是我们熟悉的树、老人和他的孙子,以及我们还不熟悉的小船、月亮、月光下的湖水和高高耸立的大山。  这些新的景物的加入,让我们兴奋,也让我们期待。  这个跨页的画面,就是《黎明》这本图画书的整个舞台了。  第7个画面  也是一个跨页的画面,但比上面一个跨页的画面要小了一圈。  镜头又缓缓地推了上去。  一丛芦苇,一轮明月……啊,是水中的倒影。我们真是连大气也不敢喘了,太宁静了,山在睡着,树在睡着,水在睡着,连月光都显得那么梦幻。甚至在读那句“没有一点动静”时,我们都读得小心翼翼,轻轻地,轻轻地,生怕打扰了它们的梦境。  说到这句文字时,你发现没有,这句话被作者放在了画面的右下方,它正好与画面左边的月亮,就是那一片高光,形成了一种对称的平衡。  在说到这个画面时,作者有一段长长的叙述:“它看上去跟上面一个跨页倒过来的场景十分相象。在这本书的视觉进程中,这构成了一种极为梦幻的变化,它也可能打破了到现在为止所保持的安静的情绪。然而,因为有前面几页,这个迅猛变化的冲击,被我们对这个场景的熟悉度减轻了。结果,这个视觉的跳跃,可以被解读为在这个倒影上的变焦。”  第8个画面  如果说前面的画面,作者还都是通过改变画面的大小、镜头的推拉来为静态的画面,添加动态元素的话,那么到了这一幅,真正意义上的动作出现了。  一阵微风吹过,湖水颤抖了。  至此,黎明前的静止是彻底地结束了。  看,水面涌起了一层层的涟漪。水中的月亮碎了,岸边的苇丛也摇曳起来。听到风吹草动的声音了吗?  我们不是用耳朵听到了风声,我们是用心感受到了风声。  这就是图画书的声音。  还不仅仅是画面中充满了一种动感,实际上,从这一页开始,整本书的节奏都会随之加快了。  第9个画面  画面又变回了第6个画面的大小。  镜头不但从水波闪动的水面上升了起来,还移到了树的左岸。  水面上泛起一片耀眼的白光——作者说,这是从水面上慢慢升腾的水汽。这个动作可真是够大的了。  如果细看,你会看到上升的水汽上方还出现了彩虹般的光晕。还有,水中也多了几抹粉红色的光带。  微寒的画面中出现了一丝暖意。  第10个画面  节奏明显地加快了。  一只蝙蝠在晨曦中无声无息地飞了起来。  同时,画面也变小了,作者的意图是在向我们传递一个事实:破晓的那一刻即将到来了。  第11个画面  一只蝙蝠似乎还不够,作者又添上了一只青蛙。不,是两只,还有一只一秒钟前刚刚跳到了水里。  为了强调是两只,作者还特意把文字排成了两行。  第12个画面  天光变得更柔和、更透亮了。  为了反映增加的能见度,作者把画面稍稍放大了一圈。  看到枝头的那只啁啾鸣叫的鸟了吗?  另一只呢?  另一只在回应的鸟在哪里呢?不在画面里,我们遍寻不见。不过,我们的目光最后定格在了画面右侧,也是颜色最深、最暗的树干上。  第13个画面  我们的目光从树干上移了下来,啊,老人叫醒了孙子。  看,作者就是这样,透过一棵连接两个画面的树,不动声色地把我们的视线从一个场景带到了另一个场景。  第14个画面  老人和孩子到岸边汲水。  画面虽然比上面一个画面大了一点,但在这里,作者似乎稍稍放慢了一些节奏。孩子倾斜着水桶,让水慢慢流进桶里;老人是一个背景,看上去走得迟缓。作者说他故意营造了一种慢节奏的气氛,因为这和一个人刚起来时的情形吻合。  第15个画面  从左面一个画面延续过来的山,将两个画面联系到了一起。  也是动作的延续。  水汲来了,篝火被升了起来——这篝火,暗示着不久之后将冉冉升起的朝阳。  你再看天色,是不是颜色已经淡了许多,已经是东方微明了。这时如果你再翻回去,对比一下前面的画面,你会发现,天,真的是快要亮了。  第16个画面  镜头又一次推到了树下。  老人和孙子正在卷起毛毯……这个镜头推得很近,画面像是被压缩了一样。作者为什么把两个人物压迫在这样一个狭窄的空间里呢?  第17个画面  是为了这一个画面!  看,上一幅画面中的两个人物,一下子被释放到了一个十分开阔的空间。这一收一放,不仅形成一种视觉上的节奏,也造成了一种视觉上的冲击。  这一次,上一个画面置于前景的两个人物,被推到了画面的上方——小船已经进到了水里,快要逼近长椭圆形的边缘了。  这是一个预示,下一页必将是一个水面浩淼的大画面。  第18个画面  果然,小船划进了湖里。  这是一片黎明前宁静的湖水,除了小船留下的水痕,没有一丝波澜。一望无际的水面上,只有这一叶扁舟。  看不见陆地,也不见远山,想来,他们一定已经划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了。  再看文字,依然还是放在了画面的右下方,这一次,它们与画面左边的小船形成了一种呼应。别看就多了这么一行字,但却让整个画面避免了一种左重右轻的感觉。你看,图画书上的文字怎样排列,真的是很有讲究呢,可不能乱排!  第19个画面  作者又给了我们一个近景镜头。  注意老人手中的桨,他用力摇着,我们听到了水花翻起的声音。  这就是图画书的声音。  第20个画面  这其实是上面一个画面连贯下来的画面。  小船划得更远了。  水面的颜色不再是单一的色调了,不但出现了蓝色,浅蓝色,甚至还出现了一片淡淡的浅绿色。  这种颜色的微妙的变化,是一个伏笔。  小船向右上角划去,它看上愈来愈小,快要划出画面之外了。于是,它把我们带到了下面一个辉煌壮阔的跨页。  第21个画面  啊,突然间山和湖变得一片翠绿!  这绿色绿得太气势磅礴、太让人赏心悦目了,它就像是积蓄了整整一个晚上,蓦地一下子在黎明的一刹那迸射了出来。  画面第一次充满了整个页面。  这突然爆发的颜色,是一次极具戏剧性的视觉变化。不过,我们并没有意外,因为我们从第1个画面开始,就在等待着这“欸乃一声山水绿”的到来了。可以说,柳宗元的这首《渔翁》的意境,被出色而生动地表达了出来。  第22个画面  最后一个画面,是一幅单页图。  看似多余,实则不然。  太阳出来了,画面上的色彩变得更加丰富、更加绚丽多彩了。山青水绿,小船成了一个黑影,一切又重归恬静。  可是到上面一个跨页就戛然而止,不是更好吗?不好。作者说他之所以又多画了一页,没有在前面结束故事,是为了不突然切断上面一个跨页带给读者的那种的喜悦。这个趋于平静的结尾,与这本图画书的节奏和情绪——它的视觉代码更为一致。  天亮了,但水润墨染的美丽的黎明,还余韵无穷地长留在我们的心中。  让我们去看一次真正的黎明吧!

媒体关注与评论

  如果说绘本可以是一首诗,那《黎明》绝对是一个好例。这是一本需要静下心来慢慢品味的绘本。在这个浮躁的年代,我们和我们的孩子,都太需要这样的绘本了。  ——著名儿童文学家 彭懿  色彩和光线是如此真实,读者几乎可以感觉到自己的瞳孔随着光线的增强而缩小。真是一次精准而又极富感染力的艺术之旅。  ——美国《父母杂志》

内容概要

乌利•舒利瓦茨(Uri Shulevitz)
1935年出生于波兰华沙。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随家人流亡欧洲,直到1947年才在法国巴黎找到了落脚之地。1949年,全家迁往以色列。为了平衡自己爱幻想的天性,选择研读博物学,白天上课,晚上到美术学校习画。1959年,只身前往纽约,一边在布鲁克林博物馆的美术学校学画,一边为希伯来语童书画插画。1963年,出版第一本绘本《月亮在我的房间里》(The Moon in My Room)。曾荣获包括凯迪克奖在内的多项绘本大奖。

编辑推荐

  其它版本请见:《爱心树世界杰出绘本选:黎明》

作者简介

据说,获得美国图书馆协会最佳童书奖的《黎明》,灵感来自于我国唐朝诗人柳宗元的《渔翁》,它跨越了绘本传统的叙事风格,首度以“诗”的形式,探索绘本无限的可能性,让绘本不只是可爱或逗趣文字及图像的结合,而有了更深遂的意涵。
乌利•舒利瓦茨画的是水彩,却借用了中国水墨画晕染的技法,通过画境来表达诗意,将绘本“图会说话”的魅力展现无遗。如果说绘本可以是一首诗,那《黎明》就是最好的例子。静下心来,和孩子一起感受诗与画的力量吧。

图书封面


 黎明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3条)

  •     渔翁 作者:柳宗元 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 烟销日出不见人,唉乃一声山水绿。 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以上是柳宗元的诗,以下是美国一画家画的绘本链接(链接是小图,不可和印刷品相比,原作哪更精彩了就),用水彩表现的光的世界,那么安静令人神往,画面的场景调度堪比大师级别的导演。如果能买到还是不要看下面的链接了,慢慢翻看这本书,就如同逐页展示的美好世界。每翻一页都幸福的期待着下一页(看过网页链接就没有这个效果了。)http://www.readinglife.com/givingtree/BOOKS/lm/gtlm_01.asp
  •     如果你想在一片纷扰中获得些微静谧,如果你对人生感到绝望和哀戚,如果你的回忆不断涌向脑海无处安放,如果今晚,你有额外的好心情仰望星空,那么,我要郑重向你推荐一本好书——美国凯迪克奖得主乌利·舒利瓦茨的绘本《黎明》。我是在蒲蒲兰绘本馆里读到它的,躁热的初秋,许多孩子席地而坐,捧着书本贪婪地看。我一眼便发现了它,朴素的封面,两个简单的字,黎明,让它在那些精美童书浓郁的色彩海洋里显得另类而暗淡。尤为吸引我的是,这本引进的美国绘本,却有着中国水墨画的写意,画面的主色调由黑白灰构成,团团墨迹,皴染勾勒,仿佛它不是出自高鼻蓝眼之手,而是一位白衣飘飘的古代隐士挥袖画就。我猜得没错,作者的灵感确实来自于中国的唐诗,柳宗元的《渔翁》,很有意境的一首诗: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黑暗过后,天亮之前,烟消日出,山水顿绿。渔船离岸而行,空间传来一声橹响。天色暗而忽明,万物从朦胧中忽而显豁,我喜欢这个过程,让人目眩的光芒,犹如黑暗,唯有我们觉醒之际,天空才会破晓。破晓的,不仅是黎明,太阳,只是一颗最亮的晨星。唐诗字字如金,而舒利瓦茨同样没有浪费半星笔墨,全书只有22页,配图文字可以说少得可怜。譬如第一页,画面中央一个稍长的椭圆形,既模糊又朦胧,它代表着黎明前的黑暗。下方只有一个单词:Quiet。万籁俱寂的夜。我们置身于无边的黑暗,茫然辨不清方向。  接下来的每一页,画面递进式地明亮起来,从悄悄的一线光,到树叶与湖岸的缝隙间的微光,到一轮明月映照下的湖光山色,到荡漾的流波中芦苇模糊的倒影,忽然之间,湖水的颜色由灰蓝转为亮绿,月亮碎了,微风吹来,水面漾出圈圈涟漪。这个时候,一只蝙蝠出现在画面里,预示着,破晓时刻即将来临。蝙蝠来了,青蛙来了,鸟儿在树上不停啼鸣,刚才还裹在毯子中熟睡的老人和孙子,升起了篝火,他们把岸边的小船推进湖里,向着湖心慢慢划去。随着小船渐渐驶出画面,山影,水波,天空,都一点点明亮起来,欸乃一声山水绿,仿佛是一瞬之间,浓而亮的大片绿色晕染了一整页,它让你的瞳孔也不自觉缩小,沉寂了一晚上,等待了一晚上,终于,等到太阳升起,万物复苏,光明重现。那艘小船变成一个黑点,消失在画面中央,复归平静。阅读绘本是一次令人心动的旅程,回味悠长……很可惜,我贫乏的语言无法再现它的神奇魅力,没有亲眼看过的人无法体会。美国《父母杂志》这样评价它:色彩和光线是如此真实,读者几乎可以感觉到自己的瞳孔随着光线的增强而缩小,是一次精准而又极富感染力的艺术之旅。在日本古语里,把黄昏时段称为“逢魔时间”,因为傍晚是日夜一线之差,是人的时间和魔的时间的交界处。其实这个说法用于黎明更适合,由夜而晨,半明半昧,恍如一梦。天地都融合在一起,有若我们黯淡的前景,挣扎不出,新仇旧恨新欢旧爱,齐齐涌上心头。然而,恰是那由暗及明的过程最动人,黑暗化作黎明时,往往有出人意料的表现,一如我们的人生。前景灿烂,目标明确,表情开朗,一道强光直射,固然快乐得意。有时一段微暗的辰光,微暗的境地,让你自亢奋中静下来,好好思考,省悟,休息,却原来,所有的失意,都不过是暂时的微暗。天,始终会亮的。
  •     现在绘本市场越来越讲究,尤其是从国外引进的书,都会加一个小册子导读本,告诉大家这本书到底好在哪里。这本书是请一位貌似颇有名气的儿童文学作家彭懿写的(他还是这本书的翻译呢!)。怀着求知的心情看了几段,艾玛呀!这写的是啥呀!马上给我扔掉了。但为了写这篇文章,我还是把它(导读本)捡回来看了两遍。彭懿的导读是从每个画面的大小开始讲解的,但是!他完全没有说明画面的大小说明了什么意义,因此就变成这样的:第一个画面:一个稍长的椭圆形,横亘在画面的中央……第二个画面:长椭圆形变长变大了,比上一页大了将近两倍……第四个画面:画面不再是一个长椭圆形了,它变圆了……第七个画面:也是一个跨页的画面,但比上一个跨页的画面要小了一圈……第九个画面:画面又变回了第六个画面的大小…………我想说,你真是够了好吗!你当我们瞎么?画面是大是小我们不会看么?你倒是说说为啥要一会儿大一会儿小的呢?最雷人的是关于最后一个画面的描述:(在倒数第二个画面中,画面第一次充满了整个页面。)最后一个页面,是一幅单页图。看似多余,实则不然。(看到这里,我很期待地想到底有什么玄机呢)……到上面一个跨页就戛然而止,不是更好吗?不好……整个趋于平静的结尾,与这本图书的节奏和情绪——它的视觉代码更为一致。喂喂喂!能不能说人话呀!?什么叫和视觉代码一致啊!?我猜他说的是,既然这本书前面都是有留白的画面,最后开始来个留白的吧,保持一致嘛,哈哈哈……是吧?你真逗啊。唉,既然批评了这么多,肯定有人说,你行你上啊!没办法,我来说说我是怎么理解这本书每个画面的大小变化的吧。没看过书的同学肯定不知道我在说什么了,有这本的书同学可以仔细比对。这本书除了倒数第二个画面,说有画面都是留出一圈空白,只在白纸的中心绘制。相信不用说你也知道,这些横椭圆(个别竖椭圆)代表是“视野”。留白的地方就是视野之外,视野不及的地方,因此也可以理解为“留黑”。为什么有的画面视野大,有的画面视野小呢?这里我们要引进一个摄影的概念:进光量。不过你不用懂摄影也没关系。一句话,光微弱,画面就小,光变亮,画面就大。也就是说,作者用画面的大小来向高速我们黎明之前光线的变化。让我们细细来看。从第一张道第三张画面,椭圆的视野逐渐变大,暗示环境光线一点一点增强,这是黎明的前奏。第四张画面是对一颗树的聚焦,我们看到画面变成了略长的椭圆。这是个很有意思的变化。人的自然视野是横椭圆的,但这幅画面是略长的,说明这里包含了一个抬头看的动作。试想一下,看到一棵高高的树,我们往树顶看去,自然会看到更多的天空,这时的进光量自然比平视状态更大了。这本书还有一个长的画面,是第十幅画,蝙蝠在天空飞过的画面。蝙蝠飞得更高一些,因此抬头的动作幅度会更大一些,因此这幅图又比第四幅更长一些。在这里我们可以得到一个信号,似乎这本书的每个画面的尺寸都是作者精心考虑,有迹可循的。接着看第五幅。既然天越来越亮,为什么第五张老人和孙子在树下睡觉的画面,反而比第四张缩小了呢?因为树叶阻挡了光亮,树下自然比湖边要暗一些。第六张是一幅视野豁然开朗的跨页图,月亮朗照在整个湖面上,加上水面反光,进光量一下子变大了。此后的画面,只要是表现整个湖面的,都会采用跨版的尺寸。第七和第八幅也是跨版,但比第六幅小了一圈。因为这两幅是第六幅的倒影,水中反射的光亮,当然比整体的光亮要暗淡一些。第九幅画面表现水面上升起了雾气,因为不再是倒影,所以视野恢复了和第六幅同样的大小。看到这里,我已经对作者对绘画语言的细致运用十分佩服了。之后几张画面是对黎明到来前的动物和人的描写,视野尺寸遵循了我们说的“进光量”原则:老人和孩子去湖边汲水的时候视野较大,回到树下整理铺盖的时候视野缩小(树下比较暗,再提醒一次),把小船推入湖中的时候视野又舒展开了。于是,那一刻就要来了,我们等待了那么久,就是为了这个瞬间。太阳跳出来了!黎明!就在这光亮如镜的湖面上,黎明骤然降临。一瞬间,天地万物的每一个缝隙里都好像被新的阳光充满,没有一丝黑暗的角落,没有一个地方不不被穿透。所以,这一页的每一个边角都被色彩和光线填满,进光量达到极限大!。这就是伟大的黎明,每天一次的奇迹!最后一页,视野又恢复了有留白的样子,只是颜色还是那么明亮。这幅画面是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的,绝非彭懿说的保持一致性。是的,我们从“进光量”原则来想一想就明白了。太阳升起后,晨雾中的光线呈现一片柔和的散射,地上出现了光,也出现了影子。太阳跳升的一刻,那种光华万丈的景象,仅有一瞬间!最后的画面告诉我们,那个灿烂瞬间稍纵即逝,天地又一次沉浸在清晨恬静的喜悦中。我想,每一个亲身等待过黎明的人,都能体会到这个瞬间给人的感动。因其不永恒,故而打动人。如果缺少了最后的画面,会让人误解黎明之后天一直是大亮的,不仅对自然界的事实刻画不准确,这个一过性瞬间的价值也打了折扣。不过,似乎彭懿对这个自然现象一无所知。他在文章的最后说:让我们去看一次真正的黎明吧!唉,建议他亲自去看看吧。以上的文字,仅仅通过视野和进光量一个切入点来讨论这本绘本,而实际上这本书的色彩、笔触、构图、故事设计等还有很多可以挖掘的地方。《黎明》的作者对自然非常熟悉,而且能用非常精准的绘画语言表现出来。这种精准的程度,在我为数不多的阅读经验中可以说无出其右。《黎明》确实是一本非常耐读的绘本,很推荐。建议大家吧导读本扔掉,用自己的感觉来吟味自然与艺术。

精彩短评 (总计49条)

  •     慢慢读,2岁10个月的溪溪很喜欢。 日出一刻的光线惊艳。
  •     光与影的梦幻之旅
  •     赞!
  •     坑爹之作
  •     刹那的光彩,诗一样宁静
  •     这个老外居然可以用中国画的手法和意境这么完美地表现~彭懿的解读也不能不读。
  •     20130727。大连少年儿童图书馆。
  •     小时候对夜晚的感受非常深,对身边温度、空气、天空、颜色、声音、虫子、草木的轮廓、水的气息,一点一滴铺展开来,好的绘本,几乎浑然天成,毫不造作,感受到安静、水汽、湖光、山色、让人安静下来,凉爽下来。如诗如画。我非常喜欢。结尾是惊喜。
  •     每一页的色彩,都微妙变化。
  •     看完之后我想遁入空门= =!
  •     舒利瓦茨画得很好看耶。。
  •     一首古诗用图画完美的诠释出来。
  •     柳宗元《渔翁》
  •     惊艳
  •     美极了!
  •     好内涵的图画书呀 小朋友能懂吗
  •     那片绿色!
  •     反复体会
  •     哈哈哈哈哈哈结局太xxx了
  •     这是很妙的一本书。最好一开始只是随意的翻阅,一定会在翻过那某一页时感受到巨大的惊喜,然后就能体会“黎明”的可爱和所谓“诗的韵味”。
  •     安静的一本书。
  •     之前在日亚上看到于是心心念念脑补了很久的绘本,原来已经引进了。不过也许是期待太高反而感想平淡?不过还是很美,最后两页触动人心,是形式很赞的绘本,明明是古老的作品。(绘本界真是有太多值得学习和思索的地方了~)装帧吐个小槽:光膜不适合此书。以及不知是原作就偏暗淡还是引进版的印刷偏暗淡。
  •     读这本书,氤氲的湿寒之气从湖面和纸上溢出,月光绵绵洒落在页角,黎明从翻阅的手底下喷薄而出!#格雷绘藏馆#
  •     非常美
  •     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 烟销日出不见人,唉乃一声山水绿。 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
  •     太美了
  •     图版率严重失调了吧。
  •     动静
  •     四星半。
  •     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
  •     喵喵是舒立瓦茨腦殘粉。
  •     非常棒的一本绘本~~~
  •     语言和意境很美,原来长大后发现之前背的唐诗都被丢的一干二净,好的东西都被考试糟蹋了,人家却还在借鉴我们的好东西。
  •     【2017/03/30】 #做手不离卷的阅读者# [美]烏利·舒利瓦茨 黎明 「一段暖暖的天明的過程」 實在美好恬靜極了! 這段時間在看繪本 內心感動難以言喻 藏在繪本裡的寓言 埋在圖畫下的感動 據說此繪本靈感來自柳宗元的漁翁 煙消日出不見人、欸乃一聲山水綠 西方繪本中深藏的東方詩韻和魅力 心也一下子變得寧靜了~
  •     布呱还不懂光线的变化吧
  •     那一片水墨画真是好看~
  •     没想到这样一本“安静”“不可爱”“有点无趣”的书,孩子非常喜欢
  •     画面尤其美。彭懿的译文也跟诗一样,充满了美感。
  •     色彩很棒
  •     经典的书,果然。。似乎什么都说了又什么都没说..
  •     非常有诗意的一本绘本
  •     富有禅意的绘本~
  •     激动的相遇
  •     意境特别好~
  •     带着孩子一起读的经典绘本。诗一般的绘本,水墨画的风格,值得细细推敲。
  •     喜欢
  •     精品
  •     美的无言
  •     静。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