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的聖弟子傳1:佛陀的雙賢弟子——佛法大將舍利弗·神通大師目犍連

出版社:橡樹林文化
出版日期:2004年01月06日
ISBN:9789867884350
作者:向智長老

内容概要

向智長老(Nyanaponika Thera, 1901-1994)
向智長老是我們這個時代最重要的上座部佛教詮釋者。出生於德國,他於一九三六年,在三界智大長老(Ven. Nyanatiloka MahAthera)座下受戒,直到一九九四年末去世為止,共計度過五十八年的比丘生活。他是康堤(Kandy)佛教出版協會的創辦人與長期編輯。他的著作包括《佛教禪修心要》(The Heart of Buddhist Meditation)、《法見》(The Vision of Dhamma)與《阿毗達磨研究》(Abhidhamma Studies)。 何慕斯.海克(Hellmuth Hecker) 何慕斯.海克是德國重要的佛教作家與巴利藏經譯者。

他的著作包含《相應部》(SaMyutta NikAya第四與第五部分)的德文翻譯,以德文寫作的兩冊佛教史,以及一本德國首位佛教比丘──三界智大長老的傳記。 英文版編者 菩提比丘(Bhikkhu Bodhi) 菩提比丘是來自紐約市的美國佛教僧侶,於一九七二年在斯里蘭卡出家。他目前是佛教出版協會(Buddhist Publication Society)的會長與編輯。

他的著作包括《包含一切見網經》(The Discourse on the All Embracing Net of Views)、《阿毗達磨概要精解》(A Comprehensive Manual of Abhidhamma)與《中部》(The Middle Length Discourses of the Buddha,為共同譯者)。

作者简介

不同於一般佛教傳記根據漢譯經典或傳說故事撰寫,《佛陀的聖弟子傳》內容均援引自南傳上座部佛教的巴利佛典、論書與註釋書,詳實而生動地紀錄了聖弟子們的修行生活片段與悟道的特色、開悟的關鍵,以及佛陀智慧的教導。而引自《本生經》的故事,則提供了另一種訊息──聖弟子在過去生的發願與修行,以及對此生的影響。

其中最特別的是,本書引用了許多《長老偈》與《長老尼偈》中的詩偈,這些詩偈都是聖弟子親口所說的自身經歷與感受,使人彷彿親聽聖者的心靈之音。

選介這部書的原因有三:
第一、佛陀弟子傳種類繁多,但是純依巴利語佛典為基礎來書寫,且嚴守上座部傳統,而不擅自增添個人觀感與臆度的,本書為目前最佳的選擇。
第二、本書不論在選材撰述的書寫觀點,或資料查證勘誤等編輯功夫,都是足堪信任的上上之作。
第三、「聖弟子」為佛陀弟子中已解脫證道者。本書以此類弟子為主軸,詳實而生動地紀錄了他們的修行生活片段與悟道的特色、開悟的關鍵,以及佛陀智慧的教導。因此,本書是了解佛教初期素樸面貌的極佳讀本。

本書《佛法大將舍利弗•神通大師目犍連》是巴利佛典【佛陀的聖弟子傳】系列套書的第一冊。主要介紹佛陀身邊的兩位上首弟子,一位是以「大智慧」著稱的舍利弗尊者,另一位是以「神通」著稱的目犍連尊者。

佛陀曾比喻舍利弗就如母親,清楚地組織教法,並詳細分析它的內容,讓弟子們在解脫道上出生,敦促他們達到入流果。然後,由如保母的目犍連,運用神通力去除障礙,帶領、幫助弟子們證得阿羅漢果,讓他們繼續成長。 透過巴利佛典的紀錄,本書呈現了較為接近歷史與人性的原貌,讓我們一窺從凡夫蛻變為聖者,內心是經歷怎樣的轉化;

悟道後的他們,如何面對生、老、病、死等現實的人生歷程。閱讀這些早期佛教成就者鮮活的傳記,有助於提升我們心靈的洞見,擴大修行的視野,也為現代的修行者點燃一盞明燈,照亮修行的前路。


 佛陀的聖弟子傳1:佛陀的雙賢弟子——佛法大將舍利弗·神通大師目犍連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3条)

  •     舍利弗智慧第一、沙利子(sariputta)目犍连神通第一、马哈摩嘎喇那(mahamoggallana)须菩提解空第一、阿难陀多闻第一、阿难达(Ananda)优波离持戒第一、阿那律天眼第一、大迦叶头陀第一、富楼那说法第一、迦旃延论议第一、罗睺罗密行第一。伍巴离(Upali)尊者是“持律第一”者比库尼是由两名上首比库尼领头,柯玛(Khema,意译为“安稳”)是“智慧第一”,莲华色(Uppalavanna)是“神通第一”。此外,巴答吒拉(Patacara)则是“持律第一”;“精进第一”的是索那(Sona);“宿命智第一”的是拔达.卡比拉尼(Bhadda Kapilani)等。在家男众之中“布施第一”是给孤独(Anathapindika);“说法第一”的是吉达(Citta);“摄众第一”的是呵达咖.阿拉瓦咖(Hatthaka Alavaka)等。在家女众之中,“布施第一”是维沙卡(Visakha);“多闻第一”的是库竹答拉(Khujjuttara)⑥;“慈心第一”的是沙玛瓦帝(Samavati)等。
  •     目犍连(梵文转写:Maudgalyayana,巴利文转写:Moggallāna)也称“大目犍连”、又译作目犍莲,没特伽罗,简称为“目连”、“目莲”,婆罗门姓,佛陀十大弟子之一,有“神通第一”的称号。目犍连宏扬佛法遭到外道的嫉妒,在一次弘法经行中,死于裸形外道(亦有说为执杖梵志)的暗杀,他是佛教史上第一个为了传播佛法流血殉教的人。据说一切有部所传《阿毗达磨法蕴足论》被认为是他的作品。在藏传佛教,目犍连与舍利弗往往会被雕塑在释迦牟尼佛身边,随侍释迦牟尼佛,并与佛祖一同接受供养、膜拜。目犍连尊者在出家以前,是一个远近闻名的大孝子,对于父母以及所有长辈都十分尊重。每天早晚都要向父母问候,并且经常帮助母亲操持家务。当双亲去世后,目犍连出家了。由于得到了世尊的亲自教诲,以及自己勤苦不断地认真修习,目犍连终于修得阿罗汉果,并且成为佛陀座下神通第一的大弟子。相传目犍连的母亲做了很多坏事,死后变成了饿鬼,目犍连通过神通看到后十分伤心,就运用法力,将一些饭菜拿给母亲食用,可是饭一到母亲口边就化为焰灰,目犍连大声向释迦牟尼佛哭救。世尊表示目犍连虽已是神通第一,但个人的神通力不敌业力,因此必须找更多的罗汉以群力才能救拔,为此目犍连特别在洞穴外准备盥洗用品,等待结夏安居结束的修行罗汉使用盥洗,并于每年七月中以百味五果,置于盆中,供养十方僧人,以此般功德,其母方能济度。目犍连依佛意行事,其母终得解脱。自觉的灵舍利弗,释迦牟尼的十大弟子之一,梵文Sariputra 的音译,或译作鹙鹭子、舍利子。被称为是“智慧第一”。佛陀十大弟子中,有“智慧第一”美誉的舍利弗,出身婆罗门家庭,父亲是当时很有名的论师,母亲怀胎时就有异于常人的智慧,据说这是受胎儿的影响。舍利弗八岁的时候便升上论师宝座,语惊四座,受到诸大论师的佩服及国王的赞叹欢喜。他最初从删阇那毗罗胝子出家,后因听到马胜比丘说因缘所生法的偈颂,改学佛法。舍利弗因为受到阿说示威仪的感化,从听闻“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的缘起道理,间接知道了佛陀,因此与好友、另一个自觉的灵目犍连相约,共同率领二百五十名弟子,一同到竹林精舍皈投佛陀座下。由于他持戒多闻,敏捷智慧,善讲佛法,因此很快成为佛陀的十大弟子之一。舍利弗是最受佛陀信任的首座弟子,佛陀成道后第一次回到祖国迦毘罗卫城的时候,罗睺罗要出家,佛陀就叫他拜舍利弗为亲教师,受沙弥戒。舍利弗并受佛陀的嘱托,经常关照僧团中年少的比丘和沙弥。舍利弗更负起僧团和合的重责大任,有一次,僧团弟子中有少数信仰不坚定的人,因为受提婆达多的威胁利诱而动摇心志,变节离开僧团。舍利弗挺身而出,教诫这些变节的人,令他们心生忏悔,重新回到僧团中。因此,舍利弗在僧团中备受尊敬。北方憍萨罗国舍卫城中的须达长者,到南方亲睹佛陀圣颜,受感召而皈依佛陀,并发心率先在北方建立精舍,奉献给佛陀,普洒甘露法水。这时,舍利弗奉派前往监督工程的进行,并降伏外道,顺利完成只园精舍的建筑。佛陀在祗园精舍的时候,因怜悯众生漂泊生死大海之苦,轮回在六道中没有一个幸福快乐的归宿,佛陀悟出得救的法门,又怕小根小机的人不能信受,最后决定以大智的舍利弗一定知道极乐国土的庄严和清净,一定能接受阿弥陀佛的信仰,而做为当机众,宣讲极乐佛国的净土法门。这就是《佛说阿弥陀经》的讲说因缘。佛陀在毘舍离城附近竹芳村的森林中说法后,告诉大家一个惊人的消息,就是佛陀三个月后要进入涅槃。当舍利弗听说佛陀即将入灭,特地来到毘舍离,向佛陀请求先佛进入涅盘,并得到允许,向大众做最后的赠言,随后回到自己的故乡迦罗臂拏迦村庄,告别老母,安住禅定,右胁而卧,进入涅盘。舍利弗在佛陀的弟子中是首座的弟子,大智大慧,神力超群,他对佛陀的教示,从来没有生过不不恭。
  •     以前读心经时知道舍利子,以为是指什么圣者的舍利,后来笃信南传佛法后知道原来是佛陀对舍利弗尊者的开示,也知道心经提到的观自在菩萨就是我们现在的观世音菩萨在看的时候心里时常升起感恩,赞叹的感觉,他们使我对禅修更加精进,使我对佛法僧更坚信!他们也是我们的学习楷模感恩所有圣者!sadhu!sadhu!sadhu!

精彩短评 (总计2条)

  •     可以处处看出用心的书,每一个真正想学佛的人都应该看的书。“尚迷二乘法,况能解大乘?”(《地藏十轮经》 玄奘 译)
  •     萨度 萨度 萨度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