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觉

出版社:湛庐文化
出版日期:2008-9
ISBN:9787300086729
作者:戴维·迈尔斯
页数:217页

章节摘录

  第一部分 直觉的潜力  无意识思维  我们在一生当中究竟能通晓多少?我相信很多,至少比我们能意识到的要多。  ——推理作家阿加莎·克里斯蒂  有人对你说过“你真了不起”吗?我想应该有过,因为你能随时处理相当大量的信息,毫不费力地授权给正在工作的大脑的“认知员工”们,让它们从事思考和决策。如果传达到大脑执行中心的任务确实很重要,那么有意识思维就开始工作。当被问到“你在想什么?”,你的大脑“总裁”会给予回答,说出你的担心、希望、计划和问题以及“地下认知员工”的粗心大意。  每天,我们大多数的思维、感觉和行动都在无意识地进行着,这是当代心理科学很重要的观念。纽约大学的心理学家约翰·巴奇(John Bargh)和塔尼娅·沙特朗(Tanya Chartrand)说:“这个观念很难让人们接受。”我们的意识倾向于认为我们自己的意图和经过深思熟虑的选择支配着我们的生活(这很容易理解,因为我们整个意识结构里能被意识到的部分总是我们能看到的),但是现实中人们总是过高估计“有意识部分”的控制。然而,我们说话时,能毫不费力地用近乎完美的句法蹦出一串词(而且居然能有很多种组合方式),就像楼下的装修工把堆在一起的材料用锤和钉拼合起来,然后推出完整漂亮的东西,你几乎不知道是怎么做到的,但事实就是那样。  当我在电脑前输入上面最后一段文字时,其实词语早已在脑海里,我的手指在大脑某处的指令下自动地敲击着键盘。这肯定不是大脑“总裁,,发出的一个个指令,因为我没有看手指,也说不出来“W”或者“K”在哪儿。如果这时有人来我办公室,实际上这时我那聪明的手指只靠“地下认知员工”继续来操作,所以在我开始讲话时就已经把句子打完了。更难得的是钢琴家,他们能在熟练弹奏的同时和别人谈话。康奈尔大学心理学家瑞奇·奈瑟尔(Ulric Neisser)、伊丽莎白·斯皮克(Elizabeth Spelke)和威廉·赫斯特(William Hirst)曾经训练学生们一边听写单词,一边做阅读理解的作业。很显然,这里有两种思维同时操作:一种是我们能时刻意识到的;另一种思维在无意识地执行其他任务,如转换两维视觉图像成三维知觉图像、正常的呼吸、扣钮扣、在签名时协调我们的肌肉、听到树叶的沙沙声而下意识地跳开等。  就拿开车来说吧。当某人学开车时,大脑“总裁”就要集中注意力工作。在那时我们尽量少讲话,所有注意力都集中在路上。一个美国人第一次在英国驾驶,或者一个英国人初次上路,都是新驾驶体验,他们在逐渐掌握左转右转技巧的过程中需要集中注意力。一段时间过后,当他们掌握了驾驶技能,可以像其他生活技能一样变成自动化的时候,他们就能从执行任务中解放他们的意识了。一旦看到红灯,他们就能无意识地刹车。从办公室回家的路上,我们可能全神贯注于谈话或为某事感到焦虑,这时我们的手和脚为我们开车回家。  确实,有时候在我们想开车去其他地方时,我们的手和脚却下意识地替我们开车回家。“心理过失”研究者詹姆斯·里森说:“心不在焉也许是我们自动化行为的一种惩罚吧”,如果大脑的控制中心不指示我们一个不同的路线,我们的执行者就按平常习惯执行所训练的路线。但是意识控制能随时干预工作,不像弗洛伊德眼里潜意识的意志(在与大脑控制中心发生冲突时充满着反叛和压抑)。认知科学里的潜意识更显得友好、合作,更迅速有效,它们忠实于我们的目的。  很庆幸我们有这种“自动化本能”,它帮助克服生活困难,保持内在自我的成长。很多时候我们需要这种“自动导航”来使我们有效地发挥潜能,因为有了这种心理功能来处理日常事务和训练有素的任务,所以你就能把注意力集中在其他重要的方面。白宫只有雇用专人来处理草坪、做饭、接电话,总统才能被解放出来处理国际危机和各个州的事务。对于每个人也是一样的。1911年,哲学家艾尔弗雷德·怀特海说,“人类文明的进步体现在我们不断获得更多不需要思考的自动化操作技能。”  我们都体验过自动化的本能:有时陕到中午了,我可能还会到浴室那里照照镜子看是否梳过头;有时当我走到系办公楼的大厅,我经常莫明其妙地突然发现我在那儿,却不知道为什么(像梳头一样,行走的自动化不需要我们任何意识努力来控制)。  孩子利用直觉进行学习  对于有些事情,我们清楚我们知道,但我们不知道我们是怎样知道的。就说语言的习得吧,一名普通中学的毕业生,大约会认识8万个单词。平均计算一下,从1岁到18岁,每年差不多习得5000个单词,或者说每天习得13个单词。你是怎样做到的?一年习得5000个单词,这远远比在学校里老师每年很困难地教你200个单词要多得多,这可是人类一大奇迹呀。其实在你能计算2加2等于几之前,你就已经能创造出有原创性、符合语法的句子,而你的父母这时可能还不知道应该怎么教你语法。差不多刚学步的孩子就开始能利用直觉来理解和熟练地表达,这让一个努力学习外语的大学生或者在电脑上模拟自然语言的科学家感到汗颜。  甚至,婴儿在刚开始运用语言进行思考时就已经拥有惊人的直觉了。我们天生对图像和声音比较敏感,这是适应性功能。当我们还是一个新生儿时,我们总是注意别人的谈话。我们盯住肖像画的时间要比盯公牛眼图案的时间更长,盯住公牛眼图案的时间要比盯一个实心圆盘的时间更长。我们偏爱看20~30厘米这个距离的物体,奇迹中的奇迹呀,这恰恰通常是妈妈和被照顾的婴儿的眼睛之间的距离!  我们的知觉能力在生命的前几个月发展很快。在刚出生的前几天,我们的大脑神经网络就烙上妈妈身体的味道,因而如果将一星期大的婴儿,放在妈妈乳罩和另一个孩子的妈妈的乳罩之间,他通常会把头转向自己妈妈的乳罩那边。如果给三个星期大的婴儿一个橡皮奶头(哄婴儿的),然后分别播放婴儿妈妈的录音和另一个陌生女人的录音,很明显,当听到妈妈的声音时婴儿吸奶头会吸得更欢。  婴儿也有学习事物简单规律的直觉。像成人怀疑地盯着魔术表演一样,婴儿看到停在半空中的球,看到好像穿过实体的小车或者好像消失的物体时,停住的时间会较长。婴儿对数字也有感觉,研究者卡伦·温(Karen Wynn)给一个五个月大的婴儿看一两个物体,然后她把它们藏在屏风后面,有时移走或从活板门里加一个进去,当她拉起屏风显示不同的物体数目时,婴儿通常盯住更久,反应迟钝,最后突然恍然大悟。像动物有恐高的天性一样,这些是人的直觉认识,它不需要借助任何语言和理性分析。  左脑和右脑  一个多世纪以来,我们已经知道大脑的两个半球司职不同的功能。车祸、中风、左半球脑肿瘤致使左脑损伤,一般都会破坏理性的、语言的、非直觉性思维,如阅读、写作、言语、数理推理和理解等日常活动。然而,同样的损伤如果发生在右脑,却很少出现类似的影响。  到1960年,左脑被公认为是主要的半球脑,右脑只是附属的,或者次要的半球脑。左脑很像面向我们这边的月亮的半边脸,它容易被观察研究,好像在跟我们说话,而另半边则隐藏在后面。  当外科医生为了治疗严重的癫痫病而做大脑半球分离的手术时,他们就创造了地球上最神奇的人,更精确地说,是有两个大脑的“裂脑人”。根据我们的视觉神经的特点,研究者可以要求这种病人盯住一点,然后在其右边或者左边给以闪光刺激,这样就把信息分别发送到病人的左脑或右脑。(病人可以和你一起做这个实验,但是在你完整的脑里,监督信息的半球脑会不断地通过胼胝体传送收到的信息给同伴,也就是另一半球脑)。最后,研究者对每个半球脑分别进行测验。  在早期的实验里,认知神经科学之父迈克尔-加扎尼加(Michael Gazzaniga)将“HE·ART”投射到裂脑病人的视野中,要求裂脑病人在“HE·ART”闪烁时,盯着中间那一点。这样,“HE”就出现在他们的左眼视野里(它经神经传导到右脑),“ART”就出现在右眼视野里(它经神经传导到左脑)。当我们问病人看到什么,病人说看到“ART”,但同时他们的左手(受右脑控制)却指向“HE”。  同样,当一个勺子的图片信息传到裂脑人的右脑时,病人说不出他们看到什么。但当病人被要求用左手来触摸隐藏的东西并进行分类时,他们就较容易分出勺子。如果实验的主试说:“对了!”病人可能回答:“什么?对的?我怎么能选对我不知道的东西呢?”是的,左脑当然会这样说,是因为左脑受到非语言右脑知觉的迷惑。  这些实验说明右脑可以理解简单的要求和容易感知的客体。实际上,在复制图画、辨认面孔、知觉差异、感觉和表达情感方面,右脑比左脑有明显的优势。  虽然左脑擅长语言分析,但是右脑在敏感的知觉方面表现得更出色。如果“脚”这个字启动闪烁,左脑将非常快地认识到紧密联系的词“脚后跟”,但是随着“脚、哭泣、玻璃”这些不相关的词的闪烁,右脑将更快联想到另外一个与上面三个单词相关不大的单词“切割”。如果问一个语言上的问题,看到“高、地方、房子”将会怎样?这时右脑比左脑更快出现“学校”这个词。对此,一个患右脑中风的病人解释道:“我能理解单词,但我无法说出细微之处。”因而,右脑能帮助我们调整使意思表达清楚,正如我们问“whats that in the road ahead?”(前面路上的东西是什么?),而不是“whats that in the road,ahead?”(路上的东西是什么,一个头?)。  一些裂脑手术病人会因为自己那独立不受约束的左手而感到烦恼,在他们的日常生活中,通常出现一些不寻常的事,如左手可能解开右手刚扣起来的衬衫扣子,或者把右手放到购物车里的物品放回货架上去,好像两个半球脑在“各怀鬼胎”。正如诺贝尔奖获得者,心理学家罗杰-斯佩里所说:裂脑人手术给他们留下“两个分离、独立的脑”(看这些研究报告,使我想到一个裂脑人可以独自玩“石头、剪刀、布”游戏的情景:左手对右手)。  当两个半球脑不一致时,左脑会扮演大脑的新闻发言人,可以做认知训练来使无法解释的行为合理化。如果右脑发出一个行为指令,左脑将给出一个解释。比如,右脑接到指令要去笑,这个病人将有笑的反应。当左脑被问为什么笑,左脑会将行为合理化,可能指向“有趣的研究”。如果一个病人服从一个从右脑发出的指令(走),左脑将马上给出一个解释(我正去屋里拿可乐)。迈克尔·加扎尼加总结左脑是一个“解释者”,它不断地构建理论使我们的行为合理化。我们人类有一个快速构建意义的工具。  大多数我们身体内的成对器官,如肾、肺、乳房,都有同样的功能,即当一边的器官失去功能时,另一边器官继续给身体提供功能上的支持。而我们的大脑两个半球,它们是生理上不成对的一对,有不同的功能,每一个半球都有自己的意志。它们虽有相似的半球外形,但谁能想到它们对大脑和谐如此独特地发挥着不同的功能?甚至弗洛伊德(他没有预言到潜意识里的“冷认知”)也不能料想到我们的大脑在它意识之外的活动那么丰富,并且我们的那“解释型的左脑”像抓稻草一样,能很快为我们的行为为寻找虚假的解释。看来,在意识冰山的底下,我们的大脑有很多才智;在意识冰山之上,我们很多时候会表现出自欺欺人。  内隐记忆  我93岁的父亲最近患了轻度中风。他的亲和个性没有变,也还像以前一样好动,他还能认识我们,看到家庭相册也能回忆起一些生活细节,但这种病对他有一个特别的影响:他失去了贮存当前谈话和每天的生活情节的新近记忆的功能。他不能说出今天是星期几;他喜欢出去兜风,评论我们看到的东西,但第二天就回想不起来去过哪儿;我反复告诉他,他姐姐的丈夫已经死了,但每次听到这个消息,他都很惊讶。  英国著名脑神经学家奥利弗·萨克斯(Oliver Sacks)给我们讲述另一个遗忘症病人的案例:病人叫吉米,在30岁时脑部受损,那时是1945年。如果现在你问他总统是谁,他回答“哈里·杜鲁门”。萨克斯给吉米看一本最近出版的《国家地理》杂志(National Geographic)的图片,下面是他们现场的一段对话记录:  “这是什么?”  “是月亮。”吉米回答。  “不,它不是,”萨克斯说,“这是从月亮上拍的地球图片。”  “医生,你在开玩笑吧?不可能有人能带一个相机到那儿的!”  “是真的。”  “天啦!你在开玩笑,医生,你怎么能这样呢?”  吉米的怀疑和惊奇,是1945年时一个聪明的年轻人对他从过去来到未来而感到的震惊。  仔细调查这些特殊人,我们会发现更特别的现象。虽然他们不能回忆起新近经历,但吉米和其他类似的健忘症病人都有学习能力。给他们看图片,里面有很难找的人像,第二次看见时让他们在图片中寻找某个人,他们能很快发现他。他们能学会读反写的字,或做拼板玩具游戏(虽然他们不承认以前玩过这些东西)。他们曾被教授复杂的工作技能,然而他们做这些事时并没有意识到他们学过这些。  这些奇怪的发现挑战着传统心理学“认为记忆是单一的、一元化系统”的观点,并提出了两个系统协同操作的看法。前面的事例告诉我们,不管什么毁坏了有意识回想,无意识学习仍然毫发无损。这些病人能学习怎样做事情,我们称之为“内隐记忆”(implicit memory)(或程序性记忆);但这些病人不清楚,也说不出他们的所知,我们称这种所知为“外显记忆”(explicit memory)(或者叫陈述性记忆)。如果让他们读过一则故事,第二次再读时速度就更快,这体现的是内隐记忆,但是他们没有外显记忆,因为这些病人不能回想起他们以前看过的故事。参加过高尔夫课程学习后,他们将完全忘记这种经历,但是他们参加的课程越多就会打得越好。如果重复显示单词“perfume”,他们不会想起曾经看见过它;但是如果被问:“对于字母‘per’,在脑海里会出现什么单词”,他们自己也惊奇自己说出“perfume”。显然他们在学习,他们保留了过去,但不是外显地回想起它,而是他们直觉感知到意识以外的东西。  这种内隐一外显双重记忆系统能帮助解释“婴儿期的健忘”:在婴儿期学习的反应和技能都会一直保留下来,如怎么行走,是否信任或害怕他人,但是现在我们的成年人就回想不起来我们出生后最初三年的事情。虽然,我们受益于直觉的积累,如我们对距离的知觉、好坏的感觉,对熟悉食物、人或地方的喜好,但是我们的“意识思维”在早先的这些年几乎一无所获。我们之所以对婴儿期所发生的事情没有记忆,是因为我们需要用语言来为外显记忆编索引,而这些语言是婴儿还没有掌握的,也因为外显记忆的关键的脑区域(海马)是我们大脑最晚成熟的结构。我们婴儿期的许多经历都被忘记,一直回想不起来,但是它在我们的内隐的、直觉的记忆里。  无意识认识  对于无意识认识(knowing without awareness),经典精神分析学派和现代认知科学家都认为:大脑一直都受那些非意识层面的、对个人更有影响的潜在信号的提示。“深层认知激活”是心理学家丹尼尔·韦格纳(Daniel Wegner)和劳拉·斯马特(Laura Smart)描述这个潜在世界的说法。无意识思维的假设在很长时间里一直被人质疑,然而,我们怎么来证明这些无意识的存在呢?  弗洛伊德认为,一些人吸烟,另一些人害怕马,还有一些人的性取向未能满足,这些现象都是潜意识动力机制使然。如果你对你母亲的死感到生气,你就是在例证这个理论,因为“你童年时没有得到满足的‘依赖需要’受到了威胁”。如果你不感到生气,同样也解释了这个理论,因为“你在压抑你的生气”。正如英国作家刘易斯(C.S.Lewis)的理解:“我们在这个问题上争论不休,就像一个人这样说,‘如果那只椅子上有一只看不见的猫,那只椅子看起来就是空的;但是椅子确实是空的,因而有一只看不见的猫在那儿”’。这种事后聪明比较适合于那些搞历史和文学研究的学者(如它有助于解释弗洛伊德对文学评论的持久影响),但是科学好比赛马,必须在比赛开始前就投下赌注。  我们是怎样把自己投射到罗夏墨迹测验(Romchach inkblots)的?也许是梦为我们提供一种心理学的“X射线”,它能揭开思维表面的面纱吗?(弗洛伊德称梦是“通向无意识的忠实途经”。)评论家们说,我们应该从弗洛伊德的“梦理论”中清醒了,他们认为梦的分析是弗洛伊德最有价值的发现,实际上也是他的最大失败之一,因为没有证据证明梦表达了看不见的无意识愿望。评论家们说梦的分析是一场噩梦,据说,连弗洛伊德自己也承认“有时一支雪茄仅仅是一支雪茄”。

媒体关注与评论

  “一本心理学界最好的著作之一,它将成为这个领域的经典!”  ——前美国心理协会主席 罗伯特?斯腾伯格

内容概要

戴维•迈尔斯
著名心理学教授,他撰写的《心理学》、《社会心理学》是当今最畅销的心理学教材,被学生评为“最杰出的教授”。
他在三十多种科学书籍和期刊上发表过近四十篇文章,其中包括《科学》、《美国科学家》、《心理科学》和《美国心理学家》等世界级期刊。同时,他还出版《无声的世界》、《美国谬论:盛世里的精神饥饿者》等17 本著作。此外,他还是《实验社会心理学》杂志以及《人格和社会心理学》杂志的编辑。
他在担任城市人际关系委员会主席期间,还帮助创建了一个快速发展的协助中心,以扶助困难家庭。

书籍目录

引言第一部分 直觉的潜力1 无意识思维为什么人们对婴儿期的经历没有记忆?你能用右手写“3”的同时,一边逆时针移动你的右脚吗?2 社会直觉为什么在理性思考之前,一眨眼的工夫就喜欢或厌恶上一件艺术品、一位新同事?女人为什么比男人的直觉更准确、更敏锐?3 直觉性技能和创造性日本专家是怎么凭直觉一眼辨认出小鸡的性别的?为什么我们绞尽脑汁也想不起某个人的名字,而在做其他事情的时候,这个人的名字会突然闪现在我们的意识里?第二部分 直觉的危害4 直觉的过去与未来记忆是对过去经历的完全复制,还是我们对过去经历的重建?对未来的“预感”和“预言”是否真实可信?5 关于能力和美德的直觉为什么离婚的人都认为是对方的不对,管理者把差的绩效归于员工欠缺能力?为什么人们通常在“道德”、“智力”上对自己有更高的评价?6 现实直觉为什么不孕的妇女在领养了孩子之后,真的就容易怀孕了?为什么那么多著名的人都有令人讨厌的兄弟呢?第三部分 实用直觉7 运动直觉运动员手热的时候,每投必重,“神奇手热”现象是怎么回事?投篮是机会游戏,无关技术,就像扔硬币?8 投资直觉为什么音乐迷不愿花超过30美元的前观看一场更特别的音乐会?为何人们为失败的项目投资很多,但是仍然继续投资?9 临床直觉医生应该靠面谈诊断,还是查看病历档案?精神病学医生怎样才能避免将假病人诊断为真的精神病人?10 面试直觉如何才能招聘到合适的人?靠第一印象,还是凭借测试工具?因相爱而结婚的人比因“父母之命”而结婚的人共容易离婚?11 风险直觉每次下飞机时,你都感觉像是完成一次自杀失败的旅行?为什么人类感觉到蜘蛛、蛇、高度、风暴产生的威胁,比对毒品、核事件、全球变暖带来的威胁更准确?12 赌博直觉一美元实现暴富梦想,还是一美元一场噩梦?为什么不常买彩票的人容易中奖,不经常赌博的人容易赢?什么数字更容易中奖?随机数字、重复的数字串、幸运数字,还是生日数字?13 心灵直觉“心灵感应”是怎么回事?为什么当你想一个人的时候,这个人就打电话来了?为什么有的人能感知其他地方正在发生的事情?有的人能与过世的人交流?用科学的实验来证实心灵事件是引狼入室?

编辑推荐

  为什么女人的直觉比男人更敏锐、更准确?  为什么不常买彩票的人容易中奖,不经常赌博的人容易赢?  为什么当你正在想一个人的时候,这个人就打电话来了?  “看手相”、“水晶球预测”是怎么预知未来的?  “一本心理学界最好的著作之一,它将成为这个领域的经典!”  ——前美国心理协会主席 罗伯特·斯腾伯格  神秘的直觉到底是什么?直觉如何产生?  为什么直觉有时候正确,有时候却错得离谱?  当我们在炒股、寻找配偶、招聘或者评估我们自己的能力时,应依靠直觉本能,还是理性分析?  这些看似简单的问题,却隐藏着我们意识中最大的秘密。经过几十年的研究,科学家们终于靠近了谜底……

作者简介

本书卖点——————————————————————————————————————
神秘的直觉到底是什么?直觉如何产生?
为什么直觉有时候正确,有时候却错得离谱?
当我们在炒股、寻找配偶、招聘或者评估我们自己的能力时,应依靠直觉本能,还是理性分析?
这些看似简单的问题,却隐藏着我们意识中最大的秘密。经过几十年的研究,科学家们终于靠近了谜底……
内容简介——————————————————————————————————————
令人惊奇的“直觉的潜力”:

人们可以在1/4秒内判定一件事情是好还是坏。

女性比男性更善于识破谎言,更易分辨“恋人”是付出真爱还是逢场作戏。

国际跳棋世界冠军在3小时44分内同时和385个棋手下棋。

绞尽脑汁也解决不了问题,解决办法突然在睡梦中呈现出来。
致命的“直觉的危害”:

将一张0.1毫米厚的纸对折100次后,将有多厚?你绝对想不到,是太阳与地球距离的800万亿倍!

在“剪刀、锤子、链锯、卫生间”中,你认为哪一个可能在家里引起最严重的伤害?居然是卫生间!

每周买一张彩票,你应该有赢得马萨诸塞州彩票大奖的机会,但是,知道吗?你要坚持买160万年!

“一美元实现一夜暴富的梦想”的赌博广告,致使无数人倾家荡产,一美元其实只是一场噩梦而已!
直觉是什么?是灵魂中突然出现的一道强光?是艺术家、发明家的创造性灵感?是庖丁解牛般出神入化的技艺?是巫婆神汉们惯用的伎俩?
戴维•迈尔斯运用通俗、幽默的语言对直觉有关领域的研究及其应用第一次这么完整地进行综合,为人们揭开直觉神秘的面纱。
这本书绝非迎合猎奇心理的娱乐书籍。它虽然是心理学书籍,但是引用了很多通俗易懂的事例便于读者理解,并且整本书结构清晰,以科学的态度,客观地把“直觉”这一神秘莫测的事物解释地非常透彻。我们相信,阅读任何有思想性、科学性、艺术性的书,都要伴随着思考、回味、琢磨的过程,因此,建议读者不要因看到“信念固着”、“双重态度系统”、“内隐记忆”等专业术语就杯弓蛇影。如果您直觉地认为这本书虽然很有价值,但是感到有些深奥,请将自由浮躁的心冷静下来,因为直觉也会错得离谱,因为挖掘真理的过程并不像睡觉做梦那么简单,因为我们的瞬间欲念,并不一定符合客观世界的真相。
简要目录—————————————————————————————————————
引言
第一部分 直觉的潜力
1 无意识思维
◆为什么人们对婴儿期的经历没有记忆?
◆你能用右手写“3”的同时,一边逆时针移动你的右脚吗?
2 社会直觉
◆为什么在理性思考之前,一眨眼的工夫就喜欢或厌恶上一件艺术品、一位新同事?
◆女人为什么比男人的直觉更准确、更敏锐?
3 直觉性技能和创造性
◆日本专家是怎么凭直觉一眼辨认出小鸡的性别的?
◆为什么我们绞尽脑汁也想不起某个人的名字,而在做其他事情的时候,这个人的名字会突然闪现在我们的意识里?
第二部分 直觉的危害
4 直觉的过去与未来
◆记忆是对过去经历的完全复制,还是我们对过去经历的重建?
◆对未来的“预感”和“预言”是否真实可信?
5 关于能力和美德的直觉
◆为什么离婚的人都认为是对方的不对,管理者把差的绩效归于员工欠缺能力?
◆为什么人们通常在“道德”、“智力”上对自己有更高的评价?
6 现实直觉
◆为什么不孕的妇女在领养了孩子之后,真的就容易怀孕了?
◆为什么那么多著名的人都有令人讨厌的兄弟呢?
第三部分 实用直觉
7 运动直觉
◆运动员手热的时候,每投必重,“神奇手热”现象是怎么回事?
◆投篮是机会游戏,无关技术,就像扔硬币?
8 投资直觉
◆为什么音乐迷不愿花超过30美元的前观看一场更特别的音乐会?
◆为何人们为失败的项目投资很多,但是仍然继续投资?
9 临床直觉
◆医生应该靠面谈诊断,还是查看病历档案?
◆精神病学医生怎样才能避免将假病人诊断为真的精神病人?
10 面试直觉
◆如何才能招聘到合适的人?靠第一印象,还是凭借测试工具?
◆因相爱而结婚的人比因“父母之命”而结婚的人共容易离婚?
11 风险直觉
◆每次下飞机时,你都感觉像是完成一次自杀失败的旅行?
◆为什么人类感觉到蜘蛛、蛇、高度、风暴产生的威胁,比对毒品、核事件、全球变暖带来的威胁更准确?
12 赌博直觉
◆一美元实现暴富梦想,还是一美元一场噩梦?
◆为什么不常买彩票的人容易中奖,不经常赌博的人容易赢?
◆什么数字更容易中奖?随机数字、重复的数字串、幸运数字,还是生日数字?
13 心灵直觉
◆“心灵感应”是怎么回事?为什么当你想一个人的时候,这个人就打电话来了?
◆为什么有的人能感知其他地方正在发生的事情?有的人能与过世的人交流?
◆用科学的实验来证实心灵事件是引狼入室?

图书封面


 直觉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8条)

  •     大部分人都认为大脑控制着我们的一切,是大脑让我们能够按照正常的顺序吃饭,穿衣,大脑控制着我们的身体,大脑控制着我们的思维,甚至大脑也控制着我们的情感和情绪。估计一些科学家都是这么认为的。 而事实上,不见得如此。 事实上,在我们的日常活动中,大脑能够起到的作用远没有我们以为的那么大。其实我们所进行的很多日常工作,并不是大脑指示我们去完成的,而是我们的身体自己。 是不是觉得这个论点有些耸人耳闻? 现在,问自己一个问题:当你在熟练驾驶的时候,你的大脑有在不停地提醒你说:“现在方向盘要转向左,向左转45度,然后你要再花3分力气踩一下刹车,然后再逐渐加大到8分——因为前面不远处就是红绿灯……”? 事实上,根本没有。 大脑没有提醒你,它非但没有提醒你,它还在你驾驶的时候正在认真回忆昨晚与爱人的争吵内容,或者正在集中精力构思一个广告创意方案。 那么是谁在指示你按照交通法规安全顺利地驾驶汽车呢? 其实,是你的身体——确切说是你身体的直觉。 可如果是这样,大脑和身体直觉之间,是个什么关系呢? 举个例子,也许就能够更好地回答这个问题。 有一天早上你从床上醒来,朦胧之间扭头看看身边正甜睡的爱人,忽然就凑上去亲了她一口,可问题是当你亲她的时候,才意识到你正在亲她……亲完之后你才来得及做出反应说:“啊,我在亲她,我很爱她,所以亲了她”。 看到了吗?我们的身体直觉促使我们做出下意识的反应,而大脑在负责解释我们的行为,使之合理化。他们的关系类似你见到某个讨厌的人不由自主地踢了他一脚,然后在一瞬间给自己解释说:“我实在讨厌这个人!” 所以身体是感性的,而大脑是理性的。身体负责那些发自本能的行为,而大脑则用思维逻辑为我们的行为做出解释——或者还一定程度上控制我们本能的行为使其不要发生。 呵呵,多有趣的现象。如果你留意,还会在生活里发现你的很多下意识的行为——而我们常说起的“下意识”其实就是直觉。 比如你有时候会发现正在办公室里工作的自己忽然出现在走廊里,而你根本不知道自己是怎么走过去的。再比如你在向领导汇报工作的时候也许会因为肚子饥饿而不由自主地把“我想去”说成“我想吃”——而“我想吃”才是你真正内心想要的。 说到这里,我想建议各位要留意你的下意识行为和口误、笔误,因为那通常是你的潜意识真正想要的东西,只是需要你停下来仔细琢磨,并体会自己的内心,尽量每天给自己15-30分钟独处的时间,安安静静地留意你的身体的每一个细微的感受,与它产生连接。 这短暂的与自己相处的时间,会提升你的直觉能力,让你更容易理解自己,了解自己的需求。并且,如果你是从事创造性工作的,那么提升你的直觉能力,将更大程度上提升你的创造性,这可真是令人欢欣鼓舞的一件事啊! 最后来点题外话。 人的个性大体来说可以分成两个大类——向外探索和向内探索。 倾向于向外探索的人们,通常更关注外界的反应,并根据外界反应调整自己的行为,他大多数时候更关注物质世界,比如金钱,荣誉,社会价值等等。 而向内探索的人们则更关注自己内心的体验,内心的声音,喜欢去探索生命的意义,探索一些关于情绪、情感等的课题。 当然也有二者的结合体——这种人通常活得比较辛苦,因为他一边要平衡自己内心的价值体系与外界的冲突,一边又要试图去驾驭自己对物质世界的欲望。 通过这么长时间的对人性的探索,我发现似乎水相星座的人通常对“直觉”这个东西很有兴趣,进而更愿意花时间去体会它。而女性的直觉也比男性的更强烈。再就是那些倾向于向内探索的人,直觉又会再进一步的灵敏。这一次就不分性别了。
  •     目标1。借现实中的例子来把玩心理学的特质。2.提升自己的决策技能。一1社会智能2身体智慧3情绪传染我们有时候没有意识到自己正在表现别人此时此刻的情绪。情绪传染是自动化的,所以说交怎么样的朋友决定了你是什么样的人,也是一个道理,所以我要把自己的大部分时间投入到优秀的团队中。4移情作用我们对于朋友的心情判断较为准确,对于陌生人就不一定准确了,因为我么对于朋友间已经形成了一定的了解了5测谎通常只有训练有序的人才会成功率较高地发现撒谎人之间的差别,而我们因为平时较少去注意,所以说谎者之间细微的差别我们还是比较少能够了解的到的。6 女人和男人的直觉相对来说女人对非语言更加敏感一些,而男性对于理性思维更加在行一些,但是我想这些都是可以去锻炼的。二 直觉性机能和创造性1.无意识学习。无意识思维很快形成并且很长时间影响我们的判断。我们每个人都是某个方面的专家,通过组合化知识创造性的整合知识。是否揭示了专业的重要性,万千学者在一个特定的领域专研,形成的一些专业思维是我们不用绕很多的路可以学习的,所以凡事学习以专业的形式开始,然后再自己思考和创造,就是思考自己的方法论有没有错。2.内隐记忆,隐藏在我们脑袋中指示我们怎么做的记忆,而不是为什么做的。3身体潜能。通过刻苦的练习,当使用专业化技能的时候,我们的行动是一气呵成的,同时进行的。4创造性。一,专业技能 ;二,想象力;三,冒险特质;四,内部动机,就是工作本身带给自己的挑战是怎么样的,而不是外界的评价之类的;五,创造性的环境,再次证明我们该通过创造性的合作来增加创造性的诞生。逻辑是用来证明问题,而直觉是用来发现问题的。三 直觉的危害1.建构记忆。我们的回忆不是回忆起原来的情景,而是在自己的脑中重建了记忆。我们经常记住的都是一个过程的最后感受。我们通常会把坏的记忆忽略掉,而保留比较好的记忆,旅行的最好感受就在于回想,这句话说的蛮对的,也许这是我们进化到现在自我保护的一个措施,人是需要进化的,需要向往明天和立足现在的。2.我们的直觉依靠我们不同的假设来构建记忆。信息和记忆很大一部分会被自己的直觉情感所主导,这是经过试验证明的,所以在日常生活中面对自己对于过去事情的回忆以及朋友们对于一些事情的看法的时候,我们要认识到隐藏在说法背后可能有的直觉因素,这样子有利于我们了解更准确的事实。3.我们总是习惯于为行为解释,我们的直觉有时候会在事实潜移默化的变化下面已经出现了细微的错误,所以直觉有时候也要被合适地看待,尤其是当一个人情绪较为冲动的时候,当心情较为平静的时候,直觉的错误性应该比较低吧。4我们对于事情的错误预感,同样存在于生活之间的很多预测之间,我们用自己片面的直觉,也许只是最近期间自己的某些想法,也许是大众给你的错觉,也许是自己身上情欲带来的暂时的快感,这一切都在发生。所以当一件事情持续地让你困扰或者情绪亢奋的话,你应该全面审查一下自己的情绪和各种因素,也许会让自己更加准确地了解事情的真相。5.错误预测自己的行为。在我们的决策与猜测,计划于行动之间还是存在着相当的差距,比较正确的方式是预测你在过去这种情境的行为。虽然那些直觉性的思维给人较为深刻的印象,但是我们依然需要对于现实以及自己心理科学的研究与熟悉,我们要明白自己的过去经验,信仰等等正在潜移默化地影响我们内心与现实行动的差距。四 关于能力与美德的直觉我们的记忆很大程度是以自我为中心建立起来的。这是不是可以解释为什么我们有焦点效应,为什么我们在记忆东西的时候要自己思考过去联系自己已经在记忆中形成的东西等等。1. 我早就知道了生活永远向前理解确实要往回看。在很大展望中,计划中,自己的倾向就是不断地把自己的能力放大,认为自己会完成很多的任务,这其中的原因就是没有展望过去,分析自己在之前时间段的效率程度是如何的?一味地用话语激励有时候是无济于事的,所以反思的重要性在计划,自我管理等时间性的事情上面要注意、很多事情上我们会有这种事后聪明的解释,但是是否我们应该多问自己几个问题,自己在其他方面有没有好好想过自己是否错过了逆向思考,系统思考的正确性,事后聪明以及自己的反思总是一次性解决,未免会发生不必要的错误。2. 自利性归因偏差相对于坏的事情和失败,人们更愿意接受好的事情,人们把事情的成功归因于自己,把事情的不成功归因于外部的因素。自利性在社会愿望和主观上面表现的最多。3. 虚假普遍性和虚假独特性虚假普遍性表示为当人们为某件事情找寻原因时候,会认为大众同样存在这种原因。我们的对于自己完成的比较好的方面特别关注,好像只有自己一个人会做一样,这就是虚假独特性。自大带给我们很多不必要的信心,我们要怎么了解自我,直觉只是作为一种本能和切入的途径带来的是思维的快捷,但是这种迅速发展的思维同样还没有发展到能够准确判断事情的正确程度,也许我们需要不断进行锻炼自己的思维,也许我们需要增加自己的阅历,增加自己思维的广度,我们需要对事情进行全方面的思考,以此锻炼出较为系统的直觉,也就是系统思维搭上直觉的快车。五现实直觉1. 基本归阴偏差我们在判断别人行为的时候有时候会忽略情境的影响,我们不假思索地把原因归因于他们的内在性格,却不知道有时候是环境的因素导致的。但是我们在解释自己的行为的时候,却往往会归阴与外部环境因素。2. 错觉相关错觉相关有强烈的误导效应,我们对于两件特殊的事情表现的很在意,而没有去思考可能事实的别的方面的原因,缺乏逻辑。新闻报道同样会给我们很大的错觉,让我们把特殊的原因和事件联系在一起,形成刻板印象。3. 信念固着一旦我们形成了某种信念,就会过滤事情的某一些事实来支持自己的观点,这种表现有着强大的偏见。我们不可能对于所有的信念进行全天候的审查,但是我们应该阶段性的进行全面排查,同样学习新知识,新观点也要批判性地看待,和全面的看待,这样子才不会陷入知识的牢笼之中。具体做法是我们应该每次都对自己的想法和观点提出反向的思考和解释,并从中提取出独立的解释。 4. 启发式策略 快速简化思维我们在解决问题的时候,很多理性的做法其实也是非理性的我们倾向于启发性的思维。我们的记忆思维倾向于物象的,而不擅长处理数据。故事因为是非典型的,所以很可能出现错误。然后这就给我们启发,很多时候我们描述事实或者讲述经历等等的时候,我们应该描述生动真实的故事比抽离数据更加引人注目,虽然数据更加的准确。5.框定很多时候调查中的用词也会影响到我们的决策。第三部分 实用直觉六.运动直觉1.变化多端的随机秩序群集并不代表着随机性,有的时候。并不意味着什么。2.受热现象我们尝试对一些现象进行归因,比如球场上手感很好的时候,但是其实概率往往是一样的,这也说明了数字和分析往往会戳破我们的直觉性幻想,4. 击球手感我们的大脑很容易形成理论,但是经常不是经过实践和数据的出来的。积极强化通常有积极的作用,但是教练在球员最佳状态时候给予积极强化却总是没有积极的效果。5. 直觉运动天才在一系列熟练的练习强化之后,人们在某些领域通过直觉直接进行某些技能的发挥,这些都需要系统的强化和科学的方法才能带来的。七.投资直觉1.经济直觉的反常现象 损失厌恶。我们在面对机会的时候往往有点胆小,却在面临损失的时候表现出很大的勇气。禀赋效应。一旦某人获得了某件物品,便赋予这件物品较高的意义。沉没成本效应。人们将一定的注意力集中在自己过去失去的成本上面,我们要忘记过去的事情,往前面看。锚定。人们以一种最初无意识的“锚”来上下校准自己的答案。过度自信。2.华尔街的随机性3.冒险和奖励减少总体上知觉到的风险5. 直觉创业者我们可以根据自己老练的直觉和经验处理很多平常很少注意到的方面,比如商机,或者一些机会,但是我们也要警惕自己在处理事情时候由于经验和信息的不足导致的直觉错误。八.临床直觉1.直觉推测和统计判断 明显这些专业的判断因为需要考虑到很多因素,渐渐地我们不能非常准确利用自己的脑袋去做很多直觉性的事情,而应该由统计这个工具来解决信息量较大的情况。临床直觉非常容易受错觉相关,事后相关,信念固着,和自我证实的影响。当我们的信念形成之后,很多时候我们对于现实世界的信息选择就倾向于对于我们观念的补充方面,所以这是不大全面的,我们应该注意的一方面。多因素的系统分析是系统办不到的,所以统计这个工具是具有它的用处的。2.治疗直觉 3.面试直觉一生中重要的面试 选择伴侣新婚夫妻的积极互动比消极互动更加有效4.结构化面试同样适用于我们对于认识朋友上,在一些细节处理方式我们可以看出一个人在这种情境的处理方式,在具体的方式去分析比从动作语言直接的出来的结论更加具体和全面,我们时不时可以用提问的方式去询问,因为别人的回答一般是潜意识来的。九.风险直觉影响我们对风险的直觉生物倾向,可用性启发,失控1. 理性思维利润和成本投入,传播风险,风险直觉如感觉十.赌博直觉十一。心灵直觉十二.心灵直觉存在很多这种心灵感应的直觉现象,只有经过科学实验的合理验证才可以去切实相信一件事情是否有没有这种情况,没有科学研究的直觉现象也许只是人们的想象的事情。1. 心灵洞察力2. 心灵直觉实验3. 灵性智慧5个要素卓越能力,透过现象看本质神圣化日常经历的能力,以神圣的态度经历日常的生活。体验高层意识的能力运用灵性力量解决日常问题的能力从事道德性行为的愿望
  •     难道心理学的研究都是这种现象的堆砌?直觉产生的机理,如何控制和发展自己的直觉,这才是我感兴趣的,可是书里啥都找不到。这书也就是本科生写毕业论文的水平。

精彩短评 (总计45条)

  •     噱头大过内容的一本书……真不咋滴~
  •     1、迈尔斯对于知识点的编辑能力是相当不错的而且貌似自己最近对那些有热量没营养的快餐书看太泛滥了所以一看到这种能依靠实验数据说话的书了就相当满足了。 2、不足在于本书还处于心理学导论的理论水平,甚至还没达到,充其量算作大众科普读物。3、有理论和实验,但是总觉得少点什么,没有综合观点,对于科学保守是美德,也可能成为不足,当然客观来说大理论也不是目前科学的特点。这倒给读者提供了一个发展自己观点的空间,我一直以来的看法是,“图式”可以整合
  •     “直觉--你所不知的危害” 只看这部分会比较好。
  •     kill me pls. 总归就是说直觉有时可靠,有时不可靠好么!!
  •     觉得写得挺晦涩的,需要认真看然后还要复习还要研究……
  •     居然没找到重点,不知道作者在说什么.
  •     没有特别的感觉。
  •     1
  •     对直觉的阐述比较全面,心理学实验的罗列比较多。类似他写的社会心理学教材。。
  •     意思不大,没说明白什么是直觉~~
  •     好看,很客观,原来生活中很多潜在的骗局,包括自己骗自己
  •     你知道的永远比你以为自己知道的要多得多。
  •     一系列行为心理学实验报告汇总,直觉不总是对的。。。
  •     戴维·迈尔斯也有这种作品啊,果然和社会心理学不是一个级别的。和怪诞心理学的好多地方一样,这是谁抄谁?
  •     拖了N久终于看完的一本书 三星半~ 有关直觉的心理案例大综合~ 不忽视也不过分依赖直觉 也许是最稳妥的方法吧~
  •     关于决策的内容和how we decide有不少重复案例;关于大脑的思维陷阱上和作者的《社会心理学》重叠。看某一领域的书时,知识框架很重要~
  •     好书,直觉的正反都讲,还穿插各种实验论证,另外还有各种直接对读者的小测验来让我们认识直觉的利弊。总之,即使是只看里面的各种实验和例子也很有用处,让自己认识直觉的好处和坏处,在生活中更好的避免犯错误。
  •     让我们对神秘的直觉有更多的认识。
  •     直觉的适应性价值与危害..科普类..
  •     没什么新内容,名词的翻译不是很规范
  •     Anything you can think about, There is an explanation behind it 不要让你的知觉骗了你,这是本好书。 自我批评和学习的心理学思考。
  •     读起来是很有趣的...
  •     凑合而已,新鲜东西不多,拜托湛庐选书再认真点儿...
  •     这本书中的观点大体上就是过去一两年中我阅读认知心理学后形成的看法,所以没什么新意,不过整理得比较集中。如罗素讲的,你看的书多了,就会发现自己想写的东西人家都写过了。
  •     有个统计比较有用。
  •     小打小闹小帮助
  •     直觉与逻辑,都不是完全正确的~
  •     很棒,从直觉的潜力和危害讲起再拓展到现实情境,从科学角度具体剖析了人的有限理性。”自由女神举起思想的火炬,是让我们理性地享受自由。“
  •     很多内容在社会心理学里面就有了。。。看起来不新
  •     还算有趣的实验罗列
  •     雷同书。。。
  •     这是一本讲述直觉的伟大性,同时也叙述其局限性的书。 这本书最后一章最后一个框题的时候,作者对于整本书的观点都进行了阐发和升华。读到这一段的时候全身都在颤抖——写得太好了,一个高大伟岸的理性思考者姿态,一个在宗教与科学之间平衡的姿态,用作者的用词来描述就是,“理性而谦逊”。
  •     重读了一下,觉得太不系统了,要点不明。只能作为兴趣阅读,不推荐。
  •     1,作者也许想把这个话题罗列一下,很全。 2,概念部分做得不太好。几乎是把直觉直接等同于潜意识了。所以给人种既不通俗专业性也没那么强的感觉。
  •     看看
  •     没有封面介绍的那么好 虽然提出了很多吸引人的问题 但是并没有系统的给出原因 或者可以遵循的规律
  •     对人类的好多直觉上的东西给出了解释。并且指出了直觉的好处和可能带来的弊端。论述的逻辑形散神不散,读起来比较费劲。
  •     翻译一到两星,每章导读做得比正文好 10年7月
  •     个别章节翻译的很不行。例子太多。。。 感觉有点对不起迈尔斯这个名字,可能是我期待太高了。
  •     本书作者很有名,但内容实在一般,相近内容的书实在是太多了。
  •     这本书一般般吧,比较浅显易懂,可以算作心理学启蒙读物
  •     : B842.5/3324
  •     如同我的三颗星评价——还行。这不是一本让你大有收获的书。
  •     坑爹之作
  •     直觉型的人必读书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