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的历史

出版社:中央编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6
ISBN:9787511708304
作者:[英] 凯瑟琳·伊格尔顿,乔纳森·威廉姆斯
页数:277页

章节摘录

  便士时代:约750-1150年  卡洛林王朝来临之际,欧洲货币处于转型时期:在南方,罗马铸币与税收系统的残留垂死挣扎,然而在西北部,它的中世纪继承者的框架已经就位。尽管在当时只是暂时的,但面向中心化特征的新秩序即将延续。这一发展始于西班牙711年至715年败给阿拉伯。整个半岛成为伊斯兰世界的一部分,采用了倭马亚王朝哈里发在其他地区使用的货币系统,这一系统横贯印度河到大西洋(见图134C)。之前西哥特时期大约八十座铸币厂只剩下科尔多瓦一家为全国服务。后罗马时代西部蛮族与伊斯兰世界的货币系统明显不同。  卡洛林王朝的缔造者们的事业如日中天,推翻了日薄西山的梅罗文加王朝统治者,这是法国变革的信号。约755年时,其首任国王矮子丕平推行了激烈的货币改革,由此恢复了较重的、白银的原始便士。中世纪后期欧洲新钱币的构造比以前的更宽、更薄,保留了标准白银面值。改革也加强了皇家对货币铸造的控制,表现是所有硬币上都具有统治者的姓氏、名字或称号。铸币厂数量大大缩减,统一设计的硬币很快通过国王或帝王的统治铸造,包括从阿拉伯恢复的西班牙北部及意大利前伦巴第王国。卡洛林王朝硬币数量庞大,受到财政与商业成功尤其是法国西部梅勒铸币厂的有效开发支持(图96)。  英格兰南部的政治状况也促进了日益增长的中央集权和明显的法定货币。加罗林王朝的便士取代了大量无名的西塔斯,恢复了重量与纯度,这些便士以麦西亚*国王奥发(公元757-796年)的名义铸造,奥发本人成为亨伯地区以南英格兰的统治者。宽便士发行少于西塔斯的全盛时期,流通中银币的数量更少,即使考虑到大量新硬币的内在价值也是如此。这一下滑从改革伊始就持续不断,可能用贸易逆差与缺少白银弥补赤字。英格兰北部的当地货币匮乏银块的现象更为明显,那里硬币含银量下降但是仍然不能满足活跃的国内经济的需要。需要优质金属货币时使用英国南部与卡洛林硬币,但是,867年,斯堪的纳维亚入侵者征服了北逊布里亚王国,结束了该地区整整持续了一代的铸造。  ……

前言

  1997年1月30日,本书第一版与大英博物馆汇丰银行货币展览馆同时面世。此次修订已历时十载。汇丰银行货币展览馆接待的访客数以千万计,并将一如既往地致力于吸引游人参观大英博物馆。  货币展览馆追溯了世界各地从有文字记载以来直到当代的货币现象,为研究人类历史提供了独特的视角。展览馆的结构设计可以整体展现世界各地的货币历史,它将同一时期的展品并列陈放以便于比较,比如,将希腊、印度与中国的早期铸币放在同一展柜中。本书描绘了相对独立的传统中货币的演化与文化背景,例如,展示了中国自公元前2000年早期直至21世纪初的货币沿革。本书与展览馆互为补充,相得益彰。  人们对货币的态度随着货币形态和功能的演变而变化。本次修订增补了最新的货币历史,补充了货币史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展览馆和本书的共同目的是促使业余的访问者与读者了解日常生活中重要方面——货币的历史。货币在生活中至关重要。它让人们在日益复杂的社会中游刃有余。最简单的交易也要使用货币。在社会上,金钱不是万能的,没有钱是万万不行的。本书旨在通过人们熟悉的金钱打开一扇通往过去的大门。货币史与有文字记载以来的人类历史纵横交织,使我们能够见证历史上人们是如何对待货币的。  现代社会中通常将货币视为纯粹的经济现象,这一现象也反映在日常生活的其他方面,但是,本书的角度不同。美索不达米亚、中国、印度和地中海的早期证据表明,货币的早期发展植根于文化背景中。非洲与大洋洲的近现代货币同样体现了货币的社会工具性。历史动态促使我们重新评估现代社会中货币的地位。展览馆与本书都力图展现与货币相关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与宗教的交互作用。货币甚至超越尘世,成为人们与精神世界联结的纽带,中国人为阴间的鬼魂焚烧冥币的悠久传统即是明证。  货币的历史揭示了当代世界的状况及其形成过程。或许这一历史中最富有戏剧性的一幕,也是我们今天尤为关注的,那就是全球化过程中货币的角色与金融制度。货币在从雅典帝国四德拉克马银币发展到美元通兑的过程中至关重要。  本书展现的货币全球史与汇丰控股有限公司的发展交相辉映。汇丰控股是世界上最大的金融服务机构之一。大英博物馆仰仗汇丰资助成立了汇丰货币展览馆。大英博物馆对展览馆的持续发展仍将获得的更多支持深表谢忱。  乔·克里布  大英博物馆货币勋章部长

内容概要

凯瑟琳•伊格尔顿与乔纳森•威廉姆斯是大英博物馆的专业馆长,分别精通现代货币以及罗马与铁器时代硬币。

书籍目录

前言
致谢
前言
1.美索不达米亚、埃及与希腊
美索不达米亚与埃及
铸币与金银
白银时期
铸币与城邦
货币与信用
希腊肖像
结论
2.罗马世界
早期罗马
罗马早期货币制度的发展
罗马世界的货币
财富与腐败
帝国
货币与通货膨胀
3世纪晚期至4世纪早期的货币改革
罗马帝国后期
结论:改变与延续
3.中世纪的欧洲
罗马之后的货币:约450—约750年
货币应用
便士时代:约750—1150年
维京人
拜占庭
西欧中世纪晚期:约1150—1450年
4.伊斯兰地区
宗教与货币的力量
伊斯兰币制度的起源
硬币与早期伊斯兰
书法与装饰
伊斯兰世界的货币原材料
日常生活与贸易中的硬币与金钱
帝国的世界
5.印度与东南亚
詹姆斯•普林塞普与印度货币
印度铸币溯源
印度硬币的早期发展
来自西北地区的进一步影响
货币与国家
货币与宗教
货币与市场
东南亚的铸块通货
印度货币系统的传播结论
结论
6.中国与东方
货币的起源与硬币的发展
东亚地区铜币的发展
硬币设计
货币的使用
纸币
护身符与非使用货币
货币的讨论
现代货币
中国第一张银元钞票
7.现代早期
新金银,新世界
国家、硬币与通货膨胀
硬币的铸造
钞票与纸币
殖民地美洲通货
结论
8.非洲与大洋洲
非洲的现代货币
食盐与货币文化
非洲的铜币
“千奇百怪的钱”
货币与人种学
转型中的货币
作为社会现象的货币
9.现代时期
纸币与可兑换性
不列颠限制时期:1797—1821
现代世界的革命与战争
革命与战争时期的货币
19世纪的美洲
理性的变化
世界大战与凯恩斯经济学
战后的世界与货币主义
现代钞票设计
东方与西方,北方与南方
塑料卡片支付
口袋中的货币
结论
年代表

作者简介

“有钱能使鬼推磨。”无论是否如此,人类历史上没有什么像金钱一样受到经久不衰的关注,激发众多道德与宗教的谴责,乃至成为个人、机构与国家之间冲突的源头。
http://www.douban.com/photos/album/49241673/
本书仔细考查了世界范围内的货币历史,远及人类所知最早的支付记录,近到当今的无现钞货币,并且将视野置于广阔的经济与社会背景下,例如,涉及了金钱在不同文化中引起的各种道德、政治与宗教态度等。
大英博物馆的专家们首先追溯了始于美索不达米亚与埃及的货币系统,继而探讨了希腊与罗马世界币制的建立。其他章节地域视角广阔,涵盖了欧洲中世纪、伊斯兰世界、印度与中国。本书最后部分聚焦于货币成为全球现象的过程,探索了现代早期欧洲与美洲货币功能的扩展、欧洲与非洲及大洋洲地方支付系统的联系,以及过去两个世纪的经济思想对货币事务与日俱增的影响。
本书作者是大英博物馆的各专业馆长,书中配有500多幅硬币、钞票图样及地图等。延续图文馆丛书的初版体例,全书铜版纸彩色印刷,精装,尤其适合收藏与馈赠。

图书封面


 钱的历史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6条)

  •     在这部讲述货币史的作品——《钱的历史》里,远及人类所知最早的支付记录,近到当今的无现钞货币。它带我们穿越历史长河,看到人类对货币的态度随着货币形态和功能的演变是如何变化的,让我们理解“货币的真实历史其实不在统计数字和货币学中,而是在人们的态度与行为中”。  人人都能读懂的货币史  1997年1月30日,大英博物馆汇丰银行货币展览馆向世人开放,展现全世界的货币历史,与此同时面世的还有由大英博物馆出版的《钱的历史》英文版第一版。时隔十载后,大英博物馆对本书修订后再次出版。本次修订增补了最新的货币历史,补充了货币史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大英博物馆货币勋章部长乔·克里布说:“本书与展览馆互为补充,相得益彰。”  为了能让国内的读者不越洋跨海就欣赏到这些独一无二的历史遗产,中央编译出版社购得了该书中文简体版权。经过长达3年的翻译、编辑工作,终于在今年出版。(书评人:徐廷军2012-04-23 )
  •     一部图文并茂的钱币史,纵贯古今,精彩纷呈。《钱的历史》描述了从古到今的硬币和纸币史,由大英博物馆的诸位馆长精心合作完成,该馆是世界上最优秀的钱币收藏馆之一。与545副珍贵历史彩图相得益彰,《钱的历史》展现了从古老的物物交易到现代的在线电子货币系统的发展历程。《钱的历史》权威翔实,图示丰富,探究了古往今来世界各地的货币史,包括古代美索不达米亚、古希腊和古埃及、古罗马、中世纪欧洲、伊斯兰国家、印度与东南亚、中国和远东、非洲及大洋洲,包括欧元和电子货币等最新进展。这本书不仅仔细考查了世界范围内的货币历史,远及人类所知最早的支付记录,近到当今的无现钞货币,并且将视野置于广阔的经济与社会背景下,例如,涉及了金钱在不同文化中引起的各种道德、政治与宗教态度等。大英博物馆的专家们首先追溯了始于美索不达米亚与埃及的货币系统,继而探讨了希腊与罗马世界币制的建立。其他章节地域视角广阔,涵盖了欧洲中世纪、伊斯兰世界、印度与中国。《钱的历史》最后部分聚焦于货币成为全球现象的过程,探索了现代早期欧洲与美洲货币功能的扩展、欧洲与非洲及大洋洲地方支付系统的联系,以及过去两个世纪的经济思想对货币事务与日俱增的影响。《钱的历史》与时俱进,生动形象,是历史爱好者、经济学家、银行家和广大读者的兴趣所在,美丽的插图是收藏家不可多得的珍品。全书铜版纸彩色印刷,精装,尤其适合收藏与馈赠。
  •     在这部讲述货币史的作品《钱的历史》里,远及人类所知最早的支付记录,近到当今的无现钞货币。它带我们穿越历史长河,看到人类对货币的态度随着货币形态和功能的演变是如何变化的,让我们理解“货币的真实历史其实不在统计数字和货币学中,而是在人们的态度与行为中”。人人都能读懂的货币史1997年1月30日,大英博物馆汇丰银行货币展览馆向世人开放,展现全世界的货币历史,与此同时面世的还有由大英博物馆出版的《钱的历史》英文版第一版。时隔十载后,大英博物馆对本书修订后再次出版。本次修订增补了最新的货币历史,补充了货币史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大英博物馆货币勋章部长乔·克里布说:“本书与展览馆互为补充,相得益彰。”为了能让国内的读者不越洋跨海就欣赏到这些独一无二的历史遗产,中央编译出版社购得了该书中文简体版权。经过长达3年的翻译、编辑工作,终于在今年出版。“展览馆和本书的共同目的是促使业余的访问者与读者了解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方面货币的历史。”克里布在前言中写道。因此,撰写这本书时,作者们除了关注内容外,也很注重其可读性,努力让读者在一个个故事中,在看到了历史的同时也学到了经济学的知识。如针对现代早期以前的贵金属(金银币)时期金币上头像和建筑物的变化问题,以各个不同时期发生的历史事件来解释;在针对一战后奥地利通货膨胀的问题,还特别转述了当时的相关报道,甚至引用了奥地利作家斯蒂芬·茨威格自传《昨日的世界》中描写这一时期的文字,来反映当时货币崩溃给人们日常生活带来了什么程度的干扰。“无论是普通读者,抑或是钱币收藏者,这本书都十分值得读,也十分值得收藏。”该书责编张维军说。首先,这本书具有权威性。这点从创作者身份就看出,如该书作者凯瑟琳·伊格尔顿与乔纳森·威廉姆斯是大英博物馆的专业馆长,分别精通现代货币以及罗马与铁器时代硬币。而从《致谢》部分可以看到原著的协助创作人员都是相应时期、相应区域的硬币与纸币的行家,他们负责管理陈列博物馆的收藏品,搜集新的重要的藏品。其次,大英博物馆收藏的藏品齐全,珍品较多,因此根据展览,书中配有500多幅硬币、钞票图样及地图等。有此书,读者们不用越洋跨海到大英博物馆,就可对货币展览窥见一斑。该书译者徐剑说,《钱的历史》为钱币收藏者系统地提供了纲领性指南,也是参观上海博物馆、大英博物馆的必备工具书。经济社会发展离不开货币当今,在西方社会观点里,“历史上的货币不仅仅是买卖的工具”,这些货币背后暗藏着独特的历史,支持并解释了货币功能与物质形式那令人眼花缭乱的多样性。大英博物馆试图通过《钱的历史》去解释这点。如历史上曾经有过这种情况“钱不是万能的,没有钱也并不是万万不能的”,因为现代早期以前的贵金属(金银币)时期某些情况下,当时的人们即使不用货币也可以进行最低水平的交易,并对以物易物以及小规模贷款冲抵的方式习以为常。通过审视历史上货币,我们能以一个全新维度一瞥人类历史。而《钱的历史》正是这样一扇窗户,因为该书不仅关注货币本身及其历史变迁,还关注当时的历史人物用金钱来做什么,他们的金钱观念以及金钱对他们的影响,涉及了货币在不同文化中引起的道德、政治与宗教等问题。如在公元前二世纪~前一世纪,罗马军队在征战四方过程中,获得巨额财产,与此随之而来的是罗马世风日下,道德水准下降,信任支离破碎,贪婪剧增。再如为了让人们在拥有金钱的同时保持道德准则,宗教尝试着调整金钱对人们的诱惑等影响,《古兰经》中明确禁止放高利贷。在战争与革命时期,发行的货币,既是经济混乱的产物,同时也是政权更迭的标志。“人类历史上没有什么像金钱一样受到经久不衰的关注,激发众多道德与宗教的谴责,货币发展与波谲云诡的政治、草菅人命的战争等等息息相关,一切经济社会发展都离不开货币。”徐剑说,《钱的历史》是在审视货币的发展历史,加深人们对金钱的认识,也许这将有助于更加妥善地利用这一伟大的发明,根除货币的祸害。揽世界货币史之全貌货币史研究源远流长,仅仅回顾中国研究货币史的发展脉络,就不难发现,从中国南朝《钱志》、《钱谱》算起,迄今为止中国货币研究已走过了1500多年。“传统钱币研究主要包括图谱、钱录和钱币考等内容。到20世纪,钱币学科已经形成,近年有陈新余著《中国钱币学基础》(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等著作问世。”徐剑说。因为货币主要由国家发行,所以货币史以国别史为主,例如汪圣铎著通俗易懂的《中国钱币史话》和中国著名货币史专家、钱币学家彭信威(1907~1967)的煌煌巨著《中国货币史》;而钱币收藏与投资界工具书汗牛充栋,既有综合性的《中国钱币大辞典》(中华书局,2007年版),又有《中国古钱币》(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古钱币》(北京出版社出版集团,2005年版)、《中国银币图录》(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6年)等图谱钱录,便于索引和收藏使用。而这本由大英博物馆出品的《钱的历史》自有其独特之处。大英博物馆的专家们撰写此书时,放弃了人类学和经济学手段,而采用历史学方法,努力将视野置于广阔的经济与社会背景下,仔细考查了世界范围内的货币历史。徐剑说:“《钱的历史》一书从世界货币发展史上,以文明兴起区域为主线,从美索不达米亚、埃及与希腊开始,横贯罗马世界、欧洲、伊斯兰地区、印度与东南亚、中国与东方、非洲与大洋洲,摆脱了西方中心论等以邻为壑的划分方式,纵横捭阖地展现了世界货币史发展的全貌;又以时间为副线,采用编年体形式,从"新金银,新世界"、"国家、硬币与通货膨胀"讲到纸币、货币主义一直到信用卡,涉及了货币史发展与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的每个角落,窥大英博物馆藏品之一斑而见世界货币史发展之全貌。”黄金石榴石盎格鲁萨克逊胸饰十字架,中间是赫拉克利乌斯苏勒德斯以及赫拉克利乌斯君士坦金币(公元613~632年),出土于诺福克威尔顿。这一挂件沿袭了异教徒在珠宝中使用硬币以表示皈依基督教的传统。《科学时报》 (2011-07-14 B3 社科 视点)作者:杨新美http://news.sciencenet.cn/sbhtmlnews/2011/7/246520.html?id=246520

精彩短评 (总计40条)

  •     翻译太烂了
  •     如果这也算经济类。这本书的装帧印刷相当精美,里面的图片简直无与伦比。不管从收藏的角度或是金融史的角度都有一读的价值。
  •       一部图文并茂的钱币史,纵贯古今,精彩纷呈。
      《钱》描述了从古到今的硬币和纸币史,由大英博物馆的诸位馆长精心合作完成,该馆是世界上最优秀的钱币收藏馆之一。与545副珍贵历史彩图相得益彰,《钱》展现了从古老的物物交易到现代的在线电子货币系统的发展历程。
      《钱》权威翔实,图示丰富,探究了古往今来世界各地的货币史,包括古代美索不达米亚、古希腊和古埃及、古罗马、中世纪欧洲、伊斯兰国家、印度与东南亚、中国和远东、非洲及大洋洲。
      包括欧元和电子货币等最新进展,《钱》与时俱进,生动形象,是历史爱好者、经济学家、银行家和广大读者的兴趣所在,美丽的插图是收藏家不可多得的珍品。
      从经济学的学术论文到各式各样的图文书,再到约翰•肯尼斯•加尔布雷思的名著《钱:古往今来》(1975),关于钱的历史书籍汗牛充栋。本书的视角介于古代货币体系的产生发展和硬币的起源两者之间。乔纳森•威廉姆斯是大英博物馆货币和纪念章分馆馆长、罗马和铁器时代硬币专家。“无现金社会”日益显现,了解钱的来龙去脉、货币与交换的概念与演化非常有趣。威廉姆斯探寻了美索不达米亚、古希腊和埃及、罗马、中世纪欧洲、伊斯兰、以及亚洲、非洲和大洋洲交易媒介的起源和变化。500多幅插图(彩色200余幅)增加了正文的吸引力。
      从早期简单的货币制度,到当代无现金社会的趋势,本书介绍权威,通俗易懂,引人入胜。在广阔的社会和经济背景中,借助500多幅插图,探讨了钱的起源、传播及世界各地的文化多样性。本书首先介绍了货币制度的产生和发展,涵盖了古代的美索不达米亚和埃及文明再到希腊与罗马的铸币制度。其后视角更加开阔,遍历了欧洲中世纪、伊斯兰世界、印度和中国的货币体系。最后几章着重于货币全球化现象的过程、近代早期欧洲和美洲货币作用的不断扩大、纸币和银行、欧洲对非洲和大洋洲支付系统的影响等等,最后介绍了经济思想对金融业不断增强的影响。
      大英博物馆的专家们合作完成本书,第二版增补了欧元和电子货币等近况及40余幅新插图。
  •     大英博物馆出品,本书唯一看点就是各种各样的古币大图。
  •     内容并不详细 没有介绍那么的想看
  •     这本书跨越人类久远的支付历史——从两河流域最早的货币直到现今,尽管不可能面面俱到,确实能够丰富视野的作用。书中最吸引人的莫过于各式各样金属币和货币照片,相比之下本书的文字和言语就显得过于直率而生硬了。
  •     我看的是繁体版~~繁体版名叫金钱的历史~~多出来的这个金字儿,真是十分的画蛇添足且误导群众呢!然后翻译很台湾腔有没有!然后明明充满各种西方文字注释还非得搞成我最讨厌的竖排版!不但要用尺子比着看而且还要不时将头部右倾90度,是要促进颈椎增生么!
  •     恭喜!
  •     人人都爱钱
  •     此书从世界范围的宽广视角以及世纪的时间跨度,向我们呈现了从货币诞生至今东西方之间的不同精彩和相互影响,让我们不单单为钱的历史而历史,除了历史尚有更多的社会和政治原因。值得一读!书中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地区的地图尤其珍贵难得!
  •     还是非洲的钱长得最奇怪了。
  •     人类历史上没有什么像金钱一样受到经久不衰的关注,激发众多道德与宗教的谴责,乃至成为个人、机构与国家之间冲突的源头。
  •     我想送给他
  •     翻译得很生涩|||没注意,这本书竟然定价100大元!(在诚品书店看到繁体字版了^ ^)
  •     价格虽然高一点,但是物有所值,装帧精美内容丰富,值得收藏
  •     漂亮的书,要和钱搞好关系。
  •     钱的历史
  •     译者?
  •     是本好书,了解钱币历史的入门读本!比国内低劣的拼凑货好多了!
  •     图很漂亮,但是翻译奇差。后来在铜锣湾诚品书店见到了台版~~~
  •       当初,5折,50元买来,打开一看的时候真他妈开心坏了,,竟然全彩页,500百多幅关于钱的图。再看看书的整体内容框架,也觉得挺靠谱。心想,不愧是大英博物馆出的啊。
      再看看前言,觉得还挺新颖啊,不从经济学,也不从人类学的角度,而是从历史学的角度来描述钱的历史。他说,货币决不仅仅是买卖的工具,这有点让我意想不到了。他说,他即将说当时的历史人物都用货币来做什么,他们的金钱观念以及金钱对他们的影响都要被写出来。于是,我好激动的开始看了,把我要写的PAPER晾在一边。
      
      刚开始看,觉得还行,确实感受到,货币不仅是纯粹的买卖工具,可就是觉得哪里怪怪的。比如说那个本章小结,看到的竟然是跟前一part的结尾接上了,但不是要点总结,而是延续!!心想,这作者风格·#¥5
      
      。果然看到第三章 罗马之后的货币时,尼玛,悲剧来了,我看不懂他在说什么!我看不出他的中心思想在说什么!我看不出本章的系统性在哪!甚至时间轴都让我感到些许错乱了啊。
      我不能清楚的肯定是原著还差,还是翻译太菜,还是我这研究生的理解力弱爆了,纠结错乱中。再加上刚吃完午饭,例假刚来肚子痛,空调太冷人虚弱,于是,老子怒了,,拍书,就不看了,捧着书坐公车回家了。休息妥当之后,我还不死心,就想,挑个东亚及中国的来看吧,看顺不顺。毕竟,他在开头还特别提起特意加了中国这一章。
      
      然后,还是一场灾难。不过庆幸的是,我基本看明白了。依然没有系统性,我也不大清楚想表达的重点是什么以及他们之间的联系。不过时间轴是清楚了,但各种衔接也太他妈接不上了吧。总体来说写得不够详细,用一章从周朝写到民国。欧洲的一个罗马就写了一章,还不算前一章的铺垫和后一章延续. 然后,看着看着,老子竟然睡着了。然后,一不小心醒了,继续看,又在我看得出神入化的时候,本章结束了,结束了,,,我操,这次连小结都没有啊,,我足足愣了1分钟。。默默的把书扔在床上,走了。。
      
      我不负责任的建议,如果不是钱币爱好者,看着那彩图印出来的钱都想流口水,还是不要买了。不靠谱,真的。
      
      mark下,以防我再看剩下的半本书又改变意见了。。
      
      
  •     因为喜欢读书,也喜欢收集硬币,所以就特别关注关于硬币的书,在当当上,有很多关于中国古代钱币的书,都是介绍中国的大钱的,关于外国硬币的书就非常少了。近年出版的几种,我都买了收藏,比如《世界硬币分类鉴赏辞典》、《克劳斯目录》、《硬币外传》、《世界铸币百科全书》、《世界硬币趣谈》、《世界硬币图鉴》等等,这些书里除了图鉴目录能用上外,太专业的都看不太懂。

    这本书看封面还以为是关于中国钱币的,其实是世界钱币的历史,不过里面还有一部分中国的内容,这已经很不错了。书很专业,本书第一版1997年1月30日与大英博物馆货币展览馆同时面世,到现在已经十多年了。大英博物馆货币展览馆是有汇丰银行资助的,汇丰银行本身也收藏了大量的货币实物。这本书的作者都是大英博物馆的专家,还配上了精美的插图,挺棒的。

    不过想要买这本书的人要有一个心理准备,毕竟我们熟悉的只是我们东方国家的钱币历史,古希腊古罗马的内容,对我们还是挺枯燥的挺专业的,如果不是非常喜欢外国硬币,普通的读者没必要买这么专业的书,也很难看下去。不过要是真的想了解西方的硬币知识,这本书的确是最好的一本入门书了。

    书最精彩的是配了大量的插图,看着赏心悦目,铜版纸彩印,书的质量也没的说,即使不详读,翻翻看看也是一种享受,作为工具书也是喜欢外币的收藏者所必备的资料。
  •     这个……我译的,腆着脸加个五星吧:)
  •     是一本从考古视角撰写的非常好的一本货币史方面的书,但是翻译质量有待提高!
  •     翻译得不算很流畅,阅读时间长了会有种头疼感。
  •     : F821.9/2242
  •     留作以后心情好闲来无事参考参考
  •     绝对的经典,只可惜有关中国钱币的内容太单薄。
  •     发起战争要求铸造货币和建立货币制度,战争要动员的人力物力太过庞大。铸币时代的货币贬值和通货膨胀就是通过减少贵金属含量,说白了就是掺假。生产和消费发达时造不出相应价值的贵金属货币也是相当困扰的。这时出现了假币,其实假币还能促进经济发展,官方不就是权威的假币铸造者么,罗马也发行镀银的银币,银币含银量不断减少,最后到了不足千分之五的地步,可以说这和纸币也没什么区别了吧。战争消耗钱币,战争就要为掠夺金银币和金银铜矿服务。罗马帝国最终为了挽救自己改革币制,只能在银币上标明分量了,这就是回归金本位、银本位了。很多人看来本书的翻译没救了,这属于少见多怪,这都属于垃圾翻译中比较令人欣慰的了。这就像掺假的银币一样,是整个国家信用缺失、通货膨胀和统治者为所欲为的写照。
  •     有不少錯誤
  •     还可以吧,感觉不够清晰,看起来有点模糊,抓不住重点~
  •     由于价格较贵,等了很久才从图书馆里借了来。非常辜负我的期待。本身叙述很散,尤有可观之处,可惜错误较多,如某处图片下注释短了一句,如戴克里先好几处成了戴里克先。
  •     封面设计的不错,版本挺好的,很喜欢此书。
  •     了解了钱的历史 也就了解了人类的历史
  •     书里所讲述的钱币历史,是我们在其他历史上看不到的,尤其是讲述了东西方货币历史差异,很有见地,让我们钱币爱好者学到不少东西。装帧也很不错。
  •     钱币史,大英博物馆版本,值得收藏。
  •     写的太无聊了。
  •     翻译有够烂!
  •     2011年8月,名人大酒店,许知远问马策:「你焦虑吗?」马策装出一句:「没有。」许知远听后:「你活得真是没心没肺……」马策补上一句:「对钱的焦虑算吗?」
  •     极精美的书,令人爱不释手。精良的纸张、印刷、装帧,全彩精美的文物图片。内容还没细读。制作应是不凡!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