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人家

出版社: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5年8月
ISBN:9787532245413
作者:胡杨
页数:165页

内容概要

胡杨,知名青年摄影家。近年来,他以100户来自不同阶层的上海家庭为拍摄对象,用照相机记录了这些家庭的生活、生存状况,为上海留下了一份独特鲜活的影象资料。

“我要拍摄上海人的生活流。所以,在拍摄时我不是以艺术家的观念,而是以一个普通人的视角来观察,记录。如果以艺术家的视角拍摄,会产生较主观的照片。我要的不是艺术照片,而是当下生活在上海的人们的影像文献。为此这批照片拍得很平和、朴实。”(胡杨)


 上海人家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3条)

  •     对于摄影,我恐怕连票友都算不上吧。因此对于胡杨先生的“上海人家”,我只能是作为一个没有经过任何专业训练的普通观众,谈谈一些个体性的观感。第一次看到这组评价甚高的照片是在网上。由于网络的特性所限,对于色彩,明暗等技术性的东西,很难做出准确判断。因此,我的注意力主要就集中到了摄影师的构图和内容上。现在想想,网上贴得基本就是那几张广为流传的照片,比如那张卧室墙面贴满超市广告纸的照片,相信很多人都对这张照片印象深刻。通过镜头的处理,一间普通卧室充满了视觉冲击力,同时准确展现了人物的经济状况。再比如,一个男人坐在床上阅读报纸,看似家常的场面,通过阅读文字说明,我们知道了他读的是招工栏。这提示了他正失业,并且迫切需要就业的处境。当然,给我留下印象的还有奢华的客厅,和舞蹈家金星以及她的猫。我的第一感觉是,很多图片必须和文字说明一起看,否则大部分观众很难看明白到底胡杨先生拍摄的用意何在。初次观看,给我留下印象的基本都是有文字介绍的作品。而网上只有一小部分有文字介绍,加之看原图和在网上看区别还是很大的,我决定到书城去看原书。在书城看到原书之后,我的理解是摄影师的用意在于“纪实”,或者说通过“家”这个窗口,展现生活在上海的人的生活。而摄影不过是手段。我想如果胡杨是扛摄像机的,那么大概“上海人家”就是纪录片了。纪实摄影(documentary photography)最早是英国电影导演格林提出的。他认为纪实摄影必须对真相有所阐释。Documentary有教育,教化的意思,用这个词的意义很深,远远超过了中文里单单“记录”的意思。从诞生之初,纪实摄影的社会学意义就大于其美学意义。从技术角度看,这个书放在一楼“上海滩”而不是7楼,和纯摄影的专业书一起,是很正确的。无论色彩的准确度还是光线的感觉,我相信基本上无需专业人士,票友就足够了。那么,我就用非纯摄影,而偏重其纪实的角度来谈谈“上海人家”。老实讲,看书的感觉甚至还不及在网上看得感觉。首先,一幅幅看照片和被一堆照片围着是绝对不同的感受。一张张看的时候,越有个性的照片,越打眼。放在一起看,越有个性的照片,越突兀。就拿那张贴满超市广告纸的照片来说吧,摆在很多张普通老平房或者民工房中间,怎么看都“艺术”的可以。房间中央的床上,女工双目紧闭,拘谨的躺着,很难相信这是一个人在家里的寻常状态。第一次看时的真实感荡然无存。四壁上那些广告纸的冲击力依旧,但是加上女工做作的pose,使得一张原本可能很有真实感的照片,变成了经过摄影师摆布的艺术照。这样拍出的照片展现的到底是胡杨眼中的真实还是真实本身?不可否认,任何人都只能透过自己的眼睛展现真实。但是同样不可否认的是,纪实摄影师的工作是通过镜头,记录下最接近真实本身的瞬间而不是那些构造的,仅仅符合摄影师想法的东西。如何拿捏现实本身和超越现实的画面,就是摄影师的功力了。我看到有评论说胡先生对经济状况不佳的人群才比较多这样的构造。其实不然。举个例子,“杨雪兰,女,某富裕阶层人士,平日工作繁忙”,这是我记得的描述。但是图片上,却是杨女士在豪华的客厅里悠闲的弹钢琴。除了展示她的富有之外,我看不出这张照片和杨女士平日的生活状态有任何联系。如果杨女士有时间每日抚琴赏乐,还有必要在文字里强调自己实在太忙么?恐怕这是杨女士希望的生活,或者她希望展示给旁人看得生活,而不是生活本身。只不过可能这次,构造者不再是摄影师而变成了被摄影的对象。同样的在两张老外的照片上也有这种痕迹。我看了看照片的数量,绝大部分镜头都集中在社会中下层,真正拍摄有钱人的照片不多。这恐怕也是社会贫富差别的真实体现。同时,我们也可以发现,在很多情况下,摄影师失去了客观纪录的旁观者的位置。或许,生活状况不佳的人群比较容易按照其意图完成拍摄,而在相对富裕阶层那里,照片则变成了展现被摄影者希望别人看到的画面。此外,不少照片也有一种片面化的倾向。把一家几口罗列起来,平铺或者归拢在镜头前。咔嚓一下,闪光灯一亮,人物按照胡先生的构想,就定格了。这些照片除了前面提到的构造问题外,还有罗列人物的雷同感。在魏玉芳(山东 小贩),司马青(自由职业),盛朝珍,樊九斤(上海 退休)等作品中都可以发现这些相似的问题。出现这类倾向的,我看了看,以社会中下层人士较多。不知有没有经济状况的关系,或只是纯粹巧合。比如豪宅的格局区别可能大一些,现在这样就可能掩盖了很多差异。虽然我本人没有长期居住棚户区的经历,但因为一些特殊的原因,曾在夏天的晚上,在那种半地下室,没有窗户,半夜有人上阁楼足以震醒全房间人的人家暂住过。可我看那些民工房或者老房子时,却没有那种亲近感。可能,一些最不堪的细节被有意或者无意的略去了。也或者摄影本身自有其跳不出的局限性。当然还有一种可能就是,常住和小住的感觉差异甚大。那就是个人的局限性了。当然,胡先生力图展现今日上海之面貌的工作是有目共睹的。众所周知,拍摄这样的纪实作品有相当难度。沟通,选材,拍摄本身都需要付出很多努力。但是,窃以为,选题本身似乎值得商榷。今日之上海,社会层次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在我看来是远远超过4,5百张照片的容量的。拍摄这样纪实性的作品,最重要的是挑选典型的材料,同时各个材料之间又各有不同,各有代表,没有特别突出的,因为缺乏代表性。而现在“上海人家”里的作品,不少照片之间差异很大。很多照片放在一起,缺乏一种内在的关联性。作为一组整体性很强的摄影作品,不能不说是个缺陷。费同样的力气,不如找个小一点的题目,往深里破题,或许可以避免这个问题。同时我觉得,小的选题,才有对症下药的可能。比如张新民作了很多年的“包围城市”,关注的就是民工的处境和命运。可以说目标明确,为弱势群体代言,希望引起各方的关注,进而改善其处境。这体现了作为一个纪实摄影师的社会责任。而过于宏大的选题则很难做到这点。当然,这一切也仅仅是小女子的浅见。本文刊于【读品】5辑                                 【免费】订阅 点击 http://blog.sina.com.cn/dupinjournal 网站订阅框。 或发邮件至dupinjournal@gmail.com订阅                  【读品】下载请前往:http://www.verycd.com/topics/2809555/
  •     照片都很耐看。社会就是这样,层次丰富,不为钱发愁的、努力赚钱的、痛苦的、快乐的、冷眼旁观的、忿忿不平的。。。看看别人,想想自己。很有意思。
  •     我得承认,在看到胡杨先生的摄影集《上海人家》之后,好长时间都没有进入状况。当然,这首先和信息差的不足有关。对于我这样一个80年代初在上海出生的人来说,从弄堂里弥漫的煤烟,到逼仄的楼梯,不见阳光的阁楼;从人口高度密集的蓬户区,到四家合用一个卫生间的老式公房;从过道内摇着蒲扇纳凉的人们,到麻将桌上晕晃着的40瓦的灯光,乃至一头撞在灯泡上的晕头转向的飞虫,都是不会轻易消散的记忆。而另一方面,是新式住宅的悄然兴起,对舒适宽敞的住房追求似乎也在一瞬之间爆发出来。旧房改造,买房装修,安逸或现代,简朴或奢华,各具风貌,不一而足。如今,无论多么豪华的装潢都很难再让人消化不良。毕竟,豪华总是比贫穷更容易想象一些。如此一来,《上海人家》展现给我的便不再具有新鲜或者说猎奇的意义,无论豪宅还是贫民区。更多的是一种历史感,它占据了我的记忆所能承载的历史的两头,将二十年中的变迁奇异的展现在同一个时空中。一些人大步向前,他们被称为引领潮流的人。本土的,或是外来的,这批人的”家”构成了海派文化中隐而不显的浮华。同样,另一批人以某种方式保留着80、90年代的典型的生活模式。有些人无力改变自身,只能维持现状;而另一方面,是那些在大城市中身如浮萍的外来务工者们,他们无可奈何的选择了继承这种原本属于上海底层的生活模式。其余的,更多的人随着历史的节拍前进,亦步亦趋,不紧不慢,生存于这两极之中。于是,处于同一个时代的人们,却像某一段历史在同一个时空中的映射。事实上,看完《上海人家》,反而让我对”家”的概念产生了不同于现实认知的疑惑。这种疑惑也直接成为了我的与《上海人家》隔膜的第二个原因。实际上,我们的生活经验通常会告诉我们这样的一个现实,”家”是一个特殊的概念。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家”是完全个人化的,而我们对于他人的”家”的兴趣,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同自己的”家”的对比,自己的空间仍然是唯一的出发点。试图回忆一下,拜访陌生人的家时,我们总是不自觉的四处打量,比对,以期获取一种与自己的家不同的陌生的信息。在观察中,所有的陌生的细节均被刻意夸大了,哪怕是一幅无关大局的装饰画,不同角度的家具摆设,都足以引起我们的好奇心。无论风格如何接近,仍然会有一种全新的体验。这是我们对自己的生活的空间的极度敏感,了若指掌的缘故。而这种种细节在摄影中是浓缩的,平面的,只能形成一个大致的印象,却不能引起与观众自身空间的比对共鸣。我们对这些摆放在眼前的人家的印象,更多是获得性的,直接的视觉的获取,毫无芥蒂,无所阻拦。我们不需要参与其中,也不再为他人的”家”感到陌生。失去了一种切身的,或是对比的角度,那”家”的震撼意义自然要小得多了。对“上海人家”的关注既然要基于这一种自身环境的认同,那客观性便是不得不被拿出来讨论的话题。接下来的一个问题便是,摄影家是采取怎样的态度来把握《上海人家》这样一个选题的。对于真实的渴望几乎已经成为现代人一种挥之不去的梦魇,而陌生人的生活似乎为极尽渴求的人们提供了更多的获得真实的可能性。我几乎可以想象出人们是怀着怎样的阅读期待来翻阅这一本由陌生人所组成的《上海人家》。人们总是希望在自己的生活状态被捆缚的时候,全然被自己的喜怒哀乐,鸡毛蒜皮所左右的时候,当一切都熟悉得不真实的时候,还能与身边的安逸、困顿、沮丧,以及所有的真实情感不期而至。而当狭窄的生活与无边的思维相互碰撞的时候,真挚的情感铺程开来,我们才重新开始着眼于外在于我的这个世界,继而认识到它的丰富。摄影确实能够提供这种可能性,鲍德里亚所言不虚,作为他者世界,通过摄影,才能够向我们无限接近。然而,如今,我们看到镜头下的人物则是一种模棱两可的态度。一方面是欣喜的敞开着生活,自然而友好;另一方面是谨慎而略带造作的。他们或是安静的看着镜头,不动声色的以一种捍卫者的姿态;或是摆出各种看似随性却不能够称之为放松的姿态,或者说一种拒绝深入的姿态。躺在床上的白日梦,人们不厌其烦的打着电话,仿佛在宣告着,展示着这是一个为自己所支配的叫做“家”的空间。这是我们所尽力向往的真实与我们的态度之间的不可调和,然而这同时也是摄影家的态度的矛盾之处。套用罗兰巴特的术语,摄影师是否能够做到零度情感,以不介入的姿态来表现生活?完全的不介入似乎是不可能的了。如果说上海人家有一个预先的设定的话,我想,胡杨先生选择的便是现状和梦想。于是每一个人都在思考自己梦想所在的位置,这种无限广阔的东西,被放在一个绝对的封闭环境内展示出来。于是梦想囤积在眼前,有点迫不及待的样子。那种破出纸来,却终于凝固的状态,却出奇的与我们的生活相仿。从胡杨先生的作品中不难看出,幸福和痛苦,是摄影家设置的生存状态的两极。如果说,任何的摄影作品都是对世界的片段性图解,那么对这种切面的解读,常常处于一种过于宽泛的地步。只有记录下的片断是确定的,它的前因后果却能无限延长,而这种的战线的拉长,无疑是对作品力量的一种削弱。于是,幸福与痛苦的话题,暂时牢牢地将作品与读者拴在了一起,二者在生活的某一契合点上进行着交融。于是,读者不再那么关心影像中的人们的穿着打扮,家居条件,所作所为,而是抽象为一种心情,满意或不满意,幸福或痛苦。而这一切又与读者自身密切相关,他们在影像上获取一种关于充满瑕疵的生活的共识。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上海人家》赖之与读者交流的切入点是生活,而不是人家。胡杨先生说,他要客观的展现出一种现代人的生存状态。我们知道,生存状况,未见得是什么非死即生的大事,或许只是梦想实现的渺茫可能性,在低保线上徘徊的窘境,或是两难的抉择。这种将生活细节和问题过于夸大的心态,正是中国人对生活的凝重态度,容易陷入一种对苦难的悲悯。生存状况与住宅状况也并不一致,虽然有着某种程度的相关,然而如胡杨先生本人所言,他所看到的百来户人家中,幸福与否似乎与财富并无直接关联,穷有穷开心,富有富烦恼。看来,我们只能得出这样的结论了,大家都不好不坏的活着,实在是无甚多谈的。只是幸福痛苦与生活境遇的错位,却颇有些令人唏嘘的由头。本文刊于【读品】5辑                                 【免费】订阅 点击 http://blog.sina.com.cn/dupinjournal 网站订阅框。 或发邮件至dupinjournal@gmail.com订阅                  【读品】下载请前往:http://www.verycd.com/topics/2809555/

精彩短评 (总计11条)

  •     身边的事情,男女老少,贫富新旧,学生妇女等等等等
  •     不错的纪实摄影项目
  •     好
  •     记得看马克.吕布的摄影展的时候自己就惊讶,大师的观念和大师的作品跟国内很多学院派的很多老老师是不一样的.摄影关键就在乎的是你在记录你生活的这个年代,记录在你这个年代发生的事情. 而且,随着摄象机价格的变化和数码的普及以及摄影越来越傻瓜化,使摄影似乎是一种大众性的活动.但是也正如美联社总裁RPBERT所说的,专业的永远是那少数,他们知道自己在做什么,自己想得到的是什么,而且可以得到自己想得到的.
  •     人生百态 令人感慨 小贵 看过即可
  •     平凡但幸福,富裕却孤独,贫穷且挣扎,成就并知足,潦倒而痛苦,实现也享受..... 我的未来生活,会是哪一款?
  •     深海的360度图像
  •     说真的,我不太喜欢每张照片下所配的文字描述。这削弱了我看每张照片最原始的感受力。看完这本书最大的感受就是:不论阶层如何,不论贫富,原来每个人最后都是抱着妥协的态度在生活。很多时候我们都如鱼饮水,冷暖自知
  •     一百人有一百种生活 有些人的生活是坐铺羊毛地毯的客厅 有些人的生活是睡贴广告传单墙纸的平房 有些希望从工作里抽身出来去旅行 有些人希望不用拿低保身体健康 我希望以后能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过自己生活
  •     在图书馆偶然翻到的。
  •     有几家熟面孔。啊哈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