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岸

出版日期:2016-4-28
ISBN:978750865899X
作者:马曳
页数:448页

内容概要

马曳
现居香港,纽约州执业律师 。北京大学毕业后赴美深造,获得哈佛大学法学院法学博士(Juris Doctor)学位。

书籍目录

引  子_001
第01章 法兰克 _003
第02章 艾尔伍兹 _008
第03章 高田雅史 _014
第04章 Langdell图书馆 _022
第05章 Cambridge Common _028
第06章 当时的月亮 _036
第07章 孩子气 _043
第08章 虎口脱险 _054
第09章 冯唐易老,李广难封 _061
第10章 那些过去的和将要到来的 _068
第11章 白天打扫,晚上祈祷 _075
第12章 出埃及记 _084
第13章 这可能是天堂,也可能是地狱 _094
第14章 革命之路 _099
第15章 钟鼓楼 _105
第16章 冷静与热情之间 _111
第17章 七月流火 _122
第18章 八月萑苇 _130
第19章 九月授衣 _140
第20章 上坡路和下坡路是同一条路 _147
第21章 戏剧女王 _154
第22章 跑道上飞机无日夜起飞 _160
第23章 名利场 _168
第24章 圆舞 _174
第25章 愿每天快乐直到不能 _184
第26章 45街 _196
第27章 姹紫嫣红开遍 _205
第28章 Manolo _213
第29章 晚安,好运 _220
第30章 第六大道 _229
第31章 如剑上取暖,鼎中避热 _241
第32章 朝花夕拾 _249
第33章 求仁得仁 _255
第34章 就算天空再深 _263
第35章 孤独的人是可耻的 _272
第36章 一个正当年华的人 _282
第37章 无常 _292
第38章 桃花源记 _302
第39章 岁月长,衣衫薄 _313
第40章 可惜我是水瓶座 _319
第41章 每一个人都受伤 _330
第42章 既往不咎 _339
第43章 我的1997 _349
第44章 到灯塔去 _362
第45章 大都谁不逐炎凉 _372
第46章 像我在往日还未抽烟,不知你怎么变迁 _384
第47章 如梦幻泡影,如露又如电 _396
第48章 后来 _409
第49章 仍然可以随时为你疯狂 _421
第50章 若你喜欢怪人,其实我很美 _432
后 记 午夜前的十分钟 _437

作者简介

踏上美国国土的时候,王微想,美国总是被称为大洋彼岸,现在她是在大洋此岸了。
中文系毕业的王微一举考入哈佛法学院,这真是转运汉巧遇洞庭红一样的开头。然而这世界毕竟是公平的,命运给王微打开一扇通往光明前途的门,便也顺手结束了她少年时的恋情。
多年以后王微回想起她和陈正浩的分分合合,确如萧世伯所说:既不单纯,也不勇敢。
从波士顿到纽约,再从律所到投行,王微慢慢从初来乍到的国际学生成长为纽约中城众多金融才俊里的一员。她在此岸收获了事业,友情和相濡以沫的伴侣,一切看起来都很美。只是当经济下行的周期到来,每个人都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生活的方向。王微发现,历史仿佛又在重演……
————————————————————————————————————
编辑推荐:
☆《此岸》是一部未出先火的长篇小说。小说仅凭最初几个章节,便在精英人群高度集中关注的公众号“奴隶社会”一炮而红,成为周末黄金档热门,数万读者每周疯狂追看。
☆《此岸》取材于作者在哈佛法学院求学和中美两地工作的见闻,记录了中美金融圈的生活,以及身为留学生的情感经历。小说在细节上见微知著,情感细腻丰富,让每一个曾经有过海外生活经历,或是曾经面临过与主人公类似的职业与感情冲突的读者,都能产生深深的共鸣。
☆30万字的篇幅,通过讲述主人公王微从北京高中生到美国投行精英的人生经历,她的朋友们各自不同的人生选择,全景呈现大时代背景下一代年轻人的成长,他们的迷惘和困惑,以及对个人价值的追问和寻求。
☆美国律师的职业身份赋予作者犀利又不乏细腻的语言风格。叙事干脆,直击要害,却又总能在寥寥数语中,让人读出起承转合、风清云淡的慈悲心肠。
————————————————————————————————————
人生中的每一次选择,都是一种渡,有人越过小溪,有人越过海洋。


 此岸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8条)

  •     前不久的几天我在浦东机场的书店里溜达,飞机延误了4个小时。虽然看到封底简介上又是哈弗又是纽约又是情情爱爱,不免想起了烂大街的《致xx》,《xx合伙人》之流,以为又是谁在贩卖情怀。无奈其他并列在架子上的书我更不想看,就这么误打误撞,抱着打发时间的心态买了下来。原谅孤陋寡闻的我并没有听说过奴隶社会这个如此牛x的公共号,也没有追过什么连载,我碰到《此岸》,就是因为这无端多出的4个小时。我想谢谢这4个小时,让我认识了这么一群鲜活的人。不如让我们像林染和王微就着小酒八卦那样,一个一个地来聊聊吧。华少的投入终于也到了朋友圈好多晒戒指晒蜜月晒娃的年纪,才懂了王微面对华少时那种又缅怀又欣慰的心情。那个曾经和我们插科打诨,做出很多只有自己知道的蠢事的朋友,那个总是张罗着吃饭喝酒唱歌打麻将的朋友,似乎总是有能力摇身一变成超级奶爸/奶妈,也不管面对的是单身狗还是分手狗,他/她都可以大聊育儿经,对另一半言听计从,事业、成功、甚至他们最爱的聚会,在家庭面前都是浮云。并不是因为他们变了,他们只是喜欢对一件事全情投入罢了。学生时代,朋友大过天;谈恋爱了,就千里‘奔袭’;成家立业之后,所有的一切都靠边。我喜欢华少这样咋咋呼呼又一往情深的人,情商极高,又重感情,看似没心没肺,但是王微的一个小表情都逃不过他的眼睛。你看,不管陈正浩和王微怎么纠结,他都可以用一个笑话让三人行不再尴尬。如果全书让我选一个人做我的未来设定,那么我会选择Babara,有一个对我言听计从的老公,有加拿大的身份,牵着一个娃怀着一个娃,还有何欲何求?嗯,就是名字土了点,咳咳。(题外话,我觉得华少最后没有跟陈正浩在一起,是这本书最大的失误!)林染的真实我和王微一样,一开始很不喜欢林染的性格:一见面就对别人对身世打破砂锅问到底,凡事都有目的,说话也不客气。其实扪心自问,我不这么做都只是因为拉不下面子。我会觉得“才认识就问别人身世不太好吧”,“这样做是不是显得有点太功利”,“这样说是不是不太好”。而林染不。她想知道的事,就会无视对方的尴尬一路问下去;她觉得靠谱的金龟婿,就立马进攻;她看破了王微的心事,绝不会像萧世伯那样打个字谜,而是一个白眼直接扔过去。我喜欢这样直接得像刀一样的女孩子。虽然和Jane相比,她不够温柔贤淑;和王微相比,她不够单纯天真;和Amy比,她又显得过于老练,但是我喜欢这样毫不掩饰的林染。她想要的,就去拿,去争取,甚至去抢。但是她也懂得,在适当的时候放下纽约的工作,支持被裁员的Mike,义无反顾地去香港追随她的幸福。如此果断坚决的女孩子,即便偶尔世俗了些,三八了些,但是当我看到她穿着礼服还张罗着不许大家为难新郎的时候,以及扔捧花之前还给王微递眼神的时候,不由得佩服她的真实。她和王微像是两个极端:王微兜兜转转,林染单刀直入;王微看似拿得起放得下其实无比贪心,林染看似斤斤计较其实无比专情。这也许和他们的成长环境有关,北京城里中文系的才女,以及上海滩逼仄弄堂里打拼出来的姑娘,到底是被她们诠释得淋漓尽致。萧世伯的通透王微真的挺酸腐的,跟谁聊天都喜欢诗词歌赋轮流来一番。法兰克这样外黄里白的ABC也就被糊弄了,然而萧世伯不会。你跟他聊莎士比亚,他就回你十四行诗;你跟他聊梭罗,他就给你引用瓦尔登湖;你跟他说《白衣飘飘的年代》,他就说叶蓓是他的理想型女孩。面对萧世伯,王微那点儿学院派的东西还真的只能甘拜下风。和林染图一时嘴快说的实话不同,萧世伯的实话,才真的配得上“忠言逆耳”这四个字。看似只谈风月的他一眼看穿了王微和陈正浩的差异,听说两人决定远距离恋爱之后,没有祝福,而是哐当一盆冷水扣在王微脑袋上。萧世伯懂女人,所以他知道王微只是放不下那些情怀;萧世伯也懂男人,所以他知道在HLS的女朋友面前,就算是陈正浩考来了Boston,也只会加大两人之间的落差。萧世伯说中了。陈正浩最终还是没有来,王微也不愿意为了这段感情放弃什么。所以嘛,只有少年才会追着初恋不放,真正看透世事的高人,只会喜欢“20岁左右身材火辣的女孩子”。Amy的简单Amy真的是一个简单的女孩子。她的世俗和林染的不一样,林染至少会在不熟的人面前努力维持那么几秒中形象,而Amy真的是不怕别人分分钟看透她的那点儿小心思。从刚认识那天对法兰克开刀,到和李博士迅速确定关系,我想如果我是王微,会更加变本加厉地笑话这段恋情。李博士这样的男孩子多了,广撒网,多捕鱼,总会碰到一个上钩的。Amy虽然简单,但是她不傻,她清楚地知道“我不爱他”这个事实,但是权衡之后觉得李博士各方面还不错,也就在一起了。这个故事好像《非诚勿扰》:男嘉宾极力展示自己的优秀,对每个女嘉宾都献尽殷情,女嘉宾看着自己的checklist,觉得符合标准就留个灯,不管他是不是为自己而来,只要最后能牵手成功就行。Amy和李博士诠释了现代人快餐一般的爱情:不需要郎才女貌,按自己的实际需求出发,把婚姻和爱情分得很开。就连最后辞职回上海,Amy也承认不是为了真爱,只是觉得自己在贬值,李博士在升值,就暂且攒着这支绩优股慢慢熬。李博士是幸运的,碰到了王微这样爱面子的人,没有捅破他那见谁都是真爱的伎俩。其实就算说了,Amy也不一定介意:反正又不爱他,就不会吃醋嘛。他也该感谢被炒鱿鱼那天的地铁,怎么刚好Amy就在车上,还主动不计前嫌。他的下半辈子,应该会对Amy言听计从吧。正好遂了Amy的心愿。说实话我真难想象这两个人啪啪啪的样子。也衷心希望自己就算嫁不出去也不要嫁给李博士这样的人。Jane的勇敢义无反顾的林染不是最勇敢的人,因为她知道自己要是孤身一人留在纽约也不一定有多大成就。奋力前行的王微也不是最勇敢的人,因为她总是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选择。我真心佩服的人是Jane,拥有不需要她努力的家世,幸福的婚姻,极高的学历,优渥的生活,但是她为了坚持做她自己,可以对这些say no。这个世界总是对穷人很宽容。比如,穷人家的孩子考上了州立大学,家里恨不得登报庆祝。有钱人家对孩子,考上哈佛法学院,大家就会觉得理所应当。如果你不巧是有钱人家的孩子,还嫁了个有钱人的话,身上的包袱就更重了,简直就是三大stereotype齐头并进:富二代肯定没法好好读书;当太太了还读什么法学院,回家插画学茶艺去;我靠你住在曼哈顿顶级公寓跟我们这些穷逼竞争,老天爷不公平!!你BB什么BB,龟兔赛跑那是童话故事,这个世界上就是有起跑线比你高,长得比你好看,还跑得比你快的富二代,不服打我啊。我爱Jane的单纯与勇敢。那么多HLS的精英里,有的是为了拥有高薪的工作,有的是为了能成为人上人,有的是听父母的安排,有的是看了太多《sex and the city》,而Jane,就像她的名字那样,简单明了地说:“我觉得法律一定是很有趣的职业,所以我就考了法学院。”(卧槽,吊炸天的兴趣爱好啊。我小时候也觉得法学很有趣,为什么人家就考上了哈佛法学院,而我就止步在了每天收看今日说法呢?)其实我预料到Jane会选择离婚这条路。因为她知道,优越的条件都是别人给予的,而有一种幸福,就算抛弃所有也要坚持,那就是选择的权利。虽然Kevin是个人见人嫁的好金龟婿,但是庞大的家庭压力是容不得事业心强的女孩子的。他们的潜台词往往是:钱你随便花,时间你随便打发,但是你的人是我们家的,这个家才是你生活的重心所在。如果Jane和林染一样是从社会边缘家庭打拼进上流社会的拜金女,她一定会放弃学业,委身于家庭,毕竟这已经是很不错的选择。但是Jane已经拥有过一切,她不羡慕衣来伸手的日子,因为她随时随地都能用自己的工资卡去买个birkin。“我才不会为了万贯家产放弃自己的事业。”——这句话,只有她有底气说出来。我爱这份透着深深壕气,宠辱不惊的自由。Jane,我们做朋友吧!王微的侠气虽然我对两大男主都缠着王微不放这件事心怀嫉妒,不得不说,在现实中,王微这样的女孩子,凡夫俗子不敢追, 英雄豪杰抢着追,追到了还要时刻警醒着,因为她很可能突然消失。从北大中文系到HLS,从纽约到律师事务所到投行,王微没提自己有多牛x,但是她周身都印满了大写的“精英“二字。这厮努努嘴,说,都是自己运气好,一不小心就考上了最好的法学院,一不小心就进了事务所,一不小心就被投行的K女王看上了。。。这么多的“不小心”里,有多少通宵看书看case做案例的夜晚?她云淡风轻地说:只是我运气好罢了。(我靠,你确定不是上帝给你加了女主光环?)所以说,运气是强者的谦辞,弱者的借口。这些随便拿一个出来都可以闪瞎居委会大妈双眼地成就,王微看来,只不过是顺水推舟的事情罢了。如此一个风声水起的女侠,她心心念念的,还是故宫角楼的月色,波士顿圣诞节的唱诗班,法兰克慢条斯理泡出来的咖啡,以及陈正浩手指间的烟味。是啊,在感情面前,就连K女王都散发着不一样的光呢,何况王微。都说王微是自私的。我也这么觉得。她的自私是那么真实。她不愿意为了陈正浩放弃纽约的办公室,不愿意为了法兰克在事业上升期调离,不愿意在心有所属的时候接受任何人的好意。她的自私,源于她的诚实。人们都喜欢赞颂为了爱情抛弃事业的女孩子,好像这样的女生才算是侠女。都怪金庸和莎士比亚,写了那么多为情而死的女孩子,害得我们好苦!话说回来,像王微这样读遍了风花雪月,向往真爱的女孩子,能够在陈和法两大男主的轮番轰炸下一直听从自己的内心,才是真正的侠肝义胆吧。所以她的真爱,一定是K女王(跑偏了跑偏了)。王微是一个在感情中追求完全平等的人。这种平等,不是所谓的男女平等,或者金钱平等,而是真正意义上的感情平等。比如,她不愿意用感情绑架陈正浩让他出国,也不愿意用感情强迫法兰克留在身边。她在整本书中都无时无刻不在说:“你来,我受宠若惊,你要走,我绝不挽留。但是你放开我之后,再想回头,就得我说了算了。”你看,这把感情帐,算得比林染好多了。记得萧世伯某次劝王微的时候说,其实两个人决定共同承受这些感情负担才算是勇敢。可我觉得,不管周围是成双成对还是劳燕分飞,她都不为所动的心态,才真配得上勇敢二字。我喜欢王微对一切心理活动毫不遮掩的描绘(作者:呃没办法谁叫是第一视角呢。。。)我喜欢她直面所有的不知所措,喜欢她坦白地描绘自己地紧张,喜欢她对一切事物的好奇,喜欢她突如其来的表白,也喜欢她在一无所有的时候,也敢看着陈正浩说:我还是没办法和你在一起。有种!这位女侠,朕大大地喜欢!陈正浩和法兰克的幼稚虽然我也希望身边能有一个哪怕只及他们三分之一的单身适龄男子,但是在此还是要无情地批判这两个自私的直男。直男有两种,一种就是不懂女生,一种就是自以为自己很懂女生。陈正浩和法兰克偏偏都是第二种。他们以为,自己的沉默隐忍是在帮王微分担。他们以为,自己的努力奋斗是为了和王微有更好的未来。拜托,人家都说了,老娘我一不缺钱二不缺爱,你们不要自己给自己加戏在那边默默承受了好么。有事好商量!回观王微的两次暴走,都是因为男生背地里做了决定。第一次是陈正浩眼瞧着都要扯证了,非得放弃辞职。第二次是法兰克眼瞧着都要扯证了,非得悄了眯地跑去辞职。扯证和辞职,到底哪个更重要!我要是王微我也会暴走的。。。话说回来还是王微太强,虽然她浑身带着悲秋伤春的气场,但我严重怀疑那是她用来掩盖自己女王气场的障眼法。她太强,才会让陈正浩不甘心去读一个排名没有哈佛好的学校(NYU也很好了陈正浩你够了!),她太强,才会让法兰克不知如何正确地使用霸道总裁地姿势直接推到,只能怂了吧唧地躲在纽约下棋。。。不过看到每次这两个直男有了什么事业上的发展,都屁颠儿屁颠儿地跑回来追王微,还是不禁感叹:直男就是直男,非得要比个你强我弱。没救了。所以男孩子多大都还是男孩子,想要变得强大,去保护自己爱的人。这么热血的情怀,再幼稚我也原谅你们了。关于友情喜欢书里所有的友情。尤其喜欢那群女孩子,在办公室被压得再喘不过气来,也要趁午间休息的时候一起吃个寿司。我想起我散落在世界各地的bitches,她们都是精英中的精英,精英到让我不敢马虎,一定要拼了老命,换来在同一家沙龙做spa而不用担心信用卡的悠然自得。我也喜欢法兰克在Mike离开时那段剖白,对友情的依赖与顾虑,像极了我小时候。还有华少和王微,萧世伯和王微,让我想起了我那些只谈风月不谈爱的好哥们儿,他们有的已经成了妻管严,不怎么和别的异性联系,有的还单着,偶尔开一开“30岁的时候咱俩凑活”的玩笑。我喜欢这样不带雌雄荷尔蒙的如水之交,因为害怕有一天会失去他们,所以想和他们一起努力脱单,以后多几个人凑份子给幼儿园老师塞红包。另,陈正浩和华少不是友情,不评论。关于职场还没有经历刀光剑影的我,也对书里不多的几个案子情有独钟。虽然从事的不是金融或者法律行业,但是看到那种一夜之间天翻地覆的气势,还是觉得非常酷炫屌炸天。以后我一定会对那群CBD里吃盒饭的孩子们好一点,他们真的太辛苦了!也要感谢马曳,在描写无情厮杀的时候,留下了S法官、栗原、K女王这些让人温暖的眼神,让我对职场仅有的一些憧憬苟活至今。关于爱算来也是出国快9年了,书里的每一个场景,我又都碰巧去过,所以代入感自然很强。还没碰见法兰克一样又优秀又喜欢我的人,而兜兜转转间,我和我的陈正浩也早已没有了太多可能。你看,死到临头我还用了“没有太多可能”这么一个保守估计的词。我知道,那些放不下的始终放不下。不论我跟多少人吐槽那些是是非非,黑他千百遍,深夜惊醒的时候,第一个想起的人还是不会变。没有微信的时候我每次回国都会策划点惊喜。朋友们都不怎么和我提起这段事,因为每每提起我都黑得他体无完肤,然后再把自己也顺带黑一遍。有一段时间约定了五年之后要给对方一个更好的自己,我甚至改变了毕业后的计划,想先拿到身份再继续读书。我们算着时差,说着晚安,以及一切肉麻的话。抱着手机每天拍这里那里的照片,想给对方看看自己生活的样子。也是说过会来看我,也是构想过在这个城市有自己的小窝,过着柴米油盐的日子。也是说过不然干脆在一起得了,反正最后都是这个结局的。可是不知道为什么,每次他信誓旦旦的时候,我就会很悲伤。我终究说服不了自己,假装牺牲了什么,故意给对方感情的包袱。又或许是我自视太高,放不下那些过眼云烟。最后一次,陈正浩说要结婚的时候,王微说了这么一段话:“有一阵子,我曾经反复听《漂洋过海来看你》。每次听完,我总是难以压抑心里的怨气—— 我在美国度过的那些觉得寂寞的时候,觉得生活艰难的时候,甚至只是在超市不小心买了太多东西发现自己无法拿回家的时候—— 这些我都能自己应付,也都自己应付过来了。可是我还是会想,在我软弱的这些时候,你在哪里呢?”你在哪里呢?
  •     前两天看到有人安利这本书,又在“奴隶社会”的公号上找到连载,花了两个晚上看完了。这本书对我,像治愈系。最近工作很忙,又有各种工作上逃避不开的烦琐,再加上生活诸事,有些招架不住。所以很感谢这本书,因为它的理性,现实,与阳光。这一本讲一个北京女孩儿,王微,从高中到北大中文系,再到哈佛法学院求学,毕业后先后在纽约律所和投行供职的故事,其间涉及了北京,波士顿,纽约,和香港,还有两段感情。作者笔下是现代职场女性的心态: 学业,事业是重头戏,感情虽然举足轻重,但绝对不是全部。小说以第一人称写来,下笔流畅,理性为主,时而犀利,时而风趣,不YY, 不过份伤情。关于爱。两段感情,一个是中学同学,大学的男友陈正浩,另一个是法学院同学法兰克。总结一下,作品中涉及的是二十到三十岁这一个年龄段,爱情重要,但当事业与爱情发生冲突,每一次情感的双方都选择了前途,牺牲了爱情。萧世伯说的好,表面上看你们都很伟大,为了不影响对方的前程,忍痛道别,但实际上是一种逃避,因为如果让对方或自己为了这段感情做出牺牲,那么关系中从此就有了负欠。在那么年轻那么骄傲的岁月,这好像不可想像。(萧世伯这样的男闺蜜,永远可以旁观者清,一针见血,又不磨叽,知道王微与法兰克分手,只回了五个字“王微,请节哀。” 这种朋友,若有幸拥有真是人生幸事!)陈正浩和法兰克这两个人设,各有所长,也各有弱点,都很喜欢。一个高冷些,一个温暖些,而王微最终跟那个更加温暖的人渐行渐近。中间一波三折的情节,符合言情小说的路子,但是总体偏冷,主人公对感情并非全情投入,或多或少都各有保留,这或许是现代人爱情的特奌,现实而冷静,琼瑶式的故事巳经不复存在,不知是幸还是不幸?因为是职场女性,所以作者写求学工作的种种细节,也是得心应手,常常边看边感慨,太多的人有类似的打拼的过程,一路上认识了很多有趣的人,积累了很多属于自己的人生经历。比如K女王这样的老板鲜有的母性流露,比如李博士和Amy的"求仁得仁”,比如貌似柔弱实则强大的Jane, 都非常鲜活有趣。渡,是一种永远的修行;而此岸,终于灯火辉煌。
  •     我看到王薇在北京又遇见陈正浩的时候合上了这本书。我想在看到结局之前,感叹两句。陈正浩无疑是负了王薇,法兰克算对王薇至情至性了。可是,我就是暗自希望陈正浩跟王薇在一起,虽然我知道这个可能性很小很小。这本书在一个恰当的时机出现在了我的眼前,勾起了很多回忆,内容是那么真实,就好像看到我曾经的选择。每一步每一步,我多希望结局能回去。可是看到这里我才知道,人生只有往前走,有缘自会相见,无缘相忘于江湖。既然爱情使不上劲,就好好的拼事业吧。作为一个法学生,这本书算特别对口了,对自己还没经历过的事业人生,算是多了一个渠道了解了,受益匪浅。在爱的路上,一错过就是许多年,王薇在成长,陈正浩也是,经年后,若彼此高度视野一致,或许还能坐在一起喝杯咖啡,闲谈往事也是美的。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无非就是事业和爱情不可兼得的纠葛。虽然是师姐写的但真的不敢恭维,故事不足真实有余,可能是法律的严谨思维让人失去了重组现实的能力?一直不喜欢中文系和艺术学院同学做出的东西,没有形而上的骨架支撑(比如完全可以探讨女权主义),却乐于在字里行间玩文字游戏,用些不痛不痒的小情感取悦读者。浸淫于这个时代,却与时代无关。
  •     很暖,也很揪心。故事很简单也很细腻。
  •     因为弗兰克。
  •     马曳的此岸和现在正在连载的三万英尺温暖了无数个异乡的孤单周末!有情有爱,更爱信手拈来的职场描写。
  •     果然我还是适合纸质书,在公号连载的时候怎么也看不下去,每次看一点总是觉得挺好,但又没有继续下去的动力,纸质书捧在手上突然两三天就看完了。北京、波士顿、纽约、香港,笔力也不是说多厉害,但就是很好看,也有好几处被打动的细节,然而合上书以后就都模糊了,只记得王微从金钟的酒店走到中环印刷行那段要穿过公园和小巷的僻静小路……另外,马曳是不是南京人?这是一个迷思……
  •     哈佛爱情 终成眷属
  •     看了一周,终于下决心看完。职场金领的爱情,矫情都弥足珍贵……
  •     真棒的书,不过169的哈佛现在怕是不可能了
  •     如果两个人相爱,那么要考虑的则是更多的东西。比如生活。生活是个担子,轻重皆在自己的决定上。但是,说一句但是,未来我们还会再见,不再错过。
  •     都希望自己能活成法兰克和王微 但现实是一个个都变成了Amy和李博士
  •     熬夜读完,一边想着眼睛要瞎了,一边纠结明天起得来去Lecture吗? 面临过相似的选择。遇到过阳光照下好看的少年,没有勇气继续的长距离。我们都自私又真实。
  •     不矫情。好看,废话少。故事情节很自然,作者心思细得很。喜欢里面几乎每一个人……思考生活的意义,哪怕生活的本质是无聊或苦闷。有点后悔看得晚,要是给高考前的我看……那……那我还是考不上清华北大 哈哈哈
  •     在并不复杂的几组人物关系里面各有各的百转千回,各有各的弗朗明戈。在不管上天还是入地的职场里,生存法则都恒古不变。留一颗星给三万英尺…
  •     嘛,还是蛮容易代入自身种种的,毕竟对纽约对“上海某高校”熟得要唏嘘。职业啊爱情啊都是一念之间吧,到底就是没什么正确答案嘛。
  •     读的时候内心哭得稀里哗啦的…这不就是我的故事的另一个翻本么
  •     平淡,也很吸引人。很难会想去读第二遍,但第一遍的观感很好。
  •     家母看完说,希望你也会和王微一样,好运气总在那里徘徊等她 - 鸭梨有点大啊
  •     飞快的看完这本糖水小说,只是偶尔用小说回忆一下感情还在酝酿中时的小心思,偶尔还会怀念那时的小开心小失落,盼望和辗转反侧
  •     这几天趁着孩子睡觉的大大小小间隙,一口气看完两本小说,蒋勋的说宋词也看到了晏几道。尿布和喂奶之外,这是我的诗和远方。那些故事与我的故事交织在一起,好像遇见了另外一个自己,也许几年后我才知道这些时光对我意味着什么,无论是什么,都应该感激。
  •     算读过。故事也觉得似曾相识。整个读期间都好想回美国。就酱。
  •     去年暑假在理发店读完,今天买来实体书。太多熟悉的名字,太多有共鸣的字句,写尽心事。“最爱作者讲故事的语气,理性、坦率、克制,又欢乐。”
  •     文笔流畅,情节生动;介绍了去HLS读书的情况,在知名律所以及投行工作的经历
  •     一个窥探精英生活模式的方法
  •     15X,通过“奴隶社会”公众号读过的第一篇连载,其实还挺不错的吧!很多关于哈佛、纽约的描写都那么逼真。挺有意思的。
  •     公众号上看完,补一个标记
  •     最好看的部分是主角做项目的情节,杀气腾腾的卖方
  •     值得一读再读的小说。因为它关乎爱情却并不止步于爱情,女性的成长、事业与感情的衡量,与几位老友之间清风霁月的友谊,都让人回味、思索。难能可贵的是,作者的语言也优雅清爽,不会有很多当代小说的那种龃龉感,更不会为了煽情而毫无节制。ps.留学背景恰恰是我蛮喜欢的,所以非常对胃口,哈哈。
  •     “是谁出的题这么的难,到处都是正确答案!”读文的间隙翻出魔岩三杰的歌来听,胡乱猜想他们当红的时候应该是个不错的时代吧。
  •     一本其实从内容情节上说非常简单明了的带有自传性质的小说,爱情故事虽曲折但倒也并不新鲜,对我这么一个俗人来说,最吸引人的仍然是其中的主人公或者说作者自身,作为一名真正的都市精英,这么多年来的人生经历:北大,常青藤,律所,投行,随便拿出来一样都可以羡煞旁人,何况是全部结合在一起…从小说上并不能看出什么人生哲理来,但配合上高大上的背景,一切都变的真实而又迷人起来。
  •     精彩,读完才发现跨度长达十多年,够含蓄,不着急
  •     追连载的时候觉得女主在Frank面前会比较理性,而在陈正浩面前会比较感性。可能这就是喜欢和爱的区别?而陈正浩又比Frank理性,所以还是Frank更可爱一些
  •     偶然在作者公号看完连载 然后买了实体书回来 好喜欢那些职场描写 就是于自己熟悉的领域学科作者写得酣畅淋漓啊
  •     人生啊,做选择的时候总是得到一点,失去一点,可你哪知道,失去的不是最好的?
  •     如果不是HLS,不是投行,不是律所,这本书会有多少分。非常喜欢读这本书时的感受,可是,总觉得作者还是带着高高在上的各种精英印记,真实性远远多于架构故事的能力,也许是那份难以企及,增加了作品的可读性,三星➕一星情怀吧,然后继续过自己的平凡人生。
  •     大二的时候在奴隶社会上看的连载,后来中毒太深实体书出了以后又第一时间买了书,而最能证明中毒深的还是,我一个纯纯的理科生今年申了JD…不过被大H扔进waitlist了,希望神迹出现让我和马爷当校友吧!
  •     小说的前半段的求学情节,让我感到后悔上学时没有坚持努力踏上出国之路。后面的工作有是一番节奏的景象,总之与我现在的生活相比是一个不一样大的平台,让人有遗憾有向往。。。
  •     熬夜看完的书 等到了一个结局
  •     不知是因为时差还是书里的熟悉场景,竟熬到5点把书看完了。作者的十年,我的8年,也该做个总结了,然而,可以吗
  •     中文系的JD从校园到职场的生活与爱情故事,恩,看完只记得毕业周薪是三千刀,认清了自己的财迷本质~~
  •     。两段感情写的挺真实,场景描写也十分有带入感。不过痴情高富帅的人设,哈哈,有点甜。
  •     此岸 彼岸 读起来真是异常的有共鸣..
  •     月满人团圆 二十岁的缺憾都在剩下的日子里抹平 不能更好的结局 看完想去补SATC
  •     盯着作者看
  •     难得之处是留学和职场的细节描写,纽约的街景,都是作者一步步踏出来的。学霸和精英对自己不judge不定位,有励志却没有仰视感。女性不拿爱情和婚姻定义自己的青春,越成长越不妥协自己的个人价值,好爱马曳。
  •     就算被生活和情感折磨得快要忘记自己内心的感觉,我还是愿意,向往从一而终的爱情。
  •     近几年难得心静如水读完的一部书
  •     单就流行小说这个分类来说已经算是有趣了
  •     开始还很喜欢,觉得文字还是有点品质,不烂。后来读第二本连载,逐渐看清作者的风格终究不是自己喜欢的,学霸,考试思维,对待工作等外物不够洒脱,甚至有很多好学生似的“算计”,就逐渐无感,终究是少了有趣的人。论作为写作者的文字水平,也是储备有限吧。慢慢就没什么兴趣了。 包括这本书里的作者个人简介,也是无聊透了,一直打着北大和哈佛这些名号,又是学霸和无聊的体现,不爱看。
  •     并没有走励志鸡汤的路线,留学生活勾勒得简单而真实,却并没浓墨重彩地渲染,读来十分轻松。而后半段的阅读期待就全都转移到了感情线上,非常喜欢法兰克。对于从初级律师到银行法务再到投行的经历,跨度虽大却发生得极为自然。人生大概就是在不断的岔路口前做出不同的选择,从而走上截然不同的道路。回首往昔,其实大家明明是从同一个起点出发的。
  •     挺好看的。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