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德昌

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3
ISBN:9787309094503
作者:[美]约翰•安德森
页数:218页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杨德昌把我们又带回到了现在,尽管这一手法缺乏感染力,但让我们结识了佳莉和平平,一个与佳莉有暖昧关系的年轻男子。他们的关系开始于佳莉和德伟爱情出现了裂痕以及在佳莉得知丈夫长期和一位精于算计、冷漠寡情的女同事有男女关系之后。佳莉在和平平幽会前特意去换了一个新发型,但平平并不喜欢,这正是杨德昌所需要的,借此告诉我们平平到底是个怎样的人。后来,佳莉终于明白了,平平跟她父亲一样——她父亲临死前只对她的哥哥念念不忘—根本不值得她去爱,因此在与平平的下一个约会的中途,她偷偷溜走了。在这一点上,平平也像德伟,佳莉对他知之甚少。 这部影片是一部史诗,但很难归于哪一类。尽管影片反映了台湾社会,但它肯定不能算作历史史诗片。尽管影片表现了爱情,但也不是爱情史诗片。实际上,它是一段关于自我的传奇故事—在佳莉心灵的场景中,她的成长历程和教育背景画出了从爱情的错觉到目标的坚定所走过的心路旅程。作为这部影片的编剧,杨德昌在这个阶段对于自己的文字表达可能比视觉表达更有把握,因此他运用了最具文学性的手法,设置了无意间(或许相反)寄错地址的两封信的情节。一封写给妻子的信被德伟无意中寄给了情人,另一封给情人的信却被错寄给了妻子。(后来这个情人还嘲笑了佳莉所接受的“童话书”式的教育。)这场戏很精彩,它的感染力来自实在的内容,而非演员的表演。 下一场戏却与此相反。佳莉在插花课上病倒了,母亲来看望她。母亲喝了口茶,盖上茶盖。这是一个带有致命意味的动作,对于一位已经“失败”的女儿来说,这个动作代表充满恶毒的抛弃。接下来,杨德昌向我们展示了纯真小女孩的形象,一个懵懂无知的四岁小女孩在听父亲播放的西方音乐(就像杨德昌小时候那样),然后她踏上了一场迷幻的旅程,进入同样令她摸不着头脑的成人世界,不同的房间里展示着各不相同的方面。她探头进去,看到了性的遭遇和背叛,当然,她对此一无所知。杨德昌在用他的方式告诫人们,天真单纯难以抵抗未来生活中的圈套和伤害。 德伟失踪之后,他曾经的情妇诬陷他贪污了公司的钱,然后逃到日本去了,佳莉是从德伟的老板兼密友那里听说这件事的。在某种意义上,德伟是佳莉所受教育的牺牲品:他溺死在海里,可是尸体还没找到,佳莉就早早离开了海滩,她不在乎了。她从来都不了解这个男人,无法知道他到底做了些什么,而在这个时候,一切都已不重要了。“对此可能有各种不同的解释。”有人这么说。

前言

有人后来把那个阴雨绵绵的纽约午后的会面风趣地称为自由联想的一个令人惊讶的范例。但那个人又是怎么知道的呢?我现在想起来了,那个时刻似乎更像是一个平台,将已知的结论、模糊的学术疑问和怡人的气氛聚合在了一起。对他人来说,这场会面可能是一个批评交流的好机会;而对我来说,那一刻让我有了些许顿悟。    我们这些专题小组成员要回答一个提问—那是在哥伦比亚大学举办的一场亚洲电影研讨会上——谈谈我们对某一部亚洲电影最记忆犹新的场景。评论家戴夫·科尔(DaveKehr)谈到第一次观看侯孝贤的一部影片时的感受;也有人[丽莎·舒尔茨鲍姆(Lisa Schwartzbaum)或是艾米·陶宾(Amy Taubin)?]回想起某个出神入化的武打场景。而此时我所想到的,就是在观看杨德昌的史诗影片《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时的心情。片中人物的苦闷挣扎——有关家园、身份、移民、暴力和外来文化——与美国人的遭遇遥相呼应,同时又具有台湾的本土特色。两种文化之间的这种微妙的碰撞充分说明了电影潜力的无处不在以及杨德昌电影的广泛性。    有关对电影潜力认识不足的话题,现在不必引申开去;当时我在哥伦比亚大学所说的话,在此也不必重复。重要的是,我们必须认识到,就像所有伟大的艺术家一样,杨德昌最好的作品已经跨越了地域和时间的藩篱,成为无论从哪一面攀登顶峰的登山者都要依赖的指向标(攀登“阿尔卑斯山”的术语)。    这本书完全是依照美国人的观念写就的。我不是亚洲人,对亚洲电影也没有特别的造诣。但对于研究杨德昌电影来说,我的缺点也不失为一种优势。杨德昌在美国生活了很久,因此他的作品也表现出美国、美国文化及美国文化碎片的影响。对于杨德昌电影的观众来说,辨识扬基队棒球帽的符号学意义和广泛的共鸣,与了解中国人儒、释、道的传统思想同等重要。    在准备书稿的过程中,我得到了下列诸位的帮助:肯特·琼斯(Kent Jones),理查德·潘纳(Richard Pena),诺曼·王(Norman Wang),温迪·里戴尔(Wendy Liddell),斯图尔特·克拉文斯(Stuart Klawans),詹姆斯·内莫尔(James Naremore),琼·卡塔帕诺(JoanCatapano)(是她不断温柔地督促我),当然,还有杨德昌,他真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可爱而又温和的人。不论是我们当面交谈,或是他在回答问题时发来的大量充满激情的邮件,他都毫不吝啬自己的时间和思想,令我深受鼓舞。(如未注明,本书所引杨德昌原话皆出自2002年下半年我与他的交流。)特此致谢。    对于我的家人,我要感谢我的女儿,凯莉(Kellye),玛琳(Maureen),以及苏菲(Sophie),她们给予了我宝贵的爱。还有黛安·威尔曼(Diane Weyermann),感谢她为我付出的一切。

内容概要

约翰•安德森曾在杨德昌葬礼上念悼词。他是《综艺》、《新闻日报》、《华盛顿邮报》等报刊的常驻影评人。他的文章时常刊登在《纽约时报》上,也经常为《华尔街日报》、《洛杉矶时报》、《国家》、《电影评论》和《村声》撰稿。他曾担任过纽约电影节的选片委员会委员,并著有《圣丹斯》和《杨德昌》两本著作。另外曾合撰《我唤醒了大银幕》、《B级名单》等著作。2011年他担任了纽约影评人协会主席,同时也是美国国家影评人协会会员。

书籍目录

诗歌与电影
《指望》
《海滩的一天》
《青梅竹马》
《恐怖分子》
《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
《独立时代》
《麻将》
《一一》
附:杨德昌访谈录
参考文献

编辑推荐

《杨德昌》全面评价了杨德昌所有电影作品。杨德昌的电影作品致力于解答台湾人与台湾社会的关系这一问题,揭示了岛内杂烩文化中的生活所呈现出的复杂性。安德森确认了杨德昌电影中运用的关键性叙事策略、形式手法、道德视界以及社会政治关怀。通过对杨德昌电影风格和观点中的特质进行精确描述,安德森说明了这些作品与众不同的原因。

作者简介

从短片《指望》到电影史诗《一一》,约翰•安德森所著《杨德昌》一书全面评价了杨德昌所有电影作品。杨德昌的电影作品致力于解答台湾人与台湾社会的关系这一问题,揭示了岛内杂烩文化中的生活所呈现出的复杂性。安德森确认了杨德昌电影中运用的关键性叙事策略、形式手法、道德视界以及社会政治关怀。通过对杨德昌电影风格和观点中的特质进行精确描述,安德森说明了这些作品与众不同的原因。
本书融丰富的阅历与深刻的思考于一体,然而论述深入浅出,文字通俗晓畅,既为谙熟杨德昌电影作品的观众开启了新视野,也向一般观众引见了这位当代世界最为重要的电影导演之一的非凡魅力。


 杨德昌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条)

  •     该书装帧精美,一看封面就很有杨德昌电影的风味。里面是一位美国影评人对杨德昌所有作品的全面解析,采用的是一边叙述电影情节一边点评的方式,字里行间可见其对杨德昌作品的膜拜。推荐喜爱文艺电影或者杨德昌的粉丝迅速购入一览为快!(PS:杨德昌的电影跟侯孝贤一样,节奏比较慢,但后劲很足。目前只看过《一一》,2000年杨德昌凭借该片获得戛纳电影节最佳导演,看完后感觉仿佛度过了一生的感觉,近三个小时的影像细腻而漫长,其间没有大起大落,只是一直温和的诉说,可看这平淡的真实,却叫人沉重起来;吴念真写剧本的才能众所周知,此番担任主演,刻画的形象有如他的《这些人,那些事》一书给人的感觉:“重的东西,要轻轻地拿,轻轻地放。他的文字是简单空疏,像个大白瓷碗,这个碗里面,盛放的是很重很重的东西。”“对很多人来说,年轻时候,我们总是急急要去表达什么,努力要一鸣惊人,但最后归于沉寂。正如吴念真在这本书的自序中所言,人生选择什么就必须承受什么、得到什么就会失去什么。他亦在书中有言:生命里某些当时充满怨怼的曲折,在后来好像都成了一种能量和养分,因为若非这些曲折,就不会在人生的岔路上遇见别人可能求之亦不得见的人与事;而这些人、那些事在经过时间的筛滤之后,几乎都只剩下笑与泪与感动和温暖,曾经的怨与恨与屈辱和不满彷佛都已云消雾散。”《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和《恐怖分子》已经买了碟,等合适的时间再看)
  •     有必要先把杨先生的生平贴出来。以下摘自百度百科:“杨德昌1969年毕业于新竹国立交通大学控制工程学系。在大学里,受西方思想影响,杨德昌一毕业就出国留学,1970年进入佛罗里达大学研读计算机硕士,1974年转赴美国南加州大学念电影并成为导演,但没修完课程就离开了。后来在西雅图的华盛顿大学附属海军国防反潜研究所担任计算机设计。2007年因大肠癌于美国当地时间6月29日于洛杉矶比佛利山庄的住处病逝,享年59岁。他的去世被认为是“台湾独立电影时代的终结”。”可以看到,杨先生终生都在追求一种精神上的独立,所以我们给予他“台湾独立电影时代的先驱”是非常贴切的。我想大多数人对杨先生的认识始于《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当然也是我第一认识张震。4个小时,对于一个真实的杀人故事是长还是短?从那种镜头的真实感中,我们感受到了杨先生对于电影拍摄的敬畏。《一一》我认为是杨先生的巅峰之作,没有之一。娓娓道来一个简单的家庭故事,“以四两拨千金的娴熟技巧交待了少女心事、童年困惑、事业危机、家庭纠纷,以及对宗教的慨叹和对时事的讽刺。”除了电影,我就开始八卦一下啦!但是是怀着对杨先生的崇敬来描述这件事的。杨先生与蔡琴的无性婚姻广为人知,他们一度合拍电视广告,为洗衣粉代言,配合默契并且看似幸福,然而这段以浪漫甜蜜开始的幸福并没有能持续多久。我想,不论是谁都对这段婚姻的开始产生了怀疑。十年感情,一片空白。这是杨先生对他们两人感情的总结。但蔡却不同意,“自己用尽全力”。好吧,20年过去了,谁是谁的谁,有是谁的错?杨先生其实早可以安息。

精彩短评 (总计58条)

  •     个案分析解读细致,文字自由灵动,翻译还行。一些角度也值得参照,深度方面略欠缺,有时意犹未尽。。
  •     按文本分析的方法做得,组织有些松散随意,观点有些启发。
  •     内容不多,但讲的到位。
  •     13年买了一本,看不进去。然后就找不到啦。
  •     《一一》写得最好
  •     没看完 但是感觉西方人对台湾特殊环境下复杂社会文化体系的理解有点半吊子。
  •     太浅显了,基本等于剧情简介和符号解读。。。不过杨德昌也就这点东西。开头的台湾电影背景介绍还可以但不够全面,,结尾访谈有价值
  •     浏览。对杨的电影还是多了一些认识的。
  •     很水很碎嘴的文本分析。台美无根性,年轻女性角色,儒者困惑社会学。海/青-安东尼奥尼-人的异化,恐-结构,独/麻-人际关系戏剧,牯-心理崩溃理想幻灭,一-双重人生互不理解。
  •     不知所云 最有意义的是访谈
  •     《独立时代》那章跳过了。我发现这外国人写的很难看的进去
  •     老美的角度 华语的电影
  •     虽然作者过度诠释,讲话夸张,但还是感受到杨德昌观察到的90年代的台北,跟现在的上海,蛮像的。最后有他去世前就种族主义写的大段文字,感觉他当年应该被红脖子攻击得很心塞。前段摸鱼时看完…
  •      “我们没有钱……但我们分享着彼此对电影的梦想。”
  •     假如现在令人难以忍受 那么过去就应该负起责任
  •     很想读这本书,终于买到了。
  •     十分讨厌这种观点罗列+故事梗概式的影评。前面的抄抄电影杂志,后面的直接抄起了电影。 就最后连和杨德昌的访谈也没聊出什么意思来。让一个电影导演(虽然杨德昌被誉为电影社会学家)从社会学角度聊了整整六页的种族主义,十分可笑。
  •     一部部谈过来,但几乎全无所得,未能有何扩展的认知。
  •     很难说是研究文字,影评而已。但是温情而柔软。
  •     几乎没有亮点,经典文章的影子随处可见。最后的访谈中,杨对于台湾和美国五根感的回答很有意思。
  •     看美国人的写作风格和表达方式,还很好玩儿!
  •     过了大半个月才收到,还以为被扣压了。 书是好书~
  •     作者简介错的离谱啊,那个心理学家是John R. Anderson
  •     有很多没有注意到的,完全没想到的,给了我很大启发。
  •     大段复述,且没什么深度。
  •     起码比写贾导候导其他导的人更属于同志,挺好,每一部都会看。
  •     想要进一步了解杨德昌电影的文本影像内涵的话可以一看 总体上来说书写的比较概括 但是对初识杨德昌的观众和读者会有启发意义
  •     三星给的是杨德昌,外国人写中国人,太表面太肤浅
  •     最喜欢杨德昌的电影,没想到外国也有同道
  •     一般吧,不够深。
  •     世界观的优越
  •     杨导这个人真是非常非常有趣
  •     半小时就翻完了牯岭街少年杀人案和一一
  •     毕竟我初恋
  •     只爱 注释和访谈录
  •     封面太美!!
  •     抓住了杨德昌电影表达的核心主题
  •     喜欢访谈那部分,三星全给访谈
  •     才发现我看过这本……不过那时第一次接触杨德昌,看完还是朦朦胧胧的。
  •     真正有价值的是访谈
  •     最后一个问答简直不要太赞。
  •     帮朋友买的,杨德昌迷
  •     杨德昌是一个低温的乐观主义者和高温的悲观主义者。第一部分和最后部分不错,中间的影评不必看
  •     美国人视角写杨德昌,最有意思是另一种四重奏的比拟:杨德昌侯孝贤是小提琴,赖声川是大提琴,蔡明亮是中提琴。
  •     作者有得天独厚的与杨德昌的渊源,得以有很多独家的感受所见和资料,也有一个外国人眼里的台湾景象和对台湾电影的角度,还有作为一个专业影评人的独特见解与过度解读。
  •     一翻《一一》那部分,便扔掉了。
  •     三星半。
  •     这个歪国人估计是在交作业!直白的电影叙述都叙述错了你还指望他写出什么东西来,全是臆想和过度阐释!
  •     翻译很负责,涉及到的背景知识都有译者注~~
  •     从短片《指望》到电影史诗《一一》,约翰•安德森全面评价了杨德昌所有电影作品。杨德昌的电影作品致力于解答台湾人与台湾社会的关系这一问题,揭示了岛内杂烩文化中的生活所呈现出的复杂性。
  •     很久没看到这么透彻的影片分析 认认真真 不排除有些过度解读的地方 但至少专业 有启发
  •     内容比较不深刻,以叙事为主。
  •     封面很喜欢,于是买了,对于杨德昌这位导演也有了一定的认识,还有他的电影,但是我总觉得,中国人的很多东西是老外所无法完全理解的......
  •     书中给我们还原了一些我们想知却很少有信息来源的场景,一解我八卦的心态。更让我了解到杨导电影背后的故事,他算是华人电影的教父级人物了,我很崇拜他。
  •     爱他。
  •     最后的访谈录有关种族的讨论才是最精彩的部分。
  •     曾经对我启发很大很大两部电影,看完后“恍如隔世”之感,难以言状。“命运不像是个人自我判断和欲望的产物,就像是一个漩涡,身处其中的人要么激流勇进,要么随波逐流。”“做电影就如同给挚友写了一封很私密的信件。电影的成功不会刺激虚荣心,但了解到这个世界上还有如此多的人懂你,是件让人愉快的事情”。杨导的人生观,世界观一窥,非常推荐。
  •     我觉得这本比付东那本有用,要不把付东那本送人再去买这本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