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的艺术》书评

出版社:三联书店
出版日期:2008年11月
ISBN:9787108030009
作者:[法]克里斯托夫·安德烈
页数:178页

幸福很短,幸福很长

幸福天天在身边。我们需要修炼才能看得到25幅“课”可以让我们培育获取幸福的能力幸福很短暂幸福如一天,不停变化很好的一本书用一天、25幅画重新感受和定义幸福幸福真的如艺术品。如一幅名画吗?特别喜欢的几幅画盛开的杏花-凡 高花儿盛开的杏花-皮埃特 勃纳尔

我要去

1.地理学家德国美因河畔法兰克福,施塔德尔艺术馆2.盛开的杏花荷兰阿姆斯特丹 梵·高博物馆3.女人的三个年龄段意大利罗马国家现代艺术馆4.艺术家在韦特伊的花园美国华盛顿国家艺术画廊5.蒂沃利的小瀑布群法国巴黎卢浮宫博物馆6.蒙特戈依大街法国巴黎奥赛博物馆7.乡村生活美国巴法罗奥尔布赖特-科诺克斯艺术馆8.蓝色背景中的人物法国南特美术博物馆9.在帆船上俄罗斯圣彼得埃尔米塔什博物馆10.保罗·卡利亚里意大利福罗伦萨比蒂宫11.馈赠大氅阿西西大教堂12.西苔道朝觐法国巴黎卢浮宫13.维尔特海梅尔家的艾娜和贝蒂伦敦塔特陈列馆14.法阿图如玛美国堪萨斯纳尔逊-阿特金斯艺术博物馆15.大学覆盖下的科森林荫道挪威奥斯陆蒙克博物馆16.红色人像圣彼得堡俄罗斯博物馆17.星空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18.雅格与天使摔跤巴黎圣·叙尔皮斯教堂19.花儿盛开的杏树20.帕拉瓦的海边法国蒙彼利埃费布利博物馆21.浪子回头圣彼得堡埃尔米塔埘博物馆22.银杯巴黎卢浮宫23.十月的傍晚布鲁塞尔斯皮里阿尔特作品收藏中心

我在哪里,哪里就是地上的天堂

“我在哪里,哪里就是地上的天堂”,伏尔泰这样说,幸福是坚强的信念,是安定的归属,更是一场永恒的追寻。平淡的简单生活是幸福,繁复的人生念头也是幸福,它无处不在,却又来去无常,不可捉摸。也许你怕被拒绝,一再地与幸福擦肩而过,也许你心中郁结,一再地暗示自己伤春悲秋,《幸福的艺术:品味幸福的25课》坚定而含蓄地揭示了幸福的模样。25幅画作,都是精选的大师杰作,画家们的人生与画作水乳交融,描绘着幸福的诞生、圆满、挽歌、消逝和重新回归。莫奈《蒙特戈伊大街:1878年6月30日的节日》笔下的欢快人群,宛若一条川流不息的大河,奔放而安详地开辟通向未来的道路;夏加尔的画作《乡村生活》色彩鲜明,洪流一般呈现最心安理得的幸福。“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喂马,劈柴,周游世界……”仔细地观察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个碎片,就是现在,就在这里。高更笔下的红裙女子,大块的艳色在画布上蔓延,却蔓出了无尽的忧伤。其好友梵高的《星夜》更是描摹出了黑暗中还有繁星的光芒能够照耀心灵。学会欣赏和喜爱即将远离的幸福,它们的出现和消失就像我们生命中无休止的呼吸一般。生活如此艰难,凤凰涅槃,打发悲伤,战胜消极情绪,拥有感恩与宽容、给予和接纳、慷慨与谦逊、开放和默契的美好品质,也许更能感受幸福的真谛。译者是三口之家,均有法文造诣。女主人司徒双是画家司徒乔的二女儿,这位生命力旺盛的艺术史教授在接下译事不久,便发现不幸罹患乳腺癌,已经是中晚期。“世界是一个奇迹”,维特根斯坦的衷心慨叹在她身上应验,她迎来了病后比任何一个春天都美丽的春天。谁说幸福会让人变得怠惰而平庸,幸福可以改变世界,不是么?幸福与阴影相伴相生,笃定幸福的意念就是面对死亡恐惧唯一持久有效的良药。

看得见的幸福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为了不受伤害,所以不去追求,没有得到,也就无所谓失去;又或者,你认为根本没有幸福,也没有忧伤,人生就是这样的一场虚空……如果你这样想过,法国心理学家克里斯托夫•安德烈医生会告诉你,你得“病”了,你需要“治疗”。治疗的方法,便是跟随他一起,感受艺术画作,放缓呼吸,保持静默,听凭作品向你倾诉,任由画面萦回脑海,让它占据全部身心……在《幸福的艺术》一书中,安德烈医生精心挑选了25幅画作,它们分别代表了幸福的不同阶段。《盛开的杏花》是初生的幸福,美丽而又脆弱,是行将放弃自己生命的梵高为刚刚出生的侄儿留下的祝福和期望;《蒙特戈伊大街》(莫奈)是圆满的幸福,迎风招展的旗帜和情绪高涨的人群展示了幸福强大的力量和生命力;《西苔岛朝觐》是即将消逝的幸福,生性腼腆的画家华托即使描摹欢乐的聚会,也总会笼罩着忧伤的氛围;接下来,幸福进入了漆黑之夜,《红色人像》(马列维奇)展示了我们面对这个令人生畏的世界时的孤独,因为“谁又能代我们受苦呢”。但是,梵高却从仰望中找到了欣慰和快乐,《星空》中展示的奇观,只有经历过绝对不幸的人才可能看到。这幅画中,我们所看到的,是光明比黑暗更多而且更强烈,因为促使他作画的,不是他的苦难,而是他对生活和幸福的执着追求。25幅世界名画,先是全景,进而局部,接下来再是细节,作者一步步地将每幅画越来越近地展示在我们眼前,让我们感受,让我们思考。幸福其实是一种活生生的情感,历经诞生、成长、绽放、衰败和消亡的过程。幸福也有周期,一如昼夜交替,复苏是永恒。幸福的降临总是令人惊喜,然而幸福走向惆怅而衰微时,仍有一种转瞬即逝的美丽,我们要做的,不是提前哀悼,也不是狂热地抓住不放,而是享受这一刻,泰然地接受这种结局。谁没有经历过这(失去幸福的)一刻,谁就对幸福一无所知。幸福也会走进寒冬,但千万不要停住前进的脚步,因为只要继续在走,幸福就会再次降临。灾难可能暂时剥夺我们幸福的权利,但永远无法剥夺我们追求幸福的权利。

聪明的温柔

每次在心灵快要沉睡的时候,幸福的艺术轻轻一召唤,该回来的,全都回来了。幸福很简单,来无影去无踪,又很漫长,你要有耐心,才能完完全全找到它。

感受幸福

感受幸福 评《幸福的艺术 品味幸福的25堂课》 幸福是什么?如何追求幸福?你现在幸福么?这一连串的问题,恐怕连哲人也不能马上给出完美的答案。其实,幸福只是一种感受,一种对于生活的理解和感悟。就像在《幸福的艺术》中,作者只能给出关于幸福的故事,而无法给出幸福的标准一样。 这本书是用25幅画、25个故事和作者的25个感悟串接起来的25堂课,用“一天”的时间顺序,给我们详细叙述了隐藏在图画背后、生活之中的幸福。早晨是幸福的诞生,中午是幸福的圆满,黄昏是幸福的衰微,夜晚是幸福的消逝,而第二天黎明又是幸福的回归。幸福如此周转循环,而给予我们的幸福也是往复来回,没有固定的频率和周期,而我们只能默默地承受着苦痛,等待着幸福的敲门。 在每一种幸福之中,作者都罗列了多种事例来印证幸福的来临和存在。每一幅画都是出自艺术大家之首,对应的故事则更有针对性和可读性,而在每幅画和每个故事中,作者除了讲述画的来由和作者的故事之外,还按照自己的理解对幸福进行讲述和抒发自己的感想,需要的时候还会引经据典进行详细的论证,实属难得。而在需要的时候,作者将拍摄的镜头随时调整到需要的尺寸,对图画进行扩大,以期让读者对图画有更深入的了解,从这一点看来也可以看出作者煞费苦心。 从这本书中,我们也可以借用艺术大师的境界、引用哲学大师的智慧来重新树立自己的“幸福观”:幸福不是目的,是手段。我们应该积极用意识去感受幸福,努力在生活中品味幸福,而不是在生活中苦苦等待。我们也可以从中学习对待幸福的态度,幸福更多的是意识上的感受,而物质上的享受只是一种辅助;幸福更多要求我们活在当下,忘却昨日的忧伤和对明日的担心;我们更不必担心幸福的消逝,他们终究会回来的,而在回来之前,我们还可以借这个机会,对于我们死去的葬礼进行一次小小的排练。 如果连死都不怕,那还能不幸福?!

幸福的方式可以有很多~

在青姐的武吉士水吧组织过一次读书会,和小凡借了这本书,总体来说还行吧。三联书店出版的书,装帧和印刷很漂亮。同时这本书也是小凡男朋友送她的礼物,她有个这般细心的男朋友,真是为她高兴。这本书分别介绍了25幅画,这些画是一些大师们的作品。其中很欣赏梵高的《盛开的杏花》,以及《在航行中》,他们对大自然的歌颂以及对幸福的企盼让我感动。他们的画完美的记录了一些幸福的点滴。印象很深的还有一幅两个女人站在一起的镜头,女人很美。气质和身材服装都很棒,名字忘记了,后面是暗暗的背景,刻画了美好的事物在一战中被毁灭的情景。这个让我想起毁灭很多俄罗斯儿童的车臣事件。有句话说的好:美,就是让人绝望的东西。我是这样欣赏美的:一看就被吸引,引发想像,最后会震撼的落泪。书中有句话:爱情是三者的结合:情欲,情谊和博爱。作者的文笔不是很好,只是简单的描写了这三种状态的情感变化。可能是翻译和西方文化的原因,里面大量的基督文字以及啰嗦的重复的文字让我很是不爽。

幸福的艺术

25幅画作,宛若25节心理辅导课,寻找人生的幸福时刻——画作大都为油画,印象较深的古斯塔夫·克里木特的《女人的三个年龄段》,之前看到过复制品在宜家。孩子蜷缩依偎在母亲的怀里。两人在一种温柔和动情的拥抱中进入梦乡。幸福的传承与希望。比较喜欢里面的哲理。比如对爱情的解释为。爱情不能概括为爱的激情。实际上它有三种形态:情欲,情谊,博爱。情欲是由欲望和渴求而产生的爱情,是为激情所驱使的,占有型的爱:他倾向于同其目标融为一体。倘若能够彼此分享,便可以成为造就伟大幸福的源泉。否则便是无边的苦难。所有初生的爱情都有情欲的一面。自生自灭是其天然的命运:无论是我们的身体或精神,都无法承受长年累月持续不断的爱的激情。在最好的情况下,情欲会有规律地死灰复燃。如若是为了同一个人,对于夫妻而言是件好事,如若是为了其他人,则有麻烦。情欲会产生一种巨大而强烈的幸福感,理论家们宁愿称之为欢愉。情谊是一种接近友谊的爱,在夫妻之间,这不一定是亚恋爱状况,也不是一种疲惫和过时的感情。这是另一种情感。世上存在着包含爱意的友情,也有充满友情的爱情。它可以同激情之爱一样给予人同样多的,甚至更多的幸福,而且必定少带来一些不幸。情谊能够容忍其心仪的对象远离自己,不会因思念他,或因他的远去而难过。这是想让对方得到幸福的爱,而不是为了自己的幸福而在乎对方的陪伴。这种情谊存在于长久相处的夫妻间,以及父母对之女的情感中。当然还有友谊,它建立在相互的爱慕,尊重和分享之上。最后是博爱,这是最为利他主义的情感。它令我们可以爱那些和我们并不亲近,并不认识的人。比如热爱全人类。博爱是三者中最难做得到的,因为它离我们的习惯,本能的反应和需要最远:我们通常更容易在彼此了解之后产生爱意,而现在要求我们能够为了爱而去了解。这其中包含对众生要慈悲为怀的宗教传统信念,更多的是一种哲理思辨的成果,而不是人的本能或心理禀赋。


 幸福的艺术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