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春天走进果园

出版日期:2013-8-1
ISBN:9787552701412
作者:鲁米
页数:368页

内容概要

鲁米(1207-1273),伊斯兰教苏菲派圣哲,莫拉维苏菲教团的创始人。他不但在宗教修行上有巨大的成就,而且在波斯文学史上享有极高的声誉,他与菲尔多西、萨迪、哈菲兹齐名,有“诗坛四柱”之称。鲁米受到过诸如黑格尔、柯勒律治、歌德、伦勃朗、教皇约翰二十二世、泰戈尔、纪伯伦等人的赞誉。随着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在美国兴起的新时代运动的发展和兴盛,西方人重又把目光投向古代、投向东方,寻求一切可能满足他们心灵渴望和精神追求的灵性源泉。鲁米令人难以置信地成为了当代美国最受欢迎的心灵诗人。一本收录了他代表作的英译诗集在美国销量达到50万册。他的诗歌被重新谱曲并演唱,成为进入排行榜的畅销音乐。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2007年为“国际鲁米年”,以纪念其出生800周年。

书籍目录

1酒馆:谁带我来这里的,谁就得把我带回家 / 001
谁用我的嘴巴说话/我们有一大桶葡萄酒,却没杯子/精神性的团体/我的头脑感到一阵奇怪的眩晕/儿童游戏/走吧!往内或往外/我们啜饮的酒,其实就是我们自身的血液/许多的酒/不同的菜肴/烤炙中的卡布比/新规则
2困惑:我有五事相告 / 021
我有五事相告/无助/萨拉丁的乞钵/深夜,我独自晃荡在自我的小舟中/日落有时看起来肖似日出/成为融化的雪/易碎的小玻璃瓶/我们在哪里/有一颗光的种子种在你里面/你以为我知道自己正在干什么吗
3夜气:虚空与静默 / 041
芦笛之歌/口渴的鱼/我的话尽意了吗/世界由我们对虚空的爱而创造/静/方熄的烛火/手艺和虚空/虚空/当你离开我与众人为伍/旗子/粮袋/气息/夜气
4春之晕眩:伫立在朝气勃勃的气息中 / 074
春天/乐音处处的所在/大车/今天,就像平常的每一天一样/有一片田野/破晓的微风有秘密要告诉你/我渴望吻你/白昼,我们的灵魂与你/在春天的时候,到果园去一游吧/春天是麦西哈/展开你自己的神话/不在日历上的一天/舞曲/我舌头的形状/小草/跟小孩玩耍的谢赫/任由陷于恋爱中的人放浪形骸吧/日日夜夜,音乐
5不要走近我:感受分离的滋味 / 103
有时候我真的全然忘掉/男人与女人的口角/一个空心蒜头/潜水夫的服装/我最坏的习惯/勿让惶恐把你的喉头收紧/糖的溶剂/苍白的日光
6节制欲求:你是怎样杀死你的雄鸡的? / 117
真正的男人/纹身/火之中央/有一个人,带着半片面包/即使苦苦追问/默罕默德与大食客/斋戒/起誓/让自己断奶/冥想之后/在门外守候的狗/你身上发出的光/照顾两家店/想像你是一只飞出悬崖边缘的鹰
7秘谈:河边的会晤 / 165
夜里的对话/门里门外的对话/鼠与蛙/警醒/热爱祷告的仆人/乌姆鲁勒•盖斯/万川共流/有阻碍的路/胡言乱语的小孩/谁从外望向内/永恒的对谈/故事之间/帐篷/朋友,我们亲密有如此/聆听诗歌中的呈现
8日出的红宝石:当个情人 / 196
红宝石/泉水/音符/花岗岩和酒杯/浮力/乐师/你在我身边,我彻夜不睡/乍听到我的初恋故事/我们是镜子,同时也是镜中的脸/我渴望将你如琵琶般抱紧/掘洞/客栈
9鹤嘴锄:探入地下的宝藏 / 217
倒错/审判日/解梦/鹤嘴锄/则克尔/男子气概的精髓/托钵僧
10渴望得到新琴弦:艺术是对顺服的挑逗 / 231
欧麦尔和老琴师/一个不存在的埃及/中国艺术与希腊艺术/在你的光辉
中,我学会如何爱/鼓声震天/你钦慕大海的辽阔吗
11风中之蚊:合一 / 244
风中之蚊/阿雅沙与国王的珍珠/请把这图案绣在你的地毯上
12我何幸有此良老师:谢赫 / 254
鹰嘴豆与厨子的对话/我何幸有此良师/老鼠与骆驼/跛脚羊
13故事:粗糙的比喻 / 262
粗糙的比喻/我会在破晓以前来到/笨拙的类比/两种奔跑/做面包
14苏莱曼的诗歌:遥远的清真寺 / 279
希巴的礼物/苏莱曼致希巴/希巴之王座/苏莱曼之冠/遥远的清真寺/
众鸟派出代表向苏莱曼投诉
15三尾鱼:为爱豪赌 / 291
拿出一切为爱豪赌吧/顺着滚滚溪流乘舟而下/三尾鱼/每当我回忆起
你的爱/我们一生都在互望着对方的脸
16尔撒之诗:麦西哈是全人类 / 302
我透过门喊你/骑在蹇驴上的尔撒/尔撒为何奔跑/麦西哈是全人类
17故事:在巴格达梦见开罗 / 311
在巴格达梦见开罗,在开罗梦见巴格达/死与笑/猫与肉
18绿穗处处:跑来跑去的小孩 / 326
过去,我是个腼腆的人/绿穗/鸟儿的歌声纡解了/爱之道不存在于精巧的论
证/你分了我的心/最后的人物/我抓住一块朽木,它变成了琵琶
19交织:共同的修炼 / 342
交织/水车/谷仓的地板/摸象
20思慕之歌:私密的修持 / 351
思慕之歌/一篮新鲜面包/独自祷告/包裹自己的人

作者简介

鲁米被联合国评价为“属于整个人类的最伟大的人文主义者、哲学家和诗人”。本书是鲁米这位大彻大悟的圣哲的心灵语录。鲁米的诗歌击穿事物的表象,直达灵魂深处。对灵性的逼视和反省,让人身心震荡。当城市文明的坚硬外壳将我们的心层层包裹,呼吸不畅的时候,鲁米像山间溪流一样的清澈语录,慢慢化开这层岩石,原本深藏在我们自性深处的生命嫩芽,才有勇气破冰而出。鲁米教导我们放下包袱,慢慢走,回头看,找回自己的初心。现代文明谈工作、谈业绩、谈进度、谈财富,鲁米却让人谈谈灵魂。


 在春天走进果园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7条)

  •     谁是上个世纪末在美国最引人注目的诗人?不是饮誉世界的大诗人,不是诗歌史上的经典人物,而是我们陌生的古波斯诗人:鲁米。一本他的代表作的英译本销量达50万册,让所有诗坛明星望尘莫及。他的影响力远超出了文学的领域,他的读者们组织书友会、诗歌节或在互联网上建网站纪念他,有人专门为他拍摄了影片,收录了他诗歌的CD荣登排行榜前20名。有人把他的诗作在美国的复活与纪伯伦的重新被发现相提并论。 莫拉维•贾拉鲁丁•鲁米(Jalaluddin Rumi ,1207-1273),人类伟大的精神导师、历史上最伟大的天才诗人之一,他是回教苏菲教派、倡导追求热情与狂喜是天人合一境界唯一途径的创始人之一,他被许多历史和现代文学家视为是人类历史上影响力最大的诗人兼哲学家,其影响力甚至超过但丁和莎士比亚。他的作品于十九世纪始被引介到西方世界,至今已被公认为世界文学中的珍贵瑰宝。他的书是今天盛行的新时代(New Age)的畅销书。他的诗语被谱成乐曲,风行世界。对他,中国读者的认识是空白的。今年适逢鲁米逝世八百周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去年三月宣布,2007年为鲁米﹝Rumi﹞年。鲁米的诗作充满了象征性与音乐性, 常令读者心眩神迷, 实际上其内含的哲学完全那种是神游于天地之间、参万有之造化、从平凡中见真主之大慈大悲的境界。爱情是鲁米诗作最突出的象征, 用来代表神人合一的过程与境界。鲁米的诗作以人间情爱来比拟亲近真主的苏菲神秘经验的最高阶段。鲁米的诗人天赋与神秘家的修练使其能谛听宇宙天籁, 觉察众生对真爱的期待。如同泰戈尔一样,鲁米以神秘经验为基础,演化出两万五千首以上的诗篇,这些诗或长或短,形式舆内容不拘,但都充满了生命的吶喊,历久不衰,传诵千古。从七百多年前一直到21世纪的今天,鲁米的作品所表达的是人类永恒不变的共同真理。这个真理在中国老子的思想、印度的宗教思想中可看到,在基督宗教的世界中也能看到。 鲁米的诗文字优美,展现着深遂的智能。诚如他所言:任何你每天持之以恒在做的事情,都可以为你打开一扇通向精神深处,通向自由的门。鲁米的诗作尤其受到近代人的喜爱,在九零年代以后的西方,兴起一般人对鲁米情诗的狂热追求,这些情诗教导人对爱和人类共同的情感的接纳,让人毫不保留、矫饰地自观内在,这是这位诗人作品最吸引人的地方。90年代以后,这轮热潮散播到整个美国,连那些平时不曾关注诗歌的普通人都开始阅读鲁米的诗歌。在他们看来鲁米的诗歌将日常生活与对永恒世界的神圣结合起来,以亲切的方式触动人们超越外在的物欲,去发掘内在的灵性空间,他的比喻简单而含义深刻,诗中所包含的强烈的情感吸引了越来越多曾陷入信仰空虚状态的人,他们把鲁米称作心灵的诗人(poet of heart)。鲁米曾写过:“我们是相爱的,这就是为何我们的生命会如此的美妙”,读鲁米的作品,诚如他诗中所说的:让我们以第三只眼来看世界。
  •       如题所言,这本书至少有三种读法。作为一位著名的苏菲派圣哲,对鲁米来说,他最主要的身份可能也确实不是“诗人”,因为诗说到底只是表现他思想的文学载体形式。事实上,对许多当下的中国读者来说,读这本波斯语古典诗集的真正目的恐怕也不是为了其文学价值,而更多是出于对“哲理”和“灵魂”的领会。      对如今的国人来说,“外国文学”通常是指欧美日的现代文学,其余地方(包括一度关注的苏俄-东欧文学)文学已很难引起兴趣,甚至即便一度热火的拉美文学,除了那些已成经典的老一代作家外,也很少见到新作的引介。与早先的情形相比,这确实是一个引人瞩目的转变。国人原本就对中东的文学遗产缺少感受,但波斯语文学的经典——莪默的《鲁拜集》却是郭沫若、胡适、闻一多、徐志摩、朱湘等名家都曾翻译过的。相比起来,翻译这本鲁米诗集的梁永安,并不是文学家(并不是说他译得不好),而似更多是对于对其精神性感悟的兴趣——正如他之前所译的《达摩流浪者》一样。      鲁米,正如莪默等波斯语古典诗人一样,其诗歌并不是纯世俗意义上的文学,而是一种哲理诗,此所以其诗集《玛斯纳维》(或译《训言诗》)被誉为“波斯语的《古兰经》”(苏菲派诗人阿卜杜•拉赫曼•贾米语)。这在Islam文化中具有极深的渊源,按哈佛教授Ali Asani的说法,“在前伊斯兰教的阿拉伯半岛,诗歌常被看做来自其他世界的神灵的诗作的启迪。所以当先知穆罕默德开始接受最终编入《古兰经》的神圣启示时,他被看作是一个诗人,对此他回应道,‘我不是诗人,而是先知。’”鲁米恐怕也会作类似的回答。      鲁米本人出身宗教世家,其父Bahā’ al-Din walad就是教义学家和苏菲教团首领,一生以传播神秘主义教义见称;鲁米本人也被尊称为“毛拉维”(“我们的毛拉”)。十三四世纪的波斯语文学同时也与宫廷有着密切关系,这在当时几乎是一项传统,如伽色尼朝诸王在掠得大量印度财富后都曾豢养大批诗人,而帖木儿及其继承者也竭力效法过去的统治者,以保护艺术家和诗人,没有王公贵族的资助,要发展出堪与宗教文献匹敌的世俗文学也几乎是不可能的。鲁米的祖母就是花剌子模王族,本人一生也受土耳其苏丹庇护,这种传统与苏菲主义的传布结合,于是宗教、神秘主义与宫廷文学使当时的波斯语诗歌成为“半宗教、半世俗感觉的最高载体”(William McNeill语)。此外,当时兴起的波斯细密画(传统上Islam一直排斥绘画艺术,因为人体形象描绘导致偶像崇拜)事实上也大多在宫廷画坊中创作,以装饰伟大的波斯语诗人的手稿。诗歌与细密画共同促成了一种精致的高等文化,并因此使波斯语成为当时Islam世界的文学语言。      在波斯语文学的这一黄金时代,鲁米的诗歌被公认是其巅峰。当时的三位伟大苏菲派诗人是Rumi(1273年卒)、Sa’di(1291年卒)、Hafiz(1390年卒),他们都是“波斯诗坛上的第一流人物”(《伊朗文化及其对世界的影响》p.133)。以正统思想撰述的《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史》一书,虽然对苏菲派颇多讥评(“他们辨别真伪的能力减弱了,头脑中充满了迷信和幻想”),但也承认“在苏菲生活中,心灵可以得到慰藉”,也承认鲁米是最不可忽视的苏菲派诗人。      对正统逊尼派来说,苏菲派的神秘主义带有某种异质的东西,倒与印度等东方文化中的思想更有相似之处(事实上William McNeill就说“也许可以把苏菲派道路的胜利描绘为伊斯兰教的印度化”),但对现代人来说,却也正是这种冥想式的神秘主义最具吸引力。鲁米的诗篇能运用生动的意象表达内省经验,强调存在的单一和“心”净化升华而与安拉融合,“寂灭中一切差别消失,人即安拉”(金宜久编《Islam教辞典》鲁米条)。这与印度的瑜伽、中国的禅宗实不无相似之处。而鲁米对各种宗教的同等看待,这种在现代看来是宗教宽容和文化多样性的尊重,实际上也源于一种“一元本体论”的思想,正如摩尼教的创始者摩尼曾主张的那样,认为各地的神圣启示都相同,即使由不同的人所传达,如耶稣、佛陀和琐罗亚斯德,本一而殊万而已。      这本诗集显示,鲁米所主张的是回到内心体验的生活中去,而在冥思和虚空中达到心灵与安拉的对接合一。因此他的诗中不断出现“空”、“无”,甚至说“镇静和明理的人才是不正常!”(《有一颗光的种子种在你里面》)这是一种无欲无求、离弃现世的态度,故而“我们的生命不属于我们自己”(《不在日历上的一天》),因为只有完全将自己倾倒为空,一如禅宗所言破除执念,才能达到心灵与神灵的交融。概言之,眼前所看到的现实是虚空,而那些内心似乎虚空的,才是真正的“实有”。      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何腰封上的推荐语要说这是“现代城市人的伟大治疗师”了。因为其背后透露的思想,恰好与现代文明中的厌倦不满相契合。确实,被此书所吸引的,恐怕大多不是想读诗的人(现代诗也早已和“获致心灵平静”扯不上关系了),而更多是想“谈谈灵魂”,不论如何,这也是鲁米的遗产之一。 --------------------------------------------------    校勘: 导读p.2:莫拉维是鲁米的追随者出于对老师的爱戴而加上的尊称,意思是“我们的主人啊”,类似“夫子”的意思:按“毛拉维”确切地说是“我们的毛拉”之意 导读p.3:他继乘父亲成了苏菲长老:当作“继承” p.2:纳西努底恩(Nasruddin):中东地区一个以狡黠着名的人物:按当作“著名”,纳斯鲁丁即阿凡提的原型 p.26:鹧鸪和乌鸦呜叫声中:“鸣叫” p.131:在卡什温:加兹温 p.326:据说在中国,有三位道家大师,常常跑到熙熙攘攘的市场,站着不动,放声大笑。后来其中一位大师去世,在死者的葬礼上,大家都觉得很奇怪,因为另两位大师仍旧在笑,一点伤心的表示都没有。他们不但没有准备丧礼该准备的东西,反而在丧礼上放起了鞭炮:按此似本《庄子集释》卷六下《外篇•至乐》:“庄子妻死,惠子吊之,庄子则方箕踞鼓盆而歌。”但原文与此处所述有所不同 p.328:《绿穗》:“在这荒漠中,我看见/玉蜀亭亭玉立,高及人腰”:按这里“玉蜀”英文原文恐系corn,兼指谷物与玉米,但玉米(玉蜀)是美洲植物,在鲁米的时代还根本未传到中亚,应译为“谷物” p.344:苏丹•奥莱麻(伊斯兰学者之王):“奥莱麻”似应系“乌理玛(Ulema)”复数Ulamā,即Islam国家有名望的神学家和教义学家,通常还是译为“乌理玛”为宜
  •     第三只眼看世界——本书导读鲁米是一位距今很遥远的诗人。中国的汉语读者对他有些陌生,但是在西方,鲁米是家喻户晓的大人物。一本收录了他代表作的英译诗集在美国销量达到50万册。他的诗歌被重新谱曲并演唱,进入音乐排行榜。有人把他的诗作在美国的复活与纪伯伦的重新被发现相提并论。2007年适逢鲁米诞辰八百周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2007年为鲁米年。在中国西部穆斯林古老的经堂教育中,鲁米的波斯诗歌一直被作为经典,在流水的光阴里,被无数的学者一咏三叹地反复吟唱。而在内地的汉语读者群里鲁米才刚刚走进人们的视野。一、鲁米鲁米的全名是莫拉维•贾拉鲁丁•鲁米,莫拉维是鲁米的追随者出于对老师的爱戴而加上的尊称,意思是“我们的主人啊”,类似“夫子”的意思。贾拉鲁丁才是他的本名,鲁米则是阿拉伯语对东罗马地区的称呼,因为贾拉鲁丁长期生活在旧属东罗马境内的科尼亚(今土耳其科尼亚)。就像中国文化中以籍贯乡望来代指人一样,柳宗元就成了柳河东了。而西方世界则习惯叫鲁米,鲁米成了贾拉鲁丁的通称。鲁米在1207年出生在呼罗珊的巴尔赫(今阿富汗境内),父亲白哈文丁•乌拉德是一位苏菲长老,1219年蒙古大军入侵巴尔赫的时候,白哈文丁举家向西迁徙到科尼亚。24岁那年,鲁米的父亲去世,他继乘父亲成了苏菲长老。据说他曾拜会过驰名东西方世界的苏菲理论家伊本•阿拉比。鲁米成了当时闻名遐迩的苏菲学者。鲁米生命的转机发生在他40岁那年,据说正在他向学生讲授苏菲学理的课堂上,突然有一个蓬头垢面的游方苏菲破门而入,一把抱起鲁米,大叫道:我来了,那么你呢?刹那间,鲁米身体似乎有电流穿过,他抱着课堂中间的柱子开始翩然起舞,据说这就是苏菲旋转舞的来源。此后鲁米如痴如醉,和这位名叫舍姆斯的苏菲形影不离。终被鲁米的弟子猜忌、妒恨,舍姆斯不辞而别。鲁米陷入了长久的痛苦与玄思中,这时候他的灵性语言像喷泉一样喷涌而出,这时期写作的诗歌被命名为《舍姆斯集》。如果说遇到舍姆斯之前,鲁米还只是个停留在知识层面的苏菲理论家,那么遇到舍姆斯,鲁米瞬间证悟。此后,又有一个名叫扎库布的金匠走进了鲁米的生命,他一度成为鲁米最亲近的知己。我们发现,多么声名遐迩的学者大师都无法和鲁米对话,却是这样一个默默无闻、目不识丁的金匠能和鲁米直面交流。这其中已经是“目击而道存”的妙境。这位金匠陪伴鲁米十年之后去世。晚年的鲁米和名叫霍萨姆丁的苏菲引为莫逆。他曾说“舍姆斯是太阳,扎库布是月亮,霍萨姆丁是星星,他们都能指引路人。”后来鲁米明白:不管是他苦苦寻找的舍姆斯、还是沉默的金匠扎库布还是陪伴他晚年的霍萨姆丁,他们都是一个人,不都是我自己吗?从此,鲁米再无留恋和牵挂。1260年,鲁米开始创作他的集大成的鸿篇巨制《玛斯纳维》,这部巨著包含了鲁米对生命的所有体悟和对苏菲修行的所有理解。后人把它形容为汪洋的大海,被公誉为“波斯语的《古兰经》”。伊斯兰历史上,只有三本书被授予了“沙里夫”(尊贵的)这个称号:第一本是《布哈里圣训集》、第二本是穆圣的生平传记《希发》、第三本则是《玛斯纳维》。这种殊荣,是震动和惊喜的。鲁米在1273年,在科尼亚归真离世。送葬那天,科尼亚全城哭声震天,很多犹太教徒、基督教徒和琐罗亚斯特教徒在当天便加入了伊斯兰教。可见鲁米的大德感召。此后鲁米的苏菲道团被人称作“莫拉维耶”,享誉世界。二、苏菲贯穿着鲁米的生平,苏菲是最重要的关键词。那么苏菲到底是什么?苏菲被认为是伊斯兰教里的密教,学界常常称为苏菲派,其实苏菲并非一个教派,尽管在苏菲发展过程中常常以制度化的道团出现。苏菲一词的意思,有人解释为羊毛,说早期苏菲行者穿着羊毛粗衣,有人解释为穆圣时代虔敬的凉棚居士,更有人认为这一词来自希腊语,是智慧。不管是布褐粗衣、凉棚静坐还是智慧无碍,都是苏菲的一种外在形式。苏菲自己认为苏菲是一种清澈的至善。苏菲的修持被称为“泰算悟夫”,最伟大的苏菲圣哲穆乎印迪尼•阿布杜•嘎迪尔•哲俩尼将“泰算悟夫”这四个阿拉伯语字母分别解释为:泰,是忏悔,算,是纯洁,悟,是临近,夫,是寂灭。这种解释,基本把苏菲的修持和层次一言以蔽之。苏菲不同于伊斯兰显教所展现出来的面貌,苏菲是一种深刻的密教体验。所谓密教,是一种私密的精神教训,注重观照内省,传心不传口,直问本心,恰如鲁米的诗歌所言“用第三只眼看世界”。颇有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的感觉。这种打破事物表象,冲击外在常规的方式看上去似乎与伊斯兰显教传统不相融合,其实苏菲的精神源头是直接继承穆圣的。正如一段著名的圣训所言:“教乘是我所言,道乘是我所行,真乘是我的机密”,苏菲是扶着教乘的岸,在道乘的河流里澡浴。没有下过这条道乘之河的人自然只能说岸上言。正因为苏菲这种不执著于表象的教,而直究内在的道,所以苏菲能和其他异教倾谈甚欢,有些苏菲导师的门下有穆斯林、也有基督徒甚至有瑜伽士,这种开放和包容十分罕见。鲁米的诗中常常出现基督教和犹太教的意象,这些在鲁米眼中无非是玩具一样,借来说自己的事。苏菲认为万物都是真主之光的外在显现,所以对待世界全部是爱,爱,是苏菲的立基之根。也是鲁米诗歌的全部精髓。苏菲要求脱下窠臼,返回本真。如同穆圣所言:“死之前学死”,这种伟大的生死观,让苏菲当下放弃,时刻临近死亡,学习死亡,以归回真主。所以苏菲终其一生所做的一件事就是“化己归真”。化己归真的前提是认识自己,其实认识自己的过程就是化己。如穆圣另一段的圣训所言:“认己明时认主明。”苏菲和伊斯兰显教的途径不一样,显教教授先要认识真主,而苏菲首先是认识自己。认识自己就要剥下杂质、伪善、私心、名相,甚至连自己都不要了,就像一位中国的苏菲行者曾说“一剑自刎在真主门前。”完全放弃自己,重新观照,全然托靠真主。正是这种击穿表象,一意清澈,苏菲和音乐、舞蹈、诗歌、绘画这些绝妙的艺术有天然的通感。无论是你在埃及或土耳其舞蹈里看到的翩翩起舞的旋转舞者,还是在《我的名字叫红》里提到的细密画都和苏菲有关。所有的艺术形式都是借道的,鲁米从自性中流淌出来的密言自然而然成了最高妙的诗,其实鲁米并无作诗之心,只因为诗歌的形式是最通神的。鲁米从对真主的狂喜中难以自拔,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然后居然成了最美的舞蹈。鲁米的旋转舞成了鲁米这一苏菲道团的显著色彩,至今还被土耳其珍为国宝。鲁米的诗歌被艺术大师谱成曲子来唱,惊为天籁,鲁米诗歌中的故事意向,成为波斯细密画永恒的主题。三、本书这本题为《在春天走进果园》的鲁米诗歌选集,是由台湾梁永安先生从西方一本最畅销的鲁米诗歌英译本转译过来的。英译本是美国著名的鲁米研究者克莱曼•拜科斯先生以其高超的眼光从鲁米众多的诗歌中汲取的精华,可谓集千狐之腋。其中有鲁米的抒情诗,也有出自《玛斯纳维》的智慧箴言。在西方世界以《The Essential Rumi》(鲁米的本质或精华)而著名,成为畅销不衰的经典。鲁米作品数量庞大,这样一本优秀的选辑,可谓是打开鲁米的一扇窗户。台湾梁永安先生这本汉语译文隽永含蓄,韵味无穷,是鲁米诗歌汉译中不可多得的上乘之作。译者自身的文学修养和灵性感觉是这一翻译工作天然的优势。台湾立绪出版社曾在1998年出版后一直未能得见简体字本,实为遗憾。本次由英译者克莱曼•拜科斯先生和台湾立绪出版社联合授权简字体版权,首次推荐给大陆读者。由于台湾和大陆的汉语习惯差异,我们在这次出版中对原有译文做了个别更加适合大陆读者口味的修改,在一些苏菲背景常识上也加入了一些有用的注释。希望此书带你走进春天的果园,去倾听鲁米这位苏菲老夫子的神秘慧言,体验苏菲的美,用第三只眼看世界。这本书的阅读方法,是用来听的,对,就是倾听,就如《玛斯纳维》第一句一样:你听,这芦笛的诉说……芦笛奏出的乐曲是芦笛自己的心事,那么鲁米的诗歌也是鲁米自己的乐曲,请听,听鲁米炽热的爱。不要用思维去猜测文字,最好是用心倾听表达。读鲁米的诗歌,需要满怀爱,满怀慈悲和感激,爱是鲁米生命的核心,静静听风吹鸟鸣,把身体腾空,让爱满住……读鲁米的诗绝然不能将思维框定在一首一章一段一节的窠臼中,人类的心灵喜欢归类,而鲁米的思维却是一条川流不息的大河,每一朵浪花就是这条河本身,所以鲁米的诗歌每一句都可以随时抽离出来,一句诗就是全体,一即多,多即一。你可以从任何一句开始。鲁米总是以河流譬喻,不但文字是一条河,宇宙是一条河,你的内在也是一条河,读鲁米的诗歌,一定要将自己视为流动不居的河流。当城市文明的坚硬外壳将我们的心层层包裹,呼吸不畅的时候,鲁米像山间溪流一样的清澈语录,慢慢化开这层岩石,原本深藏在我们自性深处的生命嫩芽,才有勇气破冰而出。鲁米教导我们放下“希巴女王的宝座”,慢慢走,回头看,找回自己的初心。现代文明谈工作、谈业绩、谈进度、谈财富,而鲁米却让人谈谈灵魂。鲁米的诗歌不会教给你发财谋生之道,也不会告诉你处世圆融之术,更不会谈文学的辞藻、音律,但它却会展现给你一个安定的灵魂。当你走进其中,你会有那么似曾相识的熟悉感,因为这谈论的灵魂就是你自己。这本诗集里,随处可见鲁米智慧的露珠。那些露珠不仅是鲁米的灵性迸溅,也是我们每一个人一路遗失的珍贵珠宝,只是我们忘记太久了,而鲁米捡起来,交还给我们。你不禁对着镜子惊叹:原来你也在这里!一切都是狂喜,狂喜是苏菲对真主的爱恋,苏菲大胆地把真主称为自己的情人,世间能有美过爱情之物么?苏菲把爱恋真主的痴迷比作扑向火焰的飞蛾,明知那痴迷的火将焚毁自身,为了爱情,还是义无返顾。这种美,震撼得让人彻骨激荡。读鲁米的诗歌,要放下成见,放下读诗的心,放下既定的思维,放下古老的经验……完完全全就像新鲜澡浴过的一样,不带任何目的,漫不经心就走进了春天的果园。古老的中国传统也在说: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日光更迭!
  •     鲁米的诗集。作为13世纪伊斯兰教苏菲派的代表人之一,鲁米从哲学、文学角度也深深影响黑格尔等思想家。07年还被联合文教科组织定为“鲁米年”,我也是从这本诗集第一次比较多地了解苏菲主义哲学思想。理解他们的“泰、算、悟、夫“。他很安静,缺乏评判他人的兴趣也缺乏评判自己的兴趣。他只关心宽广宇宙里微尘的波动,只用第三只眼睛观察着生活中的美和丑。这才是伊斯兰,和宏伟的细密画一样,ta是美且善良的。
  •     “我们有一大桶葡萄酒,却没有杯子”
  •     在看
  •     手上人人版的小开本鲁米翻译还不如这个呢,而且读了感觉不超过四福音与法华经的境界范畴,这本内容更多也更有价值。
  •     故乡不是我出生的地方,而是我将要前往的地方! 这世间除了爱,其他都不过是枷锁。
  •     台译本,译文优美隽永。全然地虚己,摆脱沉重的身体,与灵魂对话,轻盈地感受合一的光彩。
  •     被廖伟棠恶心了好几天,再洗洗眼
  •     灵感启迪。800多年前的人,怎么就这么有智慧
  •     英文译本的问题吗?很怪。
  •     只有少数闪光点
  •     做面包,两种奔跑,三尾鱼 让人爆笑而又思索
  •     爱鲁米,可以说一遍又一遍
  •     建议研究一下苏菲再来看
  •     那个把鲁米带进我世界的朋友,真感谢你给我推荐了这样一位大师。真的不知道在距离那么久远的诗歌里,还有这样让人怦然心动的。我甚至只在跟读了两遍后就能背诵一些小章节。喜欢诗歌,但其实并不太懂诗歌的流派,读过泰戈尔,读过里尔克,读过阿赫姆托娃,在鲁米之前,我以为那些已经是巨伟大的了,可我不得不说,读过鲁米,我才深深的爱上了。上海图书馆借不到这本书,淘购了一本台版认真收藏。喜欢诗歌的读者千万不要错过~
  •     成为虚空
  •     两年前在图书馆看过,当时还是轻率了。 古典诗的一个特殊魅力在于感觉真的是在“吟诗” 直接出自心灵 雕琢感不像现代诗这么强。 此本是转译的,期待直译本
  •     美丽的诗歌。
  •     鲁米以颂扬爱的形式来颂扬他的主,充满美、平静和智慧。
  •     你像个孩子,自己在团团转,转得多了还以为是房子在团团转。 这真是奇妙的相逢啊。
  •     喝多了
  •     每个章节的主题都很值得深思,酒,困惑,春天,河边的谈话等等,诗歌融入信仰,阅读过程中感受到的灵性与现实生活中已倾向于滥用的灵性,截然不同。在《让春天走进果园》中,灵性回到真正层面的,简洁的,轻松的,无所谓姿态的。读到诸如“条理,有时反而是一种荒谬“”啜饮那可以让你像无拘无束的骆驼那样信步缓行的酒“”另外找个人来看店吧,我已经离开了塑造意象的行业了“”这些我喜欢一提再提的字眼开始丧失意义,它们像垃圾一样……“”让我们所爱的美成为我们所做的事,有千百种下跪俯吻大地的方式“ ……好书,就是像这样能偶尔令人会心一笑吧?!
  •     至深至净,常读常新!
  •     为翻译减一颗星=_=
  •     读完鲁米,心生柔软,与虚空为友。
  •     天色已晚,许多该谈的话还来不及谈。 没关系,今夜来不及, 还有明天。
  •     伊斯兰的心灵之汤。
  •     不知道是否翻译缘故,并没有觉得有特别好的部分0 0
  •     在自我消解的周边,似乎存在着一个甜美的混沌的领域。身处其中的人,能感受到自己同时存在于不同的地方,说着不同的话题。这些话语朦胧、易碎,而且近乎空白。一种深邃的无知让一切寻常、镇静的行为显得不正常——关于困惑
  •     关于伊斯兰教,我们想到的是他们的极端,这是日益背离的伊斯兰。鲁米说,所谓宗教就是爱者与被爱者。而我们只记得虔诚,忘记了爱。有一本书上说“外国人进入教堂认罪悔过,走出教堂一身轻松开始新的生活;中国人进入寺庙求钱求官求姻缘,一生重负。”鲁米的话语像一股清泉浇灌着我的内心世界,他就像中世纪的吟游诗人将爱与被爱的华美乐章悠长的吟唱。这不是宗教之书,这是灵魂之书,遇见鲁米,遇见自己,遇见自己的阴暗与伪善。“来,让我们谈谈灵魂~”
  •     特别有节奏感。
  •     伊朗行阅读材料。比起萨迪的诗,鲁米从格言寓言更偏向哲思了,语句也更优美一些。
  •     20160626 诗歌要慢慢看才有味道
  •     鲁米是为伊斯兰苏菲大师,用诗歌来表达对真主的爱,对灵魂的探究,读完诗歌,满足了好奇心,也更加喜爱作为诗人的苏菲鲁米。
  •     八百多年前的苏菲派精神导师写给安拉的情诗。译者云:“读鲁米的诗绝然不能将思维框定在一首一章一段一节的窠臼中。”从善如流,以不假思索的方式读完。然,除了“爱”,还是逮到些有趣的点,比如驴,比如好基友,比如不许睡觉……
  •     喜欢!
  •     芦管与虚无,狂喜与自我的消散,燃烧与爱,我与人格,你与显现。句子漂亮,初读觉得挺有意思,然而本质上鲁米并不在于言语与意象,大半本后有点翻来覆去的意味。配置的细密画很漂亮,只是对中国艺术的看法让我有点不高兴。
  •     我的心如比基尼岛上的大坑,任是鲁米的芦笛,也不能吹破那层琉璃壳。鲁米的诗百转千回意象万千,是丽日里如鹅毛拂过恋人耳垂丝般的春风化雨,也是化百炼钢为绕指柔的温柔一刀。化己归真,死乃合一,用于青春,易于圣战。用于老年,可摆脱死亡的恐惧。
  •     鲁米鲁米
  •     文化差异。没感觉,也不想假装有感觉。
  •     太美好
  •     优美善良,使人平和。诗歌教化世人、记录历史、歌颂神圣的古老用途,经几百年的时间洗礼仍灼灼可见。
  •     让自己虚空,透过自身,关照万物。很喜欢的诗人~
  •     思想和禅宗颇多相通之处。
  •     “上架建议:心灵修行”。
  •     你在哭,你说你焚烧了你自己。 但你可曾想过,谁不是烟雾缭绕?
  •     “你是我心绪围绕的长空,是爱中之爱,是复活之地”
  •     《在春天走进果园》是鲁米的诗歌选集,由台湾梁永安先生从西方一本最畅销的鲁米诗歌英译本转译过来的。英译本是美国著名的鲁米研究者Coleman Barks以其高超的眼光从鲁米众多的诗歌中汲取的精华,其中有鲁米的抒情诗,也有出自《玛斯纳维》的智慧箴言,在西方世界以《The Essential Rumi》(鲁米的本质或精华)而著名,成为畅销不衰的经典。
  •     英译本貌似就有问题
  •     我要一个安定的灵魂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