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姆斯特丹

出版社:新星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06
ISBN:9787802252929
作者:伊恩·麦克尤恩
页数:193页

内容概要

伊恩•麦克尤恩(1948—),本科毕业于布莱顿的萨塞克斯大学,于东安吉利大学取得硕士学位。从一九七四年开始,麦克尤恩在伦敦定居,次年发表的第一部中短篇集就得到了毛姆文学奖。此后他的创作生涯便与各类奖项的入围名单互相交织,其中《阿姆斯特丹》获布克奖,《时间的孩子》获惠特布莱德奖,《赎罪》获全美书评人大奖。近年来,随着麦克尤恩在主流文学圈获得越来越高的评价,在图书市场上创造越来越可观的销售记录,他的名字,已经成为当今英语文坛上“奇迹”的同义词。

作者简介

《阿姆斯特丹》是麦克尤恩1998年获得英国布克奖的作品。莫莉——风华正茂的饭店批评家、才智出众的摄影师、敢作敢为的园艺家,当年曾是某知名外交官的情人——因突发病症不幸去世了。她的死引起了丈夫以及周围朋友的无限思索。大家不约而同地考虑到自己将要面对怎样的生命终点,包括“安乐死”。然而引起大家思考的不仅仅是对于死亡的联想,更多意料之外的谣言与传闻令众人不知所措,所有的一切都因何而来,究竟是真是假……

图书封面


 阿姆斯特丹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6条)

  •     下午坐在家里,光线越来越暗,迫使我不断缩短书与眼睛的间距。然后是雷声大作,倾盆大雨。不铺垫的倾盆大雨。从阳台看出去,见不到雨线。整个城市一片白。混沌的白,白茫茫的白。像一枚重音沉在湖底。 刚好陪着这混响读完麦克尤恩的小说《阿姆斯特丹》。不厚的薄薄一小册,也很容易读。像听一支小乐曲。刚好,其中一位主人公是个作曲家。他的曲子进行得很不顺利,中途受到恼人的干预,这些干预包括道德、灵感、友情与虚荣。请想像,一个年届中年,才思枯竭的作曲家坐在孤独的枝形吊灯下,坐在混乱无序的工作间里,活像一把装了弱音器又没有调正音准的长号,你叫他如何奏出一个激越的高音? 另一位主人公是个报社主编。他的工作与他的个人速度极不相称。他的苦恼是,如何把一份恶俗的,摇摇欲坠的报纸做成一个大事物。要响亮,如同一声撼动国家的惊雷!但是,这个理想几近幼稚。在一个公众趣味低下和生活方式荒诞的社会里,个人生存的保全,都必然以背叛、麻木、失重和迎合为基础,哪里还有理想的位置?何况,在任何人看来,他都是如此无能的人,一个平庸的人。既无过失,又无美德。一个并不充分存在的人,仿佛——一面敲破了的鼓。 一把是装了弱音器的长号,一个是走音的鼓,共同合奏一支乐曲。这乐音一定是不和谐了。它们在逼仄的空间碰撞,发出火花擦拭的刺耳声。不协调音,像传染病,像分裂的脑细胞,四处蔓延混乱。把生命活成一团噪音也就罢了,问题是,他们不甘心。哪怕耗尽最后的能量,他们也妄想制造一次高潮。于是,他们用全部力气冲击,在公众的道德律上冲击,在自我的内心里冲击,在虚无的友情和生命上冲击。最后,我们就听到了这样的合奏:“旋律在得到加强的过程中将自己收拢了起来,像是倒过来看的一次爆炸,它向内部汇集,达到了几何上的一个静点。……当它似乎已经超过了人的能力的时候,却又耸立得更高,最后倒塌下来,粉碎了,旋转着落下来,落在C小调主音坚硬而又安全的地上”。 二重奏结束。结束在C小调主音坚硬而又安全的地上,麦克尤恩告诉我们,这个安全地带有一个称谓:死亡。这是一部不断下降的小说。两个亲密的朋友过着不同的体面生活,却身处同一个下降的轨道上。下降的乐章,下降的头脑,下降的职业,下降的爱情。对了,还有下降的友谊和对位上升的,空虚的音阶。我们是一枚定时炸弹,麦克尤恩说。这位擅写儿童与时间的奇谲逻辑的英国作家,这一次终于写到了成人。与以往儿童世界里的神经质不同,他的成人世界冷漠、荒谬、倦怠、危险。令我们同样印象深刻的还有讲述它们的文字:简练、准确、冷静、过分地清醒。小说里,麦克尤恩有一句关于戏剧的表述,也可以视作他的写作调性。他说:“由于台词精炼而又在情感上有所克制,就使得它们的控诉更加严厉而又无法回答。”是的,控诉。
  •     这周提前读完伊万·麦克尤恩的《阿姆斯特丹》,译文不如别人说得那样差,谈及音乐的地方翻译得甚至可说是精彩,但译者丰俊功的那个译后记简直是不知所云,不如不写。阿姆斯特丹在小说里,表示可以安乐死的地方,我们无以承受生之忧患的两位男主人公——作曲家和主编——也就在这个城市里相互结果(或者说成全)了对方。最后的这一场突兀的谋杀源于二人之间的一场约定:参加完二人共同的老情人莫莉的葬礼后,俩老友兔死狐悲,不禁相互约定,在对方丧失为人资格为人能力的时候,一定要出手,把对方运到可合法安乐死的国家成全之。结果这一承诺完全兑现,只不过二人并非被对方送来,而是用自己的双脚自己健全的意志以及失败的命运送上门来。这是小说黑色幽默的一点。但《阿姆斯特丹》大概不能当作完全的黑色幽默来看,里头的惊悚味道还是挺足的。作曲家在山中徒步,灵感突然来临,却目睹强奸犯对女登山者施暴,继续捕捉灵感还是拔刀相助?内心的一番考量、挣扎一波三折,伊万·麦克尤恩写得张力十足,令人信服。主编拿到政坛风云人物的变态照,发还是不发,以及怎么发?读者自然操心,最后的峰回路转更是让人为其扼腕叹息。我初看本书介绍时便已知晓二人最后要死,那时被书名误导,联想到七十年代生人都熟悉的《阿姆斯特丹水鬼》,以为他们卷入的是谍战或者政治谋杀,没想到对情节的猎奇完全落空,但阅读的刺激感一点不减,两个倒霉蛋的命运压力扣人心弦,伊万·麦克尤恩精准又密实的笔法功不可没。关于小说主旨(如果真要概括的话),我觉得译后记以及现有的豆瓣上的评论都是扯淡。小说致力挖掘的是两个迥异的世界——回忆世界与现实世界;私人世界和公共世界;本能世界和道德世界——的冲突,作曲家和主编和那个倒霉的变态政治家即是冲突的祭品。老情人莫莉之死让隐性的、不易察觉或有意埋没的矛盾冲突浮出水面,此时莫莉作为一个代表往昔美好时光的幽灵,一种本能的、自我的、充满灵感的私人生活的象征,困扰了已经埋首进入另一种生活而不自觉的4个男人:莫莉的丈夫,他因为妻子之死,由一个被嘲笑的牛粪变成了有尊严的受注目者,在葬礼上赢得尊敬,并且通过对方的死亡,永远占有了那朵插在身上的鲜花;莫莉的前情人,名声显赫的外交官,政治家,首相人选的有力竞争者,当之无愧的公共人物;另外两个老情人,作曲家和主编,前者作为当代在世的最伟大的音乐家之一,接受国家的委托,以公共艺术家的身份创作千禧交响曲,这事甚至惊动内阁,后者本就是公共喉舌的掌控者,舆论武器的操纵者。这四人的现状之组合,构成小说所指涉的公共世界的经纬。他们的生活干瘪到必须凭借公共的遮掩才能成就自己的人格,这也是主编为何不顾一切要公开政治家变态照的内在动机——名义上是为了提高报纸销量,心底里其实是为了制造一场公共事件证明给别人看,挽救他平庸的人生。作为主编朋友,反对公开照片的作曲家,他在灵感枯竭之际抄袭了(不自觉地?)贝多芬《欢乐颂》的某些音符,如此严重的一个问题,本应提心吊胆,可是他所有的不安在警察局里烟消云散,作为证人的他充分享受到了公众人物的虚荣感。幻觉欺骗了作曲家,让他沾沾自喜,一时忘却江郎才尽的烦恼。那个莫莉,死去的莫莉,曾经存在于他们生命里最好的时光之中。那时他们还拥有本能的激情和自我实现的生命力。莫莉是他们私人领域里的女神,连老谋深算的政治家都愿意为莫莉展现他易装癖的一面,诚实面对自己。现在莫莉死了,他们也走向衰竭。最后的相互谋杀,看起来更像一场互相约定的自杀。只有死,才能遮掩羞耻,让生活回复平静。伊万·麦克尤恩凭这部《阿姆斯特丹》获布克奖。我没有看过颁奖词,但我猜想评委会欣赏他的原因,不仅是因为他在小说里嘲笑了作曲家和主编之间脆弱的友谊,也不是因为泛泛而谈意义上的人性险恶,而是在这部小说里,他少有地构划了私人世界和公共世界的矛盾,也描画了置身人群之中的恐惧和孤独,以及,像米兰·昆德拉在《生命中不可承受之轻》里去塑造并具化“媚俗”一词一样,他也构造了“虚荣”的实体并充实以血肉——即便他在文中对此只字不提。
  •     看这本书其实是个误会,因为对荷兰这个国家感兴趣,所以,当看到阿姆斯特丹这个书名的时候,就一时冲动买了这本书。看下来才知道原来讲的是英国的故事。地名只是一个借口罢了,是他们最终的死亡之地,因为这个国家对于安乐死的宽容,使得这些卑鄙的人可以在法律的制裁之外做出那些无耻的事情。让人奇怪的是一个女人的这些情人是如何相处的,其中的两个人还能成为朋友。这个命题从一开始就是让人质疑的命题,又怎么能有正常的结论呢?!于是,种种矛盾的发生也是不以为然的事情了,当然,最后这二位能不约而同的想到杀死对方,倒真的是一场黑色幽默了。小说以这个女人的死亡为开场,在结束的时候,她的两个情人临死之前在幻觉中都看到了这个女人的出现。真是神奇!因为这个女人的离去,使他们对彼此露出了本来的面目,那就是最虚伪的本质。人啊,真可怕!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分水岭作品~
  •     潮湿腐坏阁楼的蜘蛛 手电强射下深翠缎子的阴暗流光
  •     交际花
  •     很好的小说,是近来一堆书中,最有成色的好书。只是结尾让人一时微沉重,因为对人生(或者看得见的他人的、书中的人生)有种幻灭感
  •     开头很好,寓意很好,但不喜欢
  •     这本拿布克奖还是想得通,里面通俗文学应该具备的特征一个都不缺,好读且能碰到点深刻的东西。但也不过如此。我对麦克尤恩一向无感,总觉得是个养尊处优自我感觉良好的死青年在寻求存在感才写书,这本涉及到所谓上层社会肮脏秘密的更是如此。
  •     直到看到结尾才明白书名《阿姆斯特丹》的含义。人类的苦逼的友谊啊……
  •     《阿姆斯特丹》中的两位分别把守着两种原则,代表着两种从根本上对立的价值观:作为报社总编的弗农认为社会公德是第一位的,个人无论处于什么情况都应该担负起自己的社会责任;而作为艺术家的克利夫则认为个人权利是第一位的,任何以牺牲个人权利达到目的行为都是卑鄙无耻的。他们之间的对立既代表着社会观念上的对立,也体现着社会价值的演变。 麦克尤恩的作品缺乏深沉的诗性和戏剧感染力。他的写作构思很少出自对某类型人物命运的关注,而是一些小的偶然而生的模仿动机,如果我们跟着他的书读,会看到一个与世界接触得非常宽广的精神,其关注的重心怎样缓缓的移动。
  •     开始就知道了两个倒霉蛋必死的结局。值得批判的不止是他们俩之间脆弱的友谊,还有所谓的虚荣,和身处人群却无由来的孤独之感。
  •     掉阶音符
  •     这本关于都市人性的描述的书。。。写得太好了,如果拍成电影一定也很好看。
  •     他的小说让人颤抖 没有典故没有技巧上的渲染 不夹杂私货不夸耀自己的知识量 但在人物行为和心理上 精准的不行 阴暗面表现的写实和邪恶 不简约也不过度描述 精密叙事同时还不放过人物最深层的剖析
  •     虚荣的力量 另 政客 商人 艺术家 报业主编 这设定有意思 再另 我的red rose试香纸找回来了!
  •     我们厚重的价值观和脆弱的道德。 我们醒目的面具和巨大的虚伪。 致敬,我生存的这个社会。 我爱你们,我的朋友。
  •     【2015.2.14~2.15】仍能引人入胜。弗农被迫辞职离开公司的那一段描写不错。按书中旁人所说、后记所说,克里夫和弗农是相互谋杀,但我想,却可能是他们知道好朋友到了那个在人世无以为继的时刻。不然,克里夫谋杀动机不足。小说并没有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但还是一个让人欲罢不能的故事,伊恩的确是个鬼才。
  •     没被剧透的话还挺有乐子的。不过这不是期待中的麦克尤恩。
  •     人心
  •     通俗、完整、可读性较强,但是缺乏超越一般世界的内容。
  •     嗷~我单纯为麦克尤恩来看的好么~!
  •     为什么它忽的布克奖?
  •     【公共之敌 (评论: 阿姆斯特丹) http://t.cn/zWRU1qU 】想到这首Protect Me from What I Want --Placebo http://t.cn/hBLhWo
  •     做坏事千万不能让别人知道
  •     资本主义的人性问题
  •     英国调调很浓,个人觉得意思不大。
  •     英国小说是不是都有那么股子阴冷潮湿的气。这部没有海滩那么酣畅淋漓。
  •     因为翻译看不下去。。。。
  •     诠释了文学中的音乐性,例证了优雅的阅读体验有时比作品本身主题的高度更加重要。换句话说,与其说这是一部文学作品,不如说是麦克尤恩的一次写作表演。
  •     嘿嘿嘿
  •     好地方
  •     没看完,翻译的极烂
  •     不愧科班出身,非常学院派的写作手法,显得太工整
  •     实在没有什么特别的,居然还获得布克奖!
  •     节奏。以及又一个优秀的危机公关case。
  •     从头精彩到尾,不夸张,这是力荐的!
  •     初读前面几章一直在猜测此书的主题是什么。所以一直很着急的想要往下读,好奇他到底想要告诉我什么样的故事。本书中莫莉作为一个离世的人,女主的地位却是不可撼动的,从头至尾都贯穿其中,好像每个人的命运都跟她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这真是一个厉害的女人喂。读到后几章才格外意识到,不管是照片事件,还是每个人物之间的关系,特别是那一对好朋友的结局都让我忍不住感概,人啊,人啊,躲不过虚荣,躲不过嫉妒,躲不过太多人性里自带的弱点,本来就是来人世间修行一场,我们还是各自为安就好,不要把自己的生命放在别人的手上了吧,想想就让人害怕,谁知道下一秒我们还是不是好朋友捏。活着就是很好的事情,做点好事,犯点小错,别伤害他人,别行使死神的权利。
  •     透过烂得掉渣的翻译,依稀感到麦克尤恩是个文笔和想法俱佳的作家,哪天搞原版来拜读一下(新星你还是老老实实弄你的午夜文库去吧,求您别再祸害经典了)
  •     第一本伊恩,吊吊吊!这技巧给满分。
  •     没想到是个黑色幽默的故事形式,结构情节轻松也有点意思,但是布克奖?不是很理解。
  •     大报(broadsheet)翻成了“大幅纸张”,哎呦我艹。
  •     大段大段的心理描写,准确细微比喻生动。对人类丑恶一面的描写相当细致,欲望、虚荣、背叛,英式黑色幽默,物质化时代对友情的深思。克莱夫创作音乐的几个片段描写很有趣。
  •     未亡人大战EX.
  •     非常 非常艰涩
  •     恐怖伊恩的小说,这篇最无感。一直读不进去。
  •     好吧其实我没看懂,我只看到了一个戴了绿帽子的丈夫怎样在放荡的妻子死后使三个奸夫身败名裂自相残杀的乌龙故事。小说告诉我们:睡人老婆者不得好死。
  •     为了搞垮或报复政客,公开他的不犯罪不损人的隐私爱好是道德的吗?!另外译后记里用了“变态”这个词,我很不高兴。不剧透啦。
  •     语言描写有些隐晦。。。触动最深的是作曲家去荒野解闷获取灵感的时候,描写真的很优美细腻。整体故事还是很引人入胜的,伴随着音符下降的道德堕落,最终以死亡结尾,戛然而止。
  •     深深以为这本获得布克奖的书在麦克尤恩的作品里属于不太拿得出的手的,他最突出的俩优点准确与细腻基本没啥体现,属于那种恨不能把“讽刺”俩字儿纹在脑门儿上的写法。个人表示伐喜欢,要包包 = = 我恨我这种读本儿小薄书都得一个月的节奏,什么时候能恢复到怀孕那时候一天一本的状态呢?
  •     图书馆只有这个版本 麦克尤恩不管故事还是写作手法都很喜欢 要自购一本
  •     文风挺冷峻,像没有背景音乐的电影。对作曲过程的描写令我惊叹。笔墨花在很多似与主题无关的地方,真实意图从这种掩护中得意地搔着我的心。本来应该是我喜欢的书,但他的阴郁始终让我不快乐。
  •     晚期尤恩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