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

出版日期:2014-7-1
ISBN:9787512627998
作者:[清]刘树屏
页数:820页

内容概要

刘树屏(1857-1917),字葆良,江苏常州人。光绪十六年(1890年)庚寅恩科第三甲进士。同年五月,改翰林院庶吉士。光绪十八年五月,散馆,授翰林院检讨。甲午战争后,提倡教育改革。调任安徽候补道,创办皖南中学。不久,代理南洋公学监督。清光绪二十八年冬南洋公学发生“墨水瓶事件”后,刘出任公学总理。他根据盛宣怀的指示和自己办学的经验,公布了《整顿学堂条陈十则》,同时又改监院为斋务长,下设监学官、检查官,加强了对学生的管理。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经盛宣怀保荐,任津浦铁路南段总办。民国后隐居不出。民国六年(1917年)卒。

书籍目录

前言
凡例
检字(附检附字)
类字
图说卷一
图说卷二
图说卷三
图说卷四

作者简介

“澄衷蒙学堂”由我国近代著名实业家叶澄衷先生于1898年在上海创办。最早招生对象以宁波贫家子弟为主,后来纔逐渐演变成为一所著名的私立学校。叶先生被称为”首善之人”。在宁波商帮中,一直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做人当如叶澄衷”。
1898年,澄衷学堂创办后的第一任校长刘树屏先生认为,传统的语文教材不利于新式学堂的教学,于是结合儿童的心理,编辑了一套全新的儿童识字教材,也就是《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是书于1901年出版,全书图文并茂,共收録了3291个字,762幅插图,由刘树屏先生亲自编撰,苏州吴子城绘图。该书可以说是中国最早的学校自编语文教材之一,更被胡适先生誉为”中国最早的语文教科书”。 胡适、茅盾、竺可桢、丰子恺、梁漱溟、李四光、夏衍、袁牧等文化名人,都是以这套书发蒙的。
《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原书共计八册,本次出版合并为四册,原本是为小学生训蒙识字而作。第一册为凡例、类字和检字索引;第二册为卷一,收録天文地理、自然现象、山川河岳等方面内容的字;第三、四册为卷二,收録各种人、事、物的名词;第五、六册为卷三,收録各种生活用词;第七、八册为卷四,收録各种抽象的词语。其编排的次序,可以说是非常契合儿童识字教育的规律的。
本次影印根据原版修复,图片清晰,精美。可阅可藏。


 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条)

  •     自古以来,孩子上学叫“发蒙”,早期教育叫“蒙学”。从文字角度,“蒙”这个字最早的含义,本身就与幼童启蒙有关。孩童启蒙,无非是识字、立德,因此我国的早期启蒙教材《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都具有这两方面的功能。鸦片战争之后,中国人被迫“开眼看世界”,突然发现离开了“三百千”,启蒙识字也有另一番天地,从此,中国的启蒙教育开始变得绚丽多彩起来。      开创性的杰作   在《清史稿》四百九十九卷中,提及了一位成功的商人,他是宁波商团的先驱和领袖,同时在十九世纪末刚开埠的上海,又被人们称为“首善之人”。光绪二十五年(公元1899年),叶澄衷去世前,在上海捐置土地30余亩,规银10万两,建正舍30幢,旁舍15幢,风雨操场1所,定名“澄衷蒙学堂”。   这是专为上海宁波籍贫家子弟设立的新式学校,学校校董会到处延揽人才作为教师。百般选择后,校董会决定聘请常州人、光绪十六年(1890年)进士刘树屏为学校的第一任总理(校长),并聘蔡元培任总教习(教导主任),临海章一山任副教习,南通白作霖为监起居(舍监)。刘树屏此人在甲午之后提倡教育改革,曾任安徽候补道,创办了皖南中学;到上海之后,先任澄衷蒙学堂总理,后又出任南洋公学(现上海交通大学)总理,光绪三十年(1904年)他还创立了三星烟公司,是我国较早建立的私营卷烟企业。   作为一所新式的学校,在国文学科上,显然不能够再沿用旧时的“三百千”书籍,而市场上,适用于启蒙阶段的教材暂时还没有普及。苦于缺乏识字课本的现实,刘树屏组织了一批澄衷蒙学堂的教员,开始为学堂的学生编写一套识字课本。   上海是新学最初传入之地,各种教会学校和新式学堂已经颇具规模。到1901年,除了外国传教士所创办的学校外,南洋公学等学校也已经编写出了适用于现代学校的新式课本,但是,真正能够像《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这样适用于启蒙教育且能够大面积推广的,仍然很少。   从1900年到1901年冬,澄衷蒙学堂的教员们在刘树屏的带领下,开始了自编教材的历程。身着长袍,脑后拖着长辫子的刘树屏已然具有了超时代的新思维,在编写过程中,他要求教员尽力吸收西方教科书的形式,力图做到通俗易懂,兼容并包。作为一本识字课本,全书收录了3000余字,在选字上具有严格的标准。刘树屏在该书的凡例中说:“选字,共选三千余字,皆世俗所通行,及书牍所习见者。”显然,这是一套需要通学多年才能够学完的书籍,不经意间,这群教师将《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编成了一部独具特色的小型百科全书。  在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的第四次缩印本中,该书附录了 “钦命二品顶戴江南分巡苏松太兵备道袁为”的告示,告示中指出:   据澄衷学堂禀,窃维振兴教育,首重国文学习,学习国文,必先认字。澄衷学堂编辑字课图说一书,延聘通儒,精心考订,选字注句斟酌,完善缮楷绘图,皆出名手。   这段文字可以看作是官方文件对《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一书的肯定,也道出了这套教材的最大特点。光绪二十七年(1901)冬,澄衷蒙学堂印书处印刷的《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第一版正式成书,一经销售,就引起了轰动。   可以说,澄衷蒙学堂领开化之先,但是,这套书类似于后世的百科全书或者是字典,当然形式更像图文并茂的医学用书《本草纲目》。它的编辑体例不符合现代学科设置的要求,首先是没有按照学科分类,而是将驳杂的知识融会其中;同时这部书并没有“课”的概念,一页上可能是一个字,也可能是几个字,甚至多达十几个字,不利于定时教学;另外,该书没有配套的教师参考书籍,起初,很多内地私塾的教师拿到书后,并不能理解书籍中的新知识,甚至不少守旧教师对书籍的内容提出不同意见,致使不少学校一开始谨慎观望,不敢大面积使用。1902年,官方正式颁定《钦定学堂章程》,分学段为蒙学堂、寻常小学堂、高等小学堂,同时蒙学堂设“字课”、“习字”、“读经”等学科,《字课图说》在正式出版一年后方被认定为学校的正式用书,成为课本。但是这里的“字课”,仅仅是识字,而《字课图说》的功能显然要远远超过这个要求。从编辑目的到实际的使用来看,《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肯定不能被称为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套近代教科书。      新学的传播   《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的体例设计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该书第一册全册是“检字类字”,相当于后世的目录。澄衷蒙学堂的教员们不仅将这3000多字按照天文、地理、人事、物性分类,还按照字的词性进行分类。根据这个目录,既可按笔划多少检索,也可按名字、代字、动字、状字、静字、介字、连字、助字、叹字等词性进行检索。这部书更像是字典,根据凡例所言,该书不仅仅适用于低年级孩子使用,还适用于高年级学生学习。为了便于实施教育,同时也便于孩子识记使用,该书将3000多个字分成了深浅两级,同时字义注释也分两种。   凡例说:“简说,为十岁以下学生而设,先释音,注音某,或注音某自某声,均依字典。次释义,务以一语剖析之,次引证,举其余它字联缀者,字或有两音三音备载之,惟生僻者不载。”以全书第一个字“天”为例,该字的简说部分仅13个字,“腆平声,至高无上曰天。天地,青天。”当然,这样的注释,还是不利于幼童自我学习,毕竟通过13字来学习一个字,还是有相当难度的,不符合认知的规律。   凡例又说:“详说,为十一岁以上学生而设,先注切音,次释本义,凡篆文与自已相关者著之,次释引申义、假借义,凡现行事例新理名词,皆随字附释,要以有用为主。其经诂雅训古书偶见者,不及备载。”还是以“天”字为例,详说用了84个字进行了详细解说,“他前切,天积气也,气包乎地,近地者气浓,离地愈远则愈薄。以风雨表测之,高千尺,气轻三十之一。高万有六百尺,轻三之一;高万八千尺,轻二之一;高至二百余里而气尽,气尽则空。故曰天空。” 其注音采用《说文解字》的切音方式,具有典型的中国传统特征。同时,这段内容又有了西方新知识。中国自古以来对天地充满了敬畏,但是这一段内容显然将天空的科学状态描绘了出来,放在开卷第一个字的详解内,这种勇于打破世俗陋见的勇气,放在那个时代,可敬可佩。   翻开这部书,可以发现该书以字词意义解说为主,其中还收“图说四卷”,以图解的形式解字。一字一图一文,图文并茂。全书共有插图762幅,有地图、人物、花鸟、建筑、器物等等。配图的形式如同《百草纲目》,按照凡例所言,“绘图凡名字动字之非图不显者,均附以图,或摹我国旧图,或据译本西图,求是而已。”显然,配图的主要依据是“名字”、“动字”,这些字是常用字,辅之以配图,很容易调动孩子的兴趣。根据书籍版权信息所现,绘图者是苏州吴子城,但是遍查资料,未见此人的具体信息,颇为可惜。以“大”“清”两字为例,该页下半部分附录了一张全国地图,地图已经采用现代法绘制,较具科学性。而“清”字有详细的解说:   大清者,我朝有天下之号也。土地之广,亚于俄英,人民之众,冠于列国。统属之地,分二十二省。北为内外蒙古,西为青海西藏。物产殷阜,尤全球所艳称。   从这段文字中,我们不仅可以了解到大清国的基本概况,更能够感受到编者的世界视野。西学中的地理概念已经非常准确地被融入到这段文字中。另外,在该套书的凡例中声明,第二卷特地保留了“锌、锰、钾”等化学专用字,以便于孩子认识世界。就这样,在启蒙的过程中,西学已经被传播开来。      深远的影响   《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出版之时,正值新旧文化剧烈冲突。学校地处上海,所编写的教材内容带有历史时代气息。在经济发达、信息灵通的长三角地区,由于广泛接触外部世界,这套教科书满足了本地区人民吸收现代科技、甚至政治法律等知识的愿望。《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一经问世,当年就重印达六次之多。到光绪癸卯九月(1902年),该书已经正版达10个版次,市场上还有很多翻印的版本。   根据文学家茅盾晚年的回忆,他5岁起其母亲就选用该套书籍作为识字书。同样,古籍专家黄裳在晚年所写的《读书生活杂忆》一文中说:“现在已经很难记起自己最早读的是些什么书了。……无论是私塾或学校,在那里读的都是老师指定的课本,没有自己挑选的余地。我是由大伯父(他是清朝最后一科举人)开蒙的,用的课本是上海出版的澄衷学堂《字课图说》”。梁漱溟先生也在《忆往谈旧录》中记录了幼年男女合班由彭翼仲先生教授《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的情景。显然,这反映出了一时的风潮。   据说,醇亲王曾到上海视察澄衷蒙学堂,当时校方特地将这套书籍拿出来给他翻看,一向支持新学的醇亲王对此书也十分肯定,“称善者久之”。由于官方的态度,该书日渐盛行。在其后几年中,这套书不仅被不断翻刻,同时也遭遇到了改头换面、偷换版权的现象。大概在1902年左右,市场上出现了一套名为《环地福蒙学分类字课图说》的书,其基本的体例结构、内容和《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几乎一致,只是字的分类有所区别。该书上市之后,销售情况也非常好,一度出现了文林书局、大文书局、上海萃珍等印刷的多个版本,甚至影响了《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的正常销售。澄衷蒙学堂多次提出抗议,官司打到官府,在官方的干预下,清政府决定对文林书局等印刷的书“一体查禁”。盗版事件,一方面印证了此书的成功;另一方面,也证明了在官商一体的上海,以刘树屏为首的图书编著者,或者是政府,已经对版权利益颇为重视,这在中国印刷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1902年秋,刘树屏出任安徽芜湖观察使,澄衷蒙学堂校长一职由总教习蔡元培代理,先后又有黄培炎、陶行知、陈鹤琴、章太炎、李公朴、马寅初、林语堂、夏丏尊等中国现代史上著名的仁人志士来学校任教,该学堂还陆续培养出丰子恺、钱君匋、陈虞孙、胡适、竺可桢、袁牧之等一大批大师级人物。这一切都是从该校教员所编的“超级”课本开始的,这套书籍并没有湮没于历史中,到民国之后,该书由澄衷学校进行了修订改编,民国13年,新版的《澄衷学校字课图说》又出版到了第三版,由此可见该书的魅力。
  •     在网上看到关于《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的评论,就想买一本看看。发现有一套好几百块钱的,实在太贵。就看到这个版本,买回来后,发现此套书印刷很精美,清晰,完全能满足阅读的需要,插图也很清晰。想看这本书的人,这个版本相当好。现在确实和古文化有些断隔,能回味古文化,感觉很好。

精彩短评 (总计1条)

  •     又入手一本好书~以后方便查阅~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