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途,墨路

出版社:浙江文艺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3
ISBN:9787533938598
作者:(美)保罗·奥斯特
页数:136页

内容概要

保罗·奥斯特Paul Auster(1947— )
1947年出生于新泽西州的纽瓦克市,集小说家、诗人、剧作家、译者、电影导演等多重身份于一身,被视为美国当代最勇于创新的小说家之一。
主要作品有小说《纽约三部曲》、《幻影书》、《在地图结束的地方》、Ⅸ写字间里的旅行》以及回忆录《孤独及其所创造的》等。曾获法国美第奇文学奖,美国约翰·克林顿文学杰出贡献奖,西班牙阿斯图里亚斯王子文学奖,作品被翻译成30种文字,他也是每年冲击诺贝尔文学奖的有力人选之一。
编剧并导演的电影作品有《烟》、《面有忧色》和《桥上的露露》,其中《烟》在1996年获得柏林电影节银熊奖和最佳编剧奖。
目前定居于纽约的布鲁克林区。

作者简介

《穷途墨路》是保罗·奥斯特迷人、荒诞、滑稽的青年时代回忆录,那时候,他是一个倔强的文艺青年。
换了一个又一个古怪的工作,遭受一次又一次失败,青年保罗·奥斯特怀揣当作家的梦想,被生活撞得头破血流仍锲而不舍。从纽约街头到动荡的哥伦比亚大学校园,从都柏林到巴黎,乃至到尘土飞扬的墨西哥小村庄,保罗·奥斯特回首往事,写下这段艰辛的写作之路上所遭遇的种种难忘的人和事,也告诉读者,要成为一名作家,究竟意味着什么。
《穷途墨路》是一本长篇小说。
编辑推荐
《穷途墨路》是一部幽默、迷人的回忆录。美国作家保罗·奥斯特回忆了其从高中时代到写作生涯初期的短短十几年却颇为跌宕起伏的生活经历。勾勒出一个个期间与其喜怒相伴的各色人物,重现其坚持写作坚守文学之梦的强大信念。保罗·奥斯特,1947年生于美国新泽西州纽瓦克市一个犹太裔中产阶级家庭,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他被视为美国当代最勇于创新的小说家之一。
媒体推荐
奥斯特用一种非常清晰、具有磁性又意味深长的声音写作这本书……他并不害怕自己的力量.正是因为他承认耻辱具有魔力——那种无论语句以多么奇怪、多么良好的速度讲述.都能让它们震动的魔力。——韦恩·克斯滕鲍姆(美国诗人、文学评论家)
这是一个作家所能写出的最具独创性、最无畏的自传之一。——法国《世界报》
令人盼晚……一个优美、富有人性的故事……你只能惊叹奥斯特的写作艺术。——《波士顿环球报》


 穷途,墨路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1条)

  •     提前拿到了预售的新书,因为是自己喜欢的作家,所以很快但又很慢的拜读完了。这本小书台版叫做《失意录》,当然其实我更喜欢大陆版这个译名,这是在说穷途末路吗?但生活穷途末路(是有)但极少的,因为生活往往是柳暗花明又一村,你永远不知道偶然概率什么时候到来。一位成名不久的作家回顾自己的青年时代,《穷途,墨路》写于1996年出版于1997年,其时奥斯特的《纽约三部曲》《末世之城》《月宫》《机缘乐章》均以出版并获得不是褒奖,其剧本《烟》也在1997获奖。其时在这本小回忆自传中,你可以惊人地发现,在以往和后来的他本人的众多作品中,其实都是一种自传的形式出现了,里面的元素和事件是很类似的,并且作者本人的经历本身就有不少奇缘的地方,这些因素在很明显或者说自然而然地反映在他的作品中。巧合、奇遇、荒诞不经等正正就是作者的生活本身。作者有意无意地运动到了自己的作品中,所以也有后来的批评家炮轰奥斯特的作品是重复化和“四不像”,因为真的是四不像,你可能可能捕捉到偶然概率呢?纵然奥斯特后期的作品是少了点惊艳多了点套路,但他仍不失为一个富有勇气和创新性的作家,并且还有他长得挺有“味道”的!我也常常会回首过去,虽然有不少人会说过去的事情就过去吧,有什么好回忆的呢,一回忆你就输了什么的……我不在乎,正因为过去构成了现在的我,并且我也未能很好地理解过去发生的很多事情,我还是会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回忆、考察过去,我才可能更好地活在当下和面向未来。阿门!
  •     “我最不想要的莫过于万事求稳。”尽管年轻时颠沛,写作道路坎坷,既然这本回忆录得以面见世人,就不是一本失败者之书。如今终于可以淡定幽默的对过去种种苦难加以调侃,而焦虑和恐惧的人是一言不发的。并不是所有人都配享这样福泽,事实证明他“是众神的宠儿”,精英不在于生活质量,而在于思维方式。保罗奥斯特能够选择自己的道路,并且自主的承担后果。这正是自由,如同他所追求的。这是一种昂贵的思维方式。当然,也与那个反战、学运、背包客大行其道躁动的年代有关。只有年轻的时候有权利充满勇气,那是一段奢侈的不需要背负太多责任,又有崭新发动机一样的脑筋和身体年轻的年纪。人长大,生活的灰烬就会逐渐堆积起来,累到走不动。
  •     黑暗的房间里有人靠着一台打字机在抽烟,这样的封面加上一个叫《穷途、墨路》的好名字,很容易就想买下来读。这是一本自传,讲作者年轻时卖文为生的一段经历,因为没法像其他作家那样白天工作,晚上写作,于是总在飘泊和游荡。从哥伦比亚大学、纽约、巴黎甚至墨西哥的小村庄,干过很多底层的临时工作,酒吧临时工、船员、翻译等、也因此扩展见闻。回忆到困难似乎慢慢过去,写作事业刚有起色的时候就是结尾,最后一句话是:“写书挣钱的故事就说到这里吧。卖文为生,莫过于此。”而这本书的第一段里他写到:“三十岁上下的那几年,我碰到的每件事都以失败告终,那段日子我熬得很苦。婚姻以失败告终,写作一败涂地,钱方面也捉襟见肘。”事实上,和题目一样,墨路、穷途。作者的经历中并没有太特殊的东西,也许约翰列侬曾去他工作的地方找过杂志勉强算一件。这本书好看的地方在于真实和流畅,如同在下雨天,遇到共同躲雨的陌生人,听他讲了一个故事。这个故事并不让人昏昏入睡,一直穷困潦倒,似乎总在缺钱,可是从未放弃过追随心中所想,从一份工作换到另一份,一个地点换到另一个地点,在谈到心中所想有起色时,雨停了。传记从这结尾,如同锦衣夜行,感觉也挺好的,功成名就的确没什么看头。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保罗奥斯特非常诚恳地讲述他的来路,他从一个无畏的年轻小伙子,什么都想试试,变成一个为了活下去什么都得试的中年人,这段路直到现在还有许多人在走着。“卖文为生”,看着十分心酸。 整本书里讲述的故事,比很多小说好看不知多少倍。
  •     居然没写什么书与写作
  •     卖文为生,莫过于此。
  •     有意思,结尾潦草了点。还以为会讲讲莉迪亚·戴维斯的八卦呢。
  •     what a loser I am.
  •     煞笔较狼籍。
  •     自传。可以从他的一些小说里看到他前半生的影子
  •     安慰剂。保罗奥斯特居然当过船员,太羡慕了!
  •     我觉得 我还是找份工作养活自己再想其他的。
  •     读了幻影和孤独那两本书后,读了这本薄薄的自传小书。小书最后总结一句话:卖文为生,莫过于此。---不知为何,他让我想起阿摩司。
  •     一本关于“卖文为生”的流水账
  •     视金钱为粪土,是一种消极的抵抗,其实是逃避物质匮乏的恐惧。幸运的是他成功了,没让自己牢骚下去,并且,牢骚也可以出一本书。
  •     他就是我,我就是他!
  •     直率,坦诚,接地气,就是最后莫名其妙就结束了。
  •     只有最后成功了的人,才有资格自嘲过去的窘困吧。
  •     对自己身份不断且坚定的探求
  •     还好 至少真挚好玩
  •     Into the wildness. 甲沟炎。贫困。彩票。翻译。奖学金。离婚。再婚。设计游戏。
  •     2016年2月22-23日读,2016-55,图41。
  •     坦诚的自我剖白和跳跃的闪烁妙语造就的很实在的自传。
  •     The best has yet to come☀️
  •     很薄的一本书,在回家的旅途上两小时读完,关于上个世纪文艺青年的最后抵抗,看到保罗奥斯特满欧洲跑的那一段,心里当然是羡慕的,不过想到自己,如果要做独身背包客,先不提游历风景,可能连自己的安全都没办法保证。
  •     我花了太多时间去赢取自由,却没花足够的力气去挣钱,结果便是:如今我已两头落空。 寄希望于愚人,你只能以愚弄自己为下场。
  •     生活从没放过谁,谁都不容易
  •     穷途却不是末路,卖文为生,是多少人生的终极愿望。在吹蜡烛前和流星划过的时刻许下这个愿望,却在实现前绝口不谈。作者帮大家亲身探索这条孤独的路,大声告诉我们,想要端上这碗自由的文学饭,先吞完一吨眼前的苟且。最终作者也没有给出答案,可却点亮了我心里的灯。
  •     概述的介绍性的语言较多,而叙述的描写的语言较少。所以进入正题快,推进也快,一片一片的浮云就过去了,偶尔晴啊雨啊地感怀一下。到后面更好看却突然结束了。
  •     开始有责任压肩的感知时,就赶快翻过那道成人之墙,别想东想西,你已无退路可走。奥斯特有那种不讨人嫌的高调做派,他的文字亦如此坦率,年轻时候“骑墙”、“撞墙”的尴尬状态被他写得很透彻。总而言之,别想着让写作成为工作了,你不是别无选择的穷光蛋...
  •     心里会有执念要做什么,称不上神谕,至少是灯塔。而能追寻灯塔的方向,即使无数次淹没在黑暗的海潮中,到达与否,也都是何其幸运的事情。
  •     略有杂乱的叙述,但成为一个写作者的前期道路已经道尽。保罗·奥斯特出身中产之家,为了成为作家,多年在穷困潦倒的生活里挣扎维生,远离正常平庸的工作轨迹,只从事自由职业和兼职,一次次被生活的玩笑打击,赚钱,写作,晃膀子,结婚,生子,离婚,活了见了普通人几倍浓度的人生,接受生活的所有挤压、嘲笑和摧残,唯一没有怀疑和放弃的就是写作,直至出版第一本书。而最讽刺的是,所有这一切都没有让他脱离穷困,最终是父亲去世后留下的遗产让他彻底远离挣扎在温饱线的生活。
  •     2016.2.28 一个青年从十七岁起立志写作,立志保持自由的窘迫折腾之路
  •     很薄的本子,关于家庭、妻儿都是一笔带过,关于如何走上写作之路非常详实。千奇百怪的工作,完全体验式的人生。
  •     卖文为生,莫过如此
  •     虽然我不是作家,但很多地方看到了自己的影子,也许每个人的人生都有很多相似之处,这也是我们需要了解别人学习别人的原因。
  •     搞文字,穷一生。
  •     喜欢译者
  •     本书是“一个二十多岁无所事事的年轻人,多半会把自己想象成一个作家”的最好注脚。
  •     写作,为了荒诞而又撩人的告别。
  •     冗杂,各色人与物。作者真是才华横溢。共鸣是大大的。
  •     不是很吸引人很曲折。额,虽然平直描述,文字平淡,不过卖文为生,确实挺惨的…慎重。
  •     “我早已不再心存希望,但就是无法放手,不愿意看到亲手打造的傻玩意儿寿终正寝”
  •     书的前半截自己很有感想
  •     翻译差劲。P61,"要是你想知道他们家谁穿裤子,问他就行。"敢情他们家不太穿裤子吧
  •     读过卡佛,略浓屌丝气息,奥斯特也颓废,却多了浪漫,挣扎在自己挤压的生活线,半辈子终究证明属上帝宠儿一份。笑贫不笑娼,丰富的精神世界要抵御温饱,那只有不断去体验工作,和写字一样,早年的痛苦正是宝贵历练~
  •     作者写了他在三十岁左右之时的困苦,终其一生想要避开金钱却免不了要为此付出自己。对年轻的我有很大的启发作用。
  •     我挺喜欢他了。是个聪明人,做哪行、有什么性格缺陷都盖不住的聪明,以至于分不清他的叙述中有多少夸大,多少戏剧化,多少非客观。并不是“文章憎命达”,而是说,要有多大的做作家的自傲才能不惜选择任谁看来都糟透了的路途,完全站在生活以外窥视生活。
  •     略显平铺直叙的乏味 不过也写出了青春岁月 很羡慕这些年轻人 物质层面贫乏阻挡不了他们自由精神的彰显
  •     每个人都有选择路途的权力
  •     一个人追求梦想的路,不能仅仅只概括成个穷字。默默地坚持,认真地生活,会离理想越来越近。
  •     不得不同时跨入多条河流
  •     每个人获得成功的方式都不同,有些人经历了各种失败,比如保罗。保罗以一种相当平淡的口吻述说着自己经历的各种失败。青年时候就决定写作的他,经历了学校停课,担当水手,写书评,当剧作家,游戏开发设计师等等。作为读者的我甚至都觉得很难接受,每次的每次,总是失败来到身边。但是他依然没有放弃,真的很赞啊。封面是个青年,而封底已然白发苍苍。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